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伍俊斌的主要學術成果
專著:
《公民社會基礎理論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獲廣東省委黨校(廣東行政學院)第十三次科研評獎一等獎。
論文:
1.《政治國家與公民社會:內涵、限度及其互動》,《河北學刊》2007年第6期。獲第三屆「全國馬克思主義論壇」青年學者優秀論文、廣東省委黨校(廣東行政學院)第十二次科研評獎科研成果一等獎、「社會公平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徵文二等獎。核心內容被新華網、全國馬克思主義論壇網等轉載。
2.《推進中國政治文化現代化之基本路徑論析》,《中州學刊》2011年第5期。
3.《論政治國家的限度》,《理論與現代化》2009年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政治學》2009年第5期全文轉載。中國選舉與治理網等轉載。
4.《社會轉型期擴大公民政治參與的必要性分析》,《社會科學》2011年第1期。
5.《政治國家與市民社會互動維度下的中國市民社會建構》,《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06年第3期。
6.《論中國公民社會的兩重性》,《學術界》2009年第4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政治》2009年第10期全文轉載。
7.《中國市民社會的文化建構:從身份走向契約》,《學術界》2006年第2期。《第十六屆國際中國哲學大會論文集》收錄;《新華文摘》2006年第11期《 篇目輯覽》收錄;《資料通訊》2006年第5期轉載。
8.《國家與社會關系視野中的中國市民社會建構》,《福建論壇》2006年第1期。
9.《人性假設與政府建構——中西政府建構傳統的人性基礎之比較研究》,《福建論壇》2006年第9期。
10.《哈貝馬斯市民社會理論探析》,《福建論壇》2008年第7期。
11.《馬克思市民社會理論評析》,《福建論壇》2010年第6期。
12.《從自然狀態到政治社會的契合與分殊——以霍布斯、洛克、盧梭為例》,《福建論壇》2011年第7期。
13.《黑格爾市民社會理論探析》,《江淮論壇》2009年第5期。
14.《追求正義與善:古典時期西方政治合法性思想的緣起》,《江淮論壇》2011年第6期。
15.《中國公民社會建構的結構性要素》,《理論與現代化》2007年第6期。中國選舉與治理網、中國政府創新網等轉載。
16.《中國特色社會生活契約化》,《理論與現代化》2010年第2期。中國選舉與治理網等轉載。
17.《論政治合法性的構成要素》,《理論與現代化》2011年第1期。
18.《社會轉型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的價值、挑戰和路徑分析》,《理論與現代化》2012年第3期。
19.《國家與社會:內涵、分化及其範式轉換分析》,《理論與現代化》2011年第4期。
20.《論公民社會與政治國家的共存共強》,《黑龍江社會科學》2010年第1期。人民網、中國改革論壇網、全國馬克思主義論壇網等轉載。
21.《論當代政府建構的四個轉變》,《黑龍江社會科學》2009年第4期。
22.《社會轉型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的對策分析》,《黑龍江社會科學》2011年第5期。獲中國國際共運史學會2011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23.《現代公民政治參與的主要形式分析》,《黑龍江社會科學》2012年第3期。
24.《論西方政治合法性理論的基本類型》,《黑龍江社會科學》2011年第1期。
25.《尼采價值哲學初探》,《廣西社會科學》2002年第4期。獲湖南省第五屆「挑戰杯」三等獎。
26.《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現代化的範式轉換》,《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2期。
27.《論公民社會的限度》,《內蒙古社會科學》2009年第4期。
28.《市場經濟視野下公民社會的發展》,《重慶社會科學》2010年第3期。
29.《有限政府理念建構的哲學之維》,《重慶社會科學》2005年第8期。
30.《協商民主的價值分析》,《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3期;
31.《馬克斯·韋伯合法性思想評析》,《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6期;
32.《霍布斯政治合法性思想探析》,《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5期。
33.《利普塞特政治合法性思想評析》,《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2期。
