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劉珣的主要成果
主持或獨立編寫並在國內及美國日本出版了《新實用漢語課本》、《實用漢語課本》、《兒童漢語》、《交際漢語一百課》、《漢語初階》、《漢語書信寫作》等6套國內外廣泛使用的對外漢語教材,其中《實用漢語課本》為國內第一套獲獎的對外漢語教材,並成為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漢語教材之一;《新實用漢語課本》被評為世界優秀漢語教材。此外,曾負責研製我國第一套漢語水平考試試題。主要論著有《對外漢語教育學科初探》、《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簡論》、《對外漢語教學概論》,以及論文數十篇。
B. 成果簡介是什麼意思
指工作或事業方面的成就的簡介。
成果意為成全,成立。是收獲到的果實,常用於指工版作或事業方面的成就。也可指權指學習、工作、勞動上的成效和成績。
中國科學院在《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管理辦法》把科技成果的含義界定為:對某一科學技術研究課題,通過觀察實驗、研究試制或辯證思維活動取得的具有一定學術意義或實用意義的結果。科技成果按其研究性質分為基礎研究成果、應用研究成果和發展工作成果。
(2)實用成果擴展閱讀
基本特徵
1、是新穎性與先進性:沒有新的創見、新的技術特點或與已有的同類科技成果相比較為先進之處,不能作為新科技成果。
2、是實用性與重復性:實用性包括符合科學規律、具有實施條件、滿足社會需要。重復性是可以被他人重復使用或進行驗證。
3、是應具有獨立、完整的內容和存在形式,如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以及科技報告等。
4、是應通過一定形式予以確認:通過專利審查、專家鑒定、檢測、評估或者市場以及其它形式的社會確認。
C. 成果應用價值前景
基於高分辨層來序地層學自和高分辨地震技術等兩大關鍵技術,識別與預測隱蔽圈閉:
應用性的技術成果——解決問題的結果:
1)總結隱蔽圈閉時空分布規律;
2)建立砂體對比模型,進行砂體預測,指導勘探;
3)建立隱蔽圈閉的識別與預測的相關技術;
4)建立不同坡折帶類型的層序地層模式。
採用的配套技術系列——解決問題的手段:
1)地質-測井-地震綜合層序地層劃分與對比技術;
2)隱蔽圈閉研究技術;
3)地震精細構造解釋-坡折帶識別技術;
4)構造-測井約束非線性反演技術,以解決勘探中面臨的問題。
成果應用前景與效果好——解決問題的目的:
Y1井區的相關成果已用於井位部署,增加預測儲量至5000多萬噸。
D. 科技成果有哪些類型
科技成果可分為三大類型:基礎理論成果,是指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領域取得的新發現、新學說,其成果的主要形式為科學論文、科學著作、原理性模型或發明專利等。
應用技術成果,是指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應用中取得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材料、新設備,以及農業、生物新品種、礦產新品種和計算機軟體等。
(4)實用成果擴展閱讀:
科技成果的基本成就:
1、是新穎性與先進性:沒有新的創見、新的技術特點或與已有的同類科技成果相比較為先進之處,不能作為新科技成果。
2、是實用性與重復性:實用性包括符合科學規律、具有實施條件、滿足社會需要。重復性是可以被他人重復使用或進行驗證。
3、是應具有獨立、完整的內容和存在形式,如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以及科技報告等。
4、是應通過一定形式予以確認:通過專利審查、專家鑒定、檢測、評估或者市場以及其它形式的社會確認。
中國科學院在《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管理辦法》[1]中把「科技成果」定義為:某一科學技術研究課題,通過觀察試驗和辯證思維活動取得的,並經過鑒定具有一定學術意義或實用意義的結果。
在新的時期,為了明確認識,把「科技成果」分解為「科學成果」和「技術成果」兩部分,並把「軟科學成果」排除在「科技成果」的范圍之外。
E. 清朝時期出現了一批具有總結性和實用價值的科學技術成果.這些成果中具有代表性的有
抓住重點!關鍵詞:「清朝」,「科學技術成果」
A李時珍明朝人!首先剔除
B徐光啟明朝末年,農政全書就是耕田總匯!
C宋兄,有一個明朝人!你對了!(天工開物好多插圖!你可以到圖書館借來看看,一開始我還以為是連環畫!開玩笑...)
D通才沈括!玩穿越從北宋到清朝!
所以,選E!
你們歷史老師有趣!
