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科學研究成果手抄報

科學研究成果手抄報

發布時間:2022-01-05 10:38:48

1. 科技小成果手抄報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我們已經走出了以前茹毛飲血的時代,來到了科技發達的年代。科技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以前發愁晚上沒有光明,而今天的夜晚家家戶戶都燈火通明;以前想嘗嘗海中的美味,都是很奢侈的,而現在魚肉蝦肉都是家常便飯;以往總覺得家信難傳,而今天涯若比鄰……是的,科學帶給我們的一系列的好處是不容忽視的!
唐朝楊貴妃想吃新鮮的荔枝,但是新鮮荔枝是在南方才能吃到的,於是,皇帝派人騎著快馬千里迢迢從遠在千里以外的地方運輸過來,為了保證新鮮,累死了多少匹快馬啊!可是如今,想吃到新鮮荔枝在市場隨處可見,是普通百姓桌上的家常便飯。可見,科技的發展給我們帶來多大的方便啊!
在古代,背井離鄉的遊子由於長期在外生活、工作,非常想念家鄉的親人,寫一封家信,寄出以後,家人卻遲遲沒有回信……為什麼呢?因為那封信可能沒有寄到家人手中就丟在半路上了;還有可能是寄出非常久了,家人才收到,再回一個信,在外的遊子可能要一兩個月才能收到家人的回信,因此,給遠方的親人說一句話都很困難。
現在好了,可以給在遠方的家人發信息,速度很快,不到一秒鍾對方就可以知道你想說什麼,不僅可以對話,還可以視頻聊天,這樣,就隨時可以與在遠方的親人聊天了,也可以看見在遠方親人的模樣了,要是在以前,可以與遠方的親人見一面,那是多麼幸福快樂的一件事啊!人民沒法解決的東西,科學技術一定能幫你解決,比如,學習遇到困難,只要打開電腦,打打字,正確的說法就會顯示在電腦的顯示屏幕上。只要有了科學,再大的困難都不用愁了。
但是,科學技術在發展的同時,卻忽略了環境的問題。大規模地把廢水排放在河裡,使人們吃不到放心的海鮮,大規模地浪費寶貴資源,卻從來不想後果是多麼地嚴重。在科技發展的同時,也要保護好環境。
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它是我們人類前進的動力,它給我們帶來方便,帶來發展,同時也帶來了許多負面的影響。我們要充分利用科技帶來的好處,也不能忽略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哦。

2. 科學手抄報的內容(五年級)

華羅庚是世界數論界的領袖數學家之一。但他寧肯另起爐灶,離開數論,去研究他不熟悉的代數與復分析。
早在4O年代,他就提出「天才在於積累,聰明在於勤奮」。華羅庚雖然聰明過人,但從不提及自己的天分,而把比聰明重要得多的「勤奮」與「積累」作為成功的鑰匙,反復教育年青人,要他們學數學做到「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經常鍛煉自己.
50年代中期,華羅庚提出:「要有速度,還要有加速度。」所謂「速度」就是要出成果,所謂『加速度』就是成果的質量要不斷提高。1978年他在中國數學會成都會議上語重心長地提出:「早發表,晚評價。」
後來又進一步提出:「努力在我,評價在人。」這實際上提出了科學發展及評價科學工作的客觀規律,即科學工作要經過歷史檢驗才能逐步確定其真實價值,這是不依賴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 觀規律。」
在50年代,華羅庚在《數論導引》的序言里就把搞數學比作下棋,號召大家找高手下,即與大數學家較量。中國象棋有個規則,那就是「觀棋不語真君子,落子無悔大丈夫」.
1981年,在淮南煤礦的一次演講中,華羅康指出:「觀棋不語非君子,互相幫助;落子有悔大丈夫,改正缺點。」
1979年在英國時,他指出:「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學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願一輩子從實以終。」

愛因斯坦是劃時代的大科學家,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
1879年3月14日生於德國烏爾姆鎮,在瑞士度過青年時代。1900年畢業於蘇黎世工業大學。畢業後即失業。經過兩年的努力,才在伯爾尼的專利局找到固定工作。他早期的一系列有歷史意義的貢獻都是在這里完成的。
1909年他開始在大學任教,1914年被邀請回到德國,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長兼柏林大學教授。1933年希特勒上台,愛因斯坦因是猶太人,又堅決捍衛民主,就首遭迫害,被迫遷居到美國的普林斯頓。1940年入美國國籍。1955年4月18日在普林斯頓逝世。
愛因斯坦的一項開創性貢獻是發展了量子論,他的標志性事業是他的相對論。他在1905年發表的題為《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的論文中,完整地提出了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確立之後,愛因斯坦開始致力於引力理論的研究。愛因斯坦對天文學有重大影響的是他的宇宙學理論。1917年,愛因斯坦發表他的第一篇宇宙論文《根據廣義相對論對宇宙學所作的考察》,這篇論文宣告了相對論誕生。
他曾說:「科學研究能破除迷信,因為它鼓勵人們根據因果關系來思考和觀察事物。」他的宇宙學研究,體現了這種反對迷信的精神。

1.為甚麼星星會一閃一閃的?

