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工程研究成果出版

工程研究成果出版

發布時間:2022-01-14 11:21:34

⑴ 研究成果發表時,哪些人有資格在論文上署名

參與研究的人員 。看論文期刊有沒有要求必須幾個作者,有第一第二作者。

署名者只限於那些參與選定研究課題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參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並做出主要貢獻,以及參加論文撰寫並能對內容負責,同時對論文具有答辯能力的人員。

僅參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按研究計劃分工負責具體小項的工作者,某一項測試任務的承擔者,以及接受委託進行分析檢驗和觀察的輔助人員等,均不應署名,但署名者可以將他們作為參加工作的人員一一列入"致謝"段,或注於篇首頁地腳處。

個人的研究成果,個人署名;集體的研究成果,集體署名(一般應署作者姓名,不宜只署課題組名稱)。


(1)工程研究成果出版擴展閱讀:

論文發表在署名上的要求:

論文的署名必須是真是,即真名,是不能夠用筆名的,並且要將工作單位與郵編標明,以便於聯系或者供讀者進行咨詢。一般的排版順序為工作單位,郵編,作者。

如果是集體創作的應在文章的後面標注清楚執筆人或者是整理者的姓名,以便用來明確責任與查詢考證。

論文署名要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且不可過多。原則上凡是參加全部或者部分主要的工作,參與文章撰寫,能夠對文章負部分或者全部責任,可以進行答辯的人, 都要署名。

在署名的次序上應該按照其所作出的貢獻的多寡進行排序,主要的人物排在前面,其他依次往下排。

而且從目前各省的晉升要求及實際情況上看,署名過 多也沒什麼意義,一般來說三到五人即可,參與協作的,做指導工作的,可以根據情況列在書名中或者在文章末尾致謝中寫出。

不要出現一篇短文或者臨床報道出現 多個甚至十幾個作者的情況。

署名是一件嚴肅的事情,其科學性很強,但是由於近些年來社會上的某些風氣也對學術界有一定的沖擊,所以在 某些作者署名上也存在一些問題,如,署名過多,雜亂,還有一些掛名的。

醫學論文的第一作者是必須對文章負責的,要講求原則,不能胡亂署名,尤其是與本文無 關的就更不能寫上,不可以用署名來達到幫助別人創造晉升條件的目的。

發表論文時的注意事項:

一、基本要求

1、獨立撰寫申報人員可以提交為申報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專門撰寫的論文,也可以使用在技術業務刊物上發表過的論文,但必須是由申報人員本人獨立撰寫,不能是與他人合作撰寫,更不能抄襲、拼湊,甚至請他人代筆。

宣傳報道、會議發言稿、簡報、資料介紹、考察報告、項目報告、教材、畢業論文、譯文,參與編寫的工作計劃、章程、辦法以及事務性、操作性的具體工作方案等材料均不屬申報論文范疇。

論文要論述完整、獨立成篇,不能是文章的摘要或其中部分章節。

2、專業一致申報人員提交論文的專業內容必須與本人申報的專業類別一致,也必須和本人現任工作崗位的專業相一致。

3、內容以闡述個人工作成果為主題撰寫論文時要理論聯系實際,有一定的獨到見解,應有具體詳實的材料基礎,論文應體現申報人員工作中積累的經驗、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論素養和技術水平。

重點闡述本人在其中發現、分析、解決較復雜問題或新技術應用、創新的過程。

4、時限要求;申報人員提交的論文要反映出近幾年取得的專業技術工作的成績,論文必須是參加工作以後撰寫的。


二、編寫要求

1、論文正文字數在3000字左右,摘要字數在400至500字之間。

2、論文中引用的文字、數據應採取加註的方式,並在參考文獻表中註明原作者、原文章名稱、頁碼、日期。

3、論文中引用的表格應在表格下面注釋原作者、原文章名稱、頁碼、日期。

4、申報論文須用A4規格的紙列印(可雙面列印)3份,並按照編寫格式中的項目順序裝訂。



三、編寫格式

論文應包含:

