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教FIDIC條款中的新紅皮、新黃皮還有銀皮書是指什麼
FIDIC條款新版主要有以下幾種,使用范圍如下:
1、《施工合同條件》(新紅皮書),適用於業主提供設計;承包商負責設備材料采購和施工,咨詢工程師監理,按圖紙估價,按實結算,不可預見條件和物價變動允許調價。是一種業主參與和控制較多,承擔風險也較多的合同格式。
2、《生產設備和設計-施工合同條件》(新黃皮書),適用於承包商負責設備采購、設計和施工,咨詢工程師監理,總額價格承包,但不可預見條件和物價變動可以調價,是一種業主控制較多的總承包合同格式。
3、《設計采購施工(EPC)/交鑰匙工程合同條件》(銀皮書),適用於承包商承擔全部設計、采購和施工,直到投產運行;合同價格總額包干,除不可抗力條件外,其他風險都由承包商承擔;業主只派代表管理,只重最終成果,對工程介入很少。是較徹底的交鑰匙總承包模式。
4、《簡明合同格式》(綠皮書),綜合上述幾種模式,用於較小工程項目(50萬美元以下或工期在6個月以下)的簡明靈活的合同格式.
『貳』 社會藍皮書的各類皮書簡述
最早源於政府部門對某個專門問題的特定報告,通常這種報告在印刷時不作任何裝飾,封面也是白紙黑字,所以稱為「白皮書」。在不少國家,政府發布報告時使用「白皮書」已基本成為慣例,比如,我國發表的「《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白皮書」、「中國2004年國防白皮書」等。此外,也有一些國家使用「紅皮書」、「藍皮書」、「綠皮書」等形式。「皮書」這種「官方解說」的性質,也使它常常和「權威」相聯系。
現在大量研究機構借用「皮書」帶有的權威含義,給一些研究報告冠以「皮書」之名。這些「皮書」出自專家學者或科研院校專業人員,發表對現實或未來政治、經濟、社會某一方面理解和認知,其看法和觀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權威性。對「皮書」的顏色並沒有特別的規定,可以沒有任何含義,也可以和書的內容結合起來。除此之外,市場上也有一些圖書在書名中使用「皮書」,只是借用了這個概念。 一國政府或議會正式發表的以白色封面裝幀的重要文件或報告書的別稱。各國的文件分別有其慣用的顏色,封面用白色,就叫白皮書,如1949年8月美國發表的《美國與中國的關系的聲明》為白皮書。
封面用藍色,叫藍皮書(如英國);用紅色,叫紅皮書(如西班牙);用黃色,叫黃皮書(如法國);用綠色,叫綠皮書(如義大利)等。使用白皮書和藍皮書的國家最多,特別是白皮書已經成為國際上公認的正式官方文書。不過,一國使用的文件封面顏色也可以有多種。如日本防衛年度報告用白皮,叫防衛白皮書,其外交年度報告則用藍皮,叫外交藍皮書。 《社會藍皮書:2011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2011版)》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2月17日)平裝:299頁
正文語種:漢語
開本:16
ISBN:9787509720004, 7509720001
條形碼:9787509720004
產品尺寸及重量:23.6x16.4x1.8cm;481g
ASIN:B004FPZAJW I總報告
1 新成長階段的中國社會建設
——2010-2011年中國社會發展形勢分析與預測
Ⅱ發展篇
2 2010年中國城鄉居民收入和消費狀況
3 我國當前的就業形勢和產業政策
4 我國收入分配現狀及其發展趨勢
5 2010年中國社會保險制度建設新進展
6 2010年中國教育的發展和改革
7 全國新醫改進入關鍵階段
Ⅲ調查篇
8 2010年中國居民生活質量指數報告
9 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社會經濟效益和社會評價
10 新生代流動農民工的收入狀況和改變戶籍意願
11 「80後」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狀況
家長對中小學子女的職業期望及其影響因素
Ⅳ專題篇
13 中國當前社會建設的框架設計
14 2010年中國互聯網輿情分析報告
15 2010-201l:城鄉社會救助制度的問題及對策
16 反腐倡廉改善民生
17 地方債務風險:現狀、成因及對社會的影響
V階層篇
18 2010年中國職工狀況
——呼喚共享經濟發展成果和集體勞權
19 我國當前的農村社會形勢和農民階層
20 私營企業主階層成長過程中的若干問題分析
Ⅵ附錄
21 中國社會發展統計概覽(2010)
『叄』 關於對外經貿大學考研的灰皮書(英文案例)
好象有中文版的吧哈哈
你可以去問大學的老師,他們應該知道的
『肆』 宋儒亮的學術成果
17.2016年: 《醫事法學進展在廣東》 ,主編,法律出版社2016年4月第1版。
16.2015年:《打開天窗說「亮」話》 ,專著,法律出版社2015年8月第1版。
15.2014年:《醫事法律500問》,副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2014年1月版。
14.2013年:《醫道法途》,副主編,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10月版。
13.2013年:《醫事法學在廣東》,主編,法律出版社2013年4月版。
12.2012年:《醫事糾紛律師實務:案列評析和訴訟指引》,主編,法律出版社出版2012年11月版。
11.2011年:《臨床醫學導論》,參編,四川大學出版社2011年10月版。
10.2008年:《腦死亡與器官移植——關聯、爭議與立法》,專著,法律出版社2008年7月版。
9.2004年:《腦死亡-現代死亡學》(《腦死亡立法的必要性》之節),參編,科學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8.2003年:《醫法通》,專著(合作主編項目之一),新世紀出版社2003年1月版。
7.2003年:《民法通》,合作主編,新世紀出版社2003年1月版。
6.2003年:《專利法通》,合作主編,新世紀出版社2003年1月版。
5.2003年:《婚姻法通》,合作主編,新世紀出版社2003年1月版。
4.2003年:《訴訟法教程》,參編,廣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
3.2002年:《公民行為十萬個怎麼辦》,參編,人民日報出版社2002年3月版。
2.2000年:《國際私法教程》,參編,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版。
1.2000年:《憲法教程》,參編,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
174.《「法治中國」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根基》(獨著),載《羊城晚報》2014年10月10日
173.《葯事損害鑒定線現代化治理(上)》(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9月24日
172.《面對並發症執業醫師如何防範》(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9月23日
171.《患方葯品使用線現代化治理(下)》(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9月10日
170.《患方葯品使用線現代化治理(上)》(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9月3日
169.《葯事服務線現代化治理(下)》(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8月13日
168.《葯事服務線現代化治理(上)》(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8月6日
167.《循證醫學證據首次直接用於醫療及其侵權訴訟引發的問題與思考》(獨著),載《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4年8月
166.《護理不當須承擔醫療過錯責任》(獨著),載《醫師在線》2014年7月21日
165.《以民事訴訟規定為依據 依法審視病歷記錄、鑒定名稱變更和舉證責任倒置適用》(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7月17日
