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古埃及的文明成果

古埃及的文明成果

發布時間:2022-01-13 12:35:55

1. 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有哪些

尼羅河文明

埃及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它地處非洲的北部,美麗的尼羅河由南向北縱貫全境。大約在1萬年以前,最後一次冰河時期過去了,北非逐漸變成了乾旱的地區。很早就居住在這一地區的居民,隨著環境、氣候的變遷,陸續遷移到尼羅河兩岸。後來他們在這里創造了銅石並用文化,尼羅河文明由此發端。

尼羅河發源於非洲中部高原,從南至北貫穿埃及全境,它全長6500多公里,是世界第一長河。每年從6月開始一直到10月,尼羅河洪水泛濫,淹沒沿岸的土地。尼羅河的定期泛濫給埃及帶來了豐富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洪水夾雜著大量的腐殖質灌滿了久旱的農田,當洪水退去後,田地里留下一層幾寸厚的淤泥,而這些淤泥恰恰是農作物生長的極好肥料。所以,古埃及人稱尼羅河是他們的「母親河」。

古埃及王國

尼羅河的泛濫既帶來了生命和繁榮,也促成了奴隸制國家的形成。尼羅河水泛濫時,人們要疏通渠道,排出積水;乾旱少雨季節,人們又要引水灌溉。龐大的工程和繁重的勞動絕非一人一戶所能勝任,因此,埃及較早就出現了聯合。若干氏族聯合為公社,若干公社又以地域關系聯合成更大的聯合體。於是,沿尼羅河一帶就出現了一個個聯合體——「州」,各州都有自己的名稱、方言、圖騰、軍隊和行政機構,實際上就是一個獨立的小王國。為了爭奪土地、水源和奴隸,這些小國之間經常交戰。通過戰爭的兼並,在公元前3500年逐漸形成了兩個奴隸制大國:北部稱為下埃及王國,南部稱為上埃及王國。

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上埃及國王美尼斯征服了下埃及王國。從此,埃及建立起了統一的奴隸制國家。美尼斯也被認為是埃及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的第一位法老(古埃及人尊稱國王為「法老」)。從那以後直到公元前332年馬其頓亞歷山大征服埃及,整個古代埃及經歷了整整31個王朝。

法老

古王國時期,埃及建立起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國王獨攬全國政治、經濟、軍事、宗教和司法等大權,一切官吏的任免都掌握在他的手中。他自稱是神的化身,是太陽神之子,被大家尊稱為法老。

第一王朝的建立

大約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提尼斯州的統治者美尼斯逐漸強大起來建立起古埃及史上的第一個王朝——提尼斯王朝。從第一王朝開始,古代埃及的歷史進人了一個新的時期,即提尼斯王朝時期。

圖特摩斯三世

圖特摩斯三世是古埃及新王國第十八王朝法老,也是埃及奴隸制帝國的締造者。他一生征戰,首先擊潰了以卡迭什為首的敘利亞聯軍,然後打敗了米坦尼王國。從而鞏固了埃及在敘利亞的統治。此後他繼續擴大其版圖,使埃及版圖南到尼羅河第四瀑布以外,北到敘利亞的埃勃拉城。

拉美西斯二世重建埃及

第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即位時。占據著小亞細亞的赫梯的勢力已經嚴重威脅著埃及的利益。拉美西斯二世調集約3萬軍隊攻打赫梯,赫梯國王率軍迎戰,結果潰敗。若干年後,拉美西斯二世又出兵敘利亞,終於取得對赫梯的勝利。

埃及的太陽歷

在埃及境內,尼羅河每年6月開始漲水,7至10月是泛濫期,這時洪水夾帶著大量腐殖質,灌滿了兩岸龜裂的農田。幾個星期後,當洪水退去時,農田就留下了一層肥沃的淤泥,等於上了一次肥。11月進行播種,第二年的3至4月收獲。尼羅河還有一個特性,那就是每年的漲水基本是定時定量,雖有一定的出入,但差別不是太大,從沒有洪水滔天淹沒一切的大災。這就為古埃及人最早創建大規模的水利灌溉系統和制定歷法提供了方便。

古埃及人為了不違農時,發展農業生產,逐漸認識到必須掌握尼羅河泛濫的規律,准確地計算時間,這就需要有一種歷法。他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積累了許多經驗。

