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教材建設成果

教材建設成果

發布時間:2022-01-05 10:08:50

㈠ 顧曉薇的工作成果

2014.4.「《采礦學》教材建設」獲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2014.4.《采礦學》教材被評為「十二五」省級、國家級規劃教材.
2014.1.榮獲「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2013年度躍升獎」.
2013.1.「《采礦學》教材建設(教材)」獲2012年遼寧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成果一等獎.
2013.1.「礦業類高等工程教育卓越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獲2012 年遼寧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成果一等獎.
2013.1.獲「2012年遼寧省優秀碩士論文指導教師」 .
2012.12.榮獲「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2012年度貢獻獎」.
2012.11.「《采礦學》教材建設」 獲東北大學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成果一等獎.
2012.11.「礦業類高等工程教育卓越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獲東北大學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成果特等獎.
2012.10.指導的碩士論文「金屬露天礦最終境界的經濟——生態一體化優化研究」獲遼寧省優秀碩士畢業論文.
2012.6.指導的碩士論文「金屬露天礦最終境界的經濟——生態一體化優化研究」獲東北大學優秀碩士畢業論文.
2011.11.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2011.6.入選遼寧省百千萬人才百人層次.
2010.9.東北大學優秀教師.
2010.3.東北大學三八紅旗手.
2010.2.「東鞍山露天礦生態包袱研究」 獲沈陽市自然科學學術成果一等獎.
2010.2.「本國環境載荷與環境效率研究」獲沈陽市自然科學學術成果二等獎.
2010.2.「國家生態壓力與生態利用效率研究」獲沈陽市自然科學學術成果三等獎.
2010.2.「沈陽市中小學生個人生態足跡分析」獲沈陽市自然科學學術成果三等獎.
2009.12.「沈陽市大沈陽經濟區構建中的環境壓力研究」獲沈陽市社科聯基金項目成果二等獎.
2009.9.入選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千人次).
2009.6.「東鞍山露天礦生態包袱研究」獲遼寧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一等獎.
2009.6.「本國環境載荷與環境效率研究」獲遼寧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二等獎.
2009.6.「國家生態壓力與生態利用效率研究」獲遼寧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三等獎.
2009.5.「采礦學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實踐」獲遼寧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9.1.榮獲「2008年度東北大學優秀博士」 .
2008.11.「采礦學國家精品課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實踐」獲東北大學教學成果特等獎.
2008.9.《采礦學》獲國家精品課,課程主講教師、課程建設負責人.
2008.7.「中國環境載荷與環境減壓分析」獲遼寧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一等獎.
2008.7.顧曉薇「環境載荷與環境壓強:環境壓力指標及應用」獲遼寧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二等獎.
2008.7.「中國有色行業的生態佔用研究」獲遼寧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三等獎.
2008.7.「本國生態足跡指標的構建及其實證研究」獲遼寧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三等獎.
2008.5.東北大學青年崗位能手. [1]《采礦學》 (十一五、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M].冶金工業出版社,ISBN:978-7-5024-5490-6,2011.4,副主編。
[2]《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壓力指標及應用》[M].冶金工業出版社,ISBN:7-5024-3848-3,2005.主編。 2014年論文發表
[1]Xiao-chuan XU, Xiao-wei GU, Qing WANG, Jian-ping LIU, Jun WANG..Ultimate pit optimization with ecological costs for open pit metal mines[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中國有色金屬學報英文版.ISSN1003-6324.2014.5.(SCI/EI收錄)
[2]顧曉薇,胥孝川,王青,劉劍平.生產計劃優化演算法改進[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4(10):(EI收錄).
[3]王青,顧曉薇,胥孝川,劉劍平.露天礦整體優化平台及其應用[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4(9):(EI收錄)
[4]胥孝川,顧曉薇,王青,劉劍平.最終境界優化演算法改進[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4(8):(EI收錄)
[5]王青,顧曉薇,邱景平,孫曉剛。《采礦學》本科專業教材建設改革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4,2 (10):31-33.
[6]顧曉薇,邱景平,王青,孫曉剛。采礦工程專業卓越人才培養模式建設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 2014,4(15):205-206.
2013年論文發表
[1]顧曉薇,王青,邱景平,魏德洲。采礦工程專業卓越人才培養模式初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11.1:183-184.ISSN:1673-9795
[2]顧曉薇,王青,邱景平,魏德洲,王澤紅。礦業類高等工程教育卓越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3,11:ISSN:1674-9324
[3]Jun WANG, Qing WANG, Xiao-chuan XU, Xiao-wei GU.Study on Material Input of Coal Mines Proction[C].Vols.838-841 (2014) pp 2586-2590, 2014, 838-841: 2586-2590 ISSN:1022-6680(EI收錄)
