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氣體優化成果

氣體優化成果

發布時間:2022-01-12 07:51:06

1.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經濟取得的成就

具體如下:

1、經濟方面:

1978年到2006年間,中國經濟總量迅速擴張,國內生產總值從3645億元增長至21,0871億元,增長近60倍。中國的經濟成就不僅寫在了中國歷史之上,也在世界歷史上刻下了輝煌的一頁,過去25年全球脫貧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歸功於中國;全面融入世界經濟體系。

2、思想方面:

改革開放給中國人民面貌帶來的歷史性變化,還不僅僅是在生活水平的提高,還有精神生活和思想觀念的巨大轉變。30年改革開放的一個最大變化就是打破了過去那種單調、統一的帶有個人崇拜和違背人性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精神和文化生活日趨多樣化,思想觀念日益多元化。

3、經濟增長方面:

我國經濟不僅實現了長期、持續、快速增長,而且實現了平穩增長。這里所說的經濟平穩增長,主要就是指經濟周期實現了由建國以來多次發生的超強波周期(波谷年與波峰年經濟增速落差在20個百分點以上)、強波周期(落差在10個百分點以上)、中波周期(落差在5個百分點以上)到輕波周期(落差在5個百分點以下)的轉變。

4、政治方面:

實施依法治國方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日益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等日益完善,一國兩制制度解決了香港、澳門的回歸和平穩過渡。

5、教育方面:

目前,中國高等教育規模世界第一、博士生數量世界第一、大中小學生數量世界第一;政府先後在農村和城市推廣了免費義務教育,中國在實現教育公平上邁出了第一步。中國教育不斷的進行改革,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方面穩步發展,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是當下的大勢所趨。

6、科技方面:

從1979年遠程火箭發射試驗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號載人航天衛星順利返回,中國航天人在摸索中讓祖國一躍成為航天科技強國!2018年,中國探月工程將實現新突破。嫦娥四號任務將於今年實施兩次發射任務,實現國際上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並巡視勘察,譜寫月球探測歷史新篇章。

(1)氣體優化成果擴展閱讀

關於改革開放的三個重大轉折:

1、第一個偉大轉折就是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

2、第二個偉大轉折是從封閉半封閉的社會向全面開放的社會轉變。

3、第三個偉大轉折是人民的生活從溫飽轉向基本小康的社會轉變。如果沒有改革開放就不可能實現三個偉大轉變。

(參考資料:網路:改革開放)

2. 政府流程 時間優化 資源優化 空間優化 成果優化 是如何實現的

這個要找專業人士噢!11

3. 布萊克關於固定氣體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什麼

布萊克關於固定氣體的研究成果收集在《關於白鎂氧、生石灰和其他鹼性物質的實驗》一書中。在此著作中,布萊克記錄了煅燒石灰石會放出一種氣體,同時石灰石質量減輕,而這種氣體又可以被石灰水吸收重新生成石灰石,看來這種氣體是固定在石灰石中的,所以布萊克稱之為固定氣體。他又把生石灰溶於酸,倒入碳酸鹼也能得到石灰石,這證明碳酸鹼中也含有固定氣體。布萊克注意到固定氣體與普通氣體性質很不相同,燃燒的蠟燭在其中會迅速熄滅,動物在其中會死亡,看來它是氣體家族中的新成員。

4. seo優化這幾天的成果

真正操作起來一年多了,有的時候我就是執行力不夠.搜索引擎優化這個行業絕對是大熱門,跟著電子商務市場的不竭壯大,我相信搜索引擎優化優化這個行業必定會越來越吃香.我早就說過,搜索引擎優化優化最重要的是實踐.你不要看他常識點就那麼一些,可是真正要把一個站做起來,除了時間,還要看你的經驗,而經驗正是從實踐中來的.

說到搜索引擎的老邁,毫無疑問是google.無論從技術上還是人性化上,谷歌絕對是技擊中的易經筋.當你進修了搜索引擎優化優化的常識並親自操作某個詞時,磨練你的方式是否正確,搜索引擎優化優化的是否合理時,你必然要用谷歌搜索本身磨練一下.

我這幾天重點優化了3個詞:拿錢網,中文,八賺堂.拿錢網的網路指數在200以上,優化好還是有一些價值的.後2個詞網路指數很低了,就算優化好也不必然能帶來幾多IP.我的目的就是不竭測試我的搜索引擎優化優化方式是否正確.如果確認正確,那熱詞就也可以這么做了.等熱詞做上去,流量就有了.

看看我這幾天搜索引擎優化優化的功效吧.我們用事實措辭:

1拿錢網:我隨便寫了4個關於拿錢網的帖子,此刻google搜索拿錢網,我的一個帖子已經在第二頁

2中文網賺:靠一個帖子也已經進去第3頁

3八賺堂:沒有什麼難度的新詞,隨便寫了一個帖子已經排在了第一頁.

