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fis數字金礦 騙局,我投資10000元六個月都過去,本金都沒來。
呵呵
我親戚當時3月份入的
認為到現在本金可以要翻三倍怎麼勸都不聽
哪有這么天生掉餡餅的好事
B. 老闆拖欠工資求幫助!!!我們在金礦幹活、我們65人我們來到這幹了1個月、突然金礦轉讓、現在工資也不
集體去工商局說下情況
C. 百度採金礦騙局揭秘
其實很簡單,這個程序,某幾個托已經破解。金礦的道理很簡單,從創建金礦開始,就已經將金額分好,而按照順序買進,就分別對應不同金額,而這時候,拖就可以輕松等待時機下注了。當然游有些人會問,有幾個看起來很像托的,也沒看見一直在贏,精彩的來了,很簡單,因為剛好有人運氣好買進來,搶了他的位置了。而且一般像金礦這樣的程序,基本程序猿是托的可能性非常大
D. 金礦投資十年十倍是騙局嗎
男要入對行,選擇大於努力,整了三年放棄了,可以交流
E. 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的興鑫金礦會不會是假的
青龍滿族自治縣的興鑫金礦是投資人上當最多、官司最長、投資效益最差的金礦。讓我們一起來揭開秦皇島興鑫金礦及法人代表李德慶的面具!
青龍滿族自治縣興鑫金礦(簡稱興鑫金礦)位於秦皇島市青龍縣安子嶺鄉干樹溝村,自1994年開辦至今已有17年。然而,17年來,興鑫金礦基本沒有進行過什麼像樣的生產活動。興鑫金礦及其法人代表李德慶多年來的主要活動軌跡就是:行騙——得手——進行訴訟——再行騙。可以說,興鑫金礦的歷史就是一個不斷行騙的歷史。綜觀中國十幾萬家礦山企業,像這樣的企業在歷經十多年的行騙史後還能夠存在,確實堪稱「奇跡」。十多年來,由於憧憬伴隨著金價的上漲興鑫金礦所帶來的豐厚回報,由於輕信金礦的法人代表李德慶天花亂墜的行騙伎倆,由於不了解興鑫金礦內外極為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和巨額債務而上當受騙的投資人至少在數十人以上,受騙金額至少達千萬元。並且直到現在,李德慶還在堂而皇之甚至變本加厲地叫價三億元對外轉讓金礦。那麼,興鑫金礦的實際狀況到底如何呢,它到底有沒有投資價值,對於投資人而言它是天堂還是陷阱,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樣的騙子公司能夠生存至今依然不倒呢?就讓我們穿越籠罩在興鑫金礦上的層層迷霧,撕下它的美麗面紗,揭開它的重重黑幕,告訴你一個真實的興鑫金礦吧。
興鑫金礦成立於1994年,擁有采礦權的礦區面積僅為0.51平方公里,深度為400米標高到100米標高。興鑫金礦有探明的小脈17條,其中有1/3在界外。界內已經基本采空,底下的礦脈已被周邊礦主越界開采,蠶食殆盡。該礦剩餘黃金資源對外謊稱7噸,其實有沒有3噸都是一個未知數。該礦平均品位大致為2-3克,礦脈平均厚度0.5-0.8米,現有資料、圖紙都做過手腳,基本不實。十多年來,李德慶為了行騙,將該礦的采礦權、股權對投資人重復作過多次質押擔保。而除了采礦權之外,興鑫金礦沒有其他任何財產。可以說,這個企業多年前就已經是資不抵債了。現在,該礦因債務問題還有多人守住礦山,任何人不經允許不許上山。礦山上除了幾間破房之外,一無所有,也看不到任何礦脈。這個唯一尚有點價值的采礦權,就成了李德慶行騙的道具和籌碼。
