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科技成果轉化的途徑是什麼
科技成果轉化的途徑包括直接轉化和間接轉化。Ⅱ 科技成果轉化的主要意義表現在哪些方面
科技成果轉化的意義主要表現在如下三方面:Ⅲ 科技成果轉化主要有哪些方式
改革開放以來,通過科技人員、管理工作者和企業家的大量探索、試驗,科技成果轉化已經逐他形成了「政府計劃推動和技術市場擴散」相結合的兩條腿走路的雙重模式。政府計劃推動主要體現在由政府組織實施的各種國家級、省級科技開發與成果商品化及推廣計劃,其中大部分也是指導性計劃。市場擴散主要是根據市場的需求,在產、學、研之間進行,形式有:自主開發、技術轉化、聯合開發以及組成科技經濟聯合體等。隨著市場體制的發展和完善,成果轉化的市場擴散作用將越來越大,形式也會更加多樣化,效果會更加顯著。Ⅳ 企業在攻克關鍵技術,產學研合作,成果轉化哪些需求
一、科技成果轉化不是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主要模式,不能用科技成果轉化率衡量產學研合作水平企業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之所以較少採用科技成果轉化模式,主要利用聯合開發模式,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一種新產品能進入市場並產生經濟效益,必須綜合考慮技術、質量、成本和價格、服務、進入市場時機等多種因素,需要在技術先進性、質量穩定性、價格低廉性、服務優質性等之間綜合平衡。高校和科研院所開發新技術和新產品主要關注技術先進性,但技術上很先進的產品不一定就能適應市場需求,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大量科技成果實際上不具備直接轉化的條件,科技成果轉化很難成為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的主要方式。
二是大量實際調查發現,目前80%以上的產業技術創新是市場需求拉動而不是技術推動的結果,即是市場需求觸發技術創新需求,高校和科研院所以技術先進性為主要驅動力形成的大量科技成果不一定切合市場需要,服務於企業技術創新需求的聯合開發、甚至委託開發和咨詢服務等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方式更符合目前企業技術創新的規律,更受到企業的歡迎,應該是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的主要方式。
三是高新技術的基本特徵是具有高風險性,這實際上意味著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轉化率不可能很高,如果絕大多數成果都能轉化,就說明高技術不具有高風險這一基本特徵。
因此,按照客觀規律,科技成果的轉化率也不可能很高,科技成果轉化很難成為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的主要方式。由於科技成果轉化不是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的主要模式,不能把產學研合作等同於科技成果轉化,不能把科技成果轉化率作為衡量產學研合作水平的主要指標。對產學研合作水平的評價,不能主要考慮供應方即高校和科研機構有多少成果並得到轉化,更應從需求方企業的角度考慮,分析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一方面分析創新型企業中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企業所佔的比例,即產學研合作的廣度;另一方面分析在開展產學研合作的企業中,有多少企業與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企業把多少研發投入用於產學研合作,企業產學研合作形成的科技和經濟產出在其總產出中佔有的比重等,即產學研合作的深度。
Ⅳ 科技成果轉化是什麼意思
科研成果轉化是指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已轉化成成品、樣機、技術得到全面推廣應用等,證明一般是如轉化為新產品,可以用該產品新產品證書、生產批文(葯類的)、銷售合同、訂單、銷售發票等一種或多種材料證明;若轉化為新設備,則用該設備說明書、設備備案文件、發票等證明;轉換為新技術,一般是要多個使用單位的推廣應用證明。Ⅵ 適應市場需求是科技成果轉化的基礎
一個高技術能否實現轉化,首先要看社會對這種技術的需求,任何一項高技術在進行成果轉化時都必須根據市場需求來決定產業化的方向、時機、進度與規模。美國是一個高度市場化的國家,在美國科技成果轉化主要靠市場機制,大學、政府研究機構等的管理人員、科技人員、政府官員大都具有很強的市場意識。市場需求同樣也是日本高技術成果轉化的基本驅動力,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迅速崛起成為世界上主要的經濟強國之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根據國家發展戰略需要、地區經濟發展需要遴選出有應用開發價值的科技成果由機構出資委託民間企業開發(銀純泉,2003)。受計劃經濟的影響,我國成果轉化更多的是依賴於政府行為,轉化工作沒有與市場需求有效地結合起來,導致了「成果賦閑」和「項目飢荒」的現象。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充分注重市場需求,根據市場來確定應用研究的重點和方向。
Ⅶ 如何將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科技成果轉化分為直接轉化和間接轉化:Ⅷ 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需要具備什麼能力什麼專業什麼知識
評定標准:地質勘查專業高級工程師須系統掌握本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熟練掌握本專業的技術標准、規范、規程和法規;熟悉相關專業知識,及時了解本專業國內外最新科技狀況和發展趨勢,能將新技術成果應用於工作實踐;有豐富的專業技術工作經驗,能獨立解決本專業復雜疑難技術問題,業績顯著,取得較大價值的科技成果,或在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或引進、消化、吸收新技術中取得良好效果;公開發表、出版本專業有較高水平的論文、著作;有培養和指導工程師工作的能力。
一、 適用范圍
本條件適用於從事礦產地質勘查、區域地質調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學勘查、遙感地質、水文工程環境地質、探礦(安全)工程、實驗測試、地質機械(儀器)等專業工程技術人員。
二、政治思想條件
遵守國家法律和法規,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任現職期間,年度考核合格以上。
三、學歷、資歷條件