5. 低碳生活預期成果形式、

基本概念所謂「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就是把生活作息時間所耗用的能量要盡量減少,從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是一種生活態度。 低碳生活宣傳海報也成為人們推進潮流的新方式。它給我們提出的是一個願不願意和大家共創造低碳生活的問題。我們應該積極提倡並去實踐低碳生活,要注意節電、節氣、熄燈一小時……從這些點滴做起。除了植樹,還有人買運輸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堅持爬樓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煩。 二氧化碳但關心全球氣候變暖的人們卻把減少二氧化碳實實在在地帶入了生活轉向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為代價的「便利消費」嗜好。「便利」是現代商業營銷和消費生活中流行的價值觀。不少便利消費方式在人們不經意中浪費著巨大的能源。比如,據製冷技術專家估算,超市電耗70%用於冷櫃,而敞開式冷櫃電耗比玻璃門冰櫃高出20%。由此推算,一家中型超市敞開式冷櫃一年多耗約4.8萬度電,相當於多耗約19噸標煤,多排放約48噸二氧化碳,多耗約19萬升凈水。上海約有大中型超市近800家,超市便利店6000家。如果大中型超市普遍採用玻璃門冰櫃,顧客購物時只需舉手之勞,一年可節電約 4521萬度,相當於節省約1.8萬噸標煤,減排約4.5萬噸二氧化碳。 在中國,年人均CO2排放量2.7噸,但一個城市白領即便只有40平居住面積,開1.6L車上下班,一年乘飛機12次,碳排放量也會在2611千克。由此看來,節能減排勢在必行。 如果說保護環境、保護動物、節約能源這些環保理念已成行為准則,低碳生活則更是我們急需建立的綠色生活方式。「低碳生活」雖然是新概念,但提出的卻是世界可持續發展的老問題,它反映了人類因氣候變化而對未來產生的擔憂,世界對此問題的共識日益增多。全球變暖等氣候問題致使人類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態環境。 個人意識人類意識到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出現的過量碳排放是形成氣候問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減少碳排放就要相應優化和約束某些消費和生產活動。盡管仍有學者對氣候變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於「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順應了人類「未雨綢繆」的謹慎原則和追求完美的心理與理想,因此「寧可信其有,不願信其無」, 低碳生活「低碳生活」理念也就漸漸被世界各國所接受。低碳生活的出現不僅告訴人們,你可以為減碳做些什麼,還告訴人們,你可以怎麼做。在這種生活方式逐漸興起的時候,大家開始關心,我今天有沒有為減碳做些什麼呢? 在北京的八達嶺,一個碳匯林林場已經成形。 林業碳匯如果你想抵消掉自己的碳排放,可以來這里購買碳匯林或種樹。林業碳匯是通過實施造林和森林經營管理、植被恢復等活動,植物葉片中的葉綠體通過光合作用吸收水,土裡的無機鹽和水分,釋放氧氣通過篩管把製造的有機物再運送到土裡,土裡的真菌和細菌再把有機物分解,從而產生物質循環,對於低碳方面來說起到減少空氣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比起少開車、少開空調,購買碳匯林的主意,受到更多人的歡迎。目前,減緩氣候變暖的主要措施是減排和增匯。與減排手段相比,林業碳匯措施因其低成本、多效益、易操作,成為減緩氣候變暖的重要手段。 低碳生活的核心內容是低污染,低消耗和低排放,以及多節約。 編輯本段背景溫室氣體溫室氣體讓地球發燒。200多年來,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深入,大量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 「受傷」的地球出,導致全球氣溫升高、氣候發生變化,這已是不爭的事實。2009年12月8日,世界氣象組織公布的「2009年全球氣候狀況」報告指出,近10年是有記錄以來全球最熱的10年。此外,全球變暖也使得南極冰川開始融化,進而導致海平面升高。芬蘭和德國學者公布的最新一項調查顯示,本世紀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遠遠超出此前的預期。如果照此發展下去,南太平洋中的島國:吐瓦魯,將可能是第一個消失在汪洋中的島國。 物種減少美國媒體2009年12月5日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地球發燒也給人類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機。 第一,過敏加重,研究顯示,隨著二氧化碳水平和溫度的逐漸升高,花期提前來臨,讓花粉生成量增加,使春季過敏加重。 第二,物種正在變得越來越「袖珍」,隨著全球氣溫上升,生物形體在變小,這從蘇格蘭羊身上已現端倪。 第三,腎結石增加,由於氣溫升高、脫水現象增多,研究人員預測,到2050年,將新增泌尿系統結石患者220萬人。 第四,外來傳染病暴發,水環境溫度升高會使蚊子和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登革熱、瘧疾和腦炎等時有暴發。 第五,夏季肺部感染加重,溫度升高,涼風減少會加劇臭氧污染,極易引發肺部感染。第六,藻類泛濫引發疾病,水溫升高導致藍藻迅猛繁衍,從市政供水體繫到天然湖泊都會受到污染,從而引發消化系統、神經系統、肝臟和皮膚疾病。低碳生活,已成為人類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 二氧化碳會使溫室效應加劇,因此算作大氣污染物之一。但在通常條件下空氣質量預報中不報二氧化碳的濃度。此外,當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超過50%的時候會引起窒息,所以應當避免到二氧化碳濃度過高的地方去(例如儲藏蔬菜的地窖),在去這些地方前要先通風。 編輯本段實行方式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峰會自2009年12月7日開幕以來,就被冠以「有史以來最重要的會議」、「改變地球命運的會議」等各種重量級頭銜。這次會議試圖建立一個溫室氣體排放的全球框架,也讓很多人對人類當前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開始了深刻的反思。縱然世界各國仍舊減排問題進行著艱苦的角力,但低碳這個概念幾乎得到了廣泛認同。 低碳,是指較低或更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對此,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秘書長任官平告訴《生命時報》:「節能就是最大的減碳。」首先,減碳主要落實在生產上,如大力開發水能、核電、風能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任官平強調,減碳是每個人的責任。對我們來說,生活方式描繪了每個人的「碳足跡」。 什麼樣的人可以算是「低碳族」,「低碳」又代表什麼呢?簡單來說,「低碳」是一種生活習慣,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去節約身邊各種資源的習慣,只要你願意主動去約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你就可以加入進來。當然,低碳並不意味著就要刻意去節儉,刻意去放棄一些生活的享受,只要你能從生活的點點滴滴做到多節約、不浪費,同樣能過上舒適的「低碳生活」。 簡單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歸真地去進行人與自然的活動,主要是從節電節氣和回收三個環節來改變生活細節,包括以下一些低碳的良好生活習慣:倡導低碳,呵護地球。

6. 麥克斯韋在氣體理論方面有什麼成果

1879年,麥克斯韋開始把注意力轉向氣體理論方面。他利用數學統計的方法,導出了分子運動麥克斯韋速度分布律。這一成果可以看作經典統計物理學的起點。除此之外,麥克斯韋還進一步發展了哈密頓關於矢量分析和符號微分運算元運用合理性的理論等等。

7. 試驗成果

(一)二氧化碳驅油技術能夠使特低滲透扶楊油層建立起有效驅動體系

通過井溫、壓力梯度測試,搞清了注入的液態CO2在井筒內的相態分布,系統分析了注入井、采出井動態變化特徵。

1.應用井溫、壓力梯度測試技術,搞清了CO2在井筒內的相態分布

為搞清液態CO2在井筒內的相態、溫度、壓力變化情況,在正常注入的情況下,錄取了井筒內的壓力、溫度梯度資料。從測試結果看,液態CO2大約在1300m開始氣化,氣化後放熱使溫度梯度增大,壓力梯度減小。井底壓力為29.5MPa,折算井筒中液態CO2平均比重(相對密度)為0.89;井底溫度63.8℃,比油層溫度低22℃左右(圖6-21)。

