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馬克思主義對德國古典哲學的繼承與創新
馬克思主義是對德國古典哲學的繼承與創新,馬克思主義吸收了黑格爾辯證法和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合理內核。
Ⅱ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有很多,如下:
一、什麼是馬克思主義
1、從創造者、繼承者的角度講,馬克思主義是由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而由其後各個時代、各個民族的馬克思主義者不斷豐富和發展的觀點和學說的體系。
2、從階級屬性講,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爭取自身解放和整個人類解放的科學理論,是關於無產階級斗爭的性質、目的和解放條件的學說。
3、從研究對象和主要內容講,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的科學 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普遍規律 的學說,是關於資本主義發展和轉變為社會主義以及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發展普遍規律的科學。
二、馬克思主義的產生與發展
(一)馬克思主義是時代的產物
1.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經濟社會根源
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成熟和基本矛盾的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最根本的經濟社會根源。
(1) 工業革命引起生產方式重大變革
(2) 周期性經濟危機爆發
(3) 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尖銳化
2.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階級基礎
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日趨激化,對科學理論的指導提出了強烈的需求。
(1)工人階級同資產階級的矛盾上升到首位
(2)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階級斗爭進入到新階段
(3)結論:工人階級已成為歷史發展的偉大動力
(4)工人階級需要科學的理論
三、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實踐和對人類文明成果的繼承與創新
(1)馬克思恩格斯積極參加和指導工人運動的革命實踐是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重要條件。
(2)馬克思主義最直接的理論來源
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19世紀三大空想社會主義學說,則是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最直接的理論來源。
四、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中不斷發展
1、馬克思主義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
2、列寧在新的條件下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形成了列寧主義。
3、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列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先後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三大 理論成果。
五、馬克思主義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
(1) 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首先,辯證唯物與歷史唯物主義是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
其次,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也是馬克思理論科學體系的哲學基礎
(2) 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政治立場
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切理論和奮斗都應該致力於實現以勞動人民為主體的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政治立場
首先,這是由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本質決定的
其次,這是由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決定的
最後,是否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是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
(3) 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是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
首先,這種品質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品質的反映
其次,這種品質是人類認識發展規律的具體表現
最後,這種品質是理論創新的內在要求
(4) 馬克思主義最崇高的社會理想
實現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共產主義社會,是馬克思主義最崇高的社會理想。
還有很多,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
Ⅲ 什麼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有那些內容
1. 什麼是馬克思主義
1、從創造者、繼承者的角度講,馬克思主義是由馬克思恩格
斯創立的,而由其後各個時代、各個民族的馬克思主義者
不斷豐富和發展的觀點和學說的體系。
2、從階級屬性講,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爭取自身解放和整
個人類解放的科學理論,是關於無產階級斗爭的性質、目
的和解放條件的學說。
