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王喆之的學術成果
1985年起一直從事棉花、水稻、辣椒和槐樹等植物以及多種中葯材的組織細胞培養、花葯培養、原生質體培養及外源抗病、抗蟲基因轉化等工作。
先後以主要參加人身份參與國家「七五」棉花育種攻關項目和教育部有關棉花組織培養方面的研究工作;
「八五」期間分別主持國家「八五」攻關項目「棉花優異新材料創造」子專題、國家教育部和陝西省科委有關植物組織培養及抗病、抗蟲基因轉移等方面的課題3項。
1996年至2000年主持國家「九五」攻關「普通棉花育種材料與方法新技術、新方法研究」項目;
2000年至今主持教育部重點課題「利用生物技術保護與開發秦巴山區珍稀瀕危葯用植物資源的研究」項目1個,高等學校骨幹教師資助計劃「棉花蕾鈴脫落相關基因的克隆」項目1個,科技部「十五」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酸棗仁等五種中葯材的規范化種植技術研究,以及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丹參、絞股藍和山茱萸優良品種選育研究,陝西省科技廳「十五」 重大科技攻關項目:薯蕷、丹參等16種陝西地道大宗中葯材的規范化種植技術研究,承擔陝西20多個中葯材產區縣的規范化種植技術指導等工作。
先後在《Plant Cell Tiss Organ Cult》、《植物學報》、《科學通報》、《實驗生物學報》、《中草葯》和《中國中葯雜志》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20餘篇,參與出版專著3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4項,獲陝西省科技進步獎2項。
『貳』 林鍾高的學術成果
林鍾高教授在《會計研究》、《財經研究》、《審計研究》、《經濟管理》、《財務與會計》、《稅務與經濟》、《財經理論與實踐》等國內外重要刊物上 發表230多篇學術論文,總字數130多萬字 。100多篇學術論文或被有關刊物、文集轉載;或獲得省部級和專業學會等獎勵,其學術觀點被眾多學者所引用或評論。 承擔財政部、原冶金部、安徽省教育廳等省部級科研課題和寶鋼、馬鋼等大型企業合作研究課題多項 ,課題成果深受專家肯定。作為會計審計學科評審專家,長期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的青年教師資助計劃等基金項目做評審工作;作為安徽省高校職稱評審委員會和學位評審委員會的學科組成員和評委會委員,多年來為全省高校教師的職稱評定和學位評定做評審工作。
獲獎情況一覽:
《現代審計基礎》 獲得原冶金部優秀教材唯一中青年獎(1995);
《國際會計標准導論》 獲得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政府獎,1996);
《會計行為論》 獲得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政府獎,1998);
《審計學》 獲得安徽工業大學優秀教材一等獎(1999);
《新編高等會計學》 獲得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著作三等獎(政府獎,2001);
《會計准則經濟論綱》 獲得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著作三等獎(政府獎,2003);
《獨立審計理論研究》 獲得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2003);
《公司治理與會計》 獲得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2005)等等。
1993年被國家人事部、國家教委授予「全國優秀教師」的光榮稱號,同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終身待遇; 1994年獲首屆「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章;
1995年入選安徽省高校中青年教師學科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
2001年被選入安徽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
2002年被評為安徽省先進工作者;
2004年被評為安徽省師德標兵和五一勞動獎章,並被評為全國師德先進個人;
2005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
2005年被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評為「2004年度中國管理科學傑出研究者」。
『叄』 谷克鑒的學術成果
1. 國際經濟學對引力模型的開發與應用 《世界經濟》 2001.2(獨撰)
2. 中國對外貿易發展中的競爭政策選擇 《中國社會科學》 2000.3(獨撰)
3. 1990-98中國國民與外資部門出口波動差異的實證分析: HBS推斷的驗證與拓展 《管理世界》2000.2(獨撰)
4. 香港國際貿易中心功能及其在內地的演化與拓展《財貿經濟》1997.11(獨撰)
5. Impact of New Economy on current International Trade: Tentative Analysis on Time Spanning1996-99. The Proceedings of 2000 Annual Conference of Northeast Decision Science Institute (獨撰)
6. 制度變遷與市場國際化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5年12月(獨著) 1. 「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優秀著作三等獎、1996年
2. 「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研究成果三等獎」,1997年
