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規劃成果整理
一、標准條款
1 規劃報告
1.1 基本情況
a)自然條件:地貌、水文、氣象、土壤(地面組成物質)、植被。
b)自然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光熱資源、礦藏資源。
c)社會經濟:人口、勞力、土地利用、農村各業生產情況、群眾生活水平。
d)水土流失:流失形態、程度、分布、危害、成因等。
e)水土保持:發展過程、治理現狀、成就、主要經驗、存在問題。
1.2 規劃布局
a)指導思想與防治原則:針對規劃范圍的具體特點和問題,因地制宜地提出不同的指導思想與防治原則。
b)水土保持分區:大面積規劃應進行分區闡述基本特點與發展方向。小面積規劃中,如規劃范圍內幾部分情況有明顯差異的也應進行分區。
c)土地利用評價:提出規劃依據,明確農林牧副漁各業用地和其他用地的數量和位置。
d)治理措施規劃:應提出坡耕地、荒地、溝壑、風沙等水土流失地類的防治措施,以及小型蓄排引水工程等輔助措施的具體部署。在大面積規劃中,還應分別提出不同類型地區的治理措施組成及其部署的典型小流域規劃,作為附件。
1.3 技術經濟指標
a)提出規劃期間年均治理進度與規劃期末累計治理程度,以及相應的各項治理措施數量,並簡述計算依據。
b)提出完成上述治理任務需要投入的勞工、物資和經費,並簡述計算依據。
c)提出完成上述治理任務後可能獲得的基礎效益(保水或調水、保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
1.4 保證實施規劃的措施
應根據規劃范圍內的實際情況和存在問題,提出在組織領導、機構、經費、政策、科學研究、技術培訓等方面需要採取的具體措施。所提措施應具有針對性、現實性和可操作性。
2 附表
2.1 基本情況表與規劃成果表見本標准附錄D列出的14個表格,反映了附表所需主要項目和內容,具體運用應按附錄D中的D.2進行。
2.2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計算過程表。
a)根據計算工作需要,各地可採取不同表式,以能全面反映計算過程、說明計算依據為原則,本標准不作統一規定。
b)當技術經濟指標計算作為規劃的附件時,此項計算過程表應納入該附件中。
3 附圖
3.1 小面積規劃附圖。
a)水土流失現狀圖;
b)土地利用與水土保持措施現狀圖;
c)土地利用與水土保持措施規劃圖。圖的比例尺為1∶10000~1∶5000。
3.2 大面積規劃附圖。
a)行政區劃圖;
b)水系分布圖;
c)水土流失類型分區圖(或水土保持工作分區圖);
d)重點防護區、重點監督區與重點治理區分布圖;
e)重點治理小流域與治理骨幹工程分布圖。
根據不同的規劃面積,附圖應分別採取不同的比例尺,見表1-10。
表1-10 附圖的比例尺
3. 3 根據需要和可能,大面積規劃中應附不同類型地區的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評價與水土保持措施規劃圖。
3. 4 有條件的還可編制地貌類型圖、土壤分布圖、植被分布圖、降雨分布圖、侵蝕模數分布圖等附圖供深化研究。
3. 5 附圖的圖例。
3. 5. 1 常規通用圖例包括行政區界、村莊、道路、河流等,可按國內一般地圖圖例繪制。
3. 5. 2 水土保持專業圖例,如梯田、壩地、引洪漫地、水土保持林、經濟林、果園、人工草地等,見本標准附錄 E ( 資料性附錄) 。
4 附件
4. 1 重點工程的規劃設計。對大型淤地壩、治溝骨幹工程和小 ( 二) 型以上水庫等重點工程根據有關技術標准進行專項規劃設計,並將其規劃設計報告和圖紙作為水土保持規劃的附件。
4. 2 大面積規劃中不同類型區的典型小流域綜合治理規劃報告及其有關圖表。
4. 3 大面積規劃中重點防護區、重點監督區、重點治理區的專項規劃及其有關圖表。
4. 4 投入、進度、效益三項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 或可行性論證報告) 的計算依據與計算過程。
二、理解與實施
這是水土保持規劃的最後成果整理階段,整個規劃工作最後要體現在規劃報告、附表、附圖、附件這四項上。本節主要介紹了這幾個方面所包含的具體內容。新標准主要修改了一下幾個方面:
( 1) 刪除原標准中本段開頭部分解釋的文字。即: 「規劃成果包括規劃報告、附表、附圖、附件等四項。大面積總體規劃與小面積實施規劃的成果整理大致部分有共同要求,但也有某些不同要求。」綜述性質的語言,刪除使得標准更簡潔。
( 2) 原標准 9. 1. 1 基本情況中的 「a) 自然條件: 地形、降雨、土壤 ( 地面組成物質) 、植被、主要農業氣象」改為 「a) 自然條件: 地貌、水文、氣象、土壤 ( 地面組成物質) 、植被」。更改之後新標準的措辭更嚴謹,更符合國家標准和國際標准術語。
( 3) 原標准 9. 1. 3 技術經濟指標中的 「c) 提出完成上述治理任務後可能獲得的基礎效益( 保水、保土) 、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改為 「c) 提出完成上述治理任務後可能獲得的基礎效益 ( 保水或調水、保土) 、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新標准措辭更嚴謹,考慮更全面。