3、從研究對象和主要內容講,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的科學
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普遍規律
的學說,是關於資本主義發展和轉變為社會主義以及社會
主義共產主義發展普遍規律的科學。
2.馬克思主義的產生與發展
(一)馬克思主義是時代的產物
1.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經濟社會根源
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成熟和基本矛盾的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最根本的經濟社會根源。
(1)工業革命引起生產方式重大變革
(2)周期性經濟危機爆發
(3)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尖銳化
2.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階級基礎
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日趨激化,對科學理論的指導提出了強烈的需求。
(1)工人階級同資產階級的矛盾上升到首位
(2)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階級斗爭進入到新階段
(3)結論:工人階級已成為歷史發展的偉大動力
(4)工人階級需要科學的理論
(二)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實踐和對人類文明成果的繼承與創新
(1)馬克思恩格斯積極參加和指導工人運動的革命實踐是馬克思主義產生的重要條件。
(2)馬克思主義最直接的理論來源
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19世紀三大空想社會主義學說,則是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最直接的理論來源。
(三)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中不斷發展
1、馬克思主義隨著實踐的發展而發展。
2、列寧在新的條件下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形成了列寧主義。
3、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列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先後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三大理論成果。
3.馬克思主義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
(1)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首先,辯證唯物與歷史唯物主義是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
其次,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也是馬克思理論科學體系的哲
Ⅳ 馬克思主義學習心得
讀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後,對於事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有些感觸。因為人的有機體需要能量輸入,所以人要吃飯。要吃飯,那是「必然」的;吃什麼飯,什麼時候吃,吃多少則是偶然的。同樣,因為人是有機體生命,而有機體生命總會經歷生長、成熟、衰弱、死亡這樣的過程(自然法則),所以人總是要死的。人要死是必然的,什麼時候死,以什麼方式死則是偶然的。 今天起來發現路面是濕的(結果),我們推測昨天晚上可能下雨了,但是也有可能是被人用水澆的(偶然);假如昨天晚上下了一場大雨,我們會用肯定的語氣說今天早上的路面一定是濕的(必然)。 我們習慣在一件事情上找出原因,如果可能的話,最好找到最終的原因。人本性上有一種對事情窮根究底的求知慾望,古希臘人面對紛繁蕪雜的世界想找出這個世界(存在)的最終解釋,從泰勒斯的世界起源於水到柏拉圖的理念,人們不滿足於對事件的經驗解釋,希望找到一個最終的必然的並經得起理性考驗的解釋。
辨證法大師黑格爾對偶然和必然及其關系的演繹達到了辯證邏輯的頂峰「偶然的東西正因為是偶然的,所以有某種依據,而且正因為是偶然的,所以也就沒有依據;偶然的東西是必然的,必然性自己規定自己為偶然性,而另一方面,這種偶然性又寧可說是絕對的必然性。」馬克思主義繼承了黑格爾的辯證法思想,成為自身哲學的方法論基礎。對偶然和必然的認識自然也有了更加純熟的解釋。但是有一點不足之處是,在歷史觀領域,經濟決定論的思想也時常為世人所詬病。經濟決定論的思想,給人一種宿命論的歷史主義印象。經濟無疑是強有力的推動歷史前進的物質基礎,但是歷史事件的發生充滿了不以物質多寡為條件的變數,心理的,外在因素的,傳統習俗的,偉大人物的個人作為都是相當不可忽視的因素。歷史必然性的說法往往會引起人們的厭惡之感,因為必然性漠視了個體的作為,個體的意義。
人類社會正在走向全球化,這是後現代的一種趨勢。人類開始從狹小的個人空間中走向一種彼此交往更加密切頻繁的信息化時代。偶然性的因素正在增多,必然性的說教越來越得不到認同。在必然性居支配地位的時代,人們談理想,談人生意義,所指向的是一個永恆的必然領域:真理的,價值所在的世界,必然性起支配作用的理念世界。現在的人還相信這樣的永恆世界恐怕不多了,那麼人生到底怎樣才有意義呢?(面對著必死的人生)我的回答是:活在真實的偶然中,並用自己的全身心去體驗那偶然向自己昭示的那個世界的樣子。沒有必要去相信這個世界必然要發生什麼——因為那是虛假不可信的——,也沒有必要去追求一種所謂永恆不變的真理——因為根本沒有不變的、永恆的真理——,必然的真理只是偶然的事實而已,在生活中被偶然的揭示出來而已,並沒有什麼大不了。
明天對我意味著什麼,我不能肯定,我也不需要肯定知道是什麼樣會發生什麼。但是我確信的是,明天對於我一定是新的一天,一定不同於今日和昨日;對於別人也一樣。馬克思說的好:解釋世界的不如改變世界的。
通過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哲學這個神聖而抽象的名詞在我的腦海里逐漸清晰起來,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更深一層的體會。
希望能幫到你,請採納正確答案,謝謝 ^_^
Ⅳ 簡答馬克思主義對人類文明成果的繼承與創新
(1)任何新的論和學說,都必須批判地繼承前人的思想成果,以前人的思想所達版到的終點作為自己研究的起點。權馬克思、恩格斯廣泛地涉獵過各種門類的學問,其中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經濟學和19世紀英法兩國的空想社會主義學說,是馬克思主義的直接理論來源。
