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楊光聖的科研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新創建甘藍型油菜GCMS雄性不育系花葯發育的解剖學研究(項目編號:39570044),1996-1998,8萬元,已完成。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農業傾斜項目(第二主持人):油菜波里馬細胞質雄性不育系的應用基礎研究(項目編號:39770466), 1998-2000, 35萬元,已完成。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甘藍型油菜顯性細胞核雄性不育基因及其恢復基因的遺傳定位(項目編號:30080012),2002-2003,14萬元,已完成。
(4) 國家973計劃:雜種優勢利用的新途徑及其分子機理(項目編號:2001CB108807),2002-2004,75萬元,正在進行。
(5) 國家863計劃:油菜雜種優勢利用與優質超高產新品種培育(項目編號:
2001AA241111),2001-2003,45萬元,已完成。
(6) 國家863計劃:油菜新型授粉控制系統與優質超高產新品種培育(項目編號:
2002AA207009),2002-2005,75萬元,正在進行。
(7) 教育部博士點基金:
油菜顯性細胞核雄性不育基因及其恢復基因的遺傳定位與應用(項目編號:20010504002),2002-2004,5萬元,已完成。
(8) 農業部農業結構調整重大專項:高產、優質、高油份、多抗(耐)病油菜新品種(組合)及專用飼料油菜新品種選育,2002-2004,50萬元,已完成。
(9) 科技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優質雜交油菜H9908、H9909新組合,2002-2003,60萬元,已完成。
(10) 農作物新品種後補助:優質超高產新品種「新油15號」,2003-2004,10萬元,正在進行。
(11) 國家重點新產品推廣計劃:高產優質雜交油菜「華雜6號」,2003-2005,20萬元,正在進行。
(12) 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項目: 高產優質(單雙低)抗(耐)病雜交油菜新組合選育(項目編號: 85-03-03-02), 1991-1995, 10萬元,已完成。
(13) 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 創建甘藍型油菜細胞核+細胞質雄性不育源和恢復源材料的研究(項目編號: 96-002-02-13-3), 1996-2000, 7.5萬元,已完成。
(14)國家攀登計劃(第二主持人): 油菜雄性不育性及其恢復基因遺傳的研究(項目編號: PD-X2-5-2), 1993-1998, 20萬元,已完成。
(15)教育部骨幹教師資助計劃:2000-2001,12萬元,已完成。
(16)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基金:2001-2003,30萬元,已完成。
(17)湖北省111人才基金:2002-2003, 1萬元, 已完成。
(18)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 甘藍型油菜細胞核+細胞質雄性不育的遺傳(項目編號:95J08), 1996-1998, 1.8萬元,已完成。
(19)湖北省重點科技計劃項目:
甘藍型油菜雙低生態型細胞質雄性不育兩系雜種的選育(項目編號:991P0801)1999-2001, 9萬元,已完成。
(20)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利用分子標記輔助選育油菜顯性細胞核雄性不育三系及其雜交種(項目編號:2000J110),2001-2003,10萬元,已完成。
(21)橫向科研項目: 甘藍型油菜雙低兩系雜種的選育, 1999-2005, 每年2萬元,正在進行。
(22)歐共體項目(第二主持人): Application of biotechnology for genetic improvement of oilseed rape(項目編號:IC18-CT97-0172), 1997-2001, 110400 ECU(歐元),已完成。
(22)國際合作項目(第二主持人)(日本三菱植物工程研究所): 甘藍型油菜Kos細胞質雄性不育三系雜交種的選育, 從1997年開始,每年1萬美元,正在進行。
(23)農作物新品種後補助: 優質專用農作物新品種選育及繁育技術研究,「華油雜9號」,2004-2006,10萬元,正在進行。
(24)農作物新品種後補助: 優質專用農作物新品種選育及繁育技術研究,「華油雜10號」,2005-2007,10萬元,正在進行。
(25)科技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基金: 超高產優質抗(耐)病雜交油菜H9901(擬定名華雜8號)中試與示範,2003-2006,正在進行。
(26)科技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基金: 生物技術輔助選育優質油菜新品種華油雜9號和華雙4號中試與示範,2004-2007,正在進行。
(27)科技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基金: 生物技術輔助選育優質油菜新品種華雙5號和華油雜10號中試與示範,2005-2008,正在進行。
