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清華簡成果

清華簡成果

發布時間:2022-01-10 10:44:32

『壹』 清華簡的整理報告

清華簡第三輯整理報告
2013年1月4日清華大學舉行「清華簡」第三輯整理報告《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叄)》的成果發布會。該報告收入失傳兩千多年,被古代文獻稱之為《說命》三篇的《傅說之命》三篇。由於內容和此前的《尚書》中《說命》篇完全不同,更加印證了《尚書》系後人偽作。
2008年7月,清華大學接受校友捐贈,入藏了一批戰國竹簡,總數約為2500枚。經專家鑒定,「清華簡」的內容全部都是古書,其中有許多經、史一類的文獻,涉及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為了更好地保護、整理和研究這批竹簡,清華大學專門成立了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由著名歷史學家李學勤擔任中心主任。「清華簡」第一輯和第二輯整理報告分別已於2010年和2011年年底出版。
在本輯公布的清華簡中,《傅說之命》三篇非常值得關注,它就是古代文獻中所提到的《說命》三篇,記述的內容是商王武丁獲得賢臣傅說,並讓他努力輔佐自己治理國家等情況。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三篇簡文的內容與東晉時期出現的偽古文《尚書》的《說命》篇完全不同,這種情況在清華簡第一輯整理報告中已經出現,它再一次證明,傳世的偽古文《尚書》確系後人偽作。
另外,兩篇西周時期的佚詩也是極其重要的文獻。其中作於西周初年的《周公之琴舞》為周公及周成王所作,是一組十分珍貴重要的樂詩,堪與備受學者重視的《大武》樂章相比,其內容與周公還政、成王嗣位有關。作於西周晚期的《芮良夫毖》反映了西周後期政治腐敗、外患嚴重的嚴峻局面,對重新研究這段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貳』 清華簡的主要內容

2010年12月,《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出版,2011年1月5日,首批成果正式發布,包括9篇文獻,包括《尹至》、《尹誥》、《程寤》、《保訓》、《耆夜》、《金縢》、《皇門》、《祭公》和《楚居》。其中,《尹至》、《尹誥》兩篇述夏末商初之事,《程寤》、《保訓》、《耆夜》三篇內容屬商朝末期,《金縢》、《皇門》、《祭公》為周朝史事,而《楚居》講述了楚國歷史。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李學勤認為首批文獻有五大學術貢獻:重現了《尚書》及類似典籍、澄清了一些學術史上長期爭論的疑難、發現了前所未知的周代詩篇、復原了楚國歷史及地理、提供了古文字特別是楚文字研究的珍貴材料。 《傅說之命》三篇:簡文長約45厘米,有三篇,共24支。《傅說之命》是《尚書》的一部分,然而它與東晉時梅賾所獻的孔傳本古文《尚書》中的《傅說之命》內容全然不同,清華簡《傅說之命》的出現,和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第一輯中刊出的《尹誥》即《咸有一德》一樣,確證了傳世孔傳本為偽書。
《周公之琴舞》:簡長45厘米,共17支,是一組樂詩,由十篇頌詩構成,這是與《大武》結構相仿的樂詩,以周公還政、成王嗣位為其內容。
《芮良夫毖》:簡長44.7厘米,暫定為28支簡。儆戒性質的「毖」詩,是刺譏時政的政治詩。
《良臣》:簡長約32.8厘米,共11支,簡文通篇連貫書寫,主要記述黃帝以至春秋著名君主的良臣。
《祝辭》:是一篇巫術色彩濃厚的簡文,其中記錄了一些古時巫術咒語,比如遇到失火、溺水等情況時,口中念什麼咒語。
《赤鵠之集湯之屋》:簡長45厘米,共15支,簡文引人注目的特點是有濃厚的巫術色彩。 《封許之命》語詞、文風與西周文獻、冊命金文非常接近;武王在位時間較短,成王時期似更具備客觀條件進行大規模分封;周王的賞賜物可分為玉器、秬鬯、車馬與車馬器、薦彝四類,其中金文禮器名稱特別有價值,可與青銅器自銘對照作深入研究。
《厚父》敘事與大盂鼎頗為相似,反映出的周初重德的思想與當時文獻亦相符合,其民本思想較周初似有所發展。
《命訓》與《度訓》、《常訓》全篇為論體,非常引人注目,所反映的天道、人道思想過去多認為見於東周以後。
《湯處於湯丘》、《湯在啻門》兩篇記載伊尹事跡,但主體還是在記言,應更接近道家類文獻,與《赤鳩》更接近小說家不同,反映思想可能與早期道家君人南面之術有關。
《殷高宗問於三壽》則與戰國諸子學說諸家夾雜的特點相符合 。

