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於細節之中見成果
有這樣一個寓言:
一群老鼠開會,討論怎樣對付貓的襲擊。一隻被認為聰明的老鼠提出,給貓的脖子上掛一個鈴鐺。這樣,貓行走的時候,鈴鐺就會響,聽到鈴聲的老鼠不就可以及時跑掉了嗎?大家都公認為這是一個好主意。可是,由誰去給貓掛鈴鐺?怎樣才能掛得上呢?這些細節問題卻無從解決。於是,「給貓掛鈴鐺」就成了鼠輩空話,人類笑談。
「魔鬼存在於細節中」,任何一個戰略決策和規章法案,都要想到細節,重視細節。任何對細節的忽視,都可能導致決策失誤。美國電信決策失誤,導致寬頻網進人居民家庭緩慢,就是一個例子。
美國是全球網際網路革命的領導者,但寬頻目前在居民家庭中的普及率並不高。據統計,在韓國,近2/3的家庭擁有寬頻接人,而且寬頻網的平均速度達到每秒3兆,是絕大多數美國寬頻系統的2倍左右;在日本,據預測,有40%左右的家庭在2003年底也將採用寬頻上網,速度可快到每秒12兆。而在美國,接入寬頻的用戶只有15%,絕大多數網際網路用戶仍在撥號上網,無法享受資訊革命帶來的成果。
造成美國在寬頻上發展緩慢的原因並不在於基礎設施不健全。其實,美國有80%到90%的人口都已經在寬頻接入的覆蓋范圍之內,只是寬頻接入卻在即將進入用戶的所謂「最後一英里」階段碰到了障礙。
美國以1996年頒布的新《電信法》為基礎的寬頻政策規定:美國各地方電話公司必須將其網路拿出來供寬頻運營商共用,意在通過這樣的管制,鼓勵ADSL(數位用戶線)等採用電話交換系統參與寬頻業務領域的競爭,以大大降低「最後一英里」的連接費用。然而,這一政策忽視了一些細節問題,成為阻礙寬頻網入戶的重要原因。
在幾年前,網路建設過熱,美國曾出現「跑馬圈地」的寬頻建設熱潮。出於對電信容量將迎來爆炸式增長的期待,電信業投資旺盛,然而寬頻業務卻一直未能形成足夠的需求,結果導致電信能力過剩。電信業入不敷出,無法收回投資,日子很不好過,世通、環球電訊等電信巨頭申請破產。
受政策上「最後一英里」障礙的限制,大量閑置的寬頻主幹網路未能接入用戶家庭。因為與窄網不同,寬頻入戶需要更多的設備建設投資。美國各地方電話公司出於自身利益考慮,不願意花錢鋪設線路而讓他人坐享其成,而參與競爭的寬頻網運營商因網路泡沫破滅,本來就自身難保,無力投入巨額資金。此外,寬頻政策中的混亂與不統一,也影響著寬頻最大程度地進入居民用戶,如對於以有線電視方式提供寬頻服務的運營商,就不要求其與競爭對手分享網路設施;而整個寬頻業務行業與影視娛樂業等內容供應商之間也存在矛盾,互相制約。正是這種決策上的失誤,導致了美國寬頻業務發展緩慢。
當初中國從日本進口縫衣針的時候,好多人都感驚詫:一個針還要買日本人的?看到了日本的針才發現,我們常用的針是圓孔,而日本的針是長條孔,這是為照顧老人們眼花而設計的。上海內環高架橋不允許1噸以上的小貨車上橋,一個月以後,0.9噸的日本小貨車就在上海接受訂單了。這些都說明了日本的企業十分注重細節。在實際操作中,要做到這些是不容易的,因為只有營銷部、生產部、物料部、采購部、研發部、製造部通力協作,才能將這件事做好。但是如果你在決策和設計的過程中,根本就沒有考慮過,恐怕你連市場的殘羹剩飯也吃不上一口了。
2. 有關細節的名人事例
1、上海地鐵一號、二號線故事:
上海地鐵一號線是由德國人設計的,看上去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直到中國設計師設計的二號線投入運營,才發現其中有那麼多的細節被二號線忽略了。結果二號線運營成本遠遠高於一號線,至今尚未實現收支平衡。
5、曹劌論戰
魯庄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我們魯國。魯庄公將要迎戰。曹劌請求拜見魯庄公。魯庄公說:「衣食(這一類)養生的東西,我從來不敢獨自專有,一定把它們分給身邊的大臣。」曹劌回答說:「這種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會順從您的。」
魯庄公說:「祭祀用的豬牛羊和玉器、絲織品等祭品,我從來不敢虛報誇大數目,一定對上天說實話。」曹劌說:「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靈的信任,神靈是不會保佑您的。」魯庄公說:「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據實情(合理裁決)。