我們看到星閃閃,這不是因為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現變化,而是與大氣的遮擋有關。
大氣隔在我們與星星之間,當星光通過大氣層時,會受到大氣的密度和厚薄影響。大氣不是絕對的透明,它的透明度會根據密度的不同而產生變化。所以我們在地面透過它來看星星,就會看到星星好像在閃動的樣子了。

2. 為甚麼人會打呵欠?
當我們感到疲累時,體內已產生了許多的二氧化碳。當二氧化碳過多時,必須再增加氧氣來平衡體內所需。因為這些殘留的二氧化碳,會影響我們身體的機能活動,這時身體便會發出保護性的反應,於是就打起呵欠來。
打呵欠是一種深呼吸動作,它會讓我們比平常更多地吸進氧氣和排出二氣化碳,還做到消除疲勞的作用呢。

3. 為甚麼蛇沒有腳都能走路?
蛇的身上有很多鱗片,這是它們身上最外面的一層盔甲。鱗片不但用來保護身體,還可以是它們的「腳」。
蛇向前爬行時,身體會呈S形。而每一片在S形外邊的鱗片,都會翹起來,幫助蛇前進時抓住不平的路面。這些鱗片跟蛇的肌肉互相配合,並能推動身體向前爬行,所以蛇沒有腳也可以走動呀!

4. 為甚麼向日葵總是朝著太陽開花
向日葵花盤下面莖部的地方,含有一種叫做「植物生長素」的物質。這物質有加速繁殖的功用,但卻具有厭旋光性,每遇到光線時,便會跑到背光的一面去。
所以太陽升起時,向日葵莖部便馬上躲到背光的一面去,看起來整棵植物就向著太陽的方向彎曲了。

5. 為甚麼人老了頭發便會變白?
我們的頭發中有一種叫「黑色素」的物質,黑色素愈多頭發的顏色便愈黑。而黑色素少的話,頭發便會發黃或變白。人類到了老年時,身體的各種機能會逐漸衰退,色素的形成亦會愈來愈少,所以頭發也會漸漸變白啊!

6. 為甚麼螢火蟲會發光?
螢火蟲會發光因為在它們的腹部末端有發光器,發光器內充滿許多含磷的發光質及發光酵素,使螢火蟲能發出一閃一閃的光。
螢火蟲發光的目的,除了要照明之外,還有求偶、警戒、誘捕等用途。這也是它們的一種溝通的工具,不同種類螢火蟲的發光方式、發光頻率及顏色也會不同,它們藉此來傳達不同的訊息。

7. 為甚麼肚子餓了會咕咕叫?
肚子餓了便會咕嚕咕嚕地叫,這是因為之前吃進的食物快消化完,胃裡雖然空空的,但胃中的胃液仍會繼續分泌。這時候胃的收縮便會逐漸擴大,內里的液體和氣體便會翻攪起來,造成咕嚕咕嚕的聲音。
下次不要再為肚子咕咕叫而感到尷尬啊!因為這是正常的生理動作呢。

8. 為甚麼駝鳥不會飛?
身型龐大的駝鳥類的一種,但它們卻不會飛上天啊!這不是因為它們的翅膀不管用,而是它們的羽毛都太柔軟,翅膀又太小,根本不適合飛行。另外,駝鳥的肌肉不發達,胸骨又平平的,對飛行都沒有幫助。
駝鳥生活在非洲,由於長期居於沙漠地區,身體為了適應環境,便逐漸演化成現在的樣子。

9. 為甚麼罐頭里食品不容易變壞?
午餐肉、豆豉鯪魚、茄汁豆......都是美味的罐頭食物,它們都可以存放很久而不易變壞。這因為罐頭是密封的,細菌便無法進入。
人們在製造罐頭食品的時候,把罐頭里的空氣全部抽出,然後把它封口。在沒有空氣的情況下,即使裡面的食物沾上少許細菌,它們也無法生存或繁殖啊!

10. 為甚麼嬰兒剛出生時都會哭個不停?
嬰兒剛出生時都會呱呱大哭,這不是因為他們感到不開心,而是他們正在大口大口地呼吸著第一口的空氣呢!
當嬰兒離開媽媽身體出生時,他們吸進的第一口空氣會沖到喉部去,這會猛烈地沖擊聲帶,令聲帶震動,然後發出類似哭叫的聲音。

11. 為甚麼蜥蜴的尾巴斷落後仍然不斷彈跳著?
為了保護自己,很多蜥蝪也利保護色掩人耳目;而部份蜥蜴當受到襲擊時,尾巴更會因肌肉劇烈收縮而導致斷落。基於斷落的尾巴中仍有部份神經活著,它會不斷彈跳,從而分散敵人的注意力,以便逃脫。別以為他們的生命會這樣完結,其實只需多個月,尾巴又會重新長出來,繼續生活。

12. 為甚麼松鼠的尾巴特別大?
別看輕松鼠的尾巴!松鼠在樹上跳來跳去的同時,它的尾巴正發揮很大的功用。它能夠令松鼠在樹上跳躍時得到平衡,避免掉下來受傷。此外,這條大大的尾巴更能於冬天發揮保護的功用,緊緊圍著松鼠的身軀,既方便,又實用。

13. 為甚麼人的大拇指不可以有一或三節?

