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2012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獎

2012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獎

發布時間:2022-01-13 16:22:31

㈠ 蔡陽健的獲獎及榮譽

2012年江蘇省高校第九屆大學生物理及實驗課件作品創新競賽優秀指導老師榮譽稱號
2011年蘇州大學周氏教育科研優秀獎
2010年度江蘇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
蘇州大學2010屆畢業設計(論文)優秀指導教師
獲2008-2009年度蘇州市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2項)
2007年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論文題目 「復雜激光束的變換與符合成像研究」,指導老師林強教授,朱詩堯教授
2007年獲德國洪堡基金
林強,蔡陽健,王立剛,朱詩堯, 部分相干激光的機理及其應用, 2007年度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06年度浙江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論文題目 「復雜激光束的變換與符合成像研究」,指導老師林強教授,朱詩堯教授
2005年浙江大學優秀畢業生,浙江省優秀畢業生,浙江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2004年獲浙江大學中科院獎學金,一等獎學金,「三好學生」榮譽稱號
2004年林強,蔡陽健,王立剛,戈迪,部分相干激光的產生和傳輸特性研究,獲浙江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一等獎
2003年 林強,蔡陽健,部分相干各向異性扭曲高斯-謝爾模光束的張量ABCD定律,獲浙江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一等獎
2003年 林強,蔡陽健,部分相干GSM光束的分數傅立葉變換,獲浙江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
2003年蔡陽健,林強,橢圓厄密-高斯光束及其經過旁軸系統的傳輸,獲浙江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
2003年,獲浙江大學竺可楨獎學金(浙江大學最高榮譽獎學金),光華獎學金,「三好學生」,研究生「學術十傑」榮譽稱號。
2002年,獲浙江大學竺可楨獎學金(浙江大學最高榮譽獎學金),研究生一等獎學金,「三好學生」,研究生「學術十傑」榮譽稱號。
2000年浙江大學優秀畢業生
1999年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二等獎
1998年浙江大學一等獎學金,三好學生
1997年浙江大學一等獎學金