(2)細胞學說、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達爾的生物進化論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以及其他成果,為馬克思、恩格斯揭示自然界的本質和發展規律以及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的相互作用規律,從而為整個馬克思主義的形成提供了堅實的自然科學基礎。
(3)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學說,既是在批判地繼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礎上創立的,又在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社會主義學說各個領域實現了革命變革。
Ⅵ 馬克思一生追求什麼
馬克思畢生的使命,就是追求真理。
一馬克思主義的起源與發展
(1)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日益激化,對科學理論的指導提出了強烈的需求。隨著機器大工業對工場手工業、僱傭勞動制度對封建生產關系的取代,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階級——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它們之間的矛盾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實踐和對人類文明成果的繼承與創新。資本主義經濟社會的發展及其矛盾運動,為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提供了客觀條件,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斗爭對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提出了現實需要,這些都是馬克思主義產生的時代和實踐基礎。
二馬克思主義的歷史意義
(1)恩格斯早就說過:「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馬克思主義是隨著時代、實踐、科學發展而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它並沒有結束真理,而是開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
(2)馬克思主義就是我們黨和人民事業不斷發展的參天大樹之根本,就是我們黨和人民不斷奮進的萬里長河之泉源。」共產黨人要當好馬克思的忠實「粉絲」,堅定馬克思主義信念信仰,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Ⅶ 馬克思恩格斯對人類的主要貢獻
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對馬克思對人類的貢獻從四個方面做了全面深刻的概括,應該作為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內容,它們是:
第一,「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
第二,「發現了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它所產生的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的運動規律」;
第三,發現了「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第四,創建了「偉大的國際工人協會」。
這就是馬克思最親密的戰友恩格斯對馬克思一生功績和思想蓋棺論定性的高度概括,應該作為繼承者們學習領會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內容,也是馬克思主義的主要組成部分。
第一個貢獻發現了唯物主義歷史觀,成為馬克思主義觀察分析研究社會歷史問題的哲學指導思想。雖然概括為「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有些絕對,但對人類正確認識自己生活於其中的社會歷史畢竟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對人類科學自覺地引導社會發展已經並且必將繼續發揮巨大作用。正因為如此,所以恩格斯才把它作為第一大貢獻擺在了首位,說明它是馬克思主義主要的核心組成部分。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應該把主要精力用在這方面,因為只有領會掌握了唯物主義歷史觀,才能科學的考察研究社會主義問題,社會主義才能從空想升華為一門科學。唯物史觀就是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馬克思主義中起著統帥作用。
第二個貢獻認為「由於剩餘價值的發現」,馬克思發現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它所產生的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運動規律,說得過早了。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研究成果對人們認識資本主義確實有所幫助,但是說發現了它的「特殊運動規律」是不確切的,因為馬克思所生活的那個時代資產階級掌權只有不到二百年的時間,資本主義作為一種新的生產方式還不成熟,其內在矛盾不可能完全暴露出來,發現其特殊運動規律是不可能的。正因為如此,所以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它所產生的資產階級社會所處發展階段(它的壽命)的認識就不可能是正確的,因而導致對創建未來新社會革命階級和革命形勢的一再誤判。
第三個貢獻被恩格斯認為是主要的發現,其他發現與之相較「在他身上遠不是主要的」。如果說唯物主義歷史觀正確地揭示了「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把人類對社會歷史的認識大大向前推進了一步的話,可是並沒有深一步揭示出社會存在是如何產生的,而發現「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則彌補了這一缺陷,把唯物史觀又深化了一步。我們經常說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發展動力,雖然不能說是錯誤的,但是,如果科學沒有新的發現,技術沒有新的發明創造,群眾的勞動和斗爭就不可能使社會發生革命性的質變,社會只能進行一些改良或改革,就不可能有實質性的進步。
