『壹』 中國民生改善取得了哪些成效
據報道,日前,國家統計局負責人表示,我國消費升級步伐正在加快。2016年我國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0.1%,比2012年下降2.9個百分點,已接近聯合國劃分的20%至30%的富足標准。
據悉很長一段時間,我國居民恩格爾系數徘徊在50%上下,多數家庭的開銷大頭集中在「吃」上,今天,決勝全面小康,就要把握我國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堅持共享發展理念,讓我們的國家更加富足,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希望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可以早日實現!
『貳』 民生建設取得的成就主要有哪些
如下:
1、農業稅的取消,糧食直補款的補助,大大的減輕了農民的負擔;
2、外出務工的人越來越多,使他們的腰包漸漸的鼓了起來。電燈電話,樓上樓下,不再是夢想;
3、醫療保險政策的實施,他們看病將不再是一大難題;
4、新農村建設方案的提出,農村反而成了城裡人嚮往的地方,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5、全面實行全面免費義務教育政策的實施,為更多的兒童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機會。
介紹
回首這十年,中國民生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又是攻堅克難,又是屢寫新篇。這十年來,中國取得最大的成就不是其他,而是解決了農民的生存問題。無論是生活還是物質,都得到了很大的滿足。
無論是他們的精神,還是對生活的態度都有了很大的改觀,對生活比十年前更加的充滿希望。現在回到農村,會發現現在的農村與十年前的農村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變。
『叄』 我國在民生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1、更加重視促進就業和提高居民收入,居民消費保持較快增長。
就業是民生之本。在新一輪經濟快速增長的帶動下,在黨和政府對就業再就業工作的支持和關心下,城鎮居民就業狀況得到明顯改善。2002-2006年四年間,新增城鎮就業3530萬人,平均每年增加880萬人,超出了「十五」計劃和」十一五「規劃的年度目標。
2、更加重視建立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使百姓更多地享受到經濟發展的成果。近年來國家對義務教育和其他各級教育的投入明顯增加,農村義務教育的面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自2005年底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以來,全部免除了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為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補貼住宿費。
3、更加重視三農問題,促進農村地區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黨的十六大以來,黨和政府統籌城鄉發展,貫徹「多予少取放活」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支農惠農政策體系不斷得到鞏固、完善和加強。
4、更加重視改善城鄉居民的生產生活條件。五年來我國城鄉居民居住條件得到明顯改善。2005年城鎮人均住宅面積26.1平方米,農村人均住宅面積29.7平方米,分別比2002年增長14.5%和12.1%。
5、現實國情和主要矛盾決定了解決我國民生問題不可能走西方福利國家的道路,只有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對此,十七大報告已經為我們描繪出一幅美好的圖景,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
『肆』 民生問題成就
社會建設取得偉大成就
⒈人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飽經滄桑與苦難的中國人民終於站起來了!但那時的中國,民生凋敝,經濟嚴重落後,國家百廢待興。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人均國民收入只有十幾、二十幾美元,相當於西方發達國家18世紀中期水平。從1949年到1978年,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但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緩慢,到1978年我國人均國民收入為190美元。改革開放以後,隨著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人們生活水平也快速提高,到2008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約2500美元,總體上已經進入下中等收入國家行列。
改革開放30年是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最快、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從1978年到2008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578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761元。城市人均住宅建築面積和農村人均住房面積成倍增加。群眾家庭財產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水平明顯提高。改革開放前長期困擾我們的短缺經濟狀況已經從根本上得到改變。
人民群眾的消費水平顯著提高,生活質量進一步改善。我國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食品支出占消費總支出的比重)從1978年的67.7%下降到2007年的43.1%,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從57.5%下降到36.3%。農村居民家庭人均文教娛樂用品及服務支出占消費性支出比重由1980年的5.1%上升到2007年的9.5%,城鎮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支出占消費性支出比重也由8.4%上升到13.3%。 生活的巨變使我國人民生活在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正在向更高的全面小康水平邁進。
⒉社會結構發生巨大變遷
新中國成立60年來,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推進,特別是1978年以後改革開放提供了強大的發展動力,我國的社會結構發生巨大變遷,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已經由原來的農業和農民大國逐步轉變為新興的工業大國,城鎮化水平大大提高。
新中國成立以來,伴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產業結構發生重大變化。我國的三次產業結構變化可分為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建國之初到1978年,我國一、二、三產業在GDP總量中所佔比重,由1952 年的53:18:29 變為1978 年的31:45:24。這個階段中,我國產業結構的變動特點表現為第二產業迅速擴張,成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農業在經濟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仍然是發揮主導作用;服務業相對於其他產業增長速度過慢。第二個階段是從改革開放到現在,一、二、三產業在GDP總量中所佔比重,由1978 年的31:45:24 變為2008 年的11.3:48.6:40.1。在這段時間內,我國的服務業增長迅速,工業平穩發展,而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比重急劇下降,反映出我國產業結構優化的趨勢。我國經濟結構的這種變化表明,我國經濟已經進入工業化的中期。
