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2011年重大科技成果

2011年重大科技成果

發布時間:2022-01-14 21:29:14

⑴ 2011年世界十大科技成就是什麼

這是網路到的,呵呵
1.英國發明超薄「納米片」制備方法。英國牛津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發明出通用快捷的納米片制備方法,能夠將多種材料製成只有一層原子的超薄納米片。研究人員在《科學》雜志上報告說,只要將具有層狀結構的原材料置於某些溶劑中,然後利用超聲波對之進行振盪,就可以使這些材料分解成只有一層原子的納米片。實驗顯示,氮化硼、二硫化鉬、二硫化鎢等物質都可以通過這種方法製成納米片。本次研究所發明的方法簡單快捷、成本低廉且產量高,有望在工業中大規模製備納米片材料。納米片可以製成各種薄膜,根據原材料性質的不同而用於諸多領域,如用於生產半導體和下一代電子器件等。本次研究將可能為這些工業領域帶來革命性進步。

2.最大太陽能飛機首次跨國飛行成功。瑞士製造的世界最大的太陽能飛機——「太陽驅動」號5月13日在飛行12小時59分後,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降落,飛行距離630公里,成功完成首次跨國飛行。 「太陽驅動」號翼展長度為63.4米,機翼上覆蓋著太陽能電池板,為飛機上總重達400公斤的4個蓄電池充電。「太陽驅動」號自身重量約1600公斤,僅相當於一輛小貨車。這次飛行平均時速50公里,最高時速達70公里,平均飛行高度1828米,最高達到3600米。太陽能飛機可充當空中觀測和通信平台,其獨特之處在於當氣象條件允許時,這種飛機可源源不斷地獲取太陽能,長時間在某一空域盤旋工作。

3.科學家成功「抓住」反物質原子長達一千秒。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6月5日在英國《自然·物理》雜志上報告說,他們成功地將反氫原子「抓住」長達一千秒的時間,也就是超過16分鍾,這有利於對反物質性質進行精確研究。科學家在論文中說,他們在這一輪研究中,先後用磁場陷阱抓住了112個反氫原子,時間從1/5秒到一千秒不等。分析還顯示,這次抓住的反氫原子大多數處於基態,也就是能量最低、最穩定的狀態。這有可能是人類迄今首次製造出的基態反物質原子。如果能讓反物質原子在基態存在10分鍾到30分鍾,就可以滿足大多數實驗的需要。

4.美國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束生物激光。美國波士頓市哈佛醫學院的物理學家Malte Gather和Seok-Hyun Yun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束生物激光。這種生物激光的關鍵是綠色熒光蛋白(GFP)。研究人員將一些產生了GFP的細胞置於兩面鏡子之間——它們的距離僅僅相當於一個細胞的寬度,即只有約20微米。為了發出激光,細胞中的GFP需要被另一束激光——約1毫微焦耳的低能藍光脈沖所激發。雖然這種激光很微弱,但能被清晰地探測到,而用於生成激光的這個細胞仍然存活。科學家推測,這種生物激光能夠在新型感測器或光基治療中找到應用,例如,這種激光的使用通過使已有葯物產生反應從而殺死癌細胞。

5.美國研製成功反激光器。美國耶魯大學的科研人員2月17日在《科學》雜志上報告說,他們研製成功一種反激光器,進入這一裝置的激光光束將彼此干涉進而互相抵消。該裝置在未來的量子計算機等領域具有潛在用途。研究者介紹說,傳統激光器吸收電能,並在非常窄的頻率范圍內釋放光。反激光器則吸收激光光束,最終釋放熱能,這些熱能很容易轉化為電能。此外,傳統激光器利用「增益介質」,比如半導體物質來產生聚焦光束,而反激光器則利用硅作為「損耗介質」來捕獲激光光束。這一裝置最明顯的應用是高能計算機領域,還可以用作隨意開關的光學開關,相關技術也會在放射學領域派上用場。

6.美國「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11月26日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的探測器主要用於探索火星過去或現在是否存在適宜生命生存的環境。「好奇」號個頭與小 汽車 相當,重約900公斤,是2004年登陸火星的「機遇」號和「勇氣」號火星車的5倍多,長度約為它們的兩倍。以核燃料鈈提供動力的「好奇」號攜帶的探測設備更多、更先進,在火星表面的連續行駛能力也更強。經過約5.6億英里(約合9億公里)的旅程後,它預計於2012年8月6日在火星著陸,展開為期一個火星年(約687個地球日)的探測。

