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QC小組法的QC小組法的主要內容
QC小組法的主要內容為分類、成員、注冊登記三部分,具體如下:
一、根據工作性質和內容的不同,QC小組大致可以分為四種類型:
(1)現場型:主要以班組、工序、服務現場職工為主組成,以穩定工序,改進產品質量,降低物質消耗,提高服務質量為目的。
(2)攻關型:一般由幹部、工程技術人員和工人三結合組成,以解決有一定難度的質量關鍵為目的。
(3)管理型:以管理人員為主組成,以提高工作質量,改善與解決管理中的問題,提高管理水平為目的。
(4)服務型:由從事服務性工作的職工組成,以提高服務質量,推動服務工作標准化、程序化、科學化、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目的。
2、QC小組的成員
為了便於活動,小組人員不宜過多,一般為3-l0人較合適。小組成員要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思想,努力學習全面質量管理基本知識和其他現代管理方法,熟悉本崗位的技術標准和工藝規程,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水平,並能積極參加活動。
(1)qc成果獎申報表小組簡介擴展閱讀:
措施:領導要重視開展質量管理小組活動。
在企業中,企業的決策層(企業的最高管理層)是推進全面質量管理和QC小組活動的關鍵,「TQC就是頭QC」。有企業的領導參與、支持,許多問題,如:激勵政策、獎勵制度、QC小組活動的時間、活動資金和活動計劃等問題才能實實在在得到解決。
事實上,很多成功開展QC小組活動的企業,都是決策層的領導親身參與QC小組活動、親手寫成果報告、發表成果,身體力行地對QC小組活動給予大力支持,才推動了企業QC小組活動的順利開展並取得優秀成果。
企業中層管理幹部參與QC小組活動也是提高QC成果率的重要因素。參與活動決不只是起領導作用,而應該是在其中起模範和帶頭作用,親自參與其中部分或全部活動,監督各項工作的落實,保證各項活動按計劃實施與開展。
Ⅱ 教學成果獎申報書成果簡介及主要解決的教學問題怎麼寫
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幾個基本的元素:
1、背景
案例需要向讀者交代故事發生的有關情況: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紹一堂課,就有必要說明這堂課是在什麼背景下進行的,是一所重點學校還是普通學校,是有經驗的優秀教師還是年青的新教師,是經過准備的「公開課」還是平時的「家常課」,等等。背景介紹並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說明故事的發生是否有什麼特別的原因或條件。
2、主題
案例要有一個主題。寫案例首先要考慮我這個案例想反映什麼問題,是想說明怎樣轉變差生,還是強調怎樣啟發思維,或者是介紹如何組織小組討論等等,動筆前都要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想法。比如學校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不同的研究課題、研究小組、研究階段,會面臨不同的問題、情境、經歷,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寫作時應該從最有收獲、最有啟發的角度切入,選擇並確立主題。
3、細節(案例描述部分)
有了主題,寫作時就不會有聞必錄,而要是對原始材料進行篩選,有針對性地向讀者交代特定的內容。比如介紹教師如何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就要把學生怎麼從「不會」到「會學」的轉折過程,特別是關鍵性的細節寫清楚。不能把「方法」介紹一番,說到「掌握」就一筆帶過了。
4、結果
一般來說,教案和教學設計只有設想的措施而沒有實施的結果,教學實錄通常也只記錄教學的過程而不介紹教學效果;而案例則不僅要說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學的過程,還要交代教學的結果,即這種教學措施的即時效果,包括學生的反映和教師的感受等。讀者知道了結果,將有助於加深對整個過程的內涵的了解。
