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哪些關於網路謠言的典型案例
1、柑橘蛆蟲事件。
2、」地震」傳言令山西數百萬受驚民眾。
3、「爆炸謠言」導致江蘇鹽城群眾大逃亡和部分民眾遇難。
B. 網路謠言的研究內容
本次研究主旨是理清謠言本質,探討網路謠言規制邊界。通過將謠言放置於網路這一前提下,分析謠言在網路時代的新表現,並基於此種表現通過實證研究的方法發現,網路謠言法律規制實效與問題,並最終提出完善網路謠言規制的模式。文章試圖回應兩個問題:「在網路時代如何看待網路謠言」和「在網路時代如何規制網路謠言」。 首先,本文是以公共領域視角談論網路謠言。公共領域與謠言存在相關關系。當人從家庭走向社會,人的私人生活與公共生活分離後,謠言與公共領域結伴而生。公共領域經過發展最終形成的是介於國家和社會之間的一個公共空間。互聯網發展至今,也經歷過幾個根本性的變革,這體現在互聯網從工具到空間的存在轉換,從網路精英到網路大眾的主體轉換,以及從數字化個人到數字化群體的生活方式轉化。互聯網實現這三種轉換,最終形成一個有別於國家和社會,由平等網路參與者擔當主體的群體性公共空間。從這個角度上講,互聯網可以被認為網路或虛擬的公共領域
C. 英語作文 關於網路謠言
Online Rumors
No one can have failed to notice the fact that Internet rumors have been a grave problem confronting us. Groundless allegations flood the Internet. Taking a look around, we can find examples too many to enumerate: scandals of both famous and unknown people, fake forecast of earthquakes and the like.
Internet rumors will definitely result in severe consequences if we keep turning a blind eye to them. First and foremost, made-up scandals directly infringe upon citizens' rights, affecting their daily life and ruining their public image. Besides, the dissemination of such rumors as those about social or natural disasters causes panic and disorder among society. Last but not least, the spread of rumors on the Internet will undermine the credibility of the net to such a degree that people will no longer trust it in the future.
Given the seriousness of this problem, effective steps must be adopted before the situation deteriorates. First, it is imperative that laws and regulations be enacted and executed to stop the proc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Internet rumors. For instance, real-name system should be introced as soon as possible. Secondly, people should be ecated to identify and reject groundless allegations. With severe laws and a conscious public, it will only be a matter of time for Internet rumors to be eradicated.
D. 國外如何治理網路謠言:美國嚴懲網上造謠
博客、微博、臉譜等新興社交工具是近年來美國網路謠言的主要溫床。這些新型社交工具的流行,一方面極大地促進了美國人對社會事務的參與,同時也無法避免地給網上造謠創造了更多的生存空間。美國對這方面的懲治也是相當嚴厲的。2010年,發生在美國馬里蘭州的普林斯案就是相當典型的案例。年僅15歲的少女普林斯因同學在其臉譜頁面上留下大量不實的污言穢語而自殺,肇事者被判處緩刑或社區勞動。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站臉譜也注意到這個問題,開始大力推進實名制,以制止網路犯罪和在線霸凌。2011年,美國俄勒岡州一個網民發表數篇博客文章,造謠稱某企業高管在處理一起破產業務時行為不檢。該企業不久後對這個網民提出誹謗訴訟,要求賠償1000萬美元。