㈡ 衢州學院的學術研究

據2014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擁有由學校牽頭、6家企事業單位合作共建的浙江省科技創新服務平台1個,市級重點實驗室7個。與中國社科院哲學所聯合建有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中心,與浙江省社科院合作建有國際孔氏南宗文化研究中心 。
建有結構工程與防災研究所、動力裝備及控制技術研究所、智能信息處理研究所、社會企業研究中心、公共體育與健身技術研究所、功能材料研究所、數字化設計與製造研究所、電器智能技術研究所、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農村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等校級科研平台 。 2012年,該校共獲各級各類科研立項70餘項,其中省部級以上項目10項,2個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實現了該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重大突破;8項科研成果獲得浙江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和衢州市科技進步獎;共申報各類專利20多項 。
據2014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衢州學院收獲社科成果59項、出版專著19項、授予專利32項。 衢州學院出版專著一覽表(截至2012年年末)序號著作名稱作者出版社出版時間1審美滲透論——高校人才培養中的審美滲透研究葉碧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2數學資優教育盛志榮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3孔氏南宗與浙西南社會變遷研究吳錫標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4環境倫理與終極關懷嚴雲鴻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5企業社會責任與競爭優勢的關系:組織文化及社會資本的影響鄭文山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6話語的靈性——現代散文語體風格論貴志浩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7英語新詞新語研究徐昌和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8影木之舟張子夏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9大學審美文化教育論葉 碧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10現代作家語文教育思想論周紀煥語文出版社200811教師教育概論汪文賢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12音樂文化導論黃昌海四川美術出版社200813數學問題論汪文賢研究出版社200714數學思維論汪文賢浙江攝影出版社200715東西方日常文化徐克樞Wheatmark200716詩藝綜論楊景春大眾文藝出版社200717傳統人生哲學智慧散論張偉勝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18實踐理性論張偉勝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19古代江南城鎮發展與社會演變研究吳錫標西冷印社出版社2005 衢州學院授權專利一覽表(截至2013年12月27日)序號專利名稱專利號授權日期1一種用於直線電機的熱管散熱器ZL201220228947.42013.012一種油菜收割機ZL201220332601.92013.013電動手動兩用夾糕製作機ZL201010621961.62012.124火災逃生門鎖裝置ZL201010295184.02013.045一種果實採摘機器人機械臂ZL201220431477.12013.016楊梅果實採摘機器人升降平台ZL201220431469.72013.037一種茶葉生產線上得茶葉定量理條機ZL201220190009.X2013.018一種蹲便器ZL201220018400.12013.049一種攜帶型吸頂燈罩拆裝器ZL201320270540.22013.1110一種盆景架ZL201220332604.22013.0111基於物聯網技術的遠程橋梁結構監測系統ZL201320053977.02013.112一種2-[2-(噻吩基)乙烯基]苯甲酸的制備方法ZL200910095762.3201213平胸龜水浴式孵化裝置ZL200810162908.7201214一種逃生門ZL201120426439.2201215計算機軟體著作權2012SR046534201216一種智能分相無功補償裝置ZL201120281150.6201217一種風力發電機ZL201020266671.X201118實用新型專利:電動手動兩用夾糕製作機ZL201020697978.5201119一種直連式離心泵專用電機的軸承結構ZL201120080925.3201120一種鋼筋剪ZL201020266674.3201121漿果微壓測試實驗裝置ZL201120164508.7201122火災逃生門鎖裝置ZL201020546128.5201123磨床數字化樣機設計平台系統軟體ZL2010SR056936201024一種三相電源的相序指示及報警裝置ZL200920196020.5201025潔蛋覆膜機ZL200810121593.10201026平胸龜水浴式孵化裝置ZL200820169061.0200927一種電纜斷線測試器ZL200820162677.5200928潔蛋覆膜機ZL200820166127.0200929一種四氨基大環金屬化合物的合成方法ZL200610050720.4200830一種2,6-二氧苯胺的制備方法ZL200510060609.9200731一種儀器盒與儀器基座共用的袖珍式數碼顯微鏡ZL200620105986.X200732圖像感測器細分納米解析度光柵測量方法ZL200510050369.42007 衢州學院社科成果獲獎一覽表(截至2013年12月27日)序號成果名稱第一獲獎人獎項名稱獲獎時間1長三角邊緣區生態轉型與特色經濟發展路徑吳建成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0132話語的靈性——現代散文語體風格論貴志浩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0133中國當代音樂文化建設與研究中存在的問題與缺失黃昌海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134論朱自清散文的淡月情結周紀煥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135一校兩區:新教師留城培養模式探索徐莉莉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136出國留學英語60情景主題雷芹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二等獎20137環境倫理與終極關懷嚴雲鴻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二等獎20138企業社會責任與競爭優勢的關系:組織文化及社會資本的影響鄭文山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139戰略性慈善捐贈對企業績效影響研究鄭文山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1310教育的沉思與遐想姚宏昌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1311從《白孔雀》看勞倫斯的婚戀倫理觀蔣家國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1312南孔、理學家與南宋書院—以朱熹、張栻、呂祖謙、陸九淵為例張俊嶺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1313轉變主體角色:教師教育實踐發展路徑探