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元氏德才中學的介紹
元氏德才中學建於2000年,是由原元氏縣教育局局長王林曉創辦的一所民辦私立中學,坐落在河北省元氏縣境內,是河北省元氏縣重點中學和示範性中學。
Ⅱ 元氏實驗中學的師資力量
全校136名老師全部為大專以上學歷,其中中學高級教師6人,中學一級教師98人,年富力強,結構合理。更為難得是他們團結協作,敬業愛生,充滿創業的激情,是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穩定的事業團隊,無論是縣市優秀課評選,還是縣統考或與兄弟學校聯考,這支隊伍都屢獲殊榮。
Ⅲ 元氏吳時茂簡歷
吳時茂自2003年擔任河北省贊皇縣長、2007年初任贊皇縣委書記以來,他始終保持和發揚革命老區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給自己規定每年下基層調研不少於3個月,作為縣委書記的他仍然住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修建的低矮簡陋的瓦房內辦公……他就是中共河北贊皇縣委書記吳時茂,在日前由中國農村雜志社聯合農民日報社、中國農業影視中心及首都十多家中央新聞單位主辦的「北大荒杯第九屆全國農村基層幹部十大新聞人物」評選上,吳時茂光榮當選十大新聞人物。
贊皇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也是全山區縣,縣域面積1210平方公里,24萬人口。作為貧困縣份的主要領導幹部,吳時茂堅持深入調查研究,到贊皇工作一年時間就走遍了贊皇縣的山山水水,主動與山區百姓同吃、同住、同勞動,了解基層情況,解決民生疾苦。6年來,他以農民增收為主線,以富民強縣為己任,開拓創新,與時俱進,有效地加快了新農村建設進程,促進了農民增收。2007年被評為河北省綠化勞動模範,2008年被評為河北省「塞罕壩杯」十大綠化新聞人物,多次被授予全市優秀公務員、黨務工作者等榮譽稱號。贊皇縣連續4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實績突出縣。
紮根山區,倡導勤儉之風。作為一名縣級主要領導幹部,吳時茂放棄了在城市和發達縣市工作的優越環境,堅持到最困難的山區縣,石家莊市唯一的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贊皇縣工作。自2003年任縣長以來,始終保持和發揚革命老區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無論工作,還是迎接上級領導檢查,他都把接待條件壓到最低,絕不搞排場,絕不鋪張浪費。他常說:「贊皇是貧困縣,還有很多貧困人口,我們吃一頓飯就能幫助一個貧困戶」。2007年初任縣委書記後,有很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議修建縣委、縣政府綜合辦公大樓,都被他一推再推,把節省下來的資金全部用在了扶貧開發、民生工程建設上,到現在作為縣委書記的他仍然住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修建的低矮簡陋的瓦房內辦公。
工業強縣,力促經濟發展。工業既能強縣,又能富民,是經濟發展的支柱。作為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人,他主動為贊皇未來考慮,牢牢抓住發展經濟第一要務不放鬆,重點發展工業經濟。規劃建設了佔地3.4萬畝的五馬山工業區,創造性提出通過市場化運作,縣政府以土地收益作擔保,與知名企業簽訂協議,聯合開發建設工業園區的模式,五馬山工業區建設速度始終處於石家莊市南部工業新區建設的領跑地位,開創了政府零投入建設工業區的先河。制定了招商引資、優化環境等多項優惠政策,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北京金隅、波爾陶瓷、鴻銳集團等一批全國知名企業相繼入駐園區,目前贊皇縣已入駐工業園區企業7家,正在開工建設4家,已經簽約18家,總投資預計將達到91.87億元。2008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41.2億元,財政收入突破2億元大關,增長25.1%,在全省的綜合排位由97位上升到76位,增長速度居全市第一。
生態立縣,打造綠色銀行。吳時茂提出了「五馬山東打打工,五馬山西吸吸氧」的發展思路,堅持工業與生態建設並重,強力打造生態大縣品牌,努力建設人們生活休閑的天然氧吧,農民增收的綠色銀行,構築生態、旅遊、社會效益三位一體的格局。2008年森林覆蓋率達到45.7%,是太行山最綠的地方。贊皇縣先後被授予「全國林業科技示範縣」、「全省造林綠化先進縣」、「全國綠色小康縣」等多項榮譽稱號。在旅遊產業發展上,相繼開發了嶂石岩4A景區、棋盤山、鎖雲湖等自然景區。
