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軟體實施項目主要有哪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交付成果是什麼
一、復軟體分析:是一個對用戶制的需求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正確理解,然後把它用軟體工程開發語言表達出來的過程,replica soccer jerseys。基本任務是和用戶一起確定要解決的問題,建立軟體的邏輯模型,編寫需求規格說明書文檔並最終得到用戶的認可。
二、軟體設計:主要任務就是將軟體分解成模塊使之能實現某個功能的數據和程序說明、可執行程序的程序單元。
三、軟體編碼:指把軟體設計轉換成計算機可以接受的程序,即寫成以某一程序設計語言表示的"源程序清單"。
四、軟體測試:目的是以較小的代價發現盡可能多的錯誤。要實現這個目標的關鍵在於設計一套出色的測試用例(測試數據和預期的輸出結果組成了測試用例)。
五、軟體維護:指在已完成對軟體的研製(分析、設計、編碼和測試)工作並交付使用以後,對軟體產品所進行的一些軟體工程的活動。根據軟體運行的情況,對軟體進行適當修改,以適應新的要求,以及糾正運行中發現的錯誤。
希望會對你的計算機考試有幫助
Ⅱ 項目研究的預期成果什麼意思
預計該項目實施成功後會達到什麼樣的效果,這個效果包括產生的經濟效果和社會效果兩個方面,比如,能夠每年節約 5萬元材料費,或能夠讓大家養成良好的節約的習慣等等。
Ⅲ ●強化項目管理,項目成果質量進一步提高
實行業務計劃動態編制,對項目實施「計劃、預算、質量、成果、績專效」全方位管理。切實屬加強預算管理,從源頭抓,起有效提高預算編制的質量,貫徹「以業務計劃帶動項目執行,以項目執行帶動預算執行」的工作思路,以財政部績效考評為契機,在全院范圍內開展項目的績效考評和內部審計,強化外協經費的監督,保證了資金使用的有效性;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開展了兩期實施培訓,有效提高了業務人員的項目實施水平;在項目的結題驗收過程中,進一步量化項目評分考核指標,強化成果質量的等級評定,推進了項目成果質量的提高。同時,開展了2011年業務成果交流會,對4個優秀成果進行了展示,為進一步加強業務交流,推動成果交流共享與宣傳,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機會和平台。
▲規劃院項目實施管理培訓
Ⅳ 項目的成果形式都有哪些種類
項目的成果形式的種類有:
1、學術論文
2、軟體
3、設計技術資料
4、實版用新型專利權
5、外觀設計專利
6、帶有技術參數的圖紙等
科技項目是指以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為內容而單獨立項的項目,其目的在於解決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出現的科學技術問題。不同的科技項目,根據其性質、實施范圍、運作特點有不同的分類。
科技成果根據其性質可分為三大類型:
1、基礎理論成果,是指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領域取得的新發現、新學說,其成果的主要形式為科學論文、科學著作、原理性模型或發明專利等。
2、應用技術成果,是指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應用中取得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新材料、新設備,以及農業、生物新品種、礦產新品種和計算機軟體等。
3、軟科學成果,是指對科技政策、科技管理和科技活動的研究所取得的理論、方法和觀點,其成果的主要形式為研究報告。
Ⅳ 項目的成果主要分為 和 兩大類
的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實施分為不同的內容的基礎上研究,研究和設計項目(活動)兩大類。
研究,以了解和解決問題為主要目的的包括研究,實驗研究,文獻研究的類型。
項目(活動),旨在解決一個復雜的操作問題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兩種類型的社會活動的設計和科技類項目設計。前者作為環保活動的規劃,如設備,設施的生產,建設或改造的設計。
一個特殊的學習活動,屬於一種類型,還可以包括各種不同的研究類型。更為綜合性的課題,往往涉及范圍廣,研究內容,以及需要使用各種方法和手段,但也需要參與部門之間的工作。
研究性學習活動一般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自然方面的問題。如環境保護,生態建設,能源利用,作物改良和保護的動物,植物,天文,地理,水文和氣象研究。
(2)社會方面的問題。如社會關系的研究,企業發展研究,社區管理,從眾心理,人口研究,城市規劃,交通建設,建設的法律制度,政治制度,社會,經濟,宗教研究,貿易的發展,市場調研,當地的文化和民俗文化,歷史遺產保護區的研究,名人的思想和文化研究,傳統道德研究,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研究,東西方文化的比較研究,民間文學,藝術學,電影和電視文化,質量媒體研究。
