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參加人多少名有效
國家沒有對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的參與人數有規定,只要是開設了這個獎,就內可以容在全國范圍內徵集教學成果,委員會成員就會對提交上來的成果進行評比,最終開設出來,一,二,三等獎各種。
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是國務院確定的國家級獎勵,每4年評選一次。前6次分別在1989年、1993年、1997年2001年、2005年、2009年評選。2013年已擴展為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包含基礎教育(含幼兒教育與特殊教育)、職業教育(含高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含成人高等教育)。獎勵等級分為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個等級,授予相應的證書和獎金。本次是2013年4月評選,經過3個月公示期,然後,一等獎和二等獎由教育部批准,特等獎由國務院批准。
2. 教育教學成果獎指哪些,製作課件算不算
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是國務院確定的國家級獎勵,每4年評選一次。前6次分別在1989年、1993年、1997年2001年、2005年、2009年評選。2013年已擴展為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包含基礎教育(含幼兒教育與特殊教育)、職業教育(含高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含成人高等教育)。獎勵等級分為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個等級,授予相應的證書和獎金。本次是2013年4月評選,經過3個月公示期,然後,一等獎和二等獎由教育部批准,特等獎由國務院批准。
製作課件不包括在內。
3. 什麼叫教學成果獎
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是國家在教學研究和實踐領域中頒授的最高獎項,每4年評審一次,獲獎項目需在教育教學理論及實踐中取得重大突破。
2013年已擴展為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包含基礎教育(含幼兒教育與特殊教育)、職業教育(含高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含成人高等教育)。獎勵等級分為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個等級,授予相應的證書和獎金。
(3)2009上海市教學成果獎擴展閱讀:
相關事件
1993年國家教委第二次獎勵了普通高等學校國家級教學成果。1994年3月,國務院發布《教學成果獎勵條例》。在高等學校中,形成了由國家法規所確定的,與科技「三項獎」所並行的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勵制度。
1987年開始,國家教委每四年進行一次高等學校國家級教材獎勵。原定於1996年進行的第三次國家級教材獎與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並軌」。1997年國家教委成果獎中有438項教材參加了評審,117項教材獲得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其中,13項教材獲得了一等獎。
第四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國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獎勵額度,對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分別給予8萬元、5萬元和2萬元的獎勵。學校在國家獎勵的基礎上將給予一定程度的配套獎勵。
4. 汪泓的學術成就
多項教學科研成果獲得上海市優秀教學成果一、二等獎,
其中,《創新教學與實踐技能培養》、《依託「朝陽產業」的校企合作辦學模式與成功實踐》分別獲得2001和2005年度國家教育部頒發的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依託支柱產業 服務地區經濟 創建地方工科大學的研究與實踐》獲得2011年上海市第十屆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
《構築產學研戰略聯盟 打造優秀工程師搖籃—地方工科大學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獲2009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
《對接現代產業,構建具有鮮明特色的工商管理專業教學培養體系》獲2009上海市教學成果二等獎,
《以培養創新能力為核心的勞動與社會保障(本科)專業教學體系建構及成功實踐》獲2009上海市教學成果二等獎;
在科學研究領域,先後主持了《社會保險預警預報系統研究》、《企業競爭力的評價方法研究》、《完善社會保險制度研究》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三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進一步完善上海社會保障體系研究》、全國教育科學研究項目《ISO質量管理體系在高校教學質量管理中的應用研究》,上海市重點科研項目《基金良性運營的控制系統研發》、《上海社會保障基金安全運行研究》等二十餘項,以及上海市發改委、教委、經委、總工會等單位科研項目38項。先後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撰寫專著和編寫教材24本。
其中,《基金良性運營的控制系統研發——社保基金運營動態模擬的對策研究》獲2010年上海市政府決策咨詢研究成果一等獎;
《上海城鎮養老保險基金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獲2010年上海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內部探討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社會保險基金的良性運營:系統動力學模型、方法、應用》獲2010年上海市第八屆鄧小平理論研究和宣傳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二等獎);
《進一步完善上海社會保障體系研究》獲2010年上海市政府決策咨詢研究成果三等獎;
《社會保險基金預警預報系統開發研究》獲2010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社會保險基金預警預報系統研究》獲2005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上海社會保障線的定位和銜接研究》獲2008上海市年鄧小平理論研究和宣傳優秀成果二等獎,
「建立上海社會保險基金預警預報系統的研究」、「流動就業人口社會保險問題研究」、「關於延長女職工退休年齡的對策研究」等三項成果獲2008年上海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內部探討優秀成果獎,
《深化上海社會保障制度改革若干問題研究》獲2008上海市哲學社科內部探討優秀成果獎。
5. 廖斌的學術成果
研究成果:
作為負責人主持或主要人員參與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73子課題、國防預研項目和教育部教改項目等‚已在國內外專業期刊和專業會議發表研究論文近40篇。
國家發明專利4項:「小功率微波等離子體源」、「非周期性電容載入的移相器」、「一種基於近場耦合的小型化螺旋天線系統」、「一種基於微帶矩形雙環縫諧振器的頻率選擇性表面結構」
課題項目:
基於微系統的小功率微波等離子體源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005‚1-2007‚12
小功率微波微等離子體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2011‚1-2013‚12
項目資金及來源:
20.小功率微波微等離子體的研究‚36萬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項目負責人).
