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的科研成就
截至2014年底,該所獲得國家、中科院、各部委及地方獎勵300餘項,形成了機器人技術、光電信息技術、先進製造及自動化技術三大研究方向。
研究所在水下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工業自動化技術、信息技術方面取得多項有顯示度的創新成果。其中「『CR-01』6000米無纜自治水下機器人」科研成果被評為1997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之一,並獲得1998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工業機器人成功實現產業化,「工業機器人研究開發及工程應用」項目獲2000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工業現場匯流排技術打破中國國外壟斷,研發出基於FF現場匯流排技術的系列化產品。「基於現場匯流排的新一代全分布式控制系統(中科SIACON)」2001年被評為「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優秀科技成果,「現場匯流排分布控制系統開發及應用」獲2002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研製電視跟蹤與測量設備多次成功地執行了「神舟」號系列飛船發射、回收的跟蹤與監測任務,受到了中央軍委、國防科工委及總裝備部的表揚與嘉獎。
沈陽自動化所研製開發了極地機器人、飛行機器人、納米操作機器人、仿生結構智能微小機器人、反恐防暴機器人等多種特種機器人,開展了網路化設計與製造、快速成型、納米材料製造設備、工業無線現場匯流排、精準農業、專用集成晶元、汽車電子等多方面高新技術與產品的研究與開發,獲得大批科研成果,在中國國內外形成技術領先優勢。
開發的極地機器人先後三次參加中國的極地科考活動,從北極到南極,從陸地到水下,為中國獲取極地科學數據做出貢獻;「靈蜥」系列反恐防暴機器人進入多個省市公安武警系統,成為反恐前線的忠誠衛士;飛行機器人成功完成地震搜救演習並獲得中央領導的高度評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現場匯流排標准——《用於工業測量與控制系統的EPA系統結構與通信規范》被國際標准化委員會認可,實現了中國在工業自動化國際標准化工作中零的突破,標志著中國在現場匯流排領域擁有了國際認可的自主核心技術。 《機器人》 《機器人》創刊於1979年,原名《國外自動化》,1987年更名為《機器人》;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批准,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中國自動化學會共同主辦的科技類核心期刊,主要報道中國在機器人學及相關領域具有創新性的、高水平的、有重要意義的學術進展及研究成果,由中國科學出版社出版。
該期刊被Ei 資料庫、Scopus 資料庫、Inspec 資料庫、劍橋科學文摘 (CAS) 資料庫、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資料庫、中文自然科學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文摘、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等中國國內外資料庫收錄。 《信息與控制》 《信息與控制》創刊於1972年,原名《自動化》,1978年更名為《信息與控制》;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批准,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中國自動化學會共同主辦的科技類核心期刊,主要刊載信息與控制科學領域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具有創新性的、高水平的、有重要意義的研究成果,由科學出版社出版。
該刊以控制科學理論為基礎,以信息技術推動控制理論和系統發展為目標,重點關注控制科學與技術、與控制理論相關的應用信息技術在機械製造、能源電力、冶金化工、資源環境、航空工業以及國防工業等國家重要高科技和經濟領域中的應用研究成果。主要內容包括:1)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2)智能信息處理;3)人工智慧與模式識別;4)先進控制與優化技術;5)企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6)工業控制網路與系統;7)人機系統等。
該期刊被Scopus資料庫、INSPEC資料庫、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文摘、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等中國國內外資料庫收錄。
Ⅱ 張桂萍的個人科技成果獎
2005年11月,榮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5年10月,榮獲沈陽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二項回)。答
2004年11月,榮獲沈陽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3年12月, 榮獲沈陽市科技振興獎。
2002年12月,榮獲沈陽市信息化成果一等獎。