(3)自我方面。如高中學生的生理和心理問題,中學生的行為研究,學生社團,學生組和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學生消費者研究,學校系統的研究和學生的發展之類的制度和文化的研究,社會適應性研究。
3。研究活動的選擇原則
(1)的可行性。根據學??生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水平的意識,以及學校和社區的條件來確定研究課題。雄心勃勃的話題,研究難以開展,一定要注意。
(2)自主性。研究課題學習活動的決定,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和愛好,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間。
(3)生活。學習活動進行研究,學生生活在一個與生活密切合作為基礎的居住環境,並引導他們關注的事情在生活中,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促進學校教育和社會融合。
(4)實際的。強調學生的學習動手的經驗,有更多的機會動手操作,在實踐中積極的情感體驗,形成健康的態度和正面的價值觀?的自然,社會和生活的,有個性的快樂手,勤於實踐。
(5)全面。正常情況下,一個課題研究的內容將涉及多個領域和學科,它可能是一門學科為主,多學科綜合交叉的基礎上,注重實際調查可能也可能偏重於理論研究方面。兩個自我的問題,自然問題或社會問題研究的課題,以應對自我,自然,社會作為一個整體關注的主題,通過全面的選擇,整合學習內容和方法,體現了綜合實踐活動學校課程結構的內在價值。
(6)開放性。不同的方式嚴格意義上的科學的研究,「研究」的研究活動,最終的結果是仍然在學習活動。當學生選擇一個研究課題,什麼樣的研究視角,研究目標,這個切入點的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如何的研究呈現的結果,應該有更大的靈活性。
學習活動內容的發展戰略
(1)必要時,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充分利用課程資源。學校的學習活動進行研究,以開發各種教育資源,根據當地實際學校活動設計。包含了豐富的材料,內部和外部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社會生活,引導學生充分發掘。要注意選擇和使用一些對時間敏感的,季節性較強的活動,如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內容,並充分利用生活「的生活資源。
(2)的序列形成的逐漸積累。研究性學習活動課程有沒有「教科書」,但也有一些內部的「邏輯」:相同的學生(組),其中包括為期三年的研究,形成一個系統,適當照顧的自然,社會,自我的「三內部平衡的各種定位不同的等級,以及在整個學校所有學生的學習必須保持一個合理的關系,以滿足學生的水平的理解和發展的差異,以避免重復,避免層次安排的混亂。
(3)適應學校和區域差異,並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引導學生選擇的研究學習活動的內容,一方面反映了「三面」,一方面要求,根據學校的自身傳統的學校和資源優勢,建立區域特點和學校特色內容系統的學習活動納入學校文化建設的一部分,研究人員讓一組(2)。
(4)學習,取長補短,優勢互補。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學校之間要注意互相學習,類比學習中得到啟發,共同提高。鼓勵鄰近學校,特別是學校在同一個社區開展密切合作,互補和共享資源。
Ⅵ 項目實施
(一)調研啟動
2003年上半年,按照國土資源部領導要求,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相繼走訪了三大石油公司,系統收集了國內外油氣資源評價相關資料,並編寫了調研報告。同年8~11月,在調研的基礎上,油氣中心編制了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工作方案(草案)、項目實施方案設計和管理辦法,多次召開專家座談會、協調會,聽取各方面對資源評價工作方案的意見。2003年10月30日,國土資源部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發出《關於開展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03〕377號);2003年11月24日,召開了領導小組第一次工作會議,審議了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工作組織機構;2003年12月1~2日,召開了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工作會議,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工作正式啟動。
