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任欣偉的科研成果
1、教育部「十一五」規劃課題「基於課程統整的學生科學素養培養研究」,於2009年立項,正在研究。
2、省規劃課題「新課程背景下學校文化的重建」於2010年12月結題。
3、 中央電教館專項課題「運用信息技術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性學習模式」於2006年結題,並被評為優秀項目。
4、省規劃課題「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於2007年結題。
5、省級課題「高中綜合科學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於2009年結題,成果獲一等獎。
6、國家級課題子課題「語文學科活動方式與教學策略研究」「組織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活動的研究」「誘思探究學科教學論應用研究」等3個課題於2007-2009年結題。
7、論文《我心目中的大學》2012年5月發表於中小學校長高峰論壇。
8、論文《常州一中所追求的教育》2011年入選《全國優秀高中與高校銜接培養拔尖創新人才論壇會刊》(清華大學委託北京教育音像報刊總社出版)。
9、論文《教育家應該有什麼樣的文化品位》(《成才導報》2008年第21期)
10、論文《校園文化建設要念好「三字經」》(《成才導報》2008年第21期)
11、論文《從民主管理走向共同管理》(《成才導報》2007年12月19日)
12、論文《把民主當作制度來建設》(《成才導報》2006年10月11日)
13、論文《把校慶當課程來建設》 (《成才導報》2006年第41期)
14、論文《站在新起點譜寫新篇章 》(《常州晚報》2006年2月)
15、論文《新時期教師隊伍建設的策略思考》(《精品教育導刊》2005年第9期)。
16、論文《要重視學校文化的重建》(《精品教育導刊》2005年第11期)。
17、論文《關於建立創新人才的教育培養體系的思考》(《南京大學學報》2002年3月)。
18、論文《關於基礎教育中素質教育的幾點理論探討》(《東南大學學報》2002年3月)。
19、專著《行走在教育理想和教育實踐之間》(江蘇人民出版社(主編)2008年)。
20、專著《誘思探究的光輝實踐》(遠方出版社(主編)2004年)
Ⅱ 江蘇省科技公共服務平台的定義是什麼
第一條 江蘇省科技公共服務平台(以下簡稱「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項目是省科技基礎設施建設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規范省公共服務平台的建設和運行管理,特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 科技公共服務平台是具有基礎性、開放性和公益性特徵,向社會提供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公共技術服務、創新創業服務的科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平台的建設旨在根據我省經濟、科技、社會發展中長期需求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特點,以科技資源集成開放和共建共享為目標,通過整合、集成、優化科技資源,完善相關基礎條件建設,提升公共技術服務能力,為我省高技術研究、產業技術創新、科技創新創業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
第三條 公共服務平台主要有向社會提供科技資源共享服務為主的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和提供公共技術服務為主的公共技術服務平台。按照組成方式,可分為多單位參與共建或具有多個功能子平台的網路化公共服務平台(以下簡稱網路化平台)和具有單一功能的單一性公共服務平台(以下簡稱單一性平台)。
第四條 公共服務平台圍繞我省科技發展中長期規劃和科技重點工作,按照「統籌規劃、整合集成、突出特色、共建共享」的原則,主要依託我省具備一定資源優勢、技術優勢和人才優勢的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創新服務機構等組織建設,堅持建設與管理並重,實行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
第五條 公共服務平台的主要任務是:
(一)對外提供科學儀器設備、自然資源、科學數據、科技文獻等科技資源共享服務,提供試驗驗證、測試考評、開發設計、科技成果轉化等技術服務。
(二)培養高素質、專業化的科技資源管理與技術支撐服務的人才隊伍。
(三)開展技術交流、技能培訓、國內外合作與交流等活動。
(四)探索社會公共資源的共享機制。
Ⅲ 吳震的成就
獲得的主要教學表彰/獎勵
研究主要以番茄、辣椒、黃瓜、大蒜等為對象,以蔬菜優質高產、高效節本的安全生產為目標,在蔬菜育苗技術、栽培生理、環境生理生態調控等方面開展廣泛研究,並取得良好效果。多次榮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江蘇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南京農業大學教學成果特等獎,及江蘇省優秀科技特派員、師德先進個人、教學質量標兵等榮譽稱號。
近期發表主要論文
主要論著(近3年來已發表的與本項目有關的主要論著目錄和獲得學術獎勵情況,按以下格式填寫)
1. 期刊論文:
Jiang Fangling, Jin Huiqing, Tian Jie, Cao Xue, Liu Min, Li Jieying,Wu Zhen*.The Effects of Exogenous H2O2 and AsA on Occurrence of Hyperhydricity and Proction and Localization of Endogenous ROS in Garlic Plantlet in Vitro. 中國科技論文在線, 2012, 201201-195.