34.《論市場經濟與公民社會》,《湖北社會科學》2009年第9期。
35.《盧梭政治合法性思想評析》,《湖北社會科學》2010年第8期。
36.《葛蘭西市民社會理論評析》,《理論月刊》2009年第10期。
37.《「開放社會」的四大悖論及其解決——析波普爾的民主和自由理念》,《北方論叢》2004年第1期。
38.《哲學視閾中的有限政府——兼論有限政府理念對當代中國政治發展之意義》,《新疆社會科學》2006年第4期。
39.《論從權力本位到權利本位的嬗變》,《社會科學論壇》2011年第9期。
40.《中國傳統政治文化分析》,《社會科學論壇》2011年第4期。
41.《國外發展理論的歷史嬗變及其意義》,《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1期。
42.《社會轉型期公民政治參與的兩重性分析》,《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1期。
43.《政治參與的影響因素分析》,《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2期。
44.《洛克政治合法性思想評析》,《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3期。
45.《分權制衡理論的發展邏輯及其意義》,《前沿》2011年第1期。
46.《政治合法性理論評析》,《前沿》2007年第12期。
47.《公民社會的契約文化》,《學習時報》2006年5月22日。人民網、中國選舉與治理網、中國管理科學院《前沿論叢》第75期等轉載。
48.《馬克思的市民社會概念》,《學習時報》2007年10月8日。人民網、中國政治學網、中國社會學網等轉載。
49.《馬克思論市民社會之克服——從政治解放走向人類解放》,《學習時報》2008年4月21日。人民網等轉載。
50.《推進公民社會與政治國家的良性互動》,《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1月21日。
51.《civil society 意涵的變遷》,《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12月16日。
❷ 王浩斌的學術成果
《馬克思:市民社會批判》,《探索》1999年第2期。
《馬克思真的沒有使用過「資本主義」一詞嗎?》,《南京社會科學》1999年第4期(第二作者,與張一兵教授合作),人大復印資料《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研究》轉載。
《市民社會概念的三個歷史階段》,《理論探討》1999年第4期。
《現代性人類困境的審美精神》,《山東社會科學》2003年第6期。
《揭示否定辯證法的神秘起源》,《教學與研究》2004年第3期。
《古典經濟學的多重視角及其對馬克思主義的挑戰》,《南京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人大復印資料《經濟學文摘》2005年第1期轉載。
《被遮蔽的重農學派》,《南京社會科學》2005年第2期,人大復印資料《政治學》專題轉載。
《結構:解讀古典經濟學哲學構架的邏輯中軸》,《現代哲學》2005年第1期。
《市民社會:馬克思階級概念的歷史語境》,《淮陰工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
《馬克思的自我意識哲學:起源、形成與特徵》,《江海學刊》2005年第3期(第一作者,與張亮教授合作),《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5年第4期轉載。
《歷史辯證法視域中的恩格斯》,《南京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研究》2005年第5期轉載。
《政治經濟學批判:馬克思主義哲學話語權的建構路徑》,《吉林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6年第3期轉載,《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6年第2期轉載,人大復印資料《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研究》2006年第4期轉載,被《馬克思哲學論壇文叢》第六卷收錄。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學科意識」的反思》,《天津社會科學》2006年第3期,人大復印資料《哲學原理》2006年第8期轉載。
《政治哲學的方法論自覺——基於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批判的思考》,《天津社會科學》2007年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哲學原理》2007年第3期轉載。