(28)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分子標記輔助選育超級雜交油菜「華油雜9號」,2005-2008,正在進行。
(29)武漢五大天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雜交油菜新品種選育,2005-2009,正在進行。
(30)武漢聯農種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雜交油菜親本繁殖,2004-2009,正在進行。
2. 八 科技成果轉化
近年來,國土資源部大力提高國土資源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在國土資源事業發展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
屏蔽室與三維線圈及其集成磁場空間裝置
該裝置可以衰減環境磁場強度(達到<300nT),改善環境磁場的梯度(達到<50nT/m),使線圈系統的均勻區不失真;可以屏蔽和抵消外場,達到零磁空間,產生矢量磁場;可以完成線圈系統的本身功能,實施對屏蔽室的磁清洗。
屏蔽室與三維線圈的復合套裝,成功解決了線圈在屏蔽室內的幾何定位及其相互隔震;形成零磁場或產生矢量的背景場的高度均勻;三維線圈對屏蔽室六面可在不發散磁場的情況下,實施磁清洗。可調節三組線圈的間距和幾何姿態,具備調節正交性的功能,儲備擴展不同指數均勻區的機構。屏蔽室構建採用大循環包鑲及無焊點、少鉚眼、大封擠的新方法,這樣可以提高屏蔽系數,降低資源消耗。配置檢測設備,可以由平面坐標到立體坐標,由小區域到大范圍,在空間任一點支持三分量的准確定位。項目研製的系列產品在中國科學院、國防科工委、高等院校、國土資源部、石油及地震系統得到廣泛應用。
野外數據採集界面
GPS/PDA土地調查新技術示範應用
國土資源部在大興舉辦調查之星技術培訓班,學員們在現場實習
在嵌入式3S集成技術、基於GPS網路差分/高精度單點動態定位技術、矢量圖形自動分割技術、基於GPS/PDA的土地調查作業流程等方面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形成了調查精度滿足1:10000到1:2000及1:1000、數據導入/導出符合OPENGIS通用交換標准、變更圖斑能自動分割的土地調查作業系統。
在2004年北京大興綜合示範應用的基礎上,2005~2006年國土資源部又在北京、吉林、河北、江蘇、河南、湖北、湖南、重慶、四川九省市13個區縣進行了較大范圍的示範應用,試點縣市地處東部、西部和南方、北方,地形包括平原、山區、丘陵,通過實際應用,驗證了GPS的定位精度,優化了系統的作業流程,完善了系統的軟體與硬體。在此基礎上,對系統的軟體進行了權威測試,對產品的硬體進行了工業化設計,形成了定型後的符合工業化標準的「調查之星」系列產品。北京市國土資源局已將定型後的「調查之星」設備裝備到14個區縣。
3. 湖北支持科技企業開展疫情防控科技創新
2月12日,湖北省科技廳發布《關於疫情防控期間支持科技企業創新發展具體措施的通知》,支持企業加強疫情防控科技攻關。
通知指出,省級科技計劃將在科技研發項目、技術創新平台、科技創新人才等方面優先給予支持;對取得重大技術突破或重大應用成果的,給予獎勵或補助;減免在孵科技企業房屋租金納入2020年度「3A孵化器」評選指標;加大對相關領域項目及企業的科技金融支持力度等優惠措施。
支持企業開展疫情防控科技成果轉化和產品生產、鼓勵企業開展面向疫情防控的信息技術服務。加強校企、研企對接,支持相關領域企業針對當前疫情防控需要轉化疫情防控領域短平快適用技術成果,積極投入疫情防控物資的生產。對疫情防控期間生產供應防疫物資表現突出的企業,省級科技計劃將在科技研發項目、技術創新平台、科技創新人才等方面優先給予支持。
發揮科技計劃支持引導作用,鼓勵企業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強與流行病學、臨床醫學等疫病防治技術及社會管理科學的集成創新與應用,積極創新緊扣疫情需求的新應用、新模式,有效提升疫情防控的科學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為科技型企業發展減輕負擔、加強對企業的科技金融服務。加強高新技術企業優惠政策和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優惠政策的宣傳與落實,建立網上申報服務平台,線上服務科技企業開展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鼓勵科技創業載體減免在孵科技企業房屋租金,省科技廳將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大學科技園等減免在孵科技企業房屋租金情況納入2020年度「3A孵化器」評選指標,對舉措得力、成效顯著的,加大補貼支持力度。大力推動省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參股子基金加快投資力度,協同銀行、保險、擔保、再擔保等金融機構加大對快速檢測、臨床診斷、抗病毒應急葯物、疫苗、動物溯源研究、病原學及流行病研究等領域項目及企業的科技金融支持力度。
4. 科技成果轉化
我部十分重視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近年來加強了資源利用技術、工程勘查施工技術以及環境技術的開發研究力度,現已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先進技術,通過廣泛應用,初步實現了產業化。
新型鑄造塗料的研究與開發應用