19.基於微系統的小功率微波等離子體源的研究‚20萬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項目負責人).
18. 調控電磁波-若干基於坐標變換和超材料技術的天線與散射問題的研究‚60萬元‚國家自然科學基
金資助項目(主要人員).
17.數字式磁場測量儀的研製‚2萬元‚華東師范大學實驗設備研製基金項目(項目負責人).
16.列印機電磁干擾分析‚上海測試技術研究院(項目負責人).
15.MEMS(可重構)分形天線研究‚ 21+17萬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總裝備部預研基金項目(主要人員).
14.光子帶隙材料的形成機理、傳播、發射和吸收特性‚30萬元‚973子課題(主要人員).
13.可調諧鐵電材料及鐵電移相器研發‚12萬元‚上海市科委專利二次開發項目(主要人員).
12.封孔瓦微波無損檢測研究‚15萬‚海軍總裝備部(主要人員).
11.消聲瓦無損檢測研究‚40萬‚海軍總裝備部(主要人員).
10.CPY-1型消聲瓦粘貼質量微波無損檢測儀製造‚2萬‚海軍總裝備部(項目負責人).
9.現代電子技術實驗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12萬‚國家教育部(主要人員).
8.周波跌落模擬器的控制電路‚1.8 萬‚上海三基電子工業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
7.微波等離子體處理消聲瓦表面的研究‚1.4 萬‚華東師范大學理工學院科技發展基金(項目負責人).
6. 中學多媒體課件開發‚3萬元‚上海學友軟體公司(項目負責人).
5.「微波工程基礎」(主幹課程建設)‚2萬元‚華東師范大學教務處(項目負責人).
4.《微波工程基礎》課程的實驗研究‚1.0萬‚華東師范大學教務處(項目負責人).
3.《微波技術》課程多媒體CAI應用軟體建設‚0.8萬‚華東師范大學教務處(項目負責人).
2.微波化學反應設備‚ 0.5 萬‚華東理工大學(項目負責人).
1.中學多媒體課件研究‚100萬‚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上海電視大學(主要人員).
發表文章:
1、Electrostatic Surface Trap for Cold Polar Molecules with a Charged Circular Wire‚Chinese Physics Letters‚2007.
2、ICP源平面微帶螺旋天線參數對性能的影響‚應用科學學報‚2007.
3、小功率平面螺旋電感耦合微波等離子體源的建模分析‚電波科學學報‚2007
4、基於微帶環縫諧振器的小功率微波等離子體源的建模與模擬‚電子與信息學報‚2007.
5、基於CSRR的小型化低通濾波器的研究‚材料導報‚2007.
6、寬頻Wilkinson功分器的研製‚材料導報‚2007.
7、新型三頻微帶天線的小型化研究‚材料導報‚2007.
8、Micro-strip Spiral Resonator in Miniaturized Inctively Coupled Plasma Source‚ 2006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lid-State and Integrated Circuit Technology Proceedings‚ 2006
9、圓柱腔內微波等離子體激勵的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
10、PHS、3G和WLAN共用室內分布系統分析‚電信快報‚2005.
11、周波跌落模擬器的研製‚電子技術‚2004.
12、微波等離子體改進消聲瓦橡膠表面濕潤性的研究‚表面技術‚2003
13、微波等離子體用於橡膠表面改性處理的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
14、微波等離子體對橡膠的表面改性研究‚微波學報‚2001.
15、微波等離子體處理消聲瓦表面的研究‚化學世界‚2001.
16、一種醫用橢圓環微帶輻射器的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
17、A Study of Rubber Surface Modification Using Microwave Plasma‚The Proceedings of 2001 International Laser‚ Lightwave and Microwave Conference‚ 2001‚ Shanghai.
18、基於微帶環縫諧振器的小功率微波等離子體源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9.
19、基於虛擬源樹的射線跟蹤演算法的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
20、多饋口微波加熱圓柱腔的研究‚壓電與聲光(增刊)‚2008.