Wu Z*,JIN Hui-Qing, JIANG Fang-Ling, TIAN Jie. The Occurrence of Hyperhydricity and Proction and Location of Endogenous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in the Garlic Plantlet in Vitro under Exogenous H2O2 Stress. 28th International Horticultural Congress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ISHC), 2010, Portugal Lisbon.
Wu Z*,Chen L J, Long Y J. Analysis of ultrastructure an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of hyperhydric garlic(Allium sativum L.)shoots. In Vitro Cell.Dev.Biol.-Plant, 2009, 45:483-490.
Z.Wu*,R.M.Song. Effects of Ethephon Treatment on the Soluble Protein, Isoenzymes, and Their Activities in Muskmelon(Cucumis melo L.var. reticulatus Naud.). Acta Horticulturae, ISHS 2008, (774): 329-338.
Z.Wu*,Y.J. Long, Q. Zhang and P.F. Li.Effect of Cold Treatment Time on Stem-Disc Culture of Garlic(Allium sativum L.). Acta Hort. 764, ISHS 2007, 213-218
胡宏敏,蔣芳玲,曹雪,吳震*,王廣龍. 黃瓜貝殼杉烯氧化酶基因CKO的克隆及其表達分析. 園藝學報.2012,39(6):1131-1140
田潔, 蔣芳玲, 劉敏, 吳震*. 外源H2O2處理對大蒜試管苗玻璃化發生及玻璃苗特性的影響. 中國科技論文在線, 2012, 201201-224.
張琳, 蔣芳玲, 熊超超, 孫萍萍, 靳慧卿, 田潔, 吳震*. 外源H2O2作用下大蒜試管苗活性氧代謝的變化及對AsA的響應. 園藝學報, 2011, 38(9): 1707–1716.
薄麗萍, 吳震*, 蔣芳玲, 徐金金, 吳漢花. 不結球白菜種子活力及抗氧化特性在人工老化過程中的變化. 西北植物學報, 2011, 31( 4) : 0724– 0730.
范伯聖, 蔣芳玲, 胡根金, 王東, 吳震*. 留蔓數和留果數對厚皮甜瓜植株根系活力及抗氧化特性的影響. 江蘇農業學報, 2011, 27( 2) : 382–389.
靳慧卿, 蔣芳玲, 張琳, 孫萍萍, 熊超超, 田潔, 吳震*. 外源H2O2對大蒜試管苗玻璃化及活性氧代謝動態變化的影響. 江西農業學報, 2010, 22(6):53–57.
郭菊葉, 蔣芳玲, 吳震*, 曾旋睿, 靳慧卿. 不同品種薹用大蒜花薹發育進程及其形態和解剖學觀察. 上海農業學報, 2009, 3:42–46.
曾旋睿, 蔣芳玲, 吳震*, 郭菊葉, 靳慧卿. 60Co–y射線輻照對大蒜試管苗增殖、生長及抗氧化特性的影響.西北農業學報, 2009, 18(6): 212–216.
黃俊, 郭世榮, 蔣芳玲, 陳嵐, 吳震*. 遮蔭處理及恢復光照對白菜生長及活性氧代謝的影響. 園藝學報, 2008, 35(5):753–756.
2.會議論文:
Jiang F L,Guo J Y,Wu Z*. 2010. The dynamic changes of inner hormones ring floral differentiation in bolting garlic cultivar. 28th International Horticultural Congress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ISHC), Portugal Lisbon. Oral presentation
Wu Z*,JIN H Q,Jiang F L, Tian J. 2010.The Occurrence of Hyperhydricity and Proction and Location of Endogenous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in the Garlic Plantlet in Vitro under Exogenous H2O2 Stress. 28th International Horticultural Congress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ISHC), Portugal Lisbon. 28th International Horticultural Congress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ISHC), Portugal Lisbon.
