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競爭情報活動要遵守哪些法律和道德規范
現代商戰與企業競爭情報活動 現代商戰與企業競爭情報活動
一、
競爭情報(Competitive Intelligence,簡稱CI)一般是指競爭主體為保持競爭優勢所需要的一切有關競爭對手和競爭環境的情報,諸如原料的產地和價格、技術設備和人員素質、管理水平、市場范圍、營銷方法等。此外,還包括環境要素,諸如政治環境、地理環境、人文社會環境等。廣義上講也包括相關的情報活動。
在現代國際經濟環境下,競爭情報活動是特定的經濟組織乃至政府機構目標明確的情報活動。其內涵至少包括了四個要素:它是反映參與市場競爭的同類經濟組織產品、技術和商務活動的准確信息;它具有極高的商業價值,能為權利人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它是對初始信息進行類比、評估、分析和內容重組的結果; 權力人出於自身利益,往往要全部或部分地保護已有的情報,不為他人所用。
因此,競爭情報具有商業秘密的性質,這就給部分情報工作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不管人們從道義上如何看待這種工作,但是在日趨激烈的爭奪用戶、爭奪市場份額、爭奪資源的市場競爭中,人們終於接受了這種無形的、威力強大的商戰武器。
二、競爭情報產生的背景
競爭情報這一術語出現於80年代初。雖然在人類社會的廣泛領域中,與競爭活動相伴隨的情報活動普遍存在,但作為有理論、有實踐、有組織並且有職業化特徵的競爭情報概念的出現,只有十幾年的歷史。
競爭情報產生的背景是全球商戰的加劇。1990年"柏林牆"被推倒,標志著東西方"冷戰"的結束,世界處於相對和平的環境,各國競相發展經濟。國際情報領域轉向了激烈的商業情報戰。例如,1993年,有人把法國針對美國高技術和大公司收集的一份文件扔進美國駐法使館院內,引起軒然大波;1991 年至1992年,美國控告日本三家公司專利侵權案索回近4.3億美元的賠償費。
專家們認為,在全球商業競爭加劇的環境下,傳統的情報活動和市場研究已很難滿足這種需求,以"競爭情報"為主題的情報活動,被推上了歷史的舞台。
三、國際競爭情報的發展現狀
1. 國際競爭情報服務已經發展為一種產業
80年代以來,企業競爭活動愈演愈烈。據1993年SIS國際公司進行的一次全球性企業競爭情報活動調查表明,有74%的企業正式建立了競爭情報部門,50%的競爭情報部門預算在10萬美元以上。
競爭情報活動范圍愈來愈廣,參與者愈來愈多,除公司內部的競爭情報部門外,還有情報交易商、信息技術經營者、特殊技能情報專家,甚至學術研究機構、行業協會、政府與國際組織。競爭情報活動的合作增多,競爭情報市場形成,這就使競爭情報活動從市場情報服務開始發展為一種產業。
2.國際競爭情報教育受到普遍重視
隨著競爭情報活動的逐步擴大,對理論和方法指導的需求愈來愈迫切。而且,隨著競爭情報活動的深入,原有的經濟學教育、信息技術教育已無法滿足需要。因此,開展競爭情報教育,提供專門的理論和方法指導,成為社會競爭情報實踐的迫切要求。例如,瑞典軍事研究機構將軍事上的C
指揮、控制、通訊和情報)的原理和方法運用於企業競爭情報。美國波士頓大學,在MBA計劃中講授《競爭者分析》。悉尼技術大學,還開設了一些涉及傳統企業情報活動內容的競爭情報課程和案例研究講座。歐洲,由SCIP組織的研討會不少內容都涉及到競爭情報服務於企業經營決策的特點。
3.競爭情報活動已向組織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
美國於1986年首先成立"競爭情報專業人員協會"已擁有2500多個會員,出版《競爭情報評論》和《SCIP新聞》,成為全球SCIP推進小組,向全世界發展。1990年歐洲SCIP成立,之後,法國、英國、荷蘭、日本、澳大利亞都相繼成立了SCIP組織。中國於1994年1 月成立了中國科技情報學會情報研究暨競爭情報專業委員會,開始對競爭情報進行有組織和相對正規化的研究和應用。可見,競爭情報業正在成為全球性職業。
美國競爭情報專業人員協會(SCIP)的設立,大大加強了企業的情報工作。
首先是在公司(企業)中成立"成本中心",幫助企業審時度勢,適應外部環境變化,確定當前的長遠的經營目標。其次是設置首席信息經理職位(相當於副總經理),負責溝通企業最高決策層與信息管理層之間的聯系,參與企業長遠規劃和總目標的決策。據80年代末對美國500家大型企業的抽樣調查,已有 40%的公司設立這個職位。