21、小功率平面螺旋電感耦合微波等離子體源的研究‚ 電子學報‚ 2009.
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
1、The 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crowave and millimeter wave technology(ICMMT2007)‚ 2007‚ 廣西桂林.
2、基於圓環縫隙結構的小型超寬頻天線設計‚2007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2007‚ 浙江寧波.
3、第13屆全國微波能應用學術會議‚2007‚湖南長沙.
4、Micro-strip Spiral Resonator in Miniaturized Inctively Coupled Plasma Source‚ 2006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lid-State and Integrated Circuit Technology‚ 2006‚ Shanghai.
5、「用於微波等離子體激勵的微帶環縫諧振器的設計」‚2005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2006‚深圳.
6、「A study of rubber surface modification using microwave plasma」‚ 2005亞太微波會議‚2005‚江蘇蘇州.
7、「圓柱腔內微波等離子體激勵的研究」‚首屆上海航天科技論壇暨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報告會和學術年會‚2005‚上海.
8、平面螺旋電感耦合微波等離子體源的建模研究‚第十二屆全國微波能應用學術會議‚2005‚四川成都.
9、中國無線電管理2004上海論壇‚2004‚上海.
10、「醫用橢圓型微帶輻射器的研究」‚第十一屆全國微波能應用學術會議‚2004‚江蘇南京.
11、「微波等離子體用於橡膠表面改性處理的研究」‚2003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2003‚上海.
12、The Michigan-Freiburg-Kyoto Micro Alliance Annual Meeting‚ 2008‚ Ann Arbor‚ Michigan‚ USA.
13、第十四屆全國微波能應用學術會議‚2009年11月17-20日‚廣東順德.
所獲獎勵:
2006年度華東師范大學優秀任課教師獎
2005年高等教育上海市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2004年華東師范大學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2003年華東師范大學優秀教學獎二等獎
6. 郭力平的學術獲獎
上海市優秀青年教師榮譽稱號 2009年1月
華東師范大學首屆多媒體教學課件大獎賽一等獎 2006年10月
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二等獎(第三作者) 2003年11月
上海市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 三等獎 (第二作者) 2000年7月
7. 資料跪求
上海戲劇學院
是中國培養戲劇專門人才的高等藝術院校,是目前國內藝術門類最全的綜合演藝類高等藝術院校,是國務院批準的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之一,系文化部直屬的重點高等藝術院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劇協亞太局中心。上戲前身是上海市市立實驗戲劇學校,1945年12月1日由著名教育家顧毓琇與著名戲劇家李健吾、顧仲彝、黃佐臨等創立,熊佛西先生為首任院長。1956年正式命名為上海戲劇學院。
學院共有三個校區,本部位於華山路,電影電視藝術學院、舞蹈學院、戲曲學院及附屬戲曲學校位於蓮花路,附屬舞蹈學校.
●上海市市立實驗戲劇學校
上海戲劇學院的前身是上海市市立實驗戲劇學校,1945年12月1日由著名教育家顧毓琇與著名戲劇家李健吾、顧仲彝、黃佐臨等創立,熊佛西先生為首任院長。[1]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專門培養戲劇表演、導演專業人才的專科學校。
1946年全校師生反「裁撤」,組織學生參加反飢餓、反迫害、反內戰斗爭。[2]
1947年劇校建立中共地下黨支部,團結廣大師生合力奮戰,迎接上海解放。
1948年秋,學生人數達200人左右。
●上海市立戲劇專科學校
1949年5月更名為上海市立戲劇專科學校。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學校改名為上海市立戲劇專科學校,沿襲解放前的體制,仍隸屬上海市教育局領導。
●中央戲劇學院華東分院
1952年9月,全國高等院校實行院系調整,山東大學藝術系戲劇科、上海行知藝術學校戲劇組並入後正式建院,更名為中央戲劇學院華東分院。於11月正式成立中央戲劇學院華東分院(與北京中央戲劇學院並無行政隸屬關系),業務劃歸中央文化部直接領導,仍由熊佛西任院長,建院後學校規模日漸擴大,原有校址已不敷應用。遂於1955年8月遷華山路現址。[2]