『叄』 清華簡的歷史價值

清華簡經過精心的清理保護、初步釋讀及研究工作,最終確定這批「清華簡」共為2388枚;在清華簡發現的一些內容珍秘,在歷史上久已失傳。其中,整理出來的第一篇簡書為《保訓》。
《保訓》全篇一共有11支簡,每支22-24個字,其中第2支簡上半殘失,還沒有找到,不過篇文大體已經齊全了。這些簡有一個特點,是簡的長度只有28.5厘米,字體也有點特別,所以容易引起我們的注意。這篇文章記載了周文王臨終對其子武王的遺言,裡面講到堯舜和商朝祖先上甲微的傳說,過去沒人知道。文王想用這些史事給太子灌輸一個思想觀念——「中」。中指什麼意思,未有定論! 據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李學勤教授介紹,耆國在商朝時是一個離商都朝歌不遠的小國。在宋朝前,人們一直認為是周文王時代伐耆,宋朝之後對這個問題出現爭論,有了武王伐耆之說。一直以來這兩種說法誰都沒有獲得充分證據。
經釋讀「清華簡」上一篇周武王時的樂詩,為「武王伐耆說」找到了證據。簡上記載了周武王8年,征伐耆國得勝回到周都,在文王宗廟舉行「飲至」典禮,有武王、周公、畢公、召公、辛甲、作冊逸、師尚父等人,典禮中飲酒賦詩,作者已知有武王和周公。
李學勤表示,這些竹簡既有歷史價值,又有文學意義,特別是秦代以後,樂詩已經全部亡佚,這一發現更顯重要。 9篇古籍「隱藏」在100多枚戰國竹簡中,許多內容系首次為今人所知。《尹誥》真本出土,意味著時隔兩千多年之後,真正的古文《尚書》首次重見天日。
《尚書》位於六經之首,是夏商周三代各種重要歷史文獻的匯編,是研究古史最重要的依據之一。「清華簡」中已發現多篇《尚書》,這次發現的《金縢》等有傳世本,但文句多有差異,甚至篇題也不相同,更多則是前所未見的《尚書》佚篇。
除《尚書》外,「清華簡」中還包含有類似《竹書紀年》的編年體史書,所記歷史上起西周初,下至戰國前期,記載了很多《左傳》、《春秋》、《史記》等未有的史事。有學者指出,清華簡中的古文原本《尚書》與編年體史書等重要典籍的發現整理,將有可能重寫中國上古史。 「季連初降於騩山,抵於穴窮。前出於喬山,宅處爰波。逆上汌水,見盤庚之子,處於方山,女曰妣隹,秉茲率相,詈胄四方。季連聞其有聘,從及之盤,爰生郢伯、遠仲。毓徜徉,先處於京宗。穴酓遲徙於京宗,爰得妣癘,逆流哉水,厥狀聶耳,乃妻之,生侸叔、麗季。麗不從行,渭自脅出,妣癘賓於天,巫烖賅其脅以楚,抵今曰楚人。至酓狂亦居京宗。」
嵩京,洛陽的別稱。因嵩山在其東南,故稱。《魏書·李平傳》:「嵩京創構,洛邑俶營,雖年跨十稔,根基未就。」
宗京就是嵩京,盤庚曾定都於西毫也就是今天的偃師,所以盤庚就是在嵩京附近的。季連的後代遷徙到嵩京洛陽娶了西毫盤庚之女。今天洛陽伊川縣仍然有座著名的「荊山」是個旅遊勝地,伊川有條叫伊川河的河流,伊川河逆水而上就是盤庚定都的偃師了。這正符合了逆上汌水,見盤庚之子這句話反映的地理位置關系啊。季連族在熊狂時還沒有遷徙到丹陽,到熊狂的兒子熊繹才被封到丹陽。所以楚原本是從鄭州遷洛陽再遷丹陽的。 2013年1月5日,清華簡最新研究成果在京發布,其中《傅說之命》三篇與東晉時期古文《尚書》中的《傅說之命》內容完全不同,由此證明東晉文人梅賾所獻的孔傳本古文《尚書》系偽造。
本次公布的研究成果共有八篇文獻,分別是《傅說之命》三篇、《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辭》及《赤鵠之集湯之屋》。這是自2008年入藏清華大學以來,清華簡所出的第三批研究成果。