一個國家的經濟騰飛固然是以科學技術為基礎的,只有科學技術先進,生產出來的產品才有競爭力。然而,這種產品以什麼價格、在什麼時候、投放到哪個地方才能獲得更大利潤,卻不是科學技術情報本身所能解決的問題。因此,各個國家為了加強自己的競爭能力,都在強化獲取和分析經濟信息、市場信息、商貿信息的手段和能力。
美國競爭情報專業人員協會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它對於美國科學技術的進步,經濟的成長以及參與國際大競爭,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提高競爭情報分析員職業道德與素質的方法
3.1建立公平競爭的法律制度
我國目前已經制定出來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商業秘密保護條例》等對我國競爭工作中的法律問題進行了規范,但是仍然不夠健全,許多有損公平競爭的行為還無法可依,不能依法加以禁止;另外,司法機關和行政管理部門存在執法不嚴的現象,對不正當競爭行為查處不力,這就為競爭情報從業人員的非法活動提供了機會。因此,必須加快競爭情報的立法工作,健全有關法律法規,加強執法力度。
3.2制定職業道德准則
我國目前的相關法律制度發展不是很完善,僅僅通過法律方式來對競爭情報分析員進行規范還不太現實,因此,各企業或組織機構可以制定適合本組織情報活動的職業道德規范,以實現對本組織內部人員的規范。例如,中國競爭情報研究會(scic)作為我國唯一全國性競爭情報專業組織,已經於2006年年初通過了該協會所制定的《競爭情報分會會員職業行為道德規范》。
3.3進行職業道德教育,造就具有綜合素質的專業情報人才
一方面,對競爭情報從業人員進行倫理道德准則和道德規范方面的教育,增強其倫理道德和職業道德意識。另一方面,要重視對競爭情報從業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和相關能力的素質教育或培訓。主要包括:(1)知識素質。情報分析人員除了掌握基礎的文獻信息學知識、專業及專業相關知識、外語知識、計算機、網路通訊及多媒體知識,另外還應了解一些如管理學、經濟學、社會學、法律學、公共關系學等學科知識,以完成多層次、多樣化的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工作。(2)能力素質。首先要有較強的信息吸收能力,增強信息意識,保持對新事物、新知識、新理論的敏銳感悟力,能依據一定的科學原則,進行創造性的信息重組、加工。其次,要有綜合分析能力,包括對行業競爭對手或潛在競爭對手、政策、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因素進行綜合考慮。最後,還應具有一定的經營和公關能力,現代企業所引進的IRM(信息資源管理)、CIS(企業識別系統)等現代管理模式,使情報分析人員在競爭中練就經營管理能力,並藉助各種公關活動,建立人際情報網路,擴大情報競爭情報活動的社會影響,使用戶信任、依賴情報分析,從而將有效信息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3.4制定從業資格認證制度
競爭情報分析員從業資格證書應該成為該行業對從業者的准入控制,成為從業者從事競爭情報分析工作的標准、依據和憑證,也將成為相關競爭情報分析職業招聘、錄用競爭情報分析員的依據。在國外,競爭情報分析員必須具備一定的資格,要獲得競爭情報分析員的資格認證,即必須通過考試或水平認證。在制定我國從業資格認證制度時,切忌將其當成單純的考試制度,應注重培訓考試與實際工作相結合,切實提高人員的實際工作能力。
⑵ 學JAVA編程應該考些什麼證書
我是學習java的,也是本科生,但我在外面進行了相關的培訓,這些培訓是大學課程無法涉及的。 我覺得你至少要考取java國際軟體工程師(初級)的證書,這個是sun公司的。但由於只要基礎扎實,這個證書沒有多大的難度。 我覺得對於你而言,只要你的編程功底很好即可。畢竟你以後被招聘的時候走的是校園招聘,他們更看重的是你的學習成績。 不過對於擴展,建議你學習j2ee,jsp相關的內容。還有就是設計模式相關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