7.晶體中量子糾纏態信息存儲成功。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科學家和德國科學家合作首次成功在一種特殊晶體中存入光量子糾纏態的編碼信息,該項研究成果是量子網路發展的一個里程碑,有望在不久的將來讓量子網路成為現實。目前的網路通信,信息是通過光脈沖在光纖中傳輸實現的。傳輸的信息可存儲在計算機硬碟里以備使用。而量子網路與光纖網路的傳輸原理相似,但傳輸載體卻非使用光脈沖。在量子通信中,也需要存儲和提取數據信息。量子網路的一大優勢是可以保護信息在傳輸過程中不被第三方截取。

8.中外科學家完成馬鈴薯基因組測序。14個國家的29個機構聯合成立「國際馬鈴薯基因組測序協作組」,其中包括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等。經過6年艱苦努力,該協作組發現,馬鈴薯基因組包含約3.9萬個基因,幾乎是人類基因數量的兩倍。這項研究成果刊登在英國《自然》雜志上,並成為最重要的封面論文。論文通信作者之一、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所黃三文博士說,有了全基因組序列圖,將加速馬鈴薯新品種的培育,原本需要10年至12年的育種過程將有望縮短至5年左右。此外,它還將有助於培育抗病、高營養、高產等優良特性的馬鈴薯新品種。中國在這項國際合作項目中發揮了主導作用。

9.日本研製出世界最快計算機。日本IT業巨頭富士通公司和日本理化研究所共同宣布已經在神戶合作開發出一款運算速度可以達到每秒1.051萬萬億次的超級計算機。這款新型超級計算機名為「京」,這是全球首款運算速度越過1萬萬億次大關的「超級運算機器」。「京」採用864座機櫃,連接超過8.8萬塊CPU,這些處理器經過設計能夠進行聯合運算。富士通此次並未給出「京」的耗電量水平數據,但是根據它在今年6月份達到每秒1000萬億次運算水平的時候,其實測功率約為9.89兆瓦,也就是大約每年989萬美元的用電費用。

10.荷蘭製造出世界最小的分子「電動車」。這是一個結構特殊的分子,它也有四個「輪子」,當接收到電流時就向前「行駛」,不過,它「行駛」的距離要以納米來計算。《自然》雜志封面報道了荷蘭格羅寧根大學等機構的這項成果。他們合成的這個分子在中間有一根「主軸」,前後兩端各有兩個類似輪子的結構。如果用特別小的探針碰一下這個分子,為之提供電流,四個「輪子」就會開始旋轉,驅動整個分子前行。在銅板表面對這輛「電動車」進行的測試顯示,如果施加10次電流,它可以前進6納米。這種分子「電動車」將來可用於許多微觀領域,比如把微量葯物送達人體所需要的地點。

⑵ 2011年中國科技成就

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成功對接,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完整太空對接技術的國家;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創下5188米下潛記錄,標志著我國具備了在全球70%以上海洋深處作業的能力;
「神威藍光」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全部採用自主研製晶元,凸顯了我國在系統架構、信息傳導和低耗能技術等方面的獨特優勢,標志著我國超級計算機技術全面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⑶ 2011中國重要成就

1我國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顯著提高。我們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勝利完成「十一五」規劃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國民經濟邁上新的台階。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9.8萬億元,年均增長11.2%,財政收入從3.16萬億元增加到8.31萬億元。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級計算機等前沿科技實現重大突破。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取得重大成就。
2各項社會事業加快發展、人民生活明顯改善。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事業全面進步。城鎮新增就業5771萬人,轉移農業勞動力4500萬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分別實際增長9.7%和8.9%;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
3改革開放取得重大進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實現新突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去年對外貿易總額達到2.97萬億美元,開放型經濟水平快速提升。
4我國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高。我們在國際事務中發揮重要的建設性作用,有力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進展。我們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
這些輝煌成就,充分顯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展現了改革開放的偉大力量,極大增強了全國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將激勵我們在新的歷史征程上奮勇前進。

⑷ 列舉2011年以來我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方面的重大成就

政治:十一屆四次人大會議勝利召開通過十二五規劃綱要,全國隆重慶祝建黨九十周年,召開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經濟:十二五開局之年我國的國民經濟平穩較快健康的發展。2011年的中國國內生產總值47.32萬億元,增長9.2%。財政收入10.37萬億元。我國的外貿進出口總值增長到36421億美元。社會商品零售品總額增長到18.39萬億元。外匯儲備2011年為31811億美元。 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收入穩定提高,城鄉居民的人均收入2011年達到21810元和6977元。我國的糧食產糧2011年為5.71億噸。棉花2011年為660萬噸。農民持續增收,農村的基礎設施得到加強。
文化:文化體制改革深入進行,文化藝術團體改制轉型加快,文藝院團活力大大增強。國家對公共文化的投入大力加強。國家博物館改造工程完成,一大批新文化場館對外開放。數字文化資源建設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申請獲得重大突破。皮影戲申遺成功。
科技:2011年1月11日,殲-20試飛成功 體現中國航空工業巨大進步;7月21日,我國首座快中子反應堆成功實現並網發電。2011年9月底,中國人建立空間站的腳步開始了,天宮一號飛行器成功發射。2011年11月,神州八號宇宙飛船與天宮一號勝利完成交會對接。我國自主研製的水下機器人「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首破5000米深度紀錄。