3. 「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優秀論文一等獎,1999年度
4. 「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優秀論文三等獎,2000年
5. 「湖北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1997年
6. 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 , 2001年 1. 「中國開放進程中地區間技術擴散效應的增長核算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01-03
2. 「國際貿易若干前沿問題的綜合研究與教學應用」, 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教學科研獎勵計劃,2001-05
3. 「中國貿易引力模型的構造和貿易流向問題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997-2000
4. 「中國貿易體制改革和貿易流向問題研究」, 財政部九五規劃重點課題, 1997-99
5. Trade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the WTO (In the New WTO Negotiations): Implications and Strategies for China,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anada, 2000-2001
6. 「中國貿易保護的經濟分析」,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1998-99
7. 「開放進程中技術擴散對中國地區間生產率變動的影響研究, 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2000-01
『肆』 陳元芳的學術成果
主要學術成果:參與完成《會計教學方法理論體系研究》科研課題(1997年獲湖北省人民政府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主持完成湖北省教育廳重點科研課題《2006~2020年湖北省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研究》(2008年獲湖北省教育科研成果二等獎);主持完成湖北省會計學會重點科研課題《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建設研究》(2008年獲湖北省會計學會重點會計科研課題三等獎);主編《會計核算基礎》、《財務會計》、《管理會計》等會計專業教材5部,參編《財務會計法規》、《經濟師知識手冊》等教材3部;出版《內部會計控制》(2008年獲荊州市社科優秀成果評二等獎)和《現代會計教育:職業技能教學研究》2部專著。
『伍』 吳群琪的學術及科研成果
先後主持(含第二主持人)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交通部重點科研項目6項、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兩項、省廳級科研項目9項、其他科研項目3項;參與完成國家級科研項目1項、部省級科研項目2項、其他科研項目2項。目前主持部級科研項目2項,省廳級科研項目3項。科研領域重要在綜合運輸、交通經濟、運輸經濟、物流經濟、道路運輸規劃與管理等方面。
吳群琪教授的學術歷程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本科畢業至1995年,主要從事道路交通運輸微觀層面經濟與管理的研究,特別是運輸企業經濟與管理的研究;第二階段從1995年至今,主要從事交通運輸中觀層面經濟與管理的研究。他的研究成果有三個非常鮮明的特點。其一是經濟與管理結合非常密切,善於從經濟的視覺研究管理問題、規劃問題;其二是中觀與微觀的結合非常密切,提出的理論、學術觀點能充分揭示交通運輸內在聯系;其三是理論與實踐結合非常密切,追求理論對現實作出更為合乎邏輯的解釋,確保對實踐的指導意義。吳群琪教授提出的運輸需求與供給理論、綜合運輸規劃基礎理論(主要由價值流理論、運輸方式靜態技術經濟特徵、動態技術經濟特徵理論、運輸供給與需求經濟均衡理論等內容構成)、基於運輸需求的運輸規劃理論、運輸市場發展理論等在理論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陸』 彭迪雲的主要學術業績成果
彭迪雲教授長期從事經濟學和管理學專業教學與研究工作,主講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公共經濟學、國際經濟學、制度經濟分析、金融學、國際金融、管理經濟學、企業經營戰略、產業組織理論和跨國公司管理等課程,主要研究領域為宏觀經濟理論與政策;區域與產業經濟管理;公共經濟理論與政策;金融管理與金融工程;企業戰略管理與經營;產業組織理論與公司金融;國際投資與跨國公司管理(國際商務管理)等。
彭迪雲教授迄今已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28部 ;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 ,其中核心期刊論文近70篇(CSSCI源刊近30篇) ,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和《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等轉載(摘)近20餘篇(次) ;完成了4項國家級課題、10餘項省部級課題 ,正在承擔4項國家級課題、6項省部級課題 ;榮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一等獎3項、二等獎11項、三等獎10項 。目前正在主持2011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新國際分工背景下集群企業國際化成長機制研究》(項目批准號:11BJL051)和2012年度江西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江西現代服務業發展研究》(項目批准號:ZDGG201207)。