3.專著:
吳震,蔣芳玲.植物組培苗玻璃化.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392-396.(見《10000個科學難題——農業科學卷》,吳震.蔣芳玲為參編人)
吳震,翁忙玲、蔣芳玲.蔬菜育苗實用新技術百問百答.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
學生評價:
為人正派,襟懷坦盪,謙虛謹慎;十分關心學生,平易近人;一絲不苟,嚴於律已,工作忘我,勤勤懇懇;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受到學生的尊敬和愛戴。
Ⅳ 江蘇省建設工程類正高工好評嗎,需要哪些硬體條件,要答辯嗎
查看鎮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文件:
鎮江市住建局關於報送2014年度建設工程系列正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材料的通知
各轄市區住建(建設)局、市各有關單位:
根據今年建設工程職稱評審工作計劃,擬於10月中下旬召開省建設工程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會議,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對象
(一)在我市從事建設專業技術工作的人員,符合職稱評定相應標准要求的專業學歷、技術資歷和職稱資格等條件的人員,均可按規定的程序申報相應的專業技術資格。其中申報建設工程高級工程師、高級建築師、高級城市規劃師的人員為公務員身份。研究員級建設工程高級工程師、高級建築師、高級城市規劃師資格申報可不受戶籍、檔案、年齡、單位性質和身份的限制。
(二)已經離、退休的專業技術人員,現仍從事建設專業技術工作,且與用人單位訂立聘用合同,按照個人自願的原則,可對照相應資格條件並按規定程序申報相應的專業技術資格。
(三)從省外或中央直屬單位引進來我市工作的建設專業技術人員,其在原地區或原單位按國家規定取得的建設專業技術資格及專業工作年限應予認可,符合我省高一級建設專業資格申報條件的,可按規定程序直接申報。若本人自願,也可向建設專業評審委員會申報確認,經確認通過者,換發我省專業技術資格證書。
(四)留學回國人員需要申報建設專業技術資格的,可不受職稱、資歷及職稱計算機條件的限制,根據本人實際水平、能力和業績成果直接申報相應級別的建設專業技術資格。
(五)在我市工作的港、澳、台以及外籍人士,如本人自願,可按照資格條件向我省建設專業評審委員會申報評審建設專業技術資格。
二、申報和評審條件
申報和評審條件參閱《江蘇省建設工程高級工程師、高級建築師、高級城市規劃師資格條件(試行)》和《江蘇省建設工程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研究員級高級建築師、研究員級高級城市規劃師資格條件(試行)》(蘇職稱〔2010〕9號)文件規定。
三、申報組織
(一)各有關單位要積極做好此次申報的宣傳發動、資格初審等各項申報組織工作。2014年度建設工程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採取網上和紙質同時申報的方式,網上掃描件需與紙質一致。
(二)網上申報通過《江蘇省建設工程職稱管理服務平台》進行。參加本年度評審的申報人員,需要在申報網站上如實填寫各項申報信息,並按規定將有關紙質申報材料報送至鎮江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接受現場審核。
(三)網上申報時間:2014年7月1日09:00—7月27日16:00。
四、申報程序
(一)網上信息填報。登陸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網(www.jscin.gov.cn),在首頁左下角「在線辦事—信息系統」中點擊進入「江蘇省建設工程職稱管理服務平台」後,點擊網頁左下方「申報系統」欄目,進行申報信息填寫。或登錄江蘇建設人才網(www.jschr.gov.cn),點擊首頁左下角「江蘇省建設工程職稱管理服務平台」,進行申報信息填寫。
(二)申報材料列印。申報信息提交後,請及時在線列印材料。
(三)網上申報完成後,在規定的時間內將紙質材料送至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進行初審。
五、報送材料內容及要求
(一)《專業技術資格評審申報表》一式3份(通過申報系統列印)。用A3紙雙面列印,對折後用騎馬訂方式進行裝訂,並加蓋單位(人事或職稱部門)印章。
(二)《江蘇省申報建設專業高級工程師或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資格人員情況簡介表》1份。(通過申報系統列印)
(三)任現職以來的工作總結。一般應能反映本人任現職以來的工作情況、技術學術水平、工作能力。包括個人簡歷;參加過何種再教育(培訓、進修、學習)及目前的學識水平;主要工作業績及獎勵情況;論文、論著、譯著等作品情況;申報理由,說明符合「蘇職稱〔2010〕9號」文件中所對應的條款等。
