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ISO14000外審需要准備哪些材料
審核條件
1、 申請方應已建立文件化的環境管理體系,並且運行良好
2、 申請方本年度無重大環境污染事故,污染物無嚴重超標排放情況
二、 申請方應在預定的認證審核日期的一個月前提交下列材料
1、組織簡介
2、認證申請書
3、法律地位的證明文件(如:營業執照)的復印件
4、監測報告及《申請認證組織應執行的污染物排放標准》
5、地理位置示意圖
6、區域平面示意圖
7、主要工藝流程及污染物產出示意圖
8、"環評"批復,"三同時"驗收報告(表)
9、環境管理手冊、程序文件(應附重要環境因素清單,法律、法規清單以及目標、指標和環境管理方案)
10、環境管理體系概述,包括:體系覆蓋范圍、體系運行時間、運行成效、內審及管理
Ⅱ 外審資料包括哪些內容
摘要 一、辦公室
Ⅲ 質量體系的外審和3c認證有什麼關系,或者區別,求詳細解釋
質量管理體系的「外審」是「第三方審核」。是對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審核一般是由通過認證時的認證公司來做。為了區別於組織內部對體系的審核(內審),稱之為「外審」。
3C是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是對國家規定的某類產品強制執行認證的。
它們的區別就是,管理體系認證是「推行性」認證,企業可以自主決定是否參加。3C是「強制性」標准,在規定范圍內產品的生產企業必須通過認證
Ⅳ 國家注冊外審員證書如何獲得
首先要滿足外審員報考條件,參加培訓後就可以取得外審員培訓證專書,憑培訓證書參加屬全國統考,考試通過後就可以掛靠認證機構注冊了,外審員的就業方向是從事認證審核的。
外審員報考條件:大專或大專以上文憑,四年工作經驗,其中兩年相關工作經驗
食品體系外審員需至少本科學歷,食品相關專業,本科畢業後四年工作經驗,其中兩年食品相關經驗才能考的
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可報名參加筆試:
(一)已獲得相應管理體系CCAA審核員培訓合格證書者;
(二)具有CCAA實習審核員資格,距上次考試時間超過4年者;
(三)根據QMS、EMS、OHSMS、FSMS審核員注冊准則中第2.8.3條款及第3.2.1條款之規定應參加筆試者。CCAA審核員筆試每年舉行4次,分別在3月、6月、9月和12月中旬安排在北京和選定的國內一線城市;考試報名通知和每次的考點安排;CCAA提前一個月發文通知報名,具體的考試日期、地點及安排在考試前1個月公布
全國審核員培訓中心在全國各地開班,每期均有現場培訓班,還贈送網路考前輔導班課程,題庫覆蓋CCAA考試真題的80%-90%。更多考試和培訓信息請網路isolearn
Ⅳ 質量體系內審員證和外審員證是什麼
1、內抄審員證是企業內部體系管理人員要持有的,培訓幾天就能拿到。
2、外審員證是第三方認證公司審核員證書,就是外面的老師來審核公司是否通過ISO XXXX,老師所持有的證。外審證要通過國家統一考試的。我是在公司做體系管理的,有內審中,沒外審證。不想考,因為外審員待遇也一天不如一天了.........
Ⅵ 請問大家,自己想考質量體系認證,內審或外審。謝謝
不要學、考,都在弄虛作假!賺錢又不多
Ⅶ ISO外審需要什麼資料希望是很詳細的回答。謝謝!