《市民社會批判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範式的轉換》,《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7年第4期轉載。
《文化資本與新中產階級》,《探索與爭鳴》2008年第7期。
《經濟危機與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江海學刊》2009年第2期。
《直面政治的經濟學——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的當代解讀》,《天津社會科學》2009年第4期。
《階級范疇與歷史唯物主義的物概念》,《教學與研究》2009年第12期。
《市民社會與資本主義文化矛盾》,《吉林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
《西方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的歷史邏輯》,《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0年第2期。
《意識形態的終結與哲學精神的殞落》,《天津社會科學》2012年第3期。
《中國體驗與時代精神》,《學習與探索》2012年第3期。
《社會轉型期的學術生產方式與學術評價》,《南京大學學報》2014年第2期,《新華文摘》2014年第15期轉載;《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4年第7期轉載;人大復印資料《出版業》2014年第6期轉載。
《伯恩施坦中產階級理論的邏輯範式分析》,《社會主義研究》2014第5期。
《馬克思的階級理論難題與新中產階級理論》,《蘇州大學學報》2014年第5期,《中國高校文科學術文摘》2014年第6期轉載。
《馬克思中產階級理論的歷史與邏輯分野》,《社會科學輯刊》2014年第5期。
《馬克思「階級構成論」視域中的中產階級理論》,《東南大學學報》2014年第5期。
《中產階級意識形態形成的社會歷史基礎解析》,《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14年第6期。
《德國的現代化道路與新中產階級的產生和發展》,《學習與探索》2014年第8期。
《中間等級的崛起與近代社會結構的變遷》,《南京農業大學學報》2014年第6期。
《馬克思文本學研究的歷史脈絡與現實考量》,《南京師范大學學報》2014年第6期。
《實踐范疇的審美性和歷史性意蘊——盧卡奇行動概念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內涵解析》(第一作者),《現代哲學》2014年第6期。
《馬克思中間等級理論的兩種範式及其意義》,《馬克思主義研究》2014年第12期。
❸ 如何發表學術研究成果
第一,找報社,文學社,第二,找正規的審核評定機構
第三。自己花錢找雜志社
❹ 怎麼才算有學術成果呢
一般對國外的學校來說要在權威雜志上發表論文,具體的篇數由學校的不同而不同
❺ 李繼定的主要學術成果
序號 鑒定項目 鑒定單位 1 千噸級滲透汽化苯脫水中試研究 國家教育部鑒定 2 千噸級C6溶劑油脫水中試研究 中石化鑒定 3 500t/d超濾膜中水回用技術 北京市政管委會 4 新型聚電解質膜和聚電解質
復合物膜及其應用技術 國家教育部 1、李繼定,陳劍,林陽政,一種滲透汽化汽油脫硫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發明專利,申請號:200910023323.1
2、李繼定,陳劍,林陽政,一種液化氣脫硫用膜材料及其制備方法,發明專利,申請號:200910023153.7
3、李繼定,陳劍,林陽政,周強,王建春,劉敏忠,用於工業污水處理的膜生物反應器平片濾膜的制備,發明專利,公開號:200810243970.9
4、李繼定,陳劍,林陽政,周強,王建春,劉敏忠,用於市政污水處理的膜生物反應器平片濾膜的制備,發明專利,公開號:200810235358.7
5、李繼定,操建華,林陽政,二氮雜萘聚醚碸酮類聚合物平板超濾膜及其制備方法,發明專利,公開號:200710177247.0
6、李繼定,操建華,林陽政.,一種用於有機蒸汽分離的PDMS/ PVDF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發明專利,公開號:200710176855.X
7、李繼定,展俠,葉宏,林陽政,一種用於優先脫醇的多層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發明專利,公開號:200710118481.6
8、李繼定,葉宏,陳劍,林陽政,一種用於滲透汽化芳烴/烷烴分離的聚氨酯-醯亞胺膜制備,發明專利,公開號:200710118480.1
9、李繼定,葉宏,陳劍,林陽政,用於滲透汽化芳烴/烷烴分離的含氟聚醯亞胺膜制備方 法,發明專利,授權號:ZL200710117733.3
10、 李繼定,陳劍,葉宏,林陽政,一種滲透汽化汽油脫硫聚乙二醇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發明專利,公開號:200710099601.2
