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成果評估應包括哪些內容
個人認為覺得主要是學校的科研成果,教學創新,學校獲獎情況,教師獲獎情況,學生獲獎情況,辦學特色等。
㈡ 跪求,科技成果評價跟科技成果鑒定有什麼區別
組織部門不同,產品鑒定是經貿局,科技成果鑒定是科技局,科技成果鑒定不包括企業、事業單位自行開發的一般應用技術成果,如果評審科技進步獎還要通過科技成果鑒定,主要看你的目的了。
㈢ 用於培訓效果評價的指標和成果主要有哪些類型
1、認知成果。可用來衡量受訓者對培訓項目中強調的原理、事實、技術、程序或過程的熟悉程度。認知成果用於衡量受訓者從培訓中學到了什麼,一般應用於筆試來評估認知成果。
2、技能成果。 用來評估技術或運動技能,以及行為方式的水平,它包括技能的獲得與學習及技能在工作中的應用兩個方面。
3、情感成果。包括態度和動機在內的成果。
4、績效成果。用來決策公司為培訓計劃所支付的費用。
5、投資回報率。指培訓的貨幣收益和培訓成本的比較。培訓成本包括直接和間接成本,收益支公司從培訓計劃中獲得的價值。
㈣ 什麼是科技成果評價
當前局勢,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指示要求,必須加快開展疫情防控科研攻關和成果應用,不斷提升科技應對疫情的能力水平,有好的科技成果要盡快識別甄選出來發揮作用,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積極貢獻。
隨著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市場化步伐的加快,企業也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科技成果評價的重要性,那麼做科技成果評價為什麼這么重要呢,你都真正的了解嗎?
一、什麼是科技成果評價?
科技成果評價或稱科研成果評價,是指評價主體按相關標准、規定、方法和專家咨詢意見對科技成果的價值進行做出定性、定量綜合判斷的過程。
科技成果評價通常又被稱為科技成果鑒定,2016年8月,科技部廢止《科學技術成果鑒定辦法》,傳統的科技成果鑒定正式退出歷史舞台。科技成果評價工作由委託方委託專業評價機構執行。這意味著,我國正探索和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新型科技成果評價機制,新型科技成果評價將由市場「唱主角」, 也更為直接地促進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及技術交易。
二、科技成果評價的意義是什麼?
科技成果是科技工作者辛勤勞動的結晶,也是國家智力支持和物質支持的重要來源,對科技成果進行科學評價是檢查科學研究任務完成的質量情況、衡量科研人員的貢獻大小,以及評估科技成果的科學意義和應用價值的重要手段,更是科技成果能否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重要前提。隨著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科技成果評價促進成果轉化的意義日益受到各級政府部門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作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重要環節,科技成果評價是啟動科技成果轉化的「金鑰匙」。
三、科技成果評價的作用有哪些?