析余小紅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1314孔氏南宗與浙西南社會變遷研究吳錫標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1315我國圖書館立法困難的主要問題研究閆智勇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1316孔氏南宗與浙西南社會變遷研究吳錫標浙江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201217話語的靈性——現代散文語體風格論貴志浩浙江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201218企業社會責任與競爭優勢的關系:組織文化及社會資本的影響鄭文山浙江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201219變革與互動:教師教育發展路徑探析余小紅浙江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201220出國留學英語60情景主題雷芹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1221環境倫理與終極關懷嚴雲鴻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1222教育的沉思與遐想姚宏昌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1223長三角邊緣區生態轉型與特色經濟發展路徑——以衢州市為例吳建成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1224中國當代音樂文化建設與研究中存在的問題與缺失黃昌海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1225論朱自清散文的淡月情結周紀煥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1226從《白孔雀》看勞倫斯的婚戀倫理觀蔣家國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1227一校兩區:新教師留城培養模式探索徐莉莉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1228南孔、理學家與南宋書院—以朱熹、張栻、呂祖謙、陸九淵為例張俊嶺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1229戰略性慈善捐贈對企業績效影響研究鄭文山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1230我國圖書館立法困難的主要問題研究閆智勇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1231文化視閾下的孔氏南宗研究吳錫標浙江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201132音樂文化導論黃昌海浙江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201133論葉聖陶語文實踐思想周紀煥浙江省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201134城鄉教師定期流動的長效機制研究——以衢州市為例徐莉莉浙江省教育科研優秀成果獎201135社會文明學導論羅浩波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1136現代作家語文教育思想論周紀煥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1137明清時期孔氏南宗的教育活動及其影響吳錫標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1138中小企業市場導向與技術創新的關系——基於浙江經驗的實證研究鄭文山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1139發展縣城經濟加快欠發達地區跨越式發展——江山市發展縣域經濟的啟示汪本學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1140儒俠比較論趙言領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1141澳大利亞中小學校本入職教育的實施策略及啟示徐莉莉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1142澳大利亞教師入職教育的實踐研究及對我省的啟示徐莉莉浙江省教育科研優秀成果獎201043楊炯曾任縣令之「盈川」考辨周紀煥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844主體教育的研究脈絡與存在的問題汪曉明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845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困境與對策思考—以「西安高腔」為例章向玲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846大學生學業成敗歸因特點極其與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張曉宏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847實踐理性論張偉勝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848以黨建工作創新推進高校和諧校園建設吳建成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849《雷雨》:殺父娶母原型在現代中國的變體置換童獻綱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850古代江南城鎮發展與社會演變研究吳錫標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851知識型員工的敬業度探析丁奕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852多媒體技術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及誤區徐昌和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853對高校學生體育學習效果評價內容與方法的研究盧曉文浙江省教育科研優秀成果獎200854晉代行書盛行的原因透視吳錫標浙江省第13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655質疑當下不規范現象——兼論文字史的幾個問題吳錫標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656論現代散文的文體自覺貴志浩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657魯迅作品語言的變異徐根松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658生態危機的實質及其解決嚴雲鴻衢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659自由與人的本質張偉勝2001-2004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6 黨委書記:胡建新
黨委副書記、院長:胡偉
黨委副書記:趙祖地、吳茶香
黨委委員、副院長:葉碧、姚宏昌
副院長:潘海天
副院長:李江波 第一任黨委書記:紀孔夫(1986.03--1989.02)
第一任校長:沈霞軒(1985.07--1988.11)
第二任黨委書記:孫仁楨(1989.02--1990.08)
第二任校長:李國英(1988.11--1990.08)
第三任黨委書記:吳南華(1990.08--1994.04)
第三任校長:方純嘏(1990.08--1998.09)
第四任黨委書記:葉長明(1994.04--2010.07)
第四任校長:鄭家錦(1998.09--2006.09)

