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福州格致中學鼓山校區的教學成果
學校近年高中畢業生學業會考成績均達到省一級達標校水平。高考成績也穩步上升:2007年我校被授予福州市2007屆高考上線率提高優勝獎(第一名),2008年被授予福州市2008屆高考上線率提高優勝獎(第二名) (2009年開始取消評比)。高中分層次教學取得初步成效,2011屆畢業生余達星同學,高考623分,為晉安區文科狀元。初中教學水平穩居晉安區前列,近年中考考取一類校學生約佔20%,名列晉安區第一。
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積極創建科技教育辦學特色。學校精心組織二十多個學生社團,包括科技創新社、天文社、鼓韻文社、書法社等,活躍學生校園生活。始終堅持學科培優與競賽輔導相結合的運作模式,培養各類人才。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科技教育已成為學校辦學特色之一。近年學生在全國、省、市級各類競賽中嶄露頭角,尤以參加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最為引人注目:2008至今已獲全國二等獎一個、省一等獎一個、省二等獎兩個、省三等獎兩個。2009年7月,林雅希同學參加全國第24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榮獲二等獎,2010年4月通過自主招生,被中國地質大學錄取(當年全省自主招生錄取255人中唯一一位來自三類校的學生)。
辦學多年來,我校優良的學風、嚴謹的教風和良好的校風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贊譽和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連續多年被評為「福州市教育收費規范學校」、「福州市初中『四率』評比先進單位」、「福州市教育系統學校安全工作先進單位」,還被授予福州市「平安校園」、福州市「綠色學校」、「福州市學校藝術周先進單位」、「福州市教育系統衛生紅旗單位」、「福州市『三八』紅旗集體」、福州市「文明學校」、「福建省語言文字規范化示範校」、「福州市德育先進學校」等榮譽。
我校硬體設備不斷完善,所有班級均已配備多媒體設備,理化生等實驗室,音美等專用教室、體育器材等配備均已達到二級達標校標准。近期已建成生物園、理化生探究實驗室,成立了學校的科技教育活動中心。
厚德樹人,至誠至善;格物致知,博學篤行。我校全體師生正以朝氣與活力、開拓進取,譜寫學校大發展的新篇章!
② 福建的變化
改革開放30年讓福州這個昔日的紙褙小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07年的國內生產總值比1978年增長55.4倍;人均生產總值達29318元,是1978年的100倍。
除了經濟成就,福州市在民生建設方面也卓有成效;同時,福州還是全國最綠的省會城市之一。
如今,站在歷史的起點上,打造「適宜創業、適宜生活的宜居城市」,已成為這座城市新的選擇。
「松綁放權」打開改革開放之門
1984年春天,55位廠長經理齊聚福州,以《請給我們「松綁」》為題聯名致信福建省領導,掀開了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序幕。
當年,福州市連續頒發了22份文件,在全國率先從自主經營、內部分配、人事調配等10個方面給企業下放99條許可權;隨後又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推進產權制度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等。
回顧過去,「松綁放權」成為福州改革開放30年的關鍵詞:
——為民營經濟松綁,開啟了民間「造富」傳奇。2007年末,福州市鄉鎮企業總產值由1978年的2.16億元增加到2456.13億元,實現了從「草根工業」到「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歷史性跨越;民營企業迅猛發展,全市個體私營企業達到15萬戶,民營經濟佔全市經濟總量的比重達56%。
——為引進外資松綁,奠定了福州開放格局。1981年,全國電子行業首家中外合資企業福州日立電視機有限公司在福州創辦,此後中華映管、冠捷電子、東南汽車等重大工業外資項目紛紛來落戶。到2007年,全市累計批准外資企業8753家,合同利用外資260多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40億美元;在福州投資或建立機構的世界500強企業達80家,外貿進出口總額由1978年的3.23億美元增加到186.41億美元。
——為行政審批松綁,使福州成為投資樂土。1988年,福州率先創建對外商投資實行「一條龍」服務、「一個窗口」的辦法,減少審批事項。2007年11月,福州又率先在全省推行網上審批及效能監察制度,在網上構建了一個永不下班的行政服務中心,促進了政府職能轉變和服務效率的提高。
生產關系的解放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30年來,福州市GDP以年均14.9%的速度增長,2007年財政總收入達247.56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46.56億元,比1978年增長60.1倍,年平均增長15.2%。產業結構日趨優化,一、二、三產業結構由1978年的26.8:47.2:26調整為2007年的10.3:46.5:43.2,初步形成了電子信息、汽車及配件、紡織化纖服裝、塑膠、冶金等重點產業集群。