古埃及人發現尼羅河每次泛濫之間大約相隔365天。同時,他們還發現,每年6月的某一天早晨,當尼羅河的潮頭來到今天開羅附近時,天狼星與太陽同時從地平線升起。以此為根據,古埃及人便把一年定為365天,把天狼星與太陽同時從地平線升起的那一天,定為一年的起點。一年分為12個月,每月30天,年終加5天作為節日,這就是埃及的太陽歷。

埃赫那吞改革

埃及新王國第十八王朝國王所進行的一次社會改革。在埃赫那吞即位前,阿蒙神廟的僧侶不僅擁有雄厚的物質財富,而且常常干預政事。埃赫那吞為了打擊僧侶集團勢力和世襲權貴,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依靠中小奴隸主和新興的軍事貴族,進行全面的社會改革。他禁止崇拜傳統的阿蒙神和其他地方神,下令封閉阿蒙神廟,沒收其廟產,抹掉一切紀念物上阿蒙的名字,樹立阿吞神為全國崇拜的唯一的太陽神,在各地大建阿吞神廟。埃赫那吞統治的第六年,遷都至尼羅河東岸的新都阿馬納,取名為埃赫太吞(意為阿吞之境界)。提拔新人改革政府官吏的成分,並在新都大力興建阿吞神廟字,雕塑阿吞神像。在藝術上,追求樸素優美的現實主義,出現了許多的優秀文藝作品。但改革是短命的。埃赫那吞死後不久,改革徹底被廢除。

神秘的金字塔

金字塔是一種高大的角錐體建築物,底座呈正方形,每個側面都呈三角形。它從下到上一層比一層小,就似一座塔,看上去很像漢字中的「金」字,因此,中國人把它叫做「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首。它是古代埃及法老為自己建造的陵墓。在古埃及早期,法老的權利還不是很強大,因此,他們的墳墓和貴族一樣,都是「馬斯塔巴」(阿拉伯語,願意是「凳子」),一種形似長方形石凳的墳墓。到了第三王朝的第二個法老喬塞爾在位時,法老的權利大大加強,他認為馬斯塔巴不能體現法老的尊貴地位,於是讓多才多藝的伊姆荷太普為自己修建一個高大而不朽的王陵。於是,第一座金字塔便誕生了,它高61米,周圍還建有高大的祭祀殿堂和圍牆。這座金字塔位於今日埃及的薩卡拉。

此後,大約在第三王朝至第六王朝期間(公元前2686—前2181年),統治者們競相建造金字塔,以顯示自己永久無上的權利,使金字塔達到鼎盛,有「金字塔時代」之稱。

木乃伊

古埃及給我留下了許多神秘的疑團,但最讓人著迷的還是那被保存得和真人的遺體一樣的木乃伊。如今的電影也將木乃伊搬上了鏡頭。像大家熟知的《木乃伊歸來》、《盧浮魅影》等。為什麼古埃及要把死去的人製作成木乃伊呢?原來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後能夠繼續生活,但必須有完整的軀體。因此,為了防止屍體被出沒在沙漠中的野獸和強盜所破壞。法老們將自己的金字塔陵墓建造的越來越龐大。為了使自己的軀體永遠不會腐爛,死後的法老屍體都被做成了「木乃伊」。這些「木乃伊」里的屍體甚至保存到現在都還完好無損。

獅身人面像

獅身人面像是第四王朝國王哈夫拉金字塔群建築中重要的一部分,坐落在哈夫拉金字塔的東側。斯芬克司是一種想像中的動物,具有國王的臉和獅子的身體。它是為了守護金字塔而建造的,因為信仰太陽神,所以它的臉總是朝著太陽升起的地方。斯芬克司具有國王的臉和獅子的身體,它高約20米,長為57米,如果加上它匍匐在地的前爪在內,共有73.5米長。與金字塔不同的是,它是直接鑿刻石灰岩小山而修建起來的。千百年來,這半人半獸的怪物不斷引起人們的遐想。

2. 古埃及的產生地區和文明成果

古埃及文明的產生和發展同尼羅河密不可分,如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所言:「埃及內是尼羅河的贈禮.」古埃容及文明具體是指在尼羅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地區,時間為公元前5000年的塔薩文化到公元641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的歷史.專家們實際探討古埃及文化的時間范圍,是公元前4245年埃及南、北王國的首次聯合,到公元前30年羅馬帝國屋大維攻佔埃及,克利奧帕特拉七世自殺,托勒密王朝覆滅,埃及並入羅馬帝國.亦即通常所說的歷時三千多年的法老王朝.古埃及文明之所以可以綿延數千年而不間斷,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其相對與外部世界隔絕的地理環境.