由於多年來行騙屢屢得手,李德慶的胃口也越來越大。就是這樣的一個礦,李德慶現在卻以整合10平方公里礦區為誘餌從兩千萬元叫價到了三個億。了解內情的人聽到這個價碼後,只能是一笑置之,因為這根本就是天方夜譚,畫餅充飢。國土資源部明文規定,一個區塊上的礦要由有實力的企業進行整合。試問,這個早就資不抵債的興鑫金礦有什麼實力?李德慶多年來一直是以行騙為生的,甚至自己吃飯、看病的錢都是靠騙得來的。如果政府有關機構將礦區規劃給興鑫金礦進行整合,那麼興鑫金礦又拿什麼來進行整合?在原有的0.51平方公里礦區歷經十餘年不但未進行全面的勘探和開采,而且債台高築,官司纏身,矛盾重重,成為當地的一個主要的社會不安定因素的情況下,由興鑫金礦去整合10平方公里礦區根本就是異想天開,結果只能帶來更大、更嚴重的問題。所謂整合,也只能成為李德慶繼續行騙的一個噱頭和蒙騙更多投資者的戲碼。
那麼這個李德慶究竟有何德何能,竟然能夠詐騙如此多的投資人,那麼我們就來看看李德慶的真實面目吧。李德慶現已60多歲,作為興鑫金礦的創辦人和曾經的法定代表人,此人道德敗壞,人品低劣,是一個以詐騙為生的徹頭徹尾的騙子。由於酒色過度,導致百病纏身,肝病、肺病極其嚴重,已經是風燭殘年,不得不長期住院治療,生活和醫療花費巨大。但就這么一個不起眼的人,憑借著著如簧的巧舌,在十幾年的時間里,以金礦為釣餌詐騙了幾十名投資人,騙取了巨額財產。此人能說會道,善於表演,口口聲聲有這樣那樣的雄心和抱負,往往會給你描繪了一幅相當宏偉的藍圖,並拿出一些虛構的資料作為依據。乍一聽非常有迷惑性,似乎大有把興鑫金礦做成中國的淡水河谷、必和必拓之勢,讓你不由得熱血沸騰,信心百倍。簡直就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只要投入一點資金,就會財源滾滾。讓你看起來,這個興鑫金礦似乎就是一隻會下金蛋的雞,只要你給這只雞買些飼料,它就會開始給你不斷地下金蛋,帶給你豐厚無比的回報。這就是李德慶慣用的先「引蛇出洞」,進而「過河拆橋」的手段,讓你的投資有去無回。而如果你受騙之後還想討要個說法,那麼他們就會心狠手辣,不擇手段,楊斌等投資人甚至因此被打傷打殘。
對於李德慶來說,行騙已經成了一種職業,一種本能。在興鑫金礦17年的歷史中,發生的大大小小的案件已經多達二十多起。並且每起案件都歷經一審、二審、再審、申訴等法律程序,目前還有多起案件尚未審結。被李德慶詐騙的幾十人,每個人都曾經給他錢打官司,幫他冶病,給他生活費,給他投資。李德慶則以金礦為籌碼不斷許願給投資人高額回報,給金礦的股權,給豐厚的利益,共騙得資金一千多萬元用於揮霍。如計算利息,投資人的本利損失已經超過一億元。而興鑫金礦按照目前市場行情一噸黃金儲量二千萬元算,興鑫金礦只值二千多萬元。李德慶在多年的行騙過程中,通過收買、行賄欺詐、誘騙、暴力打壓等違法手段,非法獲取錢財,早已觸犯了刑法,司法部門應當予以徹查。
事實上,即使興鑫金礦礦區內所有的資源都全部開采出來,都不足以償還該礦所欠的各種債務,該礦根本不具有任何投資價值。興鑫金礦就是一個無底洞,一旦輕信李德慶的謊言,受他的誘惑而投資,那就只能墜入深淵,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投資只能是有去無回。這是十多年來多少人以親身經歷得出的血淚教訓。
興鑫金礦目前已經基本核實的債務就有數千萬元之多,更不要說數額巨大的隱性債務了。甚至連礦區及周邊農村的補償等款項都拖欠至今。浙江吉利公司購買興鑫金礦後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之中就是一個擺在面前的活生生的例證。進,興鑫金礦開采所需各種手續不完備,地質資料不完善,設施設備一無所有,法律關系極為復雜,債務數額特別巨大,各種糾紛和官司不斷,並且債權人得知吉利公司接手興鑫金礦的消息後蜂擁而上導致無法開展工作,僅僅債務的核實就是一個非常繁重和復雜的工作。直到現在一直有債權人守住礦山,不解決其問題就不讓包括吉利公司在內的任何人上山,恢復生產根本無從談起。