F. 創新與創新思維能力的實用成果是否會產生負效應
創新與創新思維。什麼叫創新呢?創新是對當今世界,在我們國家出現內頻率非常高的一容個詞,企業家、政府官員,我們大學教授,我們在座的同學,幾乎都念念有詞地創新,同時,創新它又是一個非常古老的詞。在英文中,這個創新Innovation,它這個詞起源於拉丁語。它原意有三層含義,一個,更新。第二,創造新的東西。第三,改變。那創新作為一種理論,它的形成是在20世紀的事情。由一個學經濟學、學管理學,大家比較熟悉的一個人,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熊彼特,他在1912年,第一次把創新引入了經濟領域。
創新思維是指以新穎獨創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通過這種思維能突破常規思維的界限,以超常規甚至反常規的方法、視角去思考問題,提出與眾不同的解決方案,從而產生新穎的、獨到的、有社會意義的思維成果
G. 成果報告
7.2.1 編寫原則
1)遙感地質解譯成果報告是遙感地質調查成果系統全面的總結。報告的編寫應以現代先進地質理論為指導,報告的基本內容應根據各具體任務要求和測區豐富翔實的實際資料為基礎,實事求是地總結客觀地質規律。報告編寫必須在各種資料高度綜合整理的基礎上進行,內容要求全面、重點突出,既不煩瑣,又要避免簡單化,既要實事求是地反映測區地質研究水平,又要敢於從地球科學國際先進領域的高度和深度揭示深層次規律問題。因此,它既是實際工作成果的總結,同時又是基礎地質科學研究成果的體現,具有很高的理論性和很強的實用性。
2)遙感地質解譯報告編寫前,必須組織全體調查人員對測區內主要地質構造問題進行深入討論,在統一觀點、認識的基礎上編制出詳細編寫提綱,然後按照詳細提綱所列內容,按項目技術人員各自業務特長分工負責進行編寫。
3)報告編寫要有綜合性、邏輯性和藝術性,應做到內容真實、文字通順、主題突出、層次清晰、圖文並茂、插圖美觀、圖例齊全、各章節觀點統一。
7.2.2 編寫提綱
第一章 緒言
簡要說明上級下達的任務與要求、工作起止時間、完成工作量(編制工作量分布圖)、研究區自然地理概況(附交通位置圖)、研究程度(附研究程度圖)、工作方法及技術路線(附技術流程圖)及主要技術成果和貢獻等。
第二章 方法技術
第一節 衛星影像圖製作方法
詳細論述遙感數據種類及質量,數據處理、幾何糾正與配准、數據鑲嵌等方法、技術、控制指標,標准影像圖生成過程中的整飾與注記,以及檢查與驗收的技術要求和質量評價。
第二節 遙感地質解譯調查方法
詳細論述宏觀影像分區、影像單元、影像岩石單元建立劃分的方法與技術,信息增強處理法的方法與技術及填圖單位劃分方案和填圖單位種類。
第三章 區域遙感地質特徵
按地層、侵入岩、構造、礦產、生態地質環境分別介紹。
第一節 地層
介紹測區地層系統,岩性特徵、組合特點、影像規律、解譯程度、形成環境、相互關系、時空展布與變化規律等。
第二節 侵入岩
按基性-超基性岩和中酸性侵入岩,依時代從老到新分述侵入岩的特徵,出露面積、數量、產狀、形態;岩石類型、礦物成分、結構構造,接觸關系;岩石化學、岩石地球化學特徵;蝕變、內外接觸帶特點,單元劃分、影像特徵變化、解譯程度,以及節理、岩脈、岩牆的發育情況和產狀變化規律等。
第三節 地質構造及構造發展史
按類型分別介紹影像標志、形態、規模、展布、序次與組合關系,進行構造運動學和動力學分析,以及構造運動歷史與沉積作用、沉積環境、岩漿活動、成礦作用等的關系和新構造特徵及其影響。
第四節 礦產
按礦產種類分別介紹成因類型、成礦規律、影像特徵、遙感找礦模式,不同層次控礦、成礦信息解譯、提取方法及找礦預測等。
第五節 專項調查與專項研究
視具體情況,根據任務書編寫。如屬於與遙感地質解譯同時開展的生態環境地質等專項調查,則應在總體報告中增加此章節進行敘述。
第四章 結論
敘述取得的重大成果、存在的問題和工作建議。
H. 主要成果和創新點
(一)對深部找礦鑽探技術理論有了新的提升
(1)運用技術經濟學原理,創造性地提出了鑽機優選指數e概念。深部找礦鑽探首先面臨的問題是鑽探設備的選擇,其中最關鍵的是鑽機的選擇。運用技術經濟學原理,對具有不同技術性能特點的動力頭鑽機和立軸鑽機進行計算分析,首次提出了鑽機優 選指數e概念,並在統計分析的基礎上,得出不同可鑽性地層條件下選擇鑽機的優選指 數e低=1.0297;e中=1.0303;e高=1.0402,成為優選鑽機的重要依據。當動力頭鑽機與立軸鑽 機的台月效率比Ed/El/E1>e時,選擇動力頭鑽機才能取得更好的綜合技術經濟效果。