在山區綜合開發上,按照「擴規模、抓特色、建市場」的產業化經營思路,他提出重點發展「兩龍一鳳」特色農業,「兩龍」,即大棗、核桃兩大傳統龍頭產業;「一鳳」即柴雞養殖產業,為廣大農民建立了一個長期增收的「綠色銀行」。目前,全縣大棗種植面積已達55萬畝,通過QS認證的企業已達65家,核桃種植面積已達20萬畝,加工企業已有13家,基本實現了「人均兩畝大棗,一畝核桃」的目標,干鮮果品年產量達1.1億公斤,柴雞飼養量達到400萬只,年產柴雞蛋120萬公斤,「兩龍一鳳」產業年產值達到4.4億元,僅此一項,可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1900元,佔到全縣農民收入的65%。再過2-3年核桃進入盛果期後,全縣農民在「兩龍一鳳」特色生態農業上收入將成倍增長。
關注民生,實現群眾利益最大化。在擔任贊皇縣主要領導6年多期間,吳時茂提出,下大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讓全縣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目前,贊皇縣探索建立了「一卡通」政策措施,各種惠農補助資金全部足額按時發放到位。積極推進就業再就業,城鎮失業率控制在2.8%以內。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了「十二條保障線」制度,保障供養覆蓋面不斷擴大,基本實現應保盡保,在全縣高標准建立了3個鄉鎮中心敬老院。醫療保險體系全面加強,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4.9%,城鎮基本醫療保險正式啟動,有效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加強醫療隊伍建設和鄉村衛生所建設。目前全縣11個鄉鎮都建立了設施齊全的鄉級衛生院,村衛生室達標率達到73 %。高度重視食品葯品質量安全工作,集中開展了食品安全、農資市場、葯品市場等專項整治活動。
作為縣委書記,上任之初,吳時茂就響亮的提出了「為了贊皇人民更幸福,為了贊皇明天更美好」的工作理念,並帶頭在工作中踐行。創新幹部使用機制,在用人機制上創造性的提出了「四事」用人原則,即用「想幹事、能幹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幹部,建立並完善了「一提三推」(當鄉(局)黨政正職出現空缺時,由縣四大班子成員以無記名投票方式提名人選;副職空缺時,由空缺單位推薦,組織推薦或個人署名推薦的方式進行幹部選拔。)幹部選拔用人機制,徹底改變了過去少數人在少數人中選拔幹部的用人方式,擴大了民主,增加了透明度,激發了幹部的活力。創新幹部考核機制,實行分類考核,由過去的混同考核變為「單項考核、分類排位、限定比例、劃定等次」等多種辦法進行。目前全縣幹部人心思進,團結協作,幹事創業為民的熱情空前高漲。
2010年 元氏縣縣委書記:吳時茂
Ⅳ 我當海西文明小標兵 作文
2009年我市精神文明創建工作
取得的主要成效及明年的工作思路
2009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市委、市政府「保增長、重民生、求先行」的部署,緊緊抓住思想道德建設根本,深化拓展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有下十二項工作取得較大進展。為推動龍岩在「兩個先行區」建設中求先行、當前鋒營造了良好思想文化氛圍,提供了強有力的精神動力和堅強的道德支撐。
一、精心組織文明城市創建活動和迎檢工作,首次獲得「省級文明城市」榮譽。根據市委確定的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目標,按照《福建省文明城市測評體系》要求,精心組織好文明城市各項創建活動和迎檢考評工作,同時加強對文明縣城(區)的創建工作指導。三年來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的重大進展,市委、市政府對迎檢工作的高度重視,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市幹部群眾的廣泛動員和參與,軟體備查資料的精心准備、現場考評點高水平提升和周密安排均受到了省考評團一致好評。在8月26日全省精神文明建設表彰會上,我市榮獲「福建第二屆(2006—2008年度)文明城市」榮譽稱號。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實現了市委提出的創建目標。