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幼兒園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教案
一、 教學目標: 1、 懂得我們吃、穿、用的物品都是勞動者辛勤勞動的成果,來之不易,珍惜勞動成果就是尊重勞動者。 2、 願意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挑吃穿,不亂用錢。不攀比,不講排場,不奢侈浪費。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懂得珍惜勞動成果就是尊重勞動者。 難點:生活中,做到不挑吃穿、不攀比、不講排場、不浪費。 三、教學准備: 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調查活動、寫調查報告。干凈整潔教室的圖片、臟亂教室的圖片、教師備課、整隊、打掃、批作業的照片。 學生:調查老師一天的工作量。收集選擇與課題有關的故事、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例,觀察身邊與主題有關的現象。 活動過程: 一、歌曲導入,感受勞動最光榮 1、播放歌曲《勞動最光榮》。 2、師:勞動創造了人類,勞動創造了歷史,勞動創造了光輝燦爛的人類文明。所以有人說「勞動最光榮」「勞動成果要珍惜」。 3、那勞動成果指什麼? (出示勞動者和相對應的勞動成果的圖片。) 4、了解了什麼是勞動成果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三單元第三課《勞動成果要珍惜》。同時出示本課的學習目標。(1、懂得我們吃、穿、用的物品都是勞動者辛勤勞動的成果,來之不易,珍惜勞動成果就是尊重勞動者。 2、願意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挑吃穿,不亂用錢。不攀比,不講排場,不奢侈浪費。 ) 二、事例展示,明白勞動成果來之不易 (一) 1、上課前,老師先請大家看個圖片,(教室又臟又亂的圖片和值日生值日的過程圖片。)孩子們,結束了一天的學習,我們的教室變得又臟又亂,這時,是我們的值日生,用他們那一雙雙勤勞的雙手,經過辛勤的勞動,再一次讓它變得干凈整潔了。在這樣的教室里生活,學習,你的心情怎樣? 2、你想對那些付出辛勤勞動的值日生說些什麼?(小組討論)…… …… 可是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一幕發生了,請看(教室里,課桌下有廢紙的圖片),曾經干凈整潔的教室,變成了現在的樣子,相信每個同學看了,心裡都不是滋味,看到這些,老師還是想請值日生來談談你此時此刻的心情,或看法。…… …… 相信,這時每個值日生的內心都會大聲地喊出:「請珍惜我們的勞動成果!」 3、 所謂勞動成果,就是別人付出了辛勤的勞動,付出了汗水,甚至付出了生命所換來的一個好的結果,對於這樣的勞動成果,我們應該——珍惜。 (同時出示勞動成果的概念) 4、 了解這些以後,我覺得剛才的同學也會為自己的行為而後悔,今後你會怎樣做?………… 5、孩子們,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就是尊重他人的具體表現。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值日生,當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時,我們都想對別人說:「請尊重我的勞動成果。」記住一句話:「好的衛生不是掃出來的,而是靠大家共同保持的。」 (二) 1、在學校,值日生的勞動成果值得我們尊重,老師們的勞動成果也應該值得大家尊重。老師提前發的調查問卷,相信每個小組的同學都已經采訪完畢,現在大家討論一下,從這張調差問卷表上,你發現了什麼?………… 教師一天工作的調查問卷 代課教師: 1、每天上( )節課。 2、上好一節40分鍾的課,需要( ) 分鍾來備課,需要( )分鍾寫教案。 3、每天批( )本作業,用( )分鍾完成。 4、每天除了備課、講課、批作業外,還有什麼工作要做? 2、是啊,為了備好一節40分鍾的課,老師們在下面要做大量的工作:分析教材,查閱資料,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完成教學設計,在書上批註講解的內容,預設可能發生的情況……,看,這是一本老師的教科書,密密麻麻的批註,浸透了老師的血汗,我們多麼希望能在這40分鍾的時間內,教給你們更多的知識,在此,我代表所有老師 ,想對你們說一句話:「請珍惜我的勞動成果。」那麼在課堂上,我們應該怎樣做才是對老師勞動成果的尊重?請大家暢所欲言 ……謝謝大家的理解與支持。 3、通過調查,我們了解了老師的工作不僅僅只是備課、講課,還有批改作業、輔導學習困難的學生,組織活動,參加業務學習……,遇到以下這些情況,我們該如何做?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一項和小組成員交流。(小組合作) 出示:面對老師批改作業後的錯題,我應該—— 課間活動,老師在辦公室給我講題,我應該—— 老師在組織一些活動,我應該—— 老師指出我的錯誤,我應該—— 老師也會犯錯誤,面對老師的錯誤,面對被老師冤枉,我應該—— 4、總結:聽了同學們的發言,老師的內心特別地溫暖、欣慰。希望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同學們能夠倍加珍惜老師和你們自己的勞動成果。 (三)家裡故事,感受勞動成果來之不易 1、「請珍惜我的勞動成果」,不僅是值日生,老師們的呼聲,更是你們父母、親人、以及社會的呼聲。請看這個情境:淘淘的父母工作都很忙,在工作單位勞累了一天,回到家辛辛苦苦做好飯後,淘淘卻說:「這是給人吃的嗎?這么難吃,我可不吃。再說了,我喜歡吃米飯,為什麼又是面條?」 不經意的一句話,傷了誰的心?為什麼?…… 2、又比如,你想要一雙運動鞋,但是當媽媽給你買回來的時候,你發現不是你所期望的阿迪、李寧。你會…… 可憐天下父母心,記住,全世界最愛你的人永遠是你的爸爸媽媽,是你的親人。當你以這樣的態度來面對他們的勞動成果時,我相信有一句話是他們想對你說而又不會對你說的,那就是:「請珍惜我的勞動成果。」請讀老師寄語:(出示幻燈片)孩子們,如果你愛自己的父母,就請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吧,因為這些勞動成果來之不易!能告訴老師,今後你會怎樣做?…… 三、社會現象,升華勞動成果來之不易(出示幻燈片) 1、當我們回到溫馨的家裡,躺在干凈整潔的床上,可知道這是多少人勞動的成果? 2、當我們走進學校,汲取那香醇的知識,可知道老師灑下了多少辛勤的汗水? 3、當我們漫步公園,感受那一草一木的愜意,可知道它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 4、當我們走進商場、集貿市場,看見琳琅滿目的商品,可知道它經過多少人不停的勞作? 1、孩子們,「請尊重我的勞動成果,」是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其中包括你自己,最想告訴大家的。請聽他們的心聲:(出示幻燈)(小組成員討論) l 面對這樣的浪費現象,農民伯伯想說,一粒糧,千滴汗,粒粒糧食汗滴換,請大家—— l 冒雨指揮,不管風雨的襲擊,甚至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全,可是卻有人這樣的不理解,交警叔叔想說,不論刮風下雨,嚴寒酷暑,我們都會認真執勤,確保道路通暢,請大家—— l 除了他們,還有那些幫助病人解除痛苦的醫務人員;不遠千里為大家傳遞信息的郵遞員;為城市建設默默工作的建築工人;為方便人們生活的售貨員……,各行各業的勞動者,他們都為社會做出了貢獻,請將你課前收集到的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向大家做一個匯報:他們每天都做什麼?他們的希望是什麼?替他們說一句心裡話, l 你作為一名勞動者想告訴大家的話。 ……想說,……,請大家…… 2、總結:是勞動,讓我們能在窗明幾凈的教室安心地學習:是勞動建成了今天的萬丈高樓:是勞動,讓地球變成了一個村落:是勞動,讓荒蕪的土地變成了畝畝良田……孩子們,每一項勞動都是光榮的,每一項勞動成果值得尊重的,請讀勞動者的心聲,也是你自己的心聲: 請珍惜我的勞動成果,是對我的尊重,更是對您的尊重!
⑵ 怎樣培養孩子珍惜勞動成果的習慣
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家長對孩子的溺愛,有的孩子染上了任意浪費的不良習慣。有的家長為孩子准備的學習生活用品十分齊全,而且越來越追求高檔化。對孩子來說,這些東西來得太容易,因而不知愛惜,常常出現東西舊了或不喜歡了,就換新的或買更好的;有的隨意損壞了也不在乎。一些過於寵愛孩子的家長認為,東西是為人服務的,只要孩子開心,破費些、浪費些算得了啥,於是一些孩子就大手大腳慣了。
孩子不知道什麼是浪費,也不知道什麼是愛惜。盡管這些東西看起來微不足道,花不了多少錢,但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很不利的。各種生活學慣用品,是有關行業勞動者的一種勞動成果,是人們創造出來的社會財富,家長要培養孩子珍惜勞動成果的良好習慣。
為什麼呢?因為從孩子健康成長的角度講,教育孩子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有以下好處:
(1)有利於孩子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因為只有體會到勞動的艱辛,才能懂得成果的珍貴;只有意識到了勞動成果的珍貴,才能贊賞和熱愛勞動。
(2)有助於孩子養成節儉的習慣。雖然,孩子在年齡小的時候,浪費的東西畢竟有限,但如果家長因此而放任其發展,後果將不堪設想,貪圖享受、好逸惡勞、喜新厭舊等劣習都有可能隨之而產生。相反,一個節儉的人,往往能心平氣和地享受生活、熱愛生命。
家長該採用什麼樣的手段來幫助孩子懂得珍惜勞動成果呢?可以這樣做:
(1)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如洗手帕、為長輩幫廚等。孩子只有從小就得到基本的勞動鍛煉,才會懂得勞動果實是多麼來之不易。
(2)憶苦思甜。爺爺奶奶們可以用「憶苦思甜」的方式,給孩子看看以前的舊照片,人們穿著打扮的樸素,講講小時候的故事,在歷史的回味中,孩子可能不能體會以前的艱苦,但他們會知道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3)與貧困戶孩子進行對比。現在農村的大多數農戶的孩子生活是甜美的,可是各個不同的地方也還存在一些貧困戶,有許多孩子在失學、貧困、飢餓的威脅中。通過電視中「希望工程」的宣傳片,家長可以適時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對比之中,孩子會倍加珍惜自己的生活條件,對身邊的物品產生愛惜之心。