彭迪雲教授參與了教育部組編、高鴻業主編的國家級教材《西方經濟學》的審稿和研討,6次接受《人民日報》學術采訪,7次《江西日報》頭版或專版報道接受專訪 ,4次進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信譽榜」,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榮獲了全國優秀社會科學普及專家、江西省優秀社會科學普及專家、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高等學校優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等稱號,擔任了恆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等多項企業兼職,在省內外享有一定的學術聲譽和知名度。由於師德高尚,為人師表,治學嚴謹,學術造詣較深,業務精通,成果顯著,已獲各級各類獎勵50餘項。
『柒』 彭吉象的學術成果及獲獎
長期從事藝術性、影視美學等學科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迄今為止,已出版或發表了300多萬字的專著、譯著和論文。其代表性作品包括:主編《中國藝術學》(高教出版社97年版,80萬字),《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文化報》等10多家報刊發表書評或消息推薦,將此書稱之為「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藝術學體系開創之作」。該書於98年獲「中國圖書獎」,又於99年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學術成果一等獎和第一界國家社科基金優秀項目成果獎。
主編《影視鑒賞》高教出版社98年版,該書被列為國家級「九五」重點教材,全國高校第一批素質教育重點教材,以及教育部指定的全國普通高等院校美育與藝術教育重點教材(共四本)之一,並由教育部向全國高校推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同志在百忙中為此書撰寫了序言,倡導高校普及美育與藝術教育,該書於2001年分別獲得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獎和教育部優秀教學成果獎。
《藝術學概論》與《電影銀幕世界的魅力》兩本專著,先後在北大出版社出版,之後又由台灣出版社於1992年和1994年以繁體字再版向海外發行,受到廣泛好評。主編的「北京大學影視藝術叢書」首批10本,其中包括他撰寫的《影視美學》(35萬字),已由北大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還有多篇論文在國內外重要報刊上發表。
於1994年至1995年應邀赴美國密執安州立藝術系擔任客座教授,為該系研究生授課,又於1998年夏季應邀赴日本東京共立大學合作科研,其成果被譯成日文在日本出版。目前研究范圍主要集中在藝術學、影視藝術等領域。
在北大開有通選課《藝術概論》,上課語言生動,結合圖片、故事等講授,深受學生歡迎。
『捌』 李光鵬的主要學術成就
1.世界上首例克隆騾子--2003 年3匹克隆騾問世,成果發表於 ?科學? 雜志。
2.2000年獲得世界上首例初級卵母細胞核移植後的哺乳動物個體--兔。
3.2001 年獲得世界上首例次級卵母細胞紡錘體交換後的哺乳動物個體--小鼠。
4.1998年獲得世界上第二例胚胎細胞克隆豬。
5.數百頭克隆牛的創造者。
6.異種克隆大熊貓的主要參入者. 1999年度國家十大科技新聞之一。
7.共發表論文70多篇, 其中SCI 論文28篇;主編及參編學術著作4部; 參與翻譯專著一部。
研究方向:
動物克隆;核質關系;減數分裂調控; 幹細胞研究;轉基因動物。
發表論著與論文:
自1990年至今,共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70多篇, 其中SCI 論文28篇;主編及參編學術著作4部; 參與翻譯專著一部。
著作:
1.主編:「發育生物學原理與胚胎工程」 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5;
2. 副主編:「受精生物學----受精機制與生殖工程」。(陳大元主編;孫青原,李光鵬 副主編)。科學出版社 2001;
3. 參編:「哺乳動物胚胎學」 (秦鵬春主編)。科學出版社 2001;
4. White KL, Woods GL, Vanderwall DK, Li GP, Bunch TD. Cloning the Equine. In: Epigenetic Risks of Cloning. Edited by Akio Inui, 2006. pp 59-70. CRC Press, Taylor & Francis Group, Boca Raton, Florida, USA;
5. 參譯: 「小鼠胚胎操縱實驗指南」. (孫青原, 陳大元 主譯).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6。
近幾年主要研究論文:
1.Ying Liu, Guang-Peng Li, Benjamin R. Sessions, Lee F. Rickords, Kenneth L. White and Thomas D. Bunch. Nicotine Inces Multinuclear Formation and Causes Aberrant Embryonic Development in Bovine. Mol Reprod Dev. 2007, in press.