164.《產前臍帶染色體檢未見異常卻產下先天愚型男嬰 誰侵犯了她的優生優育選擇權(下)?》(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7月17日
163.《產前臍帶染色體檢未見異常卻產下先天愚型男嬰 誰侵犯了她的優生優育選擇權(上)?》(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7月10日
162.《葯品生產經營線的現代化建設(下)》(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7月9日
161.《不配合轉院,也是醫療過失》(獨著),載《醫師在線》2017年7月7日
160.《由生效判決回查醫方、患方和法院方行為選擇與後續風險》(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7月3日
159.《修改、塗改還是篡改? 由病歷問題談醫方責任認定(下)》(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7月3日
158.《葯品生產經營線的現代化建設》(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7月2日
157.《醫療過錯損害要賠償》(獨著),載《醫師在線》2014年6月30日
156.《葯品生產經營線的現代化建設(上)》(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6月25日
155.《修改、塗改還是篡改? 由病歷問題談醫方責任認定》(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6月19日
154.《以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規范監督政府之手》 (獨著),載《南方日報》2014年6月12日A04版
153.《葯品研發試驗線的現代化建設》(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6月11日
152.《法官內心確認是影響判決證據採納的一項獨立因素》(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5月29日
151.《患者猝死引發訴訟 醫方是否充分:告知「的疑雲》(第一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5月29日
150.《推行葯事治理良法》(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5月28日
149.《鑒定意見的恰當採納與適用 更須提升法院的醫事審判力》(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4月17日
148.《患者因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破裂出血死亡 醫療過失還是難以預料風險所致?》(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4月17日
147.《一把手要當好第一責任人》 (發言整理),載《法制日報》2014年4月10日
146.《葯事治理的「善治」思考》(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5月7日
145.《葯事治理開啟葯師美好時代》(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4月23日
144.《由病歷資料證據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談「病」與「人」之醫法的有機統一》(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3月27日
143.《搶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事後補簽病歷是否違法(下)?》(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3月27日
142.《搶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事後補簽病歷是否違法(上)?》(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3月13日
141.《醫事改革恰逢其時》(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3月12日
140.《醫事改革革故鼎新》(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3月5日
139.《醫事改革契機已到》(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2月26日
138.《處置醫療糾紛離不開頂層設計》(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1月22日
137.《從住院患者「跌倒事件」處置回看醫方救治、鑒定意見和法院判決之得失》(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1月9日
136.《高齡患者半夜跌倒後死亡 意外還是護理過失(下)?》(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1月16日
135.《高齡患者半夜跌倒後死亡 意外還是護理過失(上)?》(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4年1月9日
134.《完善醫療損害糾紛處理機制豈能一廂情願》(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4年1月8日
133.《醫療損害糾紛處理之「最」 》(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3年12月25日
132.《醫療損害鑒定實證認識與再思考》(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3年12月11日
131.《官方與民間醫療損害糾紛處理之不同》(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3年11月27日
130.《醫療損害糾紛處理如何最優化》(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3年11月13日
129.《醫療損害糾紛持續向上》(獨著),載《醫葯經濟報》2013年10月23日
128.《醫療服務市場化視野下 醫療損害賠償糾紛面臨的新風險和新對策》(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12月26日
127.《先心病患兒:A院治療,B院死亡 兩家醫院都有錯(下)?》(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12月26日
126.《先心病患兒:A院治療,B院死亡 兩家醫院都有錯(上)?》(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12月19日
125.《鑒定不能再以所謂「醫療不足」等替代「違規違法」》 (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12月12日
124.《顱內動脈瘤行介入栓塞術後繼發腦出血及腦疝 保守治療還是外科手術(下)?》(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12月12日
123.《顱內動脈瘤行介入栓塞術後繼發腦出血及腦疝 保守治療還是外科手術(上)?》(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11月21日
122.《要注重科學性、關聯性和合法性審查》(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10月31日