[4]顧曉薇,胥孝川,王青,等.露天礦最終境界的經濟生態一體化優化研究[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4(9):1347-1351(EI收錄).
[5]X.Gu,Q.Wang,X.Xu.Ecological Costs of Open Pit Coal Mining and Their Influence on Ultimate Pit Design[C].WMC's 23rd World Mining Congress & Expo Organizing Committee, Montreal,Quebec,Canada(出版刊物GOSPOD SUROWCAMI MIN),2013.2013,8:190-199.ISSN:0860-0953 (SCI收錄)
[6]顧曉薇,胥孝川,王青,等.露天煤礦生產計劃優化[J].東北大學學報,2013,34(8):1184-1187.(EI收錄).
[7]Xiaochuan XU,Xiaowei GU,Qing Wang,et al.Investigation on Material Input of Raw Coal Proction[C].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ICAEES 2013),Guangzhou,China,2013.2013,7: 2427-2431.ISSN:1022-6680(EI收錄)
[8]胥孝川,顧曉薇,王青,等.露天煤礦最終境界優化實用演算法[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4(5):715-718.(EI收錄).
[9]王青,胥孝川,顧曉薇,等.成本價格變化對露天礦最終境界的影響[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4(5):712-722.(EI收錄).
[10]顧曉薇,胥孝川,王青,等.礦山開採的生態成本[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4(4):594-597.(EI收錄).
[11]WANG qing,Xu Xiaochuan,Gu Xiaowei.Building the model of near-level coal deposit [C].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Materials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AMEE2013) ,Hongkong,China,2013.2013,4:657-662ISSN:1022-6680(EI收錄)
[12]WANG qing,Xu Xiaochuan,Gu Xiaowei.A dynamic- programming based model for phase-mining optimization in open-pit metal mines[C].2013AMEE Workshop on Civil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s Science(CEMS 2013),Hangzhou,China,2013.2013,1:896-901.ISSN:1660-7482.(EI收錄)
2012年論文發表
[1]王青,胥孝川,顧曉薇等.金屬礦床露天開採的生態足跡和生態成本[J].資源科學, ISSN:1007-7588,2012,34(11):1-6
[2]顧曉薇,胥孝川,王青等.區域經濟發展的碳足跡與碳承載力研究[J].東大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8:1194-1197.(EI收錄)
[3]Xiaowei Gu, Qing Wang, Pengfei Wang, Xiaochuan Xu,Xiaoxu Wang; MEASURING THE ENVIRONMENTAL STRESS:INDICATORS AND APPLICATION[J].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SSN:1022-6680; 2012.6: 1561-1570.(EI/ISTP收錄)
2011年論文發表
[1]王青,王鳳波,顧曉薇等.區域經濟的資源環境載荷和效率[J].東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2(10):1488-1491 (EI收錄)
[2]Qing Wang.A REVIEW OF THE EVOLUTION OF MINING ENGINEERING CURRICULUM[M].(采礦工程課程設置演化的回顧與評述)」,22nd World Mining Congress,( 22屆世界采礦大會)2011.9.(SCI收錄)
[3]Xiaowei Gu, Qing Wang.Internalising Ecological Costs in Evaluating and Planning a Mining Project: 35th Application of Computers and Operations Research in the Minerals Instry(APCOM 2011), Wollongong, Sep.24-30, 2011[C].VIC: The AusIMM, 2011。ISBN:987-1921-5225-12,547-555
[4]Xiaowei Gu, Fengbo Wang, Qing Wang, Pengfei Wang.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pressure and carrying capacity of regional economies[C]//IEEE MACE 2011.6.Inner Mongolia, 2011: 3392-3396.ISBN:978-4244-9437-8,2011.6: 3392-3396(EI收錄)
[5]Xiaowei Gu, Pengfei Wang, Qing Wang, et al.A Push-back Sequencing Model for Proction Planning in Open-pit Coal Mining [C]// CDMMS 2011.Hangzhou, 2011.9: 219-224 ISBN-13:978-3-03785-236-1,2011.9: 219-224(EI/ISTP 收錄)
[6]Xiaowei Gu, P.F Wang , Q.Wang, et al.Simultaneous Optimization of Final Pit and Proction Schele in Open-pit Coal Mines [C]// IMEM 2011.October21-23, 2011,Chongqing: 222-229.ISBN-13:978-3-03785-225-5;ISSN:1022-6680, 2011.10: 222-229.( EI/ISTP 收錄)
[7]魏德洲,王青,顧曉薇等.采礦工程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教學體系建設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ISSN1674-9324.2011.10.149-152.
[8]魏德洲,王青,任鳳玉等.礦業類研究型人才培養教學體系研究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ISSN1674-9324.2011.11.171-174.
