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京戴姆爾德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北京戴姆爾德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04月16日,主要經營范圍為技術開發、轉讓等。
法定代表人:呂娜
成立時間:2007-04-16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115010142005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北京市昌平區北七家鎮定泗路北側雅安商廈C號E座一層
Ⅱ 在新建七三零二國道路上載客違法嗎
一、工作思路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借鑒國內外大城市交通發展經驗,堅持以人為本、標本兼治和體制機制創新,綜合運用科技、經濟、必要的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力度,加強機動車總量調控並引導合理使用,提高交通綜合管理水平,為做好「四個服務」,全面推進 「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戰略和中國特色世界城市建設提供交通保障。
二、工作目標
總體目標是確保交通安全順暢。
(一)改善交通運行狀況。確保中心城特別是核心區交通運行狀況不惡化,重點路段交通狀況得到改善,方便市民出行;確保為國務國事活動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
(二)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到2015年,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達到50%左右,自行車出行比例保持在18%左右,小客車出行比例控制在25%以下。
(三)減少機動車主要污染物排放。到2015年,機動車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不高於2010年水平。
(四)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水平。交通安全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到2015年,道路交通事故萬車亡率控制在1.7以下。
三、綜合措施
(一)進一步完善城市規劃,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
1.進一步優化調整城市功能布局。
認真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嚴格控制中心城建設總量增量,加快新城建設,有效疏解中心城功能和人口。加快教育、行政、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資源向新城配置,鼓勵就近就業,從源頭上減少交通出行需求。
2.充分發揮交通引導和服務作用。
編制實施《北京市交通運輸綜合規劃》,確保公共交通樞紐場站、公共停車場等交通基礎設施用地。將大型建設項目交通影響評價納入審批環節,與環境影響評價具有同等作用,實現城市與交通協調發展。
3.全面落實配套交通基礎設施規劃。
建立開發項目與配套代建道路、公交場站、人行過街設施等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移交接管、同步投入使用制度。對已由開發項目業主代征代建的道路、公交場站和人行過街設施等進行清理移交。按差別化原則修訂實施建築物停車位配建標准。
(二)加快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承載能力。
4.全面推進中心城幹道路網系統建設。
2012年底前,建成廣渠路二期、西外大街西延二期等5條共37.3公里城市快速路,基本實現中心城城市快速路網規劃。改造完善建國門橋立交、萬泉河橋立交等7個快速路網節點。規劃建設核心區南北地下快速通道,加快建設西二環、東二環、台基廠大街、西山隧道等地下快速通道工程。開工建設中心城內新街口北大街、手帕口鐵路道口平交改為立交等幹道網瓶頸點段及萬壽路南延、柳村路、化工路等道路200餘公里,進一步完善城市幹道網。建設完成一批人行過街設施。
5.加快建設中心城道路微循環系統。
充分發揮市區兩級積極性,對中心城次幹路及以下等級道路建設,市級給予項目總投資(含征地拆遷費用)30%的資金補助。建設400公里微循環道路,打通一批中心城的斷頭路,實現一批次幹路、支路,暢通道路微循環系統。2012年底前重點建設中心城內雅寶路、動物園北路、香餌胡同西段、革新南路、東教場胡同、冰窖口胡同、煤市街、建國里一街、秀水河胡同、三豐胡同等道路200公里。
6.建設中心城5萬個以上公共停車位。