(4)讓孩子從自己的物品做起。在家長為孩子買回玩具、圖書後,必須教會孩子如何保管,並對孩子的行為進行督促。家長要對一切物品也都很愛惜,比如節約水電、糧食,在外愛護公共財物等,並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教育。如果孩子損毀了物品,可對其進行適當的懲罰,同時延緩添置物品的時間,讓孩子充分體會到損壞東西後所帶來的不便。
(5)一個懂得珍惜他人勞動成果的孩子,必定會是一個善解人意的善良的孩子。家長在用物質表達對孩子的愛時,也一定要不失時機地對孩子講講「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⑶ 中班社會(珍惜勞動成果)旺豆教案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一切用品都是勞動成果,它們來之不易。
2.懂得珍惜勞動成果是一種美德,是尊重勞動人民的表現。
情感:
1.以珍惜勞動成果為榮,以浪費勞動成果為恥。
2.尊敬珍惜勞動成果的人,願意向他們學習。
行為:
1.珍惜日常生活用品和學慣用品,不損壞,不浪費。
2.見到同學不珍惜勞動成果,加以勸阻。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與第二課《不比吃穿》組成一個單元,同屬課程標准三至五年級「勤勞節儉」德目,它們有密切聯系,同是培養學生勤儉節約的美德,但著重點各不相同。本課著重於教育學生珍惜勞動成果,下一課著重於教育學生不和別人比吃穿。對學生進行「珍惜勞動成果」的教育,在目前顯得特別重要。其一,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群眾生活水平提高,學生的家庭生活條件和學習條件都有了較大的改善,特別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學生,吃、穿、用應有盡有,家長為他們准備的學習、生活用品十分齊全,他們往往難以體會這些用品是勞動成果,來之不易,因此不知愛惜。其二,現在不少學生尤其是獨生子女,在家中處於特殊的地位,有求必應,有的甚至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對勞動的艱辛缺乏體會,不知道應該珍惜他人的勞動,所以隨意浪費生活用品和學慣用品。本課教學必須從這些實際情況出發,在低年級已進行過的愛惜學習、生活用品,愛護課桌椅和愛惜糧食等方面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針對性,務求收到實效。
本課以學生簡單地說出日常吃的、穿的、用的導入 ,目的在於引起學生的興趣。那麼應該怎樣對待這些勞動成果呢?課文選用的是董必武教育子女珍惜勞動成果的故事。課文選用的是幾個貼近兒童生活的小故事,學生易懂,但對其中一些具體情節,如把掉在桌上的飯粒撿起來吃,把桃樹上的樹膠刮下留著用來粘毛筆等,他們不一定認同,這是正常的。教學不必糾纏於這些情節,更不是要求學生簡單地模仿,而要緊緊圍繞教學要點,著重理解「勞動成果來之不易,要珍惜」的道理。在分析課文時,不僅要讓學生了解董必武是怎樣做的,而且要使學生明確他是怎樣想的,要將他的表現和思想緊密聯系在一起,從而達到學習董必武珍惜勞動成果的高尚品德的目的。
為了鞏固和理解課文內容,還安排了「說一說」。「誇一誇」、「議一議」、「看一看」四個欄目。目的是讓學生認識到,一些看得見的東西是勞動成果,有些雖然不是具體的東西,但也是人們辛勤勞動得來的,也是勞動成果,應當珍惜。
教法建議
教師可結合課文、插圖和方框中的提問,著重分析三個問題。
⑷ 六年級上勞動成果要珍惜品德課件
幾經辛苦,終於找到,給我加分,好嗎?這個網址可以下載
http://www.1kejian.com/e/9/71/2007/2007042224632.html
另外,還有http://www.wyrj.com/teacher/jiaoan/sixiang/03/4555.html
⑸ 勞動果實來之不易,所以要珍惜。我應該怎樣珍惜勞動成果______________
①珍惜勞動成果,就是尊重勞動、尊重勞動人民的具體表現。②我們所有的用品都是通過許多勞動者的辛勤勞動生產出來的中,都來之不易。③珍惜勞動成果,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④我國是資源貧乏的國家,而且目前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還有很多人的生活並不富裕。⑤對於個人,特別是青少年來說,勤儉節約有助於激發奮發進取的精神,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 |
⑹ 我們應該怎樣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
勞動人民是偉大的,所做的一切都是用血汗換來的,不毀壞,不浪費,
不賤踏,而且還要發揚勞動精神,,,,,
⑺ 如何珍惜老師勞動成果
1)你所指的是什麼勞動成果?2)為什麼要珍惜呢?3)珍惜其勞動成果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嗎?4)你不覺得教育問題,同時也有老師的問題嗎?5)不要盲信老師,要敢於挑戰老師,同時學會自主學習。
⑻ 勞動成果為什麼要珍惜怎樣珍惜勞動成果
從心理抄學上講,心理學中有一個「黃金法則」。 也就是說,「我希望他人對我怎樣,我就要先對他人怎樣」。 你希望別人珍惜你的勞動成果,所以你要先珍愛他人的勞動成果。 從社會心理學上講。有一個「自我價值保護原則」。 也就是說,我們會對認可和接納自己的人,反過來給與肯定與支持。 你珍惜他人勞動成果,是對他人的認可和接納,反過來對方也會支持肯定你,這樣有助於社會人際關系的建立。
滿意的請採納哦!