5、評析(也就是案例的分析,分析可以單獨進行,也可以融入在案例描述中)
對於案例反映的主題和內容,包括教育教學的指導思想、過程、結果,對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評析是在記敘基礎上議論,可以進一步揭示事件的意義和價值。比如同樣一個「問題生」轉化事例,我們可以從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不同的理論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學的規律。評析不一定是理論闡述,也可以是就事論事、有感而發,引起人的共鳴,給人啟發。評析同時也是筆者對案例所揭示問題的詮釋與研究,是一個聯系實際的提升過程。需要教師運用教育教學理論對案例作出多角度的解讀。通過詮釋,挖掘這些矛盾背後的內在思想,揭示其教育規律就顯得十分的必要。
案例完整的結構形式:背景--主題--細節--結果--評析。
1、變式結構:背景--描述--分析
2、案例過程--案例反思
3、案例--問題--分析
4、主題背景--情境描述--問題討論--反思研究等。
注意:案例撰寫中,五個基本要素並不一定面面俱到,但細節與反思(評析)不可少。如果沒有這些因素,就不能說是案例。
Ⅲ qc小組簡介怎麼寫
小組概況:人數,活動期間,活動了幾次,有沒有歷史成績,有歷史成績的要寫出來什麼活動,什麼成果。
活動概況:這次的課題現狀調查原因分析,對策,等的概括。
小組特色(可以體現在活動概況中,也可以單列):活動特點,不足之處
下一步展望。
需要這個最好發個郵箱,這樣別人有現成的表格什麼的可以直接發給你。
Ⅳ 創建全國QC小組優秀成果獎需要哪些資料
申報工作參考舊的,不同的地方不一樣:
各縣(市)建築業協會,各有關會員單位:
為了進一步加強建設工程質量管理,廣泛開展工程建設QC小組活動,全面提升工程質量水平,增加企業經濟效益,現決定在年底召開徐州市建築業QC小組活動成果發布會(具體時間、地點屆時另行通知),從中評選出一、二等獎和優秀獎若干個。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認真填好《徐州市建築業 2007年度QC小組活動成果獎申報表》(一式2份)和《QC小組活動現場評審表》(一式2份),企業現場評審部門的評價和推薦單位確認成績及評價要寫得簡單具體(不能只寫「同意申報」),字跡要清晰、工整。
二、QC小組活動成果獎申報資料的製作,必須符合我會舉辦的QC小組活動骨幹培訓班上老師講授的程序。每個成果資料報送一式20份(單獨裝訂,統一使用A4紙)。
三、申報的成果所在的QC小組成員原則上要有二分之一以上參加過我會舉辦的QC小組骨幹培訓班學習並取得培訓合格證,將培訓合格證復印件(一式2份)分別與《申報表》、《現場評審表》裝訂在一起報送,其順序是:申報表、評審表、合格證。凡參加培訓不夠二分之一的小組,請安排其成員參加我會將於本月中旬舉辦的QC小組活動骨幹培訓班學習。
四、申報名額不限,但一項工程只能申報1~2項成果。
五、申報QC小組活動成果獎的企業,必須是我會會員單位,並交清2007年會費,如沒交會費,應先補交後申報。
六、每個成果申報費、證書費、宣傳代辦費等共150元,在報送申報
資料時一並交清。
七、申報截止時間:2007年12月10日,逾期不受理。
Ⅳ QC小組成果認證報告
壁砼支護表面復質量優良品率達制到90%以上。目標可行性論證:根據現場條件和小組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我們認為對存在的主要問題蜂窩,我們能解決80%。那麼,砼支護表面質量優良品率將達到: 85%+(1-85%)×73.33%×80%=93.8%≥90%說明小組目標可以實現。原因分析針對存在問題,我們召開全體小組成員會議,大家暢所欲言,採用因果分析法,全面、認真查找產生蜂窩的原因以便制定對策,詳見圖6-1。
Ⅵ qc小組成果總結報告怎麼寫啊
一般QC的總結報告分兩種,一種是單純的年底總結表格,里邊只要把小專組概況,課題,現狀調查屬數據,問題原因,對策,效果,這些重點項目做出來就可以了。
一種是QC發表用的Powerpoint版,按QC小組的四段8步(也有叫10步的)的步驟寫就可以了。Powerpoint版的網上有範文,找一個充分理解,然後照貓畫虎基本能過關,但是要想做出一份好的還是很難的。
