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三年級語文詞語表的拼音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
詞語表
1、 坪壩穿戴打扮歡唱招呼飄揚敬禮蝴蝶好奇也沒舞游戲招引熱鬧古老銅鍾粗壯鳳尾竹潔白搖晃
2、 盛開玩耍一本正經使勁絨毛假裝這些引人注目釣魚觀察花瓣合攏手掌有趣
3、 峰頂似乎忽然白發蒼蒼咱們奮力終於辮子勇氣決心居然力量
5、 郊外散步胸脯歡快麵包渣或者嚴寒自言自語可惜肯定果然歡蹦亂跳誠實
6、 突然立刻人行道照相機打量擺弄准備膠卷秘書雜志社記者轉告
7、 奇怪著名地質學家捉迷藏悄悄躲閃嚴嚴實實轉來轉去興趣歷史平整推動旅行專門考察秦嶺遺跡研究成果震驚
10、精心希望依然飛舞拚命奔跑拉動大驚失色千呼萬喚尋找垂頭喪氣磨坊繼續
11、清涼留意扇子炎熱郵票涼爽柿子仙子菠蘿氣味香甜糧食加緊油亮亮楊樹豐收
13、爭奇斗艷芬芳迷人留心艷麗蘇醒溫度密切關系嬌嫩適宜適應展示
需要昆蟲傳播植物學家修建陸續大致
14、無論試驗紙袋證實飛散幾乎大概減少阻力遙遠推測包括檢查迷失准確無誤沿途確確實實超常記憶力本能
15、名堂浪費鏡片看守守時清閑放大鏡細微閱讀隨意調節簡單顯微鏡擠來擠去微生物拜訪玩具
17、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僕僕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
敬重品行
18、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氣息四肢肌膚遼闊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潤創造
19、設計參加雄偉全部橫跨創舉減輕沖擊力重量節省堅固美觀石欄
樣板精美圖案前爪回首遙望雙龍戲珠才幹寶貴遺產
22、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五光十色深藍杏黃交錯高低不平各種各樣懶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結隊飄飄搖搖顏色形狀千奇百怪漁業工人四腳朝天茂密肥料祖祖輩輩
23、抽出嫩綠匯成欣賞密密層層擋住視線獻出可口鮮嫩名貴葯材
又松又軟舌頭收藏
25、集合招架緊張固然烏龜自衛進攻炮口坦克合二為一戰場大顯神威
首次亂成一團長處勝利者
26、冰鞋斧頭手鋸玩意免得搶走難過算術當初隨便仍然敵人台階所以懂得
27、驕傲傲慢謙虛神氣惱怒相提並論理會荒涼驚訝光潔樸素價值興奮
29、掌聲文靜願意姿勢輪流情況慢吞吞注視熱烈持久平息情緒講述
普通話動聽鼓勵
30、成功實驗教育家瓶子繩子代表茶杯危險順利如實不假思索激動獲得
31、給予試探心意祝福甜蜜擔心寬裕前夕提醒興高采烈暗示猜測立即卡片盼望顯然擁抱仁愛同情體貼
望採納哦
❷ 幼兒園大班拼音成果展示課知道
幼兒園大班拼音公開課活動過程是怎樣的呢?班對家長公開拼音教學 活動方案 活動內容:復習所學的6個單韻母和14個聲母的音和形以及拼讀設計思路:本學期的拼音教學內容是學習6個單韻母和23個聲母以及11個整體認讀音節。拼音教學進行了兩個多月,幼兒已經學習了6個單韻母、14個聲母的發音、書寫以及音節(兩拼音節和三拼音節)的拼讀。為了活動目標: 1、復習6個單韻母和14個聲母的音和形。能夠讀准音,認清形。 2、區分容易混淆的幾組拼音:b d p q ;t f ;h n ;j i。 3、復習簡單的兩拼音節和三拼音節,能掌握它們的拼讀方法。 4、通過游戲活動,培養幼兒的競賽意識和進取心。活動重點:掌握所學韻母和聲母的音和形。活動難點:區分幾組容易混淆的拼音字母。活動准備:1、 拼音字母卡片、音節卡片若干。2、 迷宮圖:1大39小。3、 《誰被擠下河》的背景圖一幅。小朋友和怪獸貼絨圖片兩張。4、 活動室地板上畫4種幾何圖形:韻母三角形,聲母長方形,兩拼音節圓形,三拼音節橢圓形。活動過程:1、 談話導入活動主題。以拼音王國漫遊記的游戲形式導入活動主題。幼兒做律動《開火車》進入拼音王國。提醒幼兒和拼音寶寶打招呼。2、 游戲《點名》,復習所學的6個單韻母和14個聲母的正確發音。活動過程是怎樣的呢?