一般人有五隻手指,而手指的長度各有不同。但是,有沒有人察覺到,除了大拇指外,其它手指也有三節,而唯獨大拇指只有兩節呢? 原來,它的節數正好配合其它四指。要是三節的話,大拇指會顯得沒有力,以致不能提起較重的物件;要是只得一節,它便不能自如地與其它四指配合抓緊東西!

14. 為甚麼自己搔自己時不感到痕癢?
當別人搔自己時,我們會倍感痕癢,而且不斷大笑;可是,當自己搔自己的時候,我們不單不會大笑,而且更不感痕癢。基於我們的思想上已有了准備,大腦會發出一種 「不會有危險」的訊息,神經亦隨之放鬆,所以便不會大笑起來和感到痕癢了!

15. 為甚麼海水大多是藍、綠色?
望向大海,很多時也發現海水呈現藍、綠色。可是,當你把海水撈起時,你卻只能看到它像往日的水般,透明無色。原來,海水本身與我們日常所接觸到的水沒有大分別,也是透明的。我們所看到的綠色,其實是海水對光吸收能力而產生出來的現象。只有綠光能被海水吸收,從而反射出來;當海水更深時,綠光也被吸收,海水看上去便成了藍色。

16. 為甚麼會起雞皮疙瘩?
我們的皮膚表面長著汗毛,而每一個毛孔下都有一條豎毛肌,當受到神經刺激(例如:生氣、害怕、受涼等情況)後,身體的溫度會下降,而豎毛肌便會收縮而令毛發豎立起來,形成雞皮疙瘩。除了有著保溫的作用外,這個生理系統亦可使動物的體型看起來比實際更大,從而嚇退敵人。

17. 海馬是由爸爸的肚裡出世?
幾乎所有動物也是雌性繁殖下一代,但海馬卻是與眾不同,它是由雄性分娩出來的。於雄性海馬的肚上有一個像袋鼠「育兒袋」的孵卵囊,雌性海馬會把卵子排到雄海馬的孵卵囊中。此後,雄性海馬就擔起孕育的責任,經過約三個星期,小海馬便由爸爸的體內彈出來。

18. 為甚麼樹葉會變顏色?
樹葉變色的原因與其蘊含的化學物質—葉綠素有關。當秋天來臨時,白天的時間比夏天較短,而氣溫更亦較低,樹葉因此停止製造葉綠素,剩餘的養分輸送到樹乾和樹根中儲存。樹葉中缺少了綠色的葉綠素,與此同時,其它化學色素因而顯現出來,所以我們多看到黃和褐等顏色的樹葉。

19. 為甚麼有落葉?
秋天來臨的是時候,樹葉上蒸發的水份比夏天多,但樹根吸水卻比夏天少了。為了減少樹木的水分流失,莖部的細胞開始形成一個分離層,待養分完全離開樹葉後,分離層會令樹葉和樹干隔離,樹葉從而掉下來。

20. 為甚麼鯨魚會噴水?
鯨魚是哺乳類動物的一種,可是它的鼻子沒有鼻殼,鼻孔長在頭頂上。在水中生活的它用肺呼吸,能一次過儲存很多空氣,不用經常到水面換氣。但當它往水面換氣時,它便會用鼻呼吸,而呼吸時連帶海水噴出體外所發出的巨聲浪便是由壓力所造成的。 回答者: 526951859 | 一級 | 2010-5-8 21:22 | 檢舉
1.為甚麼星星會一閃一閃的?

我們看到星閃閃,這不是因為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現變化,而是與大氣的遮擋有關。
大氣隔在我們與星星之間,當星光通過大氣層時,會受到大氣的密度和厚薄影響。大氣不是絕對的透明,它的透明度會根據密度的不同而產生變化。所以我們在地面透過它來看星星,就會看到星星好像在閃動的樣子了。

2. 為甚麼人會打呵欠?
當我們感到疲累時,體內已產生了許多的二氧化碳。當二氧化碳過多時,必須再增加氧氣來平衡體內所需。因為這些殘留的二氧化碳,會影響我們身體的機能活動,這時身體便會發出保護性的反應,於是就打起呵欠來。
打呵欠是一種深呼吸動作,它會讓我們比平常更多地吸進氧氣和排出二氣化碳,還做到消除疲勞的作用呢。

3. 為甚麼蛇沒有腳都能走路?
蛇的身上有很多鱗片,這是它們身上最外面的一層盔甲。鱗片不但用來保護身體,還可以是它們的「腳」。
蛇向前爬行時,身體會呈S形。而每一片在S形外邊的鱗片,都會翹起來,幫助蛇前進時抓住不平的路面。這些鱗片跟蛇的肌肉互相配合,並能推動身體向前爬行,所以蛇沒有腳也可以走動呀!

4. 為甚麼向日葵總是朝著太陽開花
向日葵花盤下面莖部的地方,含有一種叫做「植物生長素」的物質。這物質有加速繁殖的功用,但卻具有厭旋光性,每遇到光線時,便會跑到背光的一面去。
所以太陽升起時,向日葵莖部便馬上躲到背光的一面去,看起來整棵植物就向著太陽的方向彎曲了。

5. 為甚麼人老了頭發便會變白?
我們的頭發中有一種叫「黑色素」的物質,黑色素愈多頭發的顏色便愈黑。而黑色素少的話,頭發便會發黃或變白。人類到了老年時,身體的各種機能會逐漸衰退,色素的形成亦會愈來愈少,所以頭發也會漸漸變白啊!