2.Liu Y, Li GP, White KL, Rickords LF, Sessions BR, Aston KI, Bunch TD. Nicotine alters bovine oocyte meiosis and affects subsequent embryonic development. Mol Reprod Dev. 2007 Apr 17;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17440977 [PubMed - as supplied by publisher].
3.Pate BJ, White KL, Winger QA, Rickords LF, Aston KI, Sessons BR, Li GP, Campbell KD, Weimer B, Bunch TD. 2007. Specific integrin subunits in bovine oocytes, including novel sequences for alpha 6 and beta 3 subunits. Mol Reprod Dev. 2007 May;74(5):600-7.
4.Liu Y, Li GP, Rickords LF, White KL, Sessions BR, Aston KI, Bunch TD. Effect of nicotine on in vitro maturation of bovine oocytes. Anim Reprod Sci. 2006 Nov 26;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17178443 [PubMed - as supplied by publisher]
5.Kenneth I. Aston, Guang-Peng Li, Brady A. Hicks, Benjamin R. Sessions, Barry J. Pate, Douglas S. Hammon, Thomas D. Bunch and Kenneth L. White. 2006. The developmental competence of bovine nuclear transfer embryos derived from cow versus heifer cytoplasts. Animal Reproction Science. Animal Reprod Science. 95(3-4):234-243.
6.Guang-Peng Li, Thomas D. Bunch, Kenneth L. White, Lee Rickords, Ying Liu and Benjamin R. Sessions. 2006. The denuding and centrifugation of maturing bovine oocytes alters oocyte spindle integrity and the ability of cytoplasm to support parthenogenetic and nuclear transfer embryo development. Mole Reprod Dev. 73: 446-451.
7.Aston KI, Li GP, Hicks BA, Sessions BR, Pate BJ, Hammon D, Bunch TD and White KL. 2006. Effect of the time interval between fusion and activation on nuclear state and development in vitro and in vivo of bovine somatic nuclear transfer embryos. Reproction 131:45-51.
8.Guang-Peng Li, Ying Liu, Thomas D. Bunch, Kenneth L. White, Kenneth I. Aston. 2005. Asymmetric division of spindle microtubules and microfilaments ring bovine meiosis from metaphase I to metaphase III. Mol. Reprod. Dev. 71: 220-226.
9.G-P Li, Y Liu, KL White, TD Bunch. 2005. Cytogenetic analysis of diploidy in cloned bovine embryos using an improved air dry caryotyping method. Theriogenology. 2005 Jun;63(9):2434-2444.
10.White KL, Woods GL, Vanderwall DK, Li GP, Sessions BR, Bunch TD. 2004. Why clone horses and mules?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successful births of cloned mules from a horse. IEEE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Magazine 23 (2): 32-36.
11.Guang-Peng Li, Thomas D. Bunch, Kenneth L. White, Kenneth I. Aston, Lora N. Meerdo, Barry J. Pate, Benjamin R. Sessions. 2004. Development, chromosomal composition and allocation of inner cell mass and trophectoderm of bovine nuclear transfer blastocysts after culture in conditioned media. Mol Reprod Dev 68:189-197.
12.Guang-Peng Li, Kenneth L. White and Thomas D. Bunch. 2004. Review of enucleation methods and proceres used in animal cloning: state of the art. Cloning and Stem Cells 6:5-14.
13.G-P Li, White KL, Aston KI, Meerdo LN, Bunch TD. 2004. Conditioned medium increases the polyploid cell composition of bovine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red blastocysts. Reproction 127: 221-228.
14. Dirk K. Vanderwall, Gordon L. Woods, Kenneth I. Aston, Thomas D. Bunch, Guanpeng Li, Lora N. Meerdo and Kenneth L. White. 2004. Cloned horse pregnancies proced using alt cumulus cells. Reproction, Fertility and Development 16(7) 675–679.
15.Guang-Peng Li, G. E. Seidel, Jr. and E. L. Squires. 2004. Improved cleavage of bovine ICSI ova cultured in heparin-containing medium. Theriogenology 61(6): 1077-1084.
