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科技成果轉化的作用及難點表現在哪些方面
多年來,我國一直存在著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不力、不順、不暢的痼疾,創新和轉化各個環節銜接不夠緊密的現象。我國將科技成果加以轉化應用達到產業化的比例僅有約2%~6%,科技研發對經濟和社會的支撐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為實現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我國需要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科技成果轉化難在哪?
一是高校、科研機構有效供給不足。高校、科研機構是科技成果的主要來源,而大部分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是基於科研興趣或者是前沿熱點,沒有真正形成以需求為導向、以市場為依歸的研發模式。這造成科研人員的技術研發活動在立項階段就可能與市場需求不一致,導致具有轉化價值的成果比例不高。
由於不需要經歷市場競爭,高校院所的科研活動動力不足,難以與市場貼近,大部分科技成果很多時候與企業的現實需求是錯位和脫節的。導致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看起來十分豐厚,但真正能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成為有效供給的成果卻很少。
現行考核體系下「重研發、輕轉化」「重論文、輕專利」等現象仍然存在,這導致科研人員片面追求發表論文的數量,對轉化科技成果的市場意識和積極性都不強烈。大量科技成果僅僅成為課題或項目完成的標識而被束之高閣,未能通過轉讓、許可、技術作價入股、創辦企業等形式得到應用並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二。現在不能單純地就轉化談轉化,而是要面向市場,企業在科技成果轉化中要承擔主體作用,形成科技成果從研發到市場化的渠道。但目前在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方面,90%以上的企業研發、轉化科技成果的動力能力不足。國企大而不強、外企強而不為、民企長而不大,中小企業大多處於產業低端,對成果轉化「有心無力」。
我國企業的主體是中小企業,最
需要技術支持,但總體來看又最缺乏技術創新和轉化的條件。中西部地區的一些省份,90%以上的企業沒有研發活動,購買專利和改造生產線的能力弱,難以依靠科技進步經營企業。國有企業技術人才多,研發條件好,因考慮科技投入風險大、見效慢,一般只對現有的生產要求開展科研,一些科技含量高、市場潛力大但要過一定時間見成效的科技成果難以在企業轉化和推廣應用。
2. 科技成果轉化是什麼意思
科研成果轉化是指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已轉化成成品、樣機、技術得到全面推廣應用等,證明一般是如轉化為新產品,可以用該產品新產品證書、生產批文(葯類的)、銷售合同、訂單、銷售發票等一種或多種材料證明;若轉化為新設備,則用該設備說明書、設備備案文件、發票等證明;轉換為新技術,一般是要多個使用單位的推廣應用證明。3. 科技成果轉化的途徑是什麼
科技成果轉化的途徑包括直接轉化和間接轉化。4. 科技成果轉化主要有哪些方式
改革開放以來,通過科技人員、管理工作者和企業家的大量探索、試驗,科技成果轉化已經逐他形成了「政府計劃推動和技術市場擴散」相結合的兩條腿走路的雙重模式。政府計劃推動主要體現在由政府組織實施的各種國家級、省級科技開發與成果商品化及推廣計劃,其中大部分也是指導性計劃。市場擴散主要是根據市場的需求,在產、學、研之間進行,形式有:自主開發、技術轉化、聯合開發以及組成科技經濟聯合體等。隨著市場體制的發展和完善,成果轉化的市場擴散作用將越來越大,形式也會更加多樣化,效果會更加顯著。5. 技術轉移轉化和科技成果轉化有什麼區別
技術轉移轉化和復科技成果轉化的制區別是概念不同,主體不同,客體不同。6. 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存在哪些難點
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們篳路藍縷、砥礪前行,40年滄海一粟,我國最終實現了由封閉、貧窮版、落後到開放、富強、權文明的歷史轉變,我們14億中國人不僅填飽了肚子,更武裝了頭腦,中國科技事業突飛猛進,製造業也逐漸在由「中國製造」轉變為「中國創造」,我國各項前沿科技專利保有數量逐年增加。盡管如此,我們還是應該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要知道我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率仍然偏低,也就是說相當一部分前沿科技成果仍處於「紙上談兵」的階段,無法轉化為生產力。
眾所周知,前沿科技成果多掌握在各類高校以及科研機構手中,而企業內部的研究開發機制相對薄弱,據相關統計表明,截止到2018年六月,游離於企業之外的各類科研機構近6000家,科研機構雖然研發能力較強,但是市場嗅覺較弱,並且資金也不充裕,金智創新認為科研機構和企業缺乏溝通是導致我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率偏低的主要原因。
7. 科技成果轉化的主要意義表現在哪些方面
科技成果轉化的意義主要表現在如下三方面:8. 什麼是科研成果轉化
科技成果是有來源的,通常來源於項目,專利等,種類包括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都屬於科技成果,一般以項目驗收或成果鑒定、專利申請作為成果形成的依據;而科研成果轉化則是指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已轉化成成品、樣機、技術得到全面推廣應用等,證明一般是如轉化為新產品,可以用該產品新產品證書、生產批文(葯類的)、銷售合同、訂單、銷售發票等一種或多種材料證明;若轉化為新設備,則用該設備說明書、設備備案文件、發票等證明;轉換為新技術,一般是要多個使用單位的推廣應用證明.
舉個我最近報高企的例子,我寫了13個科技成果轉化,其中,8個科技成果來源寫項目RD**(因為我3年間只有8個項目實現了成果轉化),5個寫了來源於公司某個專利(或者寫來源於三年前項目),然後在成果轉化結果寫上PS**(當然有些可以寫樣機,樣品),假如寫PS的即是產品,可用檢測報告或新產品證書或產品標准或銷售合同或發票等證明,(我只有8個產品轉化),轉化結果也可寫上樣機、樣品,用實物照片、查新報告或樣機說明書證明.這里有一點要指出,多個成果的轉化成果可以是同一個產品.比如我的PS02,該產品是一設備,他同時由成果(項目RD 01一種噴液方法的研究)和 成果(項目RD02 新型包裝機械的研發 )一起轉化的.
9.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主要途徑有哪些
科技成果轉化主要有五種方式:①自行投資實施轉化;②向他 人轉讓科技成果;③許可他人使用科技成果;④以科技成果作為合作條件,與他人共同實施轉化;⑤以該科技成果作價投資,折算股份或者出資 比例。其中,第一種方式屬於科技成果持有人自行轉化,即高等院校、科研 院所或企業等主體將其研發的科技成果應用於本單位的生產活動,此方 式的特點是沒有中間環節,降低了成果轉化的交易成本,但僅適合於研發 生產鏈條較為完善的主體。第二、第三種方式屬於轉移式轉化,即科技成 果持有人通過許可、轉讓的方式將科技成果的使用權或所有權轉移給技 術需求方,此方式是髙等院校、科研院所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的主要方式。 第四、第五種方式屬於合作轉化方式,此方式有利於產、學、研單位以技術 為紐帶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機制。
10. 如何將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科技成果轉化分為直接轉化和間接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