(四)反映主要業績的專業技術工作報告、學術報告、成果證件、證明及輔助證明材料(包括獲獎證書、專利證書、任命文件、協議合同、竣工驗收單、圖紙以及公開發表的論文、成果鑒定證書等)。對科研立項課題,應提交立項申請表、階段性進行情況報告書(含主管部門組織的3位以上同行專家的審查和鑒定意見)。
(五)提交論文、著作、實例。合著的著作或譯著以及雜志只須附主要頁復印件(含封面、目錄、前言、有關編審人員的說明、出版刊號,以及申報人參與編寫章節的全文)。
(六)省專業技術人員《信息化素質培訓考核合格證》,或職稱計算機有效成績證明,或計算機專業大專學歷(含以上)證書。職稱計算機成績長期有效。
(七)學歷證書、學位證書、專業技術資格證書的原件及復印件。
(八)《繼續教育證書》(復印件)、參加繼續教育的有效證明材料,平均每年參加繼續教育不少於72學時,可以累計計算。
(九)已實施執業資格考試制度管理的專業,需提交執業資格證書及注冊登記證書(復印件)。
六、評審材料報送時間及收費標准
2014年8月6日至8月15日(休息日除外)為各單位材料集中報送時間,逾期不予受理。
報送地址:鎮江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組織人事處(正東路33號610室),聯系人:楊莉,聯系電話:85581829 13861351880。
根據江蘇省物價局、江蘇省財政廳《關於同意調整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收費標準的復函》(蘇價費函〔2002〕62號、蘇財綜〔2002〕61號)文件,每人收取評審費400元、面試答辯及論文鑒定費100元,共500元。請各有關單位在報送評審材料時將申報人員匯總表、紙質申報材料、照片一並報送,並繳納評審費用。
七、注意事項
(一)申報人員學歷資歷、工作經歷年限計算、業績成果、論文等材料均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學歷、資歷、職稱計算機應用能力應符合《資格條件(試行)》的有關要求,凡不符合要求的申報材料、申報手續不完備,我局不予受理。
(二)個人申報材料須經所在單位或人事代理機構或代為管理部門核實並加蓋公章。申報、核實過程中,要做到申報名單公開,業績成果公開,考核結果公開,在本單位公示。江蘇省建設工程職稱管理服務平台也將對個人申報資料相關內容對外公示,接受群眾監督。
(三)報送的材料除個人在工作總結中詳細闡述外,還必須有充分的證據(單位證明、文稿、獲獎證書以及有關旁證等)。對設計圖紙一般只需附圖簽,但要能夠表明項目名稱、規模、日期以及申報者在該項目中的作用、地位等。
(四)個人所承擔項目(課題、工作)的規模(重要性)以及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效果),必須附文件、單位證明、施工組織設計方案等材料;該項目(課題)階段性報告、鑒定報告;獲獎證明(獲獎文、獎勵證書、獎狀)或取得效益(如節省材料、獲得經濟效益、縮短工期等)、效果的證明;有關提出合理化建議、採取某些措施,從而確保質量(施工質量、檢測質量等)的證明;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的證書以及專利實施單位有關取得經濟效益的證明等。(五)已經離、退休的專業技術人員,現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須提供用人單位聘用合同。
(六)所報電子材料應與紙質材料保持一致,報送材料內容要與申報評審專業(學科)一致。報送材料中除本通知第五項中(一)、(二)項外,其它材料均須按目錄順序裝訂成冊,封面須有目錄和頁碼(通過申報系統列印),涉及書寫內容,字跡要清晰。
(七)申報者請附近期一寸(同上傳電子照片一致)免冠照片1張,照片背面標注單位、姓名、性別(勿污損)。
(八)上年度申報評審未獲通過者,其工作業績、業務水平沒有明顯改善的,原則上今年不得重復申報。
(九)根據評審要求,除資破、學破、轉評、機關工作人員以及研究員級申報人員必須答辯外,還有部分申報人員隨機抽取答辯,凡需要答辯而未參加答辯的,視為放棄本次評審。評審會召開前一周,將會在江蘇省建設工程職稱管理服務平台發布參加答辯信息。
(十)對偽造學歷、資歷,剽竊他人成果等弄虛作假者,將列入誠信體系黑名單,根據有關規定作延遲4年以上申報處理。
鎮江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14年4月21日
Ⅳ 張磊的項目與成果
·學術論文
「關於日本農村山區人居環境改善與更新的研究-以福岡縣築紫郡那珂川五座山地區為例」,日本建築學會計劃類論文集第602號P.73-80 2006年4月
「關於中國農村濱水地區人居環境改善與更新的研究-以中國南京市江心洲鎮永定村第二村民小組為例」,日本建築學會計劃類論文集第614號P.145-1522007年4月
·一般論文
「現代山村居住的變化過程」 日本建築學會九州支部研究報告第43號 P.553-556 2004年3月
「對比中·日·韓中高層集中式商品住宅-中高層集中式商品住宅的類別」日本建築學會九州支部研究報告第44號 P.1-4 2005年3月