民生建設保障群眾安居樂業
改革開放前,福州因為有用木板建房、紙糊牆壁的習俗,故又被稱為「紙褙城」。
上世紀80年代初期,福州啟動舊城改造,20多年間持續推動了550多片舊屋區改造,數十萬群眾告別木屋,喜遷新居。截至2008年10月底,全市竣工的廉租住房、經濟適用房、限價商品房已達250萬平方米,45%的福州市民住進政府建設的保障房。
這些年來,為了讓廣大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福州市堅持把公共資源和工作力量向民生問題傾斜,著重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切身利益問題。
2007年,福州市本級財政教育經費撥款達7.01億元,全市農村免除學雜費補助經費1.04億元,1583所學校46.7萬名學生受惠。從2008年春季開始,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亦被免除。
從2006年到2008年,福州市安排了1億多元再就業資金,主要用於公益性崗位的補貼、「4050」靈活就業人員和商貿服務型企業吸納下崗人員的補貼、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等。全市社區、街道全部建立了勞動保障工作平台,90%的鄉鎮成立了勞動保障事務所。
2008年,福州市361.64萬農民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2.04%,政府資助每位農民每年80元,合計近2.9億元;福州城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社區衛生服務站的覆蓋率分別達到77.2%和100%,市財政補助經費達1300萬元。
據統計,2007年,福州市本級財政用於改善民生的支出達42.88億元,占總支出的比例高達37.5%,使得群眾的住房、教育、就業、醫療、養老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
福州新定位:適宜創業、適宜生活的宜居城市
2005年,福州市在制定「十一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提出:加快生態城市建設,努力構建都市型經濟、宜居型城區、和諧安康型社會和現代化中心城市形象體系。
目前,福州綠化覆蓋率達35.6%,人均公共綠地面積8.02平方米;城區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8.9%,在全國32個省會城市及直轄市中排名第三。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福州始終注重歷史文化的保護與傳承,並把燦古爍今的曇石山文化、群英薈萃的船政文化、人文氤氳的三坊七巷文化和名貴神奇的壽山石文化,作為城市四大精美的名片,構建福州蔚為壯觀的文明風景。
為此,福州市投入13.6億元啟動三坊七巷保護修復工程;投入6億元推進船政文化建設;投入6000萬元用於曇石山遺址保護和博物館工程擴建;投入2000萬元建設壽山礦山公園核心景區。
同時,福州還擁有社區文化活動場所433個,社區文化活動隊伍617支,「激情廣場」活動陣地30多個。並連續3次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稱號。
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袁榮祥表示,改革開放30年是福州經濟發展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社會事業發展最好的時期。如今,福州站到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將致力於打造宜居城市,把福州建設成為福建省科學發展、協調發展、和諧發展的核心區. 贊同0| 評論
③ 福州市麥頂小學的教學科研成果
幾年來,學校積極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加強科學管理,在科學管理中求發展,在教改實驗中要質量,在開拓進取中創效益。學校始終圍繞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的辦學目標運行,一方面緊緊抓住德育工作和養成教育這一中心環節,大力加強校風、班風、學風的建設,制定有「愛國為民」的校訓,不斷創建「團結、守紀、勤奮、向上」的良好校風,「嚴謹、善教、愛生、奉獻」成了廣大教師孜孜追求的教風,在學生中逐漸養成了「勤學、巧思、個性、合作」的學風;學校積極開展了「社會公德與環境教育」,進行了「雙擁共建」和「稅法宣傳」教育,舉辦了愛國主義系列教育等活動,德育工作富有特色;另一方面,學校狠抓了教學管理,教改實驗不斷深化,開辟了面向二十一世紀課堂教學改革的新路子,學校的素質教育初具規模。多年來,學校先後獲得50多項國家級榮譽稱號,200多項省、市級榮譽稱號,其中「科技教育示範基地」是被全國少年科學院授予命名的,學校被推薦評為「全國思想道德建設活動先進學校」、「全國推廣體育達標先進單位」、「全國少先隊紅旗大隊」、「全國讀紅書先進單位」、「全國寫字教育、書法藝術教育實驗學校」、「省級示範校」、「省文明學校」、「省級達標圖書館」、「省雙擁共建先進單位」、「省五無學校」、「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省素質教育先進校」、「省健康教育先進單位」、「省先進少年軍校」。