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各種像素圖片最大可列印成實際多少英寸照片
「像素」是相機感光器件上的感光最小單位。就像是光學相機的感光膠片的銀粒一樣,記憶在數碼相機的「膠片」(存儲卡)上的感光點就是像素;要想得到解析度高(也就是細膩的照片),就必須保證有一定的像素數;是不是像素高的相機拍出的照片就一定比像素低的相機拍出的照片清晰呢?這首先要弄清一個概念,照片的清晰度不是取決於像素數,而是取決於像素的「點密度」(就是圖片的解析度)(用ppi表示,單位是「像素/英寸」),「像素數」和「點密度」是兩個概念,「像素數」(點數)是感光點的總量,而「點密度」是單位面積上的點數(像素點),只有單位面積上的感光點數越多,拍出的照片才越細膩。所以,反映照片清晰程度的參數是「點密度」(圖片解析度),而非總的點數。像素雖高,若印的照片也很大,其「點密度」並不高,照片也不細膩;相反,像素不高,若只印很小幅面的照片,也可以得到很細膩的照片。所以確切地說,像素高,意味著能拍出幅面大的照片;所以,「像素」的高低,表示著照片幅面的大小;這樣說來,我們購買相機的時候,就要考慮你准備拍攝的照片的最大尺寸是多大,再決定要求的像素數。若你准備開影樓或做廣告,需要放大很大幅面的照片,就需要選擇「最高像素」高的相機;若只是家庭使用,不準備放大很大的照片,也就不必追求太高的像素數。當然,高像素的代價是高價位,所以用戶在選擇相機時,既要考慮自己的實際需要,也要考慮經濟承受能力。我們在使用數碼相機拍照時,往往有幾組數字供我們選擇:640×480, 1024×768, 1600 ×1200, 2048×1536,……每一組數字中,前一數字表示在照片的長度方向上所含的像素點數,後一數字表示在寬的方向上所含的像素點數,兩者的乘積,就是像素數;例如1600×1200=1920000≈2000000,就是200萬(像素)。 具體來說,圖片的解析度決定於圖片的像素數和圖片的尺寸(幅面),像素數高且圖片尺寸小的圖片,即單位面積上的像所含的像素數多的圖片,其解析度也高。在圖片處理軟體上打開圖片時,就會看到一組數字,有圖片像素數,文檔大小(長、寬的尺寸);根據此數據,即可計算出該圖片的解析度;計算的方法是,以其在長度方向上的像素數,除以長度的尺寸數(英寸);或以其在寬度方向的像素數,除以寬度的尺寸數(英寸)。例如以圖片的像素是640×480,其尺寸大小是:長:3.556寸,寬:2.667寸;該圖片的解析度就是:640÷3.556=180(像素/英寸),或480÷2.667=180(像素/英寸)。再如,一圖片的像素是640×480,其尺寸大小是:寬9寸,高:6.7寸,該圖片的解析度就是:640÷8.9=72(像素/英寸)。解析度才是圖片清晰程度的標志,在解析度一定的情況下,像素值是圖片的幅面的標志。像素值大,只能說明該圖片的幅面大,並不能說明其清晰程度,清晰程度如何,則要看其解析度的大小。 拍攝時,每個相機都有幾組不同的像素值供我們選擇,我們應怎樣設定像素的大小呢?首先說明,設定的像素大(文檔大),占據記憶卡的資源也大,記憶卡所能容納的圖片數目也就少,即能拍攝的照片少;反之,設定的像素小,能拍攝的照片就多;假若我們想多拍照片,就把像素設定的小一些;假若我們想在後期放大照片,就設定高像素。 前面提到,照片的清晰程度取決於圖片的解析度,也可用「點密度」(單位面積上的點數)來反映;在保證照片清晰的前提下,我們如何選擇像素值呢?這就要看我們准備列印多大幅面的照片了。肉眼所能分辨的最小距離是0.1mm, 1英寸(圖片大都用英寸表示)是25.4mm, 也就是說圖片解析度高於254(像素/英寸)的圖像的清晰度,在眼睛看來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其實,在實踐中,解析度大於100(像素/英寸)的圖片已很難用肉眼分辨了,三星牌的傻瓜相機的圖片解析度只有72像素/英寸,但其感光器件質量好,拍出的照片也很清晰;有的家用的較為高檔的相機的圖片解析度也只是達到180像素/英寸。所以,拍出照片的清晰程度取決於多種因素,並不是只決定於相機的像素數和其圖片的解析度的大小。 還要說明一點的是,平時我們所說的照片大小都用「寸」來表示,「寸」是個長度單位,怎麼能表示照片的面積呢?原來大多數照片的長寬比例大致是4 :3, 我們通常所說的5寸照片(5×3.5),就是:長度是5英寸,寬度是3.5英寸;但人們習慣地以其長度來表示照片的大小,再如6寸照片,就是長6英寸,寬4英寸。