1、封面(包括標題、作者姓名、作者單位、課題的專業方向)。

2、摘要。

3、關鍵詞。

4、目錄。

5、緒論(說明研究背景、動機、意義和目的)。

6、論文主體。

7、結論及建議。

8、參考文獻(應與正文中的加註對應)。

9、附錄部分(包括正文部分沒有使用、只使用了部分的與論文有關的重要數據和資料。諸如各類統計表、較復雜的公式推導、計算機列印輸出件、術語符號的說明等,都可作為說明論文的有用信息置於附錄中)。

10、封底。


撰寫論文應避免以下現象:

1、論文的題目太大,論文不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只是泛泛的議論一些觀點和問題,或是講述眾所周知的一些道理 。

2、論文以介紹本人接觸到的一些新知識、新概念、新方法為主,缺少對有關問題親自實踐和深入研究。

3、論文寫成工作總結,簡單羅列幾年的工作項目。

4、把教材上、報刊上的文章或別人寫過的東西大篇幅地抄襲、拼湊成一篇文章,在文章中看不到個人的實踐成果和觀點。

5、論文缺乏時效性,論文內容所涉及的知識、理論、技術、數據等已被更新、替代,不再有參考價值,不能解釋或不適用於目前行業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

⑵ 拿了別人的工程技術研究成果發表論文算侵權

算的
你這是竊取別人的勞動成果
是違法的
如果是引用,並說明出處的話
是可以的

⑶ 蔣陽的研究成果(代表性成果)

近些年的研究成果發表國際一流材料科學權威學術期刊Adv. Mater.(4篇),J. Am. Chem. Soc.(1篇),Adv. Func. Mater.(3篇),以及 Green Chem.,Small,Sol. Energy Mater. Sol. Cells, J.Power Source, Nano Lett., Sci. Rept., Inorg. Chem., J. Mater. Chem., Appl. Phys. Lett.等上。至今共在英文SCI國際重要刊物上發表究論文100餘篇。美國MRS年會,歐洲MRS年會、歐洲粉末冶金年會、海峽兩岸納米材料、功能材料學術交流等國際會議邀請和口頭報告10餘次,並獲歐洲材料學會2007年春季年會最佳論文獎。發表論文被國際同行SCI檢索論文他引超過2800次, 已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5項,申請發明專利近20餘項。
主持安徽省省級精品課程《粉體工程》建設與教學(2009),和合肥工業大學精品課程《粉體工程》建設與教學(2008)。主編:安徽省十一五規劃教材《粉體工程》,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6),和教育部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規劃教材《粉體工程》,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

⑷ 中國中鋼集團公司的研究成果

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院40年來,承擔國家、部、省級科研項目260餘項,取得各種科技成果550餘項,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發明獎和部省級科技進步獎180餘項,授權專利26項。
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院以來已完成國內外各類各類科研課題4000餘項,其中國家科技攻關項目149 項,一大批科研成果達到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榮獲國家、省部及市級科技進步獎660餘項,其中國家級獎勵41項,省、部級三等獎以上項目287項,已申請專利100多項,獲專利授權87項。在國內外各種刊物上發表的學術論文近2300餘篇。
中鋼集團武漢安全環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共獲得科研成果470項,其中231項分別獲國家發明獎、科技進步獎和部省級科技進步獎;獲得專利授權50項。其中「無起爆葯雷管「專利技術轉讓給世界著名的瑞典諾貝爾公司後,已在瑞典建成年產2500萬發無起爆葯雷管自動生產線。
中鋼集團鞍山熱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院以來到2006年3月末,共完成科研成果208項。經省部鑒定的科研成果169項,其中獲國家級獎15項,省部級獎99項,申請專利111項,其中授權100項。共有幾十項科研成果實現了產業化、工程化或轉化為工業試驗項目。
中鋼集團鄭州金屬製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在金屬製品新材料、新產品、新工藝等領域取得了數十項重大技術成果;具有乙級工程設計和乙級工程總承包資質,已完成大中型金屬製品工程設計和總承包項目20餘項;曾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和優秀工程設計獎20餘項,為金屬製品行業的發展做出了顯著的貢獻。
中鋼集團天津地質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院30多年來,共完成國家、省 部委及地方各類科研項目近500項,有近百項科研成果榮獲國家級、省 部 級科學技術進步獎、成果獎或發明獎,出版各類科研學術專著28 部,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中鋼集團工程設計研究院石家莊設計院:
具備冶金全行業、建築工程、廣電行業通信鐵塔的《工程設計》和《工程咨詢》以及《工程總承包》甲級資質,同時還具備市政公用行業、建材行業非金屬礦的《工程設計》和《工程咨詢》乙級資質,工程勘察的乙級資質。於2001年通過GB/T19001-2000質量體系認證。具備了組織和管理大中型工程項目建設的能力。
中鋼集團天澄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擁有50多項專利和專有技術,具備多項生產經營資質和生產環保設備的加工製造能力。公司已通過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公司已獲得「AAA」 資信等級。
中鋼集團安徽天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擁有大批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並獲得過多項國家、省部、市級獎項,具有較好的科研基礎條件和較強的技術開發能力。

