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感染新冠病毒10個月後仍有抗體,你如何看待這一研究發現
一直以來疫情防控話題在我們國內頭擁有著非常高的關注度,其中這樣的一個科學研究更是引發了無數網友朋友們的廣泛討論,那就是感染新冠病毒10個月後仍有抗體。針對這個研究報告很多網友朋友們都提出了自己內心的一些困惑,問的比較多的就是這樣的科學結論,究竟對疫情防控有怎樣的作用與幫助?
二:指導疫情防控
要想對於新型冠狀病毒進行更好的防控,那麼我們是需要非常好的了解這種病毒的一切相關信息的。在這次研究成果出來之後,我們也能更加好地對於這種病毒進行防控。
㈡ 李蘭娟關於新冠肺炎最新研究成果為何遭到質疑
因為體外實驗與最終應用於人體的臨床試驗往往結果差異很大 。
李蘭娟團隊的研究成果
我希望這一次並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我希望這兩種葯物最終能真到一隻新冠狀病毒。我希望武漢人民可以渡過這次難關,我希望中國可以活這此難關。
那麼你對這次遭到質疑的研究成果有什麼看法呢?
㈢ 新冠病毒的首個3D圖像曝光,新冠病毒究竟長什麼樣子
新冠病毒究竟長什麼樣子?近日,奧地利研究人員通過提取,掃描和數字化樣本中完整的新型冠狀病毒病毒顆粒,成功拍攝了該病毒的3D照片。今日俄羅斯RT稱,這是新冠病毒首個3D圖像。
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和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等較嚴重疾病。新型冠狀病毒是以前從未在人體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 。人感染了冠狀病毒後常見體征有呼吸道症狀、發熱、咳嗽、氣促和呼吸困難等。在較嚴重病例中,感染可導致肺炎、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腎衰竭,甚至死亡。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所致疾病沒有特異治療方法。但許多症狀是可以處理的,因此需根據患者臨床情況進行治療。
此外,對感染者的輔助護理可能非常有效。做好自我保護包括: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衛生,堅持安全飲食習慣,並盡可能避免與任何錶現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狀(如咳嗽和打噴嚏等)的人密切接觸。 2020年8月,最新研究成果揭示新冠病毒的傳播特徵:高傳染性和高隱蔽性 ;9月,浙大一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李蘭娟院士課題組聯合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李賽研究員課題組,在國際上首次解析了真實新型冠狀病毒全病毒三維精細結構 ;10月,澳大利亞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可在鈔票、玻璃等表面存活近一個月 。12月23日,英國繼又發現了另一種傳染性更強的變異新冠病毒 。
㈣ 李蘭娟團隊找到的兩種有抑制新冠病毒作用的新葯,分別是什麼
阿比朵爾、達蘆那韋能有效抑制冠狀病毒。
研究成果,帶來了希望
這兩種葯物的發現給治療新型冠狀病毒帶來了希望,雖然只是一紙效果,但是卻能爭取更多的時間。這段時間感染病毒的患者確診數量加大,每一天我們都關注著網路上的消息,關注最新發布的准確消息,這可能是最近最好的一個消息了,繼火神山醫院建立後。在這里我呼籲大家聽從指揮,服從安排,能不出門盡量不出門,不要站在前線的那些人增加負擔。我相信這次疫情一定會很快的過去。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㈤ 多國發布新冠病毒研究新發現,這些發現有何作用
一:新冠病毒研究的新發現多國發布新冠病毒研究新發現,這些發現的作用有助於人類追溯病毒的發源地及傳播途徑。
近日全球多國的新冠病毒研究機構表示,他們在一些2019年秋季的人類患者樣本中檢測出新冠病毒的存在,這些研究數據再次更新了新冠病毒疫情的出現時間,從2020年1月提前至2019年秋末,也就是說在2019年秋末時期全球就發生新冠病毒感染的事件,只是新冠病毒一般具有潛伏期,直至2020年1月才被確診出來。然而西班牙的研究表明在2019年3月提取的廢水樣本中,也檢測出新冠病毒的存在,表明了新冠病毒在自然界中出現的時間更早,而人新冠病毒有可能是從自然界中傳染到人類身上,根據全球各國的持續研究,有助於人類追溯新冠病毒的發源地和開始傳染給人類的時間,有利於我們更好地了解新冠病毒的特性和傳播途徑。