『肆』 清華大學發布清華簡最新研究成果,這一次成果有多重要

這一次的成果基本上推動了相關行業的發展,而且擁有了最新的技術。

『伍』 重大突破!清華大學發布清華簡最新研究成果,具有什麼最新意義

“清華簡”是清華大學所藏戰國竹簡的簡稱,對先秦歷史、古文字學、古文獻學、古文化等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新發布的八篇戰國文獻,包括《四告》四篇,《四時》、《司歲》、《行稱》和《病方》。這是一次對歷史研究,對還原歷史和古文化研究都非常重要的一次研究。清華簡,是清華大學於2008年7月收藏的一批戰國竹簡。經碳14測定證實,清華簡是戰國中晚期文物,文字風格主要是楚國的,簡的數量一共約有2500枚(包括少數殘斷簡),在迄今發現的戰國竹簡中為數較多。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次發布的意義。

三、這一次的發現對歷史的研究和最中醫研究都有意義

這一次文獻中的《四告》把殷王朝的朝政腐敗整個數落了一番,這相當於證實了殷王朝的真實情況,也反映出了周朝對於自己這個朝代的看法,這對歷史研究非常有幫助。這次發布的《病方》對中國的中醫學研究也有很大的意義。

『陸』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的楚簡成果貢獻

「清華簡壹」所收九篇中,《尹至》等前八篇都屬於《尚書》或類似《尚書》的文獻。
《尚書》是研究先秦歷史最重要的典籍,是古代歷史文獻的匯編,傳說孔子選編的《尚書》有百篇之多,但經秦代焚書,大多失傳。漢初濟南伏生只傳28篇,稱《今文尚書》。漢景帝末(或說武帝時),曲阜孔壁發現《古文尚書》,比伏生所傳多了16篇,後又佚失。又有杜林在西州得到的「漆書」本,也亡失了。從那時到現在的兩千多年來,清華簡是首次發現《尚書》以及類似的典籍。 《保訓》一篇,簡文講述周文王臨終前對其子武王的遺言,提到堯舜和商朝祖先上甲微的傳說。篇中所包含的中道思想,富有哲學意義。 傳世《十三經註疏》中的《尚書》里有說是出自孔壁的《古文尚書》,經過宋代以來許多學者研究,已論定是後人偽本,但仍有爭議。清華簡中真古文《尚書》的出現,有助於解決這方面的糾紛
清華簡還證實了傳世《逸周書》中的一些篇是可與《尚書》比肩的重要文獻。如《皇門》、《祭公》兩篇。《皇門》記載了周公訓誡群臣獻言薦賢、助己治國的相關內容,《祭公》是周穆王時大臣祭公謀父臨終的囑托。這兩篇文字古奧,很多地方可以與金文相對照,將其與傳世本對讀,可以糾正傳世本中的許多問題。 李學勤說:「《程寤》篇此次重現於世意義重大;同時,此次竹簡中發現了較完整的《金縢》,亦可對現有《金縢》作重要訂正。」同樣具有重要訂正價值的,是《皇門》與《祭公》兩篇。李學勤認為:「《逸周書》在歷史上未得到很好重視,20世紀以來學者們將出土的金文與其中不少篇章對讀,發現許多應是西周流傳下來的文獻,但由於流傳過程中多處出錯,影響了學者們對它的利用。《逸周書》中《皇門》與《祭公》兩篇,目前學術界普遍相信為西周文獻,但正由於上述原因,始終未能很好整理。」而在這批「清華簡」中,《皇門》與《祭公》兩篇均相當完整,依據竹簡內容,可判定它們一定是西周作品,同時可據竹簡修訂傳世本中大量錯誤。 「清華簡壹」收有《楚居》一篇。體例類似傳世古書《世本》中的《居篇》,詳細地敘述了歷代楚君的世系及居處建都之地,從傳說中楚的始祖季連開始,一直講到戰國中期的楚悼王(公元前401-前381年),列舉列世建都的地點以及遷徙的原因。其中許多地名可與已發現的楚簡聯系對照,為楚國的歷史地理研究及文物考古工作提供了大量線索,將推動楚文化研究的深入開展。
篇中記述楚人的居處遷徙,可以證明《史記·楚世家》所記大部分正確無誤。但也有多處不合,結合其它文獻記載,可據以勘正。篇首敘及楚國先祖傳說,並提到楚祖與商王盤庚的後人有關,以及楚與鄀的關系等。 收入「清華簡壹」的九篇竹簡,都是以戰國時期楚國的文字書寫的,具有特殊的結構風格。其中《金縢》、《皇門》、《祭公》等有傳世本可相對照,可以新識出一系列楚文字,對於推進楚文字研究有很大幫助。 「已經公布的材料,出現了一些古文字新字形和新用法,一些詞語可以與傳世文獻或西周金文銘辭相互發明,這些對先秦漢語史和漢字史研究都是非常珍貴的。」安徽大學教授黃德寬評價,清華簡數量龐大、內容重要,對戰國文字乃至整個古文字的研究必然會產生重要影響。