ISO外審,看您公司是做那個體系的申請
如果是質量管理體系申請,要准備的資料有:1、 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已年審)
2、 組織機構代碼證副本復印件(已年審)
3、 企業人數
4、 管理手冊/程序文件
5、 組織架構圖
6、 個部門職能分配表
7、 生產工藝流程圖
8、 作業文件(作業指導書、檢驗標准等)
9、 外來文件包括該行業的行業標准,涉及的法律法規
10、 相關記錄包括:內審記錄、管理評審記錄、培訓計劃、培訓記錄、產品進出記錄、品質記錄(來料、製程、成品、出貨)、不合格品處理記錄、采購訂單、供應商調查記錄、供應商考核記錄、合格供應商清單、客戶訂單、訂單評審記錄、客戶滿意度調查記錄、客戶投訴記錄、生產記錄、設備的維護保養記錄等
申請環境管理體系認證需要的資料有:1. 環境因素及重要環境因素清單 (自建)
2. 法律、法規清單及符合性評價 (搜集建立)
3. 目標、指標、環境管理方案 (自建)
4. 環評報告 (環保局)
5. 「三同時」驗收報告 (環保局)
6. 廠區平面圖 (自建,手冊中附)
7. 地理位置圖 (自建,手冊中附)
8. 工藝流程圖 (自建,手冊中附)
9. 動力及下水管網圖 (自建)
10. 環境監測報告(每年) (環保局或由檢測資質機構出具)
11. 污染源平面圖 (自建)
12. 排污收費記錄 (環保局/企業)
13. 環境管理獎懲記錄 (環保局)
14. 主要有毒有害化學品清單/物質安全表 (自建)
15. 主要原、輔材料清單 (自建)
16. 組織機構圖 (自建,手冊中附)
17. 相關法律法規及排放標准 (自建,購買)
18. 相關方抱怨記錄 (自建)
19. 排污許可證 (環保局)
20. 當地環保部門、聯絡方式 (自建)
21. 產品的環保要求 (自建)
22環保設施清單及資金投入清單 (自建)
Ⅷ 外審前需要准備哪些資料
1、作業指導書
2、產品生產工藝
3、產品檢驗規程
4、產品接受准則
5、產品製造執行的標准(清單)
6、產品製造工藝流程圖
7、本部門《崗位職責》、《人員工作分工》六、質檢部
1、《監視測量設備清單》
2、檢測設備檢定證書
3、產品檢驗報告(資質單位出具),認證涵蓋的產品每個產品均需提供一份檢驗報告
4、檢測設備周期檢定計劃
5、原材料檢驗報告單(或客戶提供的材質單或委外檢驗報告單)
6、生產過程產品檢驗記錄
7、特殊過程產品檢驗記錄
8、最終產品(成品)檢驗記錄
9、不合格品處置記錄
10、本部門質量目標及各部門目標完成情況分析記錄
11、顧客意見處理及反饋情況
12、本部門《崗位職責》、《人員工作分工》六、銷售部
1、合同評審記錄
2、顧客滿意度調查結果
3、顧客意見收集及反饋情況分析
4、本部門質量目標及完成情況分析記錄
5、本部門《崗位職責》、《人員工作分工》註:A/領導層重點介紹公司重大糾正和預防措施情況及今後的發展戰略!
B/有很多中小企業部門設置單一承擔綜合功能的職責,在准備材料時應根據承擔的職責准備相應的資料。
Ⅸ ISO外審要審些什麼
本文介紹如何做好迎接外審的准備工作。僅供參考。如有不對,請指正。1.正確對待外審1.1 每次審核都是有目的的。譬如,接受第三方審核,通過認證,獲得證書;接受第二方(顧客)審核,希望成為他們的供方,或者其他什麼目的。准備工作必須圍繞這個目的進行。1.2 立足於建立和執行符合要求的體系。通過認證、獲得顧客認可的前提是,實際上已經建立符合標准、相應法規條例和顧客要求的質量管理體系,組織要展示自己有能力提供顧客滿意的產品和服務。因此,要會用客觀證據來證實自己有能力,有效地執行這個質量管理體系。1.3 積極展示自己能力。無論什麼審核目的,迎接外審都是一次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必須正確對待,特別要正確對待審核發現的不符合項。不合格不是好事,但可以變成好事。