●上海戲劇學院
1956年正式命名為上海戲劇學院,系文化部直屬高等藝術院校。
2000年4月劃轉為由上海市與文化部共建,以上海市管理為主。
2002年,原上海師范大學表演藝術學院、上海市戲曲學校、上海市舞蹈學校三校並入上戲,作為戲曲舞蹈分院、附屬戲曲學校和附屬舞蹈學校。2004年學校相繼籌建了創意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2005年學校在戲曲、舞蹈和電視藝術等相關專業基礎上設立了戲曲學院、舞蹈學院、電視藝術學院。
2002年6月,原上海師范大學表演藝術學院、上海市戲曲學校、上海市舞蹈學校並入上海戲劇學院。
學院設表演系、導演系、戲劇文學系、舞台美術系、電影電視學院、戲曲學院、舞蹈學院、創意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公共教學部、研究生部、留學生部;本科專業教育層次有戲劇影視表演、音樂劇表演、戲劇影視導演、戲劇影視文學、戲劇影視美術設計、藝術設計、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舞蹈、京劇昆劇表演、民樂、文化事業管理、作曲等專業,涵蓋話劇、戲曲、舞蹈等專業門類。
表演系
自一九五二年建院以來,表演系就是學院的主要系科,五十多年來培養了眾多的優秀表演藝術家和大批的戲劇、影視表演人才以及藝術教育工作者和管理人才,成為新中國建國以來戲劇、影視表演方面的一支重要力量,為繁榮社會主義文化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多年來本系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在國內的戲劇界頗有影響的師資隊伍。經過多年教學實踐的積累與總結,以形成了一整套豐富、完整、科學、規范的專業培養模式,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現有教師32人,包括表演、台詞、形體、聲樂等專業方向,其中副高以上職稱9人,具備博士生導師和碩士生導師資格教師5人。在繼承表演教學優秀傳統的基礎上,教師們通過加強自身專業理論學習,出國交流訪問、參加國際學術討論、演出展示等多種途徑不斷拓展表演教學思路,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表演教學經驗,使表演教學工作更加扎實、有效。
導演系
導演系始建於1962年,第一任系主任為吳仞之。歷任系主任為胡導、張仲年、蘇樂慈、李建平。現任系主任盧昂、書記韓雪松。
導演系專門為戲劇藝術培養導演專門人才。自建系以來,為國家、部隊和各省市專業劇團培養了大批話劇、歌劇、戲曲和電影電視導演人才。改革開放後,導演系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教學力量和教學規模不斷擴大,教學科研不斷深入,培養的學生絕大多數成為表演藝術團體的骨乾和領導,其中相當數量的學生已成為具有全國影響的著名導演。
導演系的教學任務由一批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和實踐經驗的老、中、青教師擔任,現有教師11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4人、教授3人、副教授3人、講師3人、助教3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1人,碩士學位的6人,攻讀博士學位的2人,攻讀碩士學位的1人,教師隊伍有著較高的教學和理論研究水平。
自2009年起,我系開始舉辦系列「國際導演大師班」,每年聘請五位國際一流的導演大師來我院進行大師班教學,已於2009年和2010年成功舉辦了美國和英國兩屆,2011年俄羅斯導演大師班也已籌備完成。我系聘請了多位國際著名戲劇導演擔任客座教授,他們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安·博格、耶魯大學導演系主任利茲·戴蒙德教授和英國皇家藝術學院院長尼古拉斯·巴特爾、台灣著名導演賴聲川……
導演系專業課程《導演元素練習》被評為2006年度上海高校市級精品課程,《導演片段教學》2006年被評為學院重點課程。
導演系主要課程包括:導演基礎理論、表演基礎訓練、導演構思、導演片段教學、多幕劇創作、影視導演基礎等。
本系教師曾獲「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國家級人選」;教育部「霍英東教育基金獎」;上海市教委「曙光獎」;上海市「寶鋼優秀教師獎」、「育才獎」以及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在導演藝術創作上囊括了所有國家級舞台藝術獎項,包括: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精品劇目獎、文華大獎、文華獎;「新世紀傑出導演」;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中國話劇金獅導演獎;中國戲劇節「優秀導演獎」及「國家有突出貢獻的話劇藝術家」、「文化部有突出貢獻的話劇藝術家」等。
戲劇文學系
