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會計收到債權轉讓合同怎麼做會計分錄
債權轉讓通過應收賬款科目進行處理處理。
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產成品
應付賬款是企業(金融)應支付但尚未支付的手續費和傭金。 是會計科目的一種,用以核算企業因購買材料、商品和接受勞務供應等經營活動應支付的款項。
通常是指因購買材料、商品或接受勞務供應等而發生的債務,這是買賣雙方在購銷活動中由於取得物資與支付貸款在時間上不一致而產生的負債。
企業(保險)按照原保險合同預定應向投保人收取的保費,可將本科目設為1122 應收保費科目,並按照投保人進行明細核算。
企業(金融)應收的手續費和傭金,可將本科目改為「1124 應收手續費及傭金」科目,並按照債務人進行明細核算。
不包括各種非經營活動發生的應收款項。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採用遞延方式收取合同或吸引價款、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在「長期應收款」科目核算。
(1)推到債權轉讓擴展閱讀:
(一)月末,企業應根據本月銷售各種商品、提供的各種勞務等實際成本,計算應結轉的主營業務成本,借記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勞務成本」科目。
採用計劃成本或售價核算庫存商品的,平時的營業成本按計劃成本或售價結轉,月末,還應結轉本月銷售商品應分攤的產品成本差異或商品進銷差價。
企業以庫存商品進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且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情況下)或債務重組,應按照該用於交換或抵債的庫存商品的賬面余額,借記本科目,貸記「庫存商品」科目。已計提存貨跌價准備的,還應同時結轉已計提的存貨跌價准備。
(二)企業本期發生的銷售退回,一般可以直接從本月的銷售商品數量中減去,也可以單獨計算本月銷售退回商品成本,借記「庫存商品」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三)根據建造合同准則確認合同收入時,按應確認的合同費用,借記本科目,按應確認的合同收入,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
合同完工時,還應按相關建造合同已計提的預計損失准備,借記「存貨跌價准備——合同預計損失准備」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期末,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應無余額。
② 1.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後,債務人對讓與人的抗辯可以向受讓人主張
《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後,債務人對讓與人的抗辯,可以向受讓人主張。其中讓與人就是指債權人。
債權人轉讓合同權利,不需要經債務人同意。債務人接到權利轉讓通知後,轉讓行為就生效,權利的受讓人成為新的債權人,享有和原債權人同樣的權利,債務人向新的債權人履行合同義務。
(2)推到債權轉讓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債權轉讓制度的創設,首先是基於其作為債權人的財產權利,債權人享有自由處分之權利屬性。從社會經濟交往的日益發展來看,允許債權債務的流轉也是必然和必須的。債權轉讓制度對於從事經濟活動的主體實現資金流動、催收債權等都有積極意義,還可以作為債權的擔保方式加以運用。
相較於轉讓人為債權轉讓通知,受讓人為該通知時最大的障礙在於債務人如何確認債權轉讓的事實。由於債權債務發生於轉讓人和債務人之間,轉讓債權的合意達成於轉讓人和受讓人之間,受讓人和債務人之間並沒有發生過直接聯系,受讓人向債務人通知債權轉讓時,應同時提示確已受讓債權的相關債權憑證或轉讓協議等供債務人核實。
③ 拍拍貸把我的債權轉讓了,今天己一次性還清了。債權轉讓是啥意思,有沒有風險
沒有風險。
您的借款,債權人復(最初的出借人)制已將其債權轉讓。根據《借款協議》約定,您按原定還款計劃繼續向債權受讓人(新的出借人)償還剩餘借款、支付利息以及協議約定的其他費用即可。
意思就是您借款時的債主,已經將你的借款轉讓給了新的一方,你的款項還給新的一方即可。您已經一次性還清了,就不需要再繼續擔心還款的事項了!或者您不放心的話可以撥打客服電話,請他們注銷你的賬號。
④ 債權轉讓的條件及法律效力有哪些