以斜綠泥石、葉蠟石、鈉雲母、高嶺石、白雲母等礦物為原料,經表面改性復合加工,研製出一種性能優良的可取代石墨粉的珠光粉耐火材料,生產的新型ZH系列鑄造塗料,為國內外首創。選擇以珠光粉為主的礦物,經工藝處理後製成的SCC系列懸浮劑.在水和醇中有優良的懸浮性能。研製出的鑄鋼(鑄鐵)用醇基、水基系列塗料,根據塗掛方式的不同,分為四大類型:刷塗型、噴塗型、浸塗型和流塗型。根據耐火粉料的不同,又分為鋯質型、鉻質型、鋯鉻質型、鋯鋁質型、鋁質型、鎂質型、石墨型、珠光粉型和復合型等40餘種,該系列鑄造塗料已在湖北、江蘇、山東、湖南、安徽等地鑄造廠應用,並獲得良好的贊譽。1999年9月被國家科技部列入「九五」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在全國推廣應用,現已建成了一條新型鑄造塗料生產線,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002年國土資源科技發展報告
金礦堆浸活性炭吸附解吸電解一體化新技術及新裝置
該套裝置集吸附、解吸、電解功能於一體,在礦山堆浸生產現場就能邊吸附、邊解吸、邊電解,生產出電解金粉,免去了活性炭在吸附塔和解吸塔之間的反復裝卸和長途運輸,減少了載金炭損失和粉化,節省了運輸費用。電解貧液可直接返回堆浸作業繼續使用,充分回收利用電解貧液中的殘留金、氰化物和氫氧化鈉,提高了金的回收率並降低了生產成本。現場產出的電解金粉可及時熔煉成合質金錠上交當地銀行,加快資金周轉,減少流動資金投入量,最大限度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2002年國土資源科技發展報告
該裝置在海拔3700米,自然水溫4℃以下,水沸點僅80℃的現場運轉,若採用新發明的工藝將使解吸溫度在3小時內從4℃升至110℃,打破了常規氰化鈉解吸電解不能在高海拔地區運行的歷史,使常規氰化鈉解吸工藝從48~60小時縮短到12小時,因此該裝置的應用范圍大大廣於國內外同類產品。
該套裝置的吸附率在99%以上,解吸率在98%以上,電解率在99%以上,解吸電解周期10~12小時;可用於海拔5000米以下的金礦堆浸廠,就地邊吸附邊解吸電解生產金粉。
煤系高嶺石質煤矸石生產硅酸鋁耐火纖維技術
以大同盆地石炭紀—二疊紀煤系地層山西組四號煤層為主要研究和利用對象,從山西組地層1739平方公里分布范圍內的7個不同產出地點,採取同一層位夾矸進行化學成分、礦物學特徵的對比研究,掌握了該層位夾矸質量的時空變化規律,確認該層夾矸為高嶺石質煤矸石。經初步估算其儲量可構成超大型礦床,煤矸石質量穩定分布,基本具備作為現代工業原料基地的條件。
細菌預氧化工廠全景
5. 水利部中國科學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的科研成果
據「水利部中國科學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網站資料:自建所以來,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31項;專利16項。其中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分別獲得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項,水利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5項、四等獎1項,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5項,二等獎1項,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2項,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廣獎一等獎1項、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湖北省優秀新產品金鶴獎1項。近五年發表論文260餘篇,其中SCI期刊收錄 49篇。研究所已完成項目300餘項。現有在研科研項目130餘項,其中,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7項(面上項目7項,青年基金10項);水專項子課題1項;948課題1項;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1項;三建委委託科研項目2項。 序號獲獎項目獎勵等級獎勵類別頒獎單位獲獎時間1長江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對生態環境影響及保護措施研究 一等獎科學技術進步獎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2009年2長江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對生態環境影響及保護措施研究一等獎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2009年3重要生物類群對水域環境脅迫的生態響應二等獎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2009年4退化水庫濕地生態恢復技術研究一等獎科學技術進步獎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2007年5鱘魚人工繁殖及規模化養殖配套技術二等獎科學技術進步獎湖北省人民政府2007年.................................