3. 古代埃及主要文明成就。。。。。。

古代埃及文字的形體的演變可分為四個階段:

1、象形文字:最早構成體系的古埃及文字材料,是象形文字,這種文字體系產生於公元前3000年。

2、祭祀體文字:為實用和方便起見,書吏又將象形文字的符號外形加以簡化,創造了祭祀體文字

3、世俗體文字:是祭祀體文字的草寫形式。與祭祀體文字對比,世俗體文字的連寫形式更簡單,已不具有圖畫特點,它的書寫方向保留了祭祀體文字的傳統。固定從右往左。

4、科普特文字:它是古埃及文字發展到最後一個階段的文字,深受希臘文、聖經文學的影響。

(3)古埃及的文明成果擴展閱讀:

金字塔距今已有4500年的歷史,由於它形似漢字中的「金」字,因而被稱為「金字塔」,金字塔本身是一座王陵建築。它規模宏偉,結構精密,塔內除墓室和通道外都是實心,定部呈錐角。金字塔歷經多次地震都巋然不動,完好無損。它被譽為當今最高的古代建築物和世界八大奇跡之首。

金字塔前有座獅身人面像,是古國王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兒子哈沸拉的形象,它叫斯芬克斯,高20米,長57米,僅一隻耳朵就有兩米高。

除獅爪是用石頭砌成之外,整個獅身人面像是一塊天然的大岩石鑿成的。鼻部有損傷,據說是在一次戰爭中被拿破崙的士兵用大炮轟掉的。斯芬克斯象徵著法老的權利至高無上,威不可侵。



4. 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是( ). ( ). ( )

古埃及文明——古代埃及文明的主要特徵

1、宗教

古埃及宗教的第一個特徵是它的多神教,但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也經歷過變化。埃及宗教的演化經歷了各個階段:由簡單的多神崇拜到現知最早的一神崇拜形式,隨後又回到多神崇拜。

多神崇拜

太陽神稱作Re「賴」, 還有關於俄賽里斯(Osiris)的敬重(有關的傳說:塞托、埃西斯 、荷拉斯 。傳說的宗教含義:俄賽里斯的死亡和復活象徵著尼羅河在夏季時的乾涸和春天時洪水的泛濫。神所具有的人類品質——俄賽里斯對其臣民慈父般的關懷,他妻子對他的忠心之情及兒子的愛——感染了普通埃及人的心;不過更為重要的是,奧西里斯的死亡和復活逐漸被看成傳達了個人長生不死之可能的消息。最後,荷拉斯對塞托的勝利看來預示著善終將戰勝惡。)

一神教運動

運動領導人是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Amenhotep IV),他於公元前1375年左右登基,死於或者被暗殺於15年之後。他把太陽神作為唯一的信仰,稱為「阿吞」。關閉了所有的寺廟,驅趕廟里的僧侶,把各處可以見到的諸神的名字鏟除掉,甚至連「神」這一名詞的復數形式也被取消了。他特別憎恨「阿蒙」神,這是底比斯神。法老本人的王姓阿蒙霍特普意為「阿蒙很愜意」,其中含有阿蒙神的名字,因此,他改名為埃赫那吞(Ikhnaton),意為「有益於阿吞」。把都城從底比斯遷往一座新建的城市,這座城市命名為「阿吞的地平線」,該城現在稱作阿瑪納(Amarna)。

宗教的第二個特點

埃及的宗教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對生後生活的重視。古代埃及人他們相信有可能存在另一次生命,但有三個條件:屍體不化為塵土;屍體被安放在無法摧毀的墳墓中;能夠保證向死者提供祭品。(木乃伊、墓葬、陰廟、對死後審判的恐懼)