⑸ 趙振宇的研究成果

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和國際會議發表論文一百多篇,重要成果發表在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ASCE),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 (ASCE),土木工程學報等國際國內頂級工程管理及能源工程類學報上,其中被SCI和SSCI收錄24篇。2012年中國學術文獻網路出版總庫以「工程項目管理」為研究方向關鍵詞精確模式學者檢索,論文總被引用次數在該領域列全國第三。代表性論文:
A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dicator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Journal of Cleaner Proction 2012,29(7):277-289
Situ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of Foreign Project Management Consultancy Enterprises in China,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 2011, 27(4):200-209.
Application of Innovative Critical Chain Method for Project Planning and Control under Resource Constraints and Uncertainty.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10, 136( 9): 1056-1060.
Prediction System for Change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10,136(6):659-669.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for BOT Electric Power Projects in China: Thermal Power versus Wind Power. Renewable Energy, 2010, 35(6):1283-1291.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for Foreign-Invested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a China Study.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2006,132(9):966-975.
An Evaluation of Chinese Wind Turbine Manufacturers using the Enterprise Niche Theory,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12,16(1):725-734.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hotovoltaic power instry in China – from diamond model to gear model,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11,15(9):4963-4971.
建設工程項目Partnering管理方式探究. 土木工程學報, 2005(8).
FIDIC施工合同條件下承包商風險探析.土木工程學報, 2003,36(9)
基於遺傳演算法和蒙特卡洛模擬的並行工程設計工序優化. 土木工程學報, 2009(2).
南水北調工程工期影響因素的問卷調查及分析[J].土木工程學報, 2009,(6)
基於信息交互分析的建設工程變更預測.土木工程學報, 2011(1).
農村電網35kV輸電線路工程造價評價指標模型.電網技術,2008,(14)
可再生能源法規、政策分析及其對發電結構的影響. 可再生能源, 2010,(4)
我國光伏產業發展的路徑. 可再生能源,2012,(4)
復雜環境下國際工程承包企業雙元動態能力研究.建築經濟,2013,(4)
工程承包聯營體柔性分析及案例研究. 工程管理學報, 2011, (3)
項目進度控制的雙邊緩沖區方法研究.工程管理學報, 2010,24(5)
工程項目進度計劃編制的關鍵鏈法研究.鐵道工程學報,2009,(5)
我國生物質發電產業SWOT分析. 可再生能源,2012,(1)
中國如何應對碳排放 — 挑戰,承諾與行動. 低碳經濟, 2013, 2(1)
國際EPC項目風險管理策劃. 施工企業管理, 2013, (5).
工程承包聯營體的柔性分析與評價.中國工程科學, 2008,(9)
出版著作:
《基於夥伴關系(Partnering)的建設工程項目管理》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中國建築業企業國際競爭力·柔性策略與案例分析》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電網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經濟管理出版社
編寫教材:
《項目管理案例分析》(21世紀經濟與管理規劃教材)北京大學出版社
《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全國造價工程師資格考試教材)中國計劃出版社
《工程造價管理基礎理論與相關法規》(第四版)(全國造價工程師資格考試教材)中國計劃出版社
參加編著:
《建築管理學研究》北方交通大學出版社
《建築經營學研究》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
《項目管理策劃》電子工業出版社
Chinese Construction Instry – Governance,procurement and culture. Engineering Earth, Springer出版社
主編國際會議論文集:
Proceedings of CRIOCM International Research Symposium on Advancement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Real Estate 2006, 2008 (ISTP收錄)
完成或在研國家、省部級及企業委託科研課題二十多項, 主要科研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復雜環境下中國國際工程承包業協同進化及動態能力成長模型研究
國家電網公司: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EPC管理模式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我國風電產業鏈動態建模及其柔性問題研究
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動態環境下河北省風電產業鏈模型構建與優化配置研究
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專家委員會技術專題研究:南水北調工程現階段質量管理效果和對策研究
南水北調工程建設重大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引進先進管理方式——合作管理(PARTNERING)應用研究
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基於PARTNERING的工程項目管理研究
建設部科學技術項目,教育部直屬高校聘請外籍教師重點資助項目:中國建築業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競爭力分析及柔性策略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廣義項目風險元傳遞理論及其應用研究
建設部科學技術項目:建築經營學研究
河南省電力公司科研項目:電網工程建設項目風險管理流程優化與風險控制,
國家電網公司科研項目:輸變電工程造價評價指標研究
青島建設集團科研項目:建設項目工期延誤分析、控制與管理系統化研究
主講本科生課程:《工程建設合同管理》、《工程項目管理》、《專業英語》。碩士及博士研究生課程:《項目管理》、《工程項目管理案例》、《工程項目管理前沿》等。北京市高等學校精品課程「工程項目管理」主講教師,多次榮獲「華北電力大學教學優秀教師一等獎」、「華北電力大學受學生歡迎的教師」。