(二)項目實施
2004年1~5月,編寫了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項目總體設計,落實了具體項目承擔單位,評審了實施方案,召開了項目工作組第一次會議和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審定項目總體設計及有關管理制度等事項。2004年7月,對所有項目承擔單位130餘人進行了培訓。
各項目承擔單位按照項目辦公室的統一要求,相繼交叉完成了資料收集整理、地質分析、資料入庫、常規油氣資源評價、非常規油氣資源評價、油氣資源可采系數研究、油氣資源潛力分析及儲量產量增長趨勢預測、油氣資源評價系統建設等工作。
(1)油氣資源可采系數研究與應用(2004年6月~2006年1月)。可采系數研究與應用是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通過重點解剖、統計和類比分析方法,對我國油氣資源可采系數進行研究,為科學合理地計算油氣可采資源量提供依據,進而對重點盆地和全國油氣可采資源潛力進行評價。
第一階段,調研啟動。2004年6月,項目啟動,召開了油氣資源可采系數研究實施方案研討會,明確了項目的工作思路、評價標准、人員分工、進度安排等。2004年8月29日,召開了油氣資源可采系數研究工作設計專家評審會。
第二階段,可采系數標准建立階段。2004年6~11月,通過國內外調研、油氣藏分類、典型油氣藏剖析、各種提高採收率方法技術潛力分析,建立起不同類型評價單元可采系數取值標准,並編寫了階段成果報告。2004年11月18日,召開了階段成果專家評審會。
第三階段,盆地可采資源量計算階段。通過技術培訓會、問題解答等方式,使相關的資源評價技術人員掌握可采系數標準的應用方法,從而開展129個盆地油氣可采資源量的計算。
第四階段,成果報告編寫階段。2005年8~12月,在對項目研究成果作深入總結的基礎上,編寫項目成果報告,並編制相關圖件和表格。2006年1月,成果報告通過技術專家組的評審驗收。
(2)常規油氣資源評價(2004年6月~2005年8月),常規油氣資源評價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為滿足國家「十一五」規劃編制的要求,要求各評價項目先行提交資源評價結果。2004年6月上旬,項目辦組織有關專家以及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等單位人員集中聽取三大公司第三次油氣資評的詳細匯報,並進行了對比,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常規油氣資源評價工作思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補充評價松遼、渤海灣和鄂爾多斯盆地,重新評價23個中小盆地,另外20個盆地採納公司近期評價結果;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在內部6個油田、原新星石油公司和西部勘探指揮部各自評價基礎上,對全部31個盆地進行重新評價;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在原經濟可采資源評價基礎上,對全部7個盆地進行重新評價;交叉整合評價塔里木、渤海灣盆地;系統評價南海南部海域、青藏等空白區。各評價項目先後經歷了中期檢查、階段成果的預審、初審程序,2004年12月初,各評價項目進行了階段成果審查驗收,在審查驗收中,既給出了「審查驗收意見」,又明確提出了限期完成的「修改意見」。通過嚴格的審查驗收程序,確保了階段成果的真實性和客觀性。
第二階段,各承擔單位對項目成果進行深化研究,完成評價報告編寫工作,2005年8月18~22日,常規油氣資源評價的10個子項目通過了技術專家組的評審驗收,其中優秀成果佔90%、較優秀成果佔10%。
第三階段,成果匯總及報告編寫。在對10個階段成果報告評估分析的基礎上,組織項目技術顧問、石油公司資源評價骨幹、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和項目辦公室工作人員,通過半年多的緊張工作,匯總了資源評價結果,編制了《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常規油氣資源評價成果數據表》和《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常規油氣資源評價成果圖冊》;同時,初步開展了油氣資源發現趨勢預測研究,集中編寫了《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常規油氣資源評價成果報告》。2005年7月22日,《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常規油氣資源評價成果報告》通過技術專家組的評審驗收。
