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君子成果

君子成果

發布時間:2022-01-12 02:09:09

① 君子要有哪些美德

中華傳統美德內容豐富、博大精深。在這里,謹根據個人理解並參考相關專家學者的歸納概括,將中華傳統美德里,對「君子的美德」歸納概括為以下10個方面: 1.仁愛孝悌這是中華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仁」可以說是中華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徵,不僅在各個歷史時期,在各種道德中是最基本也是最高的德目,而且在世俗道德生活中也是最普遍的德行標准。在中國文化中,「仁」與「人」是同一的,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的特徵。「仁」的核心是愛人,「仁者愛人」,其根本是孝悌。「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論語·學而》)。孝悌之德的基本內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它在社會道德生活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得到普遍的奉行,是民族團結的基石。孝悌的擴展就是忠恕之道。孔子把「恕」作為「一言以終身行之」的道德准則,認為「忠恕之道」是「為仁之方」。忠恕之德的基本要求是以誠待人,推己及人。 2.精忠愛國 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生存和發展中,逐步凝結成對祖國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感,形成精忠愛國的浩然正氣和民族氣節。這種愛國主義可以說是最質朴的情感和品性,它是愛親愛家愛鄉情感的升華。由此形成一種捍衛民族尊嚴,維護祖國利益的崇高品德。精忠愛國的精神和氣節是中華民族巨大的凝聚力,也是推動民族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特別是當國家民族處於危機存亡之際,各族人民都站起來反抗外來的侵略和壓迫,保家衛國,不屈不撓,不惜以身殉國。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例如:戰國時期的屈原的愛國情懷;南宋岳飛的「精忠報國,還我河山」;南宋陸游病危之際仍念「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清末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 3.克己奉公中華民族由於家族本位的社會結構和禮教文化的傳統,培育了一種整體主義精神,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一種克己奉公、國而忘家、公而忘私的美德。中國倫理道德歷來把「公義勝私慾」作為道德的根本要求。「公」之核心是去私意,「背私之謂公」。奉公必須克己,克盡己私便是公,亦即是天理。但它並不完全反對私利,關鍵看它是否合乎道德。克己奉公的精神,本質上是先公後私、個人私利服從社會公利的精神。中國人歷來以「廓然大公」「天下為公」作為價值理想。中國文化中的大同境界,墨子的「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其基本精神都是一個「公」字。在這種精神培育下,我國歷史上出現無數愛國愛民、為民族為社會舍小家顧大家的傑出人物。 4.謙和好禮中國是世界聞名的禮儀之邦,「禮」是中國文化的突出精神,注重禮儀是中國人立身處世的重要美德。「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儀也」。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中國倫理文化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禮儀文化」。「禮」是中華民族的母德之一。作為道德規范,有「禮制」、「禮節」、「禮儀」、「禮貌」、「禮讓」,都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具體表現。「禮」和「仁」相互聯系,相互補充。仁禮兼備是道德教育中需要特別提倡的。 5.誠信知報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由於性善的信念佔主導地位、強調發揮自立自律的精神,所以特別重視「誠」、「信」、「報」的品德。「誠」即真實無妄,其基本含義是誠於自己的本性。以「誠」為基礎,中國人形成了許多相關的道德,如為人「誠實」,待人的「誠懇」,對事業的「忠誠」。正如《中庸》所說:「不誠無物」。「信」與「誠」是相通的品德,孔子把它作為做人的根本。「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信」的基本要求是言行相符,「言必行,行必果」。中國傳統美德把「信」和仁、義、禮、智並列為「五常」之一。守信用、講信義是中國人共認的價值標准和基本美德,「報」即知恩思報。回報既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也是道德生活中的重要原理與機制。孔子把「孝」的准則訴諸回報的情理。「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中國人強調要報父母養育之恩、長輩提攜之恩、朋友知遇之恩、國家培養之恩。同樣「忘恩」、「忘本」、「負義」必然會受到嚴厲的道德譴責。在漫長的文化積淀中,「知恩思報」已經成為中國人道德良知和道德良心的重要組成部分。 6.先義後利對義利關系的處理集中體現了中國倫理道德的價值取向。孔子強調「見利思義」,並把它作為區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標准。孟子要求「先義而後利」,培養「配義與道」的浩然正氣。荀子明確提出:「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宋、明理學家得出「利在義中」、「義中有利」的結論,明、清思想家則提出「正義謀利」,這種以義為本的根本特點和價值取向,是中華道德精神的精髓,它升華為「生以載義」,「義以立生」的人生觀和「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崇高道德境界。孟子說:「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司馬遷「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的人生觀,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正氣歌,夏明翰的「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方誌敏的「敵人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所有這些,都是中華民族崇高道德和人格的光輝寫照。 7.勤勞節儉中國人民歷來就以勤勞節儉著稱於世。數千年的勞動實踐形成了中國人熱愛勞動、吃苦耐勞、誠實勤奮的優秀品質。與此相聯系,中華民族又有了尚儉的傳統。對勞動者來說,「儉」就是對自己勞動成果的珍惜。孔子說:「與其奢也,寧儉。」他把「溫、良、恭、儉、讓」作為重要德目,強調節儉戒奢。老子則提出為人處世的「三寶」:「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墨家主張「節用」、「節喪」。諸葛亮提出「儉以養德」。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一直把提倡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作為社會主義建設必須遵循的一條重要道德原則。 8.清正廉潔清正廉潔,意思為高潔、清白、廉正、儉約、公正、明察,它既是對為政者的要求,也是一般人應備的品德。「廉者,清不濫濁也。」清白不污、純正不苟,為「廉潔」;能辨是非、以義取利,是「廉明」;能自我約束而不貪求,是「廉儉」。「廉」的根本是取道義、去邪心,嚴格自我約束。法家把「禮,義、廉、恥」作為「國之四維」。有了「廉」,便可能做到「正」。「正」的具體表現是「正直」、「公正」、「正氣」。「正」即是遵循公義和道德。清正廉潔既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取向,也是中國人共有的傳統美德。 9.篤實寬厚中國是一個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方式的國家,長期的農耕生產,形成了中華民族質朴的品格和務實的精神。中國傳統美德崇尚質朴、樸素。中國人在為人處世方面,以「實」為標准,反對虛偽、虛妄。老子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孔子認為「巧言令色,鮮矣仁」,要求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恥其言而過其行。」在長期的道德實踐中,中華民族形成了許多以「實」為價值規范的美德,如老實、誠實、求實、踏實、實在,形成崇尚實干、反對空談的務實精神。在待人上,中華民族一向以寬厚為美德,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在人與人的關系中,中國人講究「將心比心」、「以心換心」和推己及人、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從而達到人倫的和諧與人格的實現。現實生活中的「寬容大度」、「寬宏大量」、「忠厚長者」等道德評價,都是中華民族寬厚品德的重要體現。 10.修己慎獨 中國傳統倫理認為「為仁由己」,只要安倫盡份、反躬內求,便是道德的完成。孔子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儒家把修己、養身看作是立身處世、實現人的價值的根本。在中國道德史上,形成了一整套富有民族特色的修養方法,如慎獨、內省、自訟、主敬、集義、養氣等等。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中國的傳統道德歷來有「慎獨」的告誡,「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慎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獨也」。要求「君子」在自我獨處時也要嚴於律己,隨時隨地嚴格按照道德標准去行動。修已慎獨的修養傳統培育了中華民族踐履道德的自覺性,造就了許多具有高尚道德品質和堅定節操的君子人格。