」曹劌回答說:「這才盡了本職一類的事,可以(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作戰,請允許我跟隨您一同去。」到了那一天,魯庄公和曹劌同坐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魯庄公將要下令擊鼓進軍。曹劌說:「現在不行。」等到齊軍三次擊鼓之後。
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齊軍大敗。魯庄公又要下令駕車馬追逐齊軍。曹劌說:「還不行。」說完就下了戰車,察看齊軍車輪碾出的痕跡,又登上戰車,扶著車前橫木遠望齊軍的隊形,這才說:「可以追擊了。」於是追擊齊軍。
打了勝仗後,魯庄公問他取勝的原因。曹劌回答說:「作戰,靠的是士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兵們的士氣。第二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開始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耗盡了。他們的士氣已經消失而我軍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才戰勝了他們。」
3. 名人因細節成功的例子
事例一:細節挽救了海爾
海爾總裁張瑞敏先生曾說: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海爾集團「嚴、細、實、恆」的管理風格,把細和實提到了重要的層次上。
以追求工作的零缺陷、高靈敏度為目標,把管理問題控制解決在最短時間、最小范圍,使經濟損失降到最低,逐步實現了管理的精細化,消除了企業管理的所有死角,大大降低了成本材料的消耗,使管理達到了及時、全面、有效的狀況,每一個環節都能透出一絲不苟的嚴謹。
真正做到了環環相扣、疏而不漏;而近些年不少公司的大起大落也在於,雖其規章制度不可謂不細、不嚴、不實,但往往說在口上,定在紙上,訂在牆上,就是落實不到行動上。
真所謂成為細節,敗也細節,一心渴望偉大、追求偉大,偉大卻了無蹤影;甘於平淡,認真做好每個細節,偉大卻不期而至。這也就是細節的魅力。
事例二:諸葛亮非常注重細節
在三國演義一百回里,諸葛亮北伐軍受阿斗命撤回蜀中,害怕司馬懿在後追殺便用了個「增灶計」。比如軍中只有一千軍士,則晚上扎營時要掘兩千個灶,第二天晚上則掘三千個灶,依次類推。司馬懿見蜀軍每日灶數增加,以為有兵士不斷加入,於是不敢再魯莽追擊。諸葛亮則成功撤回蜀中。
事例三:加加林成為遨遊太空的第一人
1961年4月12日,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4.75噸重的「東方l號」航天飛船進入太空邀遊了89分鍾,成為世界上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
他為什麼能夠從20多名宇航員中脫穎而出, 原來,在確定人選前一個星期,航天飛船的主設計師羅廖夫發現,在進入飛船前,只有加加林一個人脫下鞋子,只穿襪子進入座艙。
就是這個細小的舉動一下子贏得了羅廖夫的好感,他感到這個27歲的青年既懂規矩,又如此珍愛他為之傾注心血的飛船,於是決定讓加加林執行人類首次太空飛行的神聖使命。加加林通過一個不經意的細節,表現了他珍愛他人勞動成果的修養和素質,也使他成為遨遊太空的第一人。
事例四:達芬奇注重細節,從簡單做熟練
達芬奇16歲去義大利畫家韋羅基奧哪兒學畫畫,老師讓他每天用不同角度畫雞蛋。達芬奇畢竟是個天才,沒幾天就膩了。他問老師為什麼不學畫些難的,老師告訴他:只有從不同角度觀察事物,才能有不同體會,畫出更好的畫,並且能更加有耐心。
達芬奇心領神會,每天更加努力,成為了至今無人能超越的天才,代表作《蒙娜麗莎》,《岩間聖母》,在基本所有方面都有成就。
事例五:曹劌論戰的故事
曹劌在長勺之戰中對此次戰爭的一番評論,並在戰時活用「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擊退強大的齊軍的史實。
文章說明了在戰爭中如何正確運用戰略防禦原則——只有「取信於民」,實行「敵疲我打」的正確方針,觀察細節,選擇反攻和追擊的有利時機,才能以小敵大,以弱勝強。
4. 細節成就勝敗什麼意思
這段話指出了我們工作中的通病.再高的山都是由細土堆積而成,再大的河海也是由細流匯聚而成,再大的事都必須從小事做起,先做好每一件小事,大事才能順利完成.一個細節的忽略往往可以鑄成人生大錯,可以造成事業顛峰之危,而一個細節的講究,可以讓企業咸魚翻身,可以在談判中力挽狂瀾於既倒.