圖6-21 壓力、壓力梯度曲線

2005年4月,對注氣井進行了壓力降落試井,累計關井576h,壓力從29.85MPa下降到28.95MPa,壓降速度為0.0016MPa/h。用有限導流垂直裂縫模型和均質徑向流油藏模型解釋的結果見表6-30。兩種解釋方法得到的結果基本一致,井筒儲存系數很大,油藏滲透率很低((1.26~1.28)×10-3μm2),屬特低滲透油藏。表皮系數低於-5.9,說明注入的CO2對近井地帶地層有顯著的改善作用。

表6-30 注入井芳188-138試井資料解釋結果

2.注氣壓力較低、油層吸氣能力較強

未壓裂的芳188-138注氣井自2004年7月以來,平均日注液態CO220~40t;注入壓力表現出穩中有降的趨勢,由2004年7月的13.0MPa下降到2007年的10.5~11.0MPa。尤其是2006年下半年以來,隨著2口見氣較早的井(芳190-136,芳190-140井)氣油比上升,注氣井注入壓力下降幅度有所加快,與室內實驗結果基本一致。

未壓裂的注氣井在日注液態CO220~40t(相當於日注水40~70m3)的情況下,比州2試驗區壓裂投注的注水井(平均日注水30m3左右)注入壓力低5MPa左右。

另外,從州2試驗區注水井與芳48注氣試驗區注氣井霍爾曲線對比情況看(圖6-22),未壓裂的注氣井注入能力是壓裂投注注水井的4.8倍。可見,扶楊油層注氣壓力較低,吸氣能力較強。

圖6-22 州2與芳48試驗區霍爾曲線對比

3.采出井見到較為明顯的注氣效果

試驗區於2002年12月投產,截至2007年底累計注氣20674t(0.413PV),累計注采比為2.93;累積產油9690t,采出程度6.09%,採油速度0.90%;綜合含水7.0%。

(1)注CO2驅油滲流阻力小,油井見效快

由於CO2具有黏度和密度小的特點,注CO2驅油滲流阻力小,注氣井和採油井間壓力分布與注水驅高滲透油藏類似,注氣井和採油井井底壓力損失小,注采井間壓力梯度大,從而使特低滲透油藏建立起有效驅動體系。

試驗區正常注氣後,大致3個月左右,滲透率相對較高的芳190-136和芳190-140井陸續見到注氣效果,日產油穩中有升。而與之鄰近的州2注水開發試驗區自投產以來產量一直呈下降趨勢,未見到受效顯示。如芳190-136井,2004年8月開始受效,日產油上升,到2005年7月上升到最高點2.5t/d,隨後受見氣影響,產量逐漸下降(圖6-23)。

圖6-23 芳190-136井日產油曲線

(2)產量恢復程度較高

試驗區5口油井中,芳188-137井未壓裂直接投產,初期日產量0.02t,其餘4口井均為壓裂投產,見效後產量恢復程度為44.1%~71.0%(表6-31)。2006年1月試驗區產量恢復到最高,日產量達8.3t,產量恢復程度達61%。注氣累計增加原油占總產量的57.8%。

表6-31 芳48試驗區見效情況分析

受效高峰期的採油速度高達1.89%,平均採油強度0.25t/d·m,是相鄰注水開發區塊的3倍以上。分析油井受效較好,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氣驅控製程度高(100%),試驗區只選取了主力層(FⅠ7)注氣,該層為分布穩定的河道砂體,連通較好,氣驅控製程度高達100%;二是注入速度高,2004年7月以來,試驗區注入速度保持在0.15~0.18PV/a,使油井見到了較好的氣驅效果。

(3)油井見氣後產量呈雙曲規律遞減

根據試驗區進入產量遞減階段以來的實際產量(圖6-24),進行擬合求解,得出試驗區日產油量呈雙曲遞減規律,遞減指數2.371,R=0.9980。

松遼盆地三肇凹陷特低滲透扶楊油層開發理論與實踐

式中:qt為開始遞減第t月時日產量;qi為遞減前日產油;Di為初始遞減率。

圖6-24 實際日產油與計算日產油對比

(4)見氣井地層壓力保持水平較高

2005年4~6月,對注氣井組進行了整體試井,芳190-136和芳190-140井關井末點壓力分別為11.6和13.1MPa,明顯高於其餘3口井(表6-32)。由於這兩口井為試驗區的主要見效井,隨著油井見氣後地層壓力上升;芳188-137井盡管井距較近,但由於該井未壓裂,且受效較差,壓力恢復曲線表現為典型的特低滲透儲層特徵;關井15d最高壓力僅3.6MPa。

表6-32 注氣試驗井組試井資料解釋結果

(二)氣體示蹤及微地震氣驅前緣測試技術,有效指導了氣驅試驗的分析與調整

1.氣體示蹤劑監測技術

2006年5月,以室內實驗為基礎,優選了性能穩定的F6氣體為示蹤劑,並進行了礦場試驗,監測結果見表6-33。從表中可以看出,注入氣體向芳190-140井推進速度最快(5.45m/d),芳190-136井次之(3.13m/d),芳188-137井較慢(0.99m/d),芳187-138井未見氣,芳190-138井見氣較晚,未檢測到示蹤劑。

表6-33 芳188-138井注氣氣體示蹤劑(F6)監測結果

從示蹤劑峰值看,芳190-140井最高(20792μg/m3),芳190-136井次之(256μg/m3),芳188-137井盡管見到示蹤劑最早,但峰值最低(61μg/m3),表明注入的示蹤劑優先向滲透率較高的芳190-140井運移,其次為190-136井和188-137井。示蹤劑峰值高低與儲層物性和氣油比高低具有較好的一致性。

2.微地震氣驅前緣監測技術

微地震法氣驅前緣監測技術基於地球物理、岩石力學、信號處理及震波傳輸等理論和油田生產實際情況,通過監測注氣引起微裂縫重新開啟及造成新的微裂縫時產生的微震波,確定微震震源位置,進一步確定監測井的氣驅前緣、注入氣波及范圍和優勢注氣方向,為注氣方案優化調整提供科學依據。2005年8月對注氣井組進行了微地震氣驅前緣測試(圖6-25),結合該井的注入數據及測井等資料,取得了以下認識:

一是CO2氣驅存在主、次流兩個方向,主流方向呈東南164.6°及西南260.8°兩個走向,次流方向略呈北偏東43.3°走向。

二是CO2氣驅前緣波及面形狀呈不規則的「Y」字型,分析氣驅前緣形態主要受該井區儲層非均質性影響,注入CO2氣推進速度不均勻,在東南及西南方向CO2氣推進速度較快,在北西及北偏東方向的CO2氣推進速度次之;而其他方向的CO2氣推進速度相對較慢。