❸ 三年級語文上冊的詞語表裡的詞語怎麼用拼音拼寫
三年級語文上冊的詞語表裡的詞語拼音拼寫如下:
❹ 如何進行小學一年級的拼音教學
一、引導學生重視
新課改確定了學生在課堂上的 學習主體地位,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與學習感知。教學中就需要我們能夠轉變傳統教學中「教師獨大」的教學模式,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重視學生的課堂參與,以便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認識到自身的課堂學習主人公地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畢竟學習的過程是學生自身基礎知識不斷積累、認識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單靠教師的「監督」、「管教」,缺乏學生自身的學習積極性是無法收到良好效果的。特別是進入小學階段後,對於學生自身的學習意識、學習自主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學中教師要採取有效的引導策略,讓學生認識到拼音學習對於他們日後學習生活的重要影響,認識到拼音學習的重要性,進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一些拼音讀物,盡管學生對於上面的漢字不認識,但是只要學會了拼音,就能夠自己去閱讀,不斷拓展學習的途徑,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另外教師還可以根據當前形勢下國家推廣普通話的時代潮流,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拼音對於說好普通話的重要性,「學好普通話,走遍天下都不怕」。此外教師還可以採用兒歌的形式引導學生重視學習拼音:漢語拼音用處大,學習生字需要它,幫助學好普通話,我們決心學好它!
二、做好教學指導
都說「名師出高徒」,教師的教學水平對於學生的學習發展意義重大。特別是在小學時期,學生的知識儲備相對不足,學習技能相對較低,更多的是需要教師的教學引導與教學指導。教學中就需要我們能夠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素質、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以便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學習,滿足學生不斷增長的知識需求。
小學生正處於知識積累的關鍵階段,學習模仿力高,可塑性強,教師發音的科學與否、教師語言的特色都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發展。這就需要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的拼音綜合能力,從發音到書寫,從拼讀到說話,都要做到標准、科學。只有這樣才能夠做好學生的拼音知識教學工作。日常教學之餘教師也要多從電視、網路等渠道學習普通話知識,不斷提升自身的語言技能,以便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三、豐富教學途徑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渠道,也是進行知識積累的重要方式,可以說課堂教學的效率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果。教學中教師要不斷豐富教學途徑,不斷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以便能夠加深學生的學習認知,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
比如在學習單韻母i、u、ü的時候,教師既要引導學生看圖說話,學習i、u、ü的發音,認識形。也要從自身入手,做好示範發音,學生觀察模仿,體會發音要領。此外也要善於運用順口溜引導學生進行對比識記,比如牙齒對齊iii。嘴巴突出uuu。小魚吐泡üüü。除此之外,也要指導規范書寫i、u、ü。