16.Woods GL, White KL, Vanderwall DK, Li GP, Aston KI, Bunch TD, Meerdo LN, Pate BJ. 2003. A mule cloned from fetal cells by nuclear transfer. Science 301(5636):1063. Epub 2003 May 29.
17.G -P Li, G. E. Seidel Jr., and E. L. Squires. 2003.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of bovine oocytes with stallion spermatozoa. Theriogenology, 59:1143-1155.
18.Guangpeng Li, Dayuan Chen, Lian Li, Zhiming Han, GE Seidel Jr. 2002. Rabbit cloning: improved fusion rates using cytochalasin B in the fusion buffer. Mol Reprod Dev 61(2):187-191.
19.Guang-Peng Li, Da-Yuan Chen, Li Lian, Qing-Yuan Sun, Min-Kang Wang. Ji-Song Li, Zhi-Ming Han. 2001. Viable rabbits derived from reconstructed oocytes by germinal vesicle transfer after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 Mol Reprod Dev 58:180-185.
20.Guang-Peng Li, Da-Yuan Chen, Li Lian, Qing-Yuan Sun, Min-Kang Wang. 2001. Mouse-rabbit germinal vesicle transfer reveals that factors regulating oocytes meiotic progression are not species-specific in mammals. J Exp Zool 289:322-329.
21.Guangpeng Li, Lian Li, Minkang Wang, Dayuan Chen. 2001. Maturation of the reconstituted oocytes by germinal vesicle transfer in rabbits and mice. Theriogenology 56:855-866.
22.Wang MK, Chen DY, Liu JL, Li GP, Sun QY. 2001. In vitro fertilization of mouse oocytes reconstructed by transfer of metaphase II chromosomes results in live births. Zygote 9:9-14.
23.Wang MK, Liu JL, Li GP, Lian L, Chen DY. 2001. Sucrose pretreatment for enucleation: An efficient and non-damage method for removing the spindle of the mouse MII oocyte. Mol Reprod Dev 58:432-436.
24.Guang-Peng Li, Jing-He Tan, Qing-Yuan Sun, Qing-Gang Meng, Kui-Zhong Yue, Xin-Sen Sun, Zi-Yi Li, Hong-Bin Wang, Li-Bin Xu. 2000. Cloned piglets born after nuclear transplantation of embryonic blastomeres into porcine oocytes matured in vivo. Cloning, 2(1): 45-52.
25.Chen DY, Sun QY, Liu JL, Li GP, Lian L, Wang MK, Han ZM, Song XF, Li JS, Sun Q, Chen YC, Zhang YP and Ding B. 1999. The giant panda (Ailuropoda melanoleuca) somatic nucleus can dedifferentiate in rabbit ooplasm and support early development of the reconstructed egg.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C), 42:346-353.
26.Li Guang-Peng, Meng QG, Wei P, Yu YS, Chang ZL, Tan JH. 2001. Effects of cycloheximide (CHX) on in vitro maturation of porcine oocytes. Acta Zoologica Sinica 47(6): 684-690.
27.Li GP, Lian L, Lian Y, Chen DY. 2001. Reproction engineering of domestic cat and nondomestic felid species. Zoological Research 22:413-420.
28.Li GP, Lan GC, Liu Y, Yu YS, Sun XS, Ma SF, Tan JH. 2000. Interspecific nuclear transfer between mouse and pig. Zoological Research 21:416-418.
29.Li GP. Lan GC, Ma SF, Tan JH. The behavior of the cell membrane of porcine oocytes matured in vitro in the electric field. Acta Anatomica Sinica, 2000, 21:145-148.
30.Li GP, Meng QG, Wei P, Tan JH. Technical modifications of in vitro maturation of porcine oocytes. 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Science, 2000, 12: 32-35.
31.Li GP Cai SX, Xu LB, Tan JH. 2000. Studies on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mouse tetraploid embryos proced by electrofusion. Developmental & Reproctive Biology, 7(1): 17-23.