Ⅶ 2014年工程建設優秀qc小組有幾個獎項
2014年工程建設QC小組獎項有:全國工程建設優秀QC小組稱號,全國工程建設QC小組活動優秀企業稱內號,全國工程建設容QC小組活動優秀小組長稱號,QC成果一等獎,QC成果優秀發布獎,QC小組優秀組織等。
2014年工程建設QC小組的成果交流大會,共有29個地區、17個行業(總公司)有關協會推薦申報了875個全國工程建設優秀QC小組,是近年來申報數量最多的一年,也是申報地區和行業數量以及參會人數最多的一年。經各地區、行業協會推薦申報,中國建築業協會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分會初審,並經全國工程建設優秀QC小組評審委員會評審,875個QC小組榮獲2014年全國工程建設優秀QC小組稱號,100個企業榮獲2014年全國工程建設QC小組活動優秀企業稱號,91位同志榮獲2014年全國工程建設QC小組活動優秀小組長稱號,並在會上受到表彰。綜合資料評審和現場發布成績,875個優秀小組中產生一等獎180個,同時產生12個優秀發布獎。會議還表彰了在推動本地區、行業開展QC小組活動、評審優秀QC小組及會議組織方面成績突出的8個優秀組織單位。
供參考
Ⅷ qc小組簡介怎麼寫
QC小組第一階段工作安排
為了更好地開展QC小組活動,在活動中遵循科學的工作程序,步步深入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需要我們每名小組成員團結協作,共同努力。
第一階段屬於數據搜集整理階段,具體分工如下:
一、邵方同志統籌規劃本次QC小組活動實施方針、策略。
二、劉應學同志負責本次活動的實施進程監督、管理。
三、楊琨同志負責《QC選題成果簡介表》的製表編寫工作。同時負責對選題、選題理由、設定目標、確定主因、制定對策、對策實施等環節進行數據統計及編寫。
四、吳靈麗、劉怡、周常芳同志負責具體數據的採集統計工作,安排如下:
1、吳靈麗同志工作安排。
⑴負責統計09年度某月全站員工的工作量,(包括當月的個人「發卡量」、「收費額」、「各班班長天數」、「票據員工作天數」)及錄入用時、統計用時。
⑵負責測試新型EXCEL《工作量表〉〉今年某月的具體錄入用時、統計用時及全站員工的工作量(包括當月的個人「發卡量」、「收費額」、「各班班長天數」、「票據員工作天數」),形成書面報告至QC小組。 註:書面報告內容。
①註明統計的具體方法。
②註明具體用時。
③哪些環節比較影響統計時間需逐條註明。④將新舊統計方法進行科學對比,形成《對比結果表》。
2、劉怡同志工作安排:
⑴負責統計09年度某月日考勤表的考勤情況(包括當月的個人具體出勤天數,各類班次數量等)、錄入用時、統計用時。 ⑵負責測試新型電子報表《日考勤表》今年某月的考勤情況(包括當月的個人具體出勤天數,各類班次數量等)、錄入用時、統計用時,並形成書面報告至QC小組。
1
註:書面報告內容。 ①註明統計的具體方法。
②註明具體用時。
③哪些環節比較影響統計時間需逐條註明。
④將新舊統計方法進行科學對比,形成《對比結果表》。
3、周常芳同志工作安排。
⑴負責統計09年度某月百分考核具體情況(包括當月的個人獎懲時間、獎懲分值、獎懲原因等)及統計用時。
⑵負責測試新型《百分考核表》今年某月的具體情況(包括當月的個人獎懲時間、獎懲分值、獎懲原因等)及統計用時。並形成書面報告至QC小組。
註:書面報告內容。 ①註明統計的具體方法。
②註明具體用時。
③哪些環節比較影響統計時間需逐條註明。
④將新舊統計方法進行科學對比,形成《對比結果表》。
4、叢培麗因近期需准備迎接養護大檢查工作的內業整理,
第一階段暫不安排工作任務。
第一階段計劃完成時間為3個工作日,在此期間停止小組人員休假,在規定時間內完不成工作計劃的,全體小組成員共著共同進退的原則,繼續利用休假時間共同來解決剩餘問題,望諒解。
希望同志們在活動中堅持用數據說明事實,所有數據必須用科學的方法來分析,大夥要本著資源共享的原則,遇到困難和問題隨時向QC小組提出,討論解決方法,而不是憑「想當然」或個人經驗來解決。
Ⅸ 評價QC小組活動成果以什麼為主
評審的目的:肯定成績,指出不足,以不斷提高QC小組活動水平;表彰先進,落實獎勵,使QC小組活動扎扎實實地開展下去。
評審原則