加快建設已規劃的公共停車場,將四環路以內的公共停車設施納入交通基礎設施范疇,加大投入,實行特許經營。開工建設解放軍總醫院、同仁醫院和北京醫院、人民醫院等醫院停車樓(庫)。
7.因地制宜建設20萬個以上基本停車位。
由區縣政府負責,對老舊小區進行改造,增加停車設施,因地制宜建設簡易式、機械式停車庫。全面排查清退私自改作他用的停車場(庫),並利用體育文化設施、綠地等建設地下停車場,增加基本停車位供給,緩解停車難。鼓勵社會投資建設經營性停車設施。
8.全面建成國家高速公路網和市級幹道公路網。
2015年底前,新建改擴建478公里高速公路。重點建設京新高速公路、京昆高速公路、京台高速公路、京秦高速公路和京密高速公路等。同時,由產權單位負責,同步建設、完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設施和科技設備。國道全面實現二級以上公路標准,加快支持新城和溝域經濟發展的重點公路建設,加快重點鎮與高速公路聯絡線建設。完善農村公路網路。
(三)加大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力度,鼓勵公交出行。
9.加快中心城軌道交通建設。
編制完成中心城軌道交通線網加密規劃。完善市區聯動和一條線路一個指揮部的工作機制,調整建設時序,以超常規的建設力度,加快推進規劃實施。2011年力爭實現2條新線分段開通。「十二五」期間新開通的軌道交通線路中心城佔80%,並按2至2.5分鍾發車間隔配備車輛。
10.改造既有軌道交通線路安全運營服務設施。
實施1號線、5號線、八通線、13號線的信號、供電、車輛段等改造工程,提高設備設施的可靠程度和能力。1號線、2號線、八通線、13號線加裝安全門,更新1號線114輛電動客車,對1號線186輛舊車進行加裝空調改造,提高安全服務水平。地鐵1號線列車編組由6節擴大至7節,運能提高16%。增購354輛列車,實現2號線、4號線、5號線、10號線一期高峰發車間隔2分鍾,高峰時段運力分別提高12.5%、50%、25%、50%。
11.構建公交快速通勤網路。
以中心城為重點,依託軌道交通、城市快速路網、公交專用道、大容量快速公交和常規地面公交線路,完善綜合客運交通樞紐、地面公交的中心站和首末站三級換乘體系,構建公交快速通勤網路。2011年底前,建成阜石路大容量快速公交,完善朝陽路、安立路大容量快速公交線路的道路設施條件,實現與其他車輛的物理隔離;加快建設廣渠路大容量快速公交線路。重點在三環路等快速路、主幹道及擁堵路段增加施劃、建設公交專用道;在公交港灣或公交線路集中的站點,根據實際需要施劃公交專用道,方便公共電汽車進出站。新增公交專用道150公里以上,提高地面公交運送速度,支持公交快速通勤網路建設。
12.進一步優化調整地面公交線網。
在進出中心城高峰客流集中的道路和長安街、三環路等主要道路上,合理調配公交低峰運力,減少低峰運營車次,提高道路、車輛的使用效率。增設小區延伸線路和區域「袖珍線路」,完善與軌道交通、公交干線的銜接,方便出行。隨著軌道交通線網的逐步完善和綜合客運交通樞紐的投入使用,進一步優化市郊地面公交線網,分期分批將9字頭地面公交線路在三環路或四環路外實現與軌道交通線路、城區地面公交線路的有效銜接。新增新能源公共電汽車2100輛。
13.加快綜合客運交通樞紐和公交場站建設。
建成四惠、宋家莊、蘋果園、北苑北、望京等9個綜合客運交通樞紐;建成後沙峪、溫泉、北七家等5處公交中心站,西紅門、天宮院等25個首末站,2處保養場和2處充電站;永久地面公交場站建設力爭實現70%以上。對線路多、客流量大的區域公交專用換乘設施進行改造,2011年實施公主墳、六里橋北里、大北窯、新發地橋北等4個區域換乘設施和40處公交港灣改造。
四)改善自行車、步行交通系統和駐車換乘條件,倡導綠色出行。
14.建成1000個站點、5萬輛以上規模的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
啟動地鐵4號線、5號線和八通線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建設試點,先期在200餘個站點投入1萬輛左右自行車,方便短途出行和公交接駁。在北京商務中心區等重點地區、重點大街和文保區建設一批步行、自行車示範區。在新開通的軌道交通線路、地面公交骨幹線路的主要站點和樞紐站增設自行車停車設施。2012年底前,在6號線、8號線、9號線、10號線、西郊線等軌道交通線路沿線站點規劃建設自行車停車場。
15.積極發展中小學校車服務系統和鼓勵單位開行班車。
發展中小學校車服務系統,逐步緩解早晚高峰時段中小學校周邊交通擁堵。鼓勵單位開行班車,規范合乘,減少上下班小客車出行。
16.建成3萬個以上車位的駐車換乘停車場。
政府投資建設駐車換乘停車場,實行低收費政策。隨軌道交通新線同步規劃建設駐車換乘停車場,在既有軌道交通線路的四環路以外站點逐步增加建設駐車換乘停車場。
17.大力倡導現代交通理念和開展文明交通活動。
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和網路等媒體及戶外公益廣告,深入開展綠色出行和環保知識等方面的宣傳,提高交通參與者的現代交通意識,引導交通消費方式的轉變。將交通文明作為文明市民的重要指標,開展交通文明宣傳進社區、進家庭、進學校、進單位、進農村活動,號召市民文明行車、乘車、停車、行路;深入開展排隊日、讓座日、交通志願者服務活動和公交、軌道交通、出租汽車等窗口行業創建文明行業、文明單位活動,提升交通服務水平。通過開展「公交周」、「無車日」、「少開車」等活動,倡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騎自行車和步行等綠色出行方式。