三、示 例
由於規劃成果涉及的內容較多,此處不詳細一一列舉,以下只列出 《浙江省水土保持規劃》中涉及的附表及附圖目錄:
附表有:
1. 浙江省地面坡度組成表 ( 略)
2.浙江省主要水系特徵表(略)
3.浙江省土地利用現狀表(略)
4.浙江省社會經濟情況表(略)
5.浙江省水土流失面積分布表(略)
6.浙江省1997年累計完成各項治理措施面積表(略)
7.1999~2005年水土保持規劃治理任務表(略)
8.1999~2010年水土保持規劃治理任務表(略)
9.2011~2020年水土保持規劃治理任務表(略)
10.2021~2030年水土保持規劃治理任務表(略)
11.坡耕地面積在5萬畝以上的縣(市、區)一覽表(略)
12.1999~2005年水土保持工程量匯總表(略)
13.1999~2010年水土保持工程量匯總表(略)
14.2011~2020年水土保持工程量匯總表(略)
15.2021~2030年水土保持工程量匯總表(略)
16.天目山、千里崗山重點預防保護區范圍(略)
17.仙霞嶺、洞宮山重點預防保護區范圍(略)
18.浙北重點監督區范圍(略)
19.浙東南沿海重點監督區范圍(略)
20.錢塘江中上游重點治理區范圍(略)
21.浙東丘陵山地重點治理區范圍(略)
22.浙江省近期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重點工程項目表(略)
23.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投入定額表(略)
24.1999~2005年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投工規劃表(略)
25.1999~2010年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投工規劃表(略)
26.2011~2020年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投工規劃表(略)
27.2021~2030年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投工規劃表(略)
28.1999~2005年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投資規劃表(略)
29.1999~2010年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投資規劃表(略)
30.2011~2020年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投資規劃表(略)
31.2021~2030年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投資規劃表(略)
32.1999~2005年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總投入規劃表(略)
33.1999~2010年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總投入規劃表(略)
34.2011~2020年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總投入規劃表(略)
35.2021~2030年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總投入規劃表(略)
附圖有:
1.浙江省水土保持分區圖(略)
2.浙江省水土流失圖(略)
3.浙江省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圖(略)
Ⅱ 總規、控規、詳規的區別
區別如下:
1、總規:是城市總體規劃的簡稱,城市總體規劃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當地的自然環境、資源條件、歷史情況、現狀特點,統籌兼顧、綜合部署,為確定城市的規模和發展方向。
總規的目的是:為確定城市的規模和發展方向,實現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協調城市空間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內的綜合部署和具體安排。
2、控規:是指控制性詳細規劃 (regulatory plan)是城市、鎮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根據城市、鎮總體規劃的要求,用以控制建設用地性質、使用強度和空間環境的規劃。