戲劇影視文學系是上海戲劇學院創建最早的系科之一。1946年舉辦的編導研究班是戲劇影視文學系的前身;1959年正式建立戲劇文學系,設編劇專業;1990年改為戲劇影視文學系;1990年代以後增設廣播電視文藝編導、藝術管理、藝術教育三個新專業;現有戲劇影視編劇、藝術教育、戲劇學三個專業,培養包括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以及各類進修生在內的各層次學生,其中戲劇影視文學專業被列為「國家級特色專業」。
戲劇影視文學系師資力量齊整。現有教師25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5人,擁有博士學位10人;被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榮譽稱號2人,被授予「文化部優秀專家」榮譽稱號1人;被授予「上海市高校教學名師」榮譽稱號2人;擔任全國級學會會長1人,副會長1人;擔任市級學會會長2人,副會長2人。
戲劇影視文學系教學成果卓著。60餘年來,為國家培養了眾多的戲劇影視編劇與文藝人才。歷屆校友創作的許多戲劇作品,如《年青的一代》《陳毅市長》《原罪》《中國夢》《掛在牆上的老B》等,在當代戲劇史上產生影響。葉長海、丁羅男、孫惠柱、宮寶榮等是戲劇文化界享有盛譽的著名學者。
戲劇影視文學系科研力量雄厚。戲曲研究為一大優勢。老一輩的陳古虞、陳多等教授對此都有開疆闢土的貢獻,葉長海、宋光祖、金登才、張福海、劉慶等老師的研究成果與教學成果令人矚目。《王驥德曲律研究》《中國戲劇學史稿》《戲曲美學》《中國曲學大詞典》《中國京劇》等著述榮獲國家級獎項。中國話劇史論教學和研究擁有實力,老一輩的魏照風、趙銘彝、柏彬等教授有開創之功,丁羅男、曹樹鈞、湯逸佩等教授在教學和科研方面成果卓著。學術著作如《二十世紀中國戲劇整體觀》《曹禺劇作演出史》《敘事者的舞台》等廣獲好評。外國戲劇研究方面的專家孫惠柱、宮寶榮、劉明厚等教授研究視野開闊,學術著作中《法國戲劇百年》等榮獲全國性的科研獎項。在劇作學、藝術學研究領域,孫祖平、陸軍、朱國慶等教授學術成果豐碩。
舞台美術系
上海戲劇學院舞台美術系現設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和劇場技術管理兩個專業,其中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含舞台設計、燈光設計和服裝與化妝設計三個專業方向。
上海戲劇學院舞台美術系在專業學術、教學、科研、設計創作等方面處於全國領先地位,教師曾多次獲得文化部「文華舞台美術獎」、「寶鋼藝術獎」、「寶鋼教育獎」、「寶鋼優秀教師獎」和「教育部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上海市高等教育成果一等獎」。先後有三名教師獲得「曙光學者」稱號。自2008年起,「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連續三年獲上海市教委下撥特色專業專項經費支持。2008年全系有多位教師參與了北京奧運會、殘奧會開閉幕式的形象設計和舞台場景設計工作,並擔任核心崗位,獲「優秀個人」獎。服化教研室獲上海市教委頒發的「優秀教學團隊」榮譽稱號。
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那具有時空震懾力的29個巨大煙火腳印,那璀璨絢麗的燈光效果,那極富民族特色、又緊隨時代潮流的人物造型,還有那一系列場面恢弘、氣勢磅礴的大製作和大手筆,均出自一批被稱為「上戲團隊」的傑出設計師和專家之手。而這支「上戲團隊」的核心人物就是我系的校友和師生們!由他(她)們擔任藝術總監、焰火燈光、布景以及人物造型總設計所構成的核心團隊圓滿地完成了這場舉世矚目的演出任務。
六十多年來,上海戲劇學院舞美系在教學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完整的體系,並以時代發展為依據,不時更新、改革教學內容與方法。我們的教學注重實踐、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注重滿足社會需求,配備的師資堪稱國內一流。這批師資在完成課堂教學任務之餘,均能憑借自己的社會影響力和聲譽承接國內外一系列重要的演出與設計任務。更加難能可貴的是,他們不但會將演出經驗帶進課堂而且還能使自己的學生獲得參與精彩演出的難得機會。例如,2008年奧運會的開、閉幕式人物造型設計工作就是由服化教研室老師帶領畢業班同學完成的。經歷過如此大型活動的考驗,同學們獲得的經驗知識和受到的鍛煉遠非書本加上課堂之和所能比。
六十多年來,我系的畢業生和校友桃李滿天下。其中不乏國內外當代著名藝術家、畫家和設計大師,還有國家級、省部級藝術院校的院長與學科帶頭人,還有舞台設計、燈光設計和服裝化妝設計領域內的專家,甚至還有藝術領域內功成名就、成績斐然的企、事業家。
戲曲學院
戲曲學院以培養高學歷、高層次、高素質戲曲藝術人才為主要任務,努力探索戲曲教學高等教育體系,取得突出成果。2009年,學院榮獲上海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戲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項目獲得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