② 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什麼意思

「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意思是:品德高尚的君子應該整日自強不息,即使夜晚也要小心謹慎就好像如臨危境,不能稍懈,這樣就沒有災難了。

終日乾乾的釋 義:一天都要保持自強不息面貌。乾:乾乾,通假字 ,通即自強不息。

夕惕若厲的釋 義:一天到晚警惕戒懼,如同涉水過河。形容做事情謹慎小心,不敢怠慢。若:如。厲:不脫衣涉水。惕:警惕。

這句話出自《易經》。終日乾乾」和「夕惕若厲」兩者缺一不可。只懂得破缺,而不勤奮去改變,只會是終日煩惱而無所得;只懂得勤奮,而不知破缺在哪,終究還是會被破缺所累。也許正是因為兩者關系如陰陽一般,《周易》中才用「日」和「夕」來分別描述兩句。

(2)君子成果擴展閱讀:

原文:

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何謂也?子曰: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啟示:

成功者,必然時刻保持危機感,不斷思考事物破缺所在,並對即將可能發生的危機進行預判。如若不然,一旦危機爆發,輕者滯足不前,重者粉身碎骨。光有危機感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日夜勤勉才行。有太多人明知自己不足,卻因懶惰、害怕而駐足不前,等到真的危機爆發了才後悔不已。

歷史上,吳王夫差為父報仇,奮發圖強,打敗越國;多年後放鬆警惕,將勾踐放回越國,最終被勾踐所滅。唐玄宗早年勵精圖治,開元盛世是唐朝極盛之時,後卻享樂鬆懈,誘發安史之亂。

很多事情都是表裡相反的,表面越是平淡無奇,內里越是波濤洶涌。一片祥和之下,往往危機重重。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莫要讓眼前的安定害了自己。

③ 蘇軾的主要成就

蘇軾在文、詩、詞三方面都取得了極高的造詣,堪稱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蘇軾的創造性活動不局限於文學,他在書法、繪畫等領域內的成就都很突出,對醫葯、烹任、水利等技藝也有所黃獻。蘇軾典服地體現著宋代的文化精神。從文學史的范圍來說,蘇軾的意義主要有兩點。