三是CO2氣驅前緣波及面積約為7.6×104m2

四是芳190-140井和芳190-136井位於CO2氣驅前緣的兩個主流方向上,為主要見效井;芳188-137井為次要見效井,因為CO2氣驅前緣向前發展的趨勢明顯且已接近該井;芳187-138井處在氣驅前緣的次流方向上,但由於該井距氣驅前緣相對較遠,受效也不明顯;芳190-138井的方向氣驅前緣推進較慢,未見到注氣效果。

3.脈沖注氣有效提高了CO2利用率

通過氣體示蹤及微地震氣驅前緣測試技術搞清了扶楊油層非均質特徵。為防止CO2氣大量突破後造成資源浪費,改善注氣驅油效果,應用數值模擬技術優選了脈沖注氣方案(注氣時關突破井,停注時突破井恢復生產)為實施方案,取得了較好效果。

設計了6套方案,考慮了不同的注入速度、注入量和脈沖周期(表6-34)。

圖6-25 微地震測試結果

表6-34 脈沖注氣方案設計參數

注:5∶2表示關生產井注氣5個月,然後停注採油2個月。

從各方案預測的開發指標(表6-35)可以看出,脈沖注氣開發效果主要與注氣速度、注氣量及脈沖持續時間有關。綜合考慮,持續高速度大排量脈沖注氣效果較好。

表6-35 脈沖注氣開發指標預測結果

綜合以上方案預測指標,采出程度最高的是方案F106,交替周期為6個月(注4個月,停注後采出2個月)。因此優選方案F106(注氣速度為40t/d,注4個月,停注後采出2個月)為實施方案。

根據方案優選結果,2006年開展了脈沖注氣試驗,先後分3個段塞注入液態CO25239t。取得了以下認識:

一是注氣壓力略有下降。2006年脈沖注氣後,前面兩個段塞,日注氣量在37t左右,注氣壓力穩定在12.5MPa左右;最後一個段塞注入時,注氣壓力下降到11.5MPa,下降了1.0MPa。說明注氣井有較強的吸氣能力,井組之間有較好的連通關系,停注期間采出井開井,恢復注氣後注氣壓力有所下降。

二是見氣井開井後,氣油比下降,CO2利用率明顯提高。以芳190-136井為例(圖6-26),該井2006年5月因出氣量大關井,燜井一段時間後,於2006年9月恢復生產。氣油比由465m3/m3下降到130m3/m3。之後持續生產,氣油比逐漸上升到2007年4月份的337m3/m3,比見氣高峰期低210m3/m3。表明通過脈沖注氣減小了注采壓差,改變了地層流體的液流方向,使見氣井出氣量大幅度減小,降低了氣油比,提高了CO2利用率。

圖6-26 芳190-136井氣油比變化曲線

另外,為進一步減少油井生產過程中造成的CO2損失,對油井開井制度進行了優化。芳188-137井不同關井時間的產量變化情況見圖6-27,關井3d後恢復生產1d的產量最高。優選確定了關3d開井1d的生產工作制度,平均日產油1.0t左右。其餘3口見氣井與芳188-137井不同關井時間的產量變化趨勢基本相同,也執行了關3d開井1d的工作制度。

圖6-27 芳188-137井不同關井時間產量變化曲線

可見,通過脈沖注氣和油井生產制度優化,有效提高了CO2利用率。

(三)氣油比分析技術進一步驗證了芳48斷塊為非混相驅

1.氣油比分析技術

氣油比是評價注氣驅油效果和效益的一項十分重要的指標,由於芳48注氣井組產量低,無法現場測試生產氣油比。因此,我們通過對采出氣的組分變化分析,對生產氣油比進行了估算,在現場得到較好應用。

設原始氣油比為GOR1,目前氣油比為GOR2,CO2氣未突破時地面氣組成為y1i,其中CO2的摩爾含量為y1CO2,注入CO2氣組成為y2i,CO2摩爾含量為y2CO2。設地面條件下氣的摩爾體積為M(mol/m3)。那麼未突破時采出1m3油時,采出氣為GOR1m3;CO2突破後采出1m3油時,采出氣為GOR2m3。采出氣的摩爾數分別為:GOR1/M;GOR2/M。突破後的氣相當於未突破時的氣混入了一定量的CO2氣,那麼對采出1m3油來考慮,見氣前後采出氣中的非CO2氣組分的摩爾量是相等的,因此有:

松遼盆地三肇凹陷特低滲透扶楊油層開發理論與實踐

因此氣突破後的氣油比GOR2為:

松遼盆地三肇凹陷特低滲透扶楊油層開發理論與實踐

利用該公式計算了芳188-137井、芳190-136井、芳190-138井、芳190-140井的氣油比,2007年底,4口井的氣油比在117~273m3/m3(表6-36)。

表6-36 4口見氣井2007年底氣油比計算結果

2.芳48斷塊非混相特徵分析

理論和實踐均證明:混相驅的驅油效率遠高於非混相驅,而注氣開採的驅油效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驅替壓力。只有當驅替壓力高於最小混相壓力(Minimum Miscibility Pres-sure,MMP)時才能達到混相驅替。也就是說,混相驅和非混相驅應用的界限就是最小混相壓力。我國多數油田由於原油性質較差,達不到混相條件,只能是非混相驅替。在礦場實際過程中可通過氣油比的變化特徵判斷混相或非混相驅替。

非混相驅替過程中,注入孔隙體積與氣油比的關系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氣油比變化不明顯,第三階段氣油比急劇上升。即氣體突破前,氣油比基本不變。突破後,氣油比有所增大,但由於建立了油氣混合帶,隨之又出現了一個明顯的台階,持續一段時間以後,氣油比才迅速增大(圖6-28)。也就是說,在氣油比迅速上升之前存在一個明顯的過渡性台階。圖6-28所對應的實驗壓力為20.6MPa,比混相壓力(29MPa)低8.4MPa,為非混相驅替。

圖6-28 芳48非混相驅長岩心實驗壓差、氣油比變化曲線

混相驅與非混相驅的氣油比變化規律則明顯不同。由於混相驅替建立的油氣混合帶較窄,因此,采出端見氣後,氣油比迅速上升(圖6-29),中間沒有明顯的過渡帶。圖6-29對應的實驗壓力為50MPa,比混相壓力(29MPa)高21MPa,為典型的混相驅。