⑹ 我國取得了哪些重大科研成果

自建國後,20世紀至70年代,中國先後掌握了「兩彈一星」技術;1973年,水稻專家袁隆平培育出了「秈型雜交水稻」,該水稻畝產比普通水稻增產20%以上,被稱為「東方魔稻」。袁隆平因此獲得了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1986年3月,在四位老科學家的建議下,時任中顧委主任鄧小平作出批示,要求「找些專家和有關負責同志討論,提出意見,以憑決策」。「863計劃」就因上述時間而得名。半年後,《863計劃綱要》形成,選擇生物技術、航天技術、信息技術、激光技術、自動化技術、能源技術、新材料和海洋高技術八個領域列為中國發展高技術的重點。1995年5月,中共中央,中國國務院作出《關於加速科學技術進步的決定》,正式提出科教興國戰略。

(6)工程研究成果出版擴展閱讀:

中國政府為了獎勵在科技進步活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公民,推動中國科技事業的發展設立五個國家科學技術獎。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其中規格最高的獎項當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每年評審一次,每次選出不超過兩名科技成就卓著、社會貢獻巨大的公民,由國家主席親自簽署並頒發榮譽證書和高額獎金。每位獲獎者的獎金總額均為人民幣500萬元,其中50萬元直接授予個人,另外450萬元作為科學研究經費由獲獎人全權管理具體用途。

國家自然科學獎是授予在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球科學、生命科學等基礎研究和信息、材料、工程技術等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中,闡明自然現象、特徵和規律、做出重大科學發現的中國公民的獎項,同時國家自然科學獎不授予組織。國家自然科學獎設一、二等兩個獎勵等級。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是自然科學領域的國家最高獎。

國家技術發明獎是授予在產品、工藝、材料及其系統等重大技術發明的中國公民,同時國家技術發明獎不授予組織。國家技術發明獎設一、二等兩個獎勵等級。國家技術發明獎表彰的是當年中國國民經濟中新的、先進的、效益好的新技術。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