「省課題實驗研究先進單位」以及「福州市科技教育示範校」、「福州市信息技術教育示範校」、「福州市優秀文學社示範校」、「福州市圖書館工作先進單位」等。在實施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學校還被評為福州市「課改實驗先進校」,今年學校所開展的「完善引導小學生主動探究教學模式的實驗研究」這一省級課題受到省級鑒定得以結題。學校教師思想文化業務素質較高,先後有8人獲全國先進個人,有5人次獲「省勞動模範」稱號,教師的示範課多次在全國、省以及市、區獲獎。三位校友分別獲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生物、信息競賽金、銀獎,校少兒藝術團代表省、市赴香港演出,兩次到中南海為中央領導演出,並受到中央首長接見。學校正豪情滿懷地朝著「一流管理、一流師資、一流辦學效益、一流教育教學環境」邁進。
④ 福州私立超德高級中學的教學成果
學校以其突出的教育教學質量,贏得社會與上級的廣泛贊譽。教師有「敬業樂教、勤奮認真、無私奉獻」的良好教風,學生有「文明守紀律、發奮學習、積極進取」的學風。該校教師的論文《如何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獲得第四屆全國物理教研論文評選二等獎。三位教師分別獲得市學科優秀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優秀獎,寫生比賽優秀指導老師的榮譽。一位同學獲得福建省第七屆高中生作文競賽三等獎。2001年4月英國阿施伯恩學院、泰乃特學院在我省選拔3名優秀中學生赴英留學並享受助學金的眾多競爭者中,該校高二年段一位同學脫穎而出,榜上有名。2003年福州市中學生建築模型製作競賽中該校獲得第二名。更為可喜的是,該校教學質量大面積提高,學生學業成績顯著。省會考的8科合格率均達到省二級達標校的要求,並有很高的優良率,在同類校中名列前茅。
⑤ 福州市第十九中學的辦學成果
該校系福建省普通初中示範學校,在近五十年的辦學歷程中,始終堅持「依法治校,改革活校,科研興校,特色立校」的發展舉措,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自初招改革以來連續五屆中考高分率、優秀率均名列全市前茅,培養了兩屆福州市中考狀元,連續五年榮獲初中綜合比率達標單位先進表彰。五年中累計將1295位優秀學子送入省、市一級達標校,其中510位學生被福州一中、三中、師大附中錄取,785位學生被格致、二中等其他五所一級達標校錄取。更有不少佼佼者在高中期間被保送至北大、清華等著名大學學府。創辦至今學校先後榮獲全國「開辟多種渠道,培養新型人才,活躍的中學生活動先進學校」、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先進實驗學校、福建省教育先進單位、福建省科普工作先進集體、福州市文明學校、福州市實施素質教育工作先進學校、福州市教育收費規范學校等稱號。
自1998年實施初招改革以來,學校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已連續十二屆(2001屆-2012屆)中考高分率、優秀率、及格率均名列福州市公立校前茅,連續十二年榮獲市教育局先進表彰,並培養了兩屆福州市中考狀元。2012屆優秀畢業生王晨又以532分(中考總分550分)的高分喜獲中考榜眼。十二年中學校累計將3000多名優秀學子送入福州市區八所省一級達標校,占與考總人數的一半以上。其中約有四分之一的學生被福州一中、三中、師大附中錄取。此外,學校培養的畢業生在高中階段也顯示出了良好的發展能力,其中有不少同學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考入北大、清華等著名大學學府,為母校贏得了榮譽。例如:2001屆畢業生王雯珊、2003屆畢業生王旭輝考入北大;2003屆畢業生王汀瀅被團中央、全國學聯授予「中國中學生正泰品學獎」特別獎(全國僅10名),後保送北大;2005屆畢業生余林韻,獲首屆亞洲與太平洋地區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第二十四屆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一等獎,並入選國家集訓隊,後被保送清華大學;2005屆畢業生閻德熹,獲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一等獎,後保送北大;2009屆畢業生林家亮被香港大學提前錄取。
⑥ 尋求福州近30年發展取得的成就
福州對外開放20年發展成就回顧
編者按:1984年,我國首批設立14個沿海開放城市。20年來,成就輝煌,發展明顯領先全國,帶動了東部沿海成為我國市場化程度最高、吸引外資最多、民間資本最活躍、社會經濟最發達、最具發展活力的地區,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繁榮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福州20年,GDP年均增長17.1%,GDP增速最快,按可比價格計算,名列首批開放城市第一位。
1984年5月,福州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首批14個對外開放沿海城市之一。20年來,福州市緊緊把握改革開放的發展機遇,始終堅持發展這一富民強市的第一要務不動搖、不松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初具經濟繁榮、科教發達、設施完善、環境優美的現代城市風貌。
這20年是福州歷史上發展最快最好的一段時期.
