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20世紀重大理論成果

20世紀重大理論成果

發布時間:2022-01-11 23:24:08

❶ 二十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都有哪些

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主要包括:三民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專論和「屬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民主義集中反映了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國人民要求民族獨立和民主權利和共同願望,是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它指導資產階級推翻了中國君主專制統治,但沒有明確提出反對帝國主義的要求,也沒有徹底的土地綱領,因此,它不可能指導資產階級革命派取得革命的勝利。毛澤東思想指導無產階級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鄧小平理論指導中國共產黨人找到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脈相承的統一的科學體系。

❷ 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理論成果的共同點

堅持黨的領導 堅持社會主義道路 堅持人民民主專政 堅持改革開放

❸ 20世紀的三大理論成果

一、孫中山與三民主義
1894年,孫中山聯合一些反清志士,在美國檀香山組織了革命團體興中會,標志著孫中山開始走上革命的道路。20世紀初,國內出現了許多革命團體,孫中山提出團結革命力量建立統一的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孫中山的主張得到許多革命者的擁護。1905年8月,中國同盟會成立大會在日本東京召開。大會選舉孫中山為總理,通過推翻清朝統治、廢除君主專制,建立民主共和國、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綱領。中國同盟會創辦了機關刊物《民報》。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合稱三民主義。在三民主義中,民權主義是核心,是革命派的政治思想,即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民族主義是實現民權主義的前提,只有推翻清朝專制統治取得民族獨立,才有可能實現民權主義;民生主義是對民權主義的補充和發展。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在湖北武昌發動起義,辛亥革命爆發。第二天清晨,起義軍完全佔領武昌城;接著,起義軍又攻佔了漢口和漢陽。武漢三鎮的革命取得勝利以後,僅一個多月時間,全國就有十幾個省宣布脫離清政府獨立。12月,宣布獨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開會,選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宣告中華民國正式成立。這標志著舊民主主義革命達到了高潮。在三民主義的指導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二、毛澤東與毛澤東思想
1921年7月,在馬克思主義革命理論指導下,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後轉到嘉興南湖的一艘遊船上舉行)。中國共產黨誕生了!中國革命從此有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革命面貌煥然一新。
大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走上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道路,先後發動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和廣州起義。這些起義走的都是俄國式的以城市為中心的革命道路,結果都以失敗而告終。秋收起義進攻長沙受挫後,毛澤東在文家市命令各路起義軍退到文家市,他分析了敵強我弱的形勢,決定改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會後,毛澤東帶領部隊到達羅霄山脈中段的井岡山,創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從實踐上為中國革命找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它創造性地解決了中國革命的道路問題,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工農武裝割據」思想,是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光輝典範,它極大地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理論。
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發表了一系列重要的文章,如《論持久戰》、《新民主主義論》、《論聯合政府》等。通過這些文章,毛澤東作出了中國革命分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兩步走的戰略部署,創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概念,在政治、軍事、經濟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思想體系。在1945年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劉少奇作《關於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毛澤東思想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
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的偉大貢獻和發展。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功完成了社會主義性質的三大改造,建立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實現了我國近現代史上的第二次歷史性巨變。
三、鄧小平與鄧小平理論
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的這個現代歷史的偉大轉折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而產生的歷史性飛躍。
1978年5月開始進行的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討論,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毅然拋棄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指導方針,明確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1982年9月,鄧小平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第一次使用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個科學命題。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鄧小平理論的主題思想,它的提出標志著鄧小平理論的初步形成。
1987年,鄧小平為黨的十三大闡明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1992年初,鄧小平在視察南方的一系列重要講話中,精闢分析了國際國內的形勢,科學總結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基本經驗,回答了長時間以來困擾人們思想的一些重大認識問題,特別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等問題,把鄧小平理論的發展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1992年9月,黨的十四大對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進行了歸納,標志著鄧小平理論科學體系的確立。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召開,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鄭重地把鄧小平理論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進了黨章。這是我們黨經過近20年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功實踐作出的歷史性決策。
鄧小平理論之所以成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成為我們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思想,是因為鄧小平理論圍繞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指導了我們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在鄧小平理論的指導下,中國堅持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實行了我國近現代史上的第三次歷史性巨變。

