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中國的成就有哪些
新中國的成就有:
1、兩彈一星:
1960年11月5日,中國仿製的第一枚導彈發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時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有原子彈的國家。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時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時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第五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中國的兩彈一星是20世紀下半葉中華民族創建的輝煌偉業。
2、中國第一台半導體大型體計算機誕生:
我國第一台半導體大型體計算機103機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誕生,並於1958年交付使用。參與研發的骨幹有董占球、王行剛等年輕人。
3、珠港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於2009年12月15日動工建設,於2017年7月7日實現主體工程全線貫通,於2018年2月6日完成主體工程驗收。
同年10月24日上午9時開通運營。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極大縮短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間的時空距離。
作為中國從橋梁大國走向橋梁強國的里程碑之作,該橋被業界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被英媒《衛報》稱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4、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
具有中國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FAST,是世界上目前口徑最大、最具威力的單天線射電望遠鏡,其設計綜合體現了我國高技術創新能力。
它將在基礎研究眾多領域,例如宇宙大尺度物理學、物質深層次結構和規律等方向提供發現和突破的機遇,也將在日地環境研究、國防建設和國家安全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5、神舟五號:
神舟五號是神舟號系列飛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於2003年10月15日9時整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將航天員楊利偉及一面具有特殊意義的中國國旗送入太空。
神舟五號在軌運行14圈,歷時21小時23分,順利完成各項預定操做任務後,於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安全返回主著陸場。
軌道艙留軌運行半年時間,獲得了大量的科學實驗成果。這標志著中國成為繼前蘇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是中國航天事業在新世紀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❷ 中國近20年取得的成就
2.民生得到顯著改善,人民生活顯著提高,總體上進入了小康水平。以收入和住房這兩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項目為例,從1978—2006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積都有大幅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脫貧事業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中國農村絕對貧困人口數量從2.5億下降到2 148萬,農村絕對貧困人口從1978年占農村總人口的30.7%下降到2007年的1.6%。來自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過去25年全球脫貧事業成就的67%來自中國,聯合國2008年發展目標報告中稱,中國通過深入有效的扶貧措施,已經提前實現絕對貧困人口和飢餓人口減半的目的,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貧困人口減半目標的國家 [3].
3.民主法治意識增強。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保障人民享有廣泛的民主權利,不斷開創中國社會主義新局面,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秘魯阿普拉黨總書記毛里西奧·穆爾德說:「中國目前實行的政治制度能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這種制度不同於西方社會所重視的代議制民主,中國共產黨所實行的政策和措施是務實而有效的,中國的經驗以及中國共產黨的強大執政能力值得學習和研究。」
4.社會和諧穩定。改革開放以來,是中國社會和諧穩定。自粉碎「四人幫」以後,中華民族猶如鋼鐵長城一般堅不可摧!1997年香港回歸,1999年澳門回歸,2008奧運會的成功舉辦;1998年面對南方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對讓人聞風喪膽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對十幾個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災害,汶川大地震,中華兒女眾志成城,手挽手將一個個磨難阻擊在腳下。
5.文化體育繁榮昌盛。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教育事業穩步發展,1983年,鄧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對世界,面對未來!高考制度恢復之初,全國有570萬人參加高考,卻僅錄取27萬名;而到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報名人數達到1 010萬,錄取新生達567萬名!伴隨著教育規模的發展,更有越來越多的中華兒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據著日益重要的位置。改革開放以來,也使我國體育事業蒸蒸日上,1984年許海峰摘得中國奧運首枚金牌,自此之後,中華體育健兒奮勇爭先:2000年悉尼奧運會,中國代表團收獲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獎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績;2004年雅典,中國軍團更是將金牌總數擴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二位;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51金21銀28銅,獲金牌榜第一名。
6.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航天事業不斷創新。從1979年遠程火箭發射試驗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號載人航天衛星順利返回,中國航天人在摸索中讓祖國一躍成為航天科技強國!2008年,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炎黃子孫的千年奔月夢成為了現實!。
中國三十年改革開放成就舉世矚目。經濟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大國正在崛起,中國一步步走向富強,迎來中國歷史上的空前盛世。