武平縣被授予全省第二屆 「文明縣城」;新羅區、上杭縣、連城縣被授予第十屆「創建文明縣城(區)工作先進縣城(區);19個行業系統、145個單位、18個村鎮、25所學校、8個社區、25位同志分別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建設各類先進稱號。八個共建對子16個單位、9位同志被授予軍民共建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二、認真做好2006—2008年度市級精神文明建設各類先進推薦考評工作,全面提升創建水平。組織全市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各類先進考評工作,優選、審核、公示了2006—2008年度市級精神文明建設各類先進候選名單,並廣泛徵求了各級領導機關,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意見。把評先評優環節作為深化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過程、有效載體和重要推動力量。文明單位的榮譽感、社會影響力、環境建設、文化建設、責任意識、先行先試觀念、示範帶動作用顯著增強。11月召開全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暨先進命名表彰會,進一步總結經驗、宣傳創建典型、理清思路、明確創建目標。全市共表彰市級文明單位292個、文明鄉鎮34個、文明村65個、文明學校79所、文明社區24個、創建文明行業工作先進單位64個、文明行業12個、52位基層先進個人。
三、廣泛開展全國「雙百」、全國、省、市道德模範推薦評選活動,促進新風尚進一步形成。按照中央、省文明委的統一部署,發動全市100多萬人(次)群眾積極參與全國「一百位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候選人投票活動。開展全國第二屆道德模範、省首屆道德模範和「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候選人推薦工作,漳平市和平鎮村民陳大傑入選全省見義勇為道德模範、龍馬准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桂豐入選全省誠實守信道德模範提名獎,5人入選「福建好人榜」。向道德模範和先進典型學習活動聲勢較大,全面啟動了 「龍岩市助人為樂模範」、「龍岩市見義勇為模範」、「龍岩市誠實守信模範」、「龍岩市敬業奉獻模範」、「龍岩市孝老愛親模範」等五個類別的道德模範評選活動,以評促學、以學帶創,在全社會形成「學習道德模範,爭當文明市民,構築和諧社會」的良好氛圍。
四、中心城市建設展現新面貌、城市管理工作取得新進展。三大板塊建設,「綠、亮、美」工程項目進展迅速,城市管理機制改革邁出可喜步伐,城市交通秩序、市容市貌、集貿市場、佔道經營、違法建設、建築工地、娛樂場所、網吧的管理進一步加強,市民的人居環境質量進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得到優化,為文明城市創建提供了扎實的基礎條件。
五、深化「迎講樹」活動,推動志願者服務活動廣泛開展。圍繞「迎國慶、講文明、樹新風」廣泛開展社會志願服務的工作部署,大力開展以「爭做志願者,創造新生活」主題活動,普及志願服務理念,努力推動志願服務社會化、經常化。依託青年志願者、紅十字志願服務隊、社會義工、老幹部服務志願者、巾幗志願者、工會維權志願者、社區服務志願者等各類社會志願者隊伍,成立了以文明辦牽頭和民政、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殘聯、紅十字會、老齡辦參與的服務活動協調領導小組。明確了工作職責、工作內容。廣泛開展調研、動員、報名、培訓等工作,並在重大活動、社會公共服務,維護公共秩序,優化公共環境等方面初步開展了社會志願服務行動。
六、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推動特色工作開展。強化未成年人校外活動基地建設,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教育基地管理辦法。「走進紅軍十個一」、「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相約夏令營,快樂過暑假」等系列主題活動成為未成年人工作品牌。大力推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特色工作經驗,召開了全市文明辦系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特色工作經驗交流會,對永定縣開展心理健康輔導教育、上杭縣開展「著名蘇區好學生」評選、新羅區利用暑期開展 「文明風夏令營」活動、武平縣開展「文明單位為未成年人服務活動」、漳平市文明行為規范養成教育、長汀縣「三紅精神教育」、連城縣軍校共建的做法進行了學習和推廣,力促我市的未成年人工作特色更加鮮明,更有活力,更有成效。
