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一是激發創新主體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積極性。加快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培育一批機制靈活、面向市場的國家技術轉移機構,探索有效機制與模式。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構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新型研發機構等協同開展成果轉化。推動成果轉化與創新創業互動融合,調動科技人員轉化成果積極性,支持以核心技術為源頭的創新創業。
二是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支撐服務體系。構建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專業化、市場化的國家技術交易網路平台,為高校、科研院所提供科技成果掛牌交易與公示,解決成果交易流通與市場化定價問題。鼓勵區域性、行業性技術市場發展,完善技術轉移機構服務功能。大力培育專業化技術經紀人,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領軍人才納入創新創業人才引進培養計劃。
三是開展科技成果信息匯交與發布。圍繞新一代信息網路、智能綠色製造等重點產業領域,以國家財政科技計劃成果和科技獎勵成果為重點,發布一批能夠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投資規模與產業帶動作用大的重大科技成果包,探索市場化的科技成果產業化路徑。
四是發揮地方在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的重要作用。建設一批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加大政策、服務、金融等創新力度,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與模式。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完善基層承接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平台和機制,通過成果轉化支撐區域產業轉型升級。
五是強化創新資源深度融合與優化配置。健全多渠道資金投入機制,發揮好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等作用,支持地方加大投入力度,創新投貸聯動、眾籌等科技金融手段拓寬資金市場化供給渠道。推動軍民科技成果融合轉化應用,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② 比較兩次工業革命成果,他能帶給我們哪些啟迪
兩次工業革命的比較:
相同點:
兩次工業革命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壯大了資產階級的力量,鞏固了資產階級在全世界的統治地位
不同點:
①規模不同:第一次工業革命從英國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在幾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同時進行;
②標志不同:第一次工業革命以蒸汽機的和使用為標志,第二次工業革命則以冶金、內燃機技術、發電機、電動機、合成化工為標志;
③科學的作用不同: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大多來源於經驗,科學與技術尚未真正結合,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科學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科學成為技術進步的最終動力;
④部門不同: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就主要集中在輕工業部門,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就主要集中在重工業部門;
⑤組織形式不同:第一次工業革命中工廠制度成為最普遍的生產組織形式,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了大企業時代的到來,出現了國際聯合企業、跨國公司等新的經濟組織形式。
啟示:
要大力發展生產力,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
③ 你認為共建「一帶一路」經濟發展,取得的成果對我國有什麼意義
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提升,促進中國與其他國家經濟合作共建“一帶一路”經濟發展,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共同打造利益共體,這一戰略的實施為中國的企業“走出去”、“引進來”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性和自由度,也倒逼了產業結構的升級
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中國一中亞一西亞、中國-中南半島、中巴和孟中印緬等國際經濟合作走廊,構建了高效暢通的亞歐大市場,中歐班列聯通亞歐大陸16個國家108個城市,與沿線國家開展口岸通關協調合作,平均查驗率和通關時間下降了50%;同時,中國與15個沿線國家簽署了18個雙多邊國際運輸便利化協定,並與47個沿線國家簽署了38個雙邊和區域海運協定,與126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雙邊政府間航空運輸協定,與沿線國家新增國際航線1千多條
④ 一帶一路成果後帶給中國多少利益
對投資帶來影響
從宏觀層面看,「一帶一路」戰略全面進入落地實施期,通常來講在論壇上各國將規劃一份詳細的重大工程項目清單,涉及鐵路、公路、能源、產業園區等總計幾百項重大工程。項目落地有望催生下游企業業績加速增長。
從行業來講,隨著「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簽約項目的落地,我們看好國內的是機械、軌交、船舶等行業。
工程機械:隨著重大工程項目的不斷開工,工程機械需求量將會不斷提升,工程機械類公司將會直接受益。
軌道交通:要想富、先修路,「一帶一路」有望最先帶動軌交裝備的海外輸出,業績兌現相對較快。
船舶運輸:「一帶一路」將大幅促進國家之間經貿流通,根據我們統計數據,2017年全球造船裝備業有望觸底回升。投資有問題,就要上「約基」
⑤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成果帶來的便利是什麼
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
1866年德國西門子研製出發電機,標志著電力時代的到來
1869年俄國門捷列夫提出化學元素周期律
1876年美國貝爾發明有線電話
1877年美國愛迪生發明留聲機
1880年美國愛迪生發明白熾燈泡
1901年發現了X射線的德國物理學家倫琴成為首屆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駕駛著自己設計製造的飛機沖向天空,這是人類航空史上首次自主操縱飛行
1904年英國物理學家弗萊明發明了世界上第一隻電子管,標志著人類從此進入電子時代
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了一篇論文,闡述了狹義相對論,帶來了物理學的巨大變革
1915年魏格納寫成《海陸的起源》一書,提出了大陸漂移說
1926年美國科學家哥達德製造的世界第一枚液體燃料火箭試飛成功
1928年英國醫學家弗萊明發現了青黴素,開創醫學新紀元
1932年世界上第一條高速公路在德國出現
⑥ 發明專利成果轉化對地方經濟是否有帶動
這一點毫無質疑,一定是有。創新就是驅動力,專利是創新的最好抱回。發明專利成果轉化意味著新技術新產品的誕生,必將帶動經濟發展
⑦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和意義。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就