而想要做好這些教學工作,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豐富教學途徑,加深學生的學習感知。例如教師可以運用故事的形式引導學生對於i、u、ü有一個全面、科學的了解:一個星期天,i、u、ü三個小朋友約好去花果山玩。(出示i、u、ü卡片)可是由於它們的年齡太小,路又不熟悉,怎麼辦呢?於是,聰明的i、u、ü就去請大y,大 w來帶路,大y對小i說:「小i,我帶你去!」於是他倆成了好朋友,變成了音節yi,(讀yi yi yi,)大w也帶著小u一塊走向花果山,後來它們也成了好朋友,變成了wu,(讀wu wu wu)。小ü呢?沒有人帶,記得嗚嗚地哭起來。大y聽見了,跑回來對小ü說:「小ü弟弟別哭了,我帶你去,但必須要把眼淚給擦掉。」小ü弟弟聽後破涕為笑,擦掉了兩滴眼淚,高興地跟著大y走了。(將y放在ü的前面,把ü得兩點擦掉。)(讀yu yu yu)。這樣一來,學生通過故事的形式能夠對於拼讀、書寫有一個清晰、科學的了解,提升學習的效率。
此外教師在教學中也要善於通過案例的形式引導學生對於聲調進行科學的學習,提升學生的拼音綜合技能,為學生學習普通話打好基礎。比如在學習i的時候,教師就要引導學生觀察「i戴上帽子(聲調)後和原來有什麼不同」,讓學生認識到i和ü不同,加上生動的 時候就沒有就沒有上面的點了,運用「小i有禮貌,標調就摘帽」的順口溜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以免出現寫作上的錯誤。此外教師也要通過案例來加深學生的學習認知,讓學生認識到:
ūūū火車嗚嗚叫。úúú沒有就是無。
ǔǔǔ一二三四五。ùùù我們愛公物。
ǖ ǖ ǖ阿姨她姓於。ǘ ǘ ǘ小明在喂魚。
ǚ ǚ ǚ天要下大雨。ǜ ǜ ǜ媽媽送我一塊玉。
通過閱讀來加深學生對於拼音知識的綜合認知。
四、做好教學鞏固
「聽說讀寫」全面發展是學生語文技能的基本體現,教學中教師除了引導學生進行聽說讀之外,也要關注學生的「寫」,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引導學生認識四線格,同時也要規范學生的筆畫筆順,讓學生能夠清晰地認識到不同字母的占格位置,指導學生在書上描紅、在作業本上書寫,加深他們的學習印象。還可以鼓勵學生之間、小組之間開展寫作、品讀競賽,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另外教師也要通過一些簡單的拼讀練習、漢字拼讀來引導學生學會運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進行實踐運用,鞏固他們的學習成果。
總之,拼音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也是基礎。一年級階段正處於學生拼音學習與漢字學習的過渡階段,拼音學習的效率直接影響著他們日後的學習發展。教學中教師就要認識到學生的學習狀況與學習需求,採取科學的教學引導策略,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不斷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最終實現拼音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❺ 博物館的拼音是什麼
博物館的拼音是bó wù guǎn。
bó:聲母:b,韻母:o,聲調:第二聲。
wù :聲母:w,韻母:u,聲調:第四聲。
guǎn:聲母:g,介母:u,韻母:an,聲調:第三聲。
釋義:搜集、保管、研究、陳列、展覽有關革命、歷史、文化、藝術、自然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文物或標本的機構。
造句
博物館里陳列著各種各樣的古兵器。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自然博物館。
筆順
(5)拼音成果展示擴展閱讀:
博物館的研究功能
博物館的研究成果是藏品的歷史、藝術、科技等領域的價值的深度挖掘,是提供深層次、高品位旅遊產品的基礎。
中國的旅遊市場慢慢成熟,人們在旅遊過程中對文化性休閑和知識性消費的需求迅速提高,很多文化旅遊景點正在遭遇旅遊產品「深度」開發不足的發展瓶頸。