11、 李繼定,陳劍,葉宏,林陽政,一種用於滲透汽化分離苯和環己烷的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發明專利,公開號:200710117722.5
12、 李繼定,王璐瑩,林陽政,優先透碳酸二甲酯的滲透汽化膜制備方法,發明專利,公開號:200710176754.2
13、 李繼定,王璐瑩,林陽政,一種用於分離甲醇/碳酸二甲酯共沸物的分離膜及其制備方法,發明專利,公開號:200710064633.9
14、 李繼定,王璐瑩,林陽政,一種用於分離甲醇/碳酸二甲酯共沸液的滲透汽化膜及其制備方法,發明專利,授權號:ZL200610169592.5
15、 李繼定,陳劍,葉宏,操建華,林陽政,陳翠仙,一種有機蒸汽分離的共混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發明專利,授權號:ZL200610012264.4
16、 李繼定,林陽政,葉宏,陳劍,王麗華,陳翠仙,一種汽油脫硫聚醯亞胺非對稱膜及其制備方法,發明專利,公開號:200610113875.8
17、陳翠仙,李昕,李繼定,含酚酞側基的聚芳醚碸或聚芳醚酮中空纖維超濾膜及其制備方法,發明專利,公開號:200510011473.2
18、 趙長偉,李繼定,趙之平,陳翠仙,一種滲透汽化汽油脫硫共混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發明專利,授權號:ZL200510011355.1
19、 陳翠仙,郭紅霞,王平,李繼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微孔濾膜表面的親水化改性方法,發明專利,公開號:200410062258.0
20、陳翠仙,李繼定,劉壽山,張丹霞,一種低溫等離子體接枝滲透汽化膜及其製法,發明專利,公開號:200410015893.3
21、陳翠仙,貟延濱,秦培勇,陳鎮,李繼定,新谷卓司,安藤雅明,二氮雜萘聚醚碸酮中空纖維超濾膜及其製法,發明專利,授權號:ZL200310115544.4
22、陳翠仙,陳鎮,李繼定,貟延斌,二氮雜萘聚醚碸酮類新材料中空纖維超濾膜及其制備方法,發明專利,授權號:ZL03124222.7
23、陳翠仙,石國領,李繼定,陳鎮,二氮雜萘聚醚碸酮高分子合金超濾膜及其制備方法,發明專利,授權號:ZL03122366.4
24、 陳翠仙,李繼定,韓賓兵,鄒鍵,秦培勇,用於滲透汽化的聚電解質膜和聚電解質復合物膜的制備方法,發明專利,授權號:ZL00109130.1
25、 蔣維鈞,李繼定,陳翠仙,余立新,採用梳流式膜框的板框式膜組件,發明專利,授權號:ZL99126357.X
26、 陳翠仙,蔣維鈞,李繼定,余立新,具有加熱板的板框式膜分離器,發明專利,授權號:ZL99126356.1
27、 陳翠仙,余立新,李繼定,張立平,一種制備滲透汽化復合膜的方法,發明專利,授權號:ZL98123190.X
28、 蔣維鈞,陳翠仙,余立新,張立平,李繼定,用於滲透汽化過程的板框式膜組件,發明專利,授權號:ZL981000833.X (共358篇,以下為部分論文)
1.Chen J, Huang JQ, Li JD, et al, Mass transport study of PVA membranes for the pervaporation separation of water/ethanol mixtures,Desalination,2010,256 (1-3): 148-153
2.Chen J, Li JD, Qi RB, et al. Pervaporation Separation of Thiophene-Heptane Mixtures with Polydimethylsiloxane (PDMS) Membrane for Desulfurization,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2010,160(2): 486-497
3.Zhan X, Li JD, Huang JQ, et al. Enhanced Pervaporation Performance of Multi-layer PDMS/PVDF Composite Membrane for Ethanol Recovery from Aqueous Solution,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2010,160(2): 632-642
4.Junqi Huang, Jiding Li, Jian Chen, Xia Zhan, Cuixian Chen,Pervaporation Separation of N-Heptane/Organosulfur Mixtures With PDMS Membrane: Experimental and Modelling, Canadian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09, Vol:87(4): 547-552.