5. 細節成就品質 後邊一句是 什麼鑄就輝煌 好
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
朱鐵志
①每個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態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於生活的哪個層次、何種境界,是每一個嚴肅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慮的現實問題,也決定了這個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魯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療救的注意,所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把別人用來喝咖啡的時間用於讀書寫作。哈佛大學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優秀的學生,他們的校訓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鷹不甘宇下,駿馬難守圈欄。一個志存高遠的人,必定將追求優秀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作為一種近乎本能的習慣。
②所謂習慣,是一種常態,一種下意識,一種自動化,一種經過長期培養歷練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狀態,一種無需思考即可再現的回憶。其程序好像早已置於大腦和肌肉中,成為一種特殊的記憶,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都是優秀的外化和證明,都會使人眼前一亮,為之折服和贊嘆。
③優秀習慣的養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可以有一個明確的起點,但肯定沒有固定的終點。但只要不斷追求,每一個階段性的成果都會成為一個新的起點。即便生命個體終結,後來者依然可以從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著更高的境界跋涉。
④優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孿生兄弟。優秀的人無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優秀的,起碼是比較優秀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勤勉本身就是優秀的代名詞。所有天才無不是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請千萬不要輕易相信天才的神話,那種似乎不需練習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種不費吹灰之力就品學兼優的學子,我們聽說過,但沒見過,不可太當真。即便有莫扎特那樣的特例,於我等也毫無借鑒之可能,不可作為榜樣盲目復制。道理很簡單,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個。哲學常識告訴我們,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聰明的人從來不把自己當特例,聰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⑤因為追求優秀,做什麼都必須有「爭創一流」的意識。食人俸祿,盡其本分,是常人的標准,而在優秀的人看來,是起碼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學,獲得全優成績,將來有一份體面的工作,是一般人夢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優秀的頭腦中,僅僅是一個通向優秀的起點而已。