圖6-29 芳48混相驅長岩心實驗壓差、氣油比曲線

根據室內實驗得出的混相與非混相驅的氣油比變化規律,為芳48試驗區的混相特徵分析提供了依據。

試驗區見氣較早的芳190-136井的氣油比變化曲線見圖6-26。該井於2005年3月見氣,之後氣油比逐漸上升,到2006年8月氣油比達到最高(600m3/m3左右),這期間共注氣11500t,折算地下體積0.23PV,後期由於採取脈沖注氣使氣油比明顯下降。根據室內實驗得出的混相與非混相驅的氣油比判斷標准,芳48試驗區為典型的非混相驅。

(四)腐蝕狀況監測表明,地面及井下管柱無明顯腐蝕,滿足了開發需要

2006年9月,開展了注氣試驗區腐蝕現狀調查研究。對芳188-137、芳190-140井地面管線進行了實驗室分析,並對這2口井安裝了腐蝕試驗試片。另外,在芳190-138井油套環空內放置了J55鋼腐蝕試驗試片,進行井下腐蝕狀況監測,取得了以下認識:

1.地面管道無明顯腐蝕現象

從芳188-137、芳190-140井地面管道直管段及彎頭部分剖開後的外觀情況看,管道基本完好,內表面無蝕坑、破損、裂紋等現象,未見有明顯腐蝕現象發生。2006年9月28日在這2口井的地面管線內部放置20#鋼腐蝕試驗試片,2006年11月15日取出,試驗周期47d,除去表層油污後,仍可見金屬光澤,試片表面無蝕坑、破損等現象,在試驗期內腐蝕掛片未見有明顯腐蝕現象發生。

2.井下試片腐蝕現象不明顯

2006年9月28日,在芳190-138井油套環空內放置J55鋼腐蝕試驗試片,2006年11月15日取出,試驗周期47d,也未見腐蝕現象發生。

3.腐蝕速率評價

芳48斷塊注氣試驗井組現場腐蝕試驗分析結果見表6-37。地面和井下試片均未見明顯腐蝕,介質腐蝕性等級為低級,平均腐蝕速率為0.0028~0.0032mm/a。

表6-37 芳48斷塊典型介質現場腐蝕試驗結果

分析芳48注氣試驗區地面及井下管柱腐蝕較弱,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油井含水率低。芳188-137井、芳190-138井基本不含水,芳190-140井含水也在10%以下,這是試驗井腐蝕較弱的主要原因;二是試驗周期短,對腐蝕試驗效果有一定影響。

(五)結論及認識

1)CO2驅油技術能夠使特低滲透扶楊油層建立起有效驅動體系,作為一項難采儲量動用技術,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2)室內實驗測得扶楊油層最小混相壓力為29MPa,比原始地層壓力(20.4MPa)高8.6MPa,結合現場試驗氣油比變化規律綜合分析表明,芳48斷塊CO2驅油為非混相驅。

3)室內可行性評價實驗和油藏地質建模、數值模擬研究,較好地指導了試驗方案優化設計,礦場試驗表明,方案符合程度較高。

4)井溫、壓力梯度測試技術搞清了井筒中CO2的相態分布特徵;氣體示蹤及微地震氣驅前緣測試技術揭示了扶楊油層非均質性強的特點,有效指導了氣驅試驗的分析與調整。

5)脈沖注氣結合油井工作制度優化能夠有效解決因儲層非均質性強引起的油井受效不均衡,提高了CO2利用率;CO2吞吐作為注氣驅油的一項引效措施,具有操作方便,成本低等優點。

6)注CO2驅油實現了特低滲透扶楊油層的有效動用,主要表現在油井見效快、產量恢復程度高,見效高峰期的採油速度是同類型注水開發區塊的3倍以上;油井見氣後產量呈雙曲遞減。

7)適合CO2驅油的撬裝注氣裝置、KQ65-35-FF注入井井口、油管防腐和油井防氣工藝技術,基本滿足了試驗區開發需要。

8)油藏深部封竄技術抑制了CO2驅油過程中氣竄的影響,可作為提高注入氣波及體積、改善注氣開發效果的儲備技術。

8. 機房氣體防火方案優化後, 是否需要重新審批還只是報備就可以了

護的建築環境而實施的綜合工程。

機房工程也是建築智能化系統的一個重要部分。機房工程涵蓋了建築裝修、供電、照明、防雷、接地、UPS不間斷電源、精密空調、環境監測、火災報警及滅火、門禁、防盜、閉路監視、綜合布線和系統集成等技術。

建設思想

整體機房工程:將機房設備、監控設備、強弱電系統、數據

9. 年水資源規劃及其優化成果分析

7. 4. 1 2010 年水資源規劃及規劃模型優化的必要性

黃河水利委員會完成的 《黑河流域東部子水系各灌區 2010 年規劃月數據表》 ( 張掖地區水電處提供) ,規劃張臨高灌區農灌、林草、高新技術的灌溉面積分別為 65. 82×104畝、83. 69×104畝、64. 37×104畝,分別占規劃灌溉面積 ( 213. 88×104畝) 的 31%、39%、30%,其中渠灌面積 176. 16×104畝、井灌面積 37. 72×104畝; 農灌、林草、高新技術的灌溉用水量分別為 4. 74×108m3、4. 61×108m3、2. 43×108m3,分別占規劃灌溉用水量 ( 11. 79×108m3) 的 40%、39%、21%,其中渠灌用水量8. 57×108m3,井灌用水量 3. 23×108m3。數據表明高新技術可大量節約水資源,高新技術 21%的用水可灌溉 30%的耕地,而傳統灌溉方式 40%的用水僅灌溉 31%的耕地,效果是顯著的。2010 年規劃工業與生活需水量 1. 29×108m3,其中工業與城市生活用水主要集中在張臨高三縣市,分別為 0. 93×108m3、0. 13×108m3,農村人畜用水 0. 22×108m3。2010 年規劃張掖地區工業與生活用水僅占總用水量( 13. 08×108m3) 的 10%,農業與生態用水佔到總用水量的 90% ( 表 7. 13~表 7. 15) 。

黃河水利委員會 2010 年規劃張掖地區總用水量為現狀用水量 ( 17. 23×108m3) 的 76%,即規劃實施後每年可節約水資源 4×108m3。但 2010 年規劃在不同保證率來水量時,灌區灌溉用水量及正義峽河道分配水量能否滿足,如何能最大限度地給予滿足,以及對河水入滲、地下水溢出、河道徑流有何影響等問題,是人們極為關注的問題,這些問題都能通過水資源規劃模型優化得以解決。