3. 關於科學的手抄報

和生活有關的小學科學知識:1、生的餃子會沉、熟的會浮,是因為熱空氣比冷空氣輕;2、加鹽可以讓馬鈴薯和雞蛋浮起來,加鹽是為了增大水的密度;3、用塑料薄膜做的降落傘可以在空中停留比較長的時間,是因為高樓邊有上升氣流;4、我們能看見藍天,是因為陽光中藍光的穿透力最強;5、放大鏡能把紙燃著,是因為凸透鏡能聚焦;6、指南針能指南,是因為南邊是地磁場的北極;7、雪地開車輪子上纏鐵鏈,是為了增大摩擦力;8、夜觀星星越來越少,是因為宇宙還在不斷膨脹;9、植物有製造氧氣、吸收灰塵和噪音、降低周圍溫度、抵擋風沙、固土固水的作用,所以應多種樹種草;10、空調、汽車尾氣、水泥地面、大量建房,是造成溫室效應的罪魁禍首。
科學成果:1、宇宙大爆炸誕生於137億年前;2、宇宙大爆炸時產生了1000億度的高溫;3、星系和恆星是由大量的氫吸引星雲產生氦的核聚變形成的;4、太陽誕生於45億年前;5、地球誕生於44.7億年前;6、月亮是被古行星撞擊從太平洋海底飛出去的;7、太陽系的行星星核絕大部分是液態的;8、地球上的水和生命元素來自於宇宙中的冰隕石;

4. 走進科學手抄報

手抄報上的應該是有趣的一些關於物理的小事吧!
我們吸汽水是"吸"上來的嗎?

我們用吸管吸汽水,總以為是嘴把汽水吸上來的。其實不是,用嘴吸,只吸走了吸管中的空氣,至於汽水嘛,那是大氣把它壓到嘴裡去的。原來,吸管中的空氣被吸走後,管裡面的汽水受到空氣的壓強變小,而瓶子里(吸管外)的汽水受到的壓強是大氣壓強,這兩個壓強是不相等的,大氣壓強較大,就會把汽水壓到嘴裡去了。如果汽水瓶口蓋一個塞緊了的軟木塞,木塞中插著一根玻璃管,那末,你從玻璃管里吸汽水,至多能吸上一兩口,就再也吸不到瓶里的汽水了。這個道理也簡單,因為瓶外的大氣無法進入汽水瓶,大氣也就無法把汽水壓到嘴裡去了。不拔掉瓶塞,還能喝到汽水嗎?雖然吸不上來,但能不能吹上來?對著玻璃管向瓶子里吹氣是個辦法。吹氣,增加瓶內的氣體,增加了瓶內氣體的壓強。瓶內的氣體壓強變大以後,就會把汽水從玻璃管里壓出來,這時,只要嘴不離開玻璃管,就能喝到汽水。往瓶里吹氣越多,壓強增加得越多,就可以順利地喝到汽水。喝掉一些汽水以後,瓶內的氣體體積變大、壓強降低,就喝不到汽水了。再吹氣,又能繼續喝到汽水。
科技小知識

插頭小常識
為什麼電風扇、洗衣機、電冰箱等家用電器大多用三線插頭?三線插頭與三相插頭有什麼區別?
三相電器指三根不相同的火線,它們每兩根線之間的電壓都是380伏,一般用於動力系統,多見於工業用電。而家用電器一般採用單相電源供電,其三根線分別是火線、零線(中性線)和地線,火線和零線之間的電壓是220伏,所以這不是三相電,它的插頭和插座也不是三相插頭和三相插座,地線為的是保障安全。
具有降壓作用的水果
山楂;山楂能擴張血管,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可選野山楂10粒(鮮品為佳),搗碎加糖30克,水煎常服,有良好的降壓、健胃作用。
香蕉;香蕉含有多種維生素,能清熱降壓,可常食。用香蕉皮或果柄30~60克,煎湯服也有效。有條件的取適量香蕉花煎水服,療效更佳。
荸薺;有清熱降壓的作用。可用鮮荸薺(洗凈、去泥)、海蜇(洗去鹽分)各30~60克,煮湯,日分3次服。既能降壓又可化痰止咳。
菠籮: 常食菠蘿能加強體內纖維蛋白的水解作用,對高血壓水腫、血栓形成等有改善血循環,消除水腫炎症的良好作用。
烏梅:富含枸櫞酸,蘋果酸,琥珀酸。對高血壓頭暈失眠、夜難入睡,可取烏梅3枚加冰糖適量開水燉服,有降壓、安眠、清熱生津作用。
蘋果:內含蘋果酸、枸櫞酸、維生素A、B、C等10種營養素。常食蘋果可改善血管硬化.
科學飲乳小常識5則
喝牛奶有益健康,但不少人在喝奶方面還存在一些觀念上的誤區,現介紹一些科學飲乳的小常識。
1.晨起空腹喝奶不宜。因為人體空腹時胃腸蠕動快,牛奶中營養物質往往來不及被吸收就匆匆進入大腸。此外,大口喝奶的方法也不足取,因為這樣會減少在口腔中和唾液混合的機會,不利於消化吸收。喝牛奶前最好先吃些餅干、糕點等,或邊吃點心邊喝牛奶。
2.晚上喝奶更有利。科學研究發現,人體中的鈣代謝會有一個特殊的規律:晚間尤其是午夜之際,血漿鈣含量會出現一個"低谷",迫使機體通過調節機制調運一部分骨骼中的鈣來補充。這樣,血液中的鈣雖暫時得到維持,但骨骼中鈣卻有減少。牛奶中含鈣豐富,因此臨睡前喝杯牛奶,可補償人體夜間對鈣的需求。
3.牛奶不宜加糖煮沸。牛奶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在高溫條件下牛奶中的賴氨酸與糖發生梅拉德反應,生成一種新化合物--果糖基氨基酸。這種物質非但不能為人體消化吸收,反而影響人體健康,牛奶最好新鮮飲用,如太冷稍稍加熱即可。
4.不喜牛奶可飲酸奶。對牛奶有"反感"的人大多患乳糖不耐症,這些人可嘗試飲用酸奶。酸奶中的乳糖含量大大降低,但幾乎保留了牛奶所有的營養,其中的乳酸菌在人體內能存活繁殖,有利於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並提高免疫力。酸奶中不含抗菌素,易消化吸收所以能空腹飲用。
5.酸奶不能加熱飲用。喝酸奶主要吃它的營養和活菌,如酸奶加熱,人體只能喝到營養卻失去了有生物活性的乳酸菌,因此不要加熱後飲用。

