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形容經過努力獲得成果,可以用哪個成語
春華秋實 華:花。春天開花,秋天結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現也比喻學習有內成果。
付之東容流 扔在東流的水裡沖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喪失,前功盡棄,好象隨著流水沖走了一樣。
付諸東流 付:交給;諸:之於。扔在東流的水裡沖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喪失,前功盡棄,好象隨著流水沖走了一樣。
毀於一旦 於:在;一旦:一天。在一天的功夫全被毀掉。多指長期勞動的成果一下子被毀掉。
開花結果 比喻工作有進展,並取得了成果。
春花秋實 春天開花,秋天結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現也比喻學習有成果。
交能易作 指交換各業的勞動成果而互相獲益。
⑵ 取得的主要成果與認識
(1)取得成果
1)研製出適應各種地質地理環境及地質構造的快速鑽探成孔、機動靈活、快速行走和強力鑽進的多功能鑽機,不僅滿足地震物探爆破孔施工需要,而且還可滿足地質岩心、水文水井及工程地質鑽探施工需要。
2)研製出一套適合於堅硬、破碎及不穩定等各種地層的快速鑽進鑽具、鑽桿、鑽頭及輔助器具,為復雜地層鑽進成孔提供了保證。
3)研究適合各種地層鑽進成孔及炸葯投放的工藝方法,該鑽進工藝方法要體現高效節能的特點。因此,該工藝方法可達到比傳統鑽探取樣方法的鑽進速度要高5~8的效果,成孔率達到100%,以確保炸葯下放到預定位置。該工藝方法首先採用「取之無限」的空氣作為鑽進過程中的動力及循環介質,以被地質鑽探工業稱之為鑽探技術革命的繩索打撈不提鑽取心及反循環連續「實時」取樣鑽探技術為基礎,將兩者有效結合起來,達到鑽進到任何地層無須提出孔內鑽桿即可將炸葯下放到預定深度之目的。此工藝方法不僅鑽進效率高,而且成孔率達100%。
4)研製移動式獨立驅動配套空壓機,具有可靠控制和壽命長的特點,為設備獨立驅動探索了新的途徑。
(2)主要認識
本專題是一個涉及機械、液壓、電子及鑽探工藝的綜合項目,通過該專題的實施,在設計鑽機時,通過收集最新的液壓技術最新發展的有關信息、新的液壓元件,使得液壓設計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特別液壓的傳動及控制方式、液壓傳動效率等方面,有了新的認識,掌握了最新的機、電、液及程序控制技術。提高了鑽機的綜合設計水平和設備性能,特別是液壓傳動效率比機械傳動效率低的問題。
⑶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研究期間,先後參閱了大量涉及區內的科研論文、相關的地質理論和基礎的地質資料,在汲取前人資料中豐富營養的同時,通過大量野外地質調查研究、樣品採集、剖面測制和室內研究工作,對研究區內所存在的重大的、基礎性的科研問題,如各階段的構造環境、構造變形及演化、岩漿岩的侵位機制等,進行了研究,尤其對研究區內東西向召河廟—四子王旗—大灘構造岩漿岩帶的研究取得了如下幾點認識:
第一,通過對比研究認為,原1∶20萬區調在耳營地—大腦包山等地所劃分的震旦紀地層的岩石組合特徵、變質特徵、變形特徵等,可與發育於色爾騰山地區的色爾騰山岩群對比,自下而上構成了一套較完整的火山岩—沉積岩的沉積組合,經歷了綠片岩—角閃岩相變質作用的改造,具有綠岩特徵。
第二,首次在原1∶20萬區調劃分為海西期的花崗岩中識別出侵位於色爾騰山岩群的同構造期太古宙岩體,與研究區內新識別出的色爾騰山岩群共同經歷了新太古代晚期—早元古代變形變質作用的改造,二者構成較典型的花崗岩-綠岩帶。
第三,首次在伊和烏蘇、大腦包山、大蘇吉北發現了韌性剪切帶。並將召河廟—四子王旗—大灘隆起帶作為晚太古-早元古代構造岩漿岩帶提出,認為構造帶是早前寒武紀華北陸塊北緣的增生帶,經歷了島弧環境火山沉積、構造變形及構造隆升階段,最終奠定了華北北緣早前寒武紀結晶基底的構造格局,並據地質體分布特徵及剪切變形將其劃分為北帶、中帶和南帶。