1949年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城鎮人口只有5700萬,城鎮化水平為10.6%,比1900年世界平均水平還低3個百分點,是一個典型的農民大國。1949-1978年,城鎮化水平逐步提高,1978年達到19.7%。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經濟發展迅速,大大推動了城市化進程。從1949年到1978年的29年中,我國城市化水平僅提高7個多百分點;而從1978年到2008年的30年中,我國的城市化水平從19.7%升至45.7%,比1978年提高了26個百分點,城市化速度加快是相當明顯的。目前,我國城市數量達到655個,比1978年增加462個,其中百萬人口以上特大城市118座,超大城市39座。城市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目前地級及以上城市創造了全國GDP的63%。
⒊人口結構類型實現歷史性轉變
60年來,我國人口結構類型發生了歷史性轉變,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長率,過渡到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長率,再轉變到目前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增長率。1952-2008年,中國總人口從5.7億人增加到13.28億人,出生率從37.00‰下降到12.14‰,死亡率從17.00‰下降到7.06‰,自然增長率從20.00‰下降到5.08‰。促使這種人口轉型的主要因素是經濟發展、社會轉型和計劃生育政策。中國從20世紀70年代初期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從80年代初期開始在城市戶籍人口中嚴格實施「一對夫婦一個孩子」的生育政策。隨著出生率的快速下降,中國的人口結構發生了重大轉變,總和生育率由70年代初期的6左右降到了目前的1.8左右,這一變化使得中國少生了3億人,社會負擔系數持續下降,對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隨著人口數量得到控制,人口素質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中國的大學生比例、有專門技能人才的比例以及勞動力的整體素質都在不斷提高,平均期望壽命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未來幾十年,中國將先後迎來勞動年齡人口、總人口、老年人口三個高峰,據測算,2016年15-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將達到10.1億人左右的峰值;本世紀30年代總人口達到15億人左右峰值;40年代65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3.2億人的峰值。中國目前的人口政策是,優先投資於人的全面發展,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質,改善人口結構,引導人口合理布局,保障人口安全,促進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大國轉變,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⒋反貧困取得巨大成就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一直致力於減少貧困的工作,貧困人口呈下降趨勢。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增長和反貧困政策的實施,中國數億人擺脫了貧困,為全球反貧困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從1978年到2007年,中國農村尚未解決溫飽的絕對貧困人口數量已從2.5億下降到1487萬,占農村總人口的比重由30.7%下降到1.6%。世界銀行2007年公布的數據表明,過去20多年裡,全球脫貧事業成就的67%來自中國,如果沒有中國的貢獻,全球貧困人口將呈增加趨勢。中國也成為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貧困人口減半目標的國家。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開始實行以經濟增長為目標的扶貧開發戰略。1984年中央和國務院發布《關於幫助貧困地區盡快改變面貌的通知》,在全國篩選出幾百個貧困縣,實行重點扶貧,從1985年到1993年,全國農村貧困人口由1.25億減少到8000萬,平均每年減少640萬,貧困發生率從1985年的14.8%下降到1993年的8.22%。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國務院決定,從1994年到2000年,力爭用7年時間,基本解決全國農村8000萬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為此,國務院制定了《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經過7年的扶貧攻堅,全國農村沒有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由原先的8000萬減少到了3000萬,占農村人口比重下降到3%左右。
雖然扶貧成果顯著,但中國扶貧事業仍面臨著諸多挑戰和困難。進入21世紀後,中國的農村扶貧開發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中央政府制定了《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1-2010年)》,要求在「十一五」期間(1996-2010),基本完成592個扶貧重點縣的14.8萬個貧困村(覆蓋80%左右的貧困人口)的整村推進扶貧規劃,在繼續致力於減少絕對貧困人口的同時,縮小城鄉差距,縮小地區間差距,縮小低收入群體與全社會的差距,從而實現全社會的平衡增長。
⒌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正在形成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逐步建立比較健全的社會保障制度,為工業化、城鎮化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但中國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社會保障制度,覆蓋面較小,社會化程度低,保障功能較弱,而且撫恤救濟標准長期不變。
改革開放以後,針對當時社會保障制度存在的一些突出不合理的問題,從1984年開始,進行了一些初步的改革探索:一是擴大了社會保障的范圍;二是提高了保障的標准;三是增加了保險項目;四是緩解了企業之間負擔輕重不同的矛盾;五是出台了社會保障方面的法律、條例,使我國社會保障事業開始走上法制化、正規化和社會化發展的道路。社會保障制度由計劃經濟條件下的國家負責、單位包辦、封閉運行的制度安排,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責任共擔、社會統籌的制度安排。
1993年,中國正式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明確了中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基本內容,提出了建立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多層次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制度,以及政事分開、統一管理的社會保障管理體制。社會保障改革全面鋪開,改革的重點是實現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等,探索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社會保障制度。1994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這項決定提出了比較系統的社會保障體制改革的方案和框架,逐步轉向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制度,以便與經濟體制的改革相適應。