1.行業認可。權威的科技評價報告是獲得投融資機構及行業認可的「通行證」和「風險證明」,從而促進成果的市場化應用和推廣。
2.佐證材料。客觀的科技成果評價報告是獲得政府及申報政府專項資金的重要佐證材料。
3.技術交易。通過對技術研發全過程和創新成果的嚴格評測及全面評價,將科技語言翻譯成市場語言,減少交易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及溝通和談判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4.項目融資。全面、科學的技術評價報告,有利於項目融資、合作開發、成果推廣轉化及產業化。
5.技術改進。客觀、全面的定量分析與專家定性分析,可診斷出評價對象存在的風險和不足,為產品和技術改進、提升,提供了解決方案,指明了完善的方向。
6.專家對接。業內專家全程參與科技評價,通過評價為企業與專家搭建了直接交流與合作的平台。
7.集聚資源。通過科技成果的積累、評價專家和企業的互動,集聚形成務實可用的科技成果庫和專家資源庫。
8.招商引資。通過對政府招商引資的項目進行事前評價,判斷項目質量和成熟度、識別項目風險,提高招商引資的效率和質量,降低決策風險。
9.招才引智。通過對政府或企業擬引進的高層次人才的代表性科技成果進行事前評價,判斷人才的層次,為人才的遴選和支持提供依據。
10.結題驗收。由權威專業機構出具的評價報告,是科學判斷成果創新價值和應用價值的重要依據,是成果是否通過驗收、確定整改方向的重要依據。
科技成果是企業進行創新活動的核心競爭力,企業一定要重視科技成果的評價工作,特別是科技型企業。建議企業委託有資質、有權威、有影響力的機構進行評價。
四、評價內容
(一)成果技術水平評價
(二) 成果價值評價
(三) 成果應用推廣性評價
五、評價指標
(一)技術創新度;
(二)技術成熟度;
(三)技術先進度;
(四)轉化風險;
(五)技術難度和復雜程度;
(六)經濟與社會效益。
㈤ 社會實踐項目評估方式和實踐成果形式
評估方式:公眾滿意度評價(公眾滿意調查表回執)和專家專業性評估(對大學生食品安全調查的評估表)
實踐成果形式:公共產品(如社會互助中心)和實踐報告(如社會群體行為的良性影響分析報告)
㈥ 評估結果
2.3.1 單礦山評估結果
按照9個礦類進行單個礦山評估,分別評估出礦山地質環境嚴重影響礦山8457個,較嚴重影響礦山54091個,輕微影響礦山39088個。
2.3.1.1 能源類礦山
參與評估的能源類礦山數為22407個。資源開發對礦區地質環境影響嚴重的礦山共有4380個,主要分布在內蒙古東部、黑龍江東部、吉林、遼寧、晉陝蒙接壤地區、山西中部、河北、河南、山東、安徽、寧夏、甘肅、青海北部、新疆北部、湖南、湖北、廣東、廣西、貴州、重慶、四川、雲南、浙江、江西、福建等;影響較嚴重的礦山共有10876個;輕微影響的礦山共有7151個。
2.3.1.2 貴金屬類礦山
參與評估的貴金屬類礦山數為1923個。礦產資源開發對礦區地質環境影響嚴重的礦山共有417個,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吉林東南部、遼寧東部、內蒙古中部、河北北部、山東半島北部、豫西、陝南地區、甘肅西部、青海東部、西藏西部、新疆北部、安徽南部、江西東部、湖北南部、湖南、貴州、雲南與廣西接壤地區;影響較嚴重的礦山共有863個;影響輕微的礦山共有643個。
2.3.1.3 有色金屬類礦山
參與評估的有色金屬類礦山數為2982個。礦產資源開發對礦區地質環境影響嚴重的礦山共有646個,主要分布在內蒙古中東部、遼寧東部、新疆北部、青海北部、河南與陝西接壤地區、陝西與甘肅接壤地區、四川南部、雲南、貴州、廣西、湖南、廣東、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影響較嚴重的礦山共有1295個;影響輕微的礦山共有1041個。
2.3.1.4 黑色金屬類礦山
參與評估的黑色金屬類礦山數為3864個。礦產資源開發對礦區地質環境影響嚴重的礦山共有751個,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內蒙古中部、吉林東南部、遼東與遼西地區、河北西南部及東北部、山西北部、陝西南部、山東中部、安徽東南部、福建中南部、湖北東南部、重慶東南部、江西西部、湖南、廣東北部、廣西、四川南部、雲南中東部;影響較嚴重的礦山共有1764個;影響輕微的礦山共有1349個。