⑷ 形容取得很多成果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取得很多成果的成語有個:
1、碩果累累[ shuò guǒ léi léi ] 本義是指秋天豐收時樹上的果實茂盛的樣子。現在常引申為某人的作品很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出處:霍達《補天裂》第十三章:七百年來,子孫不息,人才輩出,歷代科舉,碩果累累。
2、滿載而歸[ mǎn zài ér guī ] 載:裝載;歸:回來。裝得滿滿地回來。形容收獲很大。
出處:宋·倪思《經堂雜志》:徒有而出;滿載而歸;里人無不羨之。
翻譯:空手出去,裝得滿滿地回來,鄰居沒有不羨慕他的。
3、卓有成效[ zhuó yǒu chéng xiào ] 有顯著的突出的成績和效果。
出處:明·王守仁《申行十家牌法》:「若巡訪勸諭著有成效者;縣官備禮親造其廬;重加獎勵。」
翻譯:如果巡訪勸勉曉喻有效果,縣官就准備禮物親自去拜訪,重重的給予獎勵。
反義詞:
1、顆粒無收[ kē lì wú shōu ] 收:收成。連一粒米也沒收獲到。多指因災禍造成絕收。
出處:呂振羽《簡明中國通史》第15章:「定額租稍輕,但不論蟲傷天旱,顆粒無收均須照納。」
2、一無所獲[ yī wú suǒ huò ] 一無:全無。什麼東西都沒有獲得。
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顥亦懷疑,因命搜壽兒懷袖,一無所得,顥不得已遂躬自操觚。
翻譯:顥也有所懷疑,因此讓人搜查壽兒的懷抱,什麼東西也沒有找到,顥只能自己動手。
⑸ 取得的成果及認識
1.4.2.1 對沂沭斷裂帶演化階段進行了釐定
依據對沂沭斷裂帶深部構造和淺部構造岩、構造形跡、構造盆地建造和改造特徵的論述,將沂沭斷裂帶的演化劃分為四個階段:誕生階段(J1)、左行平移階段(J2-K1)、張扭性裂谷階段(K1-K2)和擠壓斷塊運動階段(E-Q)。其在山東境內的最大平移距離約150 km。
1.4.2.2 對沂沭斷裂帶形成的動力學環境進行了探討
沂沭斷裂帶強烈活動的大陸動力學環境起源於中亞-特提斯構造域向濱太平洋構造域轉化、太平洋板塊的俯沖。在三大板塊即華北板塊與揚子板塊碰撞造山、太平洋板塊向NWW俯沖的大背景下,導致了沂沭斷裂帶的活化並發生左行平移,其最大平移距離超過300 km。新生代則以拉張、擠壓(兼扭動)交替進行為特徵,形成具裂谷特徵的構造格架。
1.4.2.3 對構造演化與成礦關系進行了研究
對各個主要階段沂沭斷裂帶的主要構造事件進行了描述,分別探討了海西-印支運動時期、侏羅紀時期、白堊紀時期、古近紀-新近紀時期和第四紀時期沂沭斷裂帶的構造表現形式,以及構造對礦產資源的控製作用。其中印支期構造-岩漿活動與鐵、銅、金礦有關;燕山早期形成了與鹼性雜岩體有關的歸來庄式金礦床;燕山晚期經歷多次張-壓交替構造岩漿活動,岩漿活動不僅發育在斷裂帶內,在魯東大面積花崗岩的侵入,帶來了豐富的深源金元素,形成膠東金礦床密集區,以焦家式和玲瓏式金礦為典型,及與火山碎屑岩、礫岩有關的白堊紀礫岩型金礦床等;喜馬拉雅運動則形成了以石油和褐煤(古近紀)、藍寶石和硅藻土(新近紀)、地下鹵水和砂金礦(第四紀)等礦床。
對區內典型金礦包括蝕變岩型、矽卡岩型、石英脈型和潛火山岩型等金礦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描述,探討了各自產出的成礦地質背景與構造環境,對金礦成礦機理進行了探討;對帶內(外)銅礦、鉛鋅礦、鐵礦和藍寶石礦的形成機理和成礦作用進行了探討,建立了區內構造-沉積-岩漿(火山)-成礦活動時序和成礦系列。
1.4.2.4 探討了金礦成礦作用
通過對金礦穩定同位素、年代學同位素、包裹體、惰性氣體研究,確定了區內金礦的成礦階段與形成時代,探討了物質來源。
對區內典型金礦床硫、氫、氧、碳和鉛等穩定同位素的研究結果表明:黃鐵礦的δ34S值的變化為+2.7‰~+4.4‰,δ18OH值為-1.78‰~4.07‰,δD(SMOW)值為-74‰~-77‰,δ13C平均值為-4.18‰~-5.1‰,鉛同位素具有正常鉛的特點,說明區內金礦的成礦物質來源於地下深處,成礦流體以岩漿水為主,大氣降水為輔。區內金礦的形成主要是岩漿熱液加入天水作用的結果,在成礦過程中,大氣降水的參與改變了成礦熱液的理化條件而發生沉澱形成金礦。