從大處著眼,指出主要問題:活動程序是否符合PDCA循環理論;項目各個環節是否做到以客觀事實為依據;數據是否完整、正確、有效;統計方法運用是否恰當、正確;(評審內容詳見《QC項目成果評審表》)
客觀有依據:根據評審標準的要求提出評審意見;
避免在專業技術上鑽牛角尖;不單純以經濟效益為依據評優。
評審的標准
現場評審:評審重點是QC小組項目及成果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發表評審:總體評價項目成果的主要特點,在程序、方法、數據等方面總的情況;
具體指出每一個不足點及其根據。
Ⅹ QC小組的活動過程與效果應該怎麼寫
如何編寫小組成果報告
一、成果報告的編寫人應掌握:
小組活動的基礎資料
編寫成果報告的要求
編寫成果報告的技巧
二、基本要求
文字要精練
程序要清楚,邏輯性要強。
盡量使用圖表,數據,示意圖。
成果報告要真實,不允許「倒裝」。
要根據課題抓住重點,突出一條主線。
對專業性較強的技術術語要解釋。
採用法定計量單位。
三、寫作技巧
靈活運用四段八步,不要機械地平均安排。對PDCA循環的四段八步可根據課題有所取捨。
編寫成果報告不能就事論事。要提煉、加工、選擇最能代表選擇活動水平、最有說服力和最精彩的內容報告出來。
每一步驟之間要有過渡,要前後呼應。
開頭要引人入勝,結尾要令人回味。
四、存在的共性問題
(1)、「新八股文」
(2)、文字多圖表少
(3)、中心問題不突出
(4)、邏輯性不強前後不協調
(5)、缺乏用數據說話
(6)、工具運用不當,出現錯誤較多。
五、准備工作及必要性
編寫成果報告,實際上是一個學習提高的過程。對課題整個活動過程進行認真回顧和分析,不能僅僅靠成果報告的起草人,而應靠小組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靠集體的力量和智慧。而集體總結就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備。
六、准備工作的內容
(1)、確定成果報告的中心內容。本次課題活動中主要解決了什麼問題,產生問題的主要原因,採取了哪些主要措施,取得的主要成績。以及本課題的最大特色(特點)是什麼。
(2)、確定成果報告的編寫提綱。
(3)、全體參與分工負責。
七、原始記錄的內容
(1)、小組開展集體活動的會議記錄。
(2)、課題活動前對現狀的調查資料。如質量、產量、消耗、成本、經濟損失、用戶意見、現場運行觀測等方面的數據、調查記錄。
(3)、活動中掌握的第一手資料、數據記錄等。
(4)、對比資料,如課題主要目標(指標)和國內外同行業、本企業歷史最好水平,活動前後的對比資料等。
八、成果報告的主要內容
QC小組活動是按PCDA循環的科學程序進行的,而成果報告是小組活動的真實寫照,是依據活動過程編寫的。因此成果報告的主要內容和結構也應體現PCDA循環過程。
8.1、小組概況
企業概況或與發表課題有關的產品質量(服務質量)、用戶需求的簡況。
小組概況:
——小組成立時間、本課題活動時間、注冊時間、注冊編號
——人員結構及文化技術素質結構、組內分工
——本課題類型、
——本課題小組集體活動總時數、出勤率
——歷年課題完成情況,獲獎情況。
發表對象的簡介,專業簡介及作用等。
8.2、選題理由
①、企業實現方針目標和中心工作中的重點、難點、關鍵問題。
②、市場營銷、用戶需要(下道工序)迫切解決的問題。
③、工作、生產(服務)現場的薄弱環節,以及質量、消耗、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等。
8.3、現狀調查
主要介紹小組進行了哪些調查活動及分析活動,從而找出主要問題。
①、開展了哪些調查活動,查閱哪些資料,進行了哪些現場觀測調查,徵求了哪些服務對象的意見與建議,調查活動採用了什麼方法,方式,如何進行的調查等。
②、進行分析。根據調查得到的數據和事實。採用何種統計方法並經過計算分析後對調查對象得出的結論。
現狀調查要注意的問題
①、要簡介課題的工藝過程或專業特點。
②、注意說明調查方法的客觀性、可信度、代表性。
③、注意時間性。
④、杜絕「三無」即:無調查方法、無數據、無分析。
⑤、主要問題不可確定過多,一般一個為好,最多不要超過兩個,防止主題分散,針對性不強。
8.4、確定目標值
①、針對主要問題的現狀,設定本課題通過活動後將主要問題解決或改善到什麼程度。
②、實現這一目標值的依據是什麼,即:可行性分忻。
目標值的設定方法
①、依據本企業的歷史最好水平,來說明目標值實現的可行性。