㈢ 中國2012年取得的科技成果有哪些

天宮一號 神八 神九 空間交會對接

㈣ 科技成果獲獎有獎金嗎有的話,是多少

為獎勵在科技進步活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國務院設立了五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報請國家主席簽署並頒發證書和獎金。獎金數額由國務院規定。獲獎者的獎金額為500萬元人民幣。該獎項2000年設立。2012年3月22日,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項目開始公示,煙草研究名列國家科技進步獎名錄,推薦單位為國家煙草專賣局。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每年授予人數不超過兩名,獲獎者必須在當代科 采訪現場
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獲獎者的獎金金額為五百萬元 人民幣。國家自然科學獎授予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闡明自然現象、特徵和規律,作出重大科學發現的公民。國家技術發明獎授予運用科學技術知識作出產品、工藝、材料及其系統等重大技術發明的公民。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予在應用推廣先進科學技術成果,完成重大科學技術工程、計劃、項目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授予對中國科學技術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外國人或者外國組織。
這些獎項每年評審一次。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報請國家主席簽署並頒發證書和獎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由國務院頒發證書;這兩個獎項不分等級。其他三個獎項由國務院頒發證書和獎金,分為一、二等獎兩個等級;對作出特別重大科學發現或者技術發明的公民,對完成具有特別重大意義的科學技術工程、計劃、項目等作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可以授予特等獎。

㈤ 張海波的科研獲獎

2014,《中國應急管理:理論、實踐、政策》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二)。
2013,《基於中國問題的災害管理分析框架》獲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第五屆行政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2012,《柔性社會管理:可能與可為》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優秀成果二等獎。
2011,《中國應急管理:理論、實踐、政策》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
2011,《公共危機治理與問責制》獲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2010,南京大學首屆「中行獎」教學獎
2010,《中國轉型期公共危機治理——理論模型與本土經驗》獲江蘇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2010,《中國轉型期公共危機治理——理論模型與本土經驗》獲南京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2009,《應急能力評估的理論框架》獲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研究成果三等獎
2008,南京大學「五四」獎章
2007,《風險社會與公共危機》獲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優秀研究成果二等獎
2006,《「邊緣人」抑或「過渡人」:失地農民社會適應的實證研究》獲江蘇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㈥ 李牧的代表性科研成果及獎勵

1. 湖北省省級教研課題:《理工科高校復合型法律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研究與實踐》,主持,2009~2012
2.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行政主體義務的理論建構及其運用研究》,主持,2009~2012
3.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我國監察制度發展及其實踐創新研究——以馬克思主義監察理論的基本原理為基點》,主持,2010~2012
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人文社科重點項目:《以監察鏈建構為主線的監察制度研究》,主持,2011~2012
5.2009年《知識產權法學》國家精品課程
6.武漢市人民政府第十一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7.武漢市人民政府第十二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8.湖北省優秀學士學位論文指導獎三次。
代表性論著
1.《行政主體義務基本問題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專著)
2.《中國行政法學總論》,中國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主編)
3.《論公民信息申請權的實現障礙及其克服途徑》,載《法學評論》2010年第4期。
4.《城市圈構架下的立法主體模式探究》,載《法商研究》2009年第5期。
5.《論我國土地徵收及補償制度的完善》,載《法商研究》2005年第2期。
6.《高校行政行為之釐定》,載《江海學刊》2005年第3期。
7.《我國法律義務定義觀之檢討——以權利附帶定義觀為主線》,載《南京社會科學》2011年第7期。
8.《行政主體義務的法律內涵探析》,載《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4期。
9.《行政主體義務設定問題探究》,載《學術交流》2010年第8期。
10.《多元化,抑或統——關於我國行政法理論基礎研究的思考》,載《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年第3期。
11.《地方立法中或然性問題及其對策探究》,載《學術交流》2007年第2期。
12.《行政法特點探究》,載《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2期。
13.《我國高校法律地位之檢討》,載《法學雜志》2006年第1期。
14.《高校聘任制實施過程中教師權益保護問題探究》,載《學術論壇》2005年第1期。