2002年2月,榮獲沈陽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001年8月,榮獲遼寧省優秀軟體獎。
2001年7月,榮獲遼寧省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0年10月, 榮獲沈陽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1998年5月, 榮獲遼寧省青年科技一等獎。
1997年10月,榮獲遼寧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1997年6月,榮獲遼寧省國防科技一等獎。
1996年2月,榮獲電子工業部突出貢獻獎(中、日、印、馬、泰五國重大國際合作項目: 多國語言機器翻譯)。
Ⅲ 沈陽科技館觀後感300字,怎麼寫 夏天去的時候
無處不在的,無論是狹隘的封建社會,還是自由的民主社會。他與現實接軌的同時也高於了現實,他是一代又一代人類汗水與智慧的承載者,他引導著人類從愚昧無知中漸漸脫離,他教導著人類學會用自己的大腦與雙手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我們在堅定不移的探索著,探索著聲與光的本質;我們在持之以恆的發現著,發現了一顆又一顆的星球;我們在堅持不懈的創造著,創造出翱翔於天的列列飛機。
早在20世紀中期開始,一些發達國家就已經意識到,綜合國力的競爭已集中到創新領域,並以科技創新的成果轉化以及高新技術產業化為公認競爭的關鍵。各國政府紛紛制定新的創新扶持政策,走上創新型發展之路。 目前我國在創新方面與世界先進國家相距甚遠。雖然我國中學生在國際奧林匹克競賽中頻頻獲獎,但那也是預做了大量高難度的習題後的結果;事實上選手們的創新思維沒有升華,沒有形成真正的創新精神和創新型思維。中小學生創新精神的缺乏從根本上制約了中國科技的創新與發展。
參觀完科技館後我明白,作為一名優秀的大學生。創新是我們現在最需要的品質。國家的發展需要我們,祖國的未來需要我們。只有從我們開始,改變觀念,勇於創新,才能讓祖國一直屹立於強國之林。
本次參觀科技館的一次游歷讓我們感嘆自己知識的貧乏,有這么多不懂的知識,感嘆科學家的智慧,用科技改變著我們的生活,震撼著我們的心靈。我們什麼時候都不能停止學習,要活到老學到老。
Ⅳ 沈陽科技館怎麼預約門票
http://www.lnkjg.cn/
登陸之後再預約購票那點擊,我要購票
點擊普通遊客
先登記或者注冊,
已經注冊過的直接登錄,輸入電話和密碼,
沒有注冊的,輸入電話和身份證號注冊,
注冊之後,登錄,可見剩餘票數,
注意:每天科技館會更新未來三天的票數,周一周二閉館,所以不能預約,現在看到的是周日的票數,已經沒有了。
如果想預約周六的,就在預約日期填寫周六
然後輸入姓名、身份證號、攜帶兒童(只能帶一個或者不帶哦)、門票類型(只有展廳免費票一個選擇),最後點擊保存和預約就可以啦。
注意事項:
1、新版預約系統需重新注冊,每個手機號和身份證只能注冊一次
2、每張身份證每天只能預約一次,如預約有誤,請取消再進行預約
3、每個賬戶每天最多預約三次,請合理分配預約資源
4、預約三次未到,拉入黑名單,取消預約資格
5、系統預約時間為07:00-22:00
6、此系統設有預約間隔,間隔時間為11天,即同一個身份證預約成功後需要隔11天才可以二次預約。
7、可以提前3天預約,含當天。
(4)沈陽市科技成果擴展閱讀
遼寧省科學技術館是遼寧省重點文化建設項目,2011年7月動工建設,佔地面積為69,10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02,508平方米,建築總高度31.9米。
場館由常設展覽、短期展覽、科普特效影院、培訓實驗室、科普報告等項目組成,是一座集科普教育、科技交流、休閑旅遊為一體的綜合性科技館。
館內設探索發現、創造實踐、工業搖籃和科技生活四個常設展廳及兒童科學樂園,內容涵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生命科學、安全避險、航空航天技術、交通、軍工、計算機電子技術、信息網路、環境科學、新型材料、遼寧工業產業等多項學科領域。展品將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有機融合,讓觀眾在動手參與、親身體驗中獲得科技知識。
IMAX巨幕影院、球幕影院、4D影院及動感飛行影院四種科普特效影院利用特效科技手段演示科普文化知識,寓教於樂,使觀眾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切身感受高科技帶來的科學震撼與藝術享受。
培訓實驗室設有先進的科學實驗設備,按照「家、師、匠」的理念,旨在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對科學知識的探索能力和認知能力,使之成為學校實驗教育的延伸和補充。
另外,還設有科普報告廳、多功能、視頻、專家等不同規模的會議室,具有承辦國際會議、產品展示、新聞發布等功能。
遼寧省科學技術館旨在通過科普展覽、特效影視、科學實驗等多種形式,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讓公眾體驗科學樂趣,探索科學奧秘;通過舉辦學術論壇和報告,宣傳交流前沿科技成果和學科理念,通過舉辦科普講堂和科技培訓,滿足不同年齡、不同層次公眾對科技的需求。同時,結合毗鄰文化場館及中央公園等地理優勢,突出民本思想,設置人性化和現代化的服務設施,為公眾提供一個室內外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俱佳的科普、休閑場所。
Ⅳ 沈陽近十年來的變化是什麼
沈陽是一個眾所周知的文化名城,是滿清文化的發祥中心.近年來,沈陽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巨變.