❹ 高中歷史 概括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理論成果的共同特點

1、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借鑒西方先進思想 結合中國實際國情 推動中內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
2.實事容求是,注重實踐,體系開放
3、繼續鞏固了黨在革命和建設中集體智慧的結晶
4、從根本上取得了歷史性的飛躍和革命,極大的推動了經濟革命和建設事業
5、都對近現代中國社會發展產生過並還在產生著重要作用和深遠影響,與現實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具有很強的中國特色和時代特點。

❺ 推動人類在17,19,20世紀取得的重大的科學理論成就

17世紀的應是牛頓發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建立了力學理論。
19世紀的應是麥克斯韋建立電磁理論,使人類邁入電磁時代。
20世紀的應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❻ 概括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形成的特點

借鑒西方先進思想 結合中國實際國情 推動中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理論武器

❼ 20世紀取得的偉大科學成果有哪些

1、光量子論的建立和發展

光量子論,光子的靜止質量都不會超過10的負54次方千克,這一結果是之前已知的光子質量上限的1/20。1923年康普頓成功地用光量子概念解釋了X光被物質散射時波長變化的康普頓效應,從而光量子概念被廣泛接受和應用,1926年正式命名為光子。

量子電動力學確立後,確認光子是傳遞電磁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帶電粒子通過發射或吸收光子而相互作用,正反帶電粒子對可湮沒轉化為光子,它們也可以在電磁場中產生。

2、對撞機

歐洲核子中心於1981年將一台能量為 400GeV的質子同步加速器改建成質子-反質子對撞機,並於1983年取得了極其重要的實驗成果,發現了粒子。

與同步加速器極為相似,對撞機呈環形,沿環安放著磁鐵系統、高頻系統、真空系統以及探測和校正系統等。此外,它沿圓環還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專供對撞用的特殊長直線節,探測儀器就被安置在長直線節內的對撞點附近的空間中。

3、1905年狹義相對論發表

狹義相對論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1905年發表的題為 《論動體的電動力學》一文中提出的區別於牛頓時空觀的新的平直時空理論。狹義相對論不僅包括如時間膨脹等一系列推論,而且還包括麥克斯韋-赫茲方程變換等。狹義相對論需要使用引入張量的數學工具。

狹義相對論是對牛頓時空理論的拓展,理解狹義相對論就必須理解四維時空。其數學形式為閔可夫斯基幾何空間。現在對於物理理論新的分類標准,是以其理論是否是決定論來劃分經典與非經典的物理學,非量子理論都可以叫經典或古典理論。在此意義上,狹義相對論仍然是一種經典的理論。

4、激光技術

激光是20世紀60年代的新光源。由於激光具有方向性好、亮度高、單色性好等特點而得到廣泛應用。激光加工是激光應用最有發展前途的領域之一,現在已開發出20多種激光加工技術。

激光具有單色性好、方向性強、亮度高等特點。現已發現的激光工作物質有幾千種,波長范圍從軟X射線到遠紅外。 激光技術的核心是激光器,激光器的種類很多,可按工作物質、激勵方式、運轉方式、工作波長等不同方法分類。

5、飛機試飛成功

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製造的第一架飛機「飛行者1號」 在美國北卡萊納州試飛成功。

萊特兄弟繼續對飛機進行改進,於1904年和1905年分別造出了「飛行者2號」和「飛行者3號」,1905年10月5日韋伯駕駛的飛行者3號持續飛行了38分鍾,航程達39公里。也就是說,「飛行者3號」實際上已經具有了實用效能。

萊特兄弟確信一個飛行器的時代已經來臨。之後的幾年,他們一面改進飛機性能,一面在世界各國做飛行表演,向人們顯示人類飛行之夢已經成真。

❽ 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

20世紀以來最大的思想理論成果一般都反應在文藝理論上。具體參見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文系孟登迎教授的《20世紀80年代文學主體性論爭》一文,揭示比較詳細,去網路查找一下吧。網路現在給的解釋有字數限制,無法多回答

❾ 概括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理論成果的共同特點

都對近現代中國社會發展產生過並還在產生著重要作用和深遠影響,與現實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具有很強的中國特色和時代特點。

閱讀全文

與20世紀重大理論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