5.Xin Li, Cuixian Chen, Jiding Li, Formation Kinetics of Polyethersulfone With Cardo Membrane Via Phase Inversion,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2009, Vol.340(1-2):272-274
6.Peiyong Qin, Cuixian Chen, Binbing Han, Shintani Takuji, Jiding Li, Benhui, Sun, Preparetion of poly(phthalazinone ether sulfone ketone) asymmetric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II the gelation process, rate,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2006, 268: 181–188 (SCI) 7.Chuyi Zeng, Jiding Li, Ding Wang, Tianquan Chen, Changwei Zhao, Cuixian Chen. Infinite Dilute Activity and Diffusion Coefficients in Polymers by Inverse Gas Chromatography, Journal of 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Data 2006, 51:93-98 1、可工業化應用成果
滲透汽化脫水技術(乙醇、正丙醇、異丙醇、正丁醇、異丁醇、叔丁醇、戊醇及其異構體、酯類、醚類、酮類與水形成的恆沸體系。苯、甲苯、己烷、環己烷、庚烷等溶媒脫水)
有機汽體膜法回收技術(汽油汽、醇、醚、酮、芳烴、烷烴、烯烴等汽體)
MBR生活污水處理回用技術
MBR可生物降解工業污水處理回用技術
蛋白質提取和濃縮膜技術
大分子天然物提取和濃縮膜技術
2、可工業中試成果
滲透汽化脫甲醇技術
滲透汽化脫乙醇技術
滲透汽化脫酯(碳4或碳4以下)技術
滲透汽化汽油脫噻吩硫技術
油脂生產溶劑回收循環使用技術
單糖低聚糖分離膜技術
高濃工業廢水處理技術
❻ 老師的學術成果指的是什麼
再某某著名刊物或專業學術刊物上發表了多少論文,開了多少講座,或者寫書立著
❼ 童偉華的學術成果
近年代表性著作:
1、《法律與寬容——以中國刑政史為視點》,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
2、《理論刑法學專論》,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
3、《犯罪構成原理》:知識產權出版社2006年版;
4、《刑法總論》,蘭州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5、《犯罪客體研究:違法性的中國語境分析》,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近年代表性論文:
1、《交通過失基本犯構造論綱——以中日比較為視點》,載《法學論壇》2010年第3期;
2、《日本刑法中的不法原因給付與侵佔罪述評》,載《環球法律評論》2009年第6期;
3、《日本刑法中違法一元與違法相對論述評》,載《河北法學》2009年第11期(人大復印資料刑事法學2010年第3期刊全文轉載);
4、《論盜竊罪的對象》,載《東南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年第4期;
5、《所有權與佔有的刑民關系》,載《河南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
6、《論財產罪的法益——修正的所有權說之提倡》,載《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9年總第16輯;
7、《我國法律規定視野下的不法原因給付與侵佔》,載《刑法論叢》2009年總第17卷;
8、《詐欺不法原因給付財物與利益之刑法分析》,載《汕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期;
9、《緊急行為中的刑民關系——以日本法為例》,載《太平洋學報》2008年第10期(人大復印資料刑事法學2009年第3期全文轉載);
10、《儒家精神與法律寬容》,載《太平洋學報》2007年第8期;
11、《論日本刑法中的佔有》,載《太平洋學報》2007年第1期;
12、《刑事法治視野下的寬容精神》,載《刑事法評論》2007年第20卷;
13、《刑民不分與刑民有分》,載《刑事法評論》2006年總第18卷;
14、《犯罪的規范屬性分析》,《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第3期;
15、《犯罪客體不要說之檢討——以比較法為視角》,《法商研究》2005年第3期(人大復印資料刑事法學2005年第9期全文轉載)。
近年代表性課題:
1、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海上恐怖主義犯罪及海盜犯罪的刑事規制對策研究(2009年立項);
2、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財產罪基礎理論研究(2009年立項);
3、中國博士後一等基金資助項目:刑民關系基礎理論研究(2006年立項)。
❽ 鄭永扣的學術成果
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現實》、《學習論壇》、《中國高等教育》、《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核心期刊或國家權威報紙發表論文40餘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等全文或摘要轉載10餘篇。代表論文有:「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性質」(《中國社會科學》2012年第3期)、「論上海楚簡《民之父母》的『五至』說」(《哲學研究》2004年第4期)、「人性、德性、黨性的統一:共產黨員堅定理想信念的人學基礎」(《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7年第12期)等。