七、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突出抓好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系列紀念活動,進一步引導人們認知、傳承、弘揚優秀民族傳統文化,豐富廣大群眾的節日文化生活,生動開展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清明節通過祭奠先烈、先賢、中華經典誦讀等形式表達「緬懷先烈、愛我中華」的節日主題;端午節組織龍舟競渡、端午詩詞吟誦、歌詠賽、「我也來包粽子」等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動,增強廣大市民特別是未成年人對社會主義價值觀和民族文化精神的認同感。
八、著力打造閩西文明創建特色品牌,深化千里文明長廊創建。在市文明委領導的親自部署、推動下,各部門緊緊圍繞工作中心,確定了文明長廊建設近期重點推進的36大項、160個分項工作項目。以項目為抓手,著力實施生態文明交通環境,安全暢通交通秩序,污染整治、綠化美化,集鎮鄉村文明創建,行業系統文明服務,現代農業示範推廣等六大工程。市委領導組織召開了三場協調點評會,市委專門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深化創建閩西千里文明長廊建設工程的意見》,市文明委對工作責任進行了分解,各主管局、各縣(市、區)根據工作職能對工作進行了全面的部署推進。各縣(市、區)、市直各有關部門在文明長廊工程創建中,做到「三個重在」,即重在提升,做到精心設計,認真規劃,體現文化品位;重在創新,做到立足實際,講求科學,體現創建特色;重在成效,做到注重點面結合,形成規模和「動感效應」。10月份市委文明辦協調有關部門進行了全面的督查,進一步推進了千里文明長廊工作的項目的落實。
九、「文明風激情廣場大家唱」活動遍布城鄉,極大地豐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重點在活動內容、活動場地、資金扶持、示範培訓上進行了指導。大力倡導文明風激情廣場大家唱開展 「經典紅歌」、「百首愛國歌曲」演唱活動,突出「老區」群眾性文化活動特色,陶冶市民情操。在東城街道街心激情廣場大家唱活動點基礎上新培育了「登高之聲」、「龍津河畔」、「虎嶺之聲」、體育中心、人民廣場、龍岩大道等6個示範點。特別是龍岩大道、人民廣場活動點每天千人演唱、跳舞,更是形成了較大規模的唱紅歌健身活動熱潮。
十、文明行業、文明風景旅遊區、軍警民共建、文明標兵車爭創活動蓬勃開展,社會服務和示範作用進一步增強。圍繞實施「旅遊強市」戰略,打造「紅色旅遊」工程,有效促進文明風景旅遊區建設各項工作。6月份在古田會議紀念館召開創建文明風景旅遊區工作暨先進命名表彰會議,表彰了10個市級文明風景旅遊區。總結交流創建經驗,研究部署新一輪文明風景旅遊區創建工作。古田會址景區獲得全國第二批創建文明風景旅遊區工作先進單位和全省文明風景旅遊區的稱號,龍石空洞風景名勝區、冠豸山景區、土樓景區等3家單位獲得全省創建文明風景旅遊區工作先進單位稱號。11月份召開軍警民共建座談會,推進軍警民共建活動形式內涵不斷拓展,各共建單位突出共同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突出共促共建幫扶、突出弘揚老區和古田會議精神,全市共有8個共建對子16個單位、9人被表彰為省級軍民共建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11月召開「創文明行業、建滿意窗口」座談會,簽訂行業責任書,部署深化行業工作。以明察暗訪、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監督、舉行座談、公交企業、計程車行業內部爭創與全市共創相結合,萬名市民議公交等形式,深化了推動 「爭創文明標兵車,爭當文明駕駛員」活動的持續開展,增加了線路,改善了車容車貌,優化了服務,讓老百姓得到了實惠,也受到了省文明城市考評團和省文明委的好評。