首先,蘇軾的人生態度成為後代文人景仰的範式:進退自如,寵辱不驚。由於蘇軾把封建社會中士人的兩種主要處世態度用同一種價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處變不驚,無往而不可。

當然,這種範式更適用於土人遭受坎坷之時,它可以通向既堅持操守又全生養性的人生境界,這正是宋以後的歷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

其次,蘇軾的審美態度為後人提供了富有啟迪意義的審美範式。他以寬廣的審美眼光去擁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觀,到處都能發現美的存在。這種範式在題材內容和表現手法兩方面為後人開辟了新的世界。

所以,蘇軾受到後代文人的普遍熱愛,實為歷史的必然。蘇軾在當時文壇上享有巨大的聲著,他繼承了歐陽修的精神,十分重視發現和培養文學人才。

當時就有許多青年作家眾星拱月似的圍繞在他周圍,其中成就較大的有黃庭堅、張末、晁補之、秦觀四人,合稱「蘇門四學士」。再加上陳師道和李席,又合稱「蘇門六君子」。此外,李格非、李之儀、唐庚、張舜民、孔平伸、賀鑄等人,也都直接或間接地受到蘇軾的影響。

(3)君子成果擴展閱讀

蘇軾平生受到兩次嚴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四十五歲那年因「烏台詩案」而被貶至黃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五十九歲時被貶往惠州,六二歲時進而貶至儋州,到六十五歲才遇放北歸,前後在貶所六年。

對文學家蘇軾來說,他的蓋世功業確實是在屢遭貶逐的逆境中建立的。雖說蘇軾早就名震文壇,貶至黃州後且因畏禍而不敢多寫詩文,但黃州時期仍是他創作中的一個高峰。散文如前、後《赤壁賦》,詩如《寒食雨二首》,詞如《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名篇都創作於此時。

蘇軾被貶至惠州、儋州時,已是飽經優患的垂暮之人,但創作激情仍未衰退,而且在藝術上進入了精深華妙的新境界。貶謫生涯使蘇軾更深刻地理解了社會和人生,也使他的創作更深刻地表現出內心的情感波。在宋代就有人認為至海南開不是蘇的不幸逆境是時代對這位文學天才的玉成。

④ 孔子說:「君子成就他人的好事,不促成他人的壞事;小人則與此相反。」這是哪句論語

《論語·顏淵》:「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朱熹 集註:「成者,誘掖獎勸,以成其事也。」《後漢書·王梁傳》:「『君子成人之美』,其以 梁 為 濟南太守。」《兒女英雄傳》第十六回:「又道是『君子成人之美』,便是個漠不相關的朋友,咱們還要勸他作成這件事,何況我和他呢?」

⑤ 結合戰國四君子談談如何成就自己的人生300字(涉及一位君子)

結合戰國四君子談談如何成就自己的人生300字(涉及一位君子)?

⑥ 君子應該具有什麼品德用親身經歷的故事來說明一下

堅持不懈,在做PPT時遇到困難,不能半途而廢,要做完,最後看著自己的成果,完美的笑了。

⑦ 藝術如何成就君子人格美

摘要 真正能成為藝術家的人必定是一個生性孤獨的人,好深思、愛正義、敏感,所以對事物的主體和客體有較強的認知,容易受傷害,而他們卻又受到正義的鼓勵作出抗爭,不屈服在勢力之下。他們對事物和環境的敏感性,造成他們比我們忍受更多的不如意、所以也比我們思慮得更多。這種人格的特性充分表現在他們用來躲避現實世界的藝術中,我們可以在作品中聽到他們抗爭的吶喊。

⑧ 君子是怎樣成就千秋大業的 用古文怎麼說

君子何以成大業?