㈦ 宋曉英的科研成果及獎勵

(包括主持項目、獲獎、著作、代表性論文) 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北美華人自傳體寫作發展史研究」,項目編號11BZW113.
2.山東省軟科學項目「山東人新加坡留學狀況及對本省區域發展的影響」,項目編號2008RKA089,2012年結題.
3.山東省教育廳人文社科研究項目「歐美華人女性紀實性作品創作論」,項目編號J06S51,2007年結題. 1. 2008年「論海外華人女作家的網路寫作」(論文)獲山東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獎二等獎.
2. 2009年「歐洲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之分析」(論文)獲山東省高等教育學會優秀高等教育成果論文類二等獎 1.世紀末城市寫實主義小說的女性形象,山東大學學報,2003/01
2.論世紀末城市寫實主義小說中的人物形象,東岳論叢,2003/04
3.論幾部懸疑推理電視劇的得與失,齊魯藝苑,2004/03
4.當代城市消費與文學敘事策略,齊魯學刊,2004/04
5.英國「憤怒的青年」和中國世紀末城市寫實主義小說之異同,青年論壇,2004/05
6.反腐敗文學的深度和「亮色」,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4/05
7.歐洲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之分析,煙台大學學報,2006/01
8.生存奮斗和精神況味,山東文學,2006/02
9.歐美華人女性自我書寫文本中的審美特質,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6/05
10.人文立場與全球化視野,理論學刊,2006/09
11.歐美華人女性寫作文本中的個性化話語,濟南大學學報,2007/01
12.「率」性敘事、「執」性敘事與「智」性敘事,名作欣賞,2007/01
13.論海外華人女作家的網路寫作,河北學刊,2007/03
14.歐美華人女作家紀實性自我書寫現象批評方法論析,濟南大學學報,2008/04
15.海外華人寫作的六大特點,河北學刊,2010/01
16.論幾部「傳記片」歐美女作家形象塑造中的得與失,世界文學評論,2010/01
17.新歷史主義視野下中外間諜影片主題建構探析,濟南大學學報,2011/02
18.閻真小說對精神建構的拆解與對生命價值的還原,齊魯學刊,2011/03.
19.論海外華人網文中的感傷情結與憂患意識,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11/03
20.底層與草根:賈平凹與新加坡作家懷鷹自傳體寫作比較,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2/01
21.「異托邦」還是「烏托邦」?台北:藝文論叢,2011/12
22.傳承與揚棄融合與流變,理論學刊,2012/10
23.承繼、斷裂、拓新與成長,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13/03

㈧ 儲偉的科研成果

1992年以來已負責承擔國家級(8項)、省部級以及其他科研攻關項目共20餘項 (包括已完成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997,1999,2007和2005重大專項)、國家973計劃重大項目分題(99培植,1999, 2005)、四川省傑出青年基金項目、中國科學院九五重大項目等)的研究工作, 取得了優良的進展和成績。目前在研課題有973計劃課題(2011CB2012)等項目。近年已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在國際核心刊物如 Angew. Chem. Int.Ed.(IF=13.7), Chemical Reviews (IF=41.3), ChemSusChem (IF=7.5), Journal of Catalysis (2)(IF=5.8),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 or JMCA (3)(IF=6.1), ACS Catalysis, Applied Catalysis B, Nanotechnology (2), Int. J Hydrogen Energy (3), J Phys Chem B, Appl Catal A (6), Dalton Trans, Catalysis Today (7),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4), Catal Comm (5) 等發表的論文被SCI/EI國際檢索收錄300餘篇次(其中SCI收錄200餘篇, EI收錄150餘篇)。國際資料庫引用3900餘次,i10因子83。論文的SCI影響因子(IF)之和大於270分 。獲得多項國際獎。主編出版《催化劑工程》,40餘萬字。共獲得和申請發明專利30項,其中美國發明專利3項。以第一排名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兩項(2004和2008年,省部級) 和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青年科技突出貢獻獎(2008年,省部級)。多項進展和成果已中試應用。