[9]王鳳波, 顧曉薇, 王 青, 胥孝川.沈陽市經濟發展的環境壓力[J].東北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2011,32(9):1352-1355(EI收錄)
[10]馮民,顧曉薇,王青等.沈陽市固態垃圾排放的生態足跡與強度[J].東北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2011,32(1):133-144(EI收錄)
2010年論文發表
[1]顧曉薇,王青等.礦區經濟系統的生態可持續性動態分析[J].東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1(12):1777-1782 (EI收錄)
[2]顧曉薇,王青等.露天金屬礦境界優化實用演算法[J].金屬礦山.ISSN1001-1250, 2010.10.412(6-9).
[3]Xiaowei Gu, QingWang.Dynamic phase-mining optimization in open-pit metal mines[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中國有色金屬學報英文版.ISSN1003-6324.2010.10.20(10): 1974-1980.(SCIEI收錄)
[4]王青,顧曉薇等.采礦學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ISSN1008-5831.2010.7.第16卷:71-75.
[5]Xiaowei Gu, QingWang, Daozhong Chu, Bin Zhang.Dynamic cutoff grade optimization in underground metal mining[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中南大學學報英文版.ISSN1005-9784.2010.5.17(3):492-497.(SCIEI收錄)
[6]顧曉薇,王青等.賈家堡鐵礦露天開采境界優化實踐[J].金屬礦山.ISSN1001-1250, 2010.3.405(28-31).
[7]張波,王青,顧曉薇.中國生態足跡的趨勢預測及情景模擬分析[J].東大學報自然科學版ISSN1005-3026, 2010.4.31(4):576-580
2009年論文發表
[1]顧曉薇,王青,馮民等.沈陽市大氣污染物排放的綜合環境壓力[J].東大學報自然科學版ISSN1005-3026,2009.6.30(6):885-889.(EI收錄)
[2]顧曉薇,王青,馮民等.沈陽市生態城市建設中的生態壓力[J].生態學雜志ISSN1000-4890,2009.5.28(5):943-950.
[3]馮民,顧曉薇,王青等.沈陽市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資源佔有核算與分析[J].東大學報自然科學版ISSN1005-3026,2009.30(2):291-294..(EI收錄)
[4]鄭友毅,王青,顧曉薇.露天煤礦開采計劃的整體動態優化[J].煤炭學報ISSN0253-9993,2009.8.(EI收錄)
[5]初道中,王青.邊界品位的動態優化模型及演算法[J].金屬礦山ISSN1001-1250,2009.8
[6]初道中,王青.關於邊界品位影響因素的探討[J].黃金ISSN1001-1277,2009.10
[7]孫曉剛,王青等.用煤矸石制備燒結多孔飾面磚[J].金屬礦山ISSN1001-1250 , 2009.2.
2008年論文發表
[1]Q.Wang, X.Gu & D.Chu.A dynamic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utoff grades in underground mines [M].21 world mining congress (EXPO.2008),2008,9.地下礦邊界品位確定的動態優化方法[M].21屆世界采礦大會.(ISTP收錄)
[2]Xiaowei Gu, QingWang, Youyi Zheng, Shu Ge.Simultaneous optimization of final pit limit and proction schele in surface coal mines[M].sevente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ne planning & equipment selection ( MPES.2008),2008,10.露天煤礦最終境界與開采計劃同時優化[M].17屆國際采礦計劃與設備選型學術大會.(ISTP收錄)
[3]G.J.Li, Q.Wang, X.W.Gu et al.Application of the componential method for ecological footprint calculation of a Chinese university campus [J].Ecological Indicators,2008,(8): 75~78.(SCI、EI收錄)
[4]李廣軍,王青,顧曉薇,劉建興.生態足跡對比分析與研究—以深圳和蘇州為例,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1) Vol.29.No.1.(EI收錄)
[5]鄭友毅,王青,胡伯,顧曉薇.沈陽市物質投入分析, 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10) Vol.29.No.10.(EI收錄)
[6]孫鵬,王青,劉建興,顧曉薇.沈陽市交通生態足跡的分解效應,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02) Vol.29.No.2.(EI收錄)
[7]孫鵬,王青,劉建興,顧曉薇,李廣軍.沈陽市交通生態足跡的時間序列分析,資源科學,2008,(06),Vol.30,No.6
[8]王軍,劉建興,張素珸,王青,顧曉薇,李廣軍.沈陽市皇姑區中小學生家庭生態足跡,生態學雜志,2008,27(4):657-660
[9]張繼文,王青.閉合排隊網路的擴展求和演算法及其應用,煤炭學報,2008,(11),Vol.33,No.11.(EI收錄)
[10]初道忠,王青,鄭懷昌.邊界品位的動態規劃優化方法及其應用,中國礦業,2008,(09),Vol117,No.9.
[11]劉浩,王青,宋陽,李廣軍,李連德.基於能值分析的區域循環經濟研究—以遼寧省為例,資源科學,2008,(02),Vol.30,No.2.
[12]張繼文,王青.考慮阻塞時破碎站的整體運行特性研究,金屬礦山,總第384期2008年第6期
[13]劉浩,王青,李秀娟,宋陽,李廣軍.遼寧省生態經濟系統能值分析,應用生態學報,2008年3月第19卷第3期
[14]劉浩,王青,李廣軍,宋陽,李連德.遼寧省循環經濟發展水平的能值評估,生態學雜志,2008,27(2):245-249
[15]張繼文,王青.排隊論模型中不同時間概率分布的計算精度問題,煤炭工程,2008年第4期
[16]於宏民,王青,俞雪飛,劉建興.中國鋼鐵行業的生態足跡,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06) Vol129.No.6.(EI收錄)
[17]李連德,王青,劉浩,宋陽.中國國內一次能源供應多樣性計算與分析,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04) Vol.29,No.4.(EI收錄)
[18]劉建興,王青,孫鵬,顧曉薇, 李廣軍.中國1990~2004年生態足跡動態變化效應,東北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08,(1),Vol.23,No.1.(EI收錄)