宗教的第三個特點

古埃及宗教的第三個特點是宗教信仰還常常攙雜著一些巫術的成份。埃及人生病後也求醫看病,但當時的醫葯是很原始的,還和巫術混雜在一起。巫術還被用來祛除日常的危險。魔法不僅能回應人間諸事,對陰間也有效。

2、文字、文學和繪畫

文字:象形文字。埃及象形文字的符號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表意符,這些符號的意思就是它所畫的東西。第二類是表音符,這一些符號所畫的具有語音上的價值,遵循的是畫謎的原則,(就如一隻杯子,表示音節「bei」一樣)。這些符號可以表示一個,二個或三個輔音,埃及文字從來不寫母音。最後一類符號稱為限定符,它們不發音,而是表示它們前面的這個詞屬於那一類詞:比如,密封的紙莎草紙表示詞義是抽象的。還有表示男女的,表示單數和復數的等等。象形文字系統由這三類符號組合而成。象形文字的起源和發展。

文學

具有可讀性的是一些短篇的散文故事。主要的有中王國時代較早的散文故事《船舶遇難的水手的故事》;敘事的故事以《一個能說善辯的農民的故事》為代表,保存在中王國時代的4張紙草抄本上;中王國時代散文故事的最傑出的作品是《辛努亥(Sinuhe)的故事》;還有一些是訓戒式的和教諭式的作品,重要的有《聶非爾提預言》和《伊普味爾陳辭》。

繪畫

古埃及的繪畫很有特點 :比例不勻稱,在埃及的繪畫中,人像的比例取決於他們的等級關系,而不是他們的實際大小; 沒有透視法,比如水平的水池被畫得如同豎起來一般,垂直於一邊。相反的,樹是垂直的,卻被畫成躺倒在地。尤其是這些樹都是同樣大小的,不論它們是在前景還是在遠景。在埃及的繪畫中,同類物體的大小總是一樣的,不論它們的位置與觀察者相距的遠近。 。埃及繪畫藝術不是「現實主義」的。因為它不尋求真實再現一位特殊觀察者在確切的地點所看到的世界物體。它情願通過特殊的角度來表現它們,以它們的大小比例來暗示物體與人物的等級地位。換言之,埃及繪畫藝術是「再造」世界。

3、建築藝術

建築,通常包括民宅、宮廷、堡壘、廟宇和陵墓等。但是,由於埃及人的重視來世的思想意識和客觀條件的限制,保存下來的偉大建築物主要是陵墓和廟宇,而民宅和王宮通常採用劣質的泥磚建造,因而難以保存下來。現今我們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建築遺跡和遺物是陵墓。

(一)陵墓建築

古埃及人把陵墓稱為「麥爾」(mr),其象形文字是用一個台座上的三角形圖來表示的,意為國王及其父太陽神升天的地方。現代西方人的用語庇拉米德(Pyramid,Pyramide),來源於古希臘文庇拉米斯(Pyramis),意為「小麥餅」,因為,古希臘人來到埃及看到金字塔,聯想到他們吃的三角形的小麥餅,因而以此命名之。

金字塔經歷了階梯金字塔和標准金字塔二個發展階段。(階梯金字塔起源於馬斯塔巴墓 ;階梯金字塔的典型是由第 3王朝的建築師伊姆霍太普( Imhotep)為其君主左塞王(Djoser)建造的。埃及最為著名的金字塔是吉薩三大金字塔。塔身最高的那座叫做胡夫金字塔(希臘人也稱為齊奧普斯金字塔),另有:哈夫拉的金字塔(斯芬克司), 邁塞里諾斯金字塔。到了新王國時代,「帝王谷」的岩窟墓代替了金字塔(圖坦哈蒙墓 )。

(二)寺廟建築及其不同類型

神廟被看作為神的「地面」上的宗教建築物,或稱「神之家」。神廟與陵墓同樣也是「永恆之家」,需要長久保存下來。由於神廟是人們「為了信仰」而建築的,因此,在信仰的神殿中安置神像,以供人們祭拜,並由僧侶主持儀式,直接與神接觸。(盧克索和卡納克神廟、岩窟廟) 。