城市綜合實力
國民經濟保持快速增長,經濟總量實現大幅提高。2005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240億元,比2000年翻一番,連續五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年均增長13.8%;地方財政收入實現181.5億元,按可比口徑是2000年的3.8倍,年均增長30.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3622.5億元,是「九五」時期的3.6倍,年均增長39.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915.1億元,年均增長11.7%。城市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競爭力排名由2000年全國第14位躍升到2004年第8位,綜合 經濟 實力排名由第23位躍升到第10位。
全市新開工建設投資5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1145個,總投資705億元,當年已竣工投產的項目766個。項目全部達產後,創造工業總產值將超過1900億元,等於一年再造了一個沈陽工業。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由2004年末的1836戶增加到3033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的排名,由1999年的第13位上升到去年的第8位,這種良好的勢頭還在繼續發展。
工業經濟加速發展,主導產業不斷壯大,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實現2288.6億元,是2000年的2.9倍,年均增長23.5%。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糧食產量穩中有升,糧經比例由50:50調整到45:55,養殖業占農業比重由50%提高到53%,農產品加工率由19%提高到45%。傳統服務業持續升級,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城市發展空間和產業布局調整取得重大進展,渾南新區、鐵西新區、農業高新區等六大區域開發建設成效顯著,東西南北中各具特色的發展新空間基本形成,經濟發展的後勁進一步增強。
城市基礎設施
完成城市建設投資123億元,比上年增長22.6%,比2000年增長5.35倍,年均增長44.7%。青年大街、二環路改造全面完成。完成了461條二級以下街路、240萬平方米的小巷改造工程;建設了1000.7公里農村公路,行政村已100%通油路。
市區鋪裝道路總長度3117公里,總面積4620萬平方米。排水管道長度2888公里,路燈14萬盞,永久性橋梁179座,窨井57855個。
公用事業
公交運營線路網長度達到1688公里,比上年增加35公里,比2000年增加166公里。市內公交運營線路136條,比上年增加17條,比2000年增加55條。市內公共交通客運總量達到8.38億人次,比2000年增加8.5%。年內新增公交車輛500輛。公交標准運營車輛5422標台,出租汽車19104輛。
城市公用事業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供水管網改造90公里,新鋪設供水管網40公里,供水管道總長度3024公里,供水量5.6億噸,綜合日供水量153.4萬噸。新、改、擴建熱源22處,新增供熱能力2000萬平方米,供熱面積14500萬平方米,集中供熱率83%。實際用電量154.3億千瓦小時。其中工業用電83.9億千瓦小時,城鄉居民生活用電29.8億千瓦小時。煤氣供氣管道總長度2300公里,人工煤氣、天然氣及液化氣家庭用戶達到145.6萬戶。
城市環境保護和治理