控規的目的是:根據城市規劃的深化和管理的需要,一般應當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以控制建設用地性質,使用強度和空間環境,作為城市規劃管理的依據,並指導修建性詳細規劃的編制。
3、詳規:是指修建性詳細規劃( site plan或者constructive-detailed plan),是以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或控制性詳細規劃為依據,制訂用以指導各項建築和工程設施的設計和施工的規劃設計,是城市詳細規劃的一種。
詳規的目的是:滿足上一層次規劃的要求,直接對建設項目做出具體的安排和規劃設計,並為下一層次建築、園林和市政工程設計提供依據。源:對於當前要進行建設的地區,應當編制修建性詳細規劃,用以指導各項建築和工程設施的設計和施工。
城市總體規劃:城市規劃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當地的自然環境、資源條件、歷史情況、現狀特點,統籌兼顧、綜合部署,為確定城市的規模和發展方向,實現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協調城市空間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內的綜合部署和具體安排。
城市總體規劃是城市在一定時期內發展的計劃和各項建設(或各項物質要素)的總體部署。是城市規劃編制工作的第一階段,也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依據。
控制性詳細規劃主要以對地塊的用地使用控制和環境容量控制、建築建造控制和城市設計引導、市政工程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配套,以及交通活動控制和環境保護規定為主要內容,並針對不同地塊、不同建設項目和不同開發過程,應用指標量化、條文規定、圖則標定等方式對各控制要素進行定性、定量、定位和定界的控制和引導。
控制性詳細規劃是城鄉規劃主管部門作出規劃行政許可、實施規劃管理的依據,並指導修建性詳細規劃的編制。
Ⅲ 控制性詳細規劃的規劃任務、目的、成果的內容和要求各是什麼
控制性詳細規劃的規劃任務、規劃目的、規劃成果的內容和要求各是什麼?1、規劃任務在旅遊區總體規劃的指導下,為了近期建設的需要,可編制旅遊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旅遊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任務是,以總體規劃為依據,詳細規定區內建設用地的各項控制指標和其它規劃管理要求,為區內一切開發建設活動提供指導。控規主要是用於確定項目地土地使用性質和開發強度的一種規劃。主要用於確定土地性質、開發強度、道路和工程管線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間環境控制的規劃要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核心是定性、定量、定位和定界,因此,建立定性、定量的指標體系是控制性詳細規劃的關鍵。2、規劃目的一般是政府委託,做了控規之後進行招商或者賣地,以控制指標規范開發商建設。旅遊區開發建設,原則上是要求有控規的,但現在很多項目省去控規,做了總規直接做修規了。3、規劃成果的內容詳細劃定所規劃范圍內各類不同性質用地的界線。規定各類用地內適建、不適建或者有條件地允許建設的建築類型。規劃分地塊,規定建築高度、建築密度、容積率、綠地率等控制指標,並根據各類用地的性質增加其它必要的控制指標。規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車泊位、建築後退紅線、建築間距等要求。提出對各地塊的建築體量、尺度、色彩、風格等要求。確定各級道路的紅線位置、控制點坐標和標高。4、規劃成果的要求規劃文本。圖件,包括旅遊區綜合現狀圖,各地塊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圖,各項工程管線規劃圖等。附件,包括規劃說明及基礎資料。5、圖紙要求圖紙比例一般為1/1000/~1/2000
Ⅳ 規劃設計成果包含哪些資料
規劃成果:
1、法定來規劃:
城鎮源體系規劃:可參考《全國城鎮體系規劃》
城市總體規劃綱要:文字說明,圖紙,專題研究報告
城市總體規劃:規劃文本,規劃圖紙,規劃附件(規劃說明、專題研究報告、基礎資料匯編)
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規劃文本,圖件(圖紙、圖則),附件(規劃說明、基礎資料、研究報告)
城市修建性詳細規劃:規劃說明書和圖紙
鎮總體規劃:規劃文本,圖紙,規劃附件(規劃說明、基礎資料匯編)
村莊規劃:規劃圖紙和必要說明
2、專業規劃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規劃文本、規劃圖紙、附件(規劃說明、基礎資料匯編)
3、非法定規劃