㈨ 王運武的科研成果

論著 《基於協同理論的數字校園建設的協同機制研究》,王運武 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首部將協同理論引入教育信息化領域的著作,首部倡導利用協同理論指導數字校園建設的著作。 《中外教育信息化比較研究》,王運武 陳琳 著,電子工業出版社,37.7萬字,2008年6月第1版。 《現代教育技術》,陳琳 主編,王運武參編第二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9月。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解讀》,顧明遠 石中英 主編,劉臻 劉冬雪 王運武撰寫第十九章「加快教育信息化進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8月。 期刊論文 《近十年中國遠程教育學習者輟學問題研究綜述》,周靜 王運武,《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年第5期。 《我國數字化學習資源研究綜述》,楊曼 王運武,《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4年第4期。 《讓學習更開放和靈活:新興模式和方法——首屆開放及靈活教育國際會議(ICOFE2014)綜述》(1萬字),王運武,《江蘇開放大學學報》,2014年第5期。 《智慧校園的智慧性設計研究》,於長虹 王運武 馬武,《中國電化教育》(教育技術學科權威期刊、RCCSE權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4年第9期。 《新興技術如何變革高等教育——<2014地平線報告(高等教育版)>深層次解讀》(1.1萬字),王運武 周靜 楊曼,《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4年第4期。 《中新教育技術發展比較研究》(1萬字),王運武,《電化教育研究》(教育技術學科權威期刊、RCCSE權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4年第5期。 《中國台灣地區教育信息化戰略規劃及其啟示》(1.2萬字),王運武,《中國電化教育》(教育技術學科權威期刊、RCCSE權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4年第4期。 《關聯主義知識觀要義闡釋——網路時代知識變革的視角》(1.3萬字),劉菊 王運武,《電化教育研究》(教育技術學科權威期刊、RCCSE權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4年第2期。 《大數據背景下數字校園建設的目標、內容與策略》,於長虹 王運武,發表於《中國電化教育》(教育技術學科權威期刊、RCCSE權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3年第10期。 《日本教育信息化發展戰略概覽及其啟示》,魏先龍 王運武,發表於《中國電化教育》(教育技術學科權威期刊、RCCSE權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3年第9期。 《微型學習視野下的微課程設計及教學應用研究》,李小剛 王運武 馬德俊 靳素麗,發表於《現代教育技術》(CSSCI)2013年第10期。 《教學視頻支持下的網路時代個性化學習研究》,李小剛 靳素麗 王運武,發表於《中國遠程教育》2013年第13期。 《「數字校園」向「智慧校園」的轉型發展研究——基於系統思維的分析思辯視角》(1.5萬字),王運武,發表於《遠程教育雜志》(CSSCI)2013年第2期。 《班班通數字化教育雲資源庫的構建研究》(1.2萬字),方兵 楊成 王運武,發表於《遠程教育雜志》(CSSCI)2012年第6期。 《協同學視野下的數字校園建設——數字校園建設中的戰略協同與團隊協同》(2萬字),王運武,發表於《中國電化教育》(教育技術學科權威期刊、RCCSE權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2年第7期。 《實現數字校園協同效應的八種作用機制》(1.8萬字),王運武,發表於《現代遠程教育研究》(CSSCI),2012年第3期。 《教育信息化戰略規劃研究的現狀與未來》,王運武 陳琳,發表於《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2年第1期。 《數字校園協同效應的產生及其提升策略》(1.5萬字),王運武,發表於《現代遠程教育研究》(CSSCI),2012年第1期。 《科研新手到專家的必備技能——學會學習隱性知識》,王運武,發表於《科技導報》(核心期刊),2011年第28期。 《協同學視野下的數字校園建設——數字校園系統的協同進化與協同發展》(1.1萬字),王運武,發表於《電化教育研究》(教育技術學科權威期刊、RCCSE權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1年第10期。 《協同提升數字校園價值——基於數字校園建設案例的分析》(1.2萬字),王運武,發表於《中國遠程教育》(核心期刊),2011年第9期。 《畢業論文指導平台與普通網路方式實現指導的差異》,梁德深 王運武 詹斌 黃劍文,發表於《現代計算機》,2011年8月中旬刊(核心版,總第371期)。 《我國數字校園建設研究綜述》(2萬字),王運武,發表於《現代遠程教育研究》(CSSCI擴展源)2011年第4期。(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教育學》2011年第11期「教育技術」欄目索引) 《基層遠程教育機構網路教學支持模式現狀調查與分析——以廣東省韶關市三種遠教機構為例》(1萬字),梁德深 陳勝兵 王運武,發表於《中國遠程教育》(核心期刊)2011年第2期。 《自然辯證法視角下的教育技術學的形成與發展》,王運武,發表於《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年第3期。 《基於網路的學科信息傳播平台——學科網構建研究》,陳琳 王運武 徐華平,發表於《電化教育研究》(教育技術學科權威期刊、RCCSE權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10年第12期。 《論信息化學習方式及其數字資源形態》(1.1萬字),黃榮懷 陳庚 張進寶 王運武,發表於《現代遠程教育研究》(CSSCI擴展源)2010年第6期。 《課堂話語分析初探》,孫傑 王運武 趙興龍,發表於《現代教育技術》(CSSCI)2010年第9期。 《國外中小學數字校園:進展與啟示》,王運武,發表於《中國遠程教育》(核心期刊)2010年第5期,轉載於《教育情報參考》(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2010年第11期、《普陀教育技術應用研究》2010年第4期、《教育文化論壇》2011年第2期(文摘)。 《中小學數字校園優化發展的思考》,王運武,發表於《中國遠程教育》(核心期刊)2010年第4期,轉載於《普陀教育技術應用研究》2010年第3期。 《教育技術工作者角色的歷史變遷——兼論新時期的歷史使命》,王運武,發表於《現代教育技術》(CSSCI)2009年第5期。 《基於實踐的聾教育數字化資源建設的思考》,陳琳 周惠穎 徐華平 王運武,發表於《中國電化教育》(教育技術學科權威期刊、RCCSE權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09年第3期。 《教育信息化發展亟需轉型》,王運武,發表於《中國電化教育》(教育技術學科權威期刊、RCCSE權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09年第2期,轉載於《教育情報參考》(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2009年第5期。 《中國教育技術改革發展三十年》(1.2萬字),陳琳 王運武,發表於《電化教育研究》(教育技術學科權威期刊、RCCSE權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09年第2期,教育學——人大復印資料- 2009-07全文復印。 《多視角下的教育信息化透視》(2.36萬字),王運武 陳琳,發表於《開放教育研究》(核心期刊、RCCSE權威期刊、CSSCI)2008年第3期,P37-46。 《關於中國教育技術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的思考》,王運武 陳琳,發表於《現代教育技術》(CSSCI)2008年第8期。 《對國外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王運武,發表於《現代教育技術》(CSSCI)2008年4期。 《我國數字化教育資源現狀及發展策略》,王運武,發表於《中國教育信息化》(CSSCI擴展源)2008年1期。 《我國香港和台灣的教育信息化發展戰略及其啟示》,王運武,發表於《世界教育信息》2007年12期。 《思辨中演進的教育技術學》(1萬字),王運武,發表於《電化教育研究》(教育技術學科權威期刊、RCCSE權威期刊、核心期刊、CSSCI)2007年11期。 