因為定位於優秀,別人可以睡的懶覺自己不能睡,別人可以敷衍的責任自己不能推,別人可以視而不見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別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⑥優秀作為一種品質,當然離不開客觀環境。但真正優秀的人懂得:命運只有把握在自己手裡,才是真正的命運。平庸的人總是把別人的成功歸結為環境好、條件好、人緣好、運氣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敗歸結為外在原因。優秀的人心裡明白成功離不開客觀條件,但從不過分依賴客觀條件。他們懂得:環境創造人,人也創造環境。他們成功的時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對社會、面對所有幫助過他們的人,把成功的功勞歸結於客觀條件。他們失敗的時候,往往把原因歸結為自己努力不夠。優秀的人總是說自己不行,認為自己無知;平庸的人總是利用各種機會表白、粉飾自己。在真正優秀的人看來,世界上沒有比這更愚蠢的事情了。
⑦優秀是一種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會產生一種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詩人的話:優秀是優秀人的通行證,平庸是平庸者的墓誌銘。
6. 細節決定成敗的一些名人例子
1、海爾總裁張瑞敏先生曾說: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海爾集團「嚴、細、實、恆」的管理風格,把細和實提到了重要的層次上,以追求工作的零缺陷、高靈敏度為目標。
把管理問題控制解決在最短時間、最小范圍,使經濟損失降到最低,逐步實現了管理的精細化,消除了企業管理的所有死角,大大降低了成本材料的消耗,使管理達到了及時、全面、有效的狀況,每一個環節都能透出一絲不苟的嚴謹,真正做到了環環相扣、疏而不漏。
而近些年不少公司的大起大落也在於,雖其規章制度不可謂不細、不嚴、不實,但往往說在口上,定在紙上,訂在牆上,就是落實不到行動上。真所謂成為細節,敗也細節,一心渴望偉大、追求偉大,偉大卻了無蹤影;甘於平淡,認真做好每個細節,偉大卻不期而至。這也就是細節的魅力。
2、在三國演義一百回里,諸葛亮北伐軍受阿斗命撤回蜀中,害怕司馬懿在後追殺便用了個「增灶計」。
比如軍中只有一千軍士,則晚上扎營時要掘兩千個灶,第二天晚上則掘三千個灶,依次類推。司馬懿見蜀軍每日灶數增加,以為有兵士不斷加入,於是不敢再魯莽追擊。諸葛亮則成功撤回蜀中。
3、三國演義空城計那一回里,描寫諸葛亮如何安排的句子中有一句:「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灑掃,傍若無人」。操琴、童子、百姓,真正嚇跑司馬懿的不是諸葛亮,而是這些精心安排的細節。
4、1961年4月12日,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4.75噸重的「東方l號」航天飛船進入太空邀遊了89分鍾,成為世界上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
他為什麼能夠從20多名宇航員中脫穎而出, 原來,在確定人選前一個星期,航天飛船的主設計師羅廖夫發現,在進入飛船前,只有加加林一個人脫下鞋子,只穿襪子進入座艙。
就是這個細小的舉動一下子贏得了羅廖夫的好感,他感到這個27歲的青年既懂規矩,又如此珍愛他為之傾注心血的飛船,於是決定讓加加林執行人類首次太空飛行的神聖使命。加加林通過一個不經意的細節,表現了他珍愛他人勞動成果的修養和素質,也使他成為遨遊太空的第一人。
5、魯迅穿了一件破舊的衣衫去理發店理發,理發師看他穿得很隨便,又很骯臟,看起來像個乞丐,就隨隨便便地給他理發。理了發後,魯迅隨隨便便地抓了一把錢給了理發師,便頭也不回地走了,理發師仔細一數,發現他多給了許多錢,簡直了樂開了懷。
一個多月後,魯迅又來理發了,理發師認出他就是上次多給錢的那個顧客,因此對他十分客氣,很小心地給魯迅理了發,還一直詢問他的意見,直到魯迅感到滿意為止。
誰知付錢的時候,魯迅認真地把錢數了又數,一個銅板也不多給。理發師覺得很奇怪,就問他為什麼,魯迅笑著說:「先生,上次你胡亂給我剪頭發,我就胡亂給你付錢,這次你認真的給我剪,我就認真地給你付錢。」
理發師聽了覺得很慚愧,連忙向魯迅道歉。
7. 如何去發現細節,讓細節成就大成效
推薦一本書:細節:如何輕松影響他人
