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陳艷玲的科研成就
主持的主要科研項目 1.2008年河南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文化建設與構建和諧河南關系研究》2.2008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研究項目:《高校開展榮辱觀教育問題研究》3.2007年河南省政府決策招標課題:《農民工工資保障機制問題研究》4.2005年河南省社科聯課題:《小康社會建設進程中的社區文化建設調研》5.2004年河南省社科聯課題:《民工工資拖欠的成因及治理對策研究》6.2001年河南省社科聯課題:《我省農民增收問題研究》7.2003年洛陽市社科規劃課題:《洛陽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重點與難點研究》8.2003年洛陽市社科規劃課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洛陽文化建設》9.2003年河南科技大學教改課題:《哲學與鄧小平理論教改研究》
主要科研獎勵1.《高校開展榮辱觀教育問題研究》 2009年獲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2.《西漢人口史論》 2009年獲河南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3.《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研究》 2010年獲河南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4.《文化產業建設中的文物保護與旅遊開發調研報告》2008年獲河南省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5.《鄧小平哲學思想引論》 2002年獲河南省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6.《鄧小平理論與當代中國》 2002年獲河南省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7.《民工工資拖欠的成因及治理對策研究》 2004年獲河南省社科聯特等獎8.《小康社會建設進程中的社區文化建設研究》 2005年獲河南省社科聯一等獎9.《我省農民增收問題研究》 2001年獲河南省社科聯一等獎10.《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洛陽文化建設》 2005年獲洛陽市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11.《周恩來反腐倡廉的理論與實踐》 2002年獲洛陽市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1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高校德育工作》 2003年獲洛陽市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
主講課程
本科生課程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碩士生課
《政治文明專題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當代專題研究》
B. 鄭永扣的學術成果
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現實》、《學習論壇》、《中國高等教育》、《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核心期刊或國家權威報紙發表論文40餘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等全文或摘要轉載10餘篇。代表論文有:「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性質」(《中國社會科學》2012年第3期)、「論上海楚簡《民之父母》的『五至』說」(《哲學研究》2004年第4期)、「人性、德性、黨性的統一:共產黨員堅定理想信念的人學基礎」(《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7年第12期)等。
出版《大學發展戰略:理念、目標與管理》(人民出版社2006年)、《中原文化大典·學術思想卷》(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當代中國》(河南大學出版社1990年)、《民族精神的當代價值》(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等著作。主持並主編河南省重點圖書出版項目《哲學與人研究叢書》(第一輯5部著作已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共產黨員堅定理想信念的哲學基礎及路徑」,「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與建設工程」之「經典作家基本觀點研究課題」子項目「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於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研究」,國家新聞出版署、河南新聞出版局重點出版項目「中原文化大典·學術思想卷」,主持多項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社科規劃項目。曾獲省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
主編的《中原文化大典·學術思想卷》(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在《河南日報》(2007年5月11日)發表的有關「弘揚中原文化,促進中原崛起」的筆談文章等,挖掘、整理、弘揚中原傳統學術思想,深入探討中原經濟區「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中的理論與實踐問題。作為第一作者出版的《大學發展戰略:理念、目標與管理》(人民出版社2006年)、在《人民日報》(2010年12月17日)發表的《如何培育我們的大學精神》、在《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10月29日)發表的《破解「三大課題」,建設高水平大學》、在《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3月9日)發表的《加強大學文化建設助力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在《河南日報》(2006年5月17日)發表的《走創新型大學建設之路》等,以鄭州大學為切入點,深入探討新時期大學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推進鄭州大學建設高水平大學提供理論和決策依據。
C. 河南省教育廳省社科聯的成果算不算職稱評定的條件
教育廳的不算,我就是因為這個沒通過
D. 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容易申請嗎
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比起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還是相對容易申請的,不過申請書還是要認真寫哦。
E. 省社科聯科研成果獎項算不算省部級獎項
嚴格來說,省部級獎項應是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或國務院下屬各部版委為表彰權主體的獎項,省社科聯科研成果獎項應該算市廳級的。但是,如果省社科聯評比的科研成果,以省委、省政府名義進行表彰的,也屬於省部級獎項。
F. 河南省教育廳課題是省級課題嗎
河南省教育廳的課題算是廳級課題,例如河南省社科聯,鄭州市社科聯,河南省科技廳,這些都是廳級課題,不過如果廳級課題結項獲獎的話,如果是一等獎就可以算省級課題!