『柒』 清華簡的研究成果

《保訓》全篇一共有11支簡,每支22-24個字,其中第2支簡上半殘失,還沒有找到,不過篇文大體已經齊全了。這些簡有一個特點,是簡的長度只有28.5厘米,字體也有點特別,所以容易引起我們的注意。
釋文:(據《中國史研究2009年第3期》,李學勤《清華簡<保訓>釋讀補正》)
惟王五十年,不豫,王念日之多歷,恐墜寶訓,戊子,自靧水,己丑,昧[爽]……[王]若曰:「發,朕疾壹甚,恐不汝及訓。昔前人傳寶,必受之以詷,今朕疾允病,恐弗念終,汝以書受之。欽哉,勿淫!昔舜舊作小人,親耕於歷丘,恐求中,自稽厥志,不違於庶萬姓之多欲。厥有施於上下遠邇,乃易位邇稽,測陰陽之物,咸順不逆。舜既得中,言不易實變名,身茲備惟允,翼翼不懈,用作三降之德。帝堯嘉之,用受厥緒。嗚呼!發,祗之哉!昔微假中於河,以復有易,有易服厥罪,微無害,乃歸中於河。微志弗忘,傳貽子孫,至於成唐,祗備不懈,用受大命。嗚呼!發,敬哉!朕聞茲不舊,命未有所延。今汝祗備毋懈,其有所由矣。不及爾身受大命,敬哉,勿淫!日不足,惟宿不詳。」
2008年出土的經碳14檢測,確認抄寫於周朝晚期之戰國時代的文物遺存竹簡,保存於清華大學,稱為《清華簡》,距離周文王姬昌逝世750年,承傳而記載有:「惟王五十一年(對應為公元前1055年,干支為丙戌年八月,文王在周邦主位五十周年。譯者注)不豫。王念日之多鬲,恐墜,寶訓。戊子自寅,己丑、昧爽。……,(王)若曰:『發,朕疾適甚,恐不女及。』」其中之「女」通「汝、你」,而「鬲」通「膈」「隔」,體內衰弱失衡紊亂、胃氣逆行打膈、阻隔,傷及心血循環,疾病名。周文王姬昌臨終前,對其子武王名發遺囑,稱為《寶訓》之證據。
周文王「訓:昔前人傳寶,必受之以詷。今朕疾允病,恐勿念終。女以著受之,欽哉勿淫。昔舜舊作小人,親耕於歷丘。恐求中,自稽厥志,不違於庶萬姓之多欲,厥有施於上下遠邇。乃易位邇稽,測陰陽之物,咸順不擾。舜既得中,言不易,實變名,身滋備惟允。翼翼不懈,用作三降之德。帝堯嘉之,用受厥緒。於呼祗之哉!昔微假中於河,以復有易,有易服厥罪。微無害,乃歸中於河。微志弗忘,傳貽子孫。至於成湯,祗備不懈,用受大命。於呼發,敬哉!朕聞滋不舊,命未有所延。今女祇備毋懈,其有所由矣,不及爾;身受大命。敬哉毋淫。」
譯意為:昔時,前人承傳寶貴技藝是傳授給同行同理想的有道德人。今我的疾病確實病重,恐怕我著作之《周易》「朕聞滋不舊」,即「新聞」之中道易理信念,已經不能在我生實現了。發兒,你雖然不嫻熟筮占、觀象技藝,但可以我著作現成受用之,像先輩聖賢那樣欽佩應用中道易理,不可淫失。
從前,虞舜還是故里平民百姓的時候,親力耕作於歷丘地方。滿懷惶恐、誠信乾 卦為太陽、上帝「赫赫在上」而堅持不懈追隨探究之虔誠情感,求證、充實、鞏固天地自然屬性臧於伏羲氏始創陰陽八卦之中道象、數、易理,「明明在下」,確立了名曰《連山》易與天地準的實用系統理論、禮儀。虞舜自己厥盡全力修行勵志考證順就易理,符合天地自然四時變化和社會人事管理應用的實際,不違背、不辜負庶民百姓的諸多願望而為民眾服務。因而易理禮儀德行像陽光輻射布施,影響擴展到上至達官高層、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小人物,以及遠近四面八方。