18.倡導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和實行彈性工作制。
本市各級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要充分利用電視電話會議等現代化手段,提高效率,減少交通出行。鼓勵有條件的企事業單位實行彈性工作制,錯峰出行。
(六)加強科學管理,提高現代交通管理和運輸服務水平。
22.繼續實施疏堵工程,提高既有道路通行能力。
制定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專項審批辦法,下放部分審批許可權,通過緩解交通擁堵會商機制,簡化審批程序和手續,加快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依託緩解交通擁堵會商機制審定交通疏堵工程項目,相關部門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批手續。加大專項資金投入力度,改造完善規劃紅線范圍內既有道路設施,提高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市級每年安排專項資金用於優化平交路口、環路出入口、建設公交港灣等常規疏堵項目和區域交通組織渠化優化、交通信號優化、增設交通標志、標線、隔離護欄和安全防護設施等管理項目。制定地下環廊開放使用管理辦法,完善配套設施,加快實現中關村西區、金融街、奧林匹克公園地下環廊交通功能,建設北京商務中心區、麗澤商務區地下環廊。
23.建設新一代智能交通管理系統。
以全面提高對路網運行的調控和快速反應能力為目標,建設新一代智能交通運行協調指揮和管理系統。建立一批智能交通運營服務管理系統,包括:建設交通擁堵收費管理系統和停車泊位管理信息系統;完善出租汽車調度服務系統,逐步提高預約叫車比例;建立交通信息發布和預警、預報系統,為交通出行提供動態信息服務。「十二五」期間,車載導航、移動信息終端數量達到150萬台,服務和引導出行。研究開發機動車電子牌照信息系統,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全市道路交通安全設施、科技設備建設經費,統一由市財政負擔。按照道路交通安全設施、科技設備日常維護、運行的實際需求,科學核定管理維護費用,並根據數量、規模按比例逐年增加交通設施和科技系統維護費用。新建、改建道路,交通設施和科技設備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投入使用。
24.加強交通秩序管理。
優化重點區域交通組織。對中關村、金融街、北京商務中心區等地區、交通樞紐以及重大交通節點、堵點,開展區域性綜合交通系統優化。按照單向行駛、單側停車的原則,組織單行交通,逐步完善中心城道路微循環系統交通組織。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設施,全面排查現有道路交通安全隱患,完善標志、標線、隔離護欄等安全設施,提高道路交通安全防護等級,確保交通安全。2011年底前,完成中心城5240套交通標志、600公里交通標線、924公里交通隔離護欄增設任務;建設1700處信號燈,並全部配建違法監測設備。加強對貨車、黃標車、危化車、非本市車輛等重點對象的管控,進一步加大對佔用公交專用道及逾期未年檢、未報廢車輛上路行駛等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對違反工作日高峰時段區域限行措施的車輛、進入限行區域行駛的大貨車及違反限行規定進入五環路以內(含五環路)行駛的非本市車輛等,實施連續處罰。允許機場大巴、校車、班車通行公交專用道;新建400處公交信號優先系統,提高公交車輛運行效率;在公交車輛上新增1000套自動監測設備,嚴厲打擊非法佔用公交專用道行為。
25.加強停車秩序和經營管理。
修訂完善停車管理法規規章。加強停車泊位管理,整治停車秩序,加大對違法佔道停車處罰力度。改革現行佔道停車經營模式,嚴格停車經營企業資質和從業人員資格管理,實行持證上崗制度,建立准入、退出機制。推廣使用停車電子收費系統,規范經營行為、提高服務效率。建設具備停車誘導、違法監測、智能收費等多種功能的停車智能管理系統。制定中心城內停車場資源共享辦法,支持和引導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區停車設施對外開放,錯時停車。
26.建立交通信息發布和預警、預報系統,加強應急管理。
發佈道路交通擁堵指數,動態發布交通運輸信息和交通預警、預報信息,提高交通信息服務水平。把交通擁堵納入應急處突范疇,制定城市交通嚴重擁堵應急預案。根據擁堵程度,劃分黃色、橙色、紅色三個等級,分級啟動上勤方案和疏堵措施。在出現大范圍擁堵情況下,由市應急委統一協調指揮。