121.《復雜型先心病患兒術後肺動脈吻合口狹窄 並發症還是醫療損害(下)?》(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10月31日
120.《復雜型先心病患兒術後肺動脈吻合口狹窄 並發症還是醫療損害(上)?》(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10月10日
119.《說明清楚、平時留意和審理專業 是本案醫方勝訴的三大原因》(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9月12日
118.《置入心臟起搏器後患者反復感染但不配合治療 不利後果由誰埋單?》(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9月12日
117.《合理、謹慎、注意的法律義務應溶入醫療活動中》(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8月22日
116.《頭暈、胸悶急診入院患者未確診急性心肌梗死 依據不足還是誤診?》(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8月22日
115.《提高運用法律思維和方式化解葯品缺陷 引發醫療損害賠償的風險防範能力》(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8月1日
114.《接受雙腎ECT檢查的患者突發急性心力衰竭進而死亡 患者原因還是操作不當(下)?》(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8月1日
113.《接受雙腎ECT檢查的患者突發急性心力衰竭進而死亡 患者原因還是操作不當(上)?》(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7月25日
112.《讓「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價值回歸》(獨著),載《基層醫院》周報2013年7月15日
111.《合理治療方案需循證醫學和法律學的雙結合和雙肯定》(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6月27日
110.《疑診隱匿性冠心病患者接受心包穿刺術誘發急性心梗死亡 存疑患者的診療得失(下)》(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6月27日
109.《疑診隱匿性冠心病患者接受心包穿刺術誘發急性心梗死亡 存疑患者的診療得失(上)》(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6月6日
108.《醫患溝通項目變遷和增多—— 醫方須履行哪些說明告知義務?》(獨著),載《基層醫院》周報2013年5月27日
107.《防範葯品醫療損害糾紛—— 事前、事中、事後全方位管理》(獨著),載《基層醫院》周報2013年5月13日
106.《掌握防範檢查預約風險三要素》(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4月18日
105.《輔助檢查預約及時還是延遲 既顯管理水平 更屬歸責事由(下)》(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4月18日
104.《輔助檢查預約及時還是延遲 既顯管理水平 更屬歸責事由(上)》(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4月11日
103.《「三分治療、七分護理」是有道理的》(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3月28日
102.《病重患者院內獨自去做檢查返回途中猝死 護理對錯的是非之爭(下)》(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3月28日
101.《病重患者院內獨自去做檢查返回途中猝死 護理對錯的是非之爭(上)》(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3月7日
100.《臨床醫療是醫學與法學有機結合的活動》(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1月31日
99《暴發性心肌炎致5歲患兒入院9個多小時死亡 病情太急還是救治太緩(下)?》(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1月31日
98.《暴發性心肌炎致5歲患兒入院9個多小時死亡 病情太急還是救治太緩(上)?》(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3年1月10日
97.《防範葯品醫療損害糾紛 請認真對待葯品說明書》(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12月20日
96.《符合指征 操作失當 白蛋白使用有「致命傷」嗎(下)》(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12月20日
95.《目前中國的法律如何界定患者的知情權》(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12月20日
94.《晚期癌症患者說病情我做主;醫生無奈到處家屬說了算 是殘酷的真相還是善意的謊言》(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12月20日
93.《符合指征 操作失當 白蛋白使用有「致命傷」嗎(上)》(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12月13日
92.《鑒定意見的法律地位》(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11月29日
91.《急性心衰死亡過失認定 四次鑒定,四種結論(下)》(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11月29日
90.《急性心衰死亡過失認定 四次鑒定,四種結論(上)》(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10月25日2012年11月15日
89.《由醫患溝通項目變遷和增多,談醫方說明告知義務的履行》(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10月25日
88.《「說明」義務履行不全致風險蓄積 彈簧圈數量多少:不只是醫療費用,也是醫療風險(下)》(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10月25日
87.《「說明」義務履行不全致風險蓄積 彈簧圈數量多少:不只是醫療費用,也是醫療風險(上)》(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10月18日
86.《與「謹慎」/「注意」相對應醫療法定用語要牢記 讀不懂,難讀懂》(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9月27日
85.《「注意」病情,是義務!患者病情惡化未入院,帶葯回家後死亡,醫方被判承擔30%損失賠償(續)》(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9月27日
84.《「注意」病情,是義務!患者病情惡化未入院,帶葯回家後死亡,醫方被判承擔30%損失賠償》(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9月20日
83.《用法監督網路健康》(獨著),載《中國醫院院長》2012年9月1日第17期
82.《鑒定意見表述透露出醫(事)法應用之進步與挑戰》(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8月9日
81.《轉院:患者的權利 醫生的義務》(第三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8月9日