《功能情境主義與教學設計》,王運武,發表於《教育技術研究》2007年5期。 《論教育技術學的學科性質》,王運武 王太昌,發表於《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7年3月第120期。 《關於美國教育技術概念演化的分析與思考》,王運武,發表於《教育技術導刊》2006年第6期(總第018期)。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教育發展不平衡問題的解決》,王運武,發表於《電化教育研究》2003年增刊,收錄於《全國基礎教育論文集》,獲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教學論文入選榮譽證書」。 會議論文 Information Literacy Status Investigation of Foreign Students in China and Its Training Strategy. Wang Yunwu, Inaugur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Open and Flexible Ecation, 16-17 January 2014, Hong Kong. Analyses on Hierarchical Model of Teaching Skills Based on Multimedia Technology. Jie Sun, Cui Kang, YunWu Wang. Communications i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11, Volume 216, 516-521.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Environment, Ecoinformatics and Ecation (CSEE2011), August 21-22, Wuhan, China. (EI, ISTP) Exploration on Application of Simulation in Ecation. Yunwu WANG, Lin CHEN. 2011 Chinese Conference on System Simulation Technology & Application (CCSSTA』2011), August 4-7, Huangshan, China.(ISTP)(2011年第13屆中國系統模擬技術及其應用學術年會) 《立足學科建設,創建教育技術學人的數字化學術家園——中國教育技術學科網建設回顧與展望》,陳琳 王運武 徐華平 劉連啟,發表於2010年教育技術國際研討會(ETIF2010)論文集《深化教育技術研究與實踐》,韓錫斌 徐福蔭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10。 《轉型期教育技術學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王運武,發表於第八屆教育技術國際論壇(ETIF2009)論文集《信息化時代教育技術應用與創新》,陳琳主編,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8。 《中國教育信息化發展不平衡問題探析》,王運武,錄用於第四屆全國教育技術博士論壇(The 4th Doctoral Forum of Ecational Technology, ETDF2008),2008年10月。 《教育技術學學科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研究》,王運武,發表於《教育技術的創新、發展與服務》(上冊),第五屆教育技術國際論壇(ETIF2006)論文集,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0。 報紙
1. 《重構教育信息化產業生態鏈》,王運武,發表於《人民政協報》,第5645期(2010-05-26)第11版。
2. 《關於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思考》,王運武,發表於《北京師范大學校報》,第217期(2009-06-10)第02版。
3. 《治學經驗介紹》,王運武,發表於《徐州師范大學研究生報》(XZNU Postgraate)第2期(2008年11月22日)。
4. 《為國儲才建奇功 敬文精神永流傳》,王運武,發表於《徐州師范大學校報》-第401期(2008-10-20)-第03版:第3版。
5. 《教育技術學及其對教育的影響》,王運武,發表於《聊城師范學院報》(2002年更名為《聊城大學報》),第9期 總第340期(2001年4月14日)。
獲獎 《中國教育信息化戰略規劃的世紀變遷》,王運武,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第八屆學術大會優秀論文一等獎,編號:JSSKL2014JS003。 《從專科到博士——有夢想總會成真》,王運武,徐州市委教育工會「我的青春故事匯」徵文榮獲三等獎。 《教育信息化人才立體、多元創新培養的探索與實踐》,陳琳、蔡國春、李子運、黃如民、王帆、王運武,江蘇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013年。 「教育技術學科網」,王運武 席春榮 徐華平 劉連啟 王健,榮獲第十六屆全國多媒體教育軟體大獎賽高等教育組教育教學工具類軟體系統一等獎,2012.12。 《基層遠程教育機構網路教學支持模式現狀調查與分析——以廣東省韶關市三種遠程教育機構為例》,梁德深 陳勝兵 王運武,第八屆全國成人教育優秀科研成果(論文)二等獎。 「教育技術學科及專業發展的創新探索實踐」系列論文,陳琳 王運武 張琪 徐華平 黃如民,江蘇省第三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11.10。 《基於實踐的聾教育數字化資源建設思考》,陳琳 周惠穎 徐華平 王運武, 江蘇省高校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2010。 《關於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思考》,王運武,北京師范大學「謀劃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徵文二等獎,2009.9。 《轉型期教育技術學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王運武,第八屆教育技術國際論壇(ETIF2009)徵文一等獎,2009.8。 《中外教育信息化比較研究》,王運武,江蘇省2009年度優秀碩士學位論文,2009.7。 《多視角下的教育信息化透視——價值哲學、社會學、生態學視角》,王運武,2007年中國教育技術年會徵文二等獎,2007.11。 《關於中國教育技術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的思考》,王運武 陳琳,第六屆教育技術國際論壇(ETIF2007)徵文二等獎,2007.10。 《功能情境主義與教學設計》,王運武,江蘇省高校教育技術研究會技術委員會暨中國教育技術協會高校工科專委會(華東北)2007年會徵文三等獎,2007年8月7日。 《移動無線技術及其在教育中的應用》,王運武,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師范院校專業委員會教育技術徵文二等獎,2006.11,證書編號:063030。 2008年4月,獲得研究生朱敬文特別獎學金。(徐州師范大學朱敬文特別獎學金每年評定2名) 2001年,獲聊城大學教育技術系(已更名為傳媒技術學院)學術科研獎;象棋大賽三等獎;聊城大學網頁大賽三等獎,攝影大賽鼓勵獎。 研究報告
1. 《北京市中小學數字校園評估規范研究報告》(撰寫約9.2萬字),被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育網路和信息中心採用,完成時間:2010年3月。
2. 《北京市中小學信息化規劃研究報告》(共14萬字,其中撰寫約7萬字),被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育網路和信息中心採用,完成時間:2010年3月。
3. 《北京市中小學信息化發展規劃(2011-2015年)評審稿》(1.4萬字,主要執筆人之一),被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育網路和信息中心採用,完成時間:2010年3月。
4. 《北京市中小學信息化規劃及數字校園評估規范研究項目調研及專家咨詢會紀要》(撰寫約9萬字),完成時間:2010年3月。
5. 《全國教師教育網路聯盟免費師范生優質課程教學資源共享實施方案》(共3.7萬字,其中撰寫約2萬字),被全國教師教育網路聯盟採用,完成時間:2010年1月。
6. 《總幹事關於建立由教科文組織贊助的多語言學習網路空間的可行性研究報告(草案)》(約1萬字,參與撰寫),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 UNESCO)採用,完成時間:2009年4月。