城市環境進一步優化。共完成環境污染治理項目189個,先後實施了渾河治臭、細河清淤、拆除煙囪、鍋爐房、大辛及老虎沖垃圾濾液處置工程等項目,進一步治理了渾河30公里的城市段,渾河生態環境有所恢復。實施了滿堂河環境綜合整治。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城市污水日處理能力達到127萬噸,處理率達到81%。日處理生活垃圾4506噸,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一批人工湖相繼建成,城區空氣濕度達到56.9%。拆除煙囪1011根、鍋爐房606座,推廣民用型煤1.6萬噸,煙塵控制區達標覆蓋率保持100%。建成生態環保模範住宅小區13個,生態環保模範單位6個,生態環保模範軍營6個,安靜小區20個。雜訊達標區覆蓋率達到72%。自然保護區覆蓋率達到13.52%。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17天。
城市綠化
新增綠地1500公頃,其中新建居住區綠地4.15公頃。植樹600萬株。建成區園林綠地面積11151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0.6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2平方米。榮獲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開發區
1.沈陽鐵西新區
鐵西新區位於中國沈陽市區的中西部,由鐵西區和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連接組成,總面積126平方公里,人口100萬,享有市級經濟管理許可權。
鐵西新區現有各類企業1586家,集中了沈陽市66%的工業產值,66%的工業利稅和75%的大中型企業,薈萃了沈陽製造業的全部精華,為中國形成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增強綜合國力做出了重大歷史性貢獻,堪稱中國製造業之都。
鐵西新區突出兩大功能分區,一是把開發區建設成新區的現代工業區,全力打造以裝備製造業為主的工業新高地;二是把鐵西區建設成新區的現代商貿生活區,發展現代服務業和房地產業,形成在開發區看實力、看工業
2.沈陽渾南新區
渾南新區前身為沈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始建於1988年。1991年3月被國務院首批批准為國家級高新區,是國家科技部重點扶持的10個高新區之一。
渾南新區總面積120平方公里,常住和流動人口20餘萬人。總體規劃為高新技術產業區、高檔次商務中心區、高品質居住區、高等級大學城和渾河觀光旅遊帶。
渾南新區共引進世界500強企業23家,美國通用、微軟、康柏、IBM、SUN,德國寶馬,荷蘭菲利浦,加拿大北方電訊,義大利梅羅尼,比利時貝爾,日本東芝、NEC、小松機械、惠普、三菱,韓國LG、SK等世界著名跨國公司已陸續到渾南新區投資興業。以晶元及軟性集成電路等為標志的一批重點項目的入駐,確立了沈陽IC(集成電路)產業在東北地區的領先地位。航天三菱發動機及航天新光汽車發動機項目,壯大了新區汽車產業的實力。 GE透平、GE渦輪發動機葉片、東芝電梯等項目,提升了新區裝備製造業的層次。東軟數字醫療磁共振出口美國並與荷蘭菲利普成功合作,三寶電腦出口創匯翻番,LG電子二期工程順利投產,使渾南新區的電子信息和先進製造兩大主導。
產業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按照「小政府、大社會,少審批、多服務,高效率,法制化」的管理目標,渾南新區採取封閉式管理、開放式運作的管理模式。實行投資主體多元化,城市管理市場化,管理機制企業化,投資服務規范化。履行「照前審批一站式,投資服務代理制,意見投訴反饋制,行政收費全取消」的服務承諾。為企業辦理項目審批、企業注冊、土地購置、海關商檢等各項手續,提供全程「一站式」服務。
未來的渾南新區將建設成為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集科研教育、金融商貿、生活居住、旅遊觀光為一體的國際化、現代化科技新城區,國家森林生態示範區,中國北方最具活力、最富吸引力、最有競爭力的投資發展地區。