80.《醫患糾紛,法律解讀宜先行》(獨著),載《中國醫院院長》2012年7月15日第14期
79.《患方拒絕屍檢的醫法思考 行使知情而不同意權的不利醫法後果》(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7月12日
78.《胃大部切除術後多次出血合並房顫抗 血小板與抗疑治療之過失認定》(第二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7月12日
77.《醫療事故鑒定用語應規范合法》(獨著),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6月14日
76.《一審患方敗訴,二審調解醫方部分賠償 主動脈夾層介入治療「是非」之爭》(第一作者),載《中國醫學論壇報》2012年6月14日
75.《廣東經濟社會轉型中的環境正義問題》(第二作者),載《嶺南學刊》2012年02期
74.《尤其重視急危患者知情同意權》(獨著),載《醫師報》2012年5月
73.《診療規范亟需規范》(獨著),載《中國醫院院長》2012年08期
72.《「縫肛門」教訓 減少醫患糾紛亟須「診療規范」》(獨著),載《東方早報》2012年2月15日
71.《臨床決策和處理缺陷致悲劇》(獨著),載《醫師報》2011年11月
70.《 口頭說明陷醫方於不利境地》(獨著),載《醫師報》2011年11月
69.《律師喜歡「挑刺」 》(第一作者),載《醫師報》2011年9月
68.《依法行醫 維護醫師的合法權益》(獨著),載《醫師報》2011年
67.《參與器官買賣 醫生也是犯罪》(第一作者),載《醫師報》2011年5月4日
66.《超說明書用葯患者與醫生的權益保護》(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10年第12期)
65.《我國超說明書用葯的法定界限》(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10年第11期)
64.《對超說明書用葯多種意義上的完善思考》(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10年第10期)
63.《我國醫學教育臨床實習中存在的權利沖突及預防》(第二作者),載《中國醫院》(2010年14卷04期)
62.《醫院與父母處置權之爭——誰有權決定受精卵的「生」與「死」(下)》(第二作者),載《醫師報》2010年3月26日
61.《冷凍胚胎的權利與屬性之爭——誰有權決定受精卵的「生」與「死」(上)》(第二作者),載《醫師報》2010年3月22日
60.《電子病歷中的侵權問題》(獨著),載《醫師報》2010年3月
59.《國內外葯品損害的法律規責、救濟現狀與防範建議》(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10年3月
58.《Brain death and organ transplant legislation:analysis of 969 respondent by classroom questionnaire》,載《Hepatobil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SCI收錄)2009年10月
57.《腦死亡與器官移植立法課堂調查問卷分析》(第一作者),載《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9年12月總期第83期
56.《中國大陸「器官移植與腦死亡立法」的策略與思考》(第一作者),載《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9年4月總第75期
55.《中國「器官移植與腦死亡立法」的現狀與挑戰》(第一作者),載《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9年2月總第73期
54.《出台腦死亡判定標准對醫院及醫生的影響》(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09年5-6月總第86-87期合刊
53《死亡標准取代的全方位解讀》(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09年4月總第85期
52.《葯品說明書:安全用葯的完善與思考》(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09年3月總第84期
51.《葯品說明書:驗證用葯行為合理、合法性的憑據》(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09年2月總第83期
50.《葯品說明書:用葯的法定依據與防範葯害的憑據》(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09年1月總第82期
49.《醫患溝通系統評價證據的循證分析》(第5作者),載《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8年第12期
48.《院方濫用抗生素是否成立》(獨著),載《醫師報》2008年10月9日
47.《醫法結合:一個在醫法評判中所必然呈現的判斷》(第2作者),載《中國處方葯》(2008.12總第81期)
46.《醫法結合:一種隨醫學實踐同步並同時進展的狀態》(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08.11總第80期)
45.《醫法結合:與醫學理論同步生成》(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08.10總第79期)
44.《案說實驗性臨床醫療》(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08.9總第78期)
43.《三個概念的明晰及參照》(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08.8總第77期)
42.《讓實驗性臨床醫療公開透明》(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08.7總第76期)
41.《實驗性臨床醫療:醫法結合的創新之路》(獨著),載《中國處方葯》(2008.6總第75期)
40.《關注活體器官移植的審查,防範醫療糾紛——從「交叉捐腎」引發的倫理爭議談起》(第一作者),載《新醫學》(2008年第9期)
39.《加強政府衛生財政投入機制研究》(第二作者),載《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8年4期)
38.《由一起孕婦失去生育能力案看醫方存在的診療不當及其法律責任》(第四作者),載《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年第12期)
37.《雙側輸卵管結扎術後又妊娠的責任認定與立法建議》(第三作者),載《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年第10期)
36.《醫療服務合同效力瑕疵與醫療費用的給付——由一起醫療訴訟與反訴案件所引發的法律思考》(第三作者),載《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年第9期)
35.《唐氏綜合症引發之優生優育選擇權訴訟及其鑒定選擇》(第三作者),載《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年第8期)
34.《未足月未成熟新生兒童重度窒息死亡訴訟之醫法解讀》(獨著),載《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年第7期)
33.《高危患兒分娩骨折而引發的責任、教訓與啟示》(第三作者),載《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年第1期)
32.《科學管理,依法維權,推進社區衛生服務事業健康有序發展》(第一作者),載《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7年第7卷第12期
31.《腦死亡和器官移植問題解決需要立法直接介入》(第一作者),載《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7年第7卷第11期