概念規劃-形式自定,一般以圖文並茂為好。
Ⅳ 總規,控規各階段成果大體上應該控制到什麼進度
進度是抄個時間概念,規劃進度是襲根據規劃編制時間、項目控制內容和復雜程度,還有甲方的要求等因素相聯系的,這個不能一概而論。所以問題提出成果的進度,提法有點問題。還是你想問總規、控規成果的控制內容,這個你可以看看《城鄉規劃法》和《城市規劃編制辦法》,網上都可以查到的。
Ⅵ 長春市控制性詳細規劃成果怎麼辦
一、在長春市辦理「控制性詳細規劃成果」需攜帶如下材料進行申請: 1.一般情況需提供:按照長春市統一座標系統和統一高程系統繪制的1:500或1:1000的能夠准確標明建設項目用地的現狀地形圖(其中用筆標明現狀土地界限和具有產權的房屋)或其他影像資料並加蓋申報單位公章(紙質和電子版:原件1 份;復印件0 份;加蓋申報單位公章;提供紙質版與DWG電子版,電子版按照長春市規劃局(http://www.ccghj.gov.cn/)長春市規劃局《電子報件相關材料下載》的鏈接軟體刻錄到光碟。) 2.一般情況需提供:長春市建設工程建設用地控制性詳細規劃成果申請表(電子版:原件1 份;復印件0 份;申請表需加蓋部門公章;填表日期與報件日期不能超過3個工作日;提供紙質版原件與掃描件電子版,電子版按照長春市規劃局(http://www.ccghj.gov.cn/)《長春市規劃局電子報件相關材料下載》的鏈接軟體刻錄到光碟。) 3.一般情況需提供:開發區、工業集中區項目,需要提供所在區規劃部門出具的初審表(紙質和電子版:原件1 份;復印件0 份;提供紙質版原件與掃描件電子版,電子版按照長春市規劃局(http://www.ccghj.gov.cn/)《長春市規劃局電子報件相關材料下載》的鏈接軟體刻錄到光碟。) 4.一般情況需提供:涉及文物修繕及文物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內進行建設活動的,需提供文物主管部門的意見(紙質:原件1 份;復印件0 份;提供紙質版原件與掃描件電子版,電子版按照長春市規劃局(http://www.ccghj.gov.cn/)《長春市規劃局電子報件相關材料下載》的鏈接軟體刻錄到光碟。) 5.一般情況需提供:申請建設用地控制性詳細規劃成果單位出具的函(紙質:原件1 份;復印件0 份;提供紙質版原件與掃描件電子版,電子版按照長春市規劃局(http://www.ccghj.gov.cn/)《長春市規劃局電子報件相關材料下載》的鏈接軟體刻錄到光碟。) 6.一般情況需提供:由具有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的設計單位完成的建設用地控制性詳細規劃成果圖(紙質和電子版:原件10份;復印件0 份;加蓋申報單位公章;提供紙質版與DWG電子版,電子版按照長春市規劃局(http://www.ccghj.gov.cn/)長春市規劃局《電子報件相關材料下載》的鏈接軟體刻錄到光碟。) 二、本事項收費情況: 不收費 三、辦理時限 10個工作日
Ⅶ 簡述城市總體規劃的內容及成果
總體規劃綱要成果包括綱要文本、說明、相應的圖紙和研究報告。
城市總體規劃的成果應當包括規劃文本、圖紙及附件(說明、研究報告和基礎資料等)。在規劃文本中應當明確表述規劃的強制性內容。
城市總體規劃的強制性內容包括:
(一)城市規劃區范圍。
(二)市域內應當控制開發的地域。包括:基本農田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濕地、水源保護區等生態敏感區,地下礦產資源分布地區。
(三)城市建設用地。包括:規劃期限內城市建設用地的發展規模,土地使用強度管制區劃和相應的控制指標(建設用地面積、容積率、人口容量等);城市各類綠地的具體布局;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布局。
(四)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包括:城市幹道系統網路、城市軌道交通網路、交通樞紐布局;城市水源地及其保護區范圍和其他重大市政基礎設施;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等方面主要公共服務設施的布局。
(五)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包括:歷史文化保護的具體控制指標和規定;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築、重要地下文物埋藏區的具體位置和界線。
(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目標,污染控制與治理措施。
(七)城市防災工程。包括:城市防洪標准、防洪堤走向;城市抗震與消防疏散通道;城市人防設施布局;地質災害防護規定。
Ⅷ 概念性規劃和總規,控規和詳規等有何區別
概念性規劃和總規
,
控規和詳規等有何區別
1
、控制性詳細規劃
控制性詳細規劃
regulatory
plan
以城市總體規劃或分區規劃為依據,確定
建設地區的土地使用性質、
使用強度等控制指標、