3.沈陽金融商貿開發區
沈陽金融商貿開發區是目前中國除上海浦東外唯一的金融開發區。開發區始建於1992年,為省級開發區。
開發區堅持以服務推進項目落地,加強協調服務。一是做好咨詢服務。為投資者著想,針對建設項目和經營項目涉及的相關政策、投資者的疑慮,均指定專人、前瞻性地做好咨詢和溝通工作,給予明確答復。二是加速辦理審批手續,積極協調市直相關部門以最快的速度為投資者辦理手續,並邀請市直審批部門現場指導辦理審批事項,項目審批水平和審批效率明顯提高。三是實行重點項目聯合服務。由相關部門抽調專人組成聯合服務小組,對投資規模大、具有牽動效應的重點項目提供全方位聯合服務。為促進項目早日開工建設,對項目啟動中涉及的建設用地騰遷、施工用水、臨時佔道施工、周邊環境等問題積極溝通,保證了項目按期開發建設。對企業經營增項、變動投資、選擇經營場所等均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四是提供人才及用工服務。充分發揮開發區人才信息資源儲備優勢,為駐區企業提供各類人才和用工服務。全年組織人才招聘交流會兩次,為駐區企業提供人事檔案代理服務。
4.沈陽棋盤山國際旅遊開發區
沈陽棋盤山國際旅遊開發區為沈陽五大開發區之一。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交通及人文環境等綜合優勢,猶如鑲嵌在中國東北大地上的一顆明珠。
開發區位於沈陽東北部,面積203平方公里,山林面積97平方公里,水域面積7平方公里。整個旅遊開發區由棋盤山風景區、沈陽植物園、沈陽國家森林公園和高坎鎮、滿堂鄉等村鎮構成青山綠水、旅遊觀光、休閑度假為一體的旅遊勝地。依託沈陽,輻射周邊撫順、鐵嶺、遼陽、鞍山、阜新等城市人口2000多萬,擁有穩定而充足的客源和良好的旅遊環境。棋盤山旅遊開發區是以自然山水為主,集生態旅遊、休閑旅遊為一體的風景名勝區。向陽寺、點將台、媽媽石、高句麗山城遺址都是極具價值的歷史人文景觀。沈陽植物園植被佔地211公頃,園內山崗起伏,花團錦簇,景色宜人,匯集展示各類植物2000餘種,是中國東北地區植物種類最多最全的生態園,每年5月舉辦鬱金香展,6月牡丹展,7月百合展,8月大麗花展,9月菊花展,花展吸引遊人如織。沈陽國家森林公園山林資源佔地900公頃。茂密的山林中有千餘種珍貴植物,百餘種野生動物。園內「石人山」是沈陽第一峰,海拔4413米,登峰眺望,沈陽城盡收眼底。高坎鎮、滿堂鄉等村鎮以農副產品為主,城鄉結合,資源豐富。
棋盤山風景區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豐富的旅遊資源、順達的交通環境及開發價值。1992年,正式成立開發區後,經過10年的建設與發展,取得了可喜的工作成果:一是旅遊項目形成了水、陸、空同步開發建設的新格局。旅遊項目深受歡迎,其中水上項目以豪華遊艇、畫舫、遊船、腳踏船、手劃船為主;陸地項目以東北最大、種類最全的沈陽森林野生動物園、鳥語林、高山管軌滑道、國際棋牌競技中心、蹦極、攀岩、越野賽車、卡丁車等為主;空中項目以水(冰)上降落傘、滑翔傘為主,尤其是近年創辦的中國沈陽冰雪節的規模逐年擴大,檔次不斷提高,品位越來越新,其社會、環境和經濟「三大效益」創歷史新高。在國際棋牌中心舉辦各類國際性棋賽,沈陽蒸汽機車博物館對外開放,進一步提高了沈陽棋盤山旅遊開發區在國內外的社會知名度。二是旅遊服務功能完善。為滿足不同層次遊客的消費需求,開發區現有不同檔次和建築格調的賓館飯店共60餘家,日接待能力達5000餘人。三是基礎配套設施齊全。10年累計投入資金8億元人民幣,建設了道路、供排水、供電、通訊及旅遊停車場等基礎配套設施,實現了「四通一平」,旅遊和投資環境得到全面改善。四是經濟總量逐年增長。近兩年,接待遊客500萬人次,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年增長93%;固定資產年增長50%。目前,開發區已經進入快發展、大發展的新時期。