6. 湖北定桐科技有限公司廠房建了沒有
武漢科研成果 在葛店拔節生長
武漢拓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拓材科技)是從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學院課題成果轉化孵化出來的科技型企業,公司總經理盧鵬薦是畢業於武漢理工大學的材料學博士。
2015年10月,盧鵬薦在武漢光谷正式注冊成立公司,租用500平方米的簡易廠房,開始生產高純材料。到了2017年,光谷的廠房被拆遷,他重新四處尋找辦公場所。
「沿著光谷一路向東,最後我們看中了位於葛店的鄂州光谷聯合科技城。」盧鵬薦說,葛店離光谷僅半小時車程,光谷聯合科技城配套設施全,還提供員工宿舍。「了解葛店開發區的規劃後,我覺得可以在這里生根發芽,果斷購置了廠房。」
在葛店落戶,並沒有耽誤拓材科技和武漢高校的合作。通過與武漢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合作,拓材科技極大提升了自主研發能力,促進了科技成果轉化。截至目前,拓材科技已獲得發明專利25項、實用新型專利36項。拓材科技研發生產的超高純半導體及特種功能材料,純度等級從99.99%提升到99.999999%。
今年拓材科技已實現1.3億元銷售收入,盧鵬薦又有了新的謀劃。他在鄂州光谷聯合科技城又租下了一個倉庫,准備擴大生產規模。
入駐孵化器 九成企業武漢「基因」
位於葛店的鄂州光谷聯合科技城,是湖北省科技廳、葛店開發區、中電光谷合作打造的新興產業綜合體和科技成果轉化示範區,主要承接光谷生物城和光谷未來科技城外溢的中小型科技企業。目前,園區已入駐近80家企業,90%來自武漢。
從葛店驅車,僅需30分鍾就能抵達光谷。今年初,地鐵11號線延伸到葛店南站後,每日往返葛店和光谷的「雙城」乘客逾萬人,葛店到武昌、漢口、漢陽「1小時交通圈」已形成,武鄂加速邁向同城化。
「通勤很方便,園區企業很多人都住在武漢。」鄂州光谷聯合科技城總經理助理鄔萌萌介紹。
離鄂州光谷聯合科技城不遠,是投資36億元建設的東湖高新智慧城。目前,這個位於葛店的東湖高新智慧城已入駐鉑華基因等50家企業,90%以上企業來自武漢,企業產品均與武漢有上下游關系。
鄂州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搶抓武漢科教、人才資源外溢機遇,鄂州市人民政府與武漢東湖高新區簽訂了建設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建立聯席會議機制,通過定期聯動,在產業、創新、成果轉化、金融、人才方面實現協同,助推兩地產業集群共同發展。
此外,對接光谷科創大走廊,鄂州正在打造「葛店—花湖機場」橫向沿江產業科技創新發展帶和「葛店—紅蓮湖—梧桐湖」縱向生態科技創新發展帶,承接更多武漢外溢的科技企業。
轄區規上企業 25%直接為武漢配套
11月2日,葛店高新三路,湖北瑞華光電有限公司項目建設工地,施工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廠房已建到了第四層,員工宿舍正在以四天一層的進度加快施工。
湖北瑞華光電有限公司項目建設工地對面,投資80億元的芯映光電也在施工,斜對面三安光電項目二期正拔地而起。三個工地,在高新三路這個十字路口,奏起了「叮叮咚咚」的建設交響樂。
「我們今年9月進場,預計12月封頂,明年三四月份量產。」湖北瑞華光電有限公司項目現場負責人鄒淼波介紹,瑞華光電投資50億元,將打造世界最先進的MiniLED生產線。
在光芯屏產業鏈上,瑞華光電上接三安光電,下連京東方、武漢華星光電、武漢天馬微電子等顯示龍頭,與在武漢投資的上下游企業通力合作,深度融入光谷科創大走廊產業集群發展。
葛店開發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三安光電、芯映光電和瑞豐光電是葛店開發區以光電產業為切入點,主動嵌入、補鏈強鏈,精準對接武漢「光芯屏端網」萬億級產業集群的舉措,葛店將與武漢共建100平方公里的光電信息產業園。
此外,葛店投資40億元建設大健康產業園,與光谷生物城錯位發展,承接光谷生物城向東溢出的科技創新資源,共同打造大健康產業集群。目前有5家企業遷入,正在施工建設。
該負責人介紹,武漢科研成果在葛店落地轉化,已形成「起步在高校、發展在光谷、共享在葛店」的科技成果轉化模式。目前,研發在光谷、產業化在葛店的企業接近100家,葛店開發區四分之一規上企業直接為武漢配套。
記者童勰 特約記者張櫻寧
【來源:鄂州政府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