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洋軍閥取得了成果為什麼沒有贏得認可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北洋軍閥輸了,所以都是錯的,不過本來就很爛
⑵ 國民大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什麼
國民大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是基本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
國民革命,也稱大革命,第一次革命。國民革命在共產國際與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孫中山順應世界潮流,適應時代步伐,著手對國民黨進行改組,並於1924年1月在廣州召開了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標志著國民黨改組的完成和國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國民大革命的意義:
①通過工農運動蓬勃發展、軍閥內部的分化和革命,孫中山北上宣言和國民會議運動以廣東革命根據地的鞏固擴大,國民革命開始興起。
②從1924年1月開始到1927年7月失敗,當時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中國人民同代表帝國主義封建地主利益的北洋軍閥的矛盾,革命的主要對象就是北洋軍閥,革命的主要任務是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革命的性質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中國人民的政治基礎是新三民主義。
③鑒於力量對比的懸殊,廣州國民政府北伐採取了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的戰略方針,在工農運動的積極促進和配合下基本消滅孫、吳兩大軍閥,打敗了奉系軍閥。革命高潮由南向北,由珠江流域迅速席捲到長江流域。
④革命有四個突出特點:a、四個階級結成統一戰線,全力(規模大)進行革命;b、中共直接領導的工農運動蓬勃發展,此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都沒有這樣廣泛的群眾基礎;c、有正規的新式的革命軍隊,並進行了空前規模的北代戰爭,這是黃花崗起義、武昌起義所無法比擬的;d、大革命取得了空前的勝利。上述四點足以說明這是一場國民大革命。
⑤由於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反動勢力的瓦解破壞和蔣汪叛變革命以及中共的右傾妥協,北伐雖然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但又出現了充當中外反動勢力代理工具的蔣介石集團,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仍未改變,民主革命任務仍未完成,大革命最後失敗了。
⑶ 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從廣東出發的北伐戰爭取得重大成果的是
北伐戰爭意義。是一場規模空前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戰爭。這次戰爭沉重打擊了北洋軍閥的統治,同時使中國共產黨人認識到開展武裝斗爭的極端重要性,開始了創建工農紅軍、進行土地革命的新時期。
北伐戰爭性質。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即北伐戰爭,又稱「第一次大革命」,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合作領導下進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
⑷ 國名革命歌中的軍閥指的是哪些除軍閥的結果如何
當時的軍閥很多了,主要的有直系吳佩服,皖系孫傳芳,奉系張作霖,主要反的就是這幾股.最後,打跨了直系吳佩服,皖系孫傳芳.張作霖也退回了東北,張學良後來也服從了國民政府,也就是歷史上說的東北易幟
⑸ 在中國歷史上,國共兩黨進行過兩次合作,這兩次合作各取得什麼成果
1、1924-1927年:國共第一次合作
成就: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推動了國民大革命運專動的迅速開展。基本上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給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以沉重打擊,共產黨的影響力擴大。
2、1937-1946年:國共第二次合作
成就: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國共兩黨由對抗走向合作的開始。全面抗戰爆發後,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國共兩黨共同走向抗日戰場。
⑹ 北伐戰爭最大成果消除軍閥還是建立黃埔校
北伐戰爭最主要的成果是消滅了孫傳芳吳佩孚的主力
北伐的主要對象是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三個軍閥,孫傳芳和吳佩孚的主力基本被消滅,但是沒有消滅張作霖的主力,
⑺ 北伐取得了什麼成果
成果。消滅了孫傳芳吳佩孚的主力。從長江流域打到珠江流域。國民政府從廣州遷到武漢.歷史課本上有
⑻ 打到列強,除軍閥 國共兩黨為此進行了那些努力
國共的兩次合作 中共的統一戰線
⑼ 打倒列強除軍閥取得的最大成果是什麼
打倒列強,除軍閥是國民大革命時期的口號,其最大的成果是:終結了北洋軍閥16年的統治,建立了起碼形式上全國統一的國民政府。
⑽ 北伐重要成果
北伐戰爭是國共兩黨共同進行的一場革命的、正義的戰爭。兩黨團結合作、一致對敵,北伐軍專將士英勇奮戰,屬以鮮血和生命換來了輝煌戰果。在不到10個月的時間里,北伐軍從廣州打到武漢、上海、南京,打垮兩大軍閥,殲敵數十萬,一場規模空前廣大的人民革命戰爭席捲了大半個中國,在中國革命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