道路和工程管線控制性位置以
及空間環境控制的規劃。
根據《城市規劃編制辦法》第二十二條至第二十四條
的規定,
根據城市規劃的深化和管理的需要,
一般應當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
以
控制建設用地性質,
使用強度和空間環境,
作為城市規劃管理的依據,
並指導修
建性詳細規劃的編制。
概述
控制性詳細規劃是城市、
鎮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根據城市、
鎮總體規
劃的要求,用以控制建設用地性質、使用強度和空間環境的規劃。
控制性詳細規劃是城鄉規劃主管部門作出規劃行政許可、
實施規劃管理的依
據,並指導修建性詳細規劃的編制。
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
組織編制機關
城市、
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城市、
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
控制性詳細規劃;其他鎮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由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
編制單位
城市、
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
鎮人民政府
(以下統稱控制性詳細規
劃組織編制機關)
應當委託具備相應資質等級的規劃編制單位承擔控制性詳細規
劃的具體編制工作。
編制要求
1
、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應當綜合考慮當地資源條件、環境狀況、歷史文
化遺產、
公共安全以及土地權屬等因素,
滿足城市地下空間利用的需要,
妥善處
理近期與長遠、局部與整體、發展與保護的關系。
2
、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應當依據經批準的城市、鎮總體規劃,遵守國家
有關標准和技術規范,採用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基礎資料。
基本內容
控制性詳細規劃應當包括下列基本內容:
(一)土地使用性質及其兼容性等用地功能控制要求;
(二)容積率、建築高度、建築密度、綠地率等用地指標;
(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公共安全設施的用地規模、范圍及具體控
制要求,地下管線控制要求;
(四)基礎設施用地的控制界線(黃線)
、各類綠地范圍的控制線(綠線)
、
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築的保護范圍界線(紫線)
、地表水體保護和控制的地域
界線(藍線)等
「
四線
」
及控制要求。
編制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控制性詳細規劃,
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
結合城
市空間布局、規劃管理要求,以及社區邊界、城鄉建設要求等,將建設地區劃分
為若干規劃控制單元,組織編制單元規劃。
鎮控制性詳細規劃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或者減少控制要求和指標。
規模較小的建制鎮的控制性詳細規劃,
可以與鎮總體規劃編制相結合,
提出規劃
控制要求和指標。
徵求意見
控制性詳細規劃草案編制完成後,
控制性詳細規劃組織編制機關應當依法將
控制性詳細規劃草案予以公告,
並採取論證會、
聽證會或者其他方式徵求專家和
公眾的意見。
公告的時間不得少於
30
日。公告的時間、地點及公眾提交意見的期限、方
式,應當在政府信息網站以及當地主要新聞媒體上公告。
分期、分批地編制
控制性詳細規劃組織編制機關應當制訂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工作計劃,
分期、
分批地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
中心區、
舊城改造地區、
近期建設地區,
以及擬進行土地儲備或者土地出讓
的地區,應當優先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
編製成果
控制性詳細規劃編製成果由文本、
圖表、
說明書以及各種必要的技術研究資
料構成。文本和圖表的內容應當一致,並作為規劃管理的法定依據。
⑴
控制性詳細規劃文件包括規劃文本、規劃圖則、分圖圖則,規劃說明及
基礎資料匯編。規劃文本中應當包括規劃范圍內土地使用及建築管理規定;
⑵
控制性詳細規劃圖紙包括:規劃地區現狀圖、控制性詳細規劃圖紙。圖
紙比例為
1/1000
——
1/2000.
