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寫城市總體規劃成果報告
城市規劃口抄決
文字圖例先細讀 再看襲風象與水流 商業中心人氣足 交通便捷好服務
良好地段給居住 上班不必跑長途 工業用地重運輸 污染大戶須防護
易燃易爆要隔離 轉運便利建倉儲 公共綠地宜均布 濱水地帶多種樹
舊區新區要兼顧 文化遺產多保護 幹道骨架要清楚 兩側用地須相符
道路間距宜適度 一般內密而外疏 港口須有疏港路 生活岸線要留足
機場進城走快速 端側凈空須關注 高速公路不穿城 過境公路擦邊溜
客運站場宜深入 編組站場城外布 夏季涼風能導入 冬季寒風能阻住
道路依山傍水走 相交盡量九十度 凈污分置上下游 雨水盡量順勢流
四通八達有出路 抗災避難易救護 自然人文須藉助 城市特色要突出
『貳』 怎樣才能找到完整的城市總體規劃成果
1、規劃管理部門
2、承擔設計的設計院
3、參加規劃評審的相關部門或人員
『叄』 城市總體規劃經批准後是否能對其調整和修改。。
可以修改,但有程序。
根據《城鄉規劃法》第四章 第四十七條規定執行。
第四十七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組織編制機關方可按照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修改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
(一)上級人民政府制定的城鄉規劃發生變更,提出修改規劃要求的;
(二)行政區劃調整確需修改規劃的;
(三)因國務院批准重大建設工程確需修改規劃的;
(四)經評估確需修改規劃的;
(五)城鄉規劃的審批機關認為應當修改規劃的其他情形。
修改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前,組織編制機關應當對原規劃的實施情況進行總結,並向原審批機關報告;修改涉及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強制性內容的,應當先向原審批機關提出專題報告,經同意後,方可編制修改方案。
修改後的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應當依照本法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十五條和第十六條規定的審批程序報批。
PS: 第十三條省、自治區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報國務院審批。
第十四條城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城市總體規劃。
直轄市的城市總體規劃由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審批。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城市的總體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後,報國務院審批。其他城市的總體規劃,由城市人民政府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批。
第十五條縣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總體規劃,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其他鎮的總體規劃由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
第十六條省、自治區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的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縣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的總體規劃,在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前,應當先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交由本級人民政府研究處理。
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的鎮總體規劃,在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前,應當先經鎮人民代表大會審議,代表的審議意見交由本級人民政府研究處理。
規劃的組織編制機關報送審批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或者鎮總體規劃,應當將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或者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審議意見和根據審議意見修改規劃的情況一並報送。
『肆』 請問城市總體規劃的修改程序是什麼
總體規劃一般沒有修改
只有在規劃期限到了以後才由規劃院修編
所謂修編往往就是不同的目標和不同的城市狀況了
一般5或10年
『伍』 城市總體規劃綱要成果的文字說明的內容包括 ( )
A,B,C,D
答案解析:
城市總體規劃綱要成果的文字說明的內容包括:簡述城市自然、歷史、版現狀特點;權分
析論證城市在區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目標、發展優勢與制約因素,提出市域城鄉統籌發展戰略,確定城市規劃區范圍;確定生態環境、土地和水資源、能源、自然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等方面的綜合目標和保護要求,提出空間管制原則;原則確定市域總人口、城鎮化水平及各城鎮人口規模;原則確定規劃期內的城市發展目標、城市性質,初步預測城市人口規模;初步提出禁建區、限建區、適建區范圍,研究中心城區空間增長邊界,確定城市用地發展方向,提出建設用地規模和建設用地范圍;對城市能源、水源、交通、公共設施、基礎設施、綜合防災、環境保護、重點建設等主要問題提出原則規劃意見。
『陸』 城市總體規劃成果包括哪些內容.請一一說出成果圖的名稱及主要表達的內容
(自1)城市總體規劃文本和附件
2)城市總體規劃的圖紙
市(縣)域城鎮布局現狀圖
城市現狀圖
用地評定圖
市(縣)域城鎮體系規劃圖
城市總體規劃圖
道路交通規劃圖
各項專業規劃圖
(3)圖紙比例:
大中城市為1/10000~1/25000,
小城市為1/5000~1/10000,
其中建制鎮為1/5000;
(4)期限
總體規劃20年
建制鎮總體規劃10至20年
『柒』 簡述城市總體規劃的內容及成果
總體規劃綱要成果包括綱要文本、說明、相應的圖紙和研究報告。
城市總體規劃的成果應當包括規劃文本、圖紙及附件(說明、研究報告和基礎資料等)。在規劃文本中應當明確表述規劃的強制性內容。
城市總體規劃的強制性內容包括:
(一)城市規劃區范圍。
(二)市域內應當控制開發的地域。包括:基本農田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濕地、水源保護區等生態敏感區,地下礦產資源分布地區。
(三)城市建設用地。包括:規劃期限內城市建設用地的發展規模,土地使用強度管制區劃和相應的控制指標(建設用地面積、容積率、人口容量等);城市各類綠地的具體布局;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布局。
(四)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包括:城市幹道系統網路、城市軌道交通網路、交通樞紐布局;城市水源地及其保護區范圍和其他重大市政基礎設施;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等方面主要公共服務設施的布局。
(五)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包括:歷史文化保護的具體控制指標和規定;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築、重要地下文物埋藏區的具體位置和界線。
(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目標,污染控制與治理措施。
(七)城市防災工程。包括:城市防洪標准、防洪堤走向;城市抗震與消防疏散通道;城市人防設施布局;地質災害防護規定。
『捌』 城市總體規劃綱要的成果包括( )。
正確答案:A,B,D
解析:本題主要考核的是城市總體規劃綱要的成果的主要內容。具體包括文字說明、圖紙和專題研究報告。掌握城市總體規劃綱要的成果的相關要求。
『玖』 廣東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改成果及報批材料的要求有哪些
根據《關於進一步規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改工作的通知》(粵國土資規保發[2007]224號),規劃修改成果及報批的材料包括以下內容:
(1)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關於修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請示。
(2)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改方案,包括文字、圖件(或者數據)、表格。具體要求:
①規劃修改的文字說明。
②規劃修改指標平衡表。
③規劃修改前後指標對比表(以鎮級為單位列表)。
④規劃修改之前和之後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鎮級1:1萬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上取局部圖斑)。修改之前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要標出擬調出與調入圖斑的位置、范圍和面積。
⑤規劃修改涉及基本農田的,需提交規劃修改前後基本農田質量對比表。
(3)對規劃實施影響評估報告。其中涉及環境影響評價部分要求按廣東省環境保護局《關於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環保審查意見的函》(粵環函[2006]766號)的具體要求編制。
(4)規劃修改方案及規劃實施影響評估報告的專家論證意見及專家組成員名單。
(5)規劃修改方案聽證會紀要。
(6)國務院、國家投資主管部門和省政府、省投資主管部門審批、核准或備案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單獨選址項目應提交項目建議書批復文件或核准、備案相關材料。
(7)屬中心鎮的,應提交經省有關部門共同核准建設規模的批復文件。
(8)市、縣級發展和改革、經貿、建設(城鄉規劃)、農業、環保、林業等相關部門的書面審查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