水星是太陽系最小的類地行星。由於被太陽的強光遮擋,觀測起來十分困難。哥白尼臨終前曾為一生從未看到過水星而遺憾。20世紀70年代以後,人類對水量有了更多了解。

水星是太陽系最小的類地行星。由於被太陽的強光遮擋,觀測起來十分困難。哥白尼臨終前曾為一生從未看到過水星而遺憾。20世紀70年代以後,人類對水量有了更多了解。
水星距離太陽最近,只有5790萬千米,是日地距離的0.387倍,水星赤道半徑約為地球的2/5。水星沒有空氣。水星外觀同月球十分相像,表面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環形山。億萬年前可能發生過火山活動,星面上現在可見幾處貌似火山熔岩形成的平原地區,還到處遍布大大小小的隕石坑。水星上有一個巨大的同心圓構造,半徑約有1300千米,它位於水星北緯30度西經195度,由於特別酷熱,就被科學家們命名為「卡路里盆地」。水星表面還有100多個具有放射狀條紋的坑穴,還有大量三四千米高的斷崖,有的長達數百千米。
水星的密度與地球接近。它的中心可能是一個與月球大小相近的鐵鎳組成的核心,也有一個磁場,但其強度只是地球的1/100。水星軌道速度為48千米/秒,每秒比地球還快18千米。繞太陽公轉一圈的速度也最快,只要88個地球日,還不到地球的3個月,水星就是1年了。不過,水星的「日」很長,水星自轉1圈將近58.65個地球日,也就是說水星的1天是地球的近兩個月,在水星上的1年裡,只能看到兩次日出和日落。水星和金星一樣沒有一顆衛星。

科技人物
http://www.chinababy.com/chinababyxl/kwbc/kjrw/
華羅庚是世界數論界的領袖數學家之一。但他寧肯另起爐灶,離開數論,去研究他不熟悉的代數與復分析。
早在4O年代,他就提出「天才在於積累,聰明在於勤奮」。華羅庚雖然聰明過人,但從不提及自己的天分,而把比聰明重要得多的「勤奮」與「積累」作為成功的鑰匙,反復教育年青人,要他們學數學做到「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經常鍛煉自己.
50年代中期,華羅庚提出:「要有速度,還要有加速度。」所謂「速度」就是要出成果,所謂『加速度』就是成果的質量要不斷提高。1978年他在中國數學會成都會議上語重心長地提出:「早發表,晚評價。」
後來又進一步提出:「努力在我,評價在人。」這實際上提出了科學發展及評價科學工作的客觀規律,即科學工作要經過歷史檢驗才能逐步確定其真實價值,這是不依賴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 觀規律。」
在50年代,華羅庚在《數論導引》的序言里就把搞數學比作下棋,號召大家找高手下,即與大數學家較量。中國象棋有個規則,那就是「觀棋不語真君子,落子無悔大丈夫」.
1981年,在淮南煤礦的一次演講中,華羅康指出:「觀棋不語非君子,互相幫助;落子有悔大丈夫,改正缺點。」
1979年在英國時,他指出:「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學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願一輩子從實以終。」

愛因斯坦是劃時代的大科學家,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
1879年3月14日生於德國烏爾姆鎮,在瑞士度過青年時代。1900年畢業於蘇黎世工業大學。畢業後即失業。經過兩年的努力,才在伯爾尼的專利局找到固定工作。他早期的一系列有歷史意義的貢獻都是在這里完成的。
1909年他開始在大學任教,1914年被邀請回到德國,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長兼柏林大學教授。1933年希特勒上台,愛因斯坦因是猶太人,又堅決捍衛民主,就首遭迫害,被迫遷居到美國的普林斯頓。1940年入美國國籍。1955年4月18日在普林斯頓逝世。
愛因斯坦的一項開創性貢獻是發展了量子論,他的標志性事業是他的相對論。他在1905年發表的題為《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的論文中,完整地提出了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確立之後,愛因斯坦開始致力於引力理論的研究。愛因斯坦對天文學有重大影響的是他的宇宙學理論。1917年,愛因斯坦發表他的第一篇宇宙論文《根據廣義相對論對宇宙學所作的考察》,這篇論文宣告了相對論誕生。
他曾說:「科學研究能破除迷信,因為它鼓勵人們根據因果關系來思考和觀察事物。」他的宇宙學研究,體現了這種反對迷信的精神。