「對比中·日·韓中高層集中式商品住宅-中高層集中式商品住宅的空間構成」日本建築學會九州支部研究報告第44號 P.5-8 2005年3月
「關於山村居住環境的更新進程和其相關要素的研究-新生活形態的形成和傳統居住形式的變化」 日本建築學會九州支部研究報告第44號 P.65-68 2005年3月
「關於中國居住環境的更新要素的研究-城市近郊農村地區的生活設備的普及和居住方式的變化」 日本建築學會九州支部研究報告第45號 P.17-20 2006年3月 分散式污水處理設備在中國城鎮建設中的普及與運用 (南京林業大學高層次人才基金項目2007)太倉市社會主義新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示範 江蘇省科技計劃項目(科技支撐計劃2008)海安縣海安鎮社會主義新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示範 江蘇省科技計劃項目(科技支撐計劃2008)漣水縣岔廟鎮社會主義新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示範 江蘇省科技計劃項目(科技支撐計劃2008)太湖水環境綜合治理一期工程,常州金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2009太湖水環境綜合治理二期工程,蘇州金庭、常州溧陽、鎮江句容、鎮江丹徒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2009
Ⅵ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的主要職責
(一)牽頭擬訂科技發展規劃和政策,起草相關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二)負責編制和組織實施基礎研究、科技支撐等各類科技計劃,負責統籌協調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重大社會公益性技術研究及關鍵技術、共性技術研究,牽頭組織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重要領域的重大關鍵技術攻關,協調推動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組織實施,負責本級科技部門經費預決算及經費使用的監督管理。
(三)提出科技體制改革的政策和措施建議,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工作和區域創新體系建設。
(四)指導重大研發機構、重點實驗室、科技公共服務平台、企業院士工作站等科技基礎設施的建設,提出科研條件保障的規劃和政策建議,推進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和科技資源共享,審核相關科研機構的組建和調整,優化科研機構布局,聯系駐江蘇的中央部屬科研院所的有關工作。
(五)會同有關部門擬訂高新技術發展及其產業化的政策措施,指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等各類科技創新創業載體的建設。
(六)牽頭擬訂促進產學研結合的政策措施,指導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會同有關部門擬訂激勵企業創新的政策措施,推動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
(七)組織擬訂科技促進農村和社會發展的政策措施,組織實施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工作,指導科技示範推廣基地的建設,促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農村建設和社會建設。
(八)負責科學技術獎評審的組織工作,會同有關部門擬訂科技人才隊伍建設規劃,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九)制定科普規劃和政策,擬訂促進技術市場、科技中介組織發展政策,制定科技保密管理辦法,負責相關科技評估管理和科技統計管理。
(十)制定科技合作和交流的政策措施,組織開展國際技術轉移工作,根據省政府授權,承辦全省對外科技交流合作中有關團組、人員出國(境)審批事項。
(十一)承辦省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Ⅶ 江蘇江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怎麼樣
連續多年被評為「江蘇省知名承包商」、「江蘇省開放型經濟先進企業」、「全國質量管理金屋獎」單位、全國重合同守信用企業。連續多年被中國建築業協會和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評為全國優秀施工企業、全國建築業科技進步與技術創新先進企業、全國建築業AAA級誠信企業,全國建築業信息宣傳先進集體,同時還被中國建築業協會授予創魯班獎工程特別榮譽企業稱號。