②、依據本企業同類產品已達到的質量水平說明目標值是可行的。
③、依據同行業廠家達到的水平,確立趕超目標,說明實現目標值的可行性。
④、現狀調查的結果。其目標值可用以下公式計算:
活動目標值=(現有水平十潛力)*排列圖中所要解決問題占的頻率。
⑤、用戶或國家的質量要求、企業或部門領導的指令。這是必須做到的。
設定目標值應注意的問題
①、目標值應既有進取性又要合情合理,過高難以實現會挫傷大家的積極性,過低會使小組成員覺得組織活動沒有必要。
②、目標值要量化。
③、目標值應和課題相統一。
④、目標、目標值不可設的太多,一般以一個為好,最多不要超過兩個,以免主題分散無針對性。
⑤、對目標值要進行可行性分析。
8.5、原因分析
本部分是現狀調查的深入,也是確定主要原因的依據和解決問題的基礎,關鍵是正確表達主要問題和產生原因的關系。
主要內容
①、收集產生主要問題的原因所採用的方式方法。
②、將原因進行分類、歸類、分析所採用的方式方法。
如何選用工具
因果圖、樹圖,關聯圖常被QC小組用來進行原因分析,因此在選用這些工具時必須加以區分,以提高使用工具的有效性。
①、當影響問題的因素之間沒有較密切的關聯關系時,採用因果圖和樹圖為好;當因素的展開層次比較多,則採用樹圖為宜。
②、當分析的問題影響因素之間有關聯關系時,選用關聯圖為好。
8.6、確定主要原因
經過原因分析後,找出了各種產生問題的全部原因,但這些原因對問題的影響程度不一樣,也存在著「關鍵的少數,次要的多數」,能否抓住這少數主要原因,是使問題得到解決的關鍵
①、確定要因的方法及結果
②、確定要因的驗證方案。如採用的方法、抽樣的數量、方法、時間、地點等。
③、驗證的簡要過程及結論。
確定要因應注意的問題
①、 確定要因不能只定性,應輔以定量的驗證
②、 確定的要因一定是因果圖(樹圖))分析中的末端原因,關聯圖中的末端原因或主要的中間原因。
③、 要因確定的數量不可過多,一般不超過5個。
④、 確定後的要因要在工具圖表中做出標記,以示區別。
8.7、制定對策
針對確定的影響主要問題的主要原因,策劃切實可行的實施改進方案和活動計劃,使主要問題得到改善並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①、針對每個要因制訂改善的目標值。
②、制訂改進的措施。如操作方法、技能、設備、工藝、管理方法內容、工作現場、服務項目、標准等。
③、對策、措施要分開,對策表明干什麽,措施表明怎麽干,措施越詳細越好。並確定責任人,規定完成的時間,必要時確定檢查人。
制定對策應注意的問題
①、對策中的要因項目,必須是經驗證確定的要因,二者必須對應。
②、對策是要因項目的改進方法或手段。
③、分目標是針對每一要因所設定的改進要求。目標要盡量量化。
④、措施項目是針對為改變現狀實現目標所採取的作業步驟,應具體、具有可操作性。
⑤、措施的責任人不要求體現全員性。
8.8、實施
本部分主要介紹按制訂的對策進行實施的情況及實施的效果。
應注意的問題:
①、有的成果不介紹實施情況,只用按對策如期完成一句話帶過。
②、實施情況和前後內容不對應。
③、要盡量採用數據,圖表說明問題。
8.9、效果檢查
效果檢查是整個成果的高潮,是體現小組成績的具體顯示,因此要客觀實際,全面體現課題的活動成果。
①、檢查對比活動前後主要問題現狀的變化情況以及總目標的實現情況。
②、檢查其他相關指標的改進效果。
效果檢查應注意的問題
①、要有明確的目的性,要與課題的主要問題和總目標相對應。
②、要以數據和事實為依據,取得的成果要有有關部門的認證。
③、經濟效益要有計算依據,對經濟效益的計算應按GB3533.1-83(標准化經濟效果的評價原則和計算方法)規定的計算公式送行計算。
8.10、鞏固措施
①、逐條列出新增、更改文件的編號、名稱及內容。
②、簡要介紹實施這些文件的其他相關活動。
③、應把那些經過實施驗證,確實有效的措施納入規程、標准、或管理制度中去。
制定鞏固措施應注意的問題
①、鞏固措施必須是本課題活動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②、涉及技術文件管理文件的修訂、新增應說明編號、名稱及相關內容。
③、不能抽象,籠統、無可操作性。
8.11、遺留問題及今後打算
這部分是成果的結尾,它的作用應是使聽眾明確成果主旨,加深印象,增強信服力和令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