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何說中國是非市場經濟國家
近期,美國政府正式向世貿組織提出反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12月7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對此做出回應。高峰表示,美方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中提交的所謂「中國是非市場經濟國家」的陳述,是將本國國內法中間的所謂6條評判標准凌駕於國際法之上的做法。世貿組織規則是各成員普遍遵循的國際貿易法律體系,希望美方的做法不是對國際規則的無視。
高峰強調,中美經貿關系發展近40年來,雖經歷風雨,但始終前行。中方一直珍視穩定的、可預期的雙邊經貿合作關系,並為此不懈努力。但是美方近期接連發起針對中國產品的貿易調查,不斷釋放負面信息,引起中美雙方企業尤其是有意願與華合作,開拓中國市場的美國企業的普遍擔憂。「我們認為這種做法是不具有切實性的,貿易保護如同飲鴆止渴,只有開放合作才能擴大共同利益。從長遠看,我們希望美方是在真正維護企業的利益,在處理貿易摩擦的問題上,我們始終認為雙方應該妥善管控分歧,通過加強對話與協商,包括推動兩國業界的溝通與協調加深彼此的理解,推進互利共贏的經貿合作,我們還會繼續為此做出努力,希望美方能夠與我們相向而行。」
② 中美部長首次交鋒 為什麼要在越南
上周末(5月19-20日/),中國商務部部長鍾山和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進行了二人自2017年初履新以來的第一次工作會談。但這兩位國際貿易談判行家的初次「交鋒」,不是在北京,也不是在華盛頓,而是在越南河內。
為啥是越南?
因為第23屆亞太經合組織(APEC)貿易部長會議是在越南河內舉行,鍾山和萊特希澤是中美兩國出席會議的代表。除了進行雙邊會談,他倆還要和其他與會成員一道,討論推動多邊貿易體制發展、推進亞太自貿區建設、促進區域貿易投資自由化與便利化等議題,為年底領導人出席會議做好經貿成果准備。
事實上,在多邊會議間隙進行雙邊會談,就兩國重大問題交換意見,近年來各國經濟外交活動中越來越普遍。這種形式之所以受到歡迎,是因為既能節省時間,還能提高效率:雙邊問題也解決了,多邊議程也沒耽誤。
為什麼談?
作為中美兩國分管貿易的部長,鍾山和萊特希澤在第23屆亞太經合組織(APEC)貿易部長會議期間抽空會談,很大程度上是為確保中美經濟合作百日計劃「順產」。
這個兩國元首在海湖庄園會晤時定下的合作計劃,眼下堪稱中美經貿領域的「頭等大事」。
百日計劃分為三個類別,一是早期收獲;二是經過雙方共同努力,在百日內可以取得重大成果的領域;三是經過雙方艱苦努力,在百日之內可以取得階段性的成果。
與早期收獲相比,第二類和第三類磋商難度顯然更大,更需要雙方以務實合作的態度共同努力。
經過每天24小時密切溝通、晝夜加班加點、近30輪磋商,中美經濟合作百日計劃早期收獲清單已於「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前公布,涵蓋農產品貿易、金融服務、投資和能源等多個領域。現在和今後一段時間中美兩國官員要做的,就是針對第二類和第三類進行深入溝通和推進,啃下更多「硬骨頭」。
在此情況下,鍾山和萊特希澤此次工作會談,正是為了給百日計劃順利推進加油、使勁。
談了什麼?