E. 網路謠言有哪些規律
網路謠言往往有這些規律:
一是有意編造,別有用心。造謠者罔顧事實,憑空捏造所謂真相,甚至自導自演,炮製圖片視頻等「證據」,以謀取不正當利益。
二是偷換概念,混淆視聽。造謠者利用誇張、歪曲的加工手段,模糊事實本原和全貌,頻繁使用「有毒」、「致癌」、「致死」等刺激性語言,愚弄公眾認知。
F. 跪下來求了! 關於網路謠言治理的英文文獻。有的大哥大姐一定要猛戳進來
相關外文文獻有,翻譯沒有,翻譯得靠你自己了,如果需要回復郵箱地址即可,希望能滿足你的需要,能幫到你,多多給點懸賞分吧,急用的話請多選賞點分吧,這樣更多的知友才會及時幫到你,我找到也是很花時間的,直接網路私信或者Hi中留言貼出你需要的問題的鏈接地址及郵箱地址
相關外文文獻已發送到郵箱,翻譯沒有,翻譯得靠你自己了,希望能滿足你的需要,能幫到你,多多給點懸賞分吧,急用的話請多選賞點分吧,這樣更多的知友才會及時幫到你,我找到也是很花時間的
G. 網路謠言的各國嚴打
各種形式的網路謠言是世界各國政府面臨的共同問題。在打擊網路謠言方面,各國的立場是一致的:嚴厲打擊,決不手軟。在這方面,各國依據本國實際,不斷探索、大膽實踐。總體來講,各國打擊網路謠言行動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政府主導型、行業協會主導型與社會公眾主導型。 媒體發展管理局適時查處謠言,直至以誹謗罪起訴
新加坡的互聯網普及率很高。網路的盛行帶來了很多便利,也帶來了網路謠言等社會問題。如何監控網路謠言,防患於未然,成為政府的一大關注點。
1996年,新加坡廣播管理局被相關法規授權管理網路信息。2003年,根據修改的互聯網相關法規,新加坡媒體發展管理局接替廣播管理局,履行網路信息管理的職能。該局鼓勵網路行業建立自己的評判標准。如果發現網路謠言,該局會適時查處,嚴重造謠的還會被以誹謗罪起訴。 130項法律、法規規制網路傳播內容
2010年5月7日,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發布的一項調查表明,有32%的美國青少年曾經有過被人在網上散播謠言、未經允許公布私人電子郵件、收到威脅性信息、未經允許上載令人難堪照片等欺凌和騷擾的經歷。
為有效管理互聯網,美國國會及政府各部門先後通過了《聯邦禁止利用電腦犯罪法》、《電腦犯罪法》、《通訊正當行為法》、《兒童互聯網保護法》等約130項相關法律、法規,對包括謠言在內的網路傳播內容加以規制。
美國各州、市也相繼通過相關法規。紐約已通過立法懲治散布有關銀行金融狀況謠言的行為。2012年1月1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正式生效的一項新法規定,校方有權將有利用互聯網散布謠言等「欺凌行為」的學生予以停學或開除。 散布虛假、欺詐信息最高可判3年有期徒刑
2000年6月,印度頒布《信息技術法》,涉及刑事訴訟、行政管理等內容。2008年孟買連環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後,印度對該法作出修訂,規定對在網上散布虛假、欺詐信息的個人最高可判處3年有期徒刑,對故意利用計算機技術、破壞國家安全或對人民實施恐怖主義行為者,可判處有期徒刑直至終身監禁。
2011年,印度再次修訂《信息技術法》,重點加強對網站的規范管理,規定印度政府有關部門有權查封可疑網站和刪除內容,網站則應當在接到通知36小時內刪除不良內容,同時網站運營商還需要在聲明中清楚告知用戶,不得發布有關煽動民族仇恨、威脅國家團結與公共秩序的內容。2010年9月起,印度政府為維護國家安全,要求對黑莓郵件、即時通訊等通訊軟體,以及臉譜和推特等社交網路平台進行監控,並多次要求上述網路運營商協助政府刪除涉嫌違法網路內容。 謠言治理是整個社會危機管理的一部分
在英國,謠言治理是整個社會危機管理的一部分。為此,英國在社區設立了公民咨詢局,主要職責就是向民眾答疑解惑,對社會問題正本清源。
公民咨詢局是政府免費提供法律咨詢的機構,工作人員大多是來自社會不同領域的、具有專業知識的志願者。公民咨詢局與政府、議會等各方面聯系密切,因此能保證在提供咨詢時具有權威性。同時,民眾通過公民咨詢局,還能更直接找到相關部門,提高民眾與有關部門的溝通效率,擴大知情權。
英國的實踐證明,謠言控制中心或咨詢中心在社會動盪、自然災害等危機時刻能及時把真實信息傳播出去,從而達到社區和諧、社會穩定的作用。在一些特殊歷史時期,為確保社會穩定,北愛爾蘭還曾發動過「反謠言、反恐嚇」運動。 通訊和信息部、國家電信委員會嚴打借謠言干擾行政之舉
委內瑞拉飽受各種謠言的困擾,輿論斗爭激烈。委內瑞拉不久將舉行總統大選,挑起公共不滿的謊言再度回潮。
2013年2月4日,委內瑞拉石油公司東部輸油管道破裂,造成莫納加斯州府馬圖林市區停水。委內瑞拉政府數日後宣布,已經對95%的污染地區進行了清理。然而,委內瑞拉反對派控制的卡拉沃沃州隨後稱,中部水廠從被污染的巴倫西亞湖提取水源,經水廠做簡單消毒後直接向居民供水,造成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周邊地區大面積飲水污染。該州要求中央政府宣布緊急狀態。一時間,反對派媒體各顯神通,放大「污染災情」。CNN西班牙語頻道也加入到了傳播行列。