對這兩種鑽機來講,不能簡單地說哪種鑽機適用於深孔鑽探。當前的動力頭鑽機,雖 然技術性能先進,施工效率一般比立軸鑽機高,且事故率低,安全性好,但是,由於其過 高的購置成本和提下鑽速度慢的缺點,嚴重製約著其優良性能在深孔鑽探中的發揮。目前 市場條件下,動力頭鑽機適用的孔深應根據地層的可鑽性確定,一般情況下,中等可鑽性 地層,適用於1500m以淺的深孔;高可鑽性地層,適用於1200m以淺的深孔;可鑽性較低 的地層,可用於3000m以淺的深孔。只有將動力頭鑽機與鑽塔組合使用,才能在深孔鑽探 中更好地發揮其作用。
(2)確立了深孔鑽探方法體系。深孔鑽探方法是事關深孔鑽探的成敗和鑽探效率、鑽探質量的關鍵。鑽探技術首先是一項生產實用技術,要求鑽探方法必須具有可靠性和良好 的實用性。在現實中,不能幻想有一種神奇的鑽探方法來完全解決深孔鑽探問題,而實際 上,無論哪種鑽探方法都有其一定的實用條件和優勢。對當前技術較成熟的取心鑽探方法 進行研究,通過計算對比證明,WL鑽探方法仍然是目前深孔鑽探中完善可靠、適用高效、綜合地質效果最佳的鑽探方法。當前,先進實用的深孔鑽探技術就是以WL鑽探為首選方 法,根據不同情況優化組合其他方法而形成的鑽探技術優化組合。將液動錘與WL鑽探技 術組合形成液動錘WL鑽探技術,可進一步發揮二者優勢,成為目前深孔取心鑽探效率最 高、技術先進的鑽探方法,應進一步完善並推廣應用。在特殊環境和地層條件下,結合實 際組合應用定向鑽探、氣動錘RC或泡沫鑽進技術等,可有效解決深部找礦鑽探諸多施工 難題,取得更好的綜合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對深孔鑽探防斜有了新的認識。對一般各向異性和傾角小的非造斜地層,採取常規WL鑽探技術、工藝即可控制孔斜,滿足地質要求;對各向異性和傾角大的較強致斜地 層而言,鑽孔發生彎曲是必然的,應研究掌握並利用礦區鑽孔彎曲規律,採用滿眼鑽具、防斜鑽頭和液動錘沖擊回轉鑽探(或組合採用)等防斜技術加以預防控制,以減輕孔斜,達到地質目的;但對嚴重強造斜地層,應研究採用人工受控定向鑽探技術,方能從根本上 有效控制鑽孔彎曲。
(4)優選了深孔鑽探沖洗液體系。深孔鑽探用沖洗液雖與淺孔用沖洗液沒有本質的區別,但深孔鑽探用沖洗液應具有更優的性能,即具有良好的潤滑性、護壁性、流變性和 低固相或無固相,最終要根據地層特性來確定。LBM泥漿具有低密度、低黏度、低切力、低失水和高分散性等「四低一高」特性,是一種深孔鑽探性能優良的新型泥漿,尤其在破 碎、漏失等復雜地層中應用具有良好的效果。
(二)創建了深部找礦鑽探技術組合方案,並形成典型鑽探技術組合體系
根據深部找礦鑽探的特點,針對影響深孔鑽探的7種主要客觀因素:鑽孔深度和地層硬度、破碎程度、造斜強度、水敏性、漏失程度、研磨性,運用試驗優化技術原理,採取 正交試驗法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因素組合共18種,運用技術經濟學原理和大量生產試驗對比 對每種組合各因素不同水平進行具體分析、研究,從鑽機、鑽探方法和工藝措施等方面創 建了18種鑽探技術優化組合方案。
深孔鑽探,應根據實際施工條件採用相應的鑽探技術優化組合。譬如,堅硬、破碎地 層深孔鑽探,岩心堵塞和鑽頭壽命短,使WL鑽探技術不提鑽取心的技術優勢大打折扣。將WL鑽探技術與液動錘組合,形成液動錘WL沖擊回轉鑽探技術,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岩 心堵塞並延長了鑽頭壽命,這樣就能充分發揮二者的技術優勢,大大提高深孔鑽探效率。如2000m深孔鑽探,在中等可鑽性較完整地層和高可鑽性破碎地層分別可節約鑽探總時間 26.36%和38.81%以上。
當受地表特殊條件限制或因地層、礦體復雜,採用常規鑽探技術難以達到地質目的,或者基於節省鑽探成本、縮短勘探周期考慮,應在WL鑽探技術基礎上,組合應用受控定 向鑽探技術,一可避開地表特殊條件限制;二可有目的地控制鑽孔彎曲,從根本上解決因 自然彎曲而無法鑽穿礦體的難題;三可有效解決孔內復雜事故,從而提高地質找礦成果質 量,節約鑽探工作量和成本,縮短勘探周期。如一個設計孔深1500m、施工10個分支孔的礦 區,採用受控定向+WL鑽探技術優化組合,可節約工作量11800m,節約直接成本381萬元。