⑺ 孫東川的主要研究成果

這是孫東川教授等人自2004年以來全力以赴開展的研究工作。他們認為,研究與創建現代管理科學中國學派,是當代中國人、尤其是管理學界的歷史使命和歷史機遇。
現代管理科學中國學派的英譯為the Chinese school ofmodern guanli science(CSGS),其中guanli為漢語「管理」之拼音。中國人的管理理念很豐富,涵蓋了英語的management,administration等單詞,沒有哪一個英語單詞可以完整地確切地表達漢語的「管理」;「管理科學」的豐富內涵也不是management science(MS)或administrationscience(AS)所能表達的,唯有表達為guanli science(GS)。就是說:
管理(guanli)= management + administration + ……
管理科學(GS)= management science(MS)+ administration science(AS)+ ……
中國人研究管理和管理科學,不能簡單套用英語世界的概念,不能削足適履、自廢武功、「被綁架」。孫東川教授等人主張構建中西合璧的管理科學話語體系,爭取中國人在管理世界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他們提出:管理是人類的第二類活動,它為第一類活動服務,使之提高效率和效益(第一類活動是生活的與生產的作業)。這是一個很有創意的基本定義。
圖1表示管理科學的內涵與結構。這是一個內容豐富的知識體系,大大超過了西方的MS和AS。
?
CSGS具有以下特點:
1.它是中國的:具有顯著的中國特色,它是在中華大地上生長起來的,適合中國國情,能夠有效地解決當代中國的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問題,而且,中國人應該是創建中國學派的主力軍;
2.它是現代的:運用現代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體現世界上最新的管理科學與管理工作成就;
3.它是先進的:博採眾長,推陳出新,綜合集成;
4.它是世界的:具有普適性,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尤其是可以為發展中國家所借鑒;
5.它是開放的,與時俱進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將會不斷完善與發展,永葆青春。
創建CSGS的基本途徑是:洋為中用,古為今用,近為今用,綜合集成。其中「近為今用」是重點,其含義是從我國近期的社會實踐中總結經驗和教訓,上升到理論高度,指導當前和今後的社會實踐。所謂「近」,主要是改革開放的30多年—新中國的60多年—中國共產黨的90多年;「近」還可以上溯到辛亥革命(1911年)—洋務運動(始於1860年)—鴉片戰爭(1840年)。
圖2是創建途徑的形象化表示:「三室一廳」的工作模式。
「中國模式」是「中國學派」的學術形式,「中國學派」是「中國模式」的實踐形式。實踐先行,理論隨後。有了實踐形式,才能產生學術形式;有了「中國模式」,才能產生「中國學派」。各行各業都是這樣,尤其是經濟領域和管理領域。在管理領域,「中國模式」已經基本形成並且不斷發展與完善,CSGS要靠管理工作者和管理科學研究者積極打造和創建。
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黑格爾)。凡是發展的都是合理的,凡是成功的更是合理的。中國模式是存在的,發展的,成功的,無疑是十分合理的。經濟發展與管理工作是正相關,社會安定團結與管理工作是正相關。盡管當前我國的管理工作還有不少問題,甚至很嚴重,但是,我們應該把握大方向——對於我國的管理工作基本肯定而不是全盤否定,同時,克服缺點和錯誤,加以改進與提高。
研究中國的管理,在理論和方法上有所建樹,建立一個體系或框架,並且為它起一個名稱——國內許多學者都想到了,而且採取了行動。目前名稱多種多樣,例如:和諧管理(HeXie management),和合管理,中國管理學,東方管理學,中國式管理,中道管理,中國管理科學,中國現代管理科學,中國特色的管理科學,有中國特色的管理科學,有中國特色的現代管理科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管理科學,等等。雖然這些名稱在字面上差異比較大,其實學者們的心願都差不多:研究中國的管理,創建一些理論與方法,用以改進和提高中國的管理工作,並且為管理科學的發展作出貢獻。
CSGS具有最大的兼容性,是個大平台(大舞台)、聚義廳,是個大家庭。
CSGS是一個大學派,是一個總的名稱,它可以而且必然會分為若干小學派。如同先秦諸子百家,CSGS也會有新的諸子百家。
CSGS可以借鑒和移植系統工程中國學派的許多內容。