❸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十年取得的重大成就
全面建設開始(1956~1966)
國際形勢
1、美蘇爭霸格局形成,美佔優勢;社會主義改革浪潮初現,中蘇關系惡化破裂,社會主義陣營逐漸解體;第三世界崛起。2、周邊局勢從緩和到重趨緊張:中印邊界、抗美援越、中蘇關系
經濟建設
1經濟建設方針出現反復:八大方針 多快好省 八字方針。2、國民經濟比例失調:農業生產困難重重(人民公社化),工業化建設曲折進展(大躍進浪費,武鋼、包鋼建設和石油自給
內政發展
曲折中前進:1、中國式社會主義道路探索起步2、「左」傾錯誤佔主導地位及其發展:反右擴大化
階級斗爭為綱;多快好省路線 大躍進、人民公社化
外交關系
積極發展與第三世界友好合作關系,聯合反帝反殖;開始改善同西方國家關系,打破「一邊倒」外交格局。
文化事業
1、「向科學進軍」熱潮:躋身核大國,合成胰島素。2、文藝創作齊奏主旋律,長篇小說豐收。3、體壇起飛:開始打破世界紀錄和在國際上奪冠。
❹ 中國近年來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1、首登月球暗面
2019年1月3日上午10點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此次任務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
2、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是中國境內一座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橋隧工程,位於中國廣東省伶仃洋區域內,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環線高速公路南環段,於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時開通運營。
3、人造瀑布
人造瀑布是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烈變廣場的一個城市景觀,樓高121米,瀑布設計高度達到108米,也是全世界最高的人造瀑布。
4、渤海之眼
「渤海之眼」摩天輪,位於山東濰坊,是當今世界上最高的無軸摩天輪。有別於傳統的有軸摩天輪,渤海之眼摩天輪中間沒有任何支撐,運行時輪盤不轉動,轎廂自帶行走機構,通過軌道沿輪盤轉動。
5、上海佘山世茂洲際酒店
上海佘山世茂洲際酒店,是世界首個建造在廢石坑內的自然生態酒店。被美國國家地理譽為「世界建築奇跡」。
❺ 新中國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新中國取得的成就有:
一、經濟建設現代化
在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現代化方面,我國進行了多種探索。在較長的時間里,我們曾採取計劃經濟體制,這在當時的中國也是新事物。歷史地看,該體制在兩方面取得了比較突出的成績:
1、是集中力量建設了一批重大工程、項目。
2、是在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情況下實現了基本社會福利人人享有。
3、我國經濟走向現代化最為突出的創新,是大膽實現了從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現在,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完善功不可沒。
二、社會建設現代化
在推進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現代化方面,我國的探索和創新十分突出,尤其是探索構建了覆蓋巨大人口的現代醫療體系、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
1、醫療衛生和醫療保障體系的現代化,極大提升了國人的健康水平。我國人均預期壽命由新中國成立前的35歲提高到2012年的75歲,嬰兒死亡率由新中國成立前的200‰下降到2014年的8.9‰。
2、在教育現代化上,我國也進行了很多探索和創新。我國在農村普遍建立小學,1986年頒布義務教育法,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進入21世紀,我國高等教育實現大眾化,2015年高校毛入學率達到37.5%,在國際上也屬於較高水平。
三、國家治理現代化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繼「四個現代化」後我們黨提出的又一個現代化戰略目標。國家治理體系的核心是制度體系,國家治理能力的關鍵是制度執行力。因此,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核心是建立更加成熟定型、更具現代化特色的制度體系。
中國這個巨型社會自古以來就依靠巨大的管理體系運行。國家治理現代化,是要創造低成本、高效率、奉行良法善治、廣泛參與的治理體系。從當今社會發展形勢看,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一系列新技術為此提供了有力支持。建構這樣一種現代國家治理體系,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創新。
四、人的現代化
社會的主體是人,現代化的最終目的是人的現代化。人的現代化,包括人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權利義務、文明程度等全方位的現代化。如果中國人都能成為有理想、有信念、負責任的現代人,中國必將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更大尊重和支持。
五、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加強,國際影響日益擴大。6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新中國的國際地位逐步提高,國際影響日益擴大。建國之初,就得到蘇聯和歐亞各人民民主國家的承認。印度、緬甸、瑞典、瑞士等國同我建交;英國也很早承認了新中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逐漸為很多國家所接受,成為指導國際關系的普遍准則,在世界上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❻ 新中國的成就有哪些
新中國的成就主要有:
1、「兩彈」的成功研製
為了打破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加強國防建設。1964年10月,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加強了我國的國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國主義的核壟斷,對維護世界和平具有重要的意義。
2、人造地球衛星的成功研製
1970年,我國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東方紅1號。2008年,中國神舟七號載人飛船飛行圓滿成功,中國宇航員首次進行了出艙活動。意義:中國躋身世界航天科技大國之列。
3、雜交水稻的培養與推廣
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秈型雜交水稻。雜交水稻為糧食大面積增產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解決中國的溫飽問題作出了卓越貢獻。袁隆平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4、「863」計劃的制定與實施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高技術蓬勃發展,國際競爭激烈。建議與決策時間:1986年3月。又名:中國高技術發展計劃綱要。
5、「科教興國」戰略的提出與實施
20世紀90年代。主要內容:黨和政府實施「科教興國」的戰略,明確提出「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❼ 新中國成立後的偉大成就
1、政治方面的成就:
港澳回歸,一雪百年恥辱;