擁有對文物和文化深入的研究是博物館開發文化休閑旅遊產品得天獨厚的優勢,來博物館的遊客中不可否認的存在相當數量的因獵奇心理而單純看一看的普通觀光者,但「中堅力量」還是那些文化愛好者,博物館可以通過俱樂部、會員制、論壇等多種性形式,使這些人成為博物館長期的遊客。
❻ 幼兒園拼音寫串詞
先識漢字再教拼音
「孩子在入小學前熱衷學漢語拼音也是有隱情的。」鄧孜暢老師說,上海現行的「二期課改」小學一年級語文,已經改變了以前從「a、o、e、i、b、p、m、f」的拼音字母開始學起的慣例,而是採用識寫漢字早於認讀拼音的教學辦法,在學了「我、你、日、月、水、火」等42個漢字後才開始拼音教學。現在一年級第一學期總共要學353個漢字,識字量是「一期課改」同冊教材的兩倍,按要求大概是要花8至10周時間學完拼音,而此時也已經教了170多個漢字了。所以,有些心急的家長和「好心」的幼兒園,在孩子入學前就教讀拼音了。
盡早提高能力
盡管上海的教法容易導致幼兒園提早介入小學的教學內容,但本市「二期課改」小學語文教材主編徐根榮老師仍然認為,識漢字與識拼音同步教學是一種比較先進的教法,它可以避免以前一年級學生單純學習拼音而產生的枯燥與單調,即便學會了拼音字母和拼讀法則但仍不識漢字。徐老師說,現在的拼音教學在體系與順序上與原來的基本上沒什麼差別,只是將識漢字的時間提早了,這樣,孩子們在進入小學後就能快速掌握更多的漢字,對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與閱讀興趣都會有極大的幫助,從長遠來看會更有利於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對於...先識漢字再教拼音
「孩子在入小學前熱衷學漢語拼音也是有隱情的。」鄧孜暢老師說,上海現行的「二期課改」小學一年級語文,已經改變了以前從「a、o、e、i、b、p、m、f」的拼音字母開始學起的慣例,而是採用識寫漢字早於認讀拼音的教學辦法,在學了「我、你、日、月、水、火」等42個漢字後才開始拼音教學。現在一年級第一學期總共要學353個漢字,識字量是「一期課改」同冊教材的兩倍,按要求大概是要花8至10周時間學完拼音,而此時也已經教了170多個漢字了。所以,有些心急的家長和「好心」的幼兒園,在孩子入學前就教讀拼音了。
盡早提高能力
盡管上海的教法容易導致幼兒園提早介入小學的教學內容,但本市「二期課改」小學語文教材主編徐根榮老師仍然認為,識漢字與識拼音同步教學是一種比較先進的教法,它可以避免以前一年級學生單純學習拼音而產生的枯燥與單調,即便學會了拼音字母和拼讀法則但仍不識漢字。徐老師說,現在的拼音教學在體系與順序上與原來的基本上沒什麼差別,只是將識漢字的時間提早了,這樣,孩子們在進入小學後就能快速掌握更多的漢字,對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與閱讀興趣都會有極大的幫助,從長遠來看會更有利於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對於幼兒園教拼音的問題,徐根榮老師持批評態度,「孩子的第一次認知是十分重要的,有些孩子在早教班學的拼音,無論是發音還是拼讀都並不準確,到了小學里還要重新糾正,反而欲速則不達。」
❼ 漢語拼音教學
漢語拼音是認識漢字,學習普通話的工具,是小學語文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要把拼音教好,讓學生讀准,寫准,拼準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也是很難的事。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語文教科書,有色彩明麗的插圖、淺顯易懂的內容、富有童趣的練習,大大增加了語文學習的趣味性。而且教材還體現了課程標准所要求的綜合性、科學性、時代性、開放性等特點,力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用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證明每一個人至少有7種不同的「智力中心」,分別是語言智慧、邏輯數學智慧、視覺空間智慧、肢體運作智慧、音樂智慧、人際智慧、內省智慧。他認為在人的一生中,這些智慧不斷受先天及後天的影響啟發或開閉,而教育最主要的目的,不只是在知識的傳授上,更是在發掘並引領這些智慧的發展。