2004年9月,經國際園藝者協會(AIPH)批准,沈陽市申辦「2006年世界花卉園藝博覽會」取得成功。「世園會」的核心區,選定在開發區的植物園。舉辦世園會,將使沈陽揚名世界,躋身世界知名城市的行列。同時,也將為這一地區帶來一個世界級的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旅遊景觀,從而帶動沈陽整個東部地區的開發和建設,促進周邊區域產業結構的調整,大幅度提升沈陽生態環境質量,重塑城市形象,加快城市的現代化步伐。
5.沈陽農業高新區
成立沈陽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是沈陽為應對入世挑戰,搶抓戰略機遇,依託區域科技和產業優勢,不斷提高沈陽農業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培植新的區域經濟增長點而採取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是沈陽農業向現代化邁進的重要標志,是實現沈陽農業國際化、現代化的里程碑。
沈陽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成立於2002年,是省級開發區,國家級農產品深加工示範基地,享有市級經濟管理權和區縣級行政管理權,實行封閉式管理,開放式經營。開發區規劃總面積56平方公里,現有人口5萬人。
開發區具有較強的科技優勢。區內有八大科研院所,六大中心,各類科技人員3200人,已經形成了比較健全的農業基礎研究、應用技術研究和高新技術成果開發及其產業化的科技體系,每年開展的重點科研課題300餘項。近年來以來共取得重大科研成果913項,其中國家級40項,省部級349項。
區內生態環境優良。農業高新區地處沈陽市東部長白山余脈山區,地貌豐富。區內水量充沛,有大小水庫6座,庫容量64萬立方米。區內植被良好,森林覆蓋率高達40%。森林、山岡、平川、清泉、水庫構成開發區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是發展生態農業、都市農業的風水寶地。區內土地資源豐富,全部為國有土地。其中耕地佔39%,林地佔32%;區內交通十分便利,沈哈高速公路、沈鐵鐵路貫穿全區。外圍有沈陽三環高速公路、沈新公路、沈陽旅遊公路圍繞。區內電力、通訊等能源供應充足。
強大的科技優勢、優越的區位條件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使這里成為培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現代都市農業最理想的場所。
沈陽農業高新區的發展思路和目標是:充分發揮區位和資源、優勢,以農業高新技術孵化為先導,以生物農業、生態農業、設施農業和農產品精深加工為重點,以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化為目標,實施主導產業擴張、大項目支撐和產業集群三大戰略,打造「環保、生態、高科技」品牌,利用今後5—10年的時間,把開發區建設成為國內外農業高科技人才創業基地、農業高新技術項目孵化基地、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現代農業示範基地;一個社會、生態和經濟效益俱佳,科研與產業並茂的生態新城區。
目前,初步形成以沈陽輝山乳業公司為龍頭的乳品加工產業;以華美畜禽、蒲興禽業為龍頭的畜禽加工產業;以中糧集團、華龍面業、好利來食品為龍頭的糧食加工產業;以大漢泡菜和潤田飲料為龍頭的果蔬(飲料)加工產業;以禾田生物公司為龍頭的生物制葯產業。區內現有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8家(其中包括:中糧集團、華龍面業、輝山乳業、隆迪種業、禾豐飼料、華美畜禽、青花食品、通威飼料)。東北地區最具帶動力和輻射力的農產品深加工基地已具雛形,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集聚效應正在形成。美國百事可樂、美國國際紙業公司、馬來西亞雲頂集團等世界500強企業已紛紛將投資戰略眼光投向開發區。
沈陽作為東方」魯爾」在過去的年代裡大力支持了祖國發展,如今,摘掉了」世界十大污染城市」的黑帽子,更在2006年成功舉辦了世園會,沈陽的明天將是一片燦爛輝煌!