書名叫《細節》,副標題是「如何輕松影響他人」,英文名為「The small big」。small是小的意思,big是大,為什麼把這倆詞兒放一起呢?因為這本書講的是:怎麼用最微小、甚至是完全零成本的改變,就能最大地影響別人。
作者:
羅伯特·西奧迪尼、史蒂夫·馬丁、諾瓦·戈爾茨坦是知名的說服力與影響力研究權威。在影響力和說服力領域,羅伯特·西奧迪尼的著作《影響力》已被翻譯成26種語言,在全球售出了200萬冊,並被《財富》雜志評選的75本必讀的最睿智的圖書之一。他們共同寫作暢銷書籍曾獲得英國皇家學會獎。
書中的52個「細節」
1:利用從眾心理,公布「有多少人選擇了這樣去做」,能激發他人跟隨;
2:利用「小眾」的反作用力。如果你不鼓勵他人做某種行為,就把這些行為跟他不想要的身份聯系起來。
3:如果你想影響他人的行為,那你應該從違背他心目中的社會規范的角度去說服。舉個例子:你想讓大家開會不遲到。如果大家覺得開會遲到很正常,那你該強調准時參會的人有哪些好品質;如果大家都認為開會准時到很正常,那你該強調遲到的人有哪些壞品質。
4:強大的環境暗示。當人們看到其他人違反了某條社會規范之後,他們不僅更有可能親自去違反一下,而且還更有可能去違反其它相關的社會規范。
5:人們都很重視自己的名字,如果把他們的名字加上去,就能激發他的責任心。
6:當你要鼓勵不同團隊的人聯手合作的時候,應該把重點放在他們的共同身份上。比如利物浦隊球迷和曼聯隊球迷水火不容,你可以強調他們都是「足球愛好者」,更有可能促成合作。
7:長期關系反而讓雙方疏於了解對方的變化,要定期安排機會,促進溝通了解。
8:大部分人都有信守承諾的強烈願望,特別是當這個承諾是他們主動做出的,如果你想讓別人說到做到,就讓他們主動承諾一下。
9:人們對在公開場合、自己主動進行的承諾更願意去兌現。
10:「心安理得」效應:採取了一個積極行為之後,人會鬆懈下來,不再去做另一個積極行為。比如知道廢紙會被回收再利用,人們就會更心安理得地浪費紙張。要對這個效應加以防範——比如在廢紙簍邊加個提醒:雖然回收利用對環保有好處,但減少資源消耗好處更多。
11:讓員工知道他們工作的意義和重要性,比給他們加薪激勵效果更好更持久。比如,你可以把從公司服務中獲益的顧客請來和員工互動。
12:拍賣時,很多競拍的人因為「逐步升級的承諾」而拍出可怕的高價。這是因為如果人們做出一個承諾,他們可能迫於內心和外部壓力,持續做出和承諾相一致的行為,並逐步升級、超過承受能力。解決方案:拍賣時,讓一個人做決策,另一個人現場執行。
13:巧用「執行意向」:讓做出承諾的人想想具體執行方案,會大大增加他行動的可能性。
14:「未來綁定法」:當你要說服他人接受改變時,不讓他們立即改,而是把改變放到未來某個時段,會更容易被接受。比如公司說服員工改用新的工作流程,「3個月內執行」比「3天內執行」會容易很多。
15:如果能觸動人們對「將來的自己」的道德責任感,就可以說服他們做一些長遠上對他們有益的事。比如告訴人們,要「為60歲退休的你負責」,就能增加他們的儲蓄率。
16:設置一個在某個范圍內浮動的目標更能激發人們去實現它——比如每周減肥1-3斤。讓人們實現目標的重要因素有兩個:挑戰性和可實現性,浮動目標二者兼而有之。
17:和收益相比,人們對損失更敏感。勸說別人時,強調他們不這么做會損失什麼,會更有說服力。
18:縮短時間期限會大大降低人們犯拖延症的概率。
19:給排隊等待的顧客找點簡單的事干,讓他們分分心,比如設計些小活動、提供些小服務,會顯著提升顧客滿意度。
20:無論在面試里,還是在銷售時,把重點放在自己(或產品)的未來潛質上,會更能引起對方的興趣。
21:開會前,讓參會者提前提交信息、做個任務清單,都能大大提升會議效率。為防止大家思維被禁錮,組織會議的人應該最後一個發言。如果會議的目的是創造合作互助的氣氛,那圓桌更好,因為圓桌強調的信息是整體目標和共同利益。如果領導希望團隊成員各盡其責,那正方形或長方形桌子更好,因為帶角的形狀和有主有次的座次安排激發了人們對獨特性的追求。
22:服裝有很大的影響力。正確的穿衣方式是跟對方風格差不多,又稍微高一個檔次。
23:專家意見可以讓人們停止內心的反駁。有專家觀點支持要盡快亮出來。
24:適當表達出一點點不確定和猶豫的專家,反而更有說服力。
25:人們會下意識認為,最中間位置的那個是最重要的。
26:需要激發創意的會議,可以選天花板高的會議室。需要具體解決方案和行動的會議,應該選天花板較低的房間。
27:利用「主場優勢」:如果要談判,那讓對手來你的公司談,因為在「別人家」談判會削弱他的信心;
28:開始談判或面試前幾分鍾,回憶自己的巔峰時刻,刻意保持開放的身體姿勢,會讓你體內的力量激素明顯上升,你會更自信。