『玖』 陳雷霆的學術成果
主要研究方向:計算機圖形學、數字圖象處理、虛擬現實技術和數字媒體技術。現任工業與信息化部虛擬現實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數字媒體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主任;英國工程技術學會(IET)會員(Member);中國計算機學會(CCF)高級會員;中國軟體行業協會理事;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四川省計算機學會常務理事,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分委會主任;四川省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常務理事,計算機分會理事長;《計算機應用》學術期刊編委;國家863計劃信息技術領域「十一五」重點項目專家組成員;國家邊海防建設專家組成員;曾任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YOCSEF)成都分論壇主席。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或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其中SCI、EI和ISTP收錄20餘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6項,其中已授權8項(第一發明人);軟體著作權5項。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次(排名第一);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次(排名第一);國防科技進步三等獎2次;成都市科技進步三等獎1次。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國家科技部技術人才扶持項目1項;國家863計劃目標導向項目1項;國家863計劃重點項目3項;國防預研項目3項;工業與信息化部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金項目4項;省市科技攻關項目6項。
近期共發表論文22篇,其中被SCI、EI收錄的論文共6篇,代表論文有:
[1]Lei-Ting Chen,Ming-Jen Wang,Chia-Jiu Wang,Audio Signal Classification Us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s,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eural Networks (ISNN) 2006,Cheng, China,2006.06 (SCI:BET84,EI:062910011184);
[2]Lei-Ting Chen,David Lin,Dan Muuniz,Wafer Yield Estimation Us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s,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eural Networks (ISNN) 2006,Cheng,China,2006.06 (SCI:BET87,EI:062910011109);
[3]Qihe Liu, Leiting Chen, Jianzhong Zhang, Fan Min. Knowledge Rection in Inconsistent Decision Tables, ADMA06, 2006. (SCI:BEY19,EI:064110162192)。
『拾』 顧鈺民的學術成果
(1)學術著作
作為獨立撰寫和第一作者的著作主要有:
1、《馬克思主義制度經濟學》,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論》,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8月。
3、《中國經濟轉型與發展研究》,同濟大學出版社2002年。
4、《西方經濟學》,同濟大學出版社2001年8月。
5、《保守的理念—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當代中國出版社2002年。
6、《西方經濟學流派》,同濟大學出版社2002年5月。
7、《市場經濟體制六種模式》,同濟大學出版社1997年。
8、《當代中國經濟發展研究》,同濟大學出版社1997年。
(2)學術論文
近五年來,在《人民日報(理論版)》、《文匯報》、《解放日報》等報刊、《經濟學動態》、《財經研究》、《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學術月刊》、《社會科學(滬)》、《教學與研究》、《當代經濟研究》、《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思想理論教育導刊》、《經濟縱橫》等學術雜志上公開發表論文50多篇。
參加學術會議:
1、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建設研討會,西南大學,2007.7.20—21
2、全國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建設論壇,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7.9.8—9
3、全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博導論壇,山西大學,2007.10.11——12
4、《資本論》及其當代價值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海市委黨校,2007.11.4——7
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學術研討會,西安交通大學,2007.11.10—11
6、全國馬克思列寧主義經濟學說史學會第十一次學術討論會,福建師范大學,2007.12.1—2
7、第十二屆全國高等學校青年德育工作者論壇,上海東華大學,2007.11.29—12.1
8、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年會,上海市社聯,2007.12.10
9、上海市第四屆馬克思主義論壇,華東師范大學,2007.10.25
10、全國馬克思主義與和諧社會建設論壇,武漢科技大學,2007.8.18—19
(3)主編教材
1、《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全國普通高校「兩課」示範統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上海市統編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3、《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
3、《西方經濟學流派》,同濟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
4、《大學人文社科叢書》13本,同濟大學出版社。
(4)科研項目
1、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改革開放以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批准號:07JZD0002
2、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馬克思主義與西方制度經濟學比較研究》批准號:05BJL046
3、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課題:《制度經濟理論比較研究》。批准號:01JA790154
4、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課題:《馬克思主義制度經濟理論研究》。批准號:01AJL004
5、全國高校教學研究中心課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教學體系研究》。批准號:B03
6、上海市教委文科科研課題:《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研究》無批准號。
7、教育部社政司「兩課」教材專項研究課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課程改革研究。無批准號
8、上海市教委文科課題:《「兩課」綜合改革與大學生素質教育研究》。無批准號
9、教育部「十五」規劃教材:《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批准文件下達到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