戲曲學院現有表演(京昆表演)、表演(京劇器樂、民族器樂)、表演(戲曲音樂劇)、表演(木偶表演、木偶表演與造型)、導演(戲曲導演)、公共事業管理(群眾文化管理)、公共事業管理(藝術展示——聽覺藝術)、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京昆唱腔設計)等10個本科專業方向,本科在校生五百餘人,MFA研究生9名。在校生最多的二級單位。2006年,為培養京昆藝術青年拔尖人才,戲曲學院承建了 「上海青年京昆劇團」,該團是上海戲劇學院成立的第一個青年演出團體。成立來,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方面的體制創新,出人出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
學院成立以來,根據培養拔尖後備人才的要求,從學生的實際條件出發,從全國聘請最優秀、最適合的著名藝術家、著名教師授課,戲曲學院客席教師、專家與本院的專職教師相結合,構成了全國一流的師資隊伍。學生在全國各類比賽中摘金奪銀,屢獲全國青年京劇演員評比展演一等獎,白玉蘭戲劇獎主角獎、新人主角獎,中國戲曲紅梅金花獎,CCTV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獎賽金、銀、銅獎,首屆京胡北京邀請賽青年組金、銀獎,「金獅獎」全國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藝大賽金、銀、銅獎等眾多獎項。
電影電視學院
1958年開設的「電影進修班」標志著上海戲劇學院影視教育的開端。1989年設立「廣播電視編導專業」,1995年設立「播音與主持專業」並創辦電視藝術系,填補了我國電視節目主持人本科教育的空白。2005年正式成立電視藝術學院,2012年更名為電影電視學院。電影電視學院下設電影、電視和主持三個系,擁有「影視攝影與製作」、「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3個本科專業方向,分別培養電影導演、攝影、錄音、剪輯;電視欄目策劃、紀錄片編導、現場導播、動漫遊戲策劃;主持、播音、影視表演等方面的人才。
「廣播電視藝術學」被列為上海市重點學科;「主持藝術系列課程教學團隊」獲第二屆上海高校市級教學團隊;「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獲上海市第一類特色專業稱號。「廣播電視編導專業」並獲得教育部財政部第四批特色專業建設點榮譽稱號。在吳洪林教授和宋懷強教授的指導下,「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已初步摸索出一條培養電視廣播節目主持人的獨特思路,設計出一套較為系統的教學方案和課程設置,在全國形成了北有「中傳」(以播音為主體)、南有「上戲」(以主持為主體)的兩大核心教學群體。在姚扣根教授、方方教授等的帶領下,學院以影視編導策劃創作課程為主幹,強化影像表意與製作能力,培養精英人才,形成了被藝術教育界稱之為影視編導教學的「上戲模式」。
舞蹈學院
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在辦學的十二年中,經歷了三個重要的發展階段,形成了三個標志:1999年上海師范大學表演藝術學院成立,設立舞蹈表演專業,標志著上海高等教育中舞蹈表演藝術人才培養空白的結束。2002年,根據上海市委市政府決定,我院並入上海戲劇學院,更名為上海戲劇學院戲曲舞蹈分院,同時招收第一屆舞蹈本科生,標志著上海舞蹈教育又上了一個更高的層次。2005年6月掛牌籌建的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標志著上海從此有了一所培養專門的舞蹈表演人才的二級學院。
創意學院
創意學院成立於2004年,是為應對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趨勢而創辦的全國高校內第一家創意學院。創意學院現設有公共事業管理(藝術管理方向,實行一本招生)、數字媒體藝術、網路與新媒體、視覺傳達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等本科專業,並招收藝術管理、數碼藝術方向研究生。
創意學院是上海市創意產業協會的主要發起單位之一,2011年被聯合國貿發會議任命為UNCTAD創意經濟學術網路中國聯絡總部,現為「兩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聯盟」成員單位,曾舉辦聯合國全球創意產業研討會、全球創意教育論壇、世界城市(上海)文化論壇、新媒體演藝創新國際專家研討會等大型高端國際活動。上海市多媒體演藝虛擬空間合成重點實驗室、大都市文化觀測研究中心、約翰·霍金斯創意產業研究中心等直屬機構,極大提升了創意學院學術研究、實踐創新和人才培養能力。
創意學院出版了《創意產業導論》《中國創意經濟比較研究》《創意學概論》《名家談創意》《全球創意產業的盛會——聯合國創意產業研討會(上海)紀實》《創意產業知識產權管理》《創意上海》等專著;承擔了「創意經濟及其中國發展戰略研究」(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攻關課題,2006)、「推動上海創意產業發展的思考」、「關於抓住世博重大機遇加快上海『創意城市』建設的若干建議」、「後世博上海文化產業發展」等課題。
創意學院現有教師18人,同時聘請了厲無畏、約翰·霍金斯、胡項城等一批國內外知名學者及文化創意產業界精英擔任客座教授。
創意學院正在加快推進國際化進程,與英國倫敦城市大學、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義大利米蘭布雷拉美術學院、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韓國釜山設計中心等機構進行合作,實行2+2聯合辦學,搭建學生海外實踐平台。