29:象徵「愛」的東西會提示人們做出與愛有關的行為——用心形的捐款箱會籌到更多捐款。
30:提前讓對方列出「禮物/願望清單」,到了特定時刻按圖索驥,會比自己胡亂送禮更讓對方開心。
31:你提供幫助後,在回應對方的感謝時,應該暗示期待他的回報,這樣你就為「互助」留下了餘地。暗示性回答可以是:沒關系,如果是我以後需要幫助,你也會這么做的。
32:如果你清晰真誠地表達了感謝,那別人更有可能再次幫助你。
33:利用「互惠」心理,你可以率先給別人好處,好處越是出乎別人的意料,就越能放大對方積極正向的回報。
34:人們會低估別人願意幫忙的程度。需要別人幫忙時你應該大膽提出。管理者可以用自己開口求助的往事,激發下屬求助。
35:談判中,先出價的人可以把對方錨定在他的價格里。
36:報價越精確越好,對方認為你經過精心准備,還價的幅度就會小得多。
37:尾數「.99」的定價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它讓小數點左邊的數字有了量級上的差距,比如1.99和2.00。「左位數」對人們的購買決策有極大影響。所以把跑步機里程設定在9.9公里而不是10公里,能讓人有更大動力去完成。
38:在不容易算清的時候,人們更喜歡收益在前面、成本在後面的表述順序,「付279.99元可以觀看580小時節目」,就不如「看580小時的節目收費279.99元」。給我們的啟發是:銷售時,先說服務、再說報價;求職時,先說取得的業績總數量、再說你的工作年數。
39:不必投入資源去為所有顧客都增加一點兒不起眼的優惠,這就好比往熱水裡加溫水,只會降低整體溫度。要用這些資源為少數重點客戶提供額外誘人的優惠。激勵員工時也是一樣。
40:說服對方答應一個大請求時,可以先化整為零拆出一個小請求,讓對方衡量願意為小請求付出的代價,之後再把大請求提出來,你就可能得到更多。比如你先讓人想想,捐助一個失學兒童他願意付出多少錢,再讓他決定,如果要幫助40名失學兒童他願意捐款多少。
41:給出形象鮮明的受益者、具體清晰的幫助手段,更能獲得人們的捐助。
42:促動銷售的一個秘訣是,讓顧客具體感知到他們買了你的產品之後的「機會成本」。比如你的產品比對手便宜100元,可以讓顧客具體設想一下省下來100元還可以買什麼,這會促進他們選擇你。
43:如果你計劃減肥,那開始時,多想想已經減掉了多少,到中後期,多想想還有幾斤沒減掉。盯著比較小的數字,更能激勵自己。
44:當選擇簡單,完成任務的動力很足的時候,強調靈活性有助於實現目標,比如顧客積攢勛章獲取大獎。如果人們要做出困難改變,或者動力比較低的時候,嚴格的順序和結構就更有幫助,比如健身房的塑身打卡計劃。
45:當你用獎品促使他人完成任務時,應該把獎勵分成不同等級,這會讓人們感到,如果不完成所有任務,他會有「損失」。
46:當面對一個棘手問題的時候,往後退一步、站遠一點看問題,會讓你覺得問題簡單一些。所以向顧客展示相對復雜或科技成分強的產品時,銷售員離顧客遠一點,會降低顧客的感知和決策難度。
47:列一張「別人做過的錯事」清單,更能幫你做對事。因為人對損失更敏感,所以會更重視負面信息,也更有可能從中吸取教訓。
48:與其糾結於「零錯誤」,不如把資源用在「迅速糾正錯誤」上,迅速糾錯會獲得顧客更高滿意度。
49:網路營銷中,要想辦法激勵顧客「當天點評」,因為其它網友認為當天點評的消費評價更真實,也更有說服力。
50:成為朋友之後,可以降低商業談判的難度。在工作郵件中加上點個人工作經歷、興趣愛好、小幽默,都可以大大增加你的人情味。
51:觸碰會增加顧客對商品的親近感,銷售時應該鼓勵顧客把商品拿起來看看。網路銷售實物產品時,用文案幫助顧客想像觸摸到商品的感覺,就能強化顧客的擁有感,促動購買。
52:要特別關注顧客在體驗結束時的感受,無論消費過程如何,顧客最終殘留下的印象會受到結束體驗很大的影響。
8. 細節可以成就什麼
人生的道路曲曲折折,但成功的道路大方向是不變的。只有瞄準大方向,不時對具體的計劃予以修正,才能真正到達成功的巔峰。
有一位父親帶著三個孩子到沙漠去獵殺駱駝。
他們到達了目的地。
父親問老大:「你看到了什麼呢?」
老大回答:「我看到了獵槍、駱駝,還有一望無際的沙漠。」
父親搖搖頭說:「不對。」
父親以相同的問題問老二。
老二回答:「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獵槍、駱駝,還有沙漠。」
父親又搖搖頭說:「不對。」
父親又以同樣的問題問老三。
老三回答:「我只看到了駱駝。」
父親高興地說:「答對了。」