30.《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審查中存的問題與對策》(獨著),載《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6年12月第6卷第12期
29.《器官移植術開展中存在的法律問題、分析與對策》(獨著),載《西北法律評論》第1卷,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7月第1版
28.《論公務員在執行上級決定或者命令中的角色定位》(獨著),載《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2006年第24卷第4期,先被人大復印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全文轉載,又被中央紀委監察部紀檢監察研究所、中國監察協會主辦的《研究參考》全文轉載
27.《一起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獨著),載《中國社區醫師》2005年21卷第18期
26.《如何看待鑒定留有「尾巴」的醫療侵權案》(獨著),載《中國社區醫師》2005年第282期(21卷12期)
25.《化解醫患法律沖突的關鍵在於醫與法的結合》(獨著),載《中國社區醫師》2005年第281期(21卷11期)
24.《法理視野下的醫患和諧》(獨著),載《中國實用婦科產科雜志》2005年第12期
23.《從法理的視角談我國醫療改革》(獨著),載《廣東科技報》2005年10月28日
22.《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的性質及其在醫療人身損害賠償糾紛和醫療服務合同糾紛案件中的作用》(獨著),載《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5年11月第5卷第11期
21.《舉證責任倒置原則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醫療糾紛案中的應用》(獨著),載《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5年6月第5卷第6期
20.《現有法治框架與法律資源下中國醫師維權路徑的探索》(獨著),載《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2005年第5卷04期
19.《執業醫師法定權利的運行、問題與思考》(獨著),載《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2005年第6期(第5卷03期)
18.《醫療法制大環境的改變更顯醫師維權工作的緊迫》(獨著),載《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2005年第4期(第5卷02期)
17.《剖析醫療行為中醫方為主的法律關系》(第一作者),載《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05年1月第5卷第1期
16.《影響外科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的幾個法律問題》(獨著),載《江蘇社會科學》2004年第10期
15.《找准醫療法律關系是依法處理醫療事故爭議的關鍵》(獨著),載《中國醫學倫理學》2004年17卷第3期
14.《與臨床相關的重要法律問題解讀》(獨著),載《中華醫學網路雜志》2004年第1期
13.《入世與醫療市場、醫療機構的改革》(第二作者),載《中華醫葯與健康》2003年第6期
12.《音像資料證據與醫患糾紛防範》(獨著),載《中華醫葯與健康》2003年第5期
11.《論腦死亡的立法必要性及其主要內容》(獨著),載《中華醫葯與健康》2003年第4期
10.《我寫<醫法通>》(獨著),載《健康報》2003年11月 24日
9.《司法鑒定與醫學鑒定在醫療服務合同糾紛中運用的比較分析》(獨著),載《中國醫學倫理學(西安交通大學主辦)》2002年15卷第4期
8.《論法律責任的哲學基礎》(獨著),載《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主辦)》2002年第7期
7.《現行醫療體制下的醫療服務糾紛原因初析》(獨著),載《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3月第4卷第1期
6.《依法治國,為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打開更為廣闊的通途》(獨著),載《廣東黨史》2001年第5期
5.《醫療糾紛的動因分析》(獨著),載《中國醫學倫理學(西安交通大學主辦)》2001年第4期
4.《城市綠化應走法治之路》(獨著),載《南方經濟》2001年第9期
3.《由貨倉式商場突然關閉所引發的法律問題》(獨著),載《南方經濟》2001年第3期
2.《論法律責任在法學中的地位》(獨著),載《跨世紀改革論壇》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年9月版
1.《人生觀理論教學實踐的幾點體會》(獨著),載《思想教育》1997年10月25日
12.廣東省住房和城鎮建設廳委託項目:《全面推進我省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法治建設》課題研究,課題組組長,2015年;
11. 中國社會科學院地方法治藍皮書項目:《廣東醫療糾紛處理調研報告》(2014年)法治廣東研究中心廣東醫療法治發展狀況研究課題組組長,課題組成員:官健、佘瓊勝、潘盛鵬、賴永洪、葛志堅、庹明生、王輝、張兆金、劉曉絳、王文倩、賴嘉敏、栗艷傑。載《中國地方法治發展報告》(2014)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社會政法分社,2015年1月第1版,皮書序列號:B-2015-412,2014年;
10.中國法學會委託項目:《加快法治建設,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法治保障》論文名稱:《加快法治建設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課題主持人:應松年;課題組成員包括:江必新、游勸榮、馬懷德、薛剛凌、肖建國、張生、宋儒亮、王軼、曹鎏;執筆人:應松年、宋儒亮、張生、江必新、肖建國、曹鎏;載《中國法學》2014年6月;
9.廣州血液中心委託項目:修訂《廣州市獻血管理規定》課題研究,課題組組長,2013年11月;
8.廣東省紅十字會委託項目:《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修法研究,課題組組長,2013年10月;
7.廣東省依法治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委託項目:廣東法治史編寫,課題組組長,2012年9月;
6.廣東省衛生廳委託項目: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地方立法,課題組組長, 2012年;
5.廣州市人民政府委託研究的副省級政府法制課題研究:「《廣州市獻血管理辦法》立法後評估」,課題組組長, 2012年;
4.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情調研重大(推薦)項目:「中國法治與社會發展國情調研」,合作主持,2011年;
3.廣州市人民政府委託的副省級政府法制課題研究:「政府法律事務管理研究」,課題組組長,2011年;
2.廣東省委黨校/廣東行政學院校(院)級重點課題研究:「廣東法制建設與社會公平正義問題研究」,課題組組長, 2011年;
1.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2003-2004年度項目:「腦死亡立法問題研究」,獨自主持,2007年。 《中國醫學論壇報》醫事法學專欄主持人 ;
《醫葯經濟報》【醫界真知】欄目專欄撰寫人 。
『伍』 電影綠皮書怎麼樣
《綠皮書》是關於美國60年代為背景的生動社會風情寫照。影片雖然談論的是過去的事,但點題的內容:「改變人們觀念需要的不僅是才華更是勇氣」,在當下任何地方都依然實用。任何時代,任何地方,每個變革,每個制度上、觀念上的改變都是很多人不斷挑戰世俗,用實際行動去感化,去說服,慢慢才發生的。本片雖然是兩個人的一場公路之旅,但到了影片結尾,我們就會看到兩個男主角都在彼此的相處中被對方改變,是一部很溫馨又有人情味兒的作品。