要從正面認識。因為,不符合客觀存在,這次不被發現和糾正,將來總會帶來比現在更大的損失。1.4 積極配合審核方做好審核工作。順利完成審核是審核方和被審核方共同的任務。審核是為獲得審核證據並對其進行客觀的評價,以確定滿足審核准則的程度所進行的系統的、獨立的並形成文件的過程。審核方希望盡快能從現場取得充分的證據,從而相信被審核方的質量管理體系是符合審核准則,是有效的;被審核方應當積極展示符合審核准則的各種證據,證明自己所建立的體系符合標准要求,執行是有效的。2.如何做好這項工作,主要把握好如下各個方面:2.1明確這次審核的目的和審核的范圍管理者代表和負責迎接審核工作的主管人員必須事先盡量早了解、確定以下信息:2.1.1審核的目的。這次審核是認證(2008版認證審核),還是第二方審核,或者其他什麼目的。2.1.2審核的判別准則。不同審核目的應當用不同的審核准則。通常是質量管理體系標准、自己的手冊、程序和其他體系文件和產品文件,還有和顧客簽訂的合同,以及適用的各種法規條例等,都是審核的准則。但是,不同審核目的,側重點是不同的。譬如第二方審核比較側重於與他們產品有關的要求。第三方審核側重於過程和顧客的要求。2.1.3審核的范圍。確定審核的地點、職能、產品等范圍(到時SGS會提供審核計劃)。2.1.4審核人員數量和分組情況。通常提前一周,會接到審核方包括以上這些方面的內容的書面通知,可以充分准備。3.組織落實3.1公司層次確定陪同人員公司要針對認證機構(顧客方)每個審核員各配一名陪同人員。這個(些)人應當熟悉准則、公司機構、分工和業務,有一定的交際和表達能力。負責公司內部向上和與各有關職能之間的溝通。通常由有經驗的內審員擔任。3.2各個層次指定接受審核人員根據質量手冊組織架構的分工,和這次審核有關的單位、部門,事先指定一個接受審核的人(通常是經理、主管、或者部門的主要骨幹配合)。如果有必要,再指定一個候補。萬一接待人由於什麼原因不能接待,或者回答不上時,候補的頂上。接受審核人員的任務是設法用客觀證據來展示自己所負責部門符合審核准則證據,證明體系執行有效。主要是:3.2.1代表單位、部門按照審核計劃,事先選擇、准備好典型的證據材料,包括文件、記錄、實物和現場的介紹和接待。接受審核時主動提供,作為客觀證據,證明自己的體系符合性和有效性。3.2.2現場回答審核員提出的問題,補充提供客觀證據。滿足審核方的要求。3.3陪同人員和接受審核人員的培訓3.3.1把審核計劃事先通知以上這些人員,做簡單的培訓。時間不超過1小時。如有什麼問題,請他們事先提出來,培訓要做培訓記錄。(拿到審核計劃再進行培訓)3.3.2認識上再統一一下職責分工。體系什麼要素由誰負責代表公司提供證據。哪個職能部門由誰負責。自己檢查一下,這些准備好提供的客觀證據,匯集起來是否能充分證明體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3.3.2溝通一下,實際上,建立體系的時候已經明確了本文件上面第3.3.2條內容。只是臨時再強調、提醒一下,達到溝通的目的。同時,讓大家相互知道通訊聯系的方式和信息,如,辦公地點、座機和手機號碼等,以便到時候可以有效溝通。4.迎接評審的思想動員4.1讓員工知道在合適的時候,通過一定的方式,讓全公司員工知道,某時間段內會接受什麼審核。(外審通告)4.2懂得如何接待4.2.1要求每個員工(至少接受審核時在崗位上的那些員工,包括管理和技術人員),都要認定自己的工作范圍。准備好前面第3.2條的內容。譬如,能回答自己負責的工作,執行的文件,說明自己工作和公司質量目標達成有什麼關系。選擇好典型的證據材料,證明自己所做工作符合標准、法規和顧客的要求,達到目標要求。事先准備好提供的證據。當審核員要求您展示證據時,可以提供哪些證據?譬如,標准、公司文件(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圖紙)、表格記錄等。4.2.2預計審核時會提出什麼問題?