⑸ 2011-2012世界重大科技成就快呀

2011-2012世界重大科技成就
生命科學與醫學
1.抗瘧抗癌疫苗研發獲突破
全球每年約有78萬人被瘧疾奪去性命。經過24年研究,英國科學家發現一種抗瘧疫苗,在非洲7個國家進行的第三階段功效試驗今年終於被證實非常成功,對5—17個月嬰兒的有效率約為56%。預計該疫苗最早於2015年進入市場。
12月,科學家研製出一種能夠對抗70%致命癌症的疫苗,能使乳腺癌腫塊縮小80%。

2.人體器官組織再生研究也取得了豐碩成果。3月,美國研究人員成功製造出人的尿道。醫生將其植入病人體內後,這根體外培育的尿道真的開始正常工作了。
4月初,日本研究人員利用實驗鼠的胚胎幹細胞人工培育出視網膜的雛形結構,這是迄今人工培育出的最為復雜的生理組織。
4月中旬,英國科學家在實驗室中利用人的羊水和動物的胚胎細胞培育出人體腎臟。這一突破有望讓需要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按需培育出自己的器官,在移植手術中規避排斥反應風險。

3.12月上旬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盡管人類的智商存在上限,但最新腦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表明,可以通過傳遞信號改變一些人的大腦活躍模式,「誘使」知識經過視覺皮質。未來在學習一項新技能時,人只需坐在電腦顯示器前等待把該技術「下載」到大腦里即可。

天體物理
4.發現太陽系外有宜居行星
今年多國科學家藉助最先進的天文測量技術,對20萬個星系進行了觀測。通過運用兩種不同方法,對以前的暗物質觀測結果進行了驗證,確認了暗能量推動宇宙加速膨脹的事實。
12月,美國科學家利用「開普勒」太空望遠鏡,證實在距離地球600光年的一個恆星系中有顆代號為「開普勒—22b」的宜居行星,其半徑約為地球的2.4倍,繞恆星運行的周期約為290個地球日。這是人類首次在與太陽系類似的恆星系統中發現宜居行星,也是迄今發現的最小且最適於表面存在液態水的行星。

信息技術

5.毫米級計算系統原型問世
2月,美國科學家研製出可供青光眼病人使用的植入式眼壓監測器,這是世界首個完整的毫米級計算系統原型。一般認為,毫米級計算系統是未來電子學研究的前沿領域,將推動普適計算的發展。5月,德國科學家成功地將單個光子的量子狀態寫入一個銣原子中,並在180微秒後將其讀出,首次證明了採用一種可控方式量子信息也能在單個原子和光子之間交換。單原子量子存儲的前景不可估量,有望助力科學家設計出功能強大的量子計算機。
5月,美國科學家使用石墨烯研製的調制器大幅提高了數據包的傳輸速度,實現超快數據通訊。製作調制器的石墨烯用量非常少,一支鉛筆提供的石墨烯,足以製造出10億個光調制器。未來,使用石墨烯調制器,消費者只需幾秒就能將整部3D高清電影下載到智能手機上。
目前感測器的設計都很復雜,常常依賴單個納米結構,而且必須在特定的溫度或壓力下才能工作。11月,美國科學家利用石墨烯泡沫研製出一種郵票大小的新型感測器。它操作簡單且具獨特電性,靈敏度是現有最好設備的10倍,能夠用於精確追蹤空氣中的化學物質。

能源技術

研製出新一代太陽能電池

7.3月,美國科學家設計出一種新型納米儲氫復合材料,該材料在常溫下就能快速吸收和釋放氫氣,而且在吸收和釋放氫氣的循環中金屬鎂不會氧化。
太陽能電池一般都由高品質硅晶體製成,因製造成本高而限制了其大規模應用。10月,新加坡科學家將一種獨特的納米結構置於非晶硅製成的太陽能電池的表面,研製出轉化效率高、成本低的新型薄膜太陽能電池,有助於推進太陽能電池的普及。
11月公布的研究表明,太陽能電池釋放光子的效率越高,其能源轉化效率和提供的電壓就越高。外部熒光是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達到理論最大值的關鍵。美國科學家用砷化鎵製造出最高轉化效率達28.4%的薄膜太陽能電池,這種電池不僅打破了此前的轉化效率,其成本也低於其他太陽能電池。
低能耗的電控光源是下一代光學系統的關鍵。11月,美國科學家研發出一種能以每秒100億比特速度傳輸數據的超快納米級發光二極體,它比以激光為基礎的系統能耗更低,可達到目前最高效設備能源效率的2000—4000倍。