影片是真人真事改編,且與很多種族相關電影不同的是,這次黑人成為了老闆,白人作為下屬,調換位置後,讓兩個角色的互動更加有趣。Viggo Mortensen出演的義大利裔白人Tony Lip ,是生活在紐約的工薪階層,是個文化程度低的粗人。為了賺錢,他成為了當時美國最知名的鋼琴藝術家Don Shirley(Mahershala Ali出演)的司機。而後者雖然是黑人,但作為藝術家,對品味和禮儀有著很高的追求,行為舉止都與受過高等教育的上層社會人士一樣,卻在美國南方不能被白人所接受。他既無法不被同族裔人接納,也無法融入白人上流社會,成為了穿著晚禮服卻只能住爛旅館,連白人餐廳都不能用的人。這樣的人物在那個時代下非常罕見,也因此很有典型意義。
這兩位一路在美國南部的遭遇讓人深深感嘆當年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兩人之間因階級、文化、教育程度的差異,也產生了很多有趣的互動。在車里吃肯德基那段真的非常有典型性。
司機也從一開始對黑人存在偏見,慢慢被這位藝術家的才華與風度所折服。藝術家原本也看不上司機各種言行舉止,但最終也被對方的真誠和善良感動,開始向對方敞開心扉。從某種程度上,這很像傳統愛情故事裡,不同階層的男女,在相處後居然互相吸引十分類似。兩個彼此看不起的人,慢慢學會接納對方,這個過程溫馨且令人感動。
最難得的是,影片十分全面地展示了美國不同族裔、不同階級人中各種形形色色的人物,形成了生動又寫實的社會風情畫,展示出人們的地位與所受到的尊重不應該只按照膚色來分,也不應該因受教育程度或貧富來被區別對待,每個族群里都有好人、壞人。
與此同時,這位黑人鋼琴家這趟南下之旅並非偶然,也不是被強迫,而是他主動要求的,因為他希望通過自己的才華去說服別人,提高黑人的地位,就算這樣可能將自己置身於危險之中。
其實如今,很多人都在為了改變保守派的觀點而努力著,像《黑豹》、《摘金奇緣》都為提高少數族裔電影人在好萊塢地位做出了貢獻,不斷涌現的女性為主題的電影,也是在為提高女性地位而努力,還有今年頒獎季眾多與同性戀有關的影片,這些影片背後的目的就是讓人們注意到一直被忽視的弱勢群體和他們的才華,讓人們知道他們也應該有機會獲得平等的關注與尊重。
『陸』 王濟光的學術成果
一、學術論文
糧食問題與綜合治理,中國糧食經濟,1989年第1期。
供銷合作社企業股份化程序設計,財貿經濟,1989年第4期。
面對通貨膨脹現實的商業思考,財貿經濟,1989年第7期。
治理整頓中的產業結構政策,改革時報,1990年3月10日。
近期宏觀經濟政策的選擇(合作),經濟學動態,1990年第9期。
建立均衡有序的農產品市場(合作),財貿經濟,1990年第10期。
關於大中型商業企業股份制的幾個問題(合作),商業經濟與管理,1991年第4期。
在推進市場取向的改革中完善社會批發商業體系,財貿經濟,1992年第1期。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商業企業機制,商業經濟研究,1992年第5期。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企業市場營銷,商業經濟與管理,1992年第6期。
商業企業改革中的股份制形式(合作),商經學刊,1993年第1期。
當前商經學界十大理論「熱點」概觀,商業經濟研究,1993年第2期。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商業發展模式,商業經濟研究,1993年第3期。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商業發展模式與基本對策思路,經濟研究參考,1993年第3期。
農產品市場運行中的省際貿易問題,財貿經濟,1993年第5期。
中國國內市場研究:省際投資與省際貿易(合作),財貿經濟,1993年第7期。
國外糧食價格政策述評,經濟研究資料,1994年第1期。
現代商業經營形式的類型與選擇,財貿經濟,1994年第5期。
中國宏觀環境變化與企業市場營銷(合作),商業經濟與管理,1994年第5期。
建立具有供銷合作社特點的管理體制,商業經濟與管理,1995年第4期。
供銷社改革與國家扶持政策,河北供銷與科技,1995年第9期。
進一步深化供銷社改革的思路與對策(合作),財貿經濟,1995年第8期 。
反思與對策:供銷社改革誤區之我見,商業經濟與管理 ,1995年第5期。
大背景下的審視:中國期貨市場開始走向成熟,期貨導報,1996年1月1日。
連鎖經營:「難上層樓」的沉思,中國商界,1996年第1期。
通貨膨脹下的期貨市場與期-現價格關系,財貿經濟,1996年第5期。
零售物業:怎一個「火」字了得,中國商界,1996年第5期。
中國城鄉市場結構變動分析,市場營銷導刊,1996年第6期。
背景與前景:期貨市場憂思錄,中國商界,1996年第6期。
給集貿市場一個「說法」,中國商界,1996年第7期。
「九五」時期中國商業改革與發展的對策和建議,商業經濟與管理,1997年第1期。
開拓農村市場的多向思考(合作),商業經濟研究,1997年第2期。
糧食貿易政策走向:從「政府購買型」體制轉變為「市場銷售型」體制,經濟研究參考,1997年第2期。
中國糧食問題:國內貿易政策協調與流通體制改革,經濟研究,1997年第3期。
大中型商業企業的經營策略:觀念調整與思路創新,商業經濟與管理,1997年第3期。
面對外資進入中國商業領域的理性思考,財貿經濟,1997年第8期。
供銷合作社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體制基礎(合作),中國供銷合作經濟,1997年第10期。
適時設立「中西部開放試驗區」,探索內陸地區加快發展之路,中國社會科學院要報,1998年第17期。
政府職能適度分解:歐盟大市場中的奧地利協會型經濟協調機制,財經文稿,1998年第2期。
瑞士經濟秩序的法律化管理,財貿經濟,1998年第7期。
國企改革的他山之石,當代黨員,1999年第8期。
開拓「重慶造」的市場空間,當代黨員,1999年第9期。
面對WTO:重慶經濟發展的形勢估價與對策思路,重慶調研,2000年第1期。
如何看待外貿對重慶經濟的拉動作用,重慶日報,2000年8月14日
在西部大開發中構架外向型經濟體系,今日重慶,2000年第2期。
世界500強在重慶投資分析,中國外商投資報告,2001年。
「走出去」的思考與建議,當代黨員,2001年第4期。
打造「會展經濟」必須「軟硬兼施」,當代黨員,2001年第5期。
各就位——預備……:寫在中國成功入世之際,當代黨員,2001年第12期。
轉變政府職能,迎接入世挑戰,重慶調研,2002年第1期。
不畏浮雲遮望眼,當代黨員,2002年第11-12期
10+1:重慶發展外向型經濟體系的新機遇,重慶日報,2003年1月6日。
走出去又是一片天,化工管理,2004年第1期。
中國企業海外投資存在六大問題,中國海外投資2005-2006年度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1月
發展外向型勞務經濟的幾點思考,重慶日報,2006年8月14日第6版。
在深化西部大開發戰略中構架川渝經濟區,重慶社會科學,2006(總145期)
重慶大開放的新契機——深入解讀商務部與重慶市共同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合作備忘錄,當代黨員,2008年第1期
擴大開放的抓手:幹部和人才戰略,當代黨員2008年,第3期
招商引資要解決「六大痼疾」,當代黨員,2008年第5期
建設內陸開放高地的宏偉藍圖,當代黨員,2008年第8期
用開放之劍鏟除山頭意識,當代黨員,2008年第8期
Focusing on Strengthening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and Exploring the Sub-regional Cooperative Mechanism within CAFTA,Speech in the 3rd China-ASEAN Top Forum on Legal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overty Rection, and Infrastructure in Western China,The Chinese economy, vol. 43, no. 3, May–June 2010, pp. 6–30.