而這些問題是李德慶長期以來惡意經營和欺詐的結果,沒有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沒有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是根本不可能解決的。退,前期投入無法收回,更主要的是對這個爛攤子無人接盤。在這種情況下,李德慶拋出所謂整合10平方公里礦區的誘餌,叫價三個億轉讓興鑫金礦。這根本就是在不顧客觀事實撒一個彌天大謊,而且興鑫金礦的股權結構極為復雜,目前還有有關股權的訴訟尚未審結,李德慶根本無權擅自對外轉讓興鑫金礦。實事求是地說,興鑫金礦根本就是一個負資產,誰買誰倒霉,買到的只是打不完的官司,還不完的債務,解決不完的問題。以吉利公司資金之雄厚、實力之強大、人脈之豐沛、投入之巨大,通過收購股權的方式控制和入主興鑫金礦後,尚且被各方面層出不窮的問題和債務搞得焦頭爛額,陷入多起糾紛、訴訟和各種問題之中而難以脫身。更何況是其他的投資人呢,後果是可想而知的。關於這一點,只要投資方認真搞一下盡職調查,問問當地各級法院、問問縣鄉政府和村委會,問問當地的村民,問問楊斌,問問承德的王建軍、吉利的李胥兵、北京的王彬,興鑫金礦和李德慶的謊言就會被戳穿。
像興鑫金礦這么一個背信棄義、詐騙了幾十個人,矛盾糾紛不斷的礦還能屢屢在官司中佔便宜,李德慶的慣用伎倆就是借力使力,過河拆橋。他先是許諾以大利,拉有實力的人為他去打壓投資人,幫他贏得官司,給他錢用。事成之後,李德慶就會過河拆橋,把幫過他的人棄之一旁,又去找新的投資人或不知情的人來騙,來幫他。反正中國人多,每個省每年只騙一家,一輩子也騙不完。加之被騙的人只打官司,並不在網上及其他公共媒體上公開揭露,導致信息不對稱,所以李德慶能夠屢屢得手。
興鑫金礦的不法經濟活動早已超出經濟范疇,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這個企業就是一個毒瘤,沒有任何存在的價值。因興鑫金礦引發的一系列案件說明我們的政府部門和司法機關工作中還有很大的疏漏,甚至還涉及到違法違規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把礦區的整合權給興鑫金礦,給李德慶,無異於抱薪救火。可以預見,上當受騙的人只會越來越多,官司會越來越多,影響社會安定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嚴重。
為了社會的和諧,為了避免更多的投資人上當受騙,為了促進健康誠信的市場交易秩序的建立,特將興鑫金礦的有關內情公布於社會。
F. 新疆金礦騙局
新疆投資的施國太在考察的過程中,得知阿勒泰地區清河縣具有一座黃金儲備達到2617kg的富礦,在得到了當地政府積極游說和投資優惠的保證後,對於相關的文件進行了查驗。並在2007年10月1日與王崗等人簽訂了《項目合作的協議書》,以及《合作協議》和《股權轉讓》的協議,並於2007年10月1日至2007年10月11日之間分別匯入了200萬、1860萬和1440萬的轉讓款,合計轉讓款達到了3500萬人民幣。在受害人投入巨資,准備進行礦山工程的開發和施工過程中,卻發現其購買的托庫塗金礦實際提供的報告和圖紙都與實際嚴重不符,其中的黃金儲量更是相差將近20倍。新疆有色地質勘查局706隊完成的項目的普查顯示該礦的黃金儲量為147kg,這與原來的洽談,以及提供的黃金八支隊的報告明顯不符。原來之前提供的黃金儲量的報告,以及圖紙均系王崗等人的偽造。(烏魯木齊市公安局、阿勒泰地區公安局曾向黃金八支隊取證,證實黃金八支隊未出具過涉案報告,這些報告系王崗等人偽造)。原來此礦的采礦權是2006年王崗以60萬元從國土資源廳取得(采礦權)。
三年尋訪,兩地會審仍無果?