一帶一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
亞洲投行,由中國主導,打破日本美國控制的亞洲開發銀行對亞洲基建方面的壟斷。
杭州G20峰會,促進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
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一票否決。
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
2、經濟方面的成就
中國GDP超10萬億美元,是世界上10萬億俱樂部成員,是日本GDP的2倍。
西氣東輸,保護環境,掃除霧霾。
南水北調,史無前例。
三峽大壩,世界第一
西藏天路,世界屋脊上的巨龍。
高鐵2萬公里,佔世界6成。
鋼鐵產量,世界16億噸,中國佔8億噸。
中國高速公路12萬公里,佔世界的52%,力壓美國佔世界第一。
有六個世界之最的港珠澳跨海大橋。
世界第一的三峽大壩
外匯儲備N年保持世界第一,中國美國已經太多,所以中國不斷減持美元。
其他的例如電腦、電視、冰箱、平板、空調、手機產量佔世界一半以上之類,就根本不用說了。
3、體育方面的成就
北京奧運,世界最好的奧運會,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里約奧運會,中國發揮的不好,才得了金牌前三。
北京奧運,中國是奧運會金牌榜絕對王者。
籃球出現突破——姚明出現了。
劉翔——得了三個金牌然後,忽悠了2屆奧運會
男足曾實現歷史性突破,闖入2002年韓/日世界盃賽
跳水從夢之隊時代到里約奧運會中國隊的金牌第一的超級夢之隊
中國橫掃世界乒壇
中國女排東山再起,兩奪世界冠軍,更奪得了里約奧運金牌
女子網球崛起,金花群芳爭艷
4、科技方面的成就
中國天眼,世界最大的望遠鏡
北斗衛星,世界排名第二位。
神舟飛船,載人航天;我國是世界第三個把飛行員送入太空的國家
長征衛星,發生成功率、有效載荷都是杠杠的!
嫦娥工程,把飛船發射到月球。
天舟貨運飛船,為太空站提供補給。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太空進行試驗
兩彈一星,國之重器
神威·太湖之光計算機,計算能力世界第一
天河二號計算機,曾經的第一,現在的第二
量子衛星墨子號,世界獨一無二
探索一號深海科考探測器船,探尋水下五千米的秘密
大型客機(C919),世界第三
雪龍號極地考察船,31次赴南極,踏遍世界五大洋。
巨型戰略預警雷達,世界僅有中美俄三國可造,探測距離5000公里
鐵基超導,新一代常溫超導材料
八光子糾纏態,再次刷新了光子糾纏態制備的世界記錄。
5、軍事方面的成就
遼寧航母,大國霸權
東風21D,專打航母的彈道導彈
中華神盾,數量佔世界第二
預警飛機,從進口到出口
四代重殲,世界第二個能造四代重型殲擊機的國家
大型運輸機,戰略運輸
自造航母,百年夢想終成真
歐洲野牛,落戶中國變中國野牛
雙體穿浪導彈艇,世界上第一種雙體穿浪軍用船隻
萬噸大驅,世界只有2個國家能獨自建造萬噸神盾艦
戰略核潛艇,和平捍衛者
和平方舟,世界唯一的專用醫院艦
東風41,只有中國和俄羅斯才有的陸上機動式洲際導彈
機動登陸平台艦,世界上只有美國和中國有的半潛式運輸艦。
蛟龍600,世界最大的水陸兩用飛機
巨浪導彈,世界上只有五個國家能水下發射戰略導彈
航天測量,航天測量船遠望1-7號,海軍天眼。
❽ 新中國成立後的十大成就指哪些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
1950年的土地改革運動開始;
1951年的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勝利 ;
1952年 土地改革;
1958年 「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 ,
1959年 「反右傾」斗爭;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恢復我國合法席位;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1977年 恢復高考
1978年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1982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82年 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構想 ;
1983年 中國第一台巨型計算機誕生 ;
1984年7月29日,許海峰射落了中國奧運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1987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2年 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奧成功;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
2003年10月15日,中國首次成功發射載人宇宙飛船神舟五號;
2004年第28屆奧運會我國體育健兒在奧運會上取得優異成績2008:成功舉辦奧運;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全線通車;
2008年8月8日,成功舉辦第二十九屆奧運會;
2008年9月25日到9月28日,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中國航天員翟志剛首次出艙進行出艙活動;
2010年5月1日,成功舉辦上海世博會;
2010年11月13日,成功舉辦廣州亞運會;
2011年9月29日,中國首個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號成功發射升空,3日凌晨1時36分,神州八號和天宮一號首次空間交會對接成功,中國從此成為繼美俄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
❾ 中國飛速發展,近十年來新中國有哪些驚人成就
1、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簡稱墨子號),於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在酒泉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此次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空間科學研究又邁出重要一步。
❿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巨大成就有哪些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巨大成就有改革開放,復興號。
改革開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中國的對內改革先從農村開始。
1978年11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實行「分田到戶,自負盈虧」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包干),拉開了中國對內改革的大幕。在城市,國營企業的自主經營權得到了明顯改善。
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兩個基本點之一。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方針、總政策,是強國之路,是黨和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
改革,即對內改革,就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自覺地調整和改革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上層建築同經濟基礎之間不相適應的方面和環節,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更好地實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