構建內陸國際貿易大通道:重慶市的現實基礎與作為,當代黨員,2009年第10期。
改革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21世紀經濟報道,2013年3月7日。
西部通道建設捉襟見肘,21世紀經濟報道,2013年3月8日。
深化改革必須向利益集團「開刀」,中國政協,2013年第6期。
二、學術著作
發展中的中國商業企業集團(合作),遼寧人民出版社,1991年11月版。
股份企業創建經營指南(合作),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3年2月版。
中國省際貿易(合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
國內外市場接軌的理論與實務(合作),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11月。
市場營銷學(合作),經濟日報出版社,1994年5月
企業公共關系學(合作),經濟科學出版社,1996年1月。
中國城鄉經濟及社會協調發展研究(合作),經濟科學出版社,1996年6月。
高人出高招——市場營銷與企業競爭力研究,廣東旅遊出版社,1998年1月。
中國期貨市場理論研究問題研究(合作),中國財經出版社,1997年11月版。
大眾期貨投資指南——散戶交易策略,經濟管理出版社,1998年8月版。
資本市場導論(合作),經濟管理出版社,1998年7月版。
商品期貨交易的現貨市場基礎,中國財經出版社,1998年1月版。
企業競爭力的選擇,廣東旅遊出版社,1999年12月。
中國外商投資報告(合作),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2月版。
期貨經濟學教程(合作),商務印書館,2002年版。
』2003重慶入世應對監皮書:「坡」「坎」上的新重慶,2003。
重慶市開放型經濟發展戰略研究,2004年。
』2005重慶市開放型經濟白皮書,2005年。
中國海外投資年度報告(2005-2006)(合作),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1月版。
重慶開放型經濟白皮書(1997-2007),2007年12月
中國加工貿易發展研究報告(合作),2010年5月。
三、調研報告
關於當前我國農產品市場問題的研究報告(執筆),主持人唐倫慧,「七五」社科基金課題項目「商業改革與發展」課題分報告,1990年3月。
流通領域中計劃與市場結合問題(合作),主持人高滌陳,商業部經濟研究中心課題研究報告,1991年9月。
供銷社建立與發展農業服務體系的研究報告(執筆),主持人唐倫慧,商業部經濟研究中心「供銷社與農業服務體系」課題報告,1991年12月。
農產品市場運行中的省際貿易問題──對山東省商業體制改革的調查報告(執筆),主持人陶琲,社科基金「省際貿易與統一市場」課題成果,1992年10月。
北京市省際投資與省際貿易情況的調查報告(執筆),主持人張卓元,世界銀行合作課題「中國省際投資與省際貿易」報告,1993年5月。
廣東省省際投資與貿易格局的調查報告(執筆),主持人張卓元,世界銀行合作課題「中國省際投資與省際貿易」背景報告,1993年5月。
股份合作制與供銷社的企業層次改革(執筆),主持人唐倫慧、郭冬樂,農業部委託課題「供銷合作社體制改革問題研究」分報告,1994年11月。
進一步深化供銷合作社體制改革的研究報告(執筆),主持人唐倫慧、郭冬樂,農業部委託課題「供銷合作社體制改革問題研究」總報告,1995年3月。
國內外市場對接中的商品流通問題研究(執筆),主持人楊聖明,社科院重點課題「國內外市場對接中的若乾重大理論問題」分報告,1995年7月。
中國城鄉商品流通與市場結構問題研究(執筆),主持人周叔蓮,社科院重點課題「二元經濟與中國城鄉關系協調」子課題報告,1995年8月。
中國期貨市場的發展軌跡研究(執筆),主持人陶琲、李經謀,社科院財貿所與鄭交所合作課題「中國期貨市場問題研究」子課題報告,1995年10月。
重慶市未來五年到2010年對外經貿發展戰略研究(執筆),主持人薛文琪、楊聖明,重慶市對外經貿研究課題組研究報告,1998年7月。
關於糧食流通體制改革與期貨市場發展幾個相關問題的研究報告(執筆),社科院財貿所重點課題「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與期貨品種選擇」研究報告,1998年8月。
加入WTO對重慶對外經貿的影響及對策(主持),中共重慶市委研究室課題,1999年。
重慶市戰略性產業入世對策研究(主持),重慶市WTO工作領導小組課題,2000年。
加入WTO與重慶對外貿易發展的對策研究(主持),重慶市WTO工作領導小組課題,2001年。
關於發展外向型經濟擴大出口規模的研究(主持,執筆),中共重慶市委委託民建調研課題,2002年。
關於改善重慶市招商引資工作若干問題的研究(主持),重慶市政協課題,2003年。
擴大對外承包工程與勞務合作策略研究(主持,執筆),重慶市政府對外開放領導小組課題,2003年。
關於利用國際資源擴大對外投資的策略研究(主持,執筆),重慶市政府對外開放領導小組課題,2003年。
高度重視利用國際資源服務經濟發展(主持,執筆),民建中央課題,2004年。
如何看待當前我國對外貿易中的幾個重大問題(主持,執筆),民建中央課題,2004年。
關注中國對外開放中的三大問題,全國政協信息,2004年第76期(國務院副總理吳儀作批示)。
在科學發展觀統領下樹立開放式扶貧新理念(執筆),民建中央課題,2005年。
重慶市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培訓系統研究,加拿大合作項目前期研究課題(主持),2005年。