基礎科學

8.發現新型反物質
2—3月間,科學家藉助相對論性重離子對撞機,先後發現「反超氚」和「反氦—4」。「反超氚」是「反氦—4」出現前最重的反物質,也是首個含有反誇克的粒子。觀測數據表明,宇宙中「反氦—4」並不多,在宇宙中觀測到「反氦—4」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據預測,下一個可能「現身」的更重反物質將是「反鋰—6」。此外,4月升空的阿爾法磁譜儀肩負著尋找宇宙反物質的重要使命。如果能找到存在反物質的區域,就能解決長期困擾科學家的一個重大問題:為何可見的宇宙主要由物質而不是反物質組成。
5月,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將實驗捕獲的309個反氫原子保持了1000秒,為進一步研究反物質屬性鋪平了道路。

⑹ 中國近幾年的航天重大科技成就

1·2011年9月29日21時25分45秒,我國自主研製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酒版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權空並准確進入預定軌道,開啟了我國空間實驗室的「處女航」。

⑺ 2011年獲得國家級獎勵的科技成果多少項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分為:
(一)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二)國家自然科學獎;
(三)國家技術發明獎;
(四)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2011年國家科技獎勵公告見此此網址:http://www.most.gov.cn/ztzl/gjkxjsjldh/國家科技部網站

⑻ 2011年重大科技成就有哪些

1、我國研製成功曙光—2000Ⅱ超級伺服器。每秒可進行1100億次運算,達到90年代末期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是國家863計劃和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的重大成果。(人民日報1月29日)

2、我國自發光材料研發走在世界前列。其發光強度和持續時間比硫化物高30倍以上。(2月23日)

3、6月28日發射成功並正確進入7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的「航天清華一號」微小衛星運行狀況良好。它填補了我國微小衛星研製和我國赴境外發射航天器產品的空白,標志著我國微小衛星研製取得重大突破。(7月8日)
4,株洲誕生時速305公里電力機車。其動力車在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總體的高集成化模塊結構等十項國際先進水平的設計理念。(9月4日)
5,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顆導航定位衛星———「北斗導航試驗衛星」,10月31日凌晨0時02分在西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並准確進入預定軌道。
6,我首台類人型機器人亮相。有人類外觀特徵,可模擬人類行走與基本操作.

⑼ 新中國科技成就大事年表

1、兩彈一星

1960年11月5日,中國仿製的第一枚導彈發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時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有原子彈的國家;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時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時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中國的「兩彈一星」是20世紀下半葉中華民族創建的輝煌偉業。

2、神州五號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是「神舟」號系列飛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國首次發射的載人航天飛行器。

它於2003年10月15日9時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將航天員楊利偉及一面具有特殊意義的中國國旗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返回。

這個飛船標志著中國成為前蘇聯(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的第三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它標志著我國在航天技術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3、神舟七號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於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04秒988毫秒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神七上載有三名宇航員分別為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和景海鵬。

翟志剛出艙作業,劉伯明在軌道艙內協助,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太空漫步,令中國成為能進行太空漫步的國家。

神舟七號飛船共計飛行2天20小時27分鍾,飛船於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

4、量子通訊衛星

2016年8月,中國科學家將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這有朝一日或許有助於建立一個極其安全的全球通信網路。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被正式命名為「墨子號」。

2016年8月16日,中國造量子衛星發射成功!

2016年8月16日01時40分,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主導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

「墨子號」是中科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中首批確定立項研製的4顆科學實驗衛星之一,它的成功發射和在軌運行,不僅將助力於我國廣域量子通信網路的構建,服務於國家信息安全,還將開展對量子力學基本問題的空間尺度實驗檢驗,加深人類對量子力學自身的理解。

5、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2017年11月5日,中國第三代導航衛星順利升空,它標志著中國正式開始建造「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2018年8月25日7時52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征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三十五、三十六顆北斗導航衛星。

北京時間19日晚22時07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及遠征一號上面級,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37、38顆北斗導航衛星。這兩顆衛星屬於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中國北斗三號全球系統第13、14顆組網衛星。

在這兩顆北斗導航衛星上,還首次裝載了國際搜救組織標准設備,將為全球用戶提供遇險報警及定位服務。

2019年5月17日,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第四十五顆北斗導航衛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兩彈一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量子通訊衛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神舟五號飛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神舟七號

閱讀全文

與2011年重大科技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