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經濟學成果

經濟學成果

發布時間:2022-01-13 01:52:00

『壹』 簡述生態經濟學產生發展各階段及其代表性成果

1、生態經濟學概念的醞釀和產生階段(1950—1969)

生態學的概念是德國生物學家Haeckel於1866年最早提出,並首次明確生態學是研究生物體與周圍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

2、全球生態經濟問題的大辯論階段(1970—1987)

這一階段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涌現出了大批關於全球資源、環境、人口與發展的論著,在全球范圍內引發了一場大辯論。1968年,以研究人口、資源、環境為主要內容的「羅馬俱樂部」成立。

3、生態經濟學價值理論及研究方法的形成和發展階段(1988年至今)

1988年國際生態經濟學學會的成立,以及次年EcologicalEconomics刊物的創辦成為生態經濟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1)經濟學成果擴展閱讀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勞動生產率的不斷提高,世界經濟的快速增長,充分證明了人類干預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正在逐漸增強。然而,與此同時,也出現了大量的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其嚴重程度超出了人們的預期。

隨著時間的推移,環境和資源問題已經從地方性到全球性,從區域性到全球性。世界人口的突然增加、糧食短缺、環境污染、資源短缺和能源危機不僅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狀態,而且制約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

當科學家探究上述問題的歷史原因,發展趨勢,預防措施和解決方案,從一開始,他們發現,僅僅從生態學或解釋和研究這些問題從經濟學的角度,很難找到答案,只有生態學和經濟學有機地進行分析,尋求解決社會經濟的發展,保護生態環境。

此時,生態經濟學應運而生,它也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

『貳』 你能舉出一些正確借鑒西方經濟學取得成果的例子和誤解或誤用它所造成的損害的例子嗎

只能說借鑒性方經濟學上的某些觀點和理論吧
成果:舉一個~比如說對於凱恩斯的理論(具體的建議LZ去看曼昆的第二本宏觀裡面的東東),經濟危機後英國,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奉行的經濟政策就受了它很大的影響,從原來的純自由的市場競爭變為國家主導一部分經濟事務,比如說社會福利呀等等,成果顯著呀~用政治書上的話就是「給了資本主義苟延殘喘的機會」哈哈~~~
失敗:比如說關於對GDP的理解,不一定要越高越好,要避免產生「橙色GDP」,不能以犧牲可發展的資源等來謀求段時間經濟的快速發展。這個失敗的例子就舉中國好了,典型的~~~~~

就說這么多吧~希望對LZ有用,難得大這么多字,累死了~

『叄』 英國的古典經濟學的最積極成果奠定了什麼樣的基礎

英國的古典經濟學的最積極成果奠定了【勞動價值論】的基礎

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最積極的成果是奠定了勞動價值論的基礎。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運用科學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全面深刻地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資本主義剝削關系,批判地吸取了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積極成果,嚴密論證和發展了勞動價值論,創立了科學的剩餘價值學說