校訓
培養人才的目標,我以為,首先應該注重人格的陶鑄,使每個戲劇青年都有健全的人格,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愛民族,愛國家,辨是非,有情操的人。然後,他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偉大的藝術家,所以本校的訓練的體系,不僅是授予學生戲劇的專門知識與技能,更重要的還是訓練他們如何做人。
——熊佛西
校區環境
位於華山路上的學院本部教學設施完善,上戲劇院、黑匣子戲劇實驗室、新實驗空間與端鈞劇場分別適合教學實習演出、實驗戲劇排演。圖書館收藏的戲劇類圖書豐富齊全,學生公寓、餐廳、健身房給學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條件。
蓮花路校區是電影電視學院、戲曲學院、舞蹈學院與附屬戲曲學校的所在地,擁有高規格的專業練功房和演出觀摩廳,校園布局合理,設施配套齊全。
虹橋路上的附屬舞蹈學校是在老一輩領導的關心支持下確立為現校址,校園內樹木鬱郁蔥蔥,環境幽靜怡人,教學設施完備,教室寬敞明亮。
另外新校區已規劃建設,選址於閔行區浦江鎮。
北京電影學院(Beijing Film Academy,縮寫BFA)
是中國唯一、亞洲最大、世界知名的電影專業院校,是北京市主管、國家廣電總局和教育部重點支持建設的藝術高校。
北京電影學院的前身是1950年創建的中央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1951年更名為中央文化部電影局電影學校,1953年更名為北京電影學校,1956年最終改制為北京電影學院。建校60餘年來,北京電影學院為新中國電影事業培育了2萬余名電影工作者,被譽為「中國電影人才的搖籃」。
院系設置
學院現有8個系,5個分院及研究生部和基礎部,共計15個教學實施單位。各教學單位之間互為支撐,文、導、表、攝、錄、美、管理、動畫理論和技術等,一應俱全,涵蓋了電影創作的每一個行當,囊括了電影創作的全部環節。[1]
其中,導演、攝影、美術、表演等四個專業是該院北京市本科品牌專業,也是國家廣電總局本科重點專業。動畫專業是國家動畫教學研究基地。
硬體設施
北京電影學院具有良好的辦學條件。專業教室和專業試驗室功能齊全、設備先進。數字電影技術與藝術實驗室是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錄音實驗室是全國高校唯一獲得國際聲音權威——杜比公司資格認證的實驗室,聲音實驗中心是北京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北京電影學院社會實踐橫店影視基地是北京市校外人才培養基地。學院生均教學科研設備值達到11萬元,能夠較好地滿足教學、科研和師生藝術創作的需要。 [1]
學校是中國信息傳播領域科學研究的重鎮,文化產業研究院學院重點加強了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實驗室建設,一些獨具特色的電影專業實驗室在教學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例如:燈光室、暗室、畫室、拉片室、特技棚、攝影棚、錄音棚、動效棚、剪接室、非線性編輯室、放映室等。尤其是學院建有三個電影學專業重要的實驗室,在電影學專業的技術、藝術方面具有領先作用:
動畫感測、圖形圖像實驗室。可以實時進行人物實物動作圖像捕捉,製作各種類型的計算機動畫作品,其中教師、學生製作的動畫片已經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國內、國際獲獎。
錄音技術實驗室。有多個對白錄音棚、動效錄音棚和混錄棚,可以進行電影和電視的聲音製作。該錄音棚曾經承擔了著名電影導演張藝謀拍攝的影片《英雄》的後期聲音製作。曾經承擔了著名電影導演陳凱歌拍攝的影片《和你在一起》的後期聲音製作。
數字電影(高清電視)實驗室。擁有國際先進的數字電影前期攝制和後期編輯設備,開始進行數字媒體技術、數字電影製作方面的應用技術研究,該實驗室已經開始承擔製作數字電影短片拍攝,並拍攝2003年第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數字高清電視紀錄片。
知名校友
建校以來,北京電影學院為新中國電影事業培育了2萬余名電影工作者,被譽為「中國電影人才的搖籃」。其中有張藝謀、陳凱歌、韓三平、顧長衛、田壯壯、賈樟柯、李少紅、陸川、寧浩、王小帥、婁燁、高希希、滕華濤;唐國強、張豐毅、張鐵林、蔣雯麗、趙薇、黃曉明、陳坤、黃渤、徐靜蕾、海清、黃海波、張嘉譯、王志文、姚晨、劉亦菲、楊冪等一大批國內外著名的導演、演員、電影藝術家及電影專業人士。
校區環境
北京電影學院新校區選址於東六環附近的通州宋庄,佔地約500畝。新校區將成為一座「電影博物館」。一座高80米的電影大廈將落成,成為新校區的標志性建
校園指示圖[12]
築。新校區還將建設中國電影教育博物館,這是中國首座電影教育方面的博物館。同時新校區建築群的各個院落之間採取泛博物館的形式,穿插陳設中國各個時期的電影發展成就和史料。預計2015年第一批新生可進入新校區學習。新校區全部建成需要四至五年。
校訓:尊師重道,薪火相傳
校風:修身、勤學、精藝、踐行
辦學思路:蓋大樓、育大師、著大作、拍大片、養大氣
學院精神:立德、立言、立行,求是、求美、求新
更多具體的可以上網路找找~
(求採納O(∩_∩)O哈!)