還要注意一點,10寸照片的面積並不是5寸照片面積的2倍,這一點你只要做個計算就知道了,這里不再贅述。1英寸=25.4mm, 5寸的照片換算成厘米就是長度為:2.54cm×5=12.7cm, 寬度為:2.54cm×3.5=8.89cm,那麼要拍照清晰的5寸照片要求的像素數應該是多少呢?按照前面所提到的根據肉眼的解析度的要求,在每英寸里含有72個像素點(即圖片解析度)以上,就可拍出清晰的照片,假如我們按圖片解析度為120計算,5寸照片在長度方向上應有:120×5=600(像素), 在寬度方向上應有:120(像素/英寸)×3.5(英寸)=420(像素);所以,在5寸照片的面積上含有的像素數應為:600×420=25(萬),也就是說我們設相機的最低像素值「640×480」像素,(30萬像素)即可拍出十分清晰的照片來。按此類推,拍10寸照片有115萬的像素即可;實踐可知,只要達到200萬的像素,足可拍出十分清晰的10寸照片來。由此看來,作為家庭用的數碼相機,有400萬像素就足以夠用了。 附帶說明一點,DV機(攝像機)的說明書上標出的像素值都很低,大都在100萬像素一下,這是怎麼回事呢?像素要求與TV機(照相機)不同,照相機拍攝的照片是單幅畫面,是靜止的,若畫面的解析度太小,就不清晰,不細膩;而DV機拍攝的是連續的動態畫面,每秒鍾要拍攝十幾幅倒幾十幅,播放的是一個連續的畫面,即是每幅畫面的解析度不大,由於視覺滯留的原因,肉眼看起來仍很清晰;和照相機相比,在解析度相同的情況下,80萬像素的DV機拍出的影像已經非常清晰了。這就是對攝像機像素要求不高的原因。 還有一個現象是,有的低檔次相機的最高像素也很高,有的達到600萬,(拍出來的照片很大),解析度也不是很低,但是並不清晰;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照片的清晰程度還與相機的感光器件有關,感光器件是數碼相機的心臟,就像光學相機的膠卷一樣,是記錄信息的載體,是成像的感光材料,是數碼相機的「膠卷」。感光器件的質量和大小直接關繫到成像的質量,是衡量相機檔次的一個重要因素;當前相機使用的感光器件有兩種:CCD和CMOS,前者的成像質量高,但製造工藝復雜,成本高,一般高檔次的相機都使用CCD;在相同解析度的情況下後者價格便宜、省電,但成像質量較低,所以低檔次相機大都使用CMOS感光器件,雖其標出的像素很高,可成像質量大不如前者。即使使用的感光器件相同,感光器件的大小也影響成像質量,感光器件面積大,能記錄更多的圖像細節,圖像就清晰。要說明的是,隨著工藝的發展,CMOS也顯出了巨大的發展前景,一些廠家已研製出了成像質量很高的產品,所以現在有些高端相機產品的感光器件也是使用了CMOS。
⑵ 把照片做成像素畫 怎麼把圖片做成像素畫
如下:
1、可以使用PS中的濾鏡庫功能實現像素畫效果。
2、具體自己可以打開圖片,執行濾鏡--濾鏡庫,選擇要使用的效果即可。
⑶ 什麼叫照片像素
1.
中文全稱為圖像元素。從定義上來看,像素是指基本原色素及其灰度的基本編碼。像素是構成數碼影像的基本單元,通常以像素每英寸PPI(pixels
per
inch)為單位來表示影像解析度的大小。例如300x300PPI解析度,即表示水平方向與垂直方向上每英寸長度上的像素數都是300,也可表示為一平方英寸內有9萬(300x300)像素。
2.
如同攝影的相片一樣,數碼影像也具有連續性的濃淡階調,我們若把影像放大數倍,會發現這些連續色調其實是由許多色彩相近的小方點所組成,這些小方點就是構成影像的最小單元——像素。這種最小的圖形單元在屏幕上顯示通常是單個的染色點。越高位的像素,其擁有的色板也就越豐富,也就越能表達顏色的真實感。
⑷ 如何看照片的像素
1,首先,准備好一張圖片,然後可以通過滑鼠右鍵查看圖片屬性的方式打開圖片屬性窗口,點擊窗口上的詳細信息菜單,往下拉就可以看到圖片的像素和解析度了,高度是1440像素,寬度是2560像素,解析度是96DPI,這個是最快捷的方法。
⑸ 如何修改照片像素
1、首先我們電腦都有自帶的一個畫圖軟體, 把滑鼠放到我們要調整尺寸的圖片上右擊,在出來的菜單中有一項是打開方式的選擇。
⑹ 如何計算照片的像素
你可以這么算,比如2400萬像素,解析度一般為6000x4000,你把長邊的6000除以300,等於20,就是能沖印20英寸照片,這是高精度,如果要求不高,可以除以200,那麼,可以沖印30英寸照片。
照片尺寸都可以這么算。
⑺ 100*100像素的照片是什麼樣的
上面都在說解析度小。不會吧我要是建立一個100x100的,解析度是300呢?