G. 李偉昉的研究成果
李偉昉承擔的項目主要有: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一項,高等學校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作者專項基金項目一項;已完成中國博士後科學研究基金項目和河南省社科基金規劃項目各一項。
李偉昉教授從事教育工作20多年,默默耕耘,學術研究成果斐然。在國家級出版社出版學術專著4部,譯著1部,主編、參與撰寫著作和教材多部。專著《英國哥特小說與中國六朝志怪小說比較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2007年獲得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並獲得2004年度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專著《黑色經典:英國哥特小說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獲2005年度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和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專著《說不盡的莎士比亞》(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獲得2007年河南省第四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在《外國文學評論》、《文學評論》、《外國文學研究》等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50餘篇。
為本科生開設課程主要有:外國文學史、比較文學。為研究生開設課程主要有:比較文學典籍要讀、莎士比亞批評史、英國哥特小說研究、中西小說比較研究。
教育部2008年第6期《中國研究生》雜志刊發專訪文章,並配發照片作為封面人物。
H. 何學斌的學術成果
(一)論文
1、2006年6月在《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二十一卷第三期發表《偵查學學科性質論》,CN41-1291/D;
2、2009年4月在《法制與社會》第四期發表《論刑事案件知情人》,CN53-1095/D;
3、2009年6月在《大眾商務》第六期發表《論律師立法模式及立法優勢》,CN61-1379/F。
(二)科研項目
1、2005年參與河南省社科聯調研課題《涉法上訪的正當性和相關法律問題及對策研究》,並獲得二等獎;
2、2006年參加河南省教育廳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法學課程中國式診所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省級),並獲得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第三屆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3、2006年參加河南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司法工作績效評價標准問題研究》(省級),已結項;
4、2006年參與河南省社科聯調研課題《人身傷害精神損害賠償問題研究》,並獲得一等獎;
5、2006年參與河南省社科聯調研課題《警察人身安全的保護和自身能力的強化培養問題研究》,並獲得一等獎;
6、2007年參與河南省社科聯調研課題《留守兒童犯罪問題研究》,並獲得二等獎。
7、2008年參加省法學會的調研課題《當前形勢下的黨委政法委執法監督工作的規范化建設》。
8、2010年參加河南省人大的立法評估項目---《河南省<殘疾人保障法>實施辦法》立法評估工作。
I. 司林勝的主要科研成果及獲獎
1、EDI效益評價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主持人,2001鑒定;
2、現代企業綠色營銷績效的綜合評價與控制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持人,2004年鑒定;
3、轉型時期河南省糧食流通現狀研究,聯合國糧農組織資助,第二,2000年結項;
4、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及主幹課程教學內容和體系的改革與實踐研究,河南省面向21世紀高教研究項目,主持人,2002年鑒定;
5、工商管理類專業電子商務教育研究,河南省高教研究項目,主持人,2004年鑒定;
6、商業企業市場營銷效益綜合評價與控制研究,原國內貿易部社科基金項目,主持人,1998年鑒定;
7、河南省非國有糧食企業現狀研究,聯合國糧農組織資助項目,第二,1998年結項;
8、商品流通企業商譽定量評估方法研究,原國內貿易部社科基金資助項目,第二,1998年鑒定;
9、糧食商貿及儲備調撥EDI標准化研究與應用可行性研究,原國內貿易部科技攻關項目,第二,1998年鑒定;
10、河南省企業信息化的風險評價與控制問題研究,河南省軟科學研究項目,主持人,2005年結項;
11、面向電子商務的流程型企業信息化選型理論與方法研究,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主持人,在研;
12、基於協同效應的企業信息化績效評價研究,河南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持人,在研。 1、企業e化轉型的「能力陷阱」,經濟管理,2004.15;(被新華文摘2004年第10期摘編);
2、EDI的二元目標模式分析及發展戰略取向,江漢論壇,2001.4(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貿易經濟」1998.1全文轉載);
3、商業企業市場營銷效益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山西財經學院學報,1997.5 (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市場營銷學」1998.1全文轉載);
4、論大中型商業企業市場營銷效益控制,商業研究,核心期刊,1998.8(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 「商業企業管理」1998.11全文轉載);