㈡ 孫瑞祥的成果獲獎

1、1999年,論著《廣告策劃與創意原理》,獲天津市第七屆社科優秀成果「青年佳作獎」。
2、2000年,獲天津師范大學第三屆科研成果評獎「三等獎」。
3、2000年,論文《試論新聞觀念與采訪意識的時代特徵》,獲天津市第五屆新聞理論學術論文評獎「一等獎」。
4、2001年,論文《大眾傳播與科學精神》,獲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第六屆年會論文評獎「二等獎」。
5、2004年,《「傳播社會學」新課程的理論構建與教材建設》項目,獲天津師范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
6、2005年,論文《科學素養教育大眾化與傳媒責任》,獲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第八屆年會論文評獎「一等獎」。
7、2006年,「廣告策劃創意學」課程(課程主持人)被評為天津師范大學「精品課程」。
8、2006年,論著《新聞傳播與當代社會——一種傳播社會學理論視閾》,獲天津市第十屆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9、2007年,獲天津師范大學「教學名師」稱號。
10、2008年,「廣告策劃創意學」課程(課程主持人)被評為「天津市精品課程」
11、2008年,論著《大眾文化與傳播研究》,獲天津市第十一屆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㈢ 曹穎的教材建設成果

1.編者《內外科護理學》(英中文版雙語教材)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2.編者《外科護理學》(衛生部規劃教材)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6
3.編者《外科護理學學習指導及習題集》(全國高等學校配套教材)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6
4.編者《護理專業初級(士)考試復習指導》(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用書)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6
5.編者《護理專業初級(師)考試復習指導》(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用書)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6
6.編者《21世紀護士實習手冊》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3
7.編者 《護理管理學應試訓練題集》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2.4
8.編者 《護理管理學應試訓練題集》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2.4
9.編者 《護理學基礎同步測試訓練》 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5
10.編者《外科護理學》(衛生部規劃教材)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9
11.編者《外科護理學》(成人本科教材)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7年(待出版)

㈣ 教學成果獎申報書成果簡介及主要解決的教學問題怎麼寫

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幾個基本的元素:
1、背景
案例需要向讀者交代故事發生的有關情況: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紹一堂課,就有必要說明這堂課是在什麼背景下進行的,是一所重點學校還是普通學校,是有經驗的優秀教師還是年青的新教師,是經過准備的「公開課」還是平時的「家常課」,等等。背景介紹並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說明故事的發生是否有什麼特別的原因或條件。
2、主題
案例要有一個主題。寫案例首先要考慮我這個案例想反映什麼問題,是想說明怎樣轉變差生,還是強調怎樣啟發思維,或者是介紹如何組織小組討論等等,動筆前都要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想法。比如學校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不同的研究課題、研究小組、研究階段,會面臨不同的問題、情境、經歷,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寫作時應該從最有收獲、最有啟發的角度切入,選擇並確立主題。
3、細節(案例描述部分)
有了主題,寫作時就不會有聞必錄,而要是對原始材料進行篩選,有針對性地向讀者交代特定的內容。比如介紹教師如何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就要把學生怎麼從「不會」到「會學」的轉折過程,特別是關鍵性的細節寫清楚。不能把「方法」介紹一番,說到「掌握」就一筆帶過了。
4、結果
一般來說,教案和教學設計只有設想的措施而沒有實施的結果,教學實錄通常也只記錄教學的過程而不介紹教學效果;而案例則不僅要說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學的過程,還要交代教學的結果,即這種教學措施的即時效果,包括學生的反映和教師的感受等。讀者知道了結果,將有助於加深對整個過程的內涵的了解。
5、評析(也就是案例的分析,分析可以單獨進行,也可以融入在案例描述中)
對於案例反映的主題和內容,包括教育教學的指導思想、過程、結果,對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評析是在記敘基礎上議論,可以進一步揭示事件的意義和價值。比如同樣一個「問題生」轉化事例,我們可以從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不同的理論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學的規律。評析不一定是理論闡述,也可以是就事論事、有感而發,引起人的共鳴,給人啟發。評析同時也是筆者對案例所揭示問題的詮釋與研究,是一個聯系實際的提升過程。需要教師運用教育教學理論對案例作出多角度的解讀。通過詮釋,挖掘這些矛盾背後的內在思想,揭示其教育規律就顯得十分的必要。
案例完整的結構形式:背景--主題--細節--結果--評析。
1、變式結構:背景--描述--分析
2、案例過程--案例反思
3、案例--問題--分析
4、主題背景--情境描述--問題討論--反思研究等。
注意:案例撰寫中,五個基本要素並不一定面面俱到,但細節與反思(評析)不可少。如果沒有這些因素,就不能說是案例。