出版《大學發展戰略:理念、目標與管理》(人民出版社2006年)、《中原文化大典·學術思想卷》(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當代中國》(河南大學出版社1990年)、《民族精神的當代價值》(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等著作。主持並主編河南省重點圖書出版項目《哲學與人研究叢書》(第一輯5部著作已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共產黨員堅定理想信念的哲學基礎及路徑」,「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之「經典作家基本觀點研究課題」子項目「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於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研究」,國家新聞出版署、河南新聞出版局重點出版項目「中原文化大典·學術思想卷」,主持多項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社科規劃項目。曾獲省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
主編的《中原文化大典·學術思想卷》(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在《河南日報》(2007年5月11日)發表的有關「弘揚中原文化,促進中原崛起」的筆談文章等,挖掘、整理、弘揚中原傳統學術思想,深入探討中原經濟區「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中的理論與實踐問題。作為第一作者出版的《大學發展戰略:理念、目標與管理》(人民出版社2006年)、在《人民日報》(2010年12月17日)發表的《如何培育我們的大學精神》、在《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10月29日)發表的《破解「三大課題」,建設高水平大學》、在《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3月9日)發表的《加強大學文化建設助力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在《河南日報》(2006年5月17日)發表的《走創新型大學建設之路》等,以鄭州大學為切入點,深入探討新時期大學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推進鄭州大學建設高水平大學提供理論和決策依據。
❾ 胡平仁的學術成果
1.《法理學基礎問題研究》(中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2.《在權利與權力之間》(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憲政語境下的習慣法與地方自治——「薩摩亞方式」的法社會學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2月版)等。
4、湘江法律評論.第7卷/胡平仁主編,2009-1-1版
5、法律社會學(邊緣法學叢書)/胡平仁等著,2006-12-1版
6、《中國傳統訴訟藝術案例》/胡平仁主編,湘潭大學出版社2009-10-1版 1.《法學緒論》,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法理學》,副主編,湖南人民出版社、湖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第1版,2002年第2版;
3.《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副主編,湖南大學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法律政策學:平衡權利與權力的科學。載《當代法學》2001年第3期。
(2)法律政策學的研究路向。載《當代法學》2001年第 5 期。
(3)關於村民自治問題。這是本人對市民社會與權力制約所作的系列研究之三,發表在《當代法學》2000年第 5 期。
(4)社會制約權力的理論基礎和現實途徑。該文是本人對市民社會與權力制約所作的系列研究之二,發表在《湘潭大學學報》1999年第 4 期。
(5)政策問題與政策議程。載《湘潭大學學報》2001年第 1 期。
(6)政策評估的標准。載《湘潭大學學報》2002年第 3 期。
(7)政策接受主體及其集團化趨勢。載《行政與法》2000年第 5 期。
(8)法律接受初探。載《行政與法》2001年第 2 期。
(9)法理學教材的學術風格與內容整合。載《湘潭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第 2 期。
(10)村民直選.村民自治.社會制約權力。這是本人對市民社會與權力制約所作的系列研究之四,載《湘江法律評論》第 3 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1)利益表達與利益綜合——法律創制的法政策學分析。載《湘江法律評論》第 4 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2)平等與身份的法社會學分析。載《湘潭大學學報》2004年第 5 期。
(13)法律義務新論。載《法制與社會發展》2004年第5期。
❿ 如何申請數學學術成果上的專利權。
專利申請可以自己提交,可以找第三方代理公司代辦
自己提交需要自己撰版寫專利資料,對權於專利申請要點不熟悉,容易喪失所有權。
代理公司申請,可選擇有實力,通過率高,資深的代理人撰寫,可以幫忙辦理專利資助,價格適用。老友前陣子申請了一款發明專利,在行之專利申請的,受理通知書很快就拿下來了。自己選擇代理公司,多對比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