多元智慧理論對於規劃孩子的教育,開發他們的智慧潛力,提高綜合素質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嘗試著用多元智慧理論結合教科書來指導漢語拼音教學。激活孩子不同的智慧,活躍課堂氣氛,調動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使抽象枯燥的拼音符號變得具體可感,學生易於接受也樂於接受。
一、輕松學習,體驗樂趣,激發學習興趣。
純拼音教學是抽象的、枯燥的。長達一個多月的拼音教學枯燥無味,很不適應兒童的心理特點。而「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蘇霍姆林斯基語)所以,我認為應讓拼音教學生活化,即讓學生從熟悉的生活環境中提煉出對拼音符號的認同、理解。如:「小姐姐愛唱歌,張大嘴巴 aaa 」 ,「清晨公雞要打鳴,圓圓嘴巴 ooo 」。當教學漢語拼音第3課,我講到「 b 」的字形時,說「小姐姐聽廣播,右下半圓 bbb 」。學到聲母「 p 」時,我問「你准備怎麼記住 p 的樣子呀?」一名學生在我的啟發下學著編了句兒歌「小弟弟爬山坡,右上半圓 ppp 。」我聽後大加表揚。後來的漢語拼音學習,基本上是學生自己編兒歌記字母,我只是稍加指點。如「姐姐弟弟來摸瞎,兩個門洞 mmm 」,「椰子樹上椰子多,左 i 右 e ie ie ie 」,「我愛北京天安門,左 a 右 n an an an」等等,這樣不僅讓學生對學習漢語拼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也使學生的語言得到了發展。
除此以外,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可以發揮想像編造故事,吸引學生。在學習整體認讀音節 yi、wu、yu 時,我也是編故事穿插。如:「小 i 的媽媽是大 y ,它們生活在一起,整體認讀音節 yi yi yi 」,「小 u 的爸爸是大 w ,他們住在屋子裡,整體認讀音節 wu wu wu 」,「小 ü 沒有爸爸和媽媽,去掉兩點和大 y 在一起,整體認讀音節 yu yu yu 」學生對這類故事特別感興趣,新知識掌握得既快又牢固。
二、課件展現,圖音結合,色彩記憶。
多媒體計算機的聲、光、色、形能給學生以新異的刺激感受,激發興趣,展現色彩鮮艷的情境圖把學生帶入了美的境界,進行美的享受。讓學生在感官認知的基礎上掌握所學知識。
如在看圖說話時,尋找圖形與字形,圖意與讀音的相同點如教學單韻母ü:圖上畫著條翹著尾巴的大紅鯉魚在吐泡泡。出示投影片學生仔細觀察。這田圖上畫著什麼?它在干什麼?它跟單韻母ü什麼相似點?學生仔細觀察後得出答案:單韻母ü的發音和鯉魚的「魚」第一聲相同。翹著尾巴的大紅鯉魚的身子就像單韻母ü,紅鯉魚吹泡泡就像是ü上的兩個小賀點。學會比較,為後面的讀音記形奠定的基礎。
採用不同顏色製作圖片、幻燈片也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知。有個孩子就曾拿著自製的拼音卡片對我說:「我以前者分不清聲母z、c、s和整體認讀音節zi、ci、si,可現在我一看見卡片上的顏色,我就知道它叫什麼了,因為我把聲母全部塗成了紅色,把整體認讀音節塗成了藍色。」受到這個孩子一番話的啟發,我課件的「拼音角」也利用了不同顏色來書寫;紅色代表聲母,黃色代表整體認讀音節,黑色代表韻母。這種符合兒童認知特點的教學設計我想可能比老師直接把知識灌輸給他們要深刻得多。
三、巧創兒歌,記憶字形。
根據兒童的語言發展的特點。學齡兒童特別喜歡一些順口的兒歌。若把它與記字形聯系起來,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教材在編排上抓住了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在拼音教學內容中編排了大量的兒歌,有機地把拼音與識字結合起來,我認為這種安排不僅是鞏固和運用漢語拼音,還在於運用漢語拼音學習一部分構字率較高的獨體字,為學習合體字准備條件。如如「馬蹄印兒ddd」、「右上半圓ppp」、「傘柄朝下ttt」、「9字加彎ggg」等。在教「ing」這個後鼻韻母時,我問他們怎麼記住這個韻母的發音,有個孩子站起來說,她要用兒歌來記:「天上一顆星,樹上一隻鷹,牆上一顆釘,地上一塊冰。」這樣大大地提高了學生記憶的效率。
四、結合游戲、娛樂來進行拼音的教學,發展肢體運作智慧。