『肆』 網路經濟學研究的不同視角及主要成果

研究的不同方向,不同領域肯定有不同的,主要是不同的視角嘛,都可以

『伍』 牛頓 經濟學成就

我認為我認為我認為經濟學(economics)是研究人類社會在各個發展階段上的各種經濟活動和各種相應的經濟關系及其運行、發展的規律的科學。 經濟活動是人們在一定的經濟關系的前提下,進行生產、交換、分配、消費以及與之有密切關聯的活動,在經濟活動中,存在以較少耗費取得較大效益的問題。經濟關系是人們在經濟活動中結成的相互關系,在各種經濟關系中,佔主導地位的是生產關系。經濟學是對人類各種經濟活動和各種經濟關系進行理論的、應用的、歷史的以及有關方法的研究的各類學科的總稱。經濟學又可稱為經濟科學(economic sciences)。經濟學研究的是一個社會如何利用稀缺的資源以生產有價值的物品和勞務,並將它們在不同的人中間進行分配。「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是近代經濟學的奠基之作。 1、亞當。斯密《國富論》。斯密此書是現代經濟學的奠基之作,也是最偉大的經濟學著作。他的勞動價值論,分工與專業化是經濟效率之源的理論,「看不見的手」經濟自由主義理論,都睥睨古人,下開百世。對經濟學的貢獻堪比牛頓對物理學的貢獻。 2、李嘉圖《政治經濟學與賦稅原理》(第一卷)。李嘉圖是倫敦交易所里成功的投機商人,又能在理論經濟學領域做出不朽貢獻,真是絕頂的天才。本書中他闡明的比較優勢理論是現代自由貿易政策的理論基礎。索羅斯在投機之餘,也寫些《全球資本主義危機》之類的書,不過其理論造詣比之李嘉圖,則相距太遠。 3、馬克思《資本論》。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撇開學理而言,就其改變世界的力量之大,夠入選最重要的經濟學著作。 4、瓦爾拉斯《純粹經濟學要義》。現代經濟學的主觀價值(效用)論、邊際革命、經濟學數理化的轉向通過本書而系統化,熊彼特曾贊譽此書為經濟學作為嚴密科學所取得的最高成就。 5、費雪的《利息理論》。在我看來,此書是迄今為止最偉大的關於資本理論的研究,在馬克思發現剩餘價值的地方,他看見的是放棄當前消費而承擔未來的不確定性的風險的報酬。張五常認為本書駁倒了《資本論》。 6、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在我看來,盡管被稱為宏觀經濟學的奠基者,他最重要的貢獻也許是對個人理性通過自由競爭自然產生社會理性(斯密「看不見的手」理論的核心)這一理論的質疑和批判,只是其建設性的部分即國家干預政策爭議很大。 7、熊彼特《經濟發展理論》。此書關於企業家的「創新」是經濟增長之源的理論,已經預見到我們這個知識和信息社會的興起。熊彼特也許是所有經濟學家中知識最淵博的人,讀他的《經濟分析史》足可印證。 8、薩繆爾遜《經濟學》。把一本教科書選為最重要的經濟學著作,會遭到很多人的質疑。本書作為最成功和發行量最大的經濟學教科書,在把經濟學知識標准化、體系化方面的貢獻比當代任何一個人都多。就其改變經濟學知識的傳播和復制方式的力量之大,入選最重要的經濟學著作。 9、布坎南《同意的計算》。本書開創的「公共選擇」理論,使憲政民主制可以用數理工具定量分析,為經濟和政治的制度研究開辟了全新的路徑。 10、科斯《企業的性質》。在經濟學數學化的年代,科斯的著作甚至連最簡單的微積分都不用,就其思考方式和寫作方式而論,堪稱當代的斯密。他著作很少,但篇篇都是開風氣之作,其關注真實世界經濟運行的理論取向,是改變主流經濟學思考和寫作方式的alternative。

『陸』 英國的古典經濟學的積極成果有哪些

古典經濟學又稱古典政治經濟學、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是指大約從1750--1875年這一段政治經濟學創立時期內的除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之外的所有的政治經濟學。其起源以大衛·休謨(David Hume)的有關著作出版(1752年)為標志,以亞當·斯密(Adam Smith)的代表作《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出版(1776年)為奠基。
亞當·斯密的繼承者之一是托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Thomas Robert Malthus),他以一部被後人稱為人口論的著作而聞名。而在亞當·斯密之後,推動古典政治經濟學發展和作出主要貢獻的是大衛·李嘉圖(David Ricardo),他在繼承斯密理論的同時,也批判了斯密的一些觀點,從而形成了一種似乎不同於斯密的體系,甚至有人將此稱為「李嘉圖革命」。李嘉圖的成功曾吸引了一批跟隨者,其中有著名的詹姆斯·穆勒(James Mill)。
古典經濟學著重經濟總量研究,這涉及到經濟增長、國際貿易、貨幣經濟和財政問題等方面。這與1870年以後盛行的研究個人利益最大化的經濟學是有所不同的。古典經濟學關心的是國家經濟問題,雖然那時候的學者也非常強調個人利益必須尊重,但他們更強調的是如何使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保持協調。斯密在講到這一點時,總是諄諄地開導人們,國家大事相比個人更重要。
古典經濟學的理論核心是經濟增長產生於資本積累和勞動分工相互作用的思想,即資本積累進一步推動了生產專業化和勞動分工的發展,而勞動分工反過來通過提高總產出使得社會可生產更多的資本積累,讓資本流向最有效率的生產領域,就會形成這種發展的良性循環。因此古典經濟學似乎是想告訴人們,順從市場對資源的配置,保持資本積累的良性循環,會更好地促進經濟增長。但他們又看到勞動分工是受條件約束的,資本的積累會使現有的勞動分工以更大的規模出現,並表現出工資的隨之上漲,而勞動分工的發展卻不易實現,這將使資本積累受到勞動分工發展跟不上的影響。古典經濟學的分析產生了自身的矛盾。李嘉圖特別強調過這種矛盾,不過他的解釋也不能消除這種核心思想中的矛盾。
關於廢除《穀物法》的爭論是古典經濟學爭取自由貿易主張的一部分。一些經濟學家由此提出了自由貿易理論,其中著名的有李嘉圖的比較成本理論。該理論指出,一個國家能夠從進口甚至那些它以具有競爭優勢的商品中獲益,只要它在生產其他商品上具有更大的競爭優勢。所以,按照這一理論,一個國家應該將其生產能力更多地集中在比較起來優勢更大的產業上。休謨研究的國際收支問題的成果為這方面理論研究的發展打下了基礎。他認為,國際收支逆差將通過黃金的流出來減少貨幣供給,從而也降低物價水平,使得出口具有競爭力而進口的吸引力減少,這一均衡機制將持續地發生作用,直到黃金外流暫停,收支進入平衡為止。而李嘉圖等人的看法是,當黃金外流時,作為貨幣供應的一部分紙幣發行必須收縮,因為黃金外流是物價水平太高的一種徵兆。這些思想至今不無啟發意義。
後來創立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產生於對古典經濟學的批判。卡爾·馬克思曾這樣概括地評價:「古典政治經濟學是屬於階級斗爭不發展的時期的。它的最後的偉大的代表李嘉圖,終於有意識地把階級利益的對立、工資和利潤的對立、利潤和地租的對立當作他的研究的出發點,因為他天真地把這種對立看作社會的自然規律。這樣,資產階級的經濟科學也就達到了它不可逾越的界限。」(馬克思,1975,P.16)但正是由於存在著這種理論的批判關系,古典經濟學也就成為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要來源。(引自《政治經濟學大詞典》/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12 P638--639)