第二類寺廟為葬祭廟。葬祭廟,無論在結構或在廟內舉行的儀式上與神廟都有相似的地方,但兩者不同之處在於,葬祭廟最初本是金字塔的附屬建築物,在國王木乃伊安葬時建築,以後每年都要到此祭把國王。 (哈特舍普蘇特的葬祭廟 )

(三)雕塑和雕刻

埃及的雕刻和繪畫主要是作為建築的附屬物而存在的。人物雕像的表現手法,一般都是採用「正面律」的原則。不論雕塑的人物直立或端坐,其頭部和軀體必須保持垂直。面部、雙肩和胸部則正面展示。埃及雕像的另一個明顯的特徵是雕像著以不同的顏色:頭發、胡須和眼圈塗以黑色,衣服為白色。男性的膚色通常是棕色,而女性為淺黃色或肉皮色。人物雕像幾乎都很刻板,雙臂交叉抱在胸前,或者固定在身體兩側,雙目正視前方。雕像面部通常略帶微笑,別的則沒有任何錶情。但在埃赫那吞時期,藝術表現力有了改變(圖坦卡蒙,涅菲爾提蒂)。對下層人民的雕塑也有不同的風格。

4、科技成就

在天文學領域,埃及人的最大成就是找到了避免太陰歷不準確的缺陷的方法。

在醫學領域,古代埃及人在醫學方面的獨到之處在於他們認為疾病是自然因素而不是超自然因素造成的,因而醫師可以對疾病作出准確的診斷,並對症下葯。

在數學領域,埃及人在測量方法方面成就卓著。舉例來說,他們最早把圓分成360度,首先注意到所有圓的圓周率(即現在所說的。)都是一樣的。此外,他們還發明了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及金字塔、圓柱體和半球的體積的方法。

5. 古埃及有哪些主要文明成就

1、文字:古埃及文字創於前3500年,是一種稱為聖書體的象形文字。這種文字是人類最古老的書寫文字之一,多刻在古埃及人的墓穴中、紀念碑、廟宇的牆壁或石塊上,所以被稱為「聖書體」。

6. 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有什麼

古埃及的文字

古代埃及文字的形體的演變可分為四個階段:1、象形文字:我們所知道的最早構成體系的古埃及文字材料,是象形文字,這種文字體系產生於公元前3000年。2、祭祀體文字:為實用和方便起見,書吏又將象形文字的符號外形加以簡化,創造了祭祀體文字。3、世俗體文字:它是祭祀體文字的草寫形式。與祭祀體文字對比,世俗體文字的連寫形式更簡單,已不具有圖畫特點,它的書寫方向保留了祭祀體文字的傳統。固定從右往左。4、科普特文字:它是古埃及文字發展到最後一個階段的文字,深受希臘文、聖經文學的影響。

古埃及的宗教

宗教是古埃文化及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貫穿了整個古埃及歷史。古埃及最重要的宗教中心有四個:赫利奧波利斯、孟菲斯、赫爾摩波利斯和底比斯。

木乃伊

木乃伊是經過特殊處理而完好保存下來的屍體。前後三千多年期內,古埃及人將屍體製成木乃伊的方法有不少改變。

還有就是金字塔

7. 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有哪些

古埃及的文化非常來豐富。創造源的象形文字對後來腓尼基字母的影響很大,在幾何學、歷法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此外,金字塔、亞歷山大燈塔古埃及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之一。古埃及人除以建築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及製造木乃伊而聞名天下外,還發明了許多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東西

8. 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的文明成就

樓主你好!以上三個文明古國的文明成就非常多,下面我來介紹其各最具代表性的文明成就。古埃及:金字塔 木乃伊 尼羅河農業文明 古埃及文字 楔形文字 ;古印度:梵文 佛教 印度教 達羅毗荼人 棉花的栽培 死城 ;古巴比倫:空中花園 伊拉克 先進的排水系統 。補充:古埃及的出現時間地點:約公元前3500年 尼羅河流域 古印度的出現時間地點:約公元前2500年 今印度半島 古巴比倫的出現時間地點:約公元前3000年 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流域。

9. 古代埃及有哪些文明成就

1、文字

古埃及文字創於前3500年,是一種稱為聖書體的象形文字。這種文字是人類最古老的書寫文字之一,多刻在古埃及人的墓穴中、紀念碑、廟宇的牆壁或石塊上,所以被稱為「聖書體」。