7. 4. 2 規劃模型的資料准備

水資源規劃僅考慮近期 ( 2010 年) 不同保證率鶯落峽來水量的各灌區用水量與正義峽河道下泄量等優化問題,2010 年規劃數據與參數主要依據黃河水利委員會 《黑河流域東部子水系各灌區2010 年規劃月數據表》 確定。

現狀水平年 ( 1999 年) 干支斗渠有效利用系數和井水利用系數已比較高,2000 年和 2001 年渠系利用系數基本穩定、略有下降,考慮到地下水補給量逐年減少的實際情況,干支斗渠有效利用系數不宜再提高,故 2010 年渠井水有效利用系數取現狀水平年的值,並依此確定 2010 年的灌溉定額; 2010 年灌溉面積不宜再擴大,應以現狀灌溉面積為限量值; 地下水允許開采量應首先滿足生活與工業用水,故農灌地下水可用水量為地下水允許開采量減去工業生活需水量,以此值為農灌開采量的限量值。

表 7. 13 2010 年規劃農灌、林草、高新技術灌溉面積和用水量表

注: 農灌*指傳統灌溉方式,不含高新技術灌溉。

表 7. 14 2010 年規劃渠、井灌溉面積和用水量表

表 7. 15 2010 年規劃工業與生活需水量表

表 7. 16 水資源規劃模型 2010 年規劃數據與參數表

水資源規劃模型 2010 年規劃數據與參數列入表 7. 16,規劃模型所需灌區兩季灌溉比例系數、現狀乾渠引水量 ( 限量值) 、現狀地下水開采量與開采影響系數、現狀地下水溢出量、不同保證率的河道來水量和徑流量及正義峽分配水量 ( 限量值) 等數據與參數已列於表 7. 2~表 7. 7。

地下水溢出量目前仍處於衰減態勢,根據數值模擬地下水溢出量 10 年衰減率在 4% ~12%之間,平均衰減率為 8%。現狀地下水溢出量為 9. 15×108m3/ a ( 表 7. 7) ,規劃年 ( 2010 年) 地下水溢出量按衰減率8%計算為8. 42×108m3/ a。規劃年各區段溢出量與月溢出量可按表 7. 7 中的地下水溢出量乘以 0. 92 折算,並以此計算結果作為模型中的地下水溢出量 ( T) 參與水資源規劃。

鶯落峽到大橋之間河水入滲量按非線性統計關系計算,可將非線性方程分鶯落峽—草灘庄—大橋兩段直接寫入河泉節點水量平衡方程。

7. 4. 3 規劃模型優化結果與分析

將上述表列數據與參數按不同保證率代入水資源規劃模型,運行規劃模型可給出不同保證率的灌區用水、乾渠引水、地下水溢出與河水入滲、河道徑流和正義峽下泄等優化結果,並可進行各種來水量的水資源分析研究。

7. 4. 3. 1 人工綠洲 ( 灌區) 用水與乾渠引水

2010 年各灌區用水與乾渠引水優化結果列入表 7. 17、表 7. 18,繪制的分析曲線見圖 7. 14 ~ 圖7. 17。不同保證率的各灌區用水基本上均能滿足,僅保證率 98% 的新華灌區年缺水 0. 32×108m3,規劃面積由 14. 43×104畝減少為 9. 12×104畝,減少 37%; 新華灌區缺水的原因是梨園河來水不足,但保證率 98%的西乾和甘浚兩灌區還有地下水開采潛力 0. 385×108m3,可通過增開西乾和甘浚兩灌區地下水,將調劑出的西總乾渠水量配送梨園河灌區,以滿足新華灌區的灌溉需水量,這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但涉及灌區間行政隸屬等方面的制約需要協調。可見實現黑河幹流統一管理與調配水源 ( 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水) ,對灌區用水、節水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圖 7. 14 2010 年灌區規劃地下水開采量與渠道引水量曲線

圖 7. 15 2010 年不同保證率地下水總開采量與渠道總引水量曲線

表 7. 17 2010 年灌區開采量與渠道引水量優化成果表

注: * 僅保證率 98%的新華規劃面積為 9. 12×104畝,其他保證率和所有灌區規劃均達到限量灌溉面積,開采量與引水量保證率 2%、10%、25%的規劃結果與多年平均的規劃結果相同。

表 7. 18 2010 年乾渠引水量優化成果表

注: ZU 為引水限量擴大系數 ( ∞為無約束) ; 西總乾渠 R10= 0. 5,R17= 0. 5; 同灌一個灌區或同地引水的乾渠合並; 渠道引水量保證率 2%、10%、25%的規劃結果同多年平均規劃結果。

圖 7. 16 2010 年乾渠限量引水量與規劃引水量曲線

圖 7. 17 2010 年不同保證率乾渠引水量曲線

中游地區灌區用水大戶是張掖灌區,灌溉面積 102. 73×104畝,年用水量 ( 5. 66~5. 74) ×108m3,其中開采地下水 ( 0. 52 ~ 0. 99) ×108m3,渠道引水 ( 4. 67 ~ 5. 22) ×108m3,地下水占總用水的比例為 10%~17%,毛灌溉定額為 551~559m3/ 畝; 臨澤灌區次之,灌溉面積 68. 55×104畝,年用水量 ( 3. 49~3. 84) ×108m3,其中開采地下水 ( 0. 38 ~ 0. 72) ×108m3,渠道引水 ( 2. 78~ 3. 46) ×108m3,地下水占總用水的比例為 25%左右,毛灌溉定額 509 ~ 561m3/ 畝; 高台灌區最小,灌溉面積 40. 07×104畝,年用水量 2. 31×108m3,其中開采地下水 ( 0. 90 ~ 0. 91) ×108m3,渠道引水 ( 1. 40 ~ 1. 41) × 108m3,地 下 水 占 總 用 水 的 比 例 高 達 61%,毛 灌 溉 定 額 576 ~577m3/ 畝。

高台灌區地下水用水比例高是其地處張臨灌區下游的結果,張臨灌區用水後因剩餘河流水量不足迫使高台灌區增開地下水,這與張臨高灌區的灌溉現實是吻合的; 盡管這是迫不得已的,但它對降低高台灌區過高的地下水位以減少蒸發消耗和改良鹽鹼地都是有益的,同時該河段地下水溢出量小,對整個河道溢出量的影響也較小。