『柒』 經濟學研究的成果是什麼

西方經濟學 經濟學原理等書籍不都是經濟學研究的成果嗎

『捌』 到目前為止經濟學的研究成果是什麼 請舉例說明

洪銀興、顧海良、逄錦聚、林崗等撰寫的「馬克思主義基礎研究和建設工程———經濟學系列」叢書首批四部著作《政治經濟學理論創新與實踐價值》、《〈資本論〉的現代解析》、《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繼承與發展》、《馬克思經濟思想的當代視界》已由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該系列叢書的理論特點和貢獻主要有:

堅持與時俱進,妥善處理繼承與發展的關系。四部著作的內容各有側重,分別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體系、方法進行了全面闡述和開拓性研究,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及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繼承和發展進行了創新性研究,對《資本論》的現代意義進行了系統、深入的挖掘。其共同特點是,既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又不拘泥於馬克思的個別論斷;既以史論結合方式進一步挖掘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的寶貴思想,又吸取了近年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研究的最新進展,並澄清了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的一些錯誤理解,體現了新時期堅持與創新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的基本方向。

適應實踐發展要求,妥善處理理論與實踐的關系。該系列叢書選擇世界發展和我國改革開放中提出的重大課題,如怎樣認識資本主義的新變化、怎樣認識社會主義遇到的挫折、怎樣認識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當代價值、怎樣認識我國面臨的新挑戰等,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進行研究,給予了有說服力的回答,體現了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

展現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開放性,妥善處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關系。該系列叢書雖然集中研究的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本理論,但並不拒絕而是充分吸收了多學科領域的創新成果,特別是西方經濟學中的科學成分。叢書明確提出,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目的,是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實際緊密結合,創新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使其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理論。而借鑒和吸收西方經濟學科學成分的目的,是為我所用、發展自己。

『玖』 一些正確借鑒西方經濟學取得成果的例子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國經濟改革。基本是按照西方經濟發展模式運行的回,只是略微的在一些細節答上中國化了一下,不過政府不會承認罷了。