Ⅷ 朱喜鋼的科研成果
主持建設部城鎮體系規劃改革全國試點項目以及浙江省市域總體規劃試點項目等。主持完成浙江省政府全省小城鎮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研究課題。承擔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出版專著《城市空間集中與分散論》,提出「城市空間有機集中理論」並指導規劃實踐,發表論文數十篇。主要包括: 概念規劃:從宏觀走向微觀——南京市廣州路科技街概念規劃 《規劃師》2005、3朱喜鋼等 城市地理學空間研究的新視角,《人文地理》2006、6 朱喜鋼 張曄 馬彬強; 城市發展的國際經驗與轉型對策,《光明日報——理論周刊》2006年9月18日 朱喜鋼 丁文靜; 新時期區域規劃的有益探索——以土地資源要素整合為基礎的嘉興市域總體規劃實踐,首屆中國城市發展與規劃國際年會,《中國城市發展與規劃論文集》中國城市出版社 2006; 人均3000美元時期的城市發展研究——國際比較及對長江三角洲的啟示,《城市規劃》2006、10 丁文靜、朱喜鋼; 西南英格蘭鄉村規劃對我國城鄉統籌規劃的啟示,《城市問題》2006、5 胡娟 朱喜鋼; 溫州產業轉型方向遴選研究,《山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9 劉宏燕 朱喜鋼 張培剛; 區域和城鄉統籌視角下的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06、2 葛廣宇 朱喜鋼 馬國強; 區域中心城市區位選擇的模型研究——以嘉興市為例,《山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6 馬國強 朱喜鋼; 基於城鄉一體化視角的市域空間結構規劃——以浙江省嘉興市為例,《山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6 馮靜 朱喜鋼; 「京滬高鐵的機遇與挑戰-----江蘇視角的「雙刃劍」效應」,《科學時報》2007、11、12,朱喜鋼 「物權法氛圍中的城市規劃」,《城市規劃》2008.1朱喜鋼等 新時期縣(市)域總體規劃編制的探索—以嘉興市為例 《城市規劃》2008.9朱喜鋼等 《城鄉規劃法》的十大亮點《北京城市規劃》2008.2朱喜鋼等 建築設計與城市設計的融合——以太倉商圈概念設計為例《城市建築》2008.2朱喜鋼等 《物權法》與城市白線制度——城市濱水空間公共權益的保護,《規劃師》,朱喜鋼;等2009(9) 高層建築:城市與時俱進的名片,《城市建築》朱喜鋼,2009(10) 西方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研究回顧及進展,《地理科學進展》,徐旳;朱喜鋼;李唯,2009(1) 南京城市社會區空間結構——基於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的因子生態分析,《地理研究》,徐旳;汪珠;朱喜鋼;李唯,2009(2) 封閉社區的形成機理與社會空間效應,《城市問題》,徐旳;宋偉軒;朱喜鋼;吳啟焰,2009(7) 城市濱水空間公共性現狀與規劃思考,《城市發展研究》,宋偉軒;徐岩;朱喜鋼,2009(7) 人口變動、住房與城市,《國際城市規劃》,費里亞爾·德羅索;王苑;朱喜鋼,2009(4) 新時期南京居住社會空間的「雙重碎片化」,《現代城市研究》,宋偉軒;朱喜鋼,2009(9) 中國封閉社區——社會分異的消極空間響應,《規劃師》,宋偉軒;朱喜鋼,2009(11) 城市濱水空間生產的效益與公平,《國際城市規劃》,宋偉軒;朱喜鋼;吳啟焰,2009(6)
Ⅸ 江蘇省科學技術廳的領導介紹
徐南平:省政協副主席,省政府黨組成員,省科技創新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省科技廳廳長、黨組書記
主持全面工作,分管幹部、綜合計劃、黨風廉政建設工作。
王秦:常務副廳長、黨組副書記(正廳級)
負責科技廳常務工作,分管辦公室(省國防動員委員會科技動員辦公室)、發展計劃與財務處、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處
曹蘇民:副廳長、黨組副書記
協助廳長負責日常工作,分管科技成果與技術市場處(科技保密辦公室)、國際科技合作處、老幹部處。
陶靜:省紀委駐省科技廳紀檢組長、廳黨組成員
分管人事處、直屬機關黨委、紀檢組(監察室、審計處)。
夏冰:副廳長、黨組成員
分管政策法規與體制改革處、社會發展與基礎研究處、科技宣傳與調研辦公室。
蔣躍建:副廳長、黨組成員
分管科技機構與條件處、農村科技處、產學研合作處。
朱宇:省知識產權局局長、黨組書記、廳黨組成員
主持省知識產權局全面工作。
周貢生:副巡視員
協助分管農村科技處
姜民:副巡視員協助分管老幹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