科技小發明
最簡單的:做個筆筒!!家裡有不用的玻璃杯子沒?或者摔掉了把的茶杯什麼的,試一下,只要夠重能放住筆的都可以。 找塊漂亮的布,或者彩紙,給杯子做件衣服。牛皮紙也挺好,包在杯子上量一下,剪出合適的一塊來,接頭處要多留出一厘米左右的富餘。找點膠水,糨糊,萬能膠,把外套貼在杯子上。嚼過的口香糖也行,口香糖要拽得小一點,重要的是把邊界、接頭處都貼嚴實。這就差不多了,把不太整齊的地方修剪一下,在上面隨便粘上個裝飾物,彩筆寫幾個字,就搞定了。

5. 科學手抄報要現成的內容

我愛科學

在二十一世紀里,科學將會成為人類的生命。你不懂科學,就無法在這個社會里生存。如果你有了科學的種子,精心培育,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顆種子就會不斷生根、發芽、結出累累碩果……而「諾貝爾科學獎」,就是用這樣一種獎勵,來激發人們熱愛科學,並用科學創造我們美好的生活。有20多個國家,466名科學家獲得過諾貝爾獎,當他們走向「諾貝爾獎」的領獎台時,他們代表自己擁有了科學創造的巨大財富。
因此,我們要學科學、愛科學,把科學展示出來。但怎樣才能做到呢?科學家告訴我們,好奇心是人的天性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也是激發探索科學奧妙的主要動機;而最能滿足這種強烈慾望的方法是要勇於問為什麼,勇於嘗試、創新,勇於推翻前人的話、結論,而最終得到的就是自己的成果。例如,伽利略,哥白尼等人,他們不顧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和反對,勇敢地指出前人錯誤的論點。通過親身實踐,做實驗,證明了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換來的是自己的成功。

我聽說有一所中學的高一年級的三位學生,他們也具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他們對「竽」這樣一種民族樂器充滿了好奇,他們分析了這個樂器的特點後,決心也要做一個類似於「竽」的樂器。他們每天都去撿或去買很多支吸管,他們又仔細研究了這些吸管,利用了無數休息時間,經歷過無數次失敗。俗話說得好:「失敗乃成功之母」這句話一點也沒有錯,他們終於成功了,1000支吸管插在一起,構成了一個龐大的吸管樂器,吹起來一樣美妙、婉轉,簡直比「竽」吹出來的聲音還要好聽。他們雖然不是什麼偉大的科學家,卻能想到這樣的東西,並克服重重困難去做,真不簡單。想想自己,我也嘗試過成功的滋味兒,以前我看見別人玩航模,好奇心驅使我產生我也要做一個的願望,於是,我不斷搜集材料,接著自己動手做起來。在做的過程中雖然被發動機傷了手,流了血,留下疤痕但最終還是成功地做出一個精美的航模。當時我喜悅的神情早把做的過程中的痛和苦忘得一干二凈。這就是我們青少年的好奇心了,青少年能想到的東西,大人不一定能想到,因為青少年的幻想是天真的,是奇異的。其實,諾貝爾獲得者的先天條件不如我們,他們能做到的東西,我們又為何做不到呢?青少年朋友們,抓緊我們寶貴的少年時期吧!動腦筋動手去做吧!

科學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它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財富。,所以,我們因當熱愛科學,但你如果不去挖掘科學中的奧秘,不去實踐,你將永遠不會得到科學的幸福。有些人只知道其一而不知道其二,了解了表面,而沒有深入的去探索,這樣怎能獲得成功呢?

科學就像是一個比宇宙大好多萬倍的海洋,我們就像是一些魚,雖然今天自由自在地游著,可是明天,水裡就沒有了氧氣,必須換一個地方,這樣換來換去,這個海洋會被我們污染了,到了這時候,就要尋找另一片海洋了。這也就是我們所尋找的新科學,只有不斷更新,才會有更美好的生活。
諾貝爾科學獎到底離我們還有多遠呢?不用問了,只要你從小播種下科學的種子,努力學習,它就在我們的身邊
鳥怎樣睡覺的

白天,鳥兒們在枝頭穿梭嗚叫,在藍天下自由飛翔,到了晚上,它們和我們人一樣也要休息、睡覺,恢復體力,不過它們睡覺的姿勢可是各不相同哦!