8. 徐波的教育科研
自1997年進入上海對外貿易學院任教以來,在教學方面,主編教材3部,發表教育研究論文10多篇,三個項目獲上海市教學成果獎,1部教材獲上海市優秀教材獎,主講的兩門課程《資本運營》和《管理學原理》被評為上海市精品課程,領銜的「工商管理系列課程教學團隊」2009年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團隊。在科研方面,擔任企業管理重點學科帶頭人,在《金融研究》、《系統工程》等經濟、管理類雜志上發表70多篇論文,承擔上海哲社、上海決策咨詢、教育部、國家自科等20多個科研項目,出版專著1部。1998年成為上海市曙光學者,2001年獲上海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同年還獲得寶鋼優秀教師獎。2006年被評為上海市教學名師。
9. 趙慶寺的所獲榮譽
(1)2004年獲上海市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2)2004年獲華政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三等獎;
(3)2005年或華政優秀教材三等獎;
(4)2008年獲華政優秀青年教師;
(5)2008年獲華政科研成果獎二等獎;
(6)2008年獲得華政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7)2009年獲得上海市育才獎;
(8)2009年獲得上海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
(9)2010年被評為得華政優秀本科主講教師;
(10)2011年被評為華政優秀青年人才;
(11)2011年獲得上海市思政課教學比賽三等獎;
(12)連續7年獲華政「我心目中的最佳教師」。
10. 教學成果獎申報書成果簡介及主要解決的教學問題怎麼寫
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幾個基本的元素:
1、背景
案例需要向讀者交代故事發生的有關情況: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紹一堂課,就有必要說明這堂課是在什麼背景下進行的,是一所重點學校還是普通學校,是有經驗的優秀教師還是年青的新教師,是經過准備的「公開課」還是平時的「家常課」,等等。背景介紹並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說明故事的發生是否有什麼特別的原因或條件。
2、主題
案例要有一個主題。寫案例首先要考慮我這個案例想反映什麼問題,是想說明怎樣轉變差生,還是強調怎樣啟發思維,或者是介紹如何組織小組討論等等,動筆前都要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想法。比如學校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不同的研究課題、研究小組、研究階段,會面臨不同的問題、情境、經歷,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寫作時應該從最有收獲、最有啟發的角度切入,選擇並確立主題。
3、細節(案例描述部分)
有了主題,寫作時就不會有聞必錄,而要是對原始材料進行篩選,有針對性地向讀者交代特定的內容。比如介紹教師如何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就要把學生怎麼從「不會」到「會學」的轉折過程,特別是關鍵性的細節寫清楚。不能把「方法」介紹一番,說到「掌握」就一筆帶過了。
4、結果
一般來說,教案和教學設計只有設想的措施而沒有實施的結果,教學實錄通常也只記錄教學的過程而不介紹教學效果;而案例則不僅要說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學的過程,還要交代教學的結果,即這種教學措施的即時效果,包括學生的反映和教師的感受等。讀者知道了結果,將有助於加深對整個過程的內涵的了解。
5、評析(也就是案例的分析,分析可以單獨進行,也可以融入在案例描述中)
對於案例反映的主題和內容,包括教育教學的指導思想、過程、結果,對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評析是在記敘基礎上議論,可以進一步揭示事件的意義和價值。比如同樣一個「問題生」轉化事例,我們可以從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不同的理論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學的規律。評析不一定是理論闡述,也可以是就事論事、有感而發,引起人的共鳴,給人啟發。評析同時也是筆者對案例所揭示問題的詮釋與研究,是一個聯系實際的提升過程。需要教師運用教育教學理論對案例作出多角度的解讀。通過詮釋,挖掘這些矛盾背後的內在思想,揭示其教育規律就顯得十分的必要。
案例完整的結構形式:背景--主題--細節--結果--評析。
1、變式結構:背景--描述--分析
2、案例過程--案例反思
3、案例--問題--分析
4、主題背景--情境描述--問題討論--反思研究等。
注意:案例撰寫中,五個基本要素並不一定面面俱到,但細節與反思(評析)不可少。如果沒有這些因素,就不能說是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