2.3.1.5 冶金輔助原料非金屬類礦山
參與評估的冶金輔助原料非金屬類礦山數為2001個。礦產資源開發對礦區地質環境影響嚴重的礦山共有126個,主要分布在遼寧、河北東北部、寧夏北部、山東半島、河南西南部、安徽東南部、浙江、福建、江西、重慶、湖南、廣西;影響較嚴重的礦山共有908個;影響輕微的礦山共有967個。
2.3.1.6 建材及其他非金屬類礦山
參與評估的建材及其他非金屬類礦山數為65828個。礦產資源開發對礦區地質環境影響嚴重的礦山共有1882個,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甘肅南部、寧夏、黑龍江、遼寧、河北、北京、山東半島、河南西部、陝西、安徽東部、江蘇南部、浙江、福建、江西、四川南部、重慶、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影響較嚴重的礦山共有37389個;影響輕微的礦山共有26557個。
2.3.1.7 特種非金屬類礦山
參與評估的特種非金屬類礦山數為343個。礦產資源開發對礦區地質環境影響嚴重的礦山共有43個,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遼寧東部和南部、山東半島、湖南;影響較嚴重的礦山共有163個;影響輕微的礦山共有137個。
2.3.1.8 化工原料非金屬類礦山
參與評估的化工原料非金屬類礦山數為2037個。礦產資源開發對礦區地質環境影響嚴重的礦山共有162個,主要分布在河北北部、河南西部、陝西南部,山東南部、江蘇北部、安徽、浙江、福建、四川南部、湖北、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影響較嚴重的礦山共有743個;影響輕微的礦山共有1132個。
2.3.1.9 稀有稀土及分散元素類礦山
參與評估的稀有稀土及分散元素類礦山數為251個。礦產資源開發對礦區地質環境影響嚴重的礦山共有50個,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影響較嚴重的礦山共有90個;影響輕微的礦山共有111個。
2.3.2 綜合評估結果
1)我國礦產資源開發對礦區地質環境影響嚴重的區域有88個,面積約5.3萬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我國的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陝西、安徽、江蘇、湖北、湖南、重慶、江西、貴州、浙江、福建、雲南、西藏等省(區、市)。
2)較嚴重影響的區域有317個,面積約38.4萬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地區的黑龍江、吉林、遼寧,華北地區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以及內蒙古東南部,西北地區的陝西、寧夏、內蒙古西南部、甘肅、青海、新疆,華東地區的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中南地區的河南、湖北,華南地區的湖南、廣東、海南,西南地區的重慶、四川、貴州、雲南、廣西、西藏等地。
3)輕微影響的區域610個,面積約138.1萬平方千米,主要分布於其他礦產資源開采活動的區域內,幾乎所有的礦產開采區都存在著輕微影響。
㈦ 科技成果評價是怎麼的流程及需要資料有哪些
堅持實事求是、科學民主、客觀公正、注重質量、講求實效的原則,依照規定的程序和標准,對被評價科技成果進行審查與辨別,對其科學性、創造性、先進性、可行性和應用前景等進行評價,並做出相應結論。對成果的知識產權不做評價。
科技成果評價主要針對技術開發類應用技術成果、社會公益類應用技術成果、軟科學研究成果三種類型進行評價。
科技成果評價的主要內容是:
1、技術創新程度、技術指標先進程度;
2、技術難度和復雜程度;
3、成果的重現性和成熟程度;
4、成果應用價值與效果;
5、取得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6、進一步推廣的條件和前景;
7、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意見。