㈩ 司林勝的主要科研成果及獲獎

1、EDI效益評價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主持人,2001鑒定;
2、現代企業綠色營銷績效的綜合評價與控制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持人,2004年鑒定;
3、轉型時期河南省糧食流通現狀研究,聯合國糧農組織資助,第二,2000年結項;
4、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及主幹課程教學內容和體系的改革與實踐研究,河南省面向21世紀高教研究項目,主持人,2002年鑒定;
5、工商管理類專業電子商務教育研究,河南省高教研究項目,主持人,2004年鑒定;
6、商業企業市場營銷效益綜合評價與控制研究,原國內貿易部社科基金項目,主持人,1998年鑒定;
7、河南省非國有糧食企業現狀研究,聯合國糧農組織資助項目,第二,1998年結項;
8、商品流通企業商譽定量評估方法研究,原國內貿易部社科基金資助項目,第二,1998年鑒定;
9、糧食商貿及儲備調撥EDI標准化研究與應用可行性研究,原國內貿易部科技攻關項目,第二,1998年鑒定;
10、河南省企業信息化的風險評價與控制問題研究,河南省軟科學研究項目,主持人,2005年結項;
11、面向電子商務的流程型企業信息化選型理論與方法研究,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主持人,在研;
12、基於協同效應的企業信息化績效評價研究,河南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持人,在研。 1、企業e化轉型的「能力陷阱」,經濟管理,2004.15;(被新華文摘2004年第10期摘編);
2、EDI的二元目標模式分析及發展戰略取向,江漢論壇,2001.4(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貿易經濟」1998.1全文轉載);
3、商業企業市場營銷效益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山西財經學院學報,1997.5 (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市場營銷學」1998.1全文轉載);
4、論大中型商業企業市場營銷效益控制,商業研究,核心期刊,1998.8(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 「商業企業管理」1998.11全文轉載);
5、電子商務與傳統企業的整合研究,中國流通經濟,2002.5;
6、企業信息化非系統風險的綜合評估研究,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4.6;
7、對我國消費者綠色消費觀念和行為的實證研究,消費經濟,2002.5;
8、我國企業綠色營銷理念及實踐的特徵分析,商業經濟與管理,2002.6;
9、企業綠色營銷系統構建與績效評價,系統工程,2003.8;
10、中國企業環境管理現狀與建議,企業活力,2002.10;
11、基於PIP的企業綠色營銷績效系統構建,商業經濟與管理,2003.6;
12、Systemically Analysis on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 Green Marketing,46TH (2002)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ystems Sciences. Shanghai,2002,8;
13、The Integration Goal,Mode And Form Of Electronic Commerce With Traditional Enterprises,The 2nd Sino-America Advanced E-Commerce Workshop,2004,6;
14、Preliminary Research on Green Manufacture Evaluation System(被ISTP收錄) Proceedings of 200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 2001.8.
15.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of Net Marketing Performance(被ISTP收錄), Orient academic forum special:306-312,2004
16、《綠色營銷基本范疇分析》,《江西社會科學》(核心期刊),2001.5
17、《依託國有糧食企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中國糧食經濟》,1998.11;
18、《創新鄉鎮企業管理機制》,《工廠管理》(核心期刊),1999.4;
19、《商品流通企業商譽評估指標體系研究》 ,《商業研究》(核心期刊),1999.2;
20、《切實做好國有企業產權的出售和拍賣工作》,《市場經濟導報》,1994.6;
21、《香港基金市場管理模式探析》《外國經濟與管理》(核心期刊),,1995.5;
22、《現代企業制度下的管理決策模式》,《決策探索》,1995.7;
23、《我國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跟蹤研究》,《經濟研究參考》,2000.7;
24、《健全機制,化解阻力,整體推進我國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糧食經濟》,1999.12。
25、綠色產品競爭的博弈分析 科學技術與工程 cn11-4688/T
26、《我國推廣應用EDI技術的基礎條件分析》,《商業研究》(核心期刊)2000.2;
27、《我國EDI技術應用的現狀、問題及對策》,《計算機世界》1999.8;
28、《網路營銷績效評價研究》、《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 1、EDI效益評價的理論與方法研究,2002年獲得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現代企業綠色營銷績效的綜合評價與控制研究,2005年獲得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3、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及主幹課程教學內容和體系的改革與實踐研究,2004年獲得河南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4、企業綠色營銷系統的構建與績效評價,2004年獲得河南省教育廳優秀科技論文一等獎。
5、面向商務應用的電子商務本科專業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河南省高教研究項目,主持人,2008鑒定;2009年獲得河南省教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2009年獲得第六屆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 1、綠色營銷績效管理,經濟管理出版社,2005.1 魏明俠、司林勝著
2、電子商務案例分析,重慶大學出版社,2004.9 主編, 排名第一;
3、電子商務概論(教育部「十五」規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 排名第三;
4、WTO與河南糧食(河南省「十五」規劃圖書),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8 排名第五;
5.《電子商務概論》、《網路營銷》、《電子商務物流》,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1,總主編;
6、電子商務導論,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4,排名第五。
7、電子商務案例分析教程,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7,主編;
8、電子商務案例分析(「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9,主編;.
9、電子商務案例分析(第二版),重慶大學出版社,2012.5,主編。 1.1998年被評為「鄭州市優秀教師」;
2.1999年被評為「河南省優秀青年教師」;
3.2003年被評為「鄭州市十大傑出青年科技帶頭人」;
4.2004年被評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
5.2005年獲得「河南省高校新世紀優秀人才(人文社科類)支持計劃」資助。

閱讀全文

與2012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