應當如何回答。4.3每個員工應能回答一些共性的問題每個員工都有可能被審核到,因此,除了准備自己負責的工作范圍的問題以外,還必須確定一些共同需要認知的問題。應當根據審核目的來確定,其中譬如:4.3.1ISO9001標准第5.5.2.c)要求,「確保整個組織滿足顧客要求意識的提高」。員工要知道自己做什麼工作。這個工作的要求是什麼?執行什麼文件?4.3.2第6.2.2.d)條,「確保員工認識到,他們工作的重要性和相互關系,以及他們是如何為了實現公司質量目標而做貢獻的。」員工應當知道自己所的工作的接受者是誰?包括外部的和內部的顧客是誰?我的工作中的關鍵是什麼?測量什麼目標?達到的情況如何?我是如何滿足這些要求的。如果沒有做好,會給顧客帶來什麼後果等。品管部門員工和文員還要結合自己工作懂得一些統計技術的基本概念。譬如,什麼是變差、引起變差的普通原因、特殊原因,什麼叫過度干涉、控制不足等。能結合以往工作實際例子加以說明更好。4.3.3要讓員工知道,並不是審核員提出的任何問題都必須回答的。員工只需要回答公司一些總的質量管理體系有關內容,譬如質量方針、自己的工作和公司目標的聯系等,以及自己職責范圍內的問題。接受審核時,每個人就在本崗位上正常工作。見面笑臉相迎。當審核員提出問題,應禮貌而又切合實際地回答。但只回答自己所做的,或者自己負責范圍內的問題。其他問題,禮貌地告訴他。「這不是我負責的」。如果再問,婉言相告,「請問我的上司」,或由陪同人員幫助解決。5.迎接審核5.1首次會議。正常審核的第一天,會舉行半小時不到的首次會議。由審核方主持。公司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各個有關職能接待人(經理/主管)和陪同人員要參加。會議出席人員職務和姓名要向對方提交書面材料,作為證據。5.2按照計劃執行審核。每個部門由接待人(經理/主管)負責接待。涉及其他部門需要提供的證據,通過陪同人員溝通,及時提供。5.3搞清楚不符合的事實。如果審核員認為有不符合項時,應當搞清楚不符合的客觀事實是什麼?依據什麼審核准則說不符合?便於採取糾正措施。5.4在末次會議前溝通好如何關閉不符合報告。要把不符合的根本原因以及糾正措施方案,計劃完成日期(最長不超過三個月),糾正措施執行後提供哪些客觀證據才能關閉不符合報告,和審核員討論一致。6.組織內審員可以利用機會,向外審人員學習,提高自己。6.1幾個具體問題6.1.1建議公司領導不要給員工施加任何太大的壓力。不要制定一些和個人利益有關的政策。譬如,誰吃到一個不符合報告,會如何,如何,甚至加以懲罰。實踐證明,每當員工遇到這樣的壓力,往往會掩蓋不符合項。只要不符合客觀存在,將來一定會出問題,結果可能引起重大損失。應認識到,員工工作沒做好,大多原因不在個人,而是系統。包括由於當事人的能力、或者疏忽大意引起的質量事故,主要原因還在系統,不在個人。就是個人原因,還可以追溯到,系統沒有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還是系統值得改進的地方。6.1.2保持日常狀態。不應當做專門的特殊安排。如果您已經建立和有效執行了質量管理體系的話,任何人來檢查,除陪同人員和相應滿足對方要求外,其他不需要做什麼「應急」准備,譬如:6.1.2.1不要專門布置大掃除。因為,您平時就這樣很乾凈、整潔;不需要張貼什麼標語,正說明沒有什麼特殊安排。讓顧客、認證方相信,這就是他們所要看到的體系運行的真實情況。6.1.2.2不需要特殊編寫什麼文件。更不應當編寫假記錄,假文件。領導布置這樣做,暗示下屬,也可以對您這樣做,隱瞞錯誤。這樣做,早晚必然會出大事故。結果往往自己害自己。6.1.3迎接前不久發現體系有不符合問題如何辦?公司的體系應當有渠道,例如,在標准8.5.2條《糾正措施》程序、8.5.3條《預防措施》程序中,應當讓員工知道,如何提出問題,或者提出合理化改進建議的渠道。