科技成果評價機構(簡稱評價機構)是指參加科技成果評價試點的具有科技成果評價業務能力,獨立接受科技成果評價委託,有償提供科技成果評價服務的社會中介服務機構和事業單位。
目前,在四川可做科技成果評價的機構推薦:成都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生產力促進中心,等等
科技成果評價項目所需材料目錄
(1) 科技成果評價申請表;
(2) 研製報告(主要包括技術方案論證、技術特徵、總體技術性能指標與國內外同類先進技術的比較、技術成熟程度、已推廣應用及取得的效益情況,對社會經濟發展和行業科技進步的意義、進一步推廣應用的條件和前景、存在的問題等內容;
(3) 測試分析報告及主要實驗、測試記錄報告;
(4) 專業檢測機構出具的產品檢測報告;
(5) 國內外相關技術發展的背景材料,引用他人成果或者結論的參考文獻;
(6) 國家法律法規要求的行業審批文件及產品企業標准;
(7) 繳納國稅、地稅的稅務證明或推廣應用所產生的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環境生態效益證明;
(8) 用戶應用證明;
(9) 單位營業執照復印件及榮譽證書;
(10) 說明知識產權狀況的相關材料;
(11) 由有資質的查新單位出具的科技成果查新報告;
(12) 獲得省部級以上政府部門立項的項目證書或結題證書等。
成果評價的流程
1、委託方向評價機構提出成果評價需求。
2、評價機構收到被評價成果材料後,初步審查評價委託方提交的技術資料,判斷評價委託方提出的評價要求能否實現。
3、接受評價委託,與委託方簽訂評價合同,約定有關評價的要求、完成時間和費用等事項。
4、確定成果評價負責人。由其選聘熟悉被評價科技成果行業領域的專家擔任評價咨詢專家,同一單位的專家不得超過兩人。
5、對於需要具備檢測或查新報告才能做出評價結論,但評價委託方又未提供相關報告的,評價機構可以要求評價委託方提交符合要求的檢測、查新報告,也可以與評價委託方協商,由評價機構作為檢測、查新委託人取得檢測、查新報告。
6、專家評價。由每位咨詢專家獨立評價,提出評價意見。評價機構工作人員負責匯總每位咨詢專家的評分結果,並計算出綜合評分。
7、評價負責人在綜合所有咨詢專家評價意見的基礎上,完成綜合評價結論。
8、按約定的時間、方式和份數向評價委託方交付評價報告。
㈧ 如何對預期成果進行可行性評估並提並提出意見和建議
摘要 預期成果指的是自己開始在某個項目之前預想的成果,表達形式可以是一篇論文等,在寫的時候可以根據模板往上套就行了。
㈨ 成果評估
美國地調局項目成果的評估主要來自國會、總統預算與管理辦公室、督察辦公室,以專及屬其他組織,如國家公共管理學會和國家科學委員會等組織。
法國的地調成果,每個項目結束後都有驗收程序,由科學技術委員會進行項目的技術監督,法國地質調查局的科學技術委員會由法國政府科學研究部和國家經濟財政工業部任命。
日本地調項目的質量監控主要靠研究人員自身的信譽,成果驗收主要以公開報告會的形式進行,只要所立項目符合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的需求,成果就會得到社會的承認。
㈩ 什麼是效果評估
效果是衡量規劃、項目、服務機構經過實施活動所達到的預定目標和指標的實現程度。
評價效果主要是分析目標和指標的實現程度。
效果評價的目的在於對項目計劃的價值做出科學的判斷。
如某個項目的目標是減少某種傳染病的發病率,則評價應通過年發病率與項目初期年發病率的比較來衡量效果。
效果評價的內容分為近期和中期效果評價,又叫效應評價(impact evaluation)和遠期效果評價,又叫結局評價(outcome evaluation)結局評價又分為效果、效益和成本-效益、成本-效果。
(10)評估成果擴展閱讀:
種類
(一)培訓及時性信息。
培訓及時性信息是指培訓的實施與需求在時間上是否相對應。
(二)培訓目的設定合理與否的信息
培訓目的來源於培訓需求分析。在設定培訓目的時,是否真正全面、細致的對培訓需求進行研究,也就是說培訓目的的設定是否能真正滿足培訓需求。
(三)培訓內容設置方面的信息
培訓的內容設置合理,就有可能達到培訓目的,否則事倍功半。
(四)教材選用與編輯方面的信息
(五)教師選定方面的信息
(六)培訓時間選定方面的信息
(七)培訓場地選定方面的信息
(八)受訓群體選擇方面的信息
(九)培訓形式選擇方面的信息
(十)培訓組織與管理方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