其他的比較成功的例子,國企私有化,民營企業合法化,金融市場的建立,經濟特區的成立,這些都可以說是借鑒西方發展模式的成功例子。

『拾』 語言經濟學的研究成果

正如Francois Grin所說,至今為止,關於語言經濟學的研究少得可憐,以致於在文獻綜述中幾乎可以按作者姓名介紹研究成果。
雖然,語言的經濟學研究成果很少,語言經濟學作為經濟學理論的一個分支也是最近幾十年的事情。不過,分析語言在人們經濟活動以及在社會交往中的習俗、慣例和制度生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從經濟思想史上來看,應該說這已經是非常久遠的事了。維森在評魯賓斯坦的《經濟學和語言》中提到: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就提到了語言的起源和生成過程,並且他還分析了語言在經濟活動、市場秩序與規則生成中的作用問題,並且認為語言的成長符合「看不見的手的原理」。持同樣觀點的還有自由主義經濟學家弗里德曼,他認為,語言與市場的自發形成過程是相似的:「語言是一個能夠逐漸演化的復雜而又相互關聯的結構。然而,沒有任何人按照某種方式來設計它。它只不過是隨著千百萬人通過自由的語言交流所進行的自願合作而逐漸發展起來的。」薩丕爾(1921)、布龍菲爾德(1955)在論述人類活動的起源和作用時也都提到語言的發展和經濟活動的關系。而真正把語言經濟學作為經濟學理論的一個分支來研究的,則應該從語言經濟學創始人Marschak開始。他在致力於「信息經濟學」研究時揭示了言語具有經濟學的本質的東西:價值(value)和效用(utility),費用(cost)和效益(benefit),並認為這是影響語言和經濟兩種活動的內在機制。自此以後,語言經濟學研究者逐漸多了起來。
研究語言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是有其歷史背景和現實需求的。這主要是二戰後民族主義勢力在歐洲殖民地各國的興起,尤其是1970年代後期,歐洲各國政府制定官方語言政策,產生了對「語言經濟學」的需求(Breton,1978)。在這一背景下,很多人開始從經濟的角度研究語言問題。比如:Vaillan—court(1987)。Chiswick(1991),Dustmann(1994),Grin(1994)從實證經濟學角度對移民的外語能力與其收入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Grin(1992,1990)研究少數族裔使用多數族裔的語言可以在多大程度上為其帶來經濟上的好處;Holden(1987)研究了跨國公司在勞動力屬地的語言政策;Colomer(1991,1996)對發展中國家外文翻譯工作的比較經濟效益的研究;Selten and Pool(1991)從博弈論角度對語言行為均衡問題的探討。塞爾騰等人以博弈論方法解釋語言現象的文獻正式為語言經濟學奠定了理論基礎,並且通過博弈論使得語言的經濟學分析有可能與語言的哲學和政治學、語言的社會交往理淪,以及符號交往的社會學等已有的西方學術傳統融合起來。在此基礎上,語言經濟學的「主流」傳統開始形成。在「主流」傳統的影響下,為數不多的研究者開始進入「語言經濟學」的研究領域。如,Rubinstein(1996,2000),汪丁了(2001)等。
盡管國內的語言學家非常多,但是,從經濟學角度研究語言問題的卻不多。近幾十年也有研究者從經濟學角度研究探討了一些語言問題,雖然在研究層次上不夠深入,所用工具還很單一,但終究還是在這一研究領域有所涉足,給後來的研究者以啟示。
一是語言經濟學的理論研究。對於語言經濟學的純理論研究,可以說,至今在國外也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框架,國內則更是鮮有從事語言經濟學純理論研究的。在國內的研究者中,汪丁丁、周端明和韋森等人可以說是從純理論角度研究語言經濟學。他們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分析研究語言的形成和人們對自己所用語言的選擇,他們認為,語言的習得和選擇是一個理性選擇過程,這個過程受語言的預期收益和預期成本、使用語言的人數、社會開放與自由度、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學習語言天賦和所學語言與母語的關系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並在此基礎上試圖建立一個語言的經濟學分析框架。
二是語言經濟學應用研究,可以說,目前大多數語言經濟學研究者的研究都在此領域。他們的目光集中在流行語、方言、外語學習等一些應用性語言方面,這些研究者從應用或實用的角度,主要運用經濟學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和計量方法研究這些語言的產生、發展和演變。如,任榮、王伯浩、許其潮等用成本——收益方法對流行語、外語教學、網路流行語和語言修辭學的研究。宋金芳、林勇則通過分析西方學者的實證研究案例,論述語言政策的成本和收益,並對語言政策的經濟分析方法及其在中國的運用加以研究評述。
另外,山東大學的語言經濟學研究值得關注。2005年,在黃少安教授的主持下,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成立了「語言經濟學研究室」,這是全國最早也是惟一的一個語言經濟學的專門研究機構。同年,研究室與國家漢語推廣辦公室合作,承擔了漢語推廣辦公室立項的課題,從經濟學的角度研究漢語國際推廣問題。寧繼鳴博士完成的博士論文《漢語斟際推廣:孔子學院建立和發展的經濟學分析》,可以說是國內在語言經濟學領域第一個具有重要價值的實證性研究成果。
不過,語言經濟學無論在國外還是國內,都還處於發展初期。尤其在國內,其研究對象還局限於很小的研究范圍內。可以預見的是,隨著語言經濟學理論的發展和成熟,它的應用范圍和領域必將進一步擴大,其研究者所運用的工具和分析方法也將進一步成熟和多樣化。

閱讀全文

與經濟學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