「求中」易理的提升完善,近乎和合實際之應用,准確預測、測算陰陽「四時」之萬事萬物,人們感覺順便認可而沒有擾民。虞舜既得中道易理,雖說還是伏羲氏之易道不易,實際易道內容外延充實,與時偕行,提升有民望,而使虞舜智慧名譽四播,身份逐漸滋長具備唯一允許大任的必然性。虞舜攝政期間,小心翼翼,堅持不懈應用陰陽八卦「中」道,闡述、實踐帝堯之陽━乾 言,降旨衍化於人民社會文明治理,德化盛行。同道志合,帝堯賞識舜,決定任用虞舜繼承世系皇權。
不僅於此呵。從前,殷商成湯之上六位祖先,名稱甲微,憑借伏羲氏傳統文化易學和虞舜「恐求中」所著作《連山》易,衍變推導出「中」道易理之《河圖》序系統,布施於當地民眾受益,得以應用易理謀略發動和領導民眾為其父仇報復「有易」,至使有易屈服認罪。地道《河圖》序是天道的互相變易,天地陰陽和諧歸中,對陰陽八卦傳統文化中道易理沒有損害,乃成為後來商朝作為國法、禮儀理念、歷法,推行《歸藏》易《河圖》序系統。是甲微著作,且念念不忘遺傳給子孫,至於成湯之恭敬備用不懈中道易理,指導「商革夏命」成功,得有天下。
呼籲發兒要敬佩致學舜、湯那樣應用中道易理。我著作《周易》滋益了新聞內容,以姬家宗族史料、朕親身經歷之益損訓戒為素材,遵照「卦變」規則,嵌入卦象,因陷困於羑里監獄惡劣環境而隱寓、比擬系辭。但中道易理本質並沒有延長。今你恭敬不懈備用《周易》新聞之中道易理,足夠你遇到所有事情理由之應用,也無須刻求你具體操作其技藝,關鍵是要領導革命成功,實現「身受大命」,治理天下。恭敬從命,謹慎行呵! 這篇簡一共是14支,每支25至29字不等。在其最後一支簡背寫有篇題是「(耆)夜」。據簡文系國名,即傳世古書中的「耆」,也寫做「黎」、「」或者「飢」、在今山西東南的壺關(或說黎城)境內,「夜」則是與飲酒禮儀有關的詞。
釋文:
(耆)夜
武王八年征伐耆,大戡之。還,乃飲至於文太室。
畢公高為客,召公保奭為夾,周公叔旦為主,辛公[言泉]甲為位,作策逸為東堂之客,呂尚父命為司正,監飲酒。
王夜爵酬畢公,作歌一終曰《樂樂旨酒》:「樂樂旨酒,宴以二公。紝夷兄弟,庶民和同。方壯方武,穆穆克邦。嘉爵速飲,後爵乃從。」
王夜爵酬周公,作歌一終曰《輶乘》:「輶乘既飭,人服余不胄。徂士奮刃,殹民之秀。方壯方武,克燮仇讎。嘉爵速飲,後爵乃復。」
周公夜爵酬畢公,作歌一終曰《贔贔》:「贔贔戎服,壯武赳赳。謐精謀猷,欲德乃救。王有旨酒,我憂以[風孚]。既醉有侑,明日勿慆。」
周公又夜舉爵酬王,作祝誦一終曰《明明上帝》:「明明上帝,臨下之光。丕顯來格,歆厥禋盟。於飲月有盈缺,歲有歇行。作茲祝誦,萬壽無疆。」
周公秉爵未飲,蟋蟀躍降於堂,(周)公作歌一終曰《蟋蟀》:「蟋蟀在堂,役車其行。今夫君子,不喜不樂。夫日□□,□□□忘。毋已大樂,則終以康。康樂而毋荒,是惟良士之方方。蟋蟀在席,歲聿雲莫。今夫君子,不喜不樂。日月其邁,從朝及夕。毋已大康,則終以祚。康樂而毋荒,是惟良士之懼懼。蟋蟀在舍,歲聿雲□。□□□□,□□□□,□□□□,(從冬)及夏。毋已大康,則終以懼懼。康樂而毋荒,是惟良士之懼懼。」