對沂沭斷裂帶中段兩種類型金礦床的方解石、石英包裹體的研究揭示:石英和方解石中包裹體冰點溫度變化於-2~-8.6℃之間,對應的鹽度質量分數在3.39%~12.39%之間,可分為3.5%~6.5%和8.5%~12.39%兩個鹽度段,可能代表了兩種流體端員組分,即中等鹽度的岩漿流體(或深源流體)和低鹽度的深循環的大氣水流體。包裹體顯微測溫結果反映了早期以中溫石英為代表的早期成礦階段(260~330℃),以中低溫石英和方解石為代表的中期成礦階段(177~260℃)和以低溫方解石為代表的晚期成礦階段(125~160℃)。
區內的金礦成礦時代採取了K-Ar和單顆粒鋯石U-Pb同位素測年,結果表明,本區金礦的形成應在中生代白堊紀,金質來源與燕山期火山-岩漿活動有關。
⑹ 取得的主要進展和成果
1)以若拉崗日結合帶的邊界斷層為界將調查區及鄰區劃分為2個地層區、3個地層分區,系統測制了各分區內的地層剖面,根據岩石組合、接觸關系、古生物、同位素測年等成果劃分地層單位,建立了調查區內完整的地層系統,尤其是解體了前人籠統歸入三疊系的若拉崗日群,解體出早古生界、泥盆系、石炭系—下二疊統、上二疊統、三疊系等多個地層單位,在地層認識方面取得突出進步。
2)在若拉崗日結合帶內發現一套淺變質(綠片岩相)地層,地層中的碎屑鋯石U-Pb-SHRIMP測年獲得了524Ma的最小年齡,通過分析認為這一年齡代表了淺變質地層的沉積上限,結合區域地質資料,認為可以和羌塘地塊上的下古生界瑪依崗日組對比,兩者為同一地層單位。
3)根據地層的時空分布情況及沉積相、地質構造演化等特徵,明確了調查區各時期沉積盆地的性質及時空演化規律,明確了石炭紀—早二疊世陸內裂谷盆地的性質和三疊紀前陸盆地的遷移演化規律。
4)對分布於若拉崗日結合帶的基性岩(脈)及少量超基性岩進行詳細調查研究,查明了它們的野外產出狀態,通過岩石學、岩石化學和地球化學等特徵的對比,認為它們有別於洋脊或洋殼(蛇綠混雜岩)中的基性、超基性岩,而與大陸板內或板內裂谷基性岩相似,K-Ar法同位素測年結果表明它們可能形成於三疊紀。
5)查明了石炭紀—早二疊世一套以鹼性系列基性火山岩為主的火山岩,根據火山建造的時空分布情況及岩石學特徵,火山岩的岩石化學、地球化學特徵,認為它們與板內裂谷作用有關,而不是洋脊玄武岩,從而證實石炭紀—早二疊世 「古特提斯洋」 發展階段,本地區僅發育大陸裂谷,這與金沙江縫合帶的東段地質特徵有較大的差異。
6)查明了若拉崗日結合帶的邊界斷層及基本性質、物質組成情況、地質結構等特徵,識別出一處逆沖推覆構造(花石山逆沖推覆構造),以及很多斷層現代活動的證據,尤其是對1997年瑪尼7.9級地震的地表破壞情況(朝陽湖現代活動斷裂)進行了詳細調查,這些都為恢復地質構造演化史及新構造運動規律等提供了資料。
7)綜合地質、構造情況,明確了若拉崗日結合帶屬於華力西期構造結合帶,它代表羌塘地塊與可可西里-巴顏喀拉地塊之間石炭紀—早二疊世裂谷於晚華力西期閉合後的殘留,否定了若拉崗日結合帶中存在蛇綠混雜岩的認識,不存在構造岩漿帶等洋殼消減碰撞造山帶等常有的地質現象,這些均說明金沙江縫合帶所代表的 「古特提斯洋」 在向西延伸過程中形成陸內裂谷構造環境,反映了金沙江縫合帶的東西差異與構造分段性。
8)在區域地質調查中注重遙感地質解譯工作,與實際地質調查相結合,按青藏高原B3類區要求完成了遙感解譯工作量,提高了區域地質調查工作的效率與質量,總結了本地區的地質體遙感影像特徵、遙感地質解譯原則與規律。
9)在開展地質調查的同時注重其他國土資源的調查,如對調查區的地貌、植被、動物、生態環境、水文、氣候、道路交通等情況進行了概略性了解。
⑺ 取得的進展和成果
1)建立了符合國際標準的數據質量篩選原則,對研究區主要塊體如塔里木、准噶爾、西伯利亞顯生宙以來的古地磁極數據進行了篩選,初步建立了研究區質量可靠的顯生宙古地磁極資料庫,並重點對研究區及鄰區白堊紀古地磁極數據進行了篩選。