㈤ 西南大學十一五教材建設規劃的落實教材建設的保證措施

(一)加強領導,加大資金投入
學校要把教材建設作為學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把教材建設與教學改革及科學研究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對新形勢下教材工作地位、作用的認識,轉變觀念,加強對教材建設的宏觀管理,建立健全對教材建設的監督、檢查與宏觀調控的管理機制;加大教材建設經費投入的力度,學校建立教材建設基金,支持教材編寫、出版與研究,完善教材建設基金管理辦法。
(二)充分發揮學校教材建設委員會在教材建設工作中的作用
充分發揮學校教材建設委員會在教材選用、教材立項審查等方面的作用,組織學校教材建設委員會對學校的教材建設進行分類指導,及時向學校提出加強教學和教材工作與改革的建議;大力提高教材的編寫與選用質量,並在此基礎上指導教材的編寫與修訂;開展對已出版教材的評介、評估和推薦工作。
(三)健全教材建設規章制度,加強教材管理工作
1.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對各級立項教材進行規范化管理
積極組織完成各級各類規劃教材及自編教材的編寫任務,加強對立項教材的過程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以保證立項教材按時高質量地完成,使教材建設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教材管理科負責組織對校級立項教材的跟蹤檢查,凡各級立項不能完成項目者,兩年內不得再申報立項。
2.建立科學的評估機制,做好教材的評審評估工作
為保證教材的水平和質量,促進精品教材建設,參照教育部對教材的評估要求,制訂對教材的評估標准,每年從我校所開課程使用的教材中,抽取10%左右教材進行評審評估,堅持教材質量跟蹤調查與信息反饋制度,定期檢查教材情況。
3.加強教材評介工作,推動優秀教材的選用
要逐步建立健全教材評介制度,大力開展對已出版教材的宣傳評介和推薦工作,加強對我校優秀教材的宣傳推廣工作,擴大影響,積極將我校的優秀教材向國內外推廣。完善教材選用管理制度,優先選用省部級以上優秀教材和重點教材,保證高質量教材進入課堂。
4.積極進行教材研究,固化教改成果
教材研究是提高教材編寫與選用質量的重要措施,學校積極開展對教材內容及體系的研究、對高等教育教材評介、選優質量指標與實施辦法等的研究工作,組織對研究課題實行立項管理,並給予相應的經費支持。
5.積極推動外版教材的選用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展開,高等教育國際化已成為世界范圍內的一種發展趨勢,要培養出在國內和國際上都具有競爭能力的人才,採用外國原版教材是達到這個目的的直接而又有效的手段。為鼓勵在教學中使用外版教材,對採用外版教材教學的課程將予以每門課1-2萬元的資助。教材管理科將在每學期末對外版教材的使用情況進行評估檢查。
6.建立教材工作的計算機管理系統,實現教材管理的信息化
為使管理工作更有效率,盡快將教材管理納入學校教務信息管理系統。建立教材信息庫,實現教材的信息化管理。
7.建立激勵機制,調動編寫高質量教材的積極性,構建高水平的教材編寫隊伍
堅持教材評獎制度,積極開展各級優秀教材評選。組織好國家級及省部級優秀教材評選的申報工作。對於獲國家級、省部級獎的優秀教材,學校大力予以獎勵,將教材建設成果與科研成果同等對待。對於在教材建設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學院,學校也給予表彰。為促進我校教材建設工作,全面提升教材質量,學校每兩年進行一次校級優秀教材評選,並積極將我校的優秀教材向外推薦評選各級優秀教材獎。
進一步落實教材工作的相關政策,充分調動高水平教師編寫教材的積極性,逐步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以老帶新的教材編寫隊伍,提高教材質量。