各灌區地下水開采量與乾渠引水量,保證率 2%、10%、25%的規劃結果與多年平均的規劃結果相同,平、枯水年 ( 保證率 50%~98%) 的規劃結果有一定的差異,這種差異主要出現在西乾和甘浚及梨園河灌區,是梨園河平、枯水年來水量小不能滿足灌區需水量,通過加大西總乾渠引水量進行水量調配的必然結果。模型中引入了限量擴大系數,但各乾渠引水量基本未超過限量值,僅梨園河東、西乾渠在多年平均及保證率 50%的引水量超過了限量值,這說明規劃模型具有優先使用梨園河水的優化策略。不同保證率的灌區用水量基本穩定,模型利用地下水庫調節功能,通過地表水與地下水的聯合調配,實現了水資源的穩定利用。

7. 4. 3. 2 地下水溢出與河道徑流

2010 年各河段地下水溢出 ( 負值為河水入滲) 與河道徑流優化結果列入表 7. 19、表 7. 20,繪制的分析曲線見圖 7. 18~圖 7. 22。

不同保證率的河水入滲量變化較大,這與河水徑流快、徑流量變化大有關; 鶯落峽來水量的保證率為 2%~98%時,對應鶯落峽到大橋河水入滲量為 ( 4. 79~4. 03) ×108m3/ a,張掖盆地河水總入滲量為 ( 6. 09~4. 19) ×108m3/ a,河水入滲量均隨保證率的提高而降低。不同保證率的地下水溢出量基本穩定,主要與地下水徑流速度慢、補排的滯後性及儲存量的調節作用等有關; 大橋到正義峽河段地下水溢出量 ( 7. 14 ~ 7. 53) × 108m3/ a,張掖 盆地地下水 總 溢 出 量 ( 8. 15 ~ 8. 54) ×108m3/ a。

地下水溢出量在不同河段變化很大,最大溢出段在大橋到塘灣河段,溢出量( 5. 71~6. 09) ×108m3/ a,占總溢出量的 71%; 最 小 溢 出 段 在 馬尾 湖 到 正 義峽 河 段,溢 出 量 為 ( 0. 09 ~ 0. 10) ×108m3/ a,僅占總溢出量的 1. 2%; 地下水累積溢出量從大橋到正義峽沿河道呈現快速增長—慢速增長—極緩慢增長的變化特點。

表 7. 19 2010 年河流節點間地下水溢出量優化成果表

表 7. 20 2010 年河流節點徑流量優化成果表

注: * 為已知數據,山丹河與九眼泉源頭水量為 0。

圖 7. 18 2010 年不同保證率地下水溢出量曲線

圖 7. 19 2010 年地下水區間溢出量沿流程變化曲線

圖 7. 20 2010 年地下水累積溢出量沿流程變化曲線

圖 7. 21 2010 年不同保證率河道節點徑流量過程線

圖 7. 22 2010 年各河流節點徑流量保證率線

不同保證率的河道徑流量沿流程的變化規律基本一致,但河段的徑流增長率或衰減率有一定的差異。鶯落峽—大橋為河道徑流快速減少河段,河道徑流衰減率隨保證率的提高而增大,草灘庄之上主要受渠道引水控制,徑流衰減率較大,為 30%~69%; 草灘庄之下主要受河水滲失影響,衰減率相對較小,在 15%~52%之間。大橋—正義峽的河道徑流受渠道引水與地下水溢出雙重因素控制,因引水量與溢出量在不同河段的差異,使其影響下的河道徑流呈現增長與衰減的交替變化規律; 大橋—塘灣河段,地下水溢出量遠大於渠道引水量,河道徑流呈較快增長變化,特別是大橋—高崖河段增長率高達 32%~282% ( 隨保證率的提高而增加) ,高崖—塘灣河段增長率變化在2% ~ 6%之間; 塘灣—正義峽河段,因渠道引水量略大於地下水溢出量,河道徑流總體呈慢速減少變化,其中塘灣—蘆灣墩河段徑流衰減率 1%~8%,蘆灣墩—馬尾湖河段徑流衰減率 ( 或增長率)在零附近變化,馬尾湖—正義峽河段徑流衰減率為 1%~3%。

不同保證率河道徑流沿流程的變化規律的一致性,反映了河道徑流對來水量的依賴性; 河道徑流量的變化體現的各影響因素強弱的變化,說明通過控制渠道引水可改變河道徑流,當然改變河水入滲或地下水溢出同樣會影響河道徑流。

不同河流節點的徑流量與保證率關系曲線的形態基本類同,河流節點徑流量隨保證率的提高均呈減少的變化特徵,但各河流節點的平均減少率都有一定的差異,鶯落峽、草灘庄、大橋、高崖、唐灣、蘆灣墩、馬尾湖、正義峽八個河流節點的減少率分別為 52%、78%、88%、65%、65%、65%、65%、66%。與鶯落峽相比,其下遊河流節點徑流量的減少率有所增大,因不同保證率的河水入滲量與地下水溢出量變化不大,說明高保證率的河道徑流受渠道引水影響更大,這是在枯水年份渠道引水時要特別注意的。

7. 4. 3. 3 正義峽河道下泄量

2010 年正義峽河道下泄量等優化結果列入表 7. 21、表 7. 22,繪制的分析曲線見圖 7. 23 ~ 圖7. 25。不同保證率的各期正義峽河道下泄量與其相應限量值 ( 即分配水量) 對比,全年所有保證率水平年的下泄量均能滿足分配水量,多下泄 ( 0. 60~3. 73) ×108m3; 春夏灌期 ( A) 在保證率90%水平年的下泄量不能滿足分配水量,少下泄 0. 12×108m3,其他保證率水平年均能滿足分配水量,多下泄 ( 0. 10~3. 17) ×108m3; 夏冬灌期 ( B) 在保證率 50%水平年的下泄量不能滿足分配水量,少下泄 0. 81×108m3,其他保證率水平年均能滿足分配水量,多下泄 ( 0. 22 ~ 2. 84) ×108m3;非灌溉期 ( C) 所有保證率水平年的下泄量都不能滿足分配水量,少下泄 ( 0. 59~1. 43) ×108m3