2)初步建立了塔里木塊體顯生宙古地磁視極移動曲線,並編制了塔里木塊體顯生宙古緯度變化圖。 由此視極移曲線推測參考點(39°N,84°E)的古緯度和磁偏角可以看出,奧陶紀塔里木位於南半球低緯度區(16.7°S);至志留紀塔里木快速移到赤道以北的中低緯度地區(漂移量達3840 km),同時順時針旋轉了12.5°;志留紀至泥盆紀塔里木塊體基本保持穩定;塔里木塊體自泥盆紀至晚石炭世向北移動約13° (1400 km),並順時針旋轉了40°,這表明,塔里木塊體可能正向北消減到哈薩克板塊之下。 在晚石炭世和中侏羅世之間,塔里木塊體北向移動已不存在,但在二疊紀仍發生了26°的順時針旋轉,表明塔里木塊體在這一時期與哈薩克塊體的碰撞可能已開始減速。 三疊紀—中侏羅世塔里木塊體逆時針旋轉了16°。
3)西伯利亞板塊與塔里木塊體的晚石炭世—二疊紀古緯度在95%置信范圍已趨於一致,即兩塊體在二疊紀前對接縫合,形成天山造山帶。
4)華北與塔里木兩塊體記錄的磁偏角是在侏羅紀才比較相近,古地磁極也已在95%誤差范圍內(朱日祥等,1998),說明兩塊體間的對接與縫合是在侏羅紀完成的。
5)准噶爾塊體石炭紀—二疊紀時已成為一整體連接到勞亞大陸(Laurasia),自石炭紀以後幾乎未發生視極移(即南北向凈漂移,Sharps et al.,1992)。
6)對白堊紀古地磁極數據進行了初步分析,給出了白堊紀研究區主要塊體間的相對運動狀態:
准噶爾、塔里木塊體、華北塊體、華南塊體早、晚白堊世的古地磁極位置基本一致,這表明當時各塊體相對於古磁極的相對運動或位移較小。對於整個歐亞視極移曲線(APWP)來說,這是個U形圈或穩態時期(Besse et al., 1991)。 因此,可以將早、晚白堊世數據平均來獲取白堊紀的古磁極。
盡管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華北和華南塊體的古磁極與歐亞各塊體的磁極是一致(Enkin et al., 1992),這表明,在古地磁數據的誤差范圍內,中國大陸各主要塊體和西伯利亞塊體在晚侏羅世時已處於其現今的相對位置。 歐亞、准噶爾、塔里木、青藏西部和印度各塊體的白堊紀古磁極近似地沿一與中亞成NNE方向相交的大圓排列,這意味著這些塊體在一級近似的情況下,沿NNE方向相互彼此靠近,具有較少的旋轉量。
由北向南,歐亞塊體與准噶爾塊體古磁極間的角距離為6.2°±4.8° (Chen et al., 1991 ,1993),這相當於650±530km的南北向縮短(即古緯度差為5.9°±4.8°),同時准噶爾塊體相對於西伯利亞(參考點位於44°N/86°E)逆時針旋轉了2.4°±5.8°。
准噶爾塊體和費爾干納塊體古磁極間的角度差異產生了可忽略的緯度差0.3°±6.9°和相對於費爾干納附近參考點(40.5°N,72.5°E)15.7°±10.0°的旋轉(Chen et al., 1993)。
准噶爾和塔里木塊體古磁極間的角距(4.3°±5.5°)在95%的置信水平上是無意義的(Chen et al., 1991, 1993)。但是,塔里木塊體與歐亞塊體古磁極間的角距較之與准噶爾的系統偏大,這相當於420±605 km(古緯度差3.8°±5.5°) 的縮短和2.11°±6.3°的旋轉(參考點位於40°N/77°E)。
塔里木塊體與藏西古磁極間的角度差為8.5°±6.4°,但古緯度差並不大(5.7°±6.2°)。 這意味著兩者間近南北向縮短量為630±680 km(即古緯度差為5.7°±6.2°),以及相對於參考點34°N/80°E具有較大的旋轉量7.1±6.4° (Chen et al., 1993)。
吐魯番盆地白堊紀平均視磁極與同一時期的准噶爾塊體、歐亞大陸間的角度差分別為8.4°±6.7°和13.7°±5.5° (Cogne et al.,1995),表明准噶爾和吐魯番之間可能發生了相對運動,存在徑向運動(6.4°±6.7°),但並無明顯的旋轉(4.0°±6.7°)。
吐魯番盆地白堊紀平均視磁極與同一時期塔里木的視磁極很相近,兩者間的角度差為4.3°±6.2°(Cogne et al.,1995),在統計上無意義。 這表明吐魯番與塔里木塊體間自晚侏羅世以來未發生明顯的相對運動,當時的塔里木已是剛性塊體,其地理范疇已包括了吐魯番盆地。