㈥ 教研教改、教材建設、教學獎勵和科研等業績點,統稱什麼業績點好

統稱「教學成果」啦。

㈦ 中國建國以來的教育成就

建國以來教育工作的主要成就

2006-1-6 14:48:32 來源: 馬克思主義網路要覽

建國以來教育工作的主要成就 新中國的教育是在一
個經濟落後、文化教育很不發達的基礎上發展起來
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舊中國的教育事業非常落
後,而且帶有濃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質的色彩。全國
人口中的80%以上的人是文盲,學齡兒童入學率只有
20%左右。據國民黨政府教育部的統計,1947年全國高等
專科以上學校僅有207所,在校學生只有15.5萬人;1946
年中等學校僅有207所,在校學生只有187.85萬人;小學
僅有28.9萬所,在校學生只有2368.35萬人。在中等以上
的學校中,勞動人民的子女極少。
建國之初,新中國對舊有學校進行了接管和改造。
1952年以後,根據國家建設的需要,進行了高等學校的院
系調整,在各級學校中開展教學改革,創辦了工農速成中
學,積極開展成人教育,規定了一切學校都向工農開放,
實行人民助學金制度。1953年新中國進入第一個五年計
劃時期,教育事業納入國家計劃軌道。在這個時期,教育
事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1961年前後,國民經濟處於暫時
困難時期。隨後,根據中共中央關於「調整、鞏固、充實、提
高」的方針,1961—1963年間對教育事業進行了大幅度調
整。經過調整,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學質量和高等學校的科
研水平得到提高。「文化大革命」期間,教育事業遭到了嚴
重破壞,造成了各條戰線專門人才短缺、青黃不接的狀
況。「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教育工作開始了撥亂反正和
調整改革,從根本上改變了教育戰線的形勢,教育事業得
到恢復和發展。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
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從而教
育工作的地位、作用也得到了不斷提高和加強,教育事業
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自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的教育工作盡管有許多失
誤,特別是「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嚴重破壞;但就全局
來講,還是取得了巨大成就:
1949—1989年,中國的普通高等學校和中等專業學
校共畢業1705.66萬人。1949—1989年的普通高等學校
的畢業生數比1928—1947年的普通高等學校的畢業生數
增加了35.6倍。1949—1989年的中等專業學校畢業生數
比1931—1946年的中等專業學校畢業生數增加了8.3
倍。普通高等學校從1949年的205所增加到1989年的
1075所,本、專科在校學生從10.65萬人上升到208.21
萬人,分別增加了5.24倍和16.87倍。中等專業學校從
1949年的1171所增加到1989年的3984所,在校學生數
從22.88萬人上升到217.75萬人,分別增加了2.4倍和
8.52倍。研究生1989年在校學生數比1949年增加了
160.11倍,達10.13萬人。
1949—1989年,中國的普通中學教育和小學教育發
展迅速,為提高中華民族的素質和人民的科學文化水平,
做出了重大貢獻。1949年普通中學4045所,在校學生數
103.90萬人,1989年上升到8.96萬所和4554.02萬人,
分別增加了21.14倍和42.83倍。1949年小學34.68萬
所,在校學生數2439.1萬人,1989年小學達77.72萬所,
在校學生數為12373.1萬人,分別增加了1.24倍和4.07
倍。學齡兒童入學率已由解放前的20%左右增到
97.44%。幼兒教育也發展得很快,1989年幼兒園達17.26
萬所,在園幼兒1847.66萬人。
職業教育發展也很迅速。1989年技工學校達
所,在校學生為126.7萬人,而1949年技工學校才3所,
在校學生僅2700人左右。1989年農業、職業中學達9173
所,在校學生為282.27萬人,比1980年分別增加了1.77
倍和5.22倍。許多地區的職業教育體系正在形成。
1949—1989年,中國的成人教育也得到普遍發展。
1989年全國各類成人學校達27.2萬所,在校學生達
3661.32萬人。其中,成人高等學校達1333所,在校學生
為174.11萬人;成人中等學校達5.63萬所,在校學生為
1541.11萬人;成人初等學校達21.43萬所,在校學生為
1946.1萬人。1989年,全國農村有395.55萬人參加識字
學習。
高等學校的科學研究,也取得了豐碩成果。中國高等
學校也是全國科學研究的重要方面軍,為國家做出了重
要的貢獻。1957年高等學校有6項自然科研成果獲得國
家科學獎金。1982年7月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評選的自
然科學研究122項重要成果中,高等學校(包括與其他系
統合作的項目)獲獎56項,其中一等獎4項。高等學校的
科研成果大部分被推廣和運用到國防、工農業生產等各
個方面,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也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
益。在高等學校的文科科學研究中,也取得了豐碩成果。
新中國成立以後,各級各類學校的教材建設也取得
了很大的成就,保證了教學的需要。同時,各級各類學校
的辦學條件,如校舍,教學設備和圖書資料也有了極大的
改善。1977年以來,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的指示,逐年增
加了教育經費。在1979—1981年間,教育經費在國家事業
經費中的比重由9.95%提高到13.5%;教育基本建設投
資占國家基本建設投資總額的比重,從1%提高到3%。
新中國成立以後,廣泛地開展了外事國際交流,派遣
和接受了大量留學生。在50年代,中國的教育國際交流,
主要是在蘇聯和東歐等國之間進行。據統計,先後派往蘇
聯的留學生和進修生9106人,派往其他國家的較少。1978
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實行了改革開
放的政策,教育國際交流日益增多。1978—1989年間共派
遣留學生3.38萬人,其中畢業回國的留學生1.65萬人。
同期,外國來華的留學生人數達1.29萬人。此外,中國教
育系統還廣泛參加各種交流活動,各級各類學校都不同
程度地同外國學校建立了不同的校際聯系。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已經建立了一支為社會主義
教育服務的教職工隊伍。1989年全國各級普通學校的教
職工數達1326.84萬人,比1949年增加了11.97倍。1989
年各級成人學校的教職工數達77.05萬人,其中專任教師
39.42萬人。教師隊伍的規模不斷壯大的同時,質量也在
不斷提高。