修建性詳細規劃根據《城市規劃編制辦法》第二十
五條至第二十七條的規定,
對於當前要進行建設的地區,
應當編制修建性詳細規
劃,用以指導各項建築和工程設施的設計和施工。
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審批
批准與備案
城市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經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
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
員會和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
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控制性詳細規劃,
經縣人民政府批准後,
報本級人民
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
其他鎮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由鎮人民
政府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
城市的控制性詳細規劃成果應當採用紙質及電子文檔形式備案。審查會控制性詳細規劃組織編制機關應當組織召開由有關部門和專家參加的審查通過後,組織編制機關應當將控制性詳細規劃草案、審查意見、公眾意見及處理結果報審批機關。 公開公布
控制性詳細規劃應當自批准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通過政府信息網站以及當地主要新聞媒體等便於公眾知曉的方式公布。 檔案管理
控制性詳細規劃組織編制機關應當建立控制性詳細規劃檔案管理制度,逐步建立控制性詳細規劃數字化信息管理平台。 評估和維護
控制性詳細規劃組織編制機關應當建立規劃動態維護制度,有計劃、有組織地對控制性詳細規劃進行評估和維護。 修改程序
經批准後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具有法定效力,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修改;確需修改的,應當按照下列程序進行: (一)控制性詳細規劃組織編制機關應當組織對控制性詳細規劃修改的必要性進行專題論證; (二)控制性詳細規劃組織編制機關應當採用多種方式徵求規劃地段內利害關系人的意見,必要時應當組織聽證;
(三)控制性詳細規劃組織編制機關提出修改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建議,並向原審批機關提出專題報告,經原審批機關同意後,方可組織編制修改方案; (四)修改後應當按法定程序審查報批。報批材料中應當附具規劃地段內利害關系人意見及處理結果。
控制性詳細規劃修改涉及城市總體規劃、鎮總體規劃強制性內容的,應當先修改總體規劃。
依據; 城市、鎮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審批辦法 .
2、概念規劃
1、概念規劃(Concept Planning) 在國外比較常見,它不是規劃層次系列中的某一層次,而是在任何一個層次均可進行概念規劃。但是,由於概念規劃側重於發展方向和各學科的綜合平衡,而不是作出詳細的規劃設 計,因此多出現於城市的、社區的或局部地帶的層面和規劃范圍。
概念規劃強調對總體規劃編制的內容進行簡化,區分輕重緩急,注重長遠效益和整體效益,對城市發展中具有方向性、戰略性的重大問題進行集中、專題的研究。如從國家、區域的角度對城市的定位、發展方向等進行探討,從經濟、社會與環境的角度提出城市發展的綜合指標體系和發展戰略等,以適應城市迅速發展變化和決策的要求. 概念規劃的編制要求更靈活和富有彈性.
2、概念規劃興起於20世紀60-70年代,新加坡、美國(概念規劃)、英國(結構規劃)、香港(發展戰略)、波蘭(城市與區域規劃)。
概念規劃簡稱「概規」是介於發展規劃和建設規劃之間的一種規劃,它強調的是思路的創新性、前瞻性和指導性。是屬於一種宏觀發展思路的探討和研究。 它淡化了設計的表象,使規劃成為綱領性、戰略性的文化、指導和協調發展與建設。
中國:2001年1月,廣州完成了中國第一個城市總體發展概念規劃。 概念規劃的涵義: 趙燕青(2001):概念規劃是一個橫跨經濟與空間的規劃,內容涉及部分社會經濟發展目標,包括總體規劃大綱階段的主要工作。 張兵(2001):概念規劃是表達城市與區域在較長階段內的整體發展方向,以指導當前行動的整體框架,注重的是工作方法。 王蒙徽(2001):概念規劃是任何一個層次均可進行的規劃,側重發展方向和各科學的綜合平衡。
顧朝林:是城市與區域規劃的一種類型,尤其注重城市發展戰略規劃,主要研究城市與區域的發展方向、空間總體結構、城市功能定位等重大問題,涉及各個方面的綜合性城市與區域規劃。 3、修建性詳細規劃
修建性詳細規劃( site plan)是以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或控制性詳細規劃為依據,制訂用以指導各項建築和工程設施的設計和施工的規劃設計。 是城市詳細規劃的一種。