也許細節很細,但就是因為細,才容易被我們忽略,從而被其他所謂的「大目標」所迷惑。最終導致本末倒置,不能取得期望的成功。
許多人將自己不能成功的原因歸結為自己運氣不好。事實上,成功多半靠平時知識和修養的積累。
美國著名動作影星史泰龍高中輟學以後,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當演員。可是他顯然不具備當演員的條件,單看長相就很難讓人有信心,而且又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更沒有值得稱道的天賦。然而,一定要成功的信念給了史泰龍莫大的精神支持,他認為,只要不放棄,就一定能成功。
於是,他來到好萊塢,找導演,找明星。找製片人……
一切能讓他當上演員的人都找遍了,可是沒有人理會他。每一次他都很誠懇地說:「給我一次機會吧,我要當演員,我一定能成功!」但換回來的卻是冷漠的目光和嘲諷的譏笑。
但他並不氣餒,他認為失敗一定有自己的原因,於是一次又一次進行自我反省,自我檢討,努力學習。後來錢也花光了,史泰龍只好到好萊塢做一些笨重的體力活來維持生計。兩年下來,他遭受了100多次的拒絕。
他曾傷心過,彷徨過,可是他心裡更多的是不服氣。於是他開始寫劇本,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劇本換回一個當演員的機會。一年以後,劇本寫好了,他拿著劇本訪遍了眾多導演,結果很少有人賞識他的作品。即使有一兩個感興趣的,一聽說他要當男主角,就紛紛搖頭拒絕了。
可他仍然沒有灰心,沒有沮喪,而是不斷地對自己說:「我能行,我一定會成功的!」後來一個拒絕了他20多次的導演對他說:「我不知道你能不能演好。但是你執著的精神讓我感動,我可以給你一次機會,但是我要把你的劇本改成電視劇,先拍一集,你來當男主角,如果效果好,我們繼續,如果效果不好,你從此就斷絕了這個念頭吧!」
為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史泰龍已准備了整整三年,他全身心地投入了拍攝,蒼天不負有心人,他成功了!這部電視劇第一集就創下了當時全美國的最高收視紀錄。所有的美國人都知道了史泰龍的名字!
從一些成功人士的出色的人生經歷,我們不難看出,他們的成功,是因為他們樹立了一個十分明確的目標,並且這種目標又不僅僅局限於個人的榮辱得失。相反,他們能夠把這種目標與對社會的責任感結合起來,從而獲得了一種超常的勇氣和力量,使他們最終到達了成功的彼岸。
「只見賊吃肉,不見賊挨打」。同樣的道理,在許多人的眼中,別人的成功只是一種偶然,一種運氣,他們不可能看到人家平時所下的功夫。他們總在奢求那樣的好運氣,也從天而降,落到自己頭上。
「自立者,天助之」,這是一句很好的格言。上天從來不會幫助懶漢。沒有平時的積累和總結,當機會來臨的時候只能夠一次又一次地與之錯過。所以,在平時,我們要注重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要注意積累。
積累,一件又一件小事地去積累,直到有一天,你會驚訝地發現,自己是一個多麼了不起的人。比如雷鋒,他並沒有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他珍惜每一件小事,把每一件小事都當作一個新的出發點,當作一件大事來看待,傾注全部的熱情和心血。誰又能懷疑他的偉大呢——偉大的,其實也是平凡的。
每一年積累,不如每季度積累;每季度積累,不如每個月積累;每個月積累,不如每一天積累。
9. 關於細節的名人事例(一定要在點子上)
上海地鐵一號線是由德國人設計的,看上去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直到中國設計師設計的二號線投入運營,才發現其中有那麼多的細節被二號線忽略了。結果二號線運營成本遠遠高於一號線,至今尚未實現收支平衡。
中國古代有這樣一個故事:
臨近黃河岸邊有一片村莊,為了防止水患,農民們築起了巍峨的長堤。一天,有個老農偶爾發現螞蟻窩一下子猛增了許多。老農心想:這些螞蟻窩究竟會不會影響長堤的安全呢?他要回村去報告,路上遇見了他的兒子。老農的兒子聽後不以為然地說:那麼堅固的長堤,還害怕幾只小小螞蟻嗎?隨即拉著老農一起下田了。當天晚上風雨交加,黃河水暴漲。咆哮的河水從螞蟻窩始而滲透,繼而噴射,終於沖決長堤,淹沒了沿岸的大片村莊和田野。
這就是「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這句成語的來歷。