債權轉讓需要滿足以下條件:1、須有有效的債權存在。如果債權不存在,則專轉讓行為無效。作為轉屬讓人只擔保債權的存在與否,但不擔保債務人是否具有清償能力。因此訴訟時效已過的權利同樣可以作為轉讓的對象。2、轉讓的合同權利須具有可讓與性。3、轉讓雙方之間須達成書面的轉讓協議,雙方簽字認可。
⑤ 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時,債務人對讓與人享有債權,並且債務人的債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
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時,債務人對讓與人享有債權,並且債務人的債權先於轉讓的債權到期或者同時到期的,債務人可以向受讓人主張抵銷。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解除合同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
經債權人同意,債務人轉移合同義務後,受讓人與債權人之間因履行合同發生糾紛訴至人民法院,受讓人就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權利提出抗辯的,可以將債務人列為第三人。
⑥ 債權轉讓怎樣通知
債務來轉讓的通知方式如下:自1、口頭通知口頭通知是所有通知方式中風險最高的一個,但其仍然是合法有效的債權轉讓通知方式。2、書面送達書面通知是較為常用的通知方式之一,一般適用於企業之間的債權轉讓通知。3、簡訊通知簡訊通知在一般人看來似乎不太「正規」,理由在於篇幅一般過於簡短、形式較隨意,且簡訊作為電子證據,其保留和固定比一般書面通知更復雜。4、郵件通知郵件送達也是較為常用的通知方式之一,且用於公司之間交流較多,和簡訊相比,郵件具有容易保存的特點,且經過公證的郵件法律效力更高。5、公告送達公告通知在債權轉讓通知中適用得較少,一般適用於法律文書送達、證件遺失、票據事宜等。除非雙方主體或轉讓的債權具有特殊性,使用公告的方式送達債權轉讓通知主張債權的,法院一般不認為其履行了通知義務。6、訴訟通知最為特別的通知方式,大概是因為其通知時間和通知主體較為特殊:訴訟通知是在起訴時才通知對方債權轉讓事宜,且是通過法院通知對方履行債務。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十條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
⑦ 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時,債務人對讓與人享有債權,並且其債權先於轉讓的債權到期或者同時到期的,債務
甲欠乙5W元,2019年1月1日到期,乙在2018年11月1日因與甲的買賣合同,欠甲2W元,2018年11月30日到期,2018年12月1日,乙(讓與人)將自己對甲享有的5W元債權全部轉讓給第三人丙(受讓人),通知2018年12月15日到達甲。
用於抵消的債權是2018年11月30日到期的乙欠甲的2W元,用於被抵消的債權是2019年1月1日到期的甲欠乙5W元。
(1)用於抵消的債權成立時間必須早於等於債權轉讓通知到達的時間。
(此例中,2018年11月1日甲乙間成立2W債權早於2018年12月15日),原因:債權轉讓通知到達之後才成立的新的債權(2018年12月20日在甲乙間成立的債權),2018年12月15日接到轉讓通知的甲,此時,乙還沒欠甲的錢,甲拿什麼抵消?無從談起。
(2)用於抵消的債權到期時間必須早於等於用於被抵消的債權到期時間
(此例中,2018年11月30日到期的乙欠甲的2W元早於2019年1月1日到期的甲欠乙的5W元)。用人話說:甲欠乙的錢先到期了,乙欠甲的錢還沒到期(比如乙欠甲的錢2019年3月1日才到期),那甲只能先對乙履行5W元以務,等待......等待到乙欠甲的2W元到期(2019年3月1日),履行條件成熟了,甲才可以向乙要錢,不能債權沒到期就氣勢洶洶的要錢是不符合約定的,乙把債權轉讓給丙,甲得向丙先支付5W元,然後等到乙欠甲的2W到期了(2019年3月1日),甲再跑去問乙要錢。
2019年1月1日到期5W(甲欠乙)—2018年11月30日到期2W(乙欠甲)=2019年1月1日到期甲欠乙3W
2018年12月15日,甲接到乙將5W元債權轉讓給丙的通知,乙欠甲的2W已經到期了,甲就可以對丙主張,我只給你還3W,因為乙欠我2W前幾天就到期了沒給我,既然他把債權轉讓給你了,那我就不問他要了,2019年1月1日,我拿著3W去找你丙還錢。
⑧ 債權轉讓什麼意思
債權讓與別名又稱債權轉讓,是指債的關系不失其統一性,債權人通過讓與合同將其債權轉移於第三人享有的現象。債權讓與,是指不改變債權關系的內容,債權人通過協議而將其債權全部或部分轉移於第三人的行為。其中,饋權人稱為讓與人,第三人稱為受讓人。