㈧ 周耀林的近年來的代表性成果

1.周耀林.基於層析分析法的檔案遺產保護策略研究.《檔案學研究》2005年第6期
2.周耀林.論檔案保護技術學研究的基點.《檔案學研究》2004年第5期
3.周耀林.法國國家圖書館的圖書保護探析.《中國圖書館學報》2003年第5期
4.周耀林.存檔光碟質量的比較研究.《檔案學研究》2003年第6期
5.周耀林.對1949-2000年的檔案保護技術學研究論文的統計分析.《檔案學研究》2002年第4期
6.周耀林.光碟壽命的量化研究.《檔案學研究》2002年第5期
7.周耀林.我國珍貴檔案文獻遺產保護工作的推進.《檔案管理》2006年第2期
8.周耀林.光碟存檔的風險及保障策略.《中國檔案》2004年第3期
9.周耀林.從檔案保護到可動文化遺產的保護管理.《北京檔案》2004年第7期
10.周耀林.館藏CD-ROM長期可讀的策略研究.《圖書情報工作》2004年第7期
11.周耀林.關於光碟的可讀性研究.《圖書情報知識》2003年第4期
12.周耀林.標簽顏色對光碟可讀性的影響.《圖書情報工作》2003年第8期
13.周耀林.檔案部門要加強對光碟技術的研究.《檔案》2003年第1期
14.周耀林.光碟技術及其對檔案工作的沖擊.《北京檔案》2003年第2期
15.周耀林. CDA2000:光碟信息壽命的定量檢測.《湖北檔案》2003年第4期
16.周耀林.存檔載體的歷史變化與現實思考.《城建檔案》2003年第2期
17.周耀林.法國的國際檔案技術培訓.《檔案與建設》2002年第3期
18.周耀林.法國檔案文件數字化實踐.《北京檔案》2002年第4期
19.周耀林.檔案保護技術學體系結構之我見.《檔案學通訊》2000年第1期
20.周耀林.論村級檔案工作的組織管理.《檔案學研究》2000年第2期
21.周耀林.檔案保護技術學教程(21世紀檔案學系列教材).編委,撰寫第四章.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8
22.周耀林.檔案保護技術學(教育部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