『捌』 清華簡的第四次研究成果

《算表》為我國最早實用算具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李學勤教授介紹,《算表》由21支竹簡組成,其中17支保存完整,另有4支入藏時已有些殘缺,不過根據分析研究,可以對殘缺部分的內容進行補全。
李學勤說,經過研究發現,該《算表》不僅可以將復雜的乘法轉變為簡單的加法,還可用於除法運算和開方運算。利用這套《算表》,不僅能夠快速計算100以內的兩個任意整數的乘積,還能計算包含分數「半」的兩位數乘法。計算功能超過了以往我國發現的「里耶秦簡九九表」和「張家界漢簡九九表」等古代乘法表。
全國數學史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郭書春介紹,經對同批竹簡的碳14測定及自身的文字特徵判斷,確定《算表》當撰成於戰國中期偏晚時,是目前所見到的我國最早的數學文獻實物。同時也是目前國內發現最早的實用算具。
「《算表》形成於公元前305年左右,比此前發現形成於公元前200多年的里耶秦簡九九表還要早。」負責《算表》整理工作的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研究員李均明告訴記者。
價值:郭書春認為,該《算表》填補了先秦數學文獻的空白,是目前所見到的中國最早的數學文獻實物,比目前能夠見到的古代十進制乘法表年代都早,在當時世界范圍內也是相當先進的,是中國數學史乃至世界數學史上的一項重大發現。
《算表》為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傳統數學的一個高潮,而且是第一個高潮提供了佐證,使國內外否定中國古代數學成就的虛無主義態度不攻自破。
「八卦圖」系楚國卜筮工具
第四輯中還包括一篇題為《筮法》的文獻,記載了一種盛行於戰國時代楚國、不同於《周易》的卜筮方法。
據李學勤介紹,這篇文獻保存良好,沒有明顯缺損。在2008年入藏清華時就發現,該竹簡全篇大部仍維持原來成卷的狀態。記者了解到,清華簡由於年代久遠,又因保存於地下,竹簡大部分都散斷。正因為如此,《筮法》的成卷狀態非常難得,更為難得的是,該卷竹簡都有次序編號,為內容的整理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筮法》全篇文字分欄書寫,並且附有插圖和表格,體例猶如一幅帛書。簡文詳細記述卜筮的原理和方法,包含大量以數字卦表現的占例。數字卦的形式與天星觀、包山、葛陵等楚簡中的實際卜筮記錄一致。
三篇文獻中另一篇題作《別卦》,形制較小,本來是有8支,但是有一支缺失。該組竹簡沒有序號排列,也無背部的印痕可作參考,只能根據內容進行排序。
價值: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任李學勤教授認為,《筮法》中有將八卦分置八方的掛點陣圖,在迄今所見《易》圖中是最早的。其中八經卦的卦名類同於《歸藏》。這為先秦三《易》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線索。
此外,《別卦》文獻記載了六十四卦卦名,對於《周易》卦象、卦名、卦序以及經卦的衍生研究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閱讀全文

與清華簡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
金華質監局和工商局合並 瀏覽:334
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結果 瀏覽:693
專利權的內容有哪幾項 瀏覽: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