當礦區上覆岩層堅硬且其岩性、構成已較清楚而無需取心的情況下,可採用氣動錘 RC與WL鑽探技術組合,分別用於同一深孔的淺孔段和深孔段。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兩種技 術的優勢,尤其是發揮氣動錘RC鑽進速度快、成本低的優勢,以提高鑽探效率、縮短工 期、降低成本。如本溪鐵礦區,24個深孔,共35940m鑽探工作量,若每個孔上部600m采 用氣動錘反循環施工,可節約成本324萬元,節約時間22512h,合938d。
(三)指導生產實際,解決技術難題,取得新的突破
(1)利用和控制強造斜地層鑽孔彎曲取得突破。在濟寧鐵礦典型強造斜復雜地層,研究掌握了礦區鑽孔彎曲原因及其規律,並利用礦區鑽孔彎曲規律,採用滿眼鑽具、防斜鑽 頭、液動錘WL沖擊回轉等鑽探防斜技術組合,有效減輕鑽孔彎曲,取得明顯效果,鑽孔 頂角彎曲強度分別比前期施工降低53.46%,61.66%,42.24%。保證了該礦區深孔鑽探的 正常進行,共完成深孔41個,2000m以深的4個,最深達到2100.18m,曾創造國產機具固 體礦產鑽探孔深全國紀錄。
(2)液動錘WL沖擊回轉深孔鑽探取得新的進展。在濟寧強造斜鐵礦區,應用液動錘 WL沖擊回轉鑽探防斜、降斜效果明顯,有效減輕孔斜,平均鑽孔彎曲強度下降42.24,並成功應用至1870.12m。在玲瓏東風金礦區硬脆碎酥地層,採用液動錘WL鑽探技術,在 克服硬脆碎復雜地層鑽進方面取得明顯效果,完成深孔6個,工作量6910.88m,平均時 效2.10m、台效508.52m、回次進尺1.91m、鑽頭壽命39.27m,分別比同礦區常規WL提高 43.84%、12.88%、13.93%和20.89%。在本溪鐵礦區堅硬打滑地層,克服堅硬打滑地層 鑽探,試驗完成進尺477m,平均時效1.03m、鑽頭壽命17.7m,分別比常規WL平均提高 41.9%和88.8%。
(3)動力頭鑽機合理選擇應用效果明顯。在玲瓏金礦東風礦區及周邊礦區硬脆碎漏復雜地層,應用動力頭鑽機完成深孔15個,鑽探工作量18043.16m,平均機械鑽速1.55m/h,台 月效率462.65m,分別比該礦區立軸鑽機施工同類深孔提高6.2%和2.7%。
I. 我國重大科技成果有哪些
中國近年來的重大科技成就: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6年10月27日,第一顆裝專有核彈頭的地地導彈飛屬行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
1970年4月24日,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號飛船升天;
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號成功升天;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號成功升天。
(9)實用成果擴展閱讀:
基本特徵:
(1)是新穎性與先進性:沒有新的創見、新的技術特點或與已有的同類科技成果相比較為先進之處,不能作為新科技成果。
(2)是實用性與重復性:實用性包括符合科學規律、具有實施條件、滿足社會需要。重復性是可以被他人重復使用或進行驗證。
(3)是應具有獨立、完整的內容和存在形式,如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以及科技報告等。
(4)是應通過一定形式予以確認:通過專利審查、專家鑒定、檢測、評估或者市場以及其它形式的社會確認。
中國科學院在《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管理辦法》中把「科技成果」定義為:某一科學技術研究課題,通過觀察試驗和辯證思維活動取得的,並經過鑒定具有一定學術意義或實用意義的結果。
J. 實用新型專利是業績成果嗎
是的,一切專利都是的。
專利本身就是你的創造力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