十一、爭創「文明生態村」、開展「十在農家」、「文明示範五榜」主題活動,為推進農村文明創建注入新內涵。組織縣(市、區)文明辦領導開展全市「文明生態村」和「十在農家」創建觀摩交流活動,開拓思路,開闊視野,進一步推進新農村建設和實現全面小康的進程。在多年來全面部署,突出抓點,好在生態,力創特色的基礎上,重點觀摩點評了各縣(市、區)推薦的14個示範村,對生態意識教育,生態產業發展、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景觀營造,「家園清潔行動」展開,「十在農家」主題活動,「文明示範五榜」展示宣傳等進行了推動。通過觀摩交流、創建點評,對農村文明創建活動和新農村「鄉風文明」建設的工作側重點,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認識。上杭古田鎮、新羅區紅坊鎮、永定縣湖坑鎮、長汀縣策武南坑村等被中央文明委表彰為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先進村鎮,漳平永福和10個新農村建設示範村被評為省級文明村(鎮)。
十二、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扎實推進文明辦隊伍建設。全面開展深入學習和實踐科學發展觀教育活動,注重抓思想的統一認識、抓問題的剖析、意見的徵求和差距的整改落實,注重打造「文明新作為」意識,全系統幹部職工形成自覺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共識。圍繞科學發展觀學習教育活動,開展「海西應先行、閩西當前鋒、文明新作為」主題實踐活動,進一步改進作風、激發幹部的活力,增強工作執行力、創造力,群眾性文明創建活動的組織協調水平和對基層創建的指導力度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明年工作思路
1、持續深化群眾性創建活動,積極推動形成新一輪創建熱潮。
早安排、部署,啟動新一輪(第十一屆)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著眼於2011年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評選,圍繞鞏固創城成果、建立長效機制,以文明城市創建帶動其他各項基礎性創建工作。對照全國、全省《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制定新一輪創建規劃,進一步增強全市上下創建力度,進一步明確創建工作思路,進一步深化文明城市創建活動,在改善群眾生活質量、提高市民文明素質、提升城市整體形象上實現新發展。按照梯次推進、整體提升、全面發展的工作思路,在鞏固、深化、拓展、延伸上下功夫,不斷提高全市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水平。龍岩中心城市鞏固提升、深化創建,爭創全國級文明城市先進市;武平、上杭、新羅、連城鍥而不舍、提高水平,總結經驗、創新思路,力求有新發展;永定、長汀、漳平加大力度,追趕先進,扎實開展爭創先進活動。
2、持續深化閩西千里文明長廊創建工程。
按照市委張健書記在市文明委會和全市表彰會上提出的閩西千里文明長廊「創建要堅持項目帶動、品牌帶動」 的工作要求,扎實抓好36項167個示範點的提升工作。在鞏固成果的基礎上,繼續深化創建,充實新的內容。明年在原有的活動基礎上,重點有新拓展,突出抓好縣鄉公路、旅遊公路,並向閩粵贛省級邊界拓展延伸。組織「文明長廊」沿途各鄉鎮開展鎮容村貌整治、集鎮和新村建設、高優農業產業開發、文化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確保整體面貌和形象有較大改變。解決城鄉環境的臟亂差問題,把國、省道公路沿線建設成為環境優美、秩序良好、服務優良、設施完善、管理規范的「千里文明長廊」。在閩西千里文明長廊沿途組織實施精神文明建設項目工程,不斷擴大精神文明建設的社會影響力和感召力。充分發揮精神文明建設活動中心在宣傳黨的農村政策、豐富農村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加強對上杭、連城、長汀的「百縣千鄉宣傳文化中心」的監督、檢查和指導,抓好宣傳文化中心的建設、使用、管理。加強與廈門區域共建協作項目繼續建好一批精神文明建設活動中心項目。
3、持續提升文明城市管理水平,完善文明城市創建點評制度。