5、電子商務與傳統企業的整合研究,中國流通經濟,2002.5;
6、企業信息化非系統風險的綜合評估研究,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4.6;
7、對我國消費者綠色消費觀念和行為的實證研究,消費經濟,2002.5;
8、我國企業綠色營銷理念及實踐的特徵分析,商業經濟與管理,2002.6;
9、企業綠色營銷系統構建與績效評價,系統工程,2003.8;
10、中國企業環境管理現狀與建議,企業活力,2002.10;
11、基於PIP的企業綠色營銷績效系統構建,商業經濟與管理,2003.6;
12、Systemically Analysis on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 Green Marketing,46TH (2002)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ystems Sciences. Shanghai,2002,8;
13、The Integration Goal,Mode And Form Of Electronic Commerce With Traditional Enterprises,The 2nd Sino-America Advanced E-Commerce Workshop,2004,6;
14、Preliminary Research on Green Manufacture Evaluation System(被ISTP收錄) Proceedings of 200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 2001.8.
15.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of Net Marketing Performance(被ISTP收錄), Orient academic forum special:306-312,2004
16、《綠色營銷基本范疇分析》,《江西社會科學》(核心期刊),2001.5
17、《依託國有糧食企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中國糧食經濟》,1998.11;
18、《創新鄉鎮企業管理機制》,《工廠管理》(核心期刊),1999.4;
19、《商品流通企業商譽評估指標體系研究》 ,《商業研究》(核心期刊),1999.2;
20、《切實做好國有企業產權的出售和拍賣工作》,《市場經濟導報》,1994.6;
21、《香港基金市場管理模式探析》《外國經濟與管理》(核心期刊),,1995.5;
22、《現代企業制度下的管理決策模式》,《決策探索》,1995.7;
23、《我國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跟蹤研究》,《經濟研究參考》,2000.7;
24、《健全機制,化解阻力,整體推進我國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糧食經濟》,1999.12。
25、綠色產品競爭的博弈分析 科學技術與工程 cn11-4688/T
26、《我國推廣應用EDI技術的基礎條件分析》,《商業研究》(核心期刊)2000.2;
27、《我國EDI技術應用的現狀、問題及對策》,《計算機世界》1999.8;
28、《網路營銷績效評價研究》、《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 1、EDI效益評價的理論與方法研究,2002年獲得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現代企業綠色營銷績效的綜合評價與控制研究,2005年獲得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3、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及主幹課程教學內容和體系的改革與實踐研究,2004年獲得河南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4、企業綠色營銷系統的構建與績效評價,2004年獲得河南省教育廳優秀科技論文一等獎。
5、面向商務應用的電子商務本科專業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河南省高教研究項目,主持人,2008鑒定;2009年獲得河南省教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2009年獲得第六屆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 1、綠色營銷績效管理,經濟管理出版社,2005.1 魏明俠、司林勝著
2、電子商務案例分析,重慶大學出版社,2004.9 主編, 排名第一;
3、電子商務概論(教育部「十五」規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 排名第三;
4、WTO與河南糧食(河南省「十五」規劃圖書),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8 排名第五;
5.《電子商務概論》、《網路營銷》、《電子商務物流》,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1,總主編;
6、電子商務導論,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4,排名第五。
7、電子商務案例分析教程,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7,主編;
8、電子商務案例分析(「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9,主編;.
9、電子商務案例分析(第二版),重慶大學出版社,2012.5,主編。 1.1998年被評為「鄭州市優秀教師」;
2.1999年被評為「河南省優秀青年教師」;
3.2003年被評為「鄭州市十大傑出青年科技帶頭人」;
4.2004年被評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
5.2005年獲得「河南省高校新世紀優秀人才(人文社科類)支持計劃」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