「教育兒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兒童應做事,都就變成一種游戲似的。」(洛克語)對於剛進校的一年級學生,拼音教學如果不讓學生充分地「動」起來,那麼他們將對學習產生厭倦情緒,注意力難以集中。低年級最常見的游戲就是"找朋友"。不過這個"找朋友"可以找不少名堂。可以復韻母找朋友(如:an 一個學生拿a,另一個學生拿n);可以整體認讀音節找朋友,也可以兩拼、三拼音節找朋友,還可以圖文找朋友(如:"轉筆刀",一人拿圖片,另一人拿相對的拼音詞語名稱)。
形式多樣,靈活實用。除了"找朋友",還有"摘蘋果"比賽。在"蘋果"後面寫上音節,進行拼讀比賽。還可以利用拼音的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來編成"漢語拼音休息操"。既可以在上課時進行放鬆休息,同時又可以鞏固拼音知識。"1、點點頭,伸伸腰,我們來做拼音休息操。動動手,動動腳,我們來背聲母表b、p……2、扭扭脖子,扭扭腰,我們來背韻母表a、o……站要直,坐要正,我們來背整體認讀音節表、chi、shi、ri……3、專心聽,勤動腦,學好拼音基礎牢。
在教「o」這個單的母的形時。我啟發學生思考:「怎樣用你的肢體動作來展示o的樣子?」於是,一番熱烈的討論之後,有的孩子把嘴巴張開,攏成一個圓形;有的孩子把食指和大拇指圍成一個圓形;還有的孩子把兩只手臂團成一個圓形……各式各樣的「o」讓孩子們興奮不已。
這些活動使學生的大腦從多方面進行分析綜合,形成暫時聯系,提高了學習效率。同時,又發展了他們的肢體運作智慧,使學習從被動變為主動,學起來輕松愉快。
在新的課程標准下,在人教版課程標准實驗教材這個載體中,教師、教材、學生是一個有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整體。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激活學生的思維,馳騁學生的想像力,開掘學生的創造潛能,拼音教學也不例外。其實,漢語拼音教學有法而無定法。我們只有變革陳舊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才能達到新的課程標准制定的目標。使漢語拼音教學真正能為整個語文教學奠基鋪路。<!--轉發此文到空間--><!--轉發此文到空間-->
❽ 如何突破漢語拼音教學中的難點
漢語拼音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小學生識字、學習普通話和查字典的有效工具,是基礎中的基礎。《語文課程標准》第一學段目標中明確提出:「學會漢語拼音」、「能藉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等要求。
邁入新世紀的大門,面對五彩繽紛的信息,人們從沒有像今天這樣渴望交流。在這個信息時代,失去交流,就意味著落後。隨著市場經濟越來越發達,交際越來越廣,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成為現代人必備的素質。因此把拼音教好,讓學生讀准確、規范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一件很重要的事。這也是時代發展的要求。
筆者從事小學中低年級語文教學,結合彝語及彝語區漢語方言特點,反思當前的漢語拼音教學,發現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難點。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首先是方言環境的影響。語言是一種習慣,「習慣」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意思是:「長時間里逐漸養成的,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傾向」。由於孩子在入學前在家庭、社會上聽到的都是地道的彝語及漢語方言,在這樣的語言環境中生活,天長日久,其聽覺神經就會對這種方言比較熟悉和固定。這對學習漢語拼音和普通話勢必造成很大的干擾。比如,彝語區漢語方言發音前後鼻韻分不清、聲調混亂等不利特點,對學習拼音和普通話的消極影響就很嚴重。這是彝語區孩子學習漢語拼音最難跨越的一個障礙。