推動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針對城市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給與更多的關注。進一步強化城市環境衛生、交通秩序、集貿市場、建築工地和文化娛樂市場等管理,市區聯動、部門聯動,形成合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位,努力營造舒適靚麗的城市環境。積極開展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園林城市」、「旅遊城市」活動。強化城市管理新措施,抓好城市管理綜合整治的協調,建立文明城市創建新機制,實行「文明城市創建點評制度」。依託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考評委員會,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加大對中心城區的環境衛生、綠化美化、建築工地、交通秩序、市場管理、河道衛生、文明行業(窗口)、文化市場等開展視察和考評、點評,查找工作差距,消除薄弱環節,促進創建工作的進一步落實。
4、持續培育一批各種層面、各具特色的工作創新項目。
(1)繼續打造「文明風--激情廣場大家唱活動」。唱響具有濃郁閩西特色和時代特色的成就之歌、精神之歌、文化之歌,使「文明風激情廣場大家唱」成為社區居民參與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成為展示和傳播優秀文化的重要場所。
(2)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更深層次地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大力開展與傳統節日相關的特色活動,引導社區居民過好「我們的節日」,構建和諧家庭、和諧社會。
(3)廣泛開展道德模範評選活動。精心組織我市首屆道德模範、推薦評選表彰工作,繼續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辦好公民道德宣傳日活動,推動公民道德建設,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4)廣泛開展「講文明、樹新風、迎世博」活動。認真組織「共鑄誠信」、「百城萬店無假貨」、「六進社區」、創建文明風景旅遊區、「創文明行業、建和諧海西」競賽等活動,引導人們講公德、守秩序,樹立文明閩西的良好形象。
(5)深入開展「宣傳閩西、服務海西」志願服務活動。扎實推進大型社會活動志願服務、扶危濟困志願服務和應急救援志願服務,壯大志願者隊伍,完善志願服務體系,不斷推動城鄉志願服務工作。開展關愛「空巢老人志願服務行動」。
5、持續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積極探索未成年人工作新載體。
結合愛國主義教育、科普教育,重點抓好新羅區鐵山教育基地、武平博物館等未成年人教育基地建設。進一步豐富展出內容、完善基本陳列、改進展示手段、拓展教育功能,增強未成年人教育基地的吸引力、感染力。深化推進「走進紅軍十個一」特色主題活動,廣泛開展「愛祖國、愛福建、愛家鄉」主題教育活動。把主題活動與創建文化社區、文明家庭等群眾性創建活動結合起來,納入學校德育工作計劃和學生綜合社會實踐內容,促進活動長期深入開展。以「三愛」為主題,深化「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活動,開展感恩教育活動,凈化社會文化環境,推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延伸到各個領域、各個行業,覆蓋社會全體成員。
6、持續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突出生態文明村創建。
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以「閩西千里文明長廊」創建為抓手,以城鄉共建為重點,把創建活動覆蓋到全市鄉村,把全國革命老區、客家文化、生態旅遊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開展「魅力鄉村」、「特色鄉村」和「文明生態村」、「文明示範五榜」 、「十星級文明戶」的示範村創建活動。倡導鄉風文明,樹立農民新觀念。繼續推進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各級文明村開展「先行一步、更深一步」、「十在農家」、「文明示範五榜」、 「信用村」、「信用戶」、 「五好文明家庭」等評選活動,著力在沿公路干線、沿旅遊景點、沿重點鄉鎮打造一批精品村,樹立農村示範典型。圍繞實現城鄉優化環境,推進農村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廣泛開展「潔我家園、共創文明」,大力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潔我家園、共創文明」工程,提高文明創建水平,不斷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上新台階。