創建CSGS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千軍萬馬長期作戰。「干」字當頭,又好又快地完成我們當代中國人的歷史使命!
孫東川教授及其學術團隊相信:再有5-10年時間,中國的管理工作將會有極大的改觀,CSGS的創建工作將會基本就緒。事實上,兩者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CSGS將為世界的管理科學寶庫增添具有中國特色而熠熠生輝的豐富內容。 孫東川於1980年開始由工科專業轉向系統工程與管理科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由於他有較好的數學、運籌學和控制論的知識基礎,並且具有在企業工作的經驗,所以,很快就完成了轉型,成為新領域的佼佼者。
他推導了PERT等效計算的一組公式,證明了確定critical path的必要條件與判別定理,提出了「最緊急路線」的概念和判別准則。在一些企業成功地開展了PERT的應用研究。
他在系統模型、系統工程方法論和系統工程基本原理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進展。例如,面對一些教科書上以訛傳訛的Hall三維結構,他追根溯源,找出A.D. Hall的原作,指出其中第三維應該是「專業維」而不是「知識維」(1983)。
孫東川教授先後編寫了三部系統工程教材:《系統工程簡明教程》(孫東川,陸明生),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鍾俊教授寫序,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此書出版後被推薦為「七五」期間全國高等工科院校試用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系統工程引論》(孫東川,林福永,孫凱),中國工程院院士汪應洛教授寫序,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1版,2009年第2版,此書每年重印,總印數已超過2萬冊;中國科學院規劃教材《系統工程基本教程》(孫東川,朱桂龍),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人懷教授和中國系統工程學會前理事長、國際系統研究聯合會前主席顧基發研究員寫序,科學出版社,2010. 這三本教科書都很受歡迎,在系統工程學術界有很大的影響,書中較多的內容被其他教科書引用。
孫東川教授堅持按照錢學森體系來闡述系統工程和系統科學。他指出:系統工程中國學派已經形成——這就是錢學森學派,這是中國人民的寶貴財富,是系統工程學科的寶貴資產;他認為:系統工程在中國已經取得了很大成功,同時,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系統工程在中國可以實現更大的輝煌;人類社會到了共產主義還需要系統工程,一萬年以後也需要系統工程,系統工程將與時俱進,永葆青春! 「中山文化」這一重要的創新理念是孫東川教授在1998年提出來的。1999-2001年他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99BJL048)「中山文化在世界經濟一體化背景下的現實意義研究」,取得豐碩成果。專家鑒定意見是:「本項目立論正確,有創造性,開辟了研究孫中山先生的新領域,研究成果堪稱佳作,填補了研究『中山文化』這塊學術園地的空白,具有國內領先水平。」2001年11月初,以項目研究成果為基礎,在澳門召開了「紀念辛亥革命90周年暨中山文化研究成果報告會」,海峽兩岸四地學者出席,會議開得很成功,孫中山先生的孫女孫穗芳博士從夏威夷專程到澳門赴會。
「中山文化」定義為:孫中山先生致力國民革命40年,他和以他為首的革命志士,在為實現振興中華的目標所進行的艱苦卓絕的奮斗過程中所創立的革命學說、價值觀念和思想理念,所表現的革命風范、奮斗精神和獻身精神,及其合理延伸。
中山文化具有豐富的內涵,它包括:
(1)孫中山先生的革命學說 孫中山先生的著作在1000萬字以上,不同版本在國內外大量出版,影響深遠。孫中山先生在遺囑中特別指出:「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依照余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是所至矚!」