(8)推到債權轉讓擴展閱讀:
一、相關特徵
1、債權讓與具有非要式性。
債權人與第三人就讓與債權意思表示一致,債權讓與合同即告成立,除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手續的以外,無須履行特別的合同的形式,債權讓與合同是否作成書面形式,不影響其效力。對已經作成債權證書的債權進行讓與,雖須交付債權證書,但該行為屬於履行附隨義務而非債權讓與的成立要件。
2、債權讓與具有無因性。
債權讓與是基於各種原因而產生,可能基於買賣、贈與,也可能是代物清償,但不論其原因為何及其有效與否,對債權讓與合同的效力並無直接影響。這就是債權讓與的無因性。該無因性,其目的在於保障債權流轉的安全性,以及善意受讓人的利益。
3、債權讓與是處分行為。
債權讓與是將債權作為一項財產進行處分,所以要求讓與人就債權必須具有處分許可權和處分能力。無處分權人讓與他人債權除非經債權人追認,否則,其行為無效。
二、債權的構成條件
債權既然為民法上權利的一種類型,根據債權侵權行為三要件說,債權侵權行為的要件包括損害、因果關系與過錯。
只是由於債權相對性帶來的非公示性以及第三人侵害債權的非直接性,學者們在討論第三人侵害債權的構成要件時,標准比侵害物權時要嚴格得多。這主要體現在對行為人過錯的認定方面。
⑨ 債權轉讓是什麼流程最好詳細點,到哪裡去辦手續,
其實這件事很好辦理,只要你們三方同時到場即可呀,丙帶著錢,乙帶著欠條及房屋他項權利手續。三個同時到土地部門及房產部門先取消乙的他項權利。丙再重新辦理他項權利。然後交錢即可。如果三方都不能相互信任,可再找一個三方都可信的過的丁拿錢。這事不就完了,不用什麼債權轉讓,那樣麻煩。
⑩ 債權轉讓的條件是什麼,債權轉讓怎樣通知債務人
債權轉讓的條件
債權轉讓,是指債權人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的法律制度。其中債權人是轉讓人,第三人是受讓人。《合同法》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無須債務人同意,但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根據此條規定,債權轉讓不以債務人的同意為生效條件,但是要對債務人發生效力,則必須通知債務人。
但是,根據《合同法》規定,下列情形的債權不得轉讓:
1、根據合同性質不得轉讓。主要指基於當事人特定身份而訂立的合同,如出版合同、贈與合同、委託合同、僱用合同等;
2、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
3、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
二、債權轉讓的效力有哪些
1、對債權人而言,如果在全部轉讓的情形,原債權人脫離債權債務關系,受讓人取代債權人地位。在部分轉讓情形,原債權人就轉讓部分喪失債權。
2、對受讓人而言,債權人轉讓權利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如抵押權,但該從權利專屬於債權人自身的除外。
3、對債務人而言,債權人權利的轉讓,不得損害債務人的利益,不應影響債務人的權利:
(1)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後,債務人對讓與人的抗辯可以向受讓人主張,如提出債權無效、訴訟時效已過等事由的抗辯。
(2)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時,債務人對讓與人享有債權,並且其債權先於轉讓的債權到期或者同時到期的,債務人可以向受讓人主張抵銷。
關於債權人應用何種形式通知債務人,《合同法》第80條未作限定。筆者認為,口頭、書面及其他形式均可,特定情況下,還可用公告形式。口頭形式簡便易行,實踐中較為常用,但因證據不易保留,一旦發生糾紛,取證較為困難,一般應以書面形式為妥。在特定情況下也可以採取其他形式,如《規定》第6條第2款規定:「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受讓國有銀行債權後,原債權銀行在全國或者省級有影響的報紙上發布債權轉讓公告或通知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債權人履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十條第一款規定的通知義務。」公告是一種事實上的推定,具有法律上的強制性,即推定債務人已收到了債權轉讓的通知。筆者認為,為保護債務人利益,對公告通知形式的適用應從嚴掌握,一般因債務人人數眾多或債務人住所地不明的,採取口頭或書面形式又無法通知的情況下,方可採用公告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