7、持續培育宣傳基層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典型。
在新一輪創建過程中,發揮老典型的示範作用,培育一批新的先進集體和模範個人;大力宣傳先進典型的經驗做法,發現和培育科學發展的帶頭人、文明建設的熱心人、和諧共建的有心人,推動典型帶動群眾積極參與精神文明建設,推動文明創建工作更好地紮根基層,深入群眾,形成濃厚氛圍。明年3月份與市婦聯聯合表彰「五好文明家庭戶」100戶、「五好文明家庭標兵戶」10戶。
8、持續拓展創建新項目,開展「全民閱讀」活動。
積極組織文明行業、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學校、文明社區(小區)廣泛開展全民讀書活動,在全市營造全民閱讀、終身學習的良好社會氛圍。將「全民閱讀」活動與農家書屋工程建設、與迎世博會等重大活動相結合,與推進基層文化陣地建設相結合。開展內容創意出新、形式不拘一格的讀書活動,如 「每天閱讀一小時、輕松工作50年、快樂生活一輩子」、 「評選我最喜愛的十大好書」、「藏書與閱讀推薦書目」、「經典詩文朗誦」、「海西勞動感言」、「中小學生現場作文大賽」、「好書進社區」、「讀書與人生徵文」等,舉辦與讀書活動有關的演講、論壇、展覽、文藝演出等,想方設法吸引人民群眾踴躍參與,真正體現全民閱讀的特點,使讀書真正成為老百姓自發和自覺的行動,成為公眾獲取知識,啟迪智慧,激發創造力的重要途徑。
Ⅳ 自駕長安CS75 PLUS前往元氏參觀石家莊第六屆旅發大會漢風小鎮
第六屆石家莊市旅發大會於2020年6月28日在河北元氏縣舉行,本屆旅發大會把握生態優先原則,大尺度推進生態綠廊建設,重點建設的景區有萬花山森林公園、槐河濕地公園、槐河人家等。由於時間關系,我沒能參加開幕式,後來報社的朋友發來參觀元氏石家莊旅發大會的照片,引起了的深厚興趣:
愛人在路邊等候,我們還要趕回石家莊,設好導航——回家!
Ⅵ 文明城市人人共創文明成果人人共享300字徵文
走在東勝的街來道上,和走在其自他地方的街道上就是不一樣。在其他地方的街道上風吹來的是下水道臭烘烘的味道;而在東勝風吹來的是陣陣的花香······這多虧市民們的努力,才換回現在美麗的東勝。
如今,我們這里正在進行創城創衛的活動,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主要是讓市民們人人爭做文明的市民,讓大家共創文明城市,在這之前,我們先要做到「十不」:
不亂丟亂吐;不粗言穢語;不破壞綠化;不損壞公物;不亂穿馬路;不亂貼亂畫;不亂停亂放;不亂擺攤點;不污染環境;不亂搭亂建。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城市整體的文明程度,改善群眾生活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為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是一項順民心、合民意的民心工程,也是的大家的共同願望。
Ⅶ 創城,創的是文明還是傷害
創的是文明。創城,就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National Civilized City)。全國文明城市是中國大陸所有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創建難度最大的一個,是反映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綜合性榮譽稱號,是目前國內城市綜合類評比中的最高榮譽,也是最具價值的城市品牌。
創建文明城市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各部門的通利合作,也需要我們每位市民來主動參與,共同維護。
(7)元氏創城成果擴展閱讀
全國文明城市的榮譽不是終身制的,實行動態管理,創建成功後每年要接受中央文明辦的公共文明程度指數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測評和實地考察,並且通過三年後中央文明辦的文明城市復查考核才能繼續保留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比如公交站台上,人們上車不再「你擁我擠」;人行道上,沒有了突然闖出來的「路盲」;超市、醫院、車站,排隊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的習慣……這都是我們參與創城的辛勞成果!