Ⅵ 韓穎的主要成就
縱向科研項目:
2001年:主持沈陽市科委軟科學項目1項 (2001228-07-26)
2001年:主持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2001101018)
2001年:主持沈陽市科委攻關項目1項(2001228-07-04)
2002年:主持沈陽市科委計劃項目1項(1022047-4-05)
2002年:主持沈陽市科委攻關項目1項(1023085-2-00)
2003年:主持沈陽市科委攻關項目1項(1032040-1-01)
2004年:作為第2順序人,參加遼寧省自然科技基金項目1項(20042022)
2005年:主持沈陽市科委基金項目1項(1053125-1-27)
2005年:主持遼寧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 L05CJL015)
2006年:主持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20062025)
2007年:主持遼寧省社會科學聯合會項目1項(20071s1s1ktjjx-105)
2008年:主持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20082001)
2009年:主持沈陽市科委軟科學項目1項(1071224-5-00)
2009年:主持沈陽市科委計劃項目1項(1091214-5-00)
2009年:主持遼寧省科技廳軟科學計劃項目1項(2009401011)
2010年:主持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項目1項(10C26212100436)
2013年:主持沈陽市科委軟科學項目1項( F13-317-5-01))
2014年:主持遼寧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 L13DJY089)
橫向科研項目:
2005年:主持「法庫縣工業發展戰略研究」
2005年:主持」沈陽市日元貸款環境項目經濟、環境效益評價」
2009年:主持」沈陽市大型科學儀器共享服務管理系統更新」
2009年:主持」沈陽市科學技術成果管理系統開發」
2009年:主持」沈陽市科學技術成果效率評價系統開發」
2011年:主持」沈陽市科技成果現狀分析及趨勢預測」
科研項目獲獎:
1、2008年「我國產業間R&D溢出效應橫向比較分析」獲得遼寧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二等獎,證書編號:2008-LNL0264
2、2008年「遼寧省失業的社會承受力評價」獲得2007-2008年度沈陽市社會科學優秀學術成果一等獎
3、2010年「多步變權組合預測法及其應用——以預測我國郵政收入及其從業人員為例」獲得遼寧省第十一屆(2007—2008年)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三等獎,證書編號:lnskj-(2007-2008)-3-28-1
4、2010年「沈陽技術預見與技術選擇戰略規劃研究」獲得沈陽市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證書編號:2010-2-41-2
5、2011年「沈陽技術預見與技術選擇戰略規劃研究」獲得遼寧省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證書編號:2011J-3-126-2
6、2011年「我國若干產業發展對經濟社會影響的數量分析」獲得遼寧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學術著作類三等獎,證書編號:2011-LNZ0004
7、2014年「沈陽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建設全國文明城市發展戰略研究」獲得2012-2014年度沈陽市社會科學優秀學術成果一等獎
教學項目獲獎:
1、2009年《微觀經濟學》獲「第九界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中獲高校文科組優秀獎
2、2009年《微觀經濟學》獲「遼寧省第十屆教育軟體大賽」中獲高校教育組優秀獎
3、2010年《經濟學網路教學平台》獲得「第十屆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高教文科組三等獎
4、2013年,《高級微觀經濟學》獲得「遼寧省研究生精品課」
5、2014年《基於「學生中心」與網路平台的經濟學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獲得東北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
Ⅶ 沈陽市皇姑區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怎麼樣
沈陽市皇姑區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是2006-05-16在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注冊成立的集體所有制,注冊地址位於沈陽市皇姑區三檯子經濟技術開發區北四檯子村。
沈陽市皇姑區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210105788705603M,企業法人張紅,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沈陽市皇姑區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的經營范圍是:為高新技術企業提供孵化服務,科技成果推廣,信息化服務,技術開發轉讓,房屋租賃,物業管理。(法律、法規禁止的及需國家專項審批的項目除外)無(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遼寧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3226204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和 1000-5000萬 規模的企業中,共1120家。
沈陽市皇姑區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對外投資1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愛企查查看沈陽市皇姑區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更多信息和資訊。
Ⅷ 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的科研成果
自建所以來,成功研製了我國第一架高空高速殲擊機—殲八白天型飛機,開辟了我國航空武器自主研製的新紀元。隨後研製的20多個型號的戰斗機,研製范圍涵蓋了空中優勢、艦隊防空、對面攻擊、偵察和教練等領域。批量裝備部隊的戰機已經成為我軍戰術體系中的高端主戰裝備,在我軍裝備技術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建所40多年來,榮獲國家和省部級以上成果獎達400多項,其中兩型飛機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一型飛機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三型飛機榮獲國防科技工業金獎、銀獎。研究所先後榮獲國家高技術武器裝備建設重大貢獻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單位、中央企業先進集體、航空工業突出貢獻單位、全國企業文化先進單位、遼寧省精神文明先進單位、遼寧省先進單位、沈陽市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 在長期工程實踐中,研究所也培養出了一支以兩院院士顧誦芬,中國工程院院士管德、李明、楊鳳田,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天五位院士等人為傑出代表的高素質航空科研設計隊伍。同時,六O一所在5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向上級領導機關和兄弟單位輸送了1000多名科研和管理人才,被譽為中國「戰斗機設計研究的基地,航空英才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