一是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經濟總量於1996年實現了翻三番的目標。全市GDP、財政總收入分別從1984年的32.5億元、3.3億元增加至2003年的1347.68億元、138.12億元,年均增幅分別達16.1%和20.5%。產業結構調整初建成效,經濟基礎不斷夯實。全市三次產業比例由1984年的32.56:45.73:21.71調整優化為2003年的10.7:50.6:38.7,2003年工業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0.2%。目前,依託東南汽車、冠捷電子、華映光電等龍頭企業,全市電子信息、以汽車製造為主的機械、紡織服裝鞋帽、食品加工、建築建材等支柱產業集群不斷壯大,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已達54.3%,高新技術產業工業產值佔全市工業總產值比重也已達22.4%。金山、江陰、青口、元洪、濱海、軟體園等近年來新發展起來的六大市級工業集中區正呈現跨越式、倍增式發展的良好勢頭。
二是較為規范的市場經濟運行機制初步建立。始終堅持改革的市場取向,全面推進與深化國企、財稅、金融、流通、價格、住房、社保等各項改革,市場運行機制與市場經濟和國際慣例的要求逐步接軌。特別是近年來深入開展了以經營城市、政府采購和產權交易等為重點的「陽光工程」建設,扎實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基礎性作用明顯增強,投資環境明顯改善。
三是外向型經濟發展水平穩步提升。把招商引資作為福州發展的生命線,堅持內外資並舉,大中小項目並舉,勞動、資金、技術三密集項目並舉,積極推進項目引進和產業鏈配套招商、親情招商、全員招商,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做大做強開放型經濟。截止2003年底,全市累計批准外資項目7452項,合同外資207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13億美元;全市外貿出口額從1984年的0.22億美元增加至2003年的46.43億美元。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稅區、台商投資區、科技園區、軟體園區、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實驗區等一批國家級對外開放平台與產業基地不斷發展壯大。「5•18」活動影響力、輻射力不斷擴大,日益成為東南沿海重要的國際性經貿招商盛會和福州的城市名片之一。
四是城市建設突飛猛進、日新月異。全市建成區面積從1985年的47.3平方公里擴大到2003年的160.3平方公里。城市基礎設施由滯後型向適應型與適度超前型轉變,人居環境也明顯改善。先後榮獲了「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稱號,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也已通過驗收。
五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由1984年的506元、349元提高到2003年的10123元、4402元。城鄉各項社會保障制度也已基本建立健全。六是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設協調並進,社會穩定。近年來,福州市相繼獲得了「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全國社區建設示範市」等稱號,並連續6次獲得「全國雙擁模範城市」、5次獲得「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稱號。在此基礎上,福州市正著力創建國家文明城市。
⑦ 描述海西福州建設成果(高中作文)
海西建設--造福人類
這個社會日月異,瞬息萬變,每一『變』都在無形中造福著人類。而海西建設,也給人類帶來無數利益。
什麼是海西建設呢?海西建設是以福建為主體,面對台灣,鄰近港奧的建設。 小荷作文網
海西建設范圍涵蓋台灣海峽西岸,包括浙江南部。廣東北部和江西部分地區,與株江三角形和長江三角
形兩個經濟區銜接。他依託沿海核心,區福州、廈門、泉州等五大城市為中心,所形成的經濟圈構築地域分工
明確、市場統一。
海西建設在優化結構和提交效益的基礎上,年均經濟增長速度保持比全國高1~2個百分點。比全國提前3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實行現代化。我國經濟布局發生了很大變化,區域間你中有我,我中有
你,發展是共生共榮的現象。因此,亟待有一系列的理念轉換、體制變遷、對策措和規劃指導,以資源整合來高城市與區域經濟的聯動發展。應該說,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構想,是把海峽西岸放在更高層次、更大范圍的發展平台和發展空間上進行戰略考量。幾年前的「斷裂帶」之說曾彌漫在以福建為主體的海峽西岸。發展
的憂患,深刻而又緊迫地把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提升到了海西地區上上下下追求的新目標。海峽西岸的建設,就是要通過整合、協調和優化長三角、珠三角和台灣的經濟資源,力爭產生1+3>4的經濟效應。
不說國家大事,就說說身邊的事。你看,就我們福清的變化,也是巨大的。幾年的光陰,陳舊的平樓蛻變成了氣派的摩天大廈;一個個高檔小區破土而出;濘泥的土路整修成了柏油馬路;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世界天天在發展,科技時時在進步,今天是海西建設,明天又有新的政策。我相信,我們的明天會更加的好,更加的幸福!
⑧ 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將在福州舉辦,將展示什麼創新成果呢
一、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將展示智能機器人,作為工作崗位為人民服務的創新成果,展現了我國在科技力量上的新成就。
我們也可以在峰會當中看到有人在體驗5G技術下的VR動感單車,讓很多人體會到了,既可以放心運動,也可以享受生活,確實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鍛煉方式。以前如果沒有優秀的駕駛技術,就沒有辦法乘坐飛行器,但是現在有了無人駕駛技術,我們就可以乘坐在飛機上,感受到小型飛機駕駛帶來的快樂。這其實就是科技進步帶給我們的力量,我們也可以在其中獲得很多便利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