27.進一步完善交通管理體制,落實責任。
建立完善緩解交通擁堵工作會商協調機制。成立由分管副市長牽頭,相關部門及各區縣政府分管負責人參加的市緩解交通擁堵工作推進小組(以下簡稱推進小組),統籌推進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推進小組下設市緩解交通擁堵工作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
各區縣政府、市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抓好具體工作落實。按照誰審批、誰牽頭、誰負責的原則,簡化審批手續,提高辦事效率,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的規劃、立項、征地拆遷、建設等4個階段分別由相應的職能部門作為第一責任單位牽頭推進。軌道交通、城市幹道、綜合交通樞紐、公交場站、大型公共停車設施、高速公路和縣道以上公路建設項目,由市級投資建設,區縣政府為征地拆遷責任主體。城市次幹路、支路,農村鄉道、村道,老舊小區及胡同的公共停車設施建設項目,由區縣政府投資建設,市級給予資金補助。改革停車管理體制,強化區縣政府負責屬地停車管理的責任。2011年,將順義區、大興區、懷柔區公安交通管理機構劃歸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垂直管理,其他遠郊區縣根據實際,逐步統一。針對警力不足問題,增加交通民警編制。同時,根據實際,各區縣政府可按照交通民警與協管員1:2的比例招聘交通協管員,並加強規范化管理,充分發揮輔助管理、協助維護交通秩序作用。
28.將緩解交通擁堵工作納入督查和績效考核內容。
按照「標本兼治、建管並舉、突出重點、循序漸進、分工負責、綜合治理」的原則,分年度制定實施緩解交通擁堵工作方案,將緩解交通擁堵工作納入市、區縣兩級政府重點工作任務督查和績效考核內容,對做出顯著成績的區縣、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2、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
北京市人民政府令
第227號
《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已經2010年12月22日市人民政府第81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市長 郭金龍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
第一條 為了落實本市城市總體規劃,實現小客車數量合理、有序增長,有效緩解交通擁堵狀況,制定本暫行規定。
第二條 本市實施小客車數量調控措施。小客車年度增長數量和配置比例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發展改革、公安交通、環境保護等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小客車需求狀況和道路交通、環境承載能力合理確定,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向社會公布。
第三條 小客車配置指標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以搖號方式無償分配。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門的指標調控管理機構負責具體工作。
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以下統稱單位)和個人需要取得本市小客車配置指標的,應當依照本暫行規定到指標調控管理機構辦理搖號登記。
第四條 住所地在本市的個人,名下沒有本市登記的小客車,持有效的機動車駕駛證,可以辦理搖號登記。住所地在本市的個人包括:
(一)本市戶籍人員;
(二)駐京部隊(含武裝警察部隊)現役軍人;
(三)在京居住的港澳台人員和外國人;
(四)持本市工作居住證的人員;
(五)持本市暫住證且連續五年以上在本市繳納社會保險和個人所得稅的人員。
單位辦理登記的條件和登記的內容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會同相關部門規定。
第五條 指標調控管理機構應當向經搖號取得配置指標的單位和個人出具指標證明文件,並公布搖號結果。
個人出售、報廢名下登記的小客車的,可以直接取得更新指標,辦理指標證明文件。單位出售、報廢名下登記小客車的指標管理辦法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
第六條 指標有效期為6個月,不得轉讓。指標有效期內,不得重復辦理搖號登記。
單位和個人提供虛假登記信息取得的指標無效,並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第七條 單位和個人辦理下列手續時,應當出示指標證明文件:
(一)繳納車輛購置稅;
(二)外地車輛轉入本市,辦理車輛購置稅檔案轉移;
(三)開具二手車銷售發票;
(四)辦理車輛贈與公證。
對取得指標的,稅務部門核發車輛購置稅完稅證明或者免稅憑證、工商部門驗證二手車銷售發票、公證機構辦理車輛贈與公證時,應當予以註明。單位和個人持上述文件,到本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辦理車輛登記。
第八條 小客車銷售經營單位應當在經營場所明示本市實行指標管理規定的具體內容,並在簽訂買賣合同時書面提示購車人。
第九條 出租汽車、租賃汽車、教練車等營運小客車的指標分配方式另行規定。
第十條 本暫行規定所稱小客車,包括小型、微型載客汽車及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其他需要實施調控的車型。
Ⅲ 北京科華麥太保貿易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北京科華麥太保貿易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05月21日,主要經營范圍為銷售五金交電、化工(不含一類易制毒化學品)、機械電子設備、金屬材料、建築材料等。
法定代表人:方楊波
成立時間:2002-05-21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11400383029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北京市昌平區北七家鎮工業科技園
Ⅳ 北京京財共享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北京京財共享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是2016-04-08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北七家鎮宏福大廈1722-1。
北京京財共享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110114MA004R504C,企業法人彭淑玲,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北京京財共享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技術推廣服務;承辦展覽展示;會議服務;經濟信息咨詢;設計、製作、代理、發布廣告;計算機技術服務(不得面向全國招生);經濟信息咨詢;版權轉讓代理服務;財務咨詢(不得開展審計、驗資、查帳、評估、會計咨詢、代理記帳等需要專項審批的業務,不得出具相應的審計報告、驗資報告、查帳報告、評估報告等文字材料);物業管理;專業承包;銷售花卉、新鮮蔬菜、新鮮水果;出租商業用房;銷售文化用品。(企業依法自主選擇經營項目,開展經營活動;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依批準的內容開展經營活動;不得從事本市產業政策禁止和限制類項目的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北京京財共享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Ⅳ 北七家建材城有轉讓的嗎
昨天打電話問了,沒有
Ⅵ 北京星火數傳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北京星火數傳科技有限公司是2017-05-10在北京市昌平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北七家鎮名佳花園三區21號樓1層商2。
北京星火數傳科技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110108MA00EBH87L,企業法人王效民,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北京星火數傳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推廣;計算機系統服務;基礎軟體服務;應用軟體服務(不含醫用軟體);軟體開發;軟體咨詢;產品設計;會議服務;銷售文化用品、日用品、通訊設備、計算機、軟體及輔助設備、電子產品、建築材料;數據處理(數據處理中的銀行卡中心、PUE值在1.4以上的雲計算數據中心除外);維修計算機;出版物零售。(市場主體依法自主選擇經營項目,開展經營活動;出版物零售以及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依批準的內容開展經營活動;不得從事國家和本市產業政策禁止和限制類項目的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北京星火數傳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