100X100像素是像素乘積吧。1W的像素總量,和大小沒關系,如果我DPI是1.那照片還可以更大呢。如果DPI高,那照片尺寸很小,應該是這樣,自己拿PS試試嘛。
這圖就是DPI為1的情況圖片卻不小,足有254CM長
相反。DPI為254的時候邊長就是1CM,
所以上面幾位大哥說的是錯的,(我說的他們所說的像素低解析度低這個觀點是錯的,100x100像素本來就不是尺寸單位,不確定解析度的情況下,可以等於任何結果)
⑻ 萬億像素的照片是怎麼回事
1月12日消息,11日,科學家公布了迄今為止的最大夜空圖,用前所未有的細節呈現了我們所能看到的宇宙。公眾可以免費獲取這幅夜空圖,它也因此 被稱之為「科學史上最大的免費品之一」。」這幅圖片是國際斯隆數字天空勘測計劃-III(以下簡稱SDSS-III)不懈努力的結晶,所有人均可免費獲取。通過這幅圖片,無論是職業天 文 學家還是平民天文學家都可上演新發現。科學家將過去10年獲取的700多萬幅280萬像素的圖像拼接在一起,最終打造了迄今為止的最大夜空圖,像素超過1萬億。 科學家 於11日公布了迄今為止最大的夜空圖,所呈現的細節超過以往任何圖片。 北銀冠合成圖。最大彩色夜空圖通過將過去10年的700多萬幅2.8兆像素圖像拼接在一起獲得,像素超過1萬 億。 南銀冠合成圖,由數百萬幅圖片合成。 朴次茅斯大學的丹尼爾·托馬斯博士將這幅圖片稱之為「科學史上最大的免費品之一」。 這幅兆兆像素級圖片非常巨大並且細節驚人,需要50萬台高清晰電視才能完整呈現。朴次茅斯大學——參加這項計劃的唯一一所英國大學——的鮑 勃· 尼科勒教授表示:「這幅圖片是10多年工作的結晶,能夠為多年內上演各種科學發現提供機會。SDSS-III是一項令人吃驚的計劃,建立在最初的SDSS 和SDSS-II勘測計劃的遺產基礎之上。這幅圖片是數十年不懈努力取得的成果,數百人參與其中,得出了很多令人難以置信的發現。在提供公眾可免費獲取的 數據方面,天文學界擁有豐富的傳統。我們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像我們一樣喜歡這幅照片。」 這幅圖片是SDSS-III合作項目公布的新數據的核心,是在西雅圖舉行的第217屆美國天文學會會議的組成部分。朴次茅斯大學發言人表示, 這 幅圖片使用此前公布的數據拼接而成,是迄今為止合成的細節最為豐富的夜空圖。藉助於SDSS數據,人們發現了近5億個天體,其中包括小行星、恆星、星系和 遙遠的類星體。 除了公布最大夜空圖外,科學家還公布了所有這些天體的最新最精確的位置、顏色和形狀的數據。朴次茅斯大學宇宙學與引力研究所的丹尼爾·托馬斯 博 士也參與了SDSS-III。他形象地指出:「這是科學史上最大的免費品之一。此前雄心勃勃的天空勘測計劃——例如上世紀50年代的帕洛瑪巡天計劃——仍 被作為一個參考,科學家希望最新的SDSS數據能夠擁有類似的使用期。類似這樣的圖片成為Galaxy Zoo等平民科學項目的基礎。共有25萬來自普通公眾的志願者參與Galaxy Zoo,幫助分類了數百萬個星系。利用SDSS圖像,『谷歌天空』等在線工具能夠讓任何人暢游宇宙。 」 最大夜空圖使用的照片從1998年開始拍攝,使用的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數碼照相機,具體地說,就是一個126兆像素的成像探測器,安裝在美國 新 墨西哥州阿帕奇山頂天文台一架2.5米口徑望遠鏡上。過去10年時間里,SDSS對整個天空的三分之一區域進行了掃描。藉助於這幅新圖片,科學家能夠測量 地球與100多萬個星系之間的距離,為一項繪制3D宇宙地圖的新項目——SDSS-III重子振動分光鏡勘測項目提供數據。 科學家希望這項計劃能夠幫助揭開暗能量的謎團,了解暗能量在宇宙中所佔的比重。加利福尼亞州勞倫斯·伯克力國家實驗室的大衛·斯庫勒格爾教授表 示:「暗能量是科學界面臨的最大謎團,在試圖揭開這個謎團的道路上,SDSS將繼續扮演領路人的角色。
⑼ 用什麼像素才能照出300dpi的相片
像素是相機的,dpi是手機解析度,二者木有關系。你解析度高的話,500W像素排的就很好,比一些800W的要強的多。如果解析度低了,就倒過來。或者你可以把解析度乘一下,看看它滿效果是多少。
⑽ 作出的圖片要多少像素才能列印出清晰的照片
要列印出清晰的照片,不同尺寸的照片要求的最低像素數是不同的,例如5寸照片要80萬,6寸照片要130萬,10寸照片要330萬。
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