登高見遠假輿馬以致千里,君子日日學則終成大業;
順風聞彰借舟楫而絕江河,吾輩時時思則日臻妙境。

⑨ 解簽大全查詢花開今已成果富貴榮華翠你身君子小人相會合萬事清吉平安

⑩ 關於古代君子高尚品德的詩或文言文

《陋室銘》,《愛蓮說》

1、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唐•元稹《菊花》)
倒不是百花中特別偏愛菊花,而是因為菊花開過後再也沒有花朵可賞了.句中隱含著對菊花獨傲寒霜而後凋的堅貞品格的贊美.
2、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唐•杜甫《》)
丹青,朱紅色和青色的顏料,借指繪畫.這兩句說,一生沉浸在繪畫藝術中而不覺得將近年老,富貴對我就像天上的浮雲一般淡泊.詩句贊揚了名畫家曹霸潛心藝術,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 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宋•程顥)
不為富貴所迷惑而安於貧賤,男子漢能達到這一境界才稱得上英雄豪傑.今賦予其新的含義,形容志士仁人不謀名利的高尚品質.
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
蹊(xī):小路.桃樹李樹雖然不會說話,但是它們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實,卻吸引人們紛紛前去欣賞採摘,以至在樹下自然踩出一條條小路來.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會贏得人們的敬仰.
5、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三國•蜀•諸葛亮《誡子書》)
沒有恬淡寡慾的修養,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沒有寧靜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擾,就無法達到遠大的目標.諸葛亮認為,修身治學應該首先擺脫名韁利鎖的束縛,切戒浮躁,方能成才.
6、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學記》)
如果孤獨地學習,沒有朋友相互切磋,那麼就會學識淺陋,見聞不廣.
7、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戰國策•趙策一》)
指記住過去的經驗教訓,可以作為以後的借鑒.
8、 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唐朝•杜荀鶴《涇溪》)
告誡人們,一帆風順時,不要自滿疏忽,而要小心謹慎.沉淪:指沉船、溺人.
9、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
壞事即使很小也絕不要干,好事即使細微也一定要做.
10、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論語》)
對待自己,每天都要自省,有錯即改,無錯自勉.對別人給自己提出的意見,也應採取這種態度.
11、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宋•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
辛勤操勞,艱苦奮斗,足以成就大業;貪圖安逸,放縱享樂,則必遭亡身之禍.
12、言必信,行必果.(《論語》)
說話要恪守信用,做事要果斷徹底,這是做人的准則和美德.
13、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何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秦•李斯《諫逐客書》)
讓:拒絕,舍棄.就:成就.原喻指要廣納人才,才能成就大業.也可喻指博學多聞,才有更深的造詣.
14、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宋•盧梅坡《雪梅》)
梅花不如雪花白,雪花則不如梅花香.現可用以形容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應該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15、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清•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以:與,交付.假如對國家有利,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豈能因為有禍患而逃避,有幸福就爭搶呢?詩句表現了林則徐以國家利益為重,不計較個人得失的高尚情懷.
16、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漢樂府古辭《君子行》)
在瓜田裡不要彎身提鞋(免得別人誤認為是摘瓜).在李樹下不要舉手正帽(免得別人誤認為偷李子).比喻在容易被人懷疑的地方要謹慎,注意檢點規范自己的行為.
17、君子坦盪盪,小人常戚戚.(《論語》)
君子,指有道德的人.小人,指道德低劣的人.這兩句說君子心地平坦寬廣,小人卻經常局促憂愁.
1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小雅》)
景行(háng):大路.止:語助詞,無義.兩句的原意是:遇到高山就盡情仰望,遇到大路就順利通行.後以「高山」比喻道德高尚,以「景行」比喻行為光明正大.句意為:品德像山一樣崇高的人,就會有人敬仰他;行為光明正大的人,就會有人效法他.
19、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蘇軾《贈劉景文》)
擎(qíng):往上托,舉.擎雨蓋,指荷葉,因它像撐開的雨傘.兩句的意思是:荷花衰敗,那高擎如傘的荷葉也隨之枯萎;可菊花凋謝,卻還留下了在嚴霜中傲然挺立的枝椏.詩句以荷襯菊,表達了對友人高尚情操的仰慕欽佩之情.
20、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宋•鄭思肖《畫菊》)
寧願在枝頭含著芳香死去,也不為凜冽的北風所吹落.詩人借菊詠懷,抒發堅守節操,矢志不渝的愛國情懷.
21、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論語》)
做一個人不講信用,真不知道怎麼能行.意為人不講信用是不行的.
2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
君子幫助別人成就好事,不幫助別人做壞事.
2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自己不喜歡的事,不要強加在別人身上
24、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資治通鑒》)
善於借鑒別人的經驗教訓來對照自己的言行,就會知道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
25、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毛詩•序》)
提意見的人沒有罪過,聽意見的人,可引以為戒.
26、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荀子》)
正確地批評我的錯誤的人,是我的老師;恰當肯定我的優點的人,是我的朋友;一味奉承阿諛我的人,是存心要害我的賊寇.這是荀子處世做人的原則,時過千年,仍值得我們借鑒.
27、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晶瑩如冰的心藏於內,高潔如玉壺之形現於外,比喻為人內外純潔,品質高尚.
28、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唐•劉禹錫《浪淘沙》)
比喻清白正直之士,雖一時被誣陷,但歷盡千辛萬苦,其崇高品德終究會被人們認識的.現用以說明凡事經過艱苦努力,終能獲得寶貴成果.
29、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元朝•王冕《墨梅》)
這是通過自畫的墨梅表現出作者清高絕俗的節操.
30、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唐•劉禹錫《酬樂天》)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三國•諸葛亮《後出師表》

閱讀全文

與君子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