電力部門:電動機、發電機、電燈、電車等電器(使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交通部門:飛機、內燃機、汽車
化學工業:炸葯、無煙火葯、塑料、人造纖維、燃料
鋼鐵領域:新的煉鋼法
通信領域:電話、有線電報的改進、無線電報的發明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積極影響:
1、生產力的發展帶動經濟迅速發展
2、城市化加速
3、大型企業迅速發展、形成壟斷組織帝國主義時期
4、生活水平提高,人們進入了電氣時代
5、重工業超過了輕工業
6、資產階級代議制的拓展和完善
7、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消極影響:
1、對環境造成污染
2、貧富差距拉大
3、引起社會的動盪不安
4、資源過度浪費
拓展資料
①第一二次工業革命特點的對比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的原因():資本主義的開放性和擴張性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的方式:從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商品輸出到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資本輸出。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的影響
積極影響:
1、促進世界各國生產力的發展
2、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
3、推動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
4、客觀上促進了落後地區的進步
5、世界經濟體制的形成
消極影響:
1、世界市場中歐美列強占據主導地位,亞非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處於附庸地位
2、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合理。
②第二次工業革命評價
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得資本主義經濟、文化、政治、軍事等各個方面,發展不平衡,帝國主義爭奪市場經濟和爭奪世界霸權的斗爭更加激烈。
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使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確立,世界逐漸成為一個整體。
第二次工業革命進一步增強了人們的生產能力,交通更加便利快捷,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擴大了人們的活動范圍,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⑧ 效率提升推行成果的意思
是把工作成績更上一層樓。
⑨ 成果簡述是什麼意思
階段性,是證明你做這是是有分階段分步驟的,
階段性成果,你這階段的成果專或發現,
然後簡述出來屬。簡述:簡單的敘述。你可以這樣說:xxx事情,的第幾階段(或初級階段,中期階段後期)的成果是,1,2,3~(或成果是發現什麼,得到什麼)
例如;
寫論文,計劃第一階段是,市場調查。這個階段性的成果是:1。xxx得到什麼數據
2。什麼問題完成3.~~~
簡述最好分點說明~
⑩ 一帶一路取得哪些成果
一帶一路項目成果:
1、蒙內鐵路
肯亞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在非洲唯一的支點,是新絲路建設中獲得中國資金援助最多的國家。
2014年5月李克強總理訪問肯亞期間,中肯簽署了關於蒙巴薩-內羅畢鐵路相關合作協議,蒙內鐵路是肯亞百年來建設的首條新鐵路,是東非鐵路網的咽喉,也是東非次區域互聯互通重大項目,規劃全長2700公里,預計總造價250億美元。
中國企業也攜手通用電氣開拓EPC市場的力度不斷加大,比如2015年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在其承建的肯亞基佩托風電項目中採用60台通用1.7-103風機。
2、中匈協議
2015年6月6日,正在匈牙利進行正式訪問的外交部部長王毅,在布達佩斯同匈牙利外交與對外經濟部部長西亞爾托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匈牙利政府關於共同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這是中國同歐洲國家簽署的第一個此類合作文件。
3、衛星通信
為保障「一帶一路」通信衛星信號無障礙,國內的相關企業和政府機構已經對「一帶一路」的衛星發射進行了規劃和研究,未來三年到五年內,將發射多顆通信衛星,與此同時,「一帶一路」途經國家的通信信號也將逐步實現全覆蓋。從而在通信領域為「一帶一路」鋪平道路。
4、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截至2015年4月15日,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確定為57個,其中域內國家37個、域外國家20個。涵蓋了除美日之外的主要西方國家 ,以及亞歐區域的大部分國家,成員遍及五大洲。其他國家和地區今後仍可以作為普通成員加入亞投行。
4月28日,為期兩天的亞投行第四次談判代表會議在北京閉幕,這是亞投行5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名單最終確定後首次齊聚北京,代表們對多邊臨時秘書處起草的《亞投行章程(草案)》修訂稿進行討論並取得顯著進展。各方商定將於2015年年中完成亞投行章程談判並簽署,年底前完成章程生效程序,正式成立亞投行。
5、卡拉奇—拉合爾高速公路
2015年12月22日,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與巴基斯坦國家高速公路管理局正式簽署巴基斯坦卡拉奇-拉合爾高速公路(蘇庫爾-木爾坦段)項目EPC總承包合同。
卡拉奇-拉合爾高速公路項目為中巴經濟走廊最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全長約1,152公里,採用雙向6車道設計,設計時速120公里/小時。公司本次簽約承建的蘇庫爾-木爾坦段,為中巴經濟走廊早期收獲項目,全長392公里,建設工期36個月。合同金額2,943億盧比,約摺合人民幣184.6億元,約占公司2014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2.31%。公司推進「一帶一路」項目取得重大實質性成果。
6、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
2016年1月10日,在距離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50多公里處的吉拉姆河畔,三峽集團承建的卡洛特水電站主體工程開工。這是絲路基金首個對外投資項目。中國政府已承諾在2030年前向巴基斯坦投資至少350億美元,為建造發電廠提供融資。通用電氣表示目前在巴基斯坦的訂單金額已升至超過10億美元,而五年前還不足1億美元。
7、中巴經濟走廊
2015年12月31日,「中巴經濟走廊-2016中國產能合作友好訪問團」新聞發布會暨大型紀錄片《巴鐵》啟動儀式在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館舉行。
8、中亞天然氣管線項目
2009年,該項目由中石油海外工程集團承建,GE為該項目提供了四個壓縮機站的十二台壓縮機和航改型燃機。除技術、資金支持外,GE還調動沿線國家的本土團隊,協助進行項目溝通,從中亞進口的天然氣,通過中亞管道接入西氣東輸管道,覆蓋國內25個省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用戶,造福5億多人。
9、印尼雅萬高鐵
2016年1月21日,印尼雅萬高鐵開工奠基儀式舉行。這將是印尼乃至東南亞地區的首條高鐵。
10、德黑蘭至馬什哈德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