(2)孫中山先生的價值觀念和思想理念 孫中山先生的價值觀念和思想理念,不但反映在他的著作中,而且凝聚在他提出的奮鬥口號和題詞中。例如,「振興中華」,「天下為公」,「世界大同」,「世界潮流,浩浩盪盪,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等。為了培養革命和建設事業人才,1924年春季他親自倡導成立兩所學校:「武學校」黃埔軍校,「文學校」廣東大學(1926年更名為中山大學),他給文學校的題詞是:「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他在生命彌留之際呼籲:「和平,奮斗,救中國」。他說:「革命者是要做大事,不是要做大官。」他認為革命者都是人民公僕,大總統也不例外。
(3)孫中山先生的革命風范、奮斗精神和獻身精神 孫中山先生的人格是高尚的、偉大的,他的精神感人至深,有眾多至死不渝的追隨者。他幹革命不屈不撓,愈挫愈奮。他一生不知道遇到了多少挫折,多次危及生命,但是他從來不退縮。許多親密戰友犧牲了,但是絲毫不能動搖他的革命決心。孫中山先生是勤政廉政的楷模。在漫長的革命歲月中他募集了大量的革命經費,但是他從不為自己謀一點私利,全部奉獻給革命事業。他的大哥孫眉先生傾家盪產支持他的革命事業,從夏威夷富甲一方的「茂宜王」變成一貧如洗的平民;1912年初,廣東省革命力量推舉孫眉擔任廣東省都督,孫中山先生不予批准。孫中山先生的家事遺囑是:「余因盡瘁國事,不治家產。其所遺留之書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慶齡,以為紀念。余之兒女已長成,能自立,望各自愛,以繼余志。此囑。」
(4)以上所說,特別是(2)(3)還包括:在孫中山先生漫長的革命歲月中,他的戰友、學生和追隨者等一大批革命志士的傑出表現、創造和奉獻。他們前仆後繼,義無反顧,拋頭顱,灑熱血,很多人犧牲了年青的生命。
(5)中山文化還包括1925年孫中山先生逝世以後,以上各點的合理延伸這里所說的「合理延伸」,包含兩個方面。其一,他的革命繼承者們尤其是中國共產黨人對於豐富和發展中山文化所作出的貢獻,包括思想理論的貢獻和革命實踐的貢獻。其二,在全中國普遍出現的社會現象,例如大中城市一般都有中山路、中山廣場、中山公園及孫中山先生塑像等;又如,每年11月12日和3月12日,孫中山的誕辰與忌辰,北京、南京、廣州等地都要舉行紀念活動。翠亨故居、廣州中山紀念堂、南京中山陵,北京香山碧雲寺衣冠冢等,都是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參觀和瞻仰的重要地點。神州大地到處都有中山文化氛圍,令人追念偉人,激勵革命鬥志。
中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孫中山先生留給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寶貴的歷史遺產。
孫東川教授多次參與廣州、北京、南京、上海等地相關的全國性紀念活動和學術活動,積極宣揚中山文化。在他的推動下,澳門辛亥革命與中山文化研究會、澳門辛亥·黃埔協進會先後成立,積極開展研究工作和社會活動。他還多年擔任中國辛亥革命研究會常務理事。 孫東川教授還開展過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與規劃研究、省級勞改系統研究、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等,都取得了比較出色的研究成果。
綜上所述,孫東川教授的研究領域比較寬,成果比較豐碩。但是,他自己認為有利有弊。弊端在於不能朝著一個方向深入下去,作出系列性的重大研究成果。(主要是客觀原因造成,他自己感到身不由己,很惋惜。)
因此,他告誡他的弟子和年輕學者:要與博士學位論文選題白頭偕老!千萬不要「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他呼籲青年學子學習袁隆平院士幾十年如一日,專心致志研究雜交水稻的精神;要做到:心無旁騖,目不斜視,勇往直前,持之以恆!
孫東川教授認為,市場經濟給教育界和學術界帶來的負面影響是浮躁,普遍的浮躁。不少人物慾橫流,一切向錢看,掙錢很多卻永不滿足。這樣,中國出不了大學問,出不了大師。面對這種情況怎麼辦?他認為,借鑒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提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後富、共同致富的重大舉措,現在需要大力提倡:讓一部分人先靜下心來做學問!逐步帶動越來越多的人靜下心來做學問。這需要大學校長和教育部等國家有關部門大力支持,出台有關政策措施。
孫東川教授表示:要把自己的餘生奉獻給CSGS,哪怕只有綿薄之力,哪怕只能作鋪路石子,也心甘情願,在所不辭。他認為:老教授應該超越馬斯洛,上升到第六層次:物我兩忘——孜孜以求,做學問不帶功利性。
孫東川教授的座右銘: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冷眼向洋看世界,熱風吹雨灑江天!