綜上所述,據古地磁資料沿80°E方向初步估算各塊體間的縮短量分別為650 km(西伯利亞和准噶爾塊體之間,主要在阿爾泰)、420 km (准噶爾和塔里木塊體之間,主要在天山)、630 km(塔里木和青藏塊體之間,主要在昆侖山和阿爾金山)。 所有這些由古地磁資料獲取的縮短量和旋轉量可能反映了自印度與歐亞大陸碰撞以來的中亞整體變形狀況。
7)選擇新生代變形幅度相對較大的塔里木塊體西緣喀什-阿圖什地區和變形幅度較相對較小的北天山北緣瑪納斯地區作為野外重點采樣區,對其新生代地層進行了初步的古地磁研究,完成了227個古地磁樣品的測試及分析。 結果表明,北天山烏魯木齊山前凹陷第三紀(古近紀、新近紀)沉積地層存在嚴重的重磁化現象,所獲得的5個采點的平均剩磁方向較離散。 這說明各采點所在推覆體之間可能存在相對運動。 研究區第三紀(古近紀、新近紀)沉積地層實測磁傾角普遍存在淺化問題,即實測磁傾角比由歐亞大陸視極移曲線預測的磁傾角要淺(如在西南天山博古孜河要淺19°,這與該區第三紀(古近紀、新近紀)的古地理重建是不協調的)。 Thomas et al.(1994)在對塔吉克盆地第三系(古近紀、新近紀)紅層進行古地磁研究時也報道了類似的現象。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目前說法不一。 因此,利用第三紀(古近紀、新近紀)沉積地層古磁傾角來研究該區新生代各塊體間的緯向運動(即南北向縮短量)目前可能是不現實的,但利用第三紀(古近紀、新近紀)火成岩的古磁傾角有可能獲得該區新生代各塊體間的緯向運動狀況。
此外,可利用古磁偏角的變化來確定各塊體繞垂直軸的相對旋轉量。博古孜河剖面自N2以來逆時針旋轉了18.9°,拜城逆時針旋轉了17.8°;英吉莎自80 Ma以來順時針旋轉了21.0°±10.4°,這些結果與地質研究 (Chen Jie et al., 2000; Rumelhart et al., 1999; Burtmanet al., 1993)是一致的。
⑻ 取得成果
本圖幅是中國國土資源部「國家填圖計劃」、「新一輪國土資源大調查」青藏高原北部構造格架的一個鏈結點,位於橫貫中國中部的中央巨型復合造山帶和中國西部的青藏巨型復合造山帶西部。中央巨型復合造山帶以其復雜的地質構造,漫長的演化歷史,最深部的岩石出露和最豐富的礦產資源為世界地學界所矚目。
本次調查研究以現代地質理論為指導,高起點、高要求,從歷史分析入手,充分應用「3S」技術,建立了從定性調查向定量觀測轉變的新填圖方法體系,運用多學科、多層次的剖析,對木孜塔格地區東特提斯構造帶中地層的時態、相態、位態及序態、海相火山岩的火山-沉積體系及岩漿岩的同源與異源演化關系、典型構造的動力學和運動學的分析,以及造山作用、造山類型及大地構造相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調查研究,初步建立了調查區構造格架和造山帶演化模式,全面提高了本區的基礎地質研究程度,總結了一批能反映東昆侖地區大陸造山帶物質組成、結構和演化歷程的理論和1:25萬填圖方法體系。較為圓滿地完成了任務書及總體設計中規定的任務,並取得了下列新發現、新成果、新進展:
1)系統測制了調查區東部及南部出露的史密斯地層剖面,結合岩石、古生物、沉積旋迴、接觸關系等對地層進行了較系統的劃分,共劃分出5個群級、9個亞群(7個新建)、9個組級(2個新建)岩石地層單位。查明了調查區內地層區域岩性、岩相、厚度的變化。
2)在調查區石花山—黑龍山一帶首次發現前寒武紀地層,呈穹窿狀產出,主要由斜長片岩、角閃片岩、片麻岩、大理岩等組成,劃為長城系;在黑龍山一帶原劃為上石炭統哈拉米蘭河群(C2Hl)中發現二疊紀化石(珊瑚、 ),其岩性及化石面貌與阿爾格山地區中二疊統馬爾爭組(P1m)類似。它說明二疊紀淺海盆地已西延約200 km,進入西鄰幅地區。
3)對測區造山帶華力西-印支期盆地形成演化及構造岩相古地理進行了較深入的調查研究。結合調查區實際情況,劃分出6個沉積體系,建立了沉積相模式。在木孜塔格地區發現了早石炭世的放射蟲硅質岩,為確定早石炭世木孜塔格洋(阿尼瑪卿洋)的性質提供了事實依據。其次,對晚三疊世的沉積相,特別是有關濁積岩的類型和組合形式進行了較詳細的分析;首次以時間為縱軸,以剖面研究為主線,結合追索路線,研究砂體物質的來源、性質、不同粒級砂體之疊覆關系,水道、分支水道的歸一性和親緣性質、沉積相律、濁流沉積扇模式,對上三疊統巴顏喀拉山群第二亞群、第四亞群的濁流沉積分解歸並為4個扇群,用雙重填圖方法以非正式地層填圖單位表現於二維空間。所有這些為重塑晚三疊世的構造岩相古地理提供了充分依據,是濁積地層區域填圖方法的有益探索。