第一,雙方需加強合作、共同努力。
鍾山說,中美互為重要的貿易投資合作夥伴,經貿關系是雙邊關系的「壓艙石」和「推進器」。作為兩國負責貿易的部長,在經貿領域加強合作、管控分歧,推動雙邊經貿關系有新發展、新提高、新突破,是雙方共同的任務。
萊特希澤的態度也很積極。他表示,美方樂見中美百日計劃早期收獲就一些議題達成共識,願與中方共同努力,採取「正確、合理」方法處理好雙邊經貿關系中的難題。
③ 中美元首庄園會晤新開始是怎麼回事
應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特朗普邀請,國家主席將於2017年4月6日至7日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海湖庄園同特朗普總統舉行會晤。
人們相信,合作是中美兩國唯一的正確選擇,寬廣的太平洋有足夠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
④ 中美建交哪一年
中美建交於1979年1月1日。文革後期,中美之間展開秘密談判。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松抵達北京,受到周恩來總理等中國領導人的歡迎。
2月28日,中美上海聯合公報發表,宣布中美兩國關系走向正常化。從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的關系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公報》正式生效,中美正式建交。外交關系的正常化,為東西方全面交流奠定了基礎,國際大企業們蜂擁而至,爭搶著來開拓中國這塊龐大的市場,而中國也在這場世界經濟浪潮中日趨成熟。
(4)海湖庄園會晤成果擴展閱讀:
進入新世紀第二個十年,中美關系步入新階段。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與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關系冷暖牽繫世界,而元首外交對中美關系發揮了關鍵的引領作用。從海湖庄園會晤到北京會晤,再到不久前二十國集團布宜諾斯艾利斯峰會期間的會晤,中美元首面對面溝通,為中美關系大船掌舵定向。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兩國元首同意共同推進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系,為今後一個時期中美關系發展指明方向。
⑤ 美國特朗普總統來過中國嗎
來過,具體差新聞 特朗普訪華
⑥ 在中美元首海湖庄園會晤期間雙方同意建立哪些對話新框架
摘要 雙方建立了外交安全對話、全面經濟對話、執法及網路安全對話、社會和人文對話四個高級別對話機制。每個機制都涵蓋了兩國合作的諸多領域。這四大機制有望成為雙方構建兩國有效夥伴關系的四大支柱。
⑦ 中美高端智庫研討會是什麼樣的會議
中美高端智庫研討會首場活動12日在美國艾奧瓦州首府得梅因市舉辦。來自中美兩國的20多位智庫專家、學者圍繞海湖庄園會晤後的中美關系、經貿合作、省州合作與交流等話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建言獻策。
中美高端智庫研討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和世界糧食獎基金會共同主辦。中國代表團10日抵達得梅因,並於11日走訪了得梅因郊外的金伯利農場。代表團還將於14日在紐約出席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與美國亞洲協會共同舉辦的另一場研討會。
⑧ 特朗普什麼時候訪華
11月8日~11月10日
⑨ 中美全面經濟對話真的「談崩了」嗎
首輪中美全面經濟對話19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行。這是繼中美成功舉行首輪外交安全對話、中美經濟合作百日計劃取得早期收獲並收官後,雙方落實中美元首海湖庄園會晤重要共識邁出的又一建設性步伐。
⑩ 美國正式對中國發起「301調查」背後有幾個意思
近日: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18日宣布,美國正式對中國發起「301調查」,此舉已引發各界對美國採取單邊行動損害中美經貿關系的擔憂。
此前的8月1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行政備忘錄,授權萊特希澤針對所謂「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發起調查,調查的重點在中國企業是否「涉嫌侵犯美國知識產權和強制美國企業作技術轉讓,以及美國企業是否被迫與中方合作夥伴分享先進技術」等議題。
貿易霸權思維不可取
美國欲對中國進行「301」貿易調查,折射出特朗普奉行的「美國優先」單邊主義,即傾向於放棄多邊體制的國際秩序而以美國標准來解決問題,體現了美國一貫的貿易霸權思維。美國開啟對中國的「301調查」不僅是利益爭端,亦是制度爭端,是以美國標准來衡量貿易得失的攻擊性的單邊主義。
當此全球化逆動之際,全球治理正面臨難以凝聚共識、缺乏治理工具、治理效率低下等困境。作為全球治理規則的領導者,美國正逐漸從中收縮。一方面其憑借全球化及全球治理中積累的實力,認為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不會出現顛覆性革命;另一方面,受國內民粹主義影響的特朗普政府,對美國領導全球治理的意願並不強烈。
面對利益交織的全球性問題,全球治理有賴於G20平台、WTO機制、金磚合作等多邊運行機制。這不是某個國家或國際組織所供給的公共產品,而是各國發展與合作的共同需求。特別是中美這樣的經貿大國,在關鍵時刻和重要問題上,更需凝聚共識,堅定不移地支持和加強多邊經貿制度和國際規則,使共同參與、協商合作、包容開放成為全球治理的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