表 7. 21 2010 年正義峽下泄量優化成果表

表 7. 22 2010 年不同保證率各期水量優化成果匯總表

正義峽全年下泄量能夠滿足分配水量,反映了張掖盆地節水規劃 ( 即降低灌溉定額) 實施後是有明顯效果的。灌溉期 ( A、B) 下泄量基本能滿足分配水量,但不同保證率水平年的多下泄水量變化較大,說明鶯落峽來水量年內水量變化的隨機性對正義峽下泄量的年內分配有顯著影響,這在水資源管理和統一調配時是要給予重視的; 可利用地下水庫多年調節功能,通過多開或少開地下水消除來水量的隨機變化給下泄量帶來的影響,從理論上這是可行的,但實際操作是有難度的,涉及來水量的實時預報和下泄量的准確預測及調度等多方面的技術和管理工作。非灌溉期( C) 在所有保證率水平年的下泄量都不能滿足分配水量,這可能與分水方案該期的分配水量設置「高」有關,因為這時期模型中沒有設置乾渠引水,河道下泄應為自然下泄; 事實上該期乾渠仍有少量引水供平原水庫蓄水,河道下泄量還會再少一些。

正義峽全年及灌溉期 ( A、B) 的下泄量總體上隨保證率的提高而減少,但保證率 50%水平年的 A、B 兩期下泄量出現了 「異常」,這是該水平年 A 期來水量較其他水平年偏高、B 期來水量較其他水平年偏低造成的,同樣也說明了來水的年內變化對下泄有顯著影響; 不同保證率的非灌溉期 ( C) 下泄量基本穩定,這與該期河道徑流基本不受降水及渠道引水影響有關,下泄量基本反映了南部山區地下水泄出及張掖盆地地下水溢出在不同保證率水平年的變化情況。

圖 7. 23 2010 年不同保證率正義峽下泄量與其限量對比曲線

圖 7. 24 2010 年不同保證率正義峽各期下泄水量曲線

圖 7. 25 2010 年各期不同保證率水量對比曲線

7. 4. 4 規劃模型優化有關問題的討論

7. 4. 4. 1 正義峽下泄量約束問題

模型中採用了 「全年與季節 ( A、B、C) 下泄量最大可能同時滿足分水方案」的目標函數max = D1+D2,以及 「全年與季節下泄量至少有一個滿足分水方案」的約束條件 D1+D2≥1。優化結果是在灌區灌溉需水量基本能夠滿足的情況下,豐水—枯水年的 0、1 決策變數 D1= 0、D2= 1,即僅能保證全年下泄量滿足分水方案,不能保證季節下泄量滿足分水方案。

如果採用 「全年與季節下泄量必須同時滿足分水方案」的約束條件 D1+D2= 2,則規劃模型在豐水—枯水年是無解的,因為 C 期的河道下泄水量無法滿足分水方案; 如果進一步解除 C 期的約束 ( 即 C 期下泄量無約束) ,規劃模型優化結果必然是 「全年與季節下泄量同時滿足分水方案」,而灌區灌溉需水量在保證率 50%、90%水平年不能夠全部滿足及保證率 98%的新華灌區需水量不能滿足,原因是保證率 50%、90%水平年的 A、B 兩期鶯落峽來水量出現了 「異常」及保證率98%的梨園河來水量不足。這些問題都可通過利用地下水庫多年調節功能加以解決。

顯然,只要去掉非灌溉期 ( C) 的正義峽下泄量的約束,規劃模型優化結果基本上可同時滿足灌區灌溉需水量及全年與灌溉期正義峽下泄分配水量。

7. 4. 4. 2 地下水溢出量衰減問題

模型是在現狀 ( 1999 年) 地下水溢出量 ( 表 7. 7) 的基礎上,按 10 年平均衰減率 8%折算溢出量進行 2010 年規劃的,2010 年地下水溢出量較現狀將減少 0. 73×108m3

1999 年到 2010 年地下水補給量的變化受多種因素制約很難准確預測,故很難確切把握地下水溢出量變化的發展趨勢。如果 1999~2010 年地下水補給量保持現狀基本不變,而地下水溢出量仍是要衰減的,根據數值模擬計算 ( 表 4. 39) 2010 年地下水溢出量較現狀減少 0. 35×108m3。事實上,補給量還可能將進一步減少,因此在規劃模型中將地下水溢出量減少了 0. 73×108m3,盡管不很准確,但畢竟考慮了地下水補給量減少帶來溢出量衰減的影響。

如果 1999~2010 年地下水補給量有很大的變化,將會對地下水溢出量產生顯著的影響,其影響程度可參見 「補給量對溢出量的影響」( 表 4. 37) 。當未來補給量是增大的,無疑會對正義峽下泄量產生有益的影響; 當未來補給量是減小的,其對正義峽下泄量的影響將取決於減小的程度。2010 年規劃的正義峽下泄量較分配水量有一定的餘地,只要地下水溢出減少量不大,就不會對正義峽年下泄量產生大的影響,但會對年內各季下泄量產生較大影響。

實現水資源規劃目標,不僅需要降低乾渠 ( 灌區) 引水量,而且需要控制地下水溢出量的衰減,要從根本上控制地下水補給量的持續性減少,這些仍然是應引起高度重視,並積極採取有效措施而常抓不懈的工作。

7. 4. 4. 3 地下水庫調節作用發揮問題

張掖盆地地下水庫容積儲存量巨大,含水層每 10m 厚度即儲存地下水量 78×108m3( 面積7802km2、給水度 0. 1) ,具有很強的多年調節功能; 充分發揮地下水庫的調節作用,可最大限度地滿足灌區灌溉需水量,也可最大程度地保證正義峽河道下泄水量,使有限的水資源得以合理利用。

規劃模型計算時長為 1 年,年內劃為 3 個時段,規劃模型各方案的優化結果,都在該時間尺度內已充分利用了地下水庫的調節功能,將地表水與地下水作為一個整體互為補充、聯合調度,使水資源得以充分而合理的利用,滿足了規劃的各方面要求,實現了規劃預定目標。

受規劃模型計算時長的限制,對地下水庫的多年調節功能未能得以發揮,也就出現了模型中水資源在個別保證率年、個別時段不能全部滿足灌區灌溉需水量或正義峽夏冬灌期 ( B) 分配水量的情況; 這些因鶯落峽來水量的隨機性變化,使個別保證率年、個別時段出現的來水量 「異常」,都能通過加長規劃模型計算時長,利用地下水庫多年調節功能得以消減,從而全部滿足灌區灌溉需水量或正義峽灌期 ( A、B) 分配水量。

10. 真正判斷流程是否優化及優化成果的人是

通過財務報表看是否降低了成本,通過質檢看是否成本低了,品質也低了。

閱讀全文

與氣體優化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