⑻ 基因工程最近幾年的研究成果有哪些

基因工程最近幾年的研究成果有哪些
關於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沒有科學性共識。盡管如此,基因工程農作物已被大規模投放,生物醫學應用也日益增加。轉基因生物還被投入工業使用和環境恢復,而公眾對此卻知之甚少。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存在生態、健康危害和風險,對農民也有不利影響.
基因工程細菌影響土壤生物,導致植物死亡
1999出版的研究資料例舉了基因工程微生物釋放到環境中將如何導致廣泛的生態破環。
當把克氏桿菌的基因工程菌株與砂土和小麥作物加入微觀體中時,餵食線蟲類生物的細菌和真菌數量明顯增加,導致植物死亡。而加入親本非基因工程菌株時,僅有餵食線蟲類生物的細菌數量增加,而植物不會死亡。沒有植物而將任何一種菌株引入土壤都不會改變線蟲類群落。
克氏桿菌是一種能使乳糖發酵的常見土壤細菌。基因工程細菌被製造用來在發酵桶中產生使農業廢物轉換為乙醇的增強乙醇濃縮物。發酵殘留物,包括基因工程細菌亦可於土壤改良。
研究證明,一些土壤生態系統中的基因工程細菌在某些條件下可長期存活,時間之長足以刺激土壤生物產生變化,影響植物生長和營養循環進程。雖然仍不清楚此類就地觀測的程度,但是基因工程細菌引起植物死亡的發現也說明如果使用此種土壤改良有殺傷農作物的可能。
致命基因工程鼠痘病毒偶然產生
澳大利亞研究員在研發對相對無害的鼠痘病毒基因工程時竟意外製創造出可徹底消滅老鼠的殺手病毒。
研究員們將白細胞間介素4的基因(在身體中自然產生)插入到一種鼠痘病毒中以促進抗體的產生,並創造出用於控制鼠害的鼠類避妊疫苗。非常意外的是,插入的基因完全抑制了老鼠的免疫系統。鼠痘病毒通常僅導致輕微的症狀,但加入IL-4基因後,該病毒9天內使所有動物致死。更糟的是,此種基因工程病毒對接種疫苗有著異乎尋常的抵抗力。
經改良的鼠痘病毒雖然對人類無影響,但卻與天花關系十分密切,讓人擔心基因工程將會被用於生物戰。一名研究員在談及他們決定出版研究成果的原因時曾說: 我們想警告普通民眾,現在有了這種有潛在危險的技術,我們還想讓科學界明白,必須小心行事,製造高危致命生物並不是太困難。
殺蟲劑使用的增加大部分是由於HT作物,尤其是HT大豆使用的殺蟲劑增加,這一點可追溯到對HT作物的嚴重依賴性以及雜草管理的單一除草劑(草甘磷)使用。這已導致轉移到更加難以控制的雜草,而某些雜草中還出現了遺傳抗性,迫使許多農民在基因工程作物上噴灑更多的除草劑以對雜草適當進行控制。HT大豆中的抗草甘膦杉葉藻(marestail)於2000年在美國首次出現,在HT棉花中也已鑒別出此種物質[27]。
其它研究顯示,基因工程農作物本身也會對其使用的除草劑產生抗性,引發嚴重的自身自長作物問題(同一塊地里早先種植的作物種子發芽的植物後來變成雜草)並迫使進一步使用除草劑。加拿大科學家證實了抗多種除草劑之基因工程油菜的迅速演化,此種作物因花粉長距離傳播而融合了不同公司研製的單價抗除草劑特性。
此外,科學家還在2002年確認了轉基因可從Bt向日葵移動到附近的野生向日葵,使雜化物更強、對化學葯品更具抗性,因為較之無基因控制的情況,雜化物多了50%的種子,且種子健康,甚至在乾旱條件下也如此。
北卡羅萊那州大學的研究顯示,Bt油菜與相關雜草、鳥食草之間的交叉物可產生抗蟲性雜合物,使雜草控制更困難。
所有這些事件使預防方法和嚴格的生物安全管理變得突出。預防原則在《卡塔赫納生物安全協議》這一主要管理轉基因微生物的國際法律中已得到重申。尤其是第 10(6)條聲稱,如果缺乏科學定論,締約方可限制或禁止轉基因生物的進口,以避免或使生物多樣性及人類健康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⑼ (土木方面的)工程管理專業有什麼研究課題比較前沿,而且能出些成果以便在《科學》雜志發表論文

土木類一般實用性比較強,在科學上發表必須要創新性比較強!所以你要選擇一些創新的領域,但對於這門學科來說,有些難!

⑽ 評高級工程師發表成果排第幾名有效

您好 ,九品論文很高興為您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
論文幫發表
望採納
高級工程師分專為兩屬級三類:高級工程師(副高)、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正高)、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正高)。
高級工程師對應教育類副教授,研究類副研究員,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對於研究類研究員,
一般要求是發3篇左右或者發篇核心,也分地區

閱讀全文

與工程研究成果出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