(3)煤層氣資源評價(2004年6月~2006年6月),煤層氣資源評價分兩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子項目運行階段。借鑒常規油氣資源評價經驗,項目辦公室首先在國內外已有資源評價方法的基礎上,建立起一套以體積法、地質綜合評價法為主的評價方法體系,並通過實驗模擬、統計分析等技術方法建立起煤層含氣量、可采系數關鍵參數取值標准;在此基礎上,採用統一的評價方法體系和參數體系,利用煤層氣資源評價系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和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對各自承擔的盆地進行評價,與此同時,對全國22個重點礦區煤層氣資源進行了評價。各評價項目先後經歷了中期檢查、階段成果的預審、初審程序。2006年1月4~5日,煤層氣資源評價子項目成果通過了技術專家組的審查驗收。其中評價報告優秀成果佔75%,較優秀成果佔25%。
第二階段,成果匯總及報告編寫。項目辦公室在對子項目成果報告評估分析的基礎上,利用半年時間,組織項目顧問、石油公司資源評價骨幹、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和項目辦公室工作人員,通過緊張工作,匯總了資源評價結果,編制了《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煤層氣資源評價成果數據表》和《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煤層氣資源評價成果圖冊》,編寫了《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煤層氣資源評價成果報告》。2006年6月4日,煤層氣資源評價項目成果通過了技術專家組的審查驗收。
(4)油砂資源評價(2004年6月~2006年6月),油砂資源評價分兩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子項目運行階段。5家評價單位先後完成了資料收集與整理、評價方法與參數建立、地質評價、資源量計算、油砂礦帶綜合評價等工作。在評價中,項目辦公室對子項目進行了中間檢查,檢查中,明確提出了限期完成的「修改意見」。通過以上嚴格的審查驗收程序,確保了子項目成果的真實性和客觀性。2006年1月6~8日,油砂資源評價子項目成果通過了技術專家組的評審,其中評價報告優秀成果佔80%,較優秀成果佔20%。
第二階段,成果匯總及報告編寫。項目辦公室在對子項目成果報告評估分析的基礎上,利用半年時間,組織項目顧問、石油公司資源評價骨幹、吉林大學和項目辦公室工作人員,通過緊張工作,匯總了資源評價結果,編寫了《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油砂資源評價成果報告》,編制了《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油砂資源評價成果數據表》和《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油砂資源評價成果圖冊》。2006年6月4日,油砂資源評價項目成果通過了技術專家組的審查驗收。
(5)油頁岩資源評價(2004年6月~2006年6月),油頁岩資源評價分兩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子項目運行階段。從2004年6月開始,項目組採取資料收集與野外調查交替進行(對收集到資料的地區進行調查核實;野外調研發現的新礦區去追索相應的地質資料)的辦法,野外調查了65個含礦區(259個觀察點)、現場收集資料涉及17個省的82個地區,並相繼開展評價方法與參數建立、地質評價、資源量計算、油頁岩礦帶綜合評價等工作。2005年12月7~8日,技術專家組在長春對油頁岩資源評價的5個二級項目進行了評審驗收,其中優秀成果佔100%。在審查驗收中,既給出了「審查驗收意見」,又明確提出了限期完成的「修改意見」。通過嚴格的審查驗收程序,確保了階段成果的真實性和客觀性。
第二階段,成果匯總及報告編寫。在5個二級項目成果審查驗收基礎上,匯總了資源評價結果,編制了《全國油頁岩資源評價成果數據表》和《全國油頁岩資源評價成果圖冊》;同時,開展了油頁岩資源開發利用趨勢研究,集中編寫了《全國油頁岩資源評價成果報告》。2006年2月23日,項目辦公室組織了預審;2006年4月15日,技術專家組對成果報告進行了初審。通過嚴格的初審和預審程序,確保了成果的真實性和客觀性。2006年6月5日,油頁岩資源評價項目成果通過了技術專家組的審查驗收。