2、獅身人面

金字塔是利用大石建成的巨大三角形建築物,是法老的墓穴。由於古埃及人在尼羅河兩岸生活及耕作,所以金字塔主要是在沙漠地區興建。

3、天文學

古埃及擁有相當水準的天文學知識,他們通過觀測太陽和大犬座α星(即天狼星,古埃及稱「Sopdet」,是動詞「使尖銳」的陰性名詞形式)的運行制定歷法,即科普特歷。

古埃及人將一年定為365天,每年12個月,一個月30天,剩餘5天作為節日。古埃及使用太陽歷的做法是世界上最早的,這種日歷和我們今天所使用的差不多。

4、古埃及的宗教



宗教是古埃文化及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貫穿了整個古埃及歷史。古埃及最重要的宗教中心有四個:赫利奧波利斯、孟菲斯、赫爾摩波利斯和底比斯。



5、木乃伊


木乃伊是經過特殊處理而完好保存下來的屍體。前後三千多年期內,古埃及人將屍體製成木乃伊的方法有不少改變。

(9)古埃及的文明成果擴展閱讀:


古埃及位於非洲東北部(今中東地區),起初在尼羅河流域,直到國力強盛時候,才達到當今的埃及領土。它北臨地中海,東瀕紅海,南鄰努比亞(今衣索比亞和蘇丹)。

從地理上看,埃及的東西兩面均為沙漠,南邊有幾個大險灘,同外界交往甚難,只有通過東北端的西奈半島與西亞來往較為方便。

所以,古代埃及具有較大的孤立性。縱貫埃及全境的尼羅河,由發源於非洲中部的白尼羅河和發源於蘇丹的青尼羅河匯合而成。流經森林和草原地帶的尼羅河,每年7月至11月定期泛濫,浸灌兩岸乾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礦物質和腐植質的泥沙隨流而下,在兩岸逐漸沉積下來,成為肥沃的黑色土壤。

10. 古埃及文明的貢獻

古埃及文明的貢獻

眾所周為的金字塔、獅身人面像、木乃伊等,都是他們的傑作。在物質層面,埃及文明的成就可謂空前;在精神層面,埃及文明的貢獻也堪稱絕後。漫長而厚重的歷史賦予了埃及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及高深精妙的文化。舉凡文學、宗教、科學、建築、雕刻、繪畫、音樂、舞蹈等,埃及人無不精通。埃及留給後世的財富挑戰著人們的想像力。

早在公元前3500年,聰明的古埃及人就已經發明了可以溝通的文字,這些文字就是「象形文字」,意思就是「神聖的雕刻」。後來的幾個世紀里,希臘人、羅馬人相繼統治埃及,慢慢的希臘語就代替了古埃及語,這是外來文化的入侵的結果。

古埃及象形文字約有七百個,就僅僅一個詞要用音符、意符和部首三種字元組成吶!古埃及語中表音符有二十四個,這其實就是二十四個輔音字母。這一套音符後來傳入腓尼基,成為腓尼基字母的一個重要來源。

古王國和中王國時期是埃及文學發展史上最重要的階段。這一階段的作品可不同於往期,他們都是些具有實用性、啟發性、和娛樂性的作品。它們的目的是規定和引導人們的道德觀念,束縛人們的素養,以達到鞏固社會秩序的目的。

其實,相對來說,古王國時期出現的大量文學作品,主要是以散文,和詩歌的形式廣泛流傳,其內容豐富。如大家所熟知的「辛努哈特歷險記」,它就講述的是一位名叫辛努哈特的大臣,由於受到叛亂的事件牽連,不得不背井離鄉,逃往國外。後來,由於法老大度,善良,寬容了辛努哈特,他得以回歸思念的家鄉。這個故事向世人表達的就是辛努哈特濃濃的思鄉之情,以及落葉歸根的喜悅。還有一個故事就是「一個能說會道的農夫」,他講述的是一個普通的農夫向至高無上的法老控訴社會,傾訴自己的悲慘處境,得到法老的幫助的故事。這則故事就歌頌贊美了法老為人民群眾服務的美德。

一切都是在進步的,新王國時期,古埃及文學又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內容更加獨特,藝術性超強。

閱讀全文

與古埃及的文明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