㈥ 新研究發現冠狀病毒致命弱點,這種研究對於疫情防控可以起到什麼作用
新研究發現,冠狀病毒致命弱點,對於所有相關冠狀病毒,它都具備一定的效果。那麼這種研究對於疫情的防控可以起到什麼作用呢?那作用就大了去了,通過使用這種方法,我們就可以很好的控制新冠病毒,而使得其傳染性和危害性最小化,對於我們的防疫有著巨大作用。隨著這一年以來的接觸,新冠病毒早已讓我們畏懼不已,對於任何有效的防疫方法,目前都是非常受歡迎的,畢竟能夠全方位的控制疫情,對於我們生活來說,有著非常大的好處的。那麼在現實生活中,除了這種所謂的新研究之外。還有哪些方法是可以有效控制疫情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
相信通過我們大家的努力,我們終有一天能夠戰勝疫情,終有一天會恢復到原有的生活節奏。所以大家一定要團結一致,一定要引起重視。
㈦ 新冠病毒跟蝙蝠有啥關系最新研究是怎麼說的
通過英國周刊所發表的報告,我們可以知道新冠病毒可能是從蝙蝠病毒里分化出來的。那麼就意味著新冠病毒和蝙蝠有直接的關系,我們如果要查找新冠病毒的來源的話,那麼就要去查找腹帶新冠病毒的蝙蝠了。
來自美國,英國中國等大學的研究人員,對於病毒的基因組進行了分析,以此來求證新冠病毒的演化,歷史研究人員採用了三種方法來鑒定新冠病毒到底是怎麼樣演化而來的,所有的方法都證明了蝙蝠體內所含有的病毒ratg13和新冠病毒擁有同樣的祖先譜系,那麼就可以證明新冠病毒在1948年1969年和1982年從蝙蝠體內所分化出來的。那麼就可以證明幾十年前世界上就已經存在了病毒並且一直在世界上傳播,一直到今年才真正進行大規模的爆發。
㈧ 如何看待國產新冠滅活疫苗的研究成果呢
在疫情蔓延的今天,我國的防護措施可謂是數一數二,不同以往現在我們國家正在積極研製新冠滅活疫苗。下面我們來看看我國的進度如何。
疫苗從研發倒使用要經過研發、注冊、生產、使用4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是不可或缺的。
疫苗的作用: 把病毒殺死,使其失去致病力,但因為病毒表面的蛋白仍然存在,注射到人體,同樣可以觸發免疫反應。 現在疫苗已經進入臨床使用階段,該滅活疫苗安全性、有效性良好,接種疫苗組在0和28天分別接種一針,所有受試者都產生了中和抗體,並且滴度高並且在觀察後沒有發現異常情況。當然,目前的數據只是臨床試驗的。相信我國一定可以研製出對抗病毒的疫苗。
㈨ 網友激動不已!對於新冠,李蘭娟發布了什麼重大成果
最近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我們國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全國人民團結在一起一起戰勝疫情。近日,針對新型冠狀病毒國家那邊又傳來了好消息,身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專家組的成員,李蘭娟所帶領的團隊公布了一個好消息,發布了針對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最新成果,他們發現阿比朵爾(在國家葯監局中所規定的名稱為阿比多爾)。達蘆那韋這兩種葯物對抑制病毒方面有很大作用。
在300微摩爾的濃度下,達蘆那韋能非常有效的抑制病毒的復制,並且與未經任何葯物處理的對照組相比抑制效果高達280倍。李蘭娟院士所帶領的團隊還表示,有些抗艾滋病葯物對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所感染的肺炎效果不良,並且根據研究有一定的副作用,可能會對人體產生一定的危害,甚至還會產生一定的毒副作用,李蘭娟院士的團隊重點向全國人民呼籲,不要輕信網路上所給的偏方,有很多都沒有經過臨床試驗,會產生副作用。
㈩ 研製出針對新冠病毒的特效葯,今年能得到諾貝爾獎嗎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已經在全世界蔓延,已造成數百萬人感染,二十餘萬人死亡。在有醫療資源保障的情況下,其致死率雖然不及SARS和MERS,但傳染能力明顯要強。對於新冠肺炎,目前沒有什麼有效的葯物能夠殺死致病病毒,主要是依靠人的免疫系統將病毒清除掉。如果有人能夠研製出針對新冠病毒的特效葯,為其頒發諾貝爾獎應該是不成問題的。至於什麼時候能獲獎,至少也要等十幾年。
如果葯物真的研發成功並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要拿諾貝爾獎還有一個時間問題。這個時間長也正常,短也正常。屠呦呦在70年代發現青蒿素,到了2015年才獲得諾貝爾獎。目前大多數獲諾貝爾獎的成果要經歷這種時間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