編制修建性詳細規劃主要任務是:滿足上一層次規劃的要求,直接對建設項目做出具體的安排和規劃設計,並為下一層次建築、園林和市政工程設計提供依據。源:對於當前要進行建設的地區,應當編制修建性詳細規劃,用以指導各項建築和工程設施的設計和施工。 內容
根據建設部《城市規劃編制辦法》,修建性詳細規劃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1、建設條件分析及綜合技術經濟論證;
2、作出建築、道路和綠地等的空間布局和景觀規劃設計,布置總平面圖; 3、道路交通規劃設計; 4、綠地系統規劃設計;
5、工程管線規劃設計; 6、豎向規劃設計;
7、估算工程量、拆遷量和總造價,分析投資效益。 基礎資料
修建性詳細規劃可以由有關單位依據控制性詳細規劃及建設主管部門(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提出的規劃條件,委託城市規劃編制單位編制。
修建性詳細規劃需收集的基礎資料,除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基礎資料外,還應增加:
(一)控制性詳細規劃對本規劃地段的要求; (二)工程地質、水文地質等資料; (三)各類建築工程造價等資料。 修建性詳細規劃的成果
修建性詳細規劃的文件和圖紙
(一)修建性詳細規劃文件為規劃設計說明書;
(二)修建性詳細規劃圖包括:規劃地區現狀圖、規劃總平面圖、各項專業規劃圖、豎向規劃圖、反映規劃設計意圖的透視圖。圖紙比例為1/500--1/2000。 (一)規劃說明書
1、現狀條件分析;
2、規劃原則和總體構思; 3、用地布局;
4、空間組織和景觀特色要求; 5、道路和綠地系統規劃;
6、各項專業工程規劃及管網綜合; 7、豎向規劃;
8、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一般應包括以下各項: 1)總用地面積; 2)總建築面積;
3)住宅建築總面積,平均層數; 4)容積率、建築密度;
5)住宅建築容積率,建築密度; 6)綠地率。
7)工程量及投資估算。 (二)圖紙
1、規劃地段位置圖。標明規劃地段在城市的位置以及和周圍地區的關系; 2、規劃地段現狀圖。圖紙比例為1/500~1/2000,標明自然地形地貌、道路、綠化、工程管線及各類用地和建築的范圍、性質、層數、質量等;
3、規劃總平面圖。比例尺同上,圖上應標明規劃建築、綠地、道路、廣場、停車場、河湖水面的位置和范圍;
4、道路交通規劃圖。比例尺同上,圖上應標明道路的紅線位置、橫斷面,道路交叉點坐標、標高、停車場用地界線;
5、豎向規劃圖。比例尺同上,圖上標明道路交叉點、變坡點控制高程,室外地坪規劃標高;
6、單項或綜合工程管網規劃圖。比例尺同上,圖上應標明各類市政公用設施管線的平面位置、管徑、主要控制點標高,以及有關設施和構築物位置; 7、表達規劃設計意圖的模型或鳥瞰圖。
依據: http://jingyan..com/article/6181c3e054902d152ff15310.html
4、總體規劃
名詞定義
總體規劃定義:為整個社區或地區開發所作的綜合性文件。包括圖件、說明書和表格。
以上內容由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 :
是在一定區域內,根據國家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和當地自然、經濟、社會條件,對土地的開發、利用、治理、保護在空間上、時間上所做的總體安排和布局。通過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國家將土地資源在各產業部門進行合理配置,首先是在農業與非農業之間進行配置,其次在農業與非農業內部進行配置,如在農業內部的種植業、林業、牧業之間配置。另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還明確規定:國家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規定土地用途,將土地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量,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因此,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嚴格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土地用途使用土地。
城市總體規劃為了實現一定時期內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確定一個城市的性質、規模、發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協調城市空間和進行各項建設的綜合布局和全面安排,還包括選定規劃定額指標,制訂該市遠、近期目標及其實施步驟和措施等工作。
5、概念性規劃和總規,控規和詳規等有何區別,概念性規劃應該包括哪些內容?