4)對調查區侵入岩進行了解析,對不同造山旋迴侵入岩進行了詳細的野外地質調查和室內研究,把本區侵入岩劃分為華力西-印支期侵入岩及燕山期侵入岩,並對其主要特徵及侵位機制進行了探討。對不同造山旋迴的侵入岩進行了岩石學、岩石化學、地球化學研究,闡明了不同造山旋迴侵入岩成分特徵及演化。對侵入岩進行了同位素年代學研究,對不同時代、不同造山旋迴侵入岩形成的大地構造環境進行了研究。
5)對調查區內新生代火山岩進行了較詳細的研究和解剖。利用K-Ar法獲得同位素年齡值為13.6 Ma。認為屬於與陸內消減作用有關的新生代火山岩。以常量元素的分析結果對火山岩的噴發構造環境進行鑒別,得出火山岩應屬於板內造山後演化的火山岩類型,火山岩形成的過程中是由陸內俯沖消減引起地殼物質與地幔物質在「殼-幔過渡帶」發生混合熔融形成火山岩岩漿。它的形成是青藏高原隆升過程中岩石圈變形與演化的結果。
6)對東昆侖造山帶基底形成階段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並與大別、秦嶺造山帶基底形成、演化進行了對比研究。在大量的野外路線調查和典型剖面測制和室內岩相學、變質變形關系、熱同位素年代等多方面綜合研究的基礎上,將東昆侖造山帶的區域變質作用劃分為晉寧期(1 000 Ma左右)、加里東期(450±50 Ma)和華力西-印支期等3種變質作用類型,運用變質相系的觀點和工作方法將測區前加里東變質岩系的變質作用劃分為中壓相系和中—低壓相系及接觸變質相系等3個相系類型,確定了低角閃岩相和綠片岩相等3個變質相。其中,晉寧期區域變質與早晉寧階段柴達木地塊陸緣裂解和昆侖洋的形成關閉的俯沖-碰撞相關聯;加里東區域變質總體與島弧的發展演化及其與弧-陸碰撞擠壓剪切擠出有關,其中洋底變質與區域變質兼具是弧區陸間裂谷盆地所特有,晚期的加熱增壓是滯後的弧岩漿上侵所致;華力西-印支期區域變質以低溫熱動力變質為特色。
7)運用現代地質學及造山帶研究新成果詳細研究了調查區大地構造格架,將調查區分為3個大地構造單元:木孜塔格斷裂(昆南斷裂)以南為可可西里印支期邊緣海盆,隸屬巴顏喀拉陸塊,主要發育三疊紀陸緣濁積岩系;黑頂山斷裂以北為阿爾格山晚華力西陸緣盆地,隸屬柴達木陸塊,由前寒武紀老地層和裂谷型加里東構造層構成基底,華力西構造層構成蓋層;黑頂山斷裂與木孜塔格斷裂之間為昆侖結合帶,該帶內蛇綠構造混雜岩發育。將調查區的大地構造演化史劃分為4個階段,分別為前寒武紀陸核形成階段、古生代—三疊紀特提斯構造域造山演化階段、侏羅紀—中新世碰撞造山後陸內演化階段和上新世以後青藏高原大幅度隆升階段。
8)在野外詳細填圖和地球化學研究的基礎上,對東昆侖造山帶新發現的不同造山期次的蛇綠岩進行了釐定,首次在黑頂山縫合帶(阿尼瑪卿結合帶)中劃出3條時代不同的蛇綠岩帶,查明了東昆侖造山帶由3條蛇綠岩帶組成,自北至南分別為向陽泉蛇綠岩帶、暢流溝蛇綠岩帶和木孜塔格蛇綠岩帶。確立了木孜塔格-阿尼瑪卿構造結合帶的存在,豐富了該結合帶的區域地質資料。3條蛇綠岩帶由北向南,時代越來越新,它可能代表了3次拉張與匯聚事件的地質記錄。
⑼ 取得的主要成果
通過對中甸島弧西斑岩帶內發育的印支期中酸性淺成-超淺成相斑 (玢) 岩侵入體和賦存於其中的典型礦床-春都斑岩銅礦床地球化學及成岩成礦模式的研究, 主要取得以下成果:
(1) 通過野外觀察和室內鏡下鑒定、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綜合分析研究表明: ①春都礦區及中甸島弧西斑岩帶侵入體主要岩石類型為閃長玢岩, 其次為花崗閃長斑岩, 均屬於亞鹼岩系中的鈣鹼性岩類。②閃長玢岩、花崗閃長斑岩中富集大離子親石元素Sr、K、Rb、Ba、Th, 高場強元素Ta、Nb、P、Hf、Ti、HREE相對虧損, 具有島弧火成岩基本特徵; 斑 (玢) 岩中成礦金屬元素W、Sn、Mo、Bi、Cu、Pb、Zn豐度高。③閃長玢岩稀土元素總量變化於87.25~255.49之間, 球粒隕石標准化曲線為輕稀土元素富集型, 分配曲線右傾, 有輕微的銪正異常; 花崗閃長斑岩稀土元素總量變化於184.34~294.87之間, 球粒隕石標准化圖為輕稀土富集型, 分配曲線右傾, 有微弱銪負異常和微弱鈰負異常。輕、重稀土元素的分異程度高, 由早期的閃長玢岩→晚期的花崗閃長斑岩演化, 岩漿中的輕稀土富集程度和鹼性程度趨於增強, 閃長玢岩岩漿侵入早於花崗閃長斑岩, 是同源或相似岩漿不同演化過程的產物。