⑼ 幼兒園大班社會《珍惜勞動成果》教案
設計意圖: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生命線。我國是個淡水資源缺乏且時空分布不均的國家,也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然而,中國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國家。近幾年在國家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工作中,節約水資源是其中重要的一條,建立發展節水工程、加大宣傳力度、防止污染的制度是讓人們明白:節約,不僅是省錢,更是為了更大限度地減少資源的消耗來保護我們的環境,保護我們的明天。 在孩子的生活和游戲中,水能給他們帶來很多的樂趣:小水滴旅行記、水是人類的好朋友、吹泡泡、沉浮實驗、奇妙的水車、顏色變變變等活動中,幼兒已經完全被水的「魔力」給征服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讓孩子了解國家水資源缺乏,並且已經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影響的現狀,由此,我設計了《節約用水從我做起》的活動,培養孩子的節約意識,使他們從小就樹立節約的觀念,大力宣傳讓身邊的每個人都知道節約用水,人人有責。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國家水資源的現狀,激發幼兒節約用水保護環境的責任心。 2、懂得節約用水不但要從我做起,還要大力宣傳讓每個人都知道。 活動准備: 一、知識經驗准備: 1、幼兒通過開展與水相關的主題活動已經了解水在生 活中的各種用途,以及水與人類生存密不可分的關系。 2、讓幼兒在家長的引導下觀察記錄生活中浪費水資源的不當行為,並與家長一起商討一些節約用水的好辦法。 二、 物質材料准備: 多媒體宣傳片:地球的「渴」望。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 1、提問:小朋友們,誰能說說水有哪些用途呢? 幼:可以喝的;可以用來吹泡跑,玩游戲;可以用來澆花可以用來洗臉、洗腳…… 2、提問:如果世界上沒有了水,會怎麼樣呢? 幼:人就沒有水喝就會活不下去了;我們都會很臟沒有水洗澡;小動物也會沒有水喝的,花和樹也會枯死了;世界上就沒有大海了…… 二、觀看多媒體宣傳片,請幼兒說說都看見了什麼? 指導語:水有這么多的用途,而且對人類非常的重要,可是現在我們國家有很多地方都嚴重的缺水,那裡的人們連喝水都很困難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田裡都幹了不能種糧食了、河裡都沒有水、池塘也乾裂了、小朋友在水坑裡舀水……) 三、激發幼兒的同情心,鼓勵幼兒節約用水,從我做起。 指導語:小朋友覺得那裡生活的人們可憐嗎?你們想不想幫助他們呢?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四、請幼兒把與家長討論的生活中節約用水的好辦法拿出來與小夥伴一起分享。 1、一水可以多用,用洗衣服的水拖地,沖廁所,洗車,洗鞋子;洗菜和洗手的水沖廁所或澆花。 2、隨時關緊水龍頭,不讓它滴水,避免造成流量過大的浪費現象。 3、洗手的時候水不能開得太大,沖完廁所要關好水龍頭。 4、下雨的時候可以把雨水用盆和桶接著,存著可以用的。 5、洗澡時採用省水的淋浴; 擦肥皂、刷牙、洗碗、筷時, 要關上水龍頭。 6、發現水龍頭有滴漏現象時, 用水盆接住滴漏的水, 然後請大人及時維修。 7、勸媽媽衣服少的時候盡量用手洗, 這比用洗衣機省水、省電。 8、發現有人浪費水, 應及時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