2003年夏天長江遭遇了特大的洪災,荊江大堤公安縣南平鎮堤段出現管涌,大堤危在旦夕。幾位老水利專家明察秋毫,及時判定管涌是白蟻為害所致,並帶領群眾採取有效措施,經過5小時奮戰,終於排除了險情。
20世紀70年代以來,廣東清遠潰堤13條,塌壩9座,查實其中有9條堤圍和5座大壩是土白蟻為害的結果;1986年7月廣東梅州市發生建國以來特大水災,梅江決堤62條,其中土白蟻造成的缺口55個;1981年9月廣東陽江市境內的漠陽堤段出現18個缺口,其中查實有6個是土白蟻為害所致。
20世紀30年代的台灣,農村還處在手工作業狀態,稻穀收割與加工的技術很落後,稻穀收割後都是鋪放在馬路上曬干,然後脫粒,砂子、小石子之類的雜物很容易摻雜在裡面。用戶在做米飯之前,都要經過一道淘米的程序,用起來很多不便,但買賣雙方對此都習以為常,見怪不怪。
王永慶卻從這一司空見慣的現象中找到了切入點。他帶領兩個弟弟一齊動手,不辭辛苦,不怕麻煩,一點一點地將夾雜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類的雜物撿出來,然後再出售。這樣,王永慶米店賣的米質量就要高一個檔次,因而深受顧客好評,米店的生意也日漸紅火起來。
某著名大公司招聘職業經理人,應者雲集,其中不乏高學歷、多證書、有相關工作經驗的人。經過初試、筆試等四輪淘汰後,只剩下6個應聘者,但公司最終只選擇一人作為經理。所以,第五輪將由老闆親自面試。看來,接下來的角逐將會更加激烈。
可是當面試開始時,主考官卻發現考場上多出了一個人,出現7個考生,於是就問道:「有不是來參加面試的人嗎?」這時,坐在最後面的一個男子站起身說:「先生,我第一輪就被淘汰了,但我想參加一下面試。」
人們聽到他這么講,都笑了,就連站在門口為人們倒水的那個老頭子也忍俊不禁。主考官也不以為然地問:「你連考試第一關都過不了,又有什麼必要來參加這次面試呢?」這位男子說:「因為我掌握了別人沒有的財富,我自己本人即是一大財富。」大家又一次哈哈大笑了,都認為這個人不是頭腦有毛病,就是狂妄自大。
這個男子說:「我雖然只是本科畢業,只有中級職稱,可是我卻有著10年的工作經驗,曾在12家公司任過職……」這時主考官馬上插話說:「雖然你的學歷和職稱都不高,但是工作10年倒是很不錯,不過你卻先後跳槽12家公司,這可不是一種令人欣賞的行為。」
男子說:「先生,我沒有跳槽,而是那12家公司先後倒閉了。」在場的人第三次笑了。一個考生說:「你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失敗者!」男子也笑了:「不,這不是我的失敗,而是那些公司的失敗。這些失敗積累成我自己的財富。」
這時,站在門口的老頭子走上前,給主考官倒茶。男子繼續說:「我很了解那12家公司,我曾與同事努力挽救它們,雖然不成功,但我知道錯誤與失敗的每一個細節,並從中學到了許多東西,這是其他人所學不到的。很多人只是追求成功,而我,更有經驗避免錯誤與失敗!」
男子停頓了一會兒,接著說:「我深知,成功的經驗大抵相似,容易模仿;而失敗的原因各有不同。用10年學習成功經驗,不如用同樣的時間經歷錯誤與失敗,所學的東西更多、更深刻;別人的成功經歷很難成為我們的財富,但別人的失敗過程卻是!」
男子離開座位,做出轉身出門的樣子,又忽然回過頭:「這10年經歷的12家公司,培養、鍛煉了我對人、對事、對未來的敏銳洞察力,舉個小例子吧——真正的考官,不是您,而是這位倒茶的老人……」
在場所有人都感到驚愕,目光轉而注視著倒茶的老頭。那老頭詫異之際,很快恢復了鎮靜,隨後笑了:「很好!你被錄取了,因為我想知道——你是如何知道這一切的?」
老頭的言語表明他確實是這家大公司的老闆。這次輪到這位考生笑了。
美國是全球網際網路革命的領導者,但寬頻目前在居民家庭中的普及率並不高。據統計,在韓國,近2/3的家庭擁有寬頻接入,而且寬頻網的平均速度達到每秒3兆,是絕大多數美國寬頻系統的2倍左右;在日本,據預測,有40%左右的家庭在2003年底也將採用寬頻上網,速度可快到每秒12兆。而在美國,接入寬頻的用戶只有15%,而且寬頻網的速度也比韓國慢一半,絕大多數網際網路用戶仍在撥號上網,無法享受資訊革命帶來的成果。
造成美國在寬頻上發展緩慢的原因並不在於基礎設施不健全。其實,美國有80%到90%的人口都已經在寬頻接入的覆蓋范圍之內,只是寬頻接入卻在即將進入用戶的所謂「最後一英里」階段碰到了障礙。這雖有經濟、技術等方面的因素,更重要的在於決策的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