其次是漢語拼音本身的復雜性。漢語拼音是一種抽象的表音符號,它難讀、難記、易混淆、易忘卻。加上內容多而且枯燥,要在約一個半月的時間里學會,要求能讀准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准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又要有一定的速度,對一年級新生來說確實有一定的難度。
再次是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眾所周知,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注意力持續時間短,自製能力弱。他們學習動機受興趣支配,無意注意相對占優勢。孩子們一入小學就要學非常抽象的漢語拼音,對於一年級新生來講更是枯燥單調乏味。而留給一年級學生集中學習拼音的時間很短,只有一個多月。在這樣短時間內掌握漢語拼音,這是件不容易的事。
教師自身普通話水平不高也是固有的不利因素。盡管我們的願望是小學語文教師都像播音員一般有一口標准流利的普通話,但事實是彝語區教師自身普通話水平普遍不高,發音不準,難以形成良好的示範,這必然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質量。加之傳統的拼音教學,把拼音教學和語言學習割裂開來,沒能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學得被動,教師教得無奈」,教學效果往往不理想。
依據上述實際情況,如何提高彝語區拼音教學的實效?筆者嘗試從激發學生的興趣、授其方法、引導參與、創設氛圍等幾個方面對漢語拼音教學作了如下一些探索和嘗試。
策略一、注重趣味性,以趣導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興趣是一種由於機體需要而產生的穩定、持久的內驅力。由於拼音符號抽象枯燥和一年級學生注意不易集中的心理特點,要求拼音教學要特別注意形象性和趣味性,以多種形式的游戲和有趣的活動來組織漢語拼音的學習,如學習單韻母和聲母就可以讓學生用手勢或肢體語言來進行「手舞足蹈」,讓其他同學猜是什麼字母。如在學習聲調和復韻母時可以組織「找朋友」游戲加以鞏固,「拼音寶寶找朋友」把寫了字的頭飾帶給學生,音樂一響,就去找相應的音節朋友,找到後兩個站在一起大聲讀兩遍,其他的同學跟讀這些游戲使學生的腦、眼、口、手、腳都動起來,深受孩子們的歡迎。在變化多樣的游戲活動中,學生始終保持著一種激情,有著強烈的新鮮感和積極性,使抽象、枯燥的漢語拼音學習在游戲中變得輕松和愉快,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
現代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輕松愉快樂觀的良好氛圍和情緒,不僅能使人產生超強的記憶力,而且能活躍創造性思維,充分發揮心理潛力。孔子又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他把「樂學」視為最高境界。方言區學生學拼音有難度,但不能讓學生有畏難情緒。因此單教給學生方法是不夠的,還要寓教於樂,在學習拼音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參與。例如聲母中形近的字母比較多,如「b—d 、p—q」等。低年級小學生特別活潑好動,針對這一點,筆者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肢體、手勢或課堂上的實物進行演示,充分讓他們展示自我,在老師的啟發下,學生智慧的火花四濺,在教學「b—d p—q」這兩對最容易混淆的形近聲母時,沒想到學生的小小的腦袋裡竟然閃現著那麼多智慧的火花,小小的軀體里竟然蘊藏著那麼豐富的表現力!他們用食指和大拇指圍成一個圓形,與左右手掌配合,根據的圓形的不同位置表示「b-d p-q」。 教師要敢於放手,善於引導,孩子們的表現欲就會得到完美的體現,重要的是在實踐過程中給了學生展示的機會,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筆者還讓學生自己編歌訣來輔助記憶。