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科技成果轉化率的改進
強調科技成果轉化是好的,但絕不能回到以成果轉化率論英雄的時代,不能把從科學到創新的復雜問題簡化為一個轉化率指標,而是要建立合理的、科學的指標體系。首先應當改革考核機制,提升科學家的誠信意識,考核不要老盯著成果,盯著專利,真正要盯的是成果對現實的效用。其次,應當強化市場約束,使科研面向市場,與市場無縫銜接。
科技成果轉化是市場經濟環境下知識產權資產的交易、開發與利用,趨利謀利是技術轉移供需雙方的根本動力。在市場機制下活躍而高效的技術轉移,「得小利者」是技術轉移的供需方,「得大利者」是中國乃至全球的經濟與社會發展。
⑵ 發達國家科技成果產業化率是多少
2013年我國全社會研發投入已達1.2萬億元左右,其中財政科技支出5000億元,居世界前列,但原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表示,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率僅為10%,遠低於發達國家40%的水平。
科易網讓科技成果轉化更加便捷簡單!
⑶ 科技成果轉化率如何計算
科技成果轉化率,衡量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商業開發產品的指數,中國的科技成果專轉化屬率僅為10%左右,遠低於發達國家40%的水平。科技成果轉化率(the rate of technology transfer),是指為提高生產力水平而對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所產生的具有實用價值的科技成果所進行的後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直至形成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發展新產業等活動占科技成果總量的比值。有專家認為科技成果轉化率是計劃經濟時代的概念。關於中國"科技成果轉化率"是多少、如何計算等問題,不少專家都表示:"沒有統一的計算口徑。"
⑷ 國外科技成果轉化機制總結
國外科技成果轉化通常涉及4 大機制,即投入機制、合作機制、市場機制和專保障機制。這4個機制在實屬際運行過程中並不是獨立進行的,而是相互促進、相互聯系的有機統一體(圖4-3)。
首先,投入機制是合作機制、市場機制和保障機制的前提,沒有投入機制在人力、物力、財力等多方面的投入,其他3種機制就無法維持最基本的運轉。反過來,其他3種機制的良性運轉又對投入方式、投入方向、投入主體及投入結構等狀況給予反饋,保證了投入機制的支持作用。其次,市場機制貫穿於整個科技成果轉化過程,通過傳遞信息、提供咨詢服務等方式為合作機制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並且通過合作機制的反饋信息,不斷地完善自身建設。最後,保障機制通過政策法律的完善、基礎條件的建設,為其他3個機制提供有力的保障,使得合作和服務圍繞科技成果轉化的目標順利展開,反過來其他3個機制對於保障機制的反饋能夠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有悖於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一些政策和做法。
總之,4種機制相互聯系,形成了一個閉合的路線,為我國改進科技成果轉化的現狀提供了可借鑒的思路。
圖4-3 4 種機制間的相互關系
⑸ 科技成果轉化率偏低的原因是什麼
缺乏資金,缺少相關支持
缺少資金投入是制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效率的一個重要問題,我國中小型企業較多,經濟實力相對較弱,對於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的投入不足。民營企業缺少融資渠道,受資金問題的影響對科學技術成果的重視程度不夠,許多項目因為資金不足而停止。相比中小型企業,國有大型企業有相對雄厚的經濟基礎,但是對於科技成果轉化的存在的風險,企業不願意冒險嘗試,由於我國的風險投資體系還不夠完善,原始科學技術的產業化不好,是企業科技成果轉化存在的部分問題。
項目不夠成熟
眾所周知,大部分前沿科技成果掌握在高校以及科研機構手中,此類機構往往更加重視理論研究和論文,對科技成果的經濟效益不夠重視,所以部分前沿科技成果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不能給企業帶來切實的經濟效益,相當一部分科研單位只是為了完成指標,和企業之間的溝通不順暢,沒有真正的實現與企業的合作,對技術的投入不重視是項目不成熟的重要原因。科技項目的不成熟使企業在轉化過程中存在著風險,所以企業不願意麵臨這種風險而減少了資金投入和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投入。
科研人員積極性不高
很多企業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過多的追求切實的經濟利益,而忽略了對科研人員的重視,相關研究人員很難獲得對等的經濟回報,僅僅靠理想來推動科技創新是行不通的,這會大大的降低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對科技成果的轉化也是非常不利的。
⑹ 如何進一步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率給出一些建議
一是激發創新主體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積極性。科研人員積極性不高,是導致我國科技版成果轉移轉化權率偏低的根本原因,金智創新認為,要想有效的提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效率,需要積極探索有效的獎勵機制與模式,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構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新型研發機構等協同開展成果轉化。推動成果轉化與創新創業互動融合,
二是重視科技成果轉移中間機構。一般來說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主要由三方組成,一是由科研機構提供前沿科技成果,二是有技術需求的企業提供技術支持,但是科研機構和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等,無法高校的溝通,這個時候就需要重視科技成果轉移中間機構的,充分發揮其溝通協同的作用。讓企業和高校能夠各取所需,提高各自的工作效率。
三是開展科技成果信息匯交與發布。圍繞新一代信息網路、智能綠色製造等重點產業領域,以國家財政科技計劃成果和科技獎勵成果為重點,發布一批能夠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投資規模與產業帶動作用大的重大科技成果包,探索市場化的科技成果產業化路徑。
⑺ 億元GDP科技成果轉化率是什麼意思
就是每一個億的GDP中有多大部分是由於科技成果轉化而來的。用科技轉化的成果的貨幣價值除以GDP可以得到。
⑻ 科技成果轉化率和科技貢獻率一樣嗎
科技成果轉化率,衡量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商業開發產品的指數
科技貢獻率是指GDP增長額中由於科技進步影響而增長的份額,
⑼ 我國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偏低的原因是什麼
科技成果轉化率、高科技產業產值比重偏低,除了部分技術確實不 符合生專產需要或不成熟的屬原因外,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高新技術企業融資 的問題。這一問題不解決就會嚴重影響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和國際競爭 力的提高。我國已經轉化的科技成果中,成果轉化資金靠自籌的佔56.8%, 國家科技計劃撥款佔26.8%,一般意義上的市場化的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僅占 2.3%。我國極低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過 程中的融資困境。目前,融資問題成為制約我國高新技術企業持續、快速發 展的現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