在2007年到2010年的三年時間里,施先生多次進行取證、追款、舉報和控告,但是其追討合同款並沒有取得任何效果。在確認無效的情況下,2010年4月施國太向新疆公安廳進行報案,後經公安廳指定為烏魯木齊公安局辦理。烏市公安局在刑偵中確認黃金八支隊證實「沒有出具過托庫吐拜金礦的普查地質報告」,並對於王崗等人以詐騙罪進行了立案偵查。2010年9月2日,烏市公安局「萬般無奈」撤銷刑事立案。
2010年10月經過施國太向新疆自治區人民檢察院及烏魯木齊人民檢察院提出立案監督請求。烏市檢察院明確的提出該案件涉嫌合同詐騙,撤案不當。2011年5月烏市檢察院口頭建議向阿勒泰地區公安局另行報案。6月2日阿勒泰地區公安局在次獲得了黃金八支隊 「關於未出具涉案金礦地質報告的證明」等證據。並於6月中旬對於王崗、陳春、蔣建新等人進行了依法刑事拘留。
6月30日公安機關已經掌握證據,案犯已經交代了事實。王崗因為「父親病重」辦理取保候審。7月5日自治區公安廳鑒定部門出具報告,涉案的黃金八支隊報告上所蓋的「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黃金第八支隊」的印章系偽造。對於犯罪的事實已經得到了進一步的確定。7月22日檢察院對於全部的犯罪嫌疑人做出了不予逮捕的決定,被拘留的嫌疑人全部被取保候審和監視居住。
案件很復雜嗎?偵查很無力嗎?
阿勒泰地區公安局負責人曾經表示,一定會依法辦理此案,並且會頂住各方的壓力進行積極的執行。但是在2013年1月阿勒泰地區檢察院的《案件不起訴說明書》中,含糊的指出「詐騙產生時間不清楚,合謀缺乏證明,對於報告的真假依然存在質疑,對於金礦的確切儲量不清楚,是否出示過2617kg的報告存懷疑,施國太的後期投入沒有明確證據,以及對於證人證言不充分等」作為理由,作出了案件不起訴的決定。
對於省公安廳,以及烏市公安局均已經做出了督辦,以及偵辦的案件,為什麼依然是證據不足,是在阿勒泰公安局在偵查中遇到了阻力,還是檢查部門在辦理中遇到了阻力,還是案件錯綜復雜,一時難以有效下手?
探因六年無果,原因在哪裡?
首先施先生最一開始就避開了阿勒泰檢方,向自治區公安廳進行了報案,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可以指出的是施先生在2007-2010年三年的時間里在阿勒泰地區進行了大量的努力,但是卻沒有取得一絲的進展,所以說不得已的情況下,只能請求於自治區公安廳。而後經過烏市公安和檢察院的偵查基本告破的情況下,由於種種的原因案件不能不從阿勒泰開始重新解決。但是在這里案件也並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從2011年的6月到2013年的1月經過一年半的時間犯罪嫌疑人王崗等人不僅僅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阿勒泰檢方卻做出了案件不起訴的決定。至於其中的原因很難用語言進行精準的概括。
附記:施國太先生其人,遼寧天成礦業有限公司法人,熱心公益事業。在遼陽市政府官網上一篇《大災統大志 大愛戰大難——遼陽市統一戰線系統賑災側記》中寫道,「施國太得知汶川災難的消息後,在第一時間就將1000萬元人民幣匯至國家民政部。」對於一次捐款就達到1000萬的民營企業家,更多的應該是對於其進行關懷和幫助。
G. p2p金融是金礦還是龐氏騙局 1, 金礦騙局2, 西班牙囚徒騙局3, 奈及利亞騙局4,
不管做什麼,自己都要先學習相關知識,懂的裡面的風險,尤其是投資,切記不可盲目。
H. 廣西南寧大化金礦是不是騙局
大話是有空,但不是情況,基本上是一些化石礦比較多,那邊的地理條件是沒辦法生長金礦的。
I. 數字金礦是騙局嗎
現在的投資項目太多了,魚龍混雜,真假難辨,所以個人建議,你先選擇一個大的行業,當然最好是自己喜歡的行業,然後其他的行業就不用考慮了,再從這個行業中選出自己想要干而且可以乾的,然後你就大膽的去闖就行了。。。。。。。
J. 寮國金銅礦投資是騙局嗎
嗯:聽朋友說過,很多都是假的。。具體假在什麼地方?你也可以問問自己身邊懂行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