或者,公司可以安排一些有重點的內審,針對不符合問題開出不符合報告,按照標准要求採取糾正措施,編制計劃,按照計劃執行。外審時,只要計劃如期執行,外審不應當開不符合報告了。針對不符合問題,不要布置下屬採取不正當手法來應付外審,更不提倡弄虛作假。 6.1.4如果發現准備不充分怎麼辦?把一個不成熟的體系展示給別人看了以後,再花十倍精力也難以挽回不良的印象。如有可能,請求延期進行審核。6.1.5對不符合有不同看法如何辦?首先要認定客觀事實。考慮是否能進一步提供客觀證據,證明符合。如果大家對客觀事實認識一致,只是對是否符合審核准則的看法不能統一。尊重對方,不要過多的爭辯,可以先在審核員的不符合報告上簽名。事後再向審核人員所在認證機構提出意見,甚至可以投訴,要求他們重新判定。6.2不要錯過學習的機會。6.2.1對獨立第三方審核(客戶)。通常外審人員比我們要有經驗,我們應該利用這次機會,向他們請教。認證機構一般不會告訴您,應當如何做才能滿足標准要求。這樣做違反認證的公正原則。但是,我們可以向他們請教如何正確理解標准要求。特別當發現不符合,採取糾正措施的方案,能詳細一些好,便於關閉不符合報告。6.2.2對第二方審核(認證機構)。更應當利用這個機會了解顧客的需求和期望,以便滿足他們要求。6.3爭取一次通過審核6.3.1什麼叫「一次」通過 檢查呢?譬如說,檢查發現一些問題。不管問題多大,數量多少,通常審核方會和公司討論,給出一些時間,採取糾正措施,一般最長容許三個月。讓被審核方完善體系後把不合格項關閉掉。通常可以通過郵寄或者去認證公司展示糾正措施有效性的證據以後,就會推薦頒發證書的。6.3.2如果檢查發現系統性重大問題,認證公司有可能再來一次,這就不算「一次」通過了。這樣,公司不但要多花錢,更重要的是名聲不好。會失去客戶對公司產品質量的信任。發展下去,定單會轉給其他公司做了。公司沒有客戶,也就難以生存了。所以,審核是否能一次通過,對公司和員工都是切身利益相關的大事。如果您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准備,我相信,通過這樣的安排,一次通過應當沒有什麼問題的。預祝您們成功。准備中有什麼問題請與ISO組溝通。
Ⅹ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外審時要審的內容是什麼
一、質量手冊(一級文件)
要素:體系管理者代表任命書、公司簡介、條款職責分配表、基礎和術語、條款分解
前4個再簡單不過了,自己去寫,最後一個根據條款結合自己公司具體怎麼做編,實在不會就照條款抄,把公司名稱部門在適當位置插進去。
手冊比較簡單,一般半天就出來了。
二、程序文件(二級文件)
簡單方法就是把公司幾個部門羅列出來,看每個部門需要什麼文件,比如行政部門需要《文件控製程序》、《記錄控製程序》、《溝通控製程序》、《法律法規相關控製程序》等等
三、作業指導書(三級文件)
又一個簡單內容,還是羅列部門,根據部門去寫
比如:行政部門(就是管總務的)有《水電管理規范》、辦公用品管理規定》等
生產部門有《生產人員作業要求》、《機器設備管理要求》等
四、記錄表單(四級文件)
還簡單些,就是根據你公司的需要,比如 檢查、機器保養登需要編制檢查表,值得注意的是,程序文件和作業指導中要求到的表格必須具備,比如你的作業指導《機器設備管理要求》中提到要每天對機器進行檢查,名字你就必須編制出《****機器點檢表》
注意: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記錄表單是相互聯系的,簡單說就是手冊中要求的程序文件必須具備,程序文件是根據手冊要求編制的,可以根據適當情況增加程序文件要求的作業指導必須具備,作業指導根據程序文件編制,可以根據情況適當增加,以此類推。
哥們兒,這個體系文件每個公司都不一樣,而且算是公司秘密了,不可能提供的,望體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