答:概念性規劃是介於發展規劃和建設規劃之間的一種新的規劃,它強調思路的創新性、前瞻性和指導性。是屬於一種對旅遊宏觀發展思路的探討和研究。作為一種規劃設計的思維方法,它淡化了設計的表象,使規劃成為綱領性、戰略性的文件,指導和協調旅遊區的發展與建設。 1. 概念性規劃的內容
一般來說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對規劃區域的資源和客源市場進行分析和預測;確定規劃區的定位、發展方向和發展戰略;明確旅遊產品的開發方向、特色和主要內容;提出規劃區旅遊發展的重點項目,強調策劃的創新、個性和特色;提出相關要素發展的原則和方法等。從而在宏觀層面上對規劃區的旅遊發展勾勒理想藍圖。
2、旅遊規劃的主要類型有哪些?
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GB/T18971-2003《旅遊規劃通則》,旅遊規劃分為兩大類:一大類是旅遊(業)發展規劃,另一大類是旅遊區規劃。
旅遊發展規劃按規劃的范圍和政府管理層次分為全國旅遊業發展規劃、區域旅遊業發展規劃和地方旅遊業發展規劃。地方旅遊業發展規劃又可分為省級旅遊業發展規劃、地市級旅遊業發展規劃和縣級旅遊業發展規劃等。旅遊區規劃按規劃層次分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等。
概念性規劃是屬於一種對旅遊宏觀發展思路的探討和研究,作為一種規劃設計的思維方法,它淡化了設計的表象,使規劃成為綱領性、戰略性的文件,指導和協調旅遊區的發展與建設。概念性規劃並不追求體系的完整,更在乎理念的創新和前瞻性,是一種思維方法在規劃上的應用,滲透於規劃的各個環節之中,腳踏實地、立足現實、展望未來的工作。
概念性規劃是介於發展規劃和建設規劃之間的一種新的提法,它更不受現實條件的約束,而比較傾向於勾勒在最佳狀態下能達到的理想藍圖。他強調思路的創新性、前瞻性和指導性。
3、旅遊區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相互之間是什麼關系,有什麼不同?
答:旅遊區規劃按規劃層次分為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總體規劃到控制性詳細規劃然後到修建性詳細規劃,是由宏觀到微觀、由淺到深、由粗到細、由抽象到具體、由概念到表象的過程。
以景區大門為例:
在總體規劃中,只是用文字簡要描述大門的風格、大概位置等,沒有大門的圖紙;
在控制性詳細規劃中,具體說明大門的位置、形狀、尺寸、顏色等,並製作大門輪廓的示意圖;
在修建性詳細規劃中,大門的細節如材料、花紋、文字等都涉及到了,並會製作大門的標准圖紙,圖紙上看到的大門與以後造好的大門幾乎完全一致。也就是說,修建性詳細規劃上的大門圖紙再經過施工圖設計,建築施工後就會出現真實的大門!
Ⅸ 城市總體規劃成果包括哪些內容.請一一說出成果圖的名稱及主要表達的內容
(自1)城市總體規劃文本和附件
2)城市總體規劃的圖紙
市(縣)域城鎮布局現狀圖
城市現狀圖
用地評定圖
市(縣)域城鎮體系規劃圖
城市總體規劃圖
道路交通規劃圖
各項專業規劃圖
(3)圖紙比例:
大中城市為1/10000~1/25000,
小城市為1/5000~1/10000,
其中建制鎮為1/5000;
(4)期限
總體規劃20年
建制鎮總體規劃10至20年
Ⅹ 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成果深度要求包括( )。
正確答案:A,B,C
解析:本題主要考核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成果要求中,其成果表達深度回應滿足以下三方面的要求答,具體包括:(1)深化和細化城市總體規劃,將規劃意圖與規劃指標分解落實到街坊地塊的控制引導之中,保證城市規劃系統控制的要求;(2)控制性詳細規劃在進行項目開發建設行為的控制引導時,將控制條件、控制指標以及具體的控制引導要求落實到相應的開發地塊上,作為土地租讓、招議標底條件;(3)所規定的控制指標和各項控制要求可以為具體項目的修建性詳細規劃、具體的建築設計或景觀設計等個案建設提供規劃設計條件。掌握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成果要求,具體包括規劃成果內容、深度要求、規劃文本內容與深度要求、規劃圖紙內容與深度要求、附件的內容與深度要求、控制性詳細規劃強制性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