美麗的綠頭鴨和天鵝們,白天在水中捕食、戲耍,夜晚休息時也離不開它們最愛的水面。它們把優美的長脖子彎曲著,將頭埋在翅膀里,然後讓自己漂浮在水面上,一邊做著美夢,一邊隨波逐流,好不悠閑。

鶴、鸛、鷺等長腿鳥總是單腳獨立而睡,累了再換另一隻腳,是勞逸結合的典範。

鷓鴣休息時喜歡成群圍成一個大圈,然後一律頭朝外尾向內。這樣,不管敵人從哪個方向襲來,它們都能及時發現並逃走。

畫眉、百靈等叫聲悅耳的小鳥,睡覺時通常彎下兩腿,爪子則彎曲起來牢牢地抓住枝條,所以不用擔心它們會從樹上摔下來。

而貓頭鷹這種「值夜班」的猛禽,你總能在白天看見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站立在濃密的樹枝上,其實這時它正在睡覺呢。貓頭鷹的睡覺姿勢是不是很另類啊,它這樣可是為了時刻監視周圍環境防備著敵人的襲擊哦!
=================================
魚也會溺死嗎

魚有鰓,可以在水中呼吸,魚有鰾,可以在水中自由地沉浮。可是,有人說生活在水中的魚也會溺死,這是真的嗎?
雖然這聽起來很荒謬,但卻是事實。魚鰾是魚游泳時的「救生圈」,它可以通過充氣和放氣來調節魚體的比重。這樣,魚在游動時只需要最小的肌肉活動,便能在水中保持不沉不浮的穩定狀態。不過,當魚下沉到一定水深(即「臨界深度」)後,外界巨大的壓力會使它無法再凋節鰾的體積。這時,它受到的浮力小於自身的重力,於是就不由自主地向水底沉去,再也浮不起來了,並最終因無法呼吸而溺死。雖然,魚還可以通過擺動鰭和尾往上浮,可是如果沉得太深的話,這樣做也無濟於事。
另一方面,生活在深海的魚類,由於它們的骨骼能承受很大的壓力,所以它們可以在深水中自由地生活。如果我們把生活在深海中的魚快速弄到「臨界深度」以上,由於它身體內部的壓力無法與外界較小的壓力達到平衡,因此它就會不斷地「膨脹」直至浮到水面上。有時,它甚至會把內臟吐出來,「炸裂」而死。
=============================
貪吃孩子變笨

貪吃會降低大腦的血流量
若一次進食過量或一刻不停地進食,會把人體里的大量血液,包括大腦的血液調集到胃腸道來。而充足的血供應是發育前提,如果經常處於缺血狀態,其發育必然會受到影響。
貪吃會造成「肥胖腦」
吃得過飽,尤其是進食過量高營養食品,食入的熱量就會大大超過消耗的熱量,使熱能轉變成脂肪在體內蓄積。若腦組織的脂肪過多,就會引起「肥胖腦」。研究證實,人的智力與大腦溝回皺褶多少有關,大腦的溝回越明顯,皺褶越多,智力水平越高。而肥胖腦使溝回緊緊靠在一起,皺褶消失,大腦皮層呈平滑樣,而且神經網路的發育也差,所以,智力水平就會降低。
貪吃會抑制大腦智能區域的生理功能
人的大腦活動方式是興奮和抑制相互誘導的,即大腦某些部位興奮了,其相鄰部位的一些區域就處於抑制狀態,興奮越加強,周圍部位的抑制就越加深,反之亦然。因此,若主管胃腸道消化的植物神經中樞因貪吃過量食物而長時間興奮,這就必然引起鄰近的語言、思維、記憶、想像等大腦智能區域的抑制。這些區域如經常處於抑制狀態,智力會越來越差。
貪吃會因便秘而傷害大腦
孩子的零食大多以高營養的精細食品為主,吃了容易發生便秘。便秘時,代謝產物久積於消化道,經腸道細菌作用後產生大量有害物質,容易經腸吸收,進入血液循環,刺激大腦,使腦神經細胞慢性中毒,影響腦的正常發育。
貪吃還會促使大腦早衰
科學家在一項研究中發現,一種能促使大腦早衰的物質——纖維芽細胞生長因子,會因過飽食物而於飯後增加數萬倍,這是一種能促使動脈硬化的物質,因而從長遠意義上講,貪吃會使大腦過早衰老。
水滴入熱油里為什麼會濺起來

用油炒,炸食物的適當溫度,一般是在160℃~200℃左右.這時,就等
於把附在食物上的少量的水一下子放入高溫中.我們知道,水到100℃就沸騰.液體的沸騰就是汽化,此時,其體積不僅發生很大變化,而且還是在很短的時間里變化的. 少量的本進入了多量的高溫的油里,水便爆發性地汽化蒸發.這樣,周圍的油被帶得飛濺起來,由此,就產生了"濺油"現象. 炸葯是一種猛烈的爆炸物,它能爆炸,是因為炸葯的主要成分硝化甘油是由碳,氫,氮,氧組成的,這些東西在爆炸時,各自都因急劇的化學變化而產生氣體,其體積突然猛增,於是發生爆炸.
炒,炸食品時發生的"濺油"現象,就是急劇蒸發的少量氣體在非常短
的時間里激起了周圍的液體所造成的.

隧道里的電燈為什麼用橙黃色的
在隧道里行車,能夠看清前方的汽車和行人是至關重要的.有顏色的光
比白色的光所照出的影子更清楚,所以,隧道里選用有顏色的光就很必要了. 另外,在有霧或煙靄的時候,波長較長的光能照得更遠.光的波長根據顏色不同而不同,各種顏色的光的波長順序從短到長排列依次為:紫,藍, 黃,橙,紅.從這個排列順序可以清楚地發現,黃色和橙色比紫色和藍色更適合在隧道里使用.這就是在隧道里採用橙黃色燈的原因.