(2) 在宏觀地質研究基礎上, 依據岩漿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同位素的分析, 對春都礦區及中甸島弧西斑岩帶成岩成礦構造構造環境進行了判別, 對物質來源和岩漿演化進行了深入的探討。①研究區侵入岩物質主要來源於與俯沖造山作用有關的地幔和地殼的混合, 產生於印支期甘孜-理塘洋殼向格咱微陸塊俯沖的消減帶 (俯沖帶)構造環境; 具I型花崗岩的特徵, 是活動大陸邊緣的產物。②研究區金屬硫化物硫同位素δ34S值變化於-6.54‰~0.14‰之間, 極差為6.40‰, 均值為-2.28‰, 硫同位素組成變化范圍較窄, 成礦物質來源比較單一, 硫主要來自深部岩漿, 具幔源硫的特徵 (0±3 ‰), 同時有一定數量的地殼沉積物還原硫的混入。 研究區鉛同位素的206Pb/204Pb值變化於17.863~18.036之間, 極差為0.173; 207Pb/204 Pb值變化於15.448~15.614之間, 極差為0.166; 208Pb/204Pb值變化於37.753~38.188之間, 極差為0.435; 具有單一的成礦物質來源。依據硫化物的鉛μ值及鉛平均增長曲線圖、鉛同位素△β-△γ成因分類圖解、鉛同位素構造環境判別圖的判別, 礦石鉛主要來自於下地殼或上地幔。③通過含礦石英脈樣品進行氫、氧同位素測試。δD值為-73.1‰~100‰, 變化幅度較大;δ18OSMOW值為13.2‰~13.9‰, 分布較為集中; 研究區成礦流體主要為原始岩漿水為主, 同時有大氣降水的加入。④閃長玢岩樣品的DI值介於60.43~75.13之間, 平均為67.25; 花崗閃長斑岩樣品的DI值介於77.60~90.55之間, 平均為81.16; 花崗閃長斑岩分異和酸性程度均較高於閃長玢岩。研究區閃長玢岩形成明顯受結晶分異作用所控制, 受部分熔融作用控制微弱; 花崗閃長斑岩同時受部分熔融和分離結晶作用所控制; 二者具有同源岩漿結晶分異演化關系, 屬於同源異相的產物。 閃長玢岩SiO2、Al2O3、CaO、MgO、K2O、Na2O的質量百分數與lgSI值的線性關系均不明顯。 花崗閃長斑岩SiO2、Al2O3、CaO、MgO、K2O、Na2O的質量百分數與lgSI值的線性關系均明顯, 春都閃長玢岩發生同化混染作用,有地殼物質的混入; 花崗閃長斑岩岩漿中也有少量大陸地殼物質混入, 同化混染作用較弱。
(3) 通過研究區侵入岩與埃達克質岩的對比研究, 並結合其宏觀地質特徵分析, 研究區侵入岩地球化學特徵具有高Sr、低Y、低Yb、高Sr/Y、富輕稀土, 無Eu異常或僅有輕微的負Eu異常, 與埃達克質岩特徵相似。
(4) 研究區蝕變分帶明顯, 存在以呈雁列式產出的花崗閃長斑岩岩枝或岩脈為中心,向外依次出現鉀硅化帶 (鉀長石、黑雲母及硅化帶)→絹英岩化帶 (石英絹雲母化帶)→(泥化帶)→青磐岩化帶→角岩化帶, 具有與 「二長岩蝕變」 模式相似的蝕變特徵, 但蝕變分帶的規律性相對較差, 存在重復-偏對稱現象, 顯示蝕變類型及其分帶受岩體控制的空間分布特徵。 一般情況下, 銅礦化強度與蝕變類型有顯著關系, 在硅鉀化帶、絹英岩化帶及其過渡帶礦化強度較好。
(5) 中甸島弧西斑岩帶展布於爛泥塘—雪雞坪—刺來—春都一帶, 斑岩體由閃長玢岩及其以岩枝、岩脈侵入其中的花崗閃長斑岩組成的復式岩體。春都硅化鉀化閃長玢岩鋯石LA-ICP-MS U-Pb微區定年分析的年齡為246.1±3.0Ma~260.8±2.5Ma, 與雪雞坪石英閃長玢岩體的角閃石40Ar-39Ar法年齡 (249.92±4.99Ma) 和刺來閃長玢岩鋯石LA-ICP-MS U-Pb年齡 (252.3±3.4Ma) 基本一致, 但推測實際閃長玢岩成岩年齡應晚於246.1±3.0Ma~260.8±2.5Ma, 大約240Ma左右。 春都含礦母岩花崗閃長斑岩體鋯石LA-ICP-MS U-Pb年齡為217.5±1.9~217.3±1.8Ma, 表明春都含礦母岩花崗閃長斑岩體年齡與中甸島弧岩漿活動的高峰成礦期215Ma基本一致。 無礦閃長玢岩形成比花崗閃長斑岩早約25Ma。 如此之久的岩漿-熱液系統是形成具有規模的斑岩銅礦必要條件之一。