(6)油氣資源潛力分析及儲量、產量增長趨勢預測(2005年6月~2007年4月)。油氣資源潛力分析及儲量、產量增長趨勢預測研究從2005年6月啟動,共設5個子課題,分別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承擔。2006年11月,5個子課題分別通過技術專家組的評審,其中3個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06年12月~2007年4月,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項目辦公室組織有關科研人員,依據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成果,在5個子課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專家評估法、統計法和綜合分析法,參考石油公司和油田「十一五」規劃及中長期發展目標,利用各盆地油氣儲量、產量歷史數據,借鑒美國和全球油氣儲量產量增長規律,採用系統、科學的分析方法和參數體系,對全國129個盆地2006年至2030年油氣儲量、產量的增長趨勢進行了科學預測。2007年4月27日,油氣資源潛力分析及儲量、產量增長趨勢預測項目成果通過了技術專家組的審查驗收。
(7)油氣資源評價系統建設(2003年12月~2007年5月)。為克服以往油氣資源評價系統建設滯後於評價進程,不能發揮應有作用的缺點,本次採取邊建設邊應用的開發模式。2003年10~12月,開展了資源評價技術國內外調研。2003年12月~2004年4月,進行了需求分析、系統設計、資料庫設計,編寫了油氣資源評價系統實施方案。2004年4月底,項目組建成資料庫,並提供了數據標准。2004年7月前,完成了評價方法軟體開發。7月底~8月初,開展了油氣資源評價系統應用培訓。之後採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協助17個單位完成了33個子項目5種資源的評價工作,參與石油、天然氣、煤層氣、油砂、油頁岩資源評價所有子項目成果的匯總工作,編製成果圖件,製作成果數據表。將項目所有的基礎資料、成果資料進行整理入庫,實現了通過評價系統對數據和成果進行統一管理的功能。2007年5月31日,油氣資源評價系統建設項目成果通過了技術專家組的審查驗收。
(三)成果上報與發布
2005年11月2日,國土資源部以國土資發〔2005〕225號正式將《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常規油氣資源評價成果報告》上報國務院。
2007年1月22日,國土資源部以國土資發〔2007〕12號正式將煤層氣、油頁岩、油砂資源評價成果報告上報國務院。
評價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產生了很大的反響,評價成果已被國家「十一五」規劃所採納,為制定《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決定》等提供了重要參考。
Ⅶ 項目實施對企業的成長效果內容怎麼寫
這樣的成長效果內容想要更好的書寫,必須要把項目所實施的具體的內容,以及所涉及到的細節進行有效的書寫,然後再加上總結。
Ⅷ 創業計劃書申報書中「項目完成預期成果」指的是什麼
項目完成預期成果指的是該項目完成時候,所實現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其中經濟效益指的是該項目完成後實現的預計銷售額、利潤額、總產值等數據指標,社會效益則指的是新工藝、新發明、新專利等社會影響。
各類項目計劃申報書中,項目完成預期成果都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創業計劃書申報主要目的是為了給創業項目獲得融資,是作為創業者是向投資人介紹自己的重要表現形式。
創業計劃書要給投資者提供企業對目標市場的深入分析和理解。要細致分析經濟、地理、職業以及心理等因素對消費者選擇購買本企業產品這一行為的影響,以及各個因素所起的作用。
3、展示管理隊伍
把一個思想轉化為一個成功的風險企業,其關鍵的因素就是要有一支強有力的管理隊伍。在創業計劃書中,應首先描述一下整個管理隊伍及其職責,然而再分別介紹每位管理人員的特殊才能、特點和造詣,細致描述每個管理者將對公司所做的貢獻。
4、出色的計劃摘要
創業計劃書中的計劃摘要也十分重要,必須能讓讀者有興趣並渴望得到更多的信息,從而讓讀者留下長久的印象。
Ⅸ 項目預期成果怎麼寫
寫作內容:理論/思想/觀點創新、方法創新、資料/數據創新。
比如說我選題在理論上、內思想上、觀點上容提供了一個怎樣的創新點,或者在資料和數據上,我們查到了一些之前的研究者沒有注意到的數據和資料,或者我們進行了問卷調查或田野工作,擁有了第一手的數據和資料。
研究方法也是這樣。比如說在我們選題的這個研究領域之前的學者基本都是用某一種或幾種方法來進行研究的,比如說文獻分析法、規范分析法。那麼好,我們現在運用一個比較分析法,或者實證分析法來展開這個選題的研究,這就是一種研究方法上的創新。
(9)項目實施成果擴展閱讀:
主要注意的是,關於創新之處寫作提示中提到的學術思想、學術觀點、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色和創新,我們完全沒必要一一對應寫在自己的申報書中,這樣既做不到,也沒意義。我們的選題有怎樣的創新,有哪個方面的創新,我們就寫哪個方面就好,不追求全面覆蓋。
創新之處寫1-3點為宜,甚至只有一點也是可以的,只要這個創新是實實在在存在著的,是真實的。不必吹噓自己的研究能有多少創新,客觀中肯進行說明就好。我們的申報書將要面對的不是少不更事的孩子,而是久經沙場的老將。別心存僥幸,我們蒙騙不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