煮雞蛋為什麼在涼水裡浸過後皮就好剝
雞蛋是由蛋殼,蛋白,蛋黃構成的.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在蛋殼
和蛋白之間,有一層很薄的蛋殼膜,這是蛋白質的明膠.在雞蛋內部還有氣室(氣泡).越是新鮮的蛋,氣室越小,放的時間久了,這個氣室就漸漸變大.看上去蛋殼像是密封的玻璃球似的,但是實際上它是可以透少量的氣的.在煮雞蛋時,氣室內的空氣就膨脹,有一部分氣要跑到蛋殼外面來.蛋煮好後立即浸入涼水裡時,因氣室內減壓,水會進到蛋殼內.換句話說,空氣跑出去之後,進來了水.因為水進到了蛋殼和蛋白之間,所以蛋殼就好剝.煮好後立即浸入涼水裡的雞蛋和煮好後稍過些時候才浸入涼水裡的相比,蛋殼內進去的水多少不同,進去的水越少,蛋殼就越不好剝.其中的原因也可以從氣室內的氣壓原理得到答案.

6. 關於科學方面的手抄報

按研究對象的不同可分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以及總結和貫穿於三個領域的哲學和數學。
按與實踐的不同聯系可分為理論科學、技術科學、應用科學等。

科學小知識
冰糕為什麼會冒氣?
冰糕冒氣是因為外界空氣中有不少眼睛看不見的水汽,碰到很冷的冰糕時,一遇冷就液化成霧滴包圍在冰糕周圍,看上去似乎是冰糕在「冒氣」一樣。

向日葵為什麼總是向著太陽?
向日葵的莖部含有一種奇妙的植物生長素。這種生長素非常怕光。一遇光線照射,它就會到背光的一面去,同時它還刺激背光一面的細胞迅速繁殖,所以,背光的一面就比向光的一面生長的快,使向日葵產生了向光性彎曲。

蟬為什麼會蛻皮?
蟬的外殼(外骨骼)是堅硬的,不能隨著蟬的生長而擴大,當蟬生長到一定階段時,蟬的外骨骼限制了蟬的生長,蟬將原有的外骨骼脫去,就是蟬蛻。

蜜蜂怎樣釀蜜?
蜂先把采來的花朵甜汁吐到一個空的蜂房中,到了晚上,再把甜汁吸到自己的蜜胃裡進行調制,然後再吐出來,再吞進去,如此輪番吞吞吐吐,要進行100~240次,最後才釀成香甜的蜂蜜。
鳥怎樣睡覺的

白天,鳥兒們在枝頭穿梭嗚叫,在藍天下自由飛翔,到了晚上,它們和我們人一樣也要休息、睡覺,恢復體力,不過它們睡覺的姿勢可是各不相同哦!

美麗的綠頭鴨和天鵝們,白天在水中捕食、戲耍,夜晚休息時也離不開它們最愛的水面。它們把優美的長脖子彎曲著,將頭埋在翅膀里,然後讓自己漂浮在水面上,一邊做著美夢,一邊隨波逐流,好不悠閑。

鶴、鸛、鷺等長腿鳥總是單腳獨立而睡,累了再換另一隻腳,是勞逸結合的典範。

鷓鴣休息時喜歡成群圍成一個大圈,然後一律頭朝外尾向內。這樣,不管敵人從哪個方向襲來,它們都能及時發現並逃走。

畫眉、百靈等叫聲悅耳的小鳥,睡覺時通常彎下兩腿,爪子則彎曲起來牢牢地抓住枝條,所以不用擔心它們會從樹上摔下來。

而貓頭鷹這種「值夜班」的猛禽,你總能在白天看見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站立在濃密的樹枝上,其實這時它正在睡覺呢。貓頭鷹的睡覺姿勢是不是很另類啊,它這樣可是為了時刻監視周圍環境防備著敵人的襲擊哦!
=================================
魚也會溺死嗎

魚有鰓,可以在水中呼吸,魚有鰾,可以在水中自由地沉浮。可是,有人說生活在水中的魚也會溺死,這是真的嗎?
雖然這聽起來很荒謬,但卻是事實。魚鰾是魚游泳時的「救生圈」,它可以通過充氣和放氣來調節魚體的比重。這樣,魚在游動時只需要最小的肌肉活動,便能在水中保持不沉不浮的穩定狀態。不過,當魚下沉到一定水深(即「臨界深度」)後,外界巨大的壓力會使它無法再凋節鰾的體積。這時,它受到的浮力小於自身的重力,於是就不由自主地向水底沉去,再也浮不起來了,並最終因無法呼吸而溺死。雖然,魚還可以通過擺動鰭和尾往上浮,可是如果沉得太深的話,這樣做也無濟於事。
另一方面,生活在深海的魚類,由於它們的骨骼能承受很大的壓力,所以它們可以在深水中自由地生活。如果我們把生活在深海中的魚快速弄到「臨界深度」以上,由於它身體內部的壓力無法與外界較小的壓力達到平衡,因此它就會不斷地「膨脹」直至浮到水面上。有時,它甚至會把內臟吐出來,「炸裂」而死。

閱讀全文

與科學研究成果手抄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