獲博士學位後,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取得工程師資格2年以上;獲大學本科畢業以上學歷,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取得工程師資格5年以上。
四、外語、計算機條件
(一)較熟練掌握一門外語,參加全國職稱外語統一考試,成績符合規定要求;
(二)較熟練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參加全國或全省職稱計算機考試,成績符合規定要求。
五、專業技術工作經歷(能力)條件
取得工程師資格後,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 參加國家或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或技術難度大、綜合性強、影響面廣的科研項目,並任專題負責人;或參加兩項市(廳)級科研項目的主要技術骨幹。
(二)主持兩項省(部)級或技術難度較大的技術開發項目或主持兩項新產品投產並形成批量生產能力。
(三) 完成一項省(部)級大型項目或重點項目並擔任專業負責人。
(四)完成二項省(部)級中型項目或市(廳)級大型項目或重點項目並擔任專業負責人。
(五)完成4項市(廳)級中型項目並擔任專業負責人。
(六)主持完成工程結算額500萬元以上或兩項單項工程結算額在200萬元以上的建設項目施工;或單項工程結算額在50萬元以上或兩項單項工程結算額在20萬元以上的勘察設計項目。
(七)主持完成省(部)級一項或市(廳)級兩項新技術推廣、新工藝(設備)應用項目,在工作中實施並取得預期效益。
(八)在省、部級中型項目及市(廳)級大型項目或重點項目實施中,擔任本專業的生產、安全及質量管理工作的主要負責人。
六、業績成果條件
取得工程師資格後,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 國家級、省(部)級科技成果獲項目的主要完成人,或市(廳)級科技成果一等獎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以獲獎證書為准)
(二) 建設工程項目獲省(部)級優質工程獎或勘察設計項目獲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的主要完成人或二項市(廳)級優質工程獎或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的主要完成人。(以獲獎證書為准)
(三)負責推廣新技術、新工藝(設備),獲得市(廳)級以上獎勵的主要完成人。
(四) 負責完成兩項技術開發項目使技術水平得到提高,或兩項新產品批量生產並取得預期效益,獲省(部)級驗收通過。
(五)主持編寫一項專業技術標准、規程、規范或兩項專業技術發展規劃,經省(部)級批准頒發實行。
(六)獲本專業發明專利兩項,並得到實施。
七、論文、著作條件
取得工程師資格後,公開發表、出版本專業有較高水平的論文(第一作者)、著作(主要編著者),撰寫有較大價值的專項技術分析報告,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 出版本專業著作1部;
(二) 在省級以上專業刊物發表論文2篇以上;
(三) 在國際或全國學術會議宣讀交流論文2篇以上;
(四) 為解決復雜技術問題撰寫有較高水平的技術分析報告或重大項目的立項研究(論證)報告兩篇以上。
八、破格條件
為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對確有突出貢獻者,並取得工程師資格2年以上,具備下列條件中的二條,可破格申報:
(一)獲國家級發明獎、自然科學獎、科技進步獎項的主要完成人;或獲省(部)級自然科學獎、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一項或三等獎二項以上,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以獎勵證書為准)。
(二)在推廣新技術、新工藝和科技成果轉化的方面取得了重大經濟社會效益,處於本行業領先水平,並被省(部)級授予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
(三)擔任大、中型項目中的技術負責人,完成大型工程一項或中型工程兩項以上,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並通過省級權威部門鑒定,填補了省內外技術領域空白。
(四)在國家或國外學術刊物上發表有價值的學術論文3篇、省級5篇以上,或正式出版專著一部(獨著10萬字以上,合著20萬字以上)。
Ⅸ 成果轉化、應用、推廣情況及預期前景怎麼寫
預期成果是用戶在開始課題之前預想的研究成果,比如研究設備的,可能就是一設備,研究工藝的可能就是一新的工藝,配方等。成果表達形式可以是一篇學術論文,一個專利,一台設備,一套工藝流程等,具體在申報課題時有現成的格式。
基礎研究類項目最好不要寫預期成果轉化情況,因為一旦寫了,項目驗收時很可能就要考核,需要使用您的成果的單位提供使用證明、經濟效益等。如果訂定要求寫,本項目研究內容屬於應用基礎研究,項目實施期間形成的成果還達不到熟化,需要進一步根據生產實際來完善。
(9)成果轉化需求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技術合同認定登記管理辦法》第五條規定,法人和其他組織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根據所訂立的技術合同,從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的凈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作為獎勵和報酬,給予職務技術成果完成人和為成果轉化做出重要貢獻人員的,應當申請對相關的技術合同進行認定登記,並依照有關規定提取獎金和報酬。
該辦法第六條規定,未申請認定登記和未予登記的技術合同,不得享受國家有關政策。該辦法第七條規定,經認定登記的技術合同,當事人可以持認定登記證明,向主管稅務機關提出申請,經審核批准後,享受國家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
Ⅹ 如何突破成果轉化瓶頸
在當前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科學技術已成為關鍵因素。近年來,在國家及地專方各級政府的大屬力支持引導下,高校科技成果發明數量和實際應用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但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率、貢獻率還有很大差距。高校作為科研人才和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場所,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創新科研方式,面向市場需求,提高科研成果的實際應用水平,形成教學與科研相互促進,科技成果與市場主體緊密結合的良性發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