Ⅷ 1949年元氏縣縣長是誰
主要有楊秀峰、姜紀五等。元氏縣位於石家莊南,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抗戰爆發後,1937年10月11日元氏縣城淪陷,縣長李蔭民等官員,攜帶家眷,棄城而逃。10月初,吳立人等四人受楊秀峰委派,以冀西民訓處特派員身份,到元氏組織抗曰武裝。下旬,地下黨員吳錫彤、劉潔之等元氏抗曰自衛隊40餘人,在臨城鹽瓦台,找到129師騎兵團,在團長夏雲廷、政委鄧勇耀指導幫助下,於臨城郝庄,組建元氏抗曰游擊支隊。不久,129師騎兵團、冀西民訓處特派員楊秀峰開赴元氏西部山區。年底,進駐南佐鎮。1938年1月1日,有四百多人參加的元氏縣抗曰縣正府成立大會召開,元氏抗曰縣政府在南佐鎮宣告成立。推舉元氏縣中供創始人、在當地素負重望的姜紀五齣任縣長(姜當時在內邱)。駐元氏日軍聞訊,糾集五、六百人,於1月9日開始,分兩路實施進剿圍攻。鄧勇耀政委率騎兵團趕來阻擊掩護,抗曰縣正府轉入封龍山,與敵周旋數日,移駐黑水河。隨即,與民訓處工作團10人,一起深入農村,宣傳抗日,發動群眾。組建了縣農救會、青救會、婦救會,推舉吳秋為縣聯合救國會主席。各界抗日愛國人士慕名而來。3月,召開全縣黨員大會,恢復元氏縣委。並根據特委指示,開展「紅五月」突擊發展讜員活動,全縣讜員猛增到1500餘人,多數村莊建立了讜支部或讜小組。同時,建立區、村抗曰正權,根據地迅速擴大到南佐以西。縣正府還全力發展抗曰武裝,先後收編了韓明堂北正自衛隊,及王三(南佐人)、李茄把(東陽村人)、李文東等伍裝,組建了元氏游擊支隊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大隊,范王莊一帶的元獲游擊隊、北岩一帶的高元游擊隊,也相繼成立,抗曰武裝遍及全縣,革命形勢發展迅猛。PS:元氏縣屬於以桂干生為思令員、張貽祥為正委的游擊支隊兼第二君分區管轄的冀晉邊地區。
Ⅸ 元氏 中信銀行
元氏縣目前還沒有,至少我從來沒有見過。
石家莊倒是不少,也不遠。
分行營業部 新華區新華東路209號石房大廈一樓(軍創國際附近,中華大街與新華路交叉口東北角) 87033788
和平西路支行 新華區和平西路486號(和平西路與電大街交叉口路南) 87834136
裕華東路支行 裕華東路243號科技大廈一樓 86217658
建設北大街支行 建設北大街80號長安花苑一樓(北國商場北行500米路東) 86691411
體育北大街支行 體育北大街54號(華葯大廈一樓) 86218809
廣安大街支行 廣安大街28號 (國際大廈北邊) 89106311
89106310
豐收路支行 石家莊市豐收路1號(豐收路與建設大街交叉口東行50米) 89267100
裕華西路支行 裕華西路69-2號裕華大酒店一樓(裕華路與紅旗大街交叉口路北) 85921585
中華南大街支行 中華南大街476號居然麗家裝飾城一層(中華南大街與槐安路交叉口南行500米路東) 85516325
自強路支行 自強路35號莊家金融大廈一樓 66007776
槐安東路支行
(原名:站前街支行) 槐安東路95號 87880608/
87889208/
87089608
體育南大街支行 體育南大街東崗路交叉口南行100米路東 85810880
翟營大街支行 翟營大街與槐安路交叉口,路北 89691781
高新技術開發區支行 長江大道9號築業國際大廈A座。 85831779
休門街支行 休門街1號濱江國際一層 85111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