重慶市國際服務貿易發展方向與對策思路研究(主持),重慶市對外開放領導小組課題,2006年。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提高我國利用外資質量(執筆),民建中央課題,2006年。
積極應對當前中外貿易摩擦的若干建議(執筆),民建中央課題,2007年。
關於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步伐,完善對外承包工程政策支持體系的研究報告(執筆),民建中央課題,2007年。
適應「一圈兩翼」戰略需要提高重慶利用外資質量(主持,執筆),民建重慶市委重點課題。
關於辦好特色工業園區打造內陸開放高地的研究報告,重慶市政協課題,2008年(轉化為政協提案由重慶市常務副市長黃奇帆督辦)。
發揮對台綜合優勢打造西部台資聚集地的研究報告(執筆),重慶政協課題,2009年。
關於促進返鄉農民工創業的調研報告(主持),2012年度重慶市軟科學課題,2009年。
關於加快「兩江新區」建設打造內陸開放高地的研究報告(主持,執筆),民建重慶市委課題,2010年。
關於大力發展林下經濟促進兩翼農戶增收的調研報告(主持),2010年度重慶市軟科學課題,2010年。
現行能源管理體制下的煤電價格問題研究(主持),2011年度重慶市軟科學課題,2011年。
重視農業開放縮小區域差距(執筆),重慶市政協課題,2011年。
對民間借貸危機沖擊中小企業問題的建議,全國政協信息,2011年第31期(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榕明作批示)。
推進海外農業投資提升我國糧食安全水平,全國政協信息,2011年第132期(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作批示)。
內陸開放型經濟體系研究(主持,執筆),2012年度重慶市軟科學課題,2012年。
「渝新歐」國際貿易大通道重慶鐵路口岸開放專題研究(主持,執筆),重慶市生產力發展中心課題,2013年9月。
加快內陸地區口岸發展與開放問題研究(主持,執筆),國家口岸辦委託課題,2013年11月。
『柒』 皮書是哪兒出的權威么有多大參考價值
皮書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推出的,直屬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人文社會科學專業學術出版機構。
關於權威性:皮書的一個最重要特徵是它的權威性,具體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第一,作者的權威。皮書的作者是由著名學者和權威研究機構所組成的團隊,而非單個人的作品,從而凸顯出研究者的群體智慧。另外,皮書的作者中不乏政府部門的官員,但皮書並不代表官方的觀點,作者們主要是從社會科學的立場出發,表達個人的研究心得,也正是這一點保證和增強了皮書的權威性。
皮書有很大的參考價值,主要突出其五大功能性: 1、決策參考(智庫產品載體)。大量皮書在「兩會」期間集中發布,為「兩會」代表提供參政議政的依據。目前,政府部門、商業研究機構的學術成果都已在皮書上運作,成為智庫產品的有效載體。2、政策先聲(前期聲)。皮書是一個掌握話語權的載體。當政府或有關部門准備出台某項政策時,可以通過皮書的方式來試探一下社會對其的反應;同時也可通過皮書方式出版有關內容,形成一種有利的輿論氛圍和態勢。3、投資指南。通過皮書課題組調研,對國內外宏觀環境、政府政策導向、市場發展趨勢等問題進行科學解析和預測,為商業機構、咨詢公司提供有價值的基礎數據和資料。4、新聞來源(輿論引導平台)。皮書本身濃縮了國內外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的大量信息,需要通過平面媒體和網路媒體來轉換;而媒體則可從皮書中獲取大量的新聞素材和內容,並通過皮書這一內容載體,與各領域專家進行高端對話,從而引導科學、理性的社會輿論。5、研究基礎庫。資料顯示,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新聞傳播學、國際關系與國際政治等社會科學諸學科研究生,以現實問題為論題撰寫論文時引用的數據資料大多從皮書中獲取,並且部分科研機構和學者也以皮書內容作為獲取研究數據的重要途徑之一。皮書這種連續性出版物對文化傳承具有很大的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皮書的價值會越來越高,它是研究當代中國最重要的基礎資料庫之一。
『捌』 蜜思膚和東南大學的初次合作有什麼成果
共同發布了,蜜思膚水潤養膚白皮書,這是很重要的理論成果,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技術!
『玖』 求發新東方四級詞彙詞根+聯想記憶法亂序版(綠皮書)的MP3
學員你好,新東方四級詞彙詞根+聯想記憶法(亂序版)mp3可以在新東方在線論壇下載,地址:http://bbs.koolear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52657&highlight=%E5%9B%9B%E7%BA%A7%E8%AF%8D%E6%B1%87。
以上是新東方在線(新東方網校koolearn)為您提供的信息希望能幫助您解決問題,如有疑問歡迎您隨時向新東方在線企業知道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