㈨ 陳樞青的主要學術成果

1.厲朝龍主編,陳樞青,劉子貽,沈奇桂,趙魯杭副主編.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 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杭州
2.厲朝龍主編,楊歧生,陳樞青副主編.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2001,北京
3.陳樞青. 用葯與遺傳. 《醫學遺傳學》。張咸寧主編,科學出版社,2002,北京.
4.陳樞青。 第11章 核酸代謝與蛋白質生物合成、第12章代謝和代謝調控總論 in 衛生部規劃教材《生物化學》第五版(供葯學類專業用)。吳梧桐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3年。
5.曾蘇主編,姚彤煒,陳樞青 副主編。《葯物代謝學》。浙江大學出版社 2004年。
6.陳樞青。第八章 遺傳葯理學和葯物基因組學,中國科學院教材建設專家委員會規劃教材《臨床葯理學教程》第二版魏爾清 陳紅專 主編。科學出版社2007年 北京
7.陳樞青。 第3章 基因工程制葯,衛生部「十一五」規劃教材《生物技術制葯》(供葯學類專業用)。周佩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7年
8.陳樞青。 第12章核酸與核苷酸代謝、第13章 代謝和代謝調控總論 、第14章 DNA的復制與修復、第15章 轉錄與基因表達調控、第16章 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衛生部規劃教材《生物化學》第六版(供葯學類專業用)。吳梧桐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7年 (其中近30篇被SCI或EI收錄)
1. Yingqiu Pan; Ding Ding; Danxi Li, Shuqing Chen. Expression and Bioactivity Analysis of 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M and N. Protein Expression and Purification. 2007; 56(2): 286-292
2. Spinola M, Falvella FS, Galvan A, Pignatiello C, Leoni VP, Pastorino U, Paroni R, Chen S, Skaug V, Haugen A, Dragani TA. Ethnic differences in frequencies of gene polymorphisms in the MYCL1 region and molation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survival. Lung Cancer. 2007; 55(3): 271-277
3. Chunna Yu, Su Zeng, and Shuqing Chen. In vitro evaluation for inc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on CYP3A4. DRUG METABOLISM REVIEWS 38: 138-138 Suppl. 3 2006
4. Shenggu Xie, Yakun Chen, Shuqing Chen and Su Zeng. Glucuronidation of flavonoids by human UGT1A3, UGT1A9 an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DRUG METABOLISM REVIEWS 38: 129-129 Suppl. 3 2006
5. Yakun Chen, Shuqing Chen, Xin Li, Xiewei Wang, and Su Zeng. Genetic Variants of Human UGT1A3: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and Frequency Distribution in a Chinese Han Population. Drug Metabolism and Disposition. 2006; May 31; 34:1-6
6. Mingliang Wu, Shuqing Chen, Xiaohong Wu. Differences in cytochrome P450 2C19 (CYP2C19) expression in adjacent normal and tumor tissues in chinese cancer patients. Medical Science Monitor. 2006, 12(5): 174-178.
7.Xue Qiao, Sun Hong-ying, Ying Yue-bin, Chen Shu-qing. Switch of regulatory domains of P-protein and T-protein from E. coli. Chinese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2006, 22(4): 296-300.
8.Y.K. Chen, S.Q. Chen, X. Li, S. Zeng. Quantitative regioselectivity of glucuronidation of quercetin by recombinant 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s 1A9 and 1A3 using enzymatic kinetic parameters. Xenobiotica. 2005; 35(10-11): 943-54.
9.Su Zeng, Shuqing Chen, Changxiao Liu. Introction to 2005 Hangzhou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rug Metabolism. Asian Journal of Drug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s. 2005; 5(4): 243-50.
10.Ya-Kun Chen, Xin Li, Shu-Qing Chen, Su Zeng. Heterologous expression of active human uridine diphosphate glucuronosyltransferase 1A3 in Chinese hamster lung cell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05;11(1):118-21.
11.Ming Rong Qian, Shu Qing Chen, Xin Li, Su Zeng. Cloning of human UGT1A4 cDNA and its expression in Bac-to-Bac system.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04; 319: 386-92
12.Weixing Shi, Shuqing Chen. Study on frequencies of poor metabolizers of cytochrome P450 2C19in esophagus cancer, stomach cancer, lung cancer and bladder cancer in Chinese populatio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04; 10(13): 1961-3.
13.Shuqing Chen, Sarah Vincent, David B. Wilson and Bruce Ganem. Mapping of Chorismate Mutase and Prephenate Dehydrogenase Domains in the Escherichia coli T-protein. European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2003; 270(4): 757-63
14.Sarah Vincent, Shuqing Chen, David B. Wilson and Bruce Ganem. Probing the overlap of chorismate mutase and prephenate dehydrogenase sites in the Escherichia coli T-protein: a dehydrogenase-selective inhibitor.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 2002; 12(6): 929-931
15.Husain A, Chen S, Wilson DB, Ganem B, A Selective Inhibitor of Prephenate Dehydratase, 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 2001; 11(18): 2485-2488
16.TW Yao, S Zeng, TW Wang, SQ Chen. Phenotype analysis of cytochrome P450 2C19 in Chinese subjects with mephenytoin S/R enantiomeric ratio in urine measured by chiral GC. Biomedical chromatography 2001; 15(1): 9-13
17.Chen Shu-qing, Peter J Wedlund. Correlation between cytochrome P450 2D6 (CYP2D6) phenotype and genotype. Acta Pharmacol Sin. 1999; 20(7):585-8
18.Shuqing Chen, Luhang Zhao, Xiaoping Zhao, Baiye Jin. Cytochrome P450 2C19 polymorphism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cancer susceptibility. 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ytochrome P450. 1999.8.29-9.3 Sendai, Japan.
19.Chen Shu-qing, Sun Hong-ying,Zhao Lu-hang,Peter J Wedlund. Analysis of cytochrome P450 2D6 enzyme deficient allele CYP2D6T by allele-specific amplification. 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1999;26(1):90-2
20.Shuqing Chen, S. Kumar, W-H Chou, J.S. Barrett and PJ Wedlund. A genetic bias in clinical trials? Cytochrome P450-2D6 (CYP2D6) genotype in random versus selected healthy subject populations.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1997;44:303-4
21.Shuqing Chen, Wen-Hwei Chou, Robert A. Blouin, Zhongping Mao, Laurie L. Humphries, Q. Craig Meek, John R. Neill, Walter L. Martin, Lon R. Hays and Peter J. Wedlund. The cytochrome P450 2D6 (CYP2D6) enzyme polymorphism: Screening costs and influence on clinical outcomes in psychiatry. Clinical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 1996; 60: 522-34
22.Shuqing Chen, Victoria King, Peter Wedlund and L. Hays. Cytochrome P450-2D6 (CYP2D6): Simplified screening for the A and B alleles and deficient enzyme expression. Clinical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 1995; 57(2): 150
23.Peter J. Wedlund, Shuqing Chen, J.R. Neill, Q.C. Meek and W.L. Martin. Cytochrome P450-2D6 (CYP2D6) alleles in depressed patients with adverse effects.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1995; 12(9): 380

㈩ 周雲龍的教學教材建設

在生命科學學院講授的本科生課程有植物學、食用菌學、藻類學等,講授的碩士學位課程有孢子植物學、植物系統學等。1996年被國家教委批准立項主持開展了「面向21世紀植物學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的研究」課題,1996-1997年參加了國家教委重大項目「植物學試題庫」研究和編寫。先後編寫出版的高校教材有《植物學》(下冊)、《孢子植物實驗及實習》,錄像教材有《綠藻》、《褐藻》、《裸子植物》等。1999 年主編出版了教委批准立項的「九五」重點新教材《植物生物學》,該教材並被國家教委批准列為「面向 21 世紀課程教材」。該教材又被批准立項列為「十五」規劃修訂,2004年9月已經作為國家級「十五」規劃教材出版了第二版。該教材具有明顯的創新,打破了我國幾十年來所採用的課程體系,建立了具有綜合性特點和有中國特色的新體系。此外,還編寫出版了多部中學科普讀物。多次獲得不同級別的優秀教學成果獎。

閱讀全文

與教材建設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