2006年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和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重點,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到2008年年底,全國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21890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為31698萬人,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為12400萬人,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為13810萬人,參加生育保險的人數為9181萬人。全年2334萬城市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4291萬農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近5000萬農民工參加了工傷保險,4000多萬農民工參加了城鎮醫療保險。全國2729個縣(市、區)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人口為8.14億,參合率91.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累計支出總額為429億元,累積受益3.7億人次。2009年全國將有10%的縣(市、區)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年滿60周歲、符合相關條件的參保農民可領取基本養老金。
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這是一個重大的決策。取消農業稅結束了農民2600多年來種糧納稅的制度,而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則將結束中國數千年來農民沒有社會保障的狀況。
『伍』 什麼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實現發展成果
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按勞分配是在我國社會主義公有制范圍內實行的一種分配方式。公有制經濟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和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按勞分配只能在公有制范圍內實行,在其他非公有制經濟中不存在按勞分配。對這一點,我們要特別注意,否則就容易把按勞分配同按勞動力要素分配相混淆。在我國,按勞動力要素分配是在私營經濟和外資經濟等非公有制內的分配方式。
實現收入分配公平的要求
1、實現收入分配公平,必須反對平均主義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現為收入分配的相對平等,即要求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不能過於懸殊,要求保證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它承認適度的差距,能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有助於協調人們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實現經濟發展、社會和諧。
而平均主義則抹殺一切勞動差距和分配差距,要求絕對平均,實際違背了公平原則,制約了勞動者的積極性。所以,公平與平均是根本對立的,平均主義的分配方式是最大的不公平。
2、實行收入分配公平,必須防止收入差距懸殊
合理拉開收入差距在現階段具有必然性。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各地區生產力發展水平不同,各地區、各企業的勞動者的實際收入必然會有所差別。我國現階段在分配方式上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制度,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的原則。
同時,由於每個勞動者勞動能力的差異,也必然會造成收入上的差距。這種收入差距是合理的,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但收入差距的懸殊,又會挫傷勞動者的積極性和社會的穩定。
『陸』 改善民生的成效
路好走了,晚上不黑了,衣服穿多了,汽車進家了。。。。。。。。。。。。。。。。。。。。。。。。。。。。。。。。。。。。。。。。。。。。。。。。。。。。。。。。。。。。。。。。。問的什麼意思?
『柒』 如何改善民生
可以讓政府來管呀,我們自己得自力更生
『捌』 改善民生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體人民有哪些意義
成果更多就來是經濟發展上成就不斷,有源越來越大的成果
更公平是指縮小貧富差距,不讓少數人手裡拿著大部分的國民財富
惠及全體人民,就是指有些人沒有享受到發展的成果,例如偏遠地區,要讓這些地區聽到外界的聲音,趕上時代的潮流,一起享受改革 的成果
提出這樣的目標是因為現在中國普遍實現了小康,但是出現了一下的問題
一:經濟的不可持續性,隨著中國的勞動力成本漸漸失去優勢,不利於持久發展
二:現在中國貧富差距嚴重,導致社會矛盾激化不斷出現嚴重的治安事件,民眾形成仇富的心理
三:中國的社會發展多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廣大西南地區仍然處於貧困之中
所以提出了這樣的觀點
『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改革開放以後,針對當時社會保障制度存在的一些突出不合理的問題,從1984年開始,進行了一些初步的改革探索:一是擴大了社會保障的范圍;二是提高了保障的標准;三是增加了保險項目;四是緩解了企業之間負擔輕重不同的矛盾;五是出台了社會保障方面的法律、條例,使我國社會保障事業開始走上法制化、正規化和社會化發展的道路。社會保障制度由計劃經濟條件下的國家負責、單位包辦、封閉運行的制度安排,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責任共擔、社會統籌的制度安排。
1993年,中國正式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明確了中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基本內容,提出了建立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多層次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制度,以及政事分開、統一管理的社會保障管理體制。社會保障改革全面鋪開,改革的重點是實現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等,探索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社會保障制度。1994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這項決定提出了比較系統的社會保障體制改革的方案和框架,逐步轉向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制度,以便與經濟體制的改革相適應。
2006年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和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重點,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到2008年年底,全國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21890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為31698萬人,參加失業保險的人數為12400萬人,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為13810萬人,參加生育保險的人數為9181萬人。全年2334萬城市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4291萬農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近5000萬農民工參加了工傷保險,4000多萬農民工參加了城鎮醫療保險。全國2729個縣(市、區)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人口為8.14億,參合率91.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累計支出總額為429億元,累積受益3.7億人次。2009年全國將有10%的縣(市、區)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年滿60周歲、符合相關條件的參保農民可領取基本養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