查韋斯總統將此類謠言定義為「媒體恐怖主義」。委內瑞拉檢察部進行調查,要求媒體在報道此事時提供相關證據。最後,委內瑞拉檢察長發表電話講話,以確鑿的證據說明供水符合飲用標准。委內瑞拉環境部長詳細介紹了飲用水處理經過。事態逐步平息。
為打擊散布謠言、干擾政府行政之舉,委內瑞拉政府成立了專門機構:通訊和信息部,負責新聞管理和新聞發布;國家電信委員會,管理信息傳播。國會還頒布電台、電視台、電子媒體社會責任法,規范全國所有電台、電視台的行為,尤其對網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委內瑞拉還關閉了傳播謠言的私人電台電視台,並在國際電視台開辟專門欄目,澄清各種傳聞。 培訓「抵制謠言代理人」,向社區鄰里傳播真相
西班牙巴塞羅那市政府設立了「抵制謠言代理人」崗位,招募和培訓工作人員,專門從事破除謠言和向社區鄰里傳播真相的工作。公民在日常生活或旅行途中遇到謠言,也有即時辨析的途徑。
抵制謠言代理人擁有全面准確的信息,這為他們破解謠言提供了基礎。例如,有人抱怨「當前享受公寓補助的都是外國移民」時,抵制謠言代理人迅速加以澄清:「今天收到公寓補助的人中,外國移民比例為1/20。」
當前,巴塞羅那已有350餘名抵制謠言代理人。該市的做法得到了加泰羅尼亞地區其他城市的認可,希臘和瑞士一些城市也對此感興趣並打算向巴塞羅那學習。 《電子通訊基本法》嚴懲危害公共利益的虛假信息散播者
2008年4月,韓國與美國就進口美國牛肉談判達成協議,有關美國牛肉有瘋牛病隱患的傳言在網路大肆傳播,韓國MBC電視台還製作了相關節目,導致民眾開展了反對進口美國牛肉的強烈示威和集會活動,持續兩個多月。韓國檢方經過調查認為,MBC電視台有關節目的核心內容是虛假的,隨即對電視台相關負責人予以起訴。
同年12月底,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韓國一普通公司職員朴大成在網上發布消息稱,韓國各大金融機構發布緊急命令,禁止企業買入美元,以避免韓元過度貶值。韓國股市、匯市一片恐慌。韓國各大金融機構紛紛表示,該消息為虛假消息,檢方隨後起訴了朴大成。
上述兩起事件發生後,立法機關抓緊研究制訂更加嚴格的法規,以對發布謠言者進行處罰。當前,韓國《電子通訊基本法》規定,以危害公共利益為目的,利用電子通訊設備公然散播虛假信息的人,將被處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並繳納5000萬韓元(1美元約合1138韓元)以下罰款。 韋拉克魯斯州和塔巴斯科州為打擊謠言修訂刑法
前不久,墨西哥韋拉克魯斯州兩名教師利用社交網站散布消息,稱部分學校遭到襲擊,學生被綁架,從而引發社會恐慌,造成該州交通癱瘓。為了打擊類似的謠言,該州通過了刑法修正案:任何人以任何方式造謠稱存在爆炸裝置、武裝襲擊以及可能造成人體傷害的化學、生物或有毒物質,造成社會秩序混亂的,可處以1年至4年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塔巴斯科州議會也通過了刑法修正條款:對利用電話或其他大眾傳播手段,散布虛假警報或緊急情況信息,危害社會穩定或引發社會混亂的,處以6個月到2年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總務省通過行業協會發布防止謠言傳播指令
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後,關於地震及福島核事故的各種謠言在網路上迅速流傳,給國民造成極大恐慌。
日本總務省發布通知,要求「電氣通信事業者相關團體」所管轄的電氣通信事業者在保證報道的同時,採取為大眾所知的必要措施,以消除謠言的危害。電氣通信事業者相關團體包括電氣通信事業者協會、電子通信服務協會、日本網際網路接入商協會以及日本有線電視聯盟等。
日本是注重行業協會組織的國家,各企業都要加入到行業所在的協會之中,並聽從各行業協會的指令,電話、電視、網路等領域也都有各自的行業協會。行業協會大都歸總務省管轄,總務省通過對行業協會發布通知,從而間接管理電話、電視、網路等,防止謠言的傳播。 網路服務提供商簽署協議,保證不傳播謠言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早對互聯網進行完善管理的國家之一,而打擊、防範謠言則是其互聯網管理的重點內容之一。
澳大利亞對網路管理的法規由政府、行業和受眾代表共同制訂。澳大利亞網路服務提供商與政府傳播和媒體管理局簽署協議,保證不傳播謠言、垃圾郵件等。傳播和媒體管理局還向網路服務商提供過濾軟體,以保證協議的有效執行。 網民和記者成立辟謠網站,提供真實信息
謠言的危害讓法國人震驚。2011年9月30日,法國各地數百名中學生沖上街頭,抗議教育部門取消一個月的假期。法國教育部門表示從沒有這樣的決定。原來,只是教育部會議上,曾有人提出將學校假期縮短15天,結果被訛傳並導致抗議活動。
針對各種謠言,法國一些網民和記者自發成立了「停止傳謠」等辟謠網站。該網站的主頁上寫著:「本網旨在利用網路提供真實信息,替代那些口耳相傳的虛假信息。請速將您認為是謠言的信息告知我們,如果核實確為謠傳,本網即會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