學了書上的識記方法之後,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於是五花八門、生動有趣的順口溜就出來了,如:斧子斧子fff,特別特別ttt,白雲白雲 ün ün ün ,月亮月亮 üe üe üe ,安家落戶ɑn ɑn ɑn」。孩子們把順口溜寫在卡片上,寫上自己的姓名,(有的同學還畫些花草,有的還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貼在牆上,並歡天喜地地回家告訴家長,自己是個小作家了,有的還邀請家長一定要來學校看看他的作品,分享他們的學習成果。這些活動既使學生大腦從多方面進行分析綜合,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奮點,使學生學得輕松愉悅,從而提高了拼音教學的效率。
二、針對方言特點,切實突破發音關
在語文教學中,單單教學生學會知識還不夠,最主要的還是教學生會學。「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習慣,以利於學生終生學習。
彝語區方言常常前鼻韻和後鼻韻不分、第二聲、第三聲不分,如何高效地學習,突破這兩個難點呢?筆者採取觀察、比較等方法結合游戲進行教學:
觀察法。教師先做發音示範,讓學生仔細觀察教師口形、舌位,體會發音方
法,並結合口腔圖清晰講解。讓學生依照圖解反復嘗試體驗。如教「an-ang」時,教師告訴學生「an」發音時,發音時舌尖抵住上齒齦,軟齶下降,關閉口腔通道,打開鼻腔通道,氣流振動聲帶,並從鼻腔沖出成聲。舌尖頂上齒齦;口形較閉;音色:尖細清亮;發「ang」時,舌根抵軟齶;口形較開;音色渾厚響亮。
比較法。 「an-ang」的比較發音,語音示範、手勢配合為指導。發「an」時,左手掌平伸,右手頂著左手掌心手指根部,幫助學生形象認識發音器官的位置,發「ang」時,左手掌平伸,右手頂著左手腕部,幫助學生形象認識發音器官的位置。 「en-eng」「in-ing」等幾組彝語區方言極易混淆的拼音都可採取反復比較區分的方法進行教學。
游戲法。「猜一猜」游戲訓練學生,教師發「an、ang」兩個拼音,讓學生根據唇形的變化猜出是哪一個音。
繞口令。根據訓練的要求,讓學生練習「安全與昂首」繞口令,學生通過反復誦讀,舌頭就靈活了,說普通話自然就流暢了。強化學生的發音方法,找准發音器官的位置。
三、創設拼音氛圍,勤於練習,反復鞏固
漢語拼音教學一直面臨著「低年級學,中年級忘,高年級丟精光」的「回生」問題。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通過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學習拼音並不能立竿見影,必須反復練習,強化訓練,才能掌握好漢語拼音。因為漢語拼音畢竟是抽象的,再加上方言區學生平常一般講本地話,不經常使用普通話,要防止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回生現象,因而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勤練。很多老師的方法也不錯:有的用拼音字母布置教室,孩子們走進教室,就像進入了一個「拼音王國」;有的給可愛的小動物身上貼著拼音,有的在一朵朵小紅花裡面用拼音寫上小朋友的名字,讓孩子們上完新課就會爭著去找,去讀……
值得注意的是,漢語拼音和識字、閱讀的關系極為密切。第一冊教材集中學習了漢語拼音的二十三個聲母、二十四個韻母、聲調和拼音方法,學會十六個整體認讀音節,隨後會依靠漢語拼音識字,在識字教學中漢語拼音得到鞏固。到了二年級漢語拼音又增加了新的學習內容,讓學生學會漢語拼音字母表,認識大寫字母,學生就能利用漢語拼音查字典識字,在以後各年級語文教材中,也都注意安排漢語拼音復習鞏固,隨時糾正不正確的讀音,讓學生在利用漢語拼音識字、閱讀的過程中,使所學的漢語拼音日臻熟練,把漢語拼音的知識及時轉化為能力。
彝語區漢語拼音教學有一定的難度,但辦法總是比困難多。小學生年齡小,可塑性強,在漢語拼音幫助下是能說好普通話的。只要我們在教學中善於運用各種方法,有意識地改進教學,使學生想學--會學—樂學—勤學,那麼漢語拼音這種工具,就會成為學生手中的「金鑰匙」,幫助學生盡早盡快的叩開語文殿堂的大門。同時,筆者期望廣大彝語區語文教師高度重視提高自身普通話水平,勤學苦練,當好良師,為彝家孩子學好漢語拼音和普通話打造一片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