(6) 通過野外地質工作發現, 研究區花崗閃長斑岩中可見閃長玢岩捕虜和穿插閃長玢岩的關系, 礦化與蝕變以花崗閃長斑岩為中心, 從花崗閃長斑岩體向外蝕變逐漸變弱;同位素測年結果表明, 春都花崗閃長斑岩體年齡與中甸島弧岩漿活動的高峰成礦期215Ma基本一致。 揭示了研究區成礦母岩為印支晚期侵位的花崗閃長斑岩。
(7) 建立了春都礦區及中甸島弧西斑岩帶的斑岩成因模式。 中三疊世-晚三疊世早期甘孜-理塘洋殼開始向西俯沖, 隨著俯沖深度的增加, 導致板片脫水和部分熔融, 引發地幔物質部分熔融, 從而形成了上侵的鈣鹼性系列的岩漿, 岩漿在上升過程中不斷分異演化, 當演化至安山岩漿時, 於晚三疊世沿NNW向的格咱河區域深大斷裂發生淺成-超淺成侵入, 形成早期呈岩株或岩枝產出的無礦閃長玢岩。 晚三疊世中晚期, 研究區底部的安山質岩漿演化為英安質岩漿, 英安質岩漿沿著閃長玢岩底部的構造薄弱帶 (NNW向斷裂構造系統) 上侵進入玢岩體內, 隨著溫度、壓力的降低, 最終形成春都花崗閃長斑岩,同時由於岩漿熱液的對流循環, 在斑岩體和圍岩 (早期侵位的玢岩或三疊系地層) 中形成了不同礦物組合及蝕變分帶。 由於西斑岩帶先期侵位的閃長玢岩的阻隔或壓製作用, 本階段岩漿侵入活動主體區域向東遷移至中-東斑岩帶, 所以西斑岩帶岩漿侵入活動相對較弱或侵位較深。 岩體在東斑岩帶主要呈岩株或岩枝產出, 而在西斑岩帶主要呈岩枝或岩脈產出, 岩體規模相對較小; 本期侵入體主要岩石類型有石英二長斑岩、花崗閃長斑岩等,本期侵入體主要岩石類型有石英二長斑岩、花崗閃長斑岩等, 為斑岩型銅 (鉬) 礦床的成礦母岩。
(8) 通過總結礦床成因及成礦規律, 建立了春都 「雁列式斑岩脈」 控礦模式。 在東西向的洋盆擠壓俯沖作用下, 中甸島弧區西斑岩帶的NNW向斷裂構造產生左行走滑, 由此派生一定量的NE-SW向局部引張, 形成雁列式斷裂構造系統。 花崗閃長斑岩岩漿沿NNW向雁列式走滑斷裂構造系統侵入早期玢岩體內或圍岩, 形成 「雁列式花崗閃長斑岩脈」。 當含礦熱液從花崗閃長斑岩岩漿中分離, 進入閃長玢岩或花崗閃長斑岩頂部的裂隙帶, 與下滲的大氣降水及溶解其中的部分成礦物質混合, 形成混合流體, 這種富含Cu、Pb、Zn、Fe等成礦物質和H2O、CO2、S2-、Cl-等揮發性組分的成礦流體進入圍岩裂隙中, 與圍岩發生硅鉀化、絹英岩化等交代蝕變作用, 熱液中的Cu等金屬元素與硫結合,形成浸染狀產出的黃鐵礦、黃銅礦等金屬硫化物; 或隨著溫度的降低成礦流體中的金屬硫化物直接析出形成脈狀的金屬硫化物。 受NNW向雁列式花崗閃長斑岩脈的控製作用, 春都銅礦床的礦體也呈現出雁列式分布的特徵, 形成與典型斑岩銅礦床不同的礦化格局。研究表明這種控礦模式在中甸島弧西斑岩帶具有重要的代表性。
(9) 系統分析了春都銅礦及中甸島弧西斑岩帶成礦地質條件, 總結了找礦標志。 對區內印支期發育的斑岩銅礦進行了詳盡的對比分析, 依據春都 「雁列式斑岩脈」 控礦模式, 優選了6個找礦靶區。 同時指出, 在今後的找礦工作中, 應把握好 「雁列式斑岩脈」控礦模式對含礦斑岩和礦體的控制規律, 在平行NNW走滑雁列式斷裂構造系統和沿其走向延伸方向做重點的控制和總體部署, 並加強深部找礦工作。
⑽ 取得哪些成果
北京APEC會議概括復起來有八大成制果。
第一大成果是明確了未來亞太合作的方向與目標。
第二大成果是作出了啟動亞太自貿區進程的重大決定。
第三大成果是勾畫了建設亞太互聯互通網路的新藍圖。
第四大成果是找到了支撐亞太經濟發展的五大新支柱。
第五大成果是開辟了一系列全球性問題的合作新領域。
第六大成果是舉辦了亞太經合組織東道主夥伴對話會。
第七大成果是促進了中國與亞太主要國家雙邊關系的新發展。
第八大成果是廣泛宣示中國內外政策,贏得更多國際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