第四個貢獻對維護工人階級自身利益和促進資產階級社會自我完善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無產階級唯一的力量是組織起來,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那樣:「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剛,比鐵還硬,比鋼還強」。正因為工人階級成立了自己的組織,團結起來爭取自己的權益,形成強大的沖擊力,才迫使資產階級不得不進行一些改良或者改革,不斷完善社會經濟政治制度,有了今天各種形式的合作股份經濟和憲政民主。但是,把「完成這一解放世界的事業」寄託在現代無產階級身上,既不符合唯物史觀基本原理所揭示的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也有違歷史事實,因為只有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高度後與之相適應的新的生產關系中處於主導地位的新的社會力量才有能力創建更新的社會,歷史上也從來都不是被壓迫階級自己翻身做主人,而是新產生的奴隸主、地主、資產階級率領勞動人民推翻舊社會建立新社會。
Ⅷ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理論貢獻是什麼,產生了什麼影響
貢獻:
創立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從理論上說明了資本主義必然被社會主義取代的歷史規律;發現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運動規律,創立了剩餘價值學說,從而揭露了資本主義的剝削實質和秘密,科學地論證了資本主義滅亡,社會主義勝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指明了無產階級只在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後才能獲得徹底解放。
馬克思發現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馬克思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進行研究,發現整個社會文明共經歷了三種社會形態,它們分別是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馬克思通過研究發現文明時代開始的標志是國家的建立,人類社會在發展中通過社會化大生產消滅一切階級。
影響:在上述基礎上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理論,使社會主義由空想變成科學,開創了無產階級革命的新時代;其理論不僅指導了國際無產階級的解放斗爭,而且也從反而推動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進步與改良。
(8)馬克思恩格斯對人類文明成果的繼承與創新擴展閱讀: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的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物質是世界所發生的一切變化的基礎。運動是物質的存在形式,物質的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物質不是精神的產物,精神只是運動著的物質的最高形式。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人們能夠認識並正確運用客觀規律。
馬克思研究始終不能繞開恩格斯,更不能曲解恩格斯。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伯恩斯坦首開修正主義先河,既需要把恩格斯作為擋箭牌又對他頗有微詞;盧卡奇開辟西方馬克思主義道路,亦對他進行責難;而學者們試圖為主體辯證法開辟道路時,亦喜歡把他貶為落伍的自然科學唯物主義者。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是人類思想史上的偉大革命,它第一次確立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不僅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指明正確的道路,而且為各門科學的發展提供銳利的武器。
Ⅸ 有關考研政治的一些小問題,希望各路英豪多多指點(高分懸賞)
你提了十個問題,0懸賞分...
這點分只能告訴你政治第一章前兩部分的考研大綱,分低,沒有回答問題動力~~
第一部分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緒論:馬克思主義是關於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
(一)什麼是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思想的科學體系。馬克思主義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理解,總體有廣義與俠義之分。狹義的馬克思主義是指由馬克思和思格斯所創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學說的體系;廣義的馬克思主義不僅指馬克思和思格斯所創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學說的體系,也包括後人對它的運用和發展,即在實踐中不斷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屬於廣義的馬克思主義的組成內容。
(二)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1.馬克思主義是時代的產物
(1)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提供了經濟、社會歷史條件。
(2)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日趨激化,對科學理論的指導提出了強烈的需求。
2.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實踐和對人類文明成果的繼承與創新
(1)馬克思恩格斯的個人努力是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直接的主觀因素。
(2)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英、法國的空想社會主義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理論來源:
3.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中不斷發展
馬克思主義是在實踐中產生的,並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這種發展,除了馬克思恩格斯根據實踐的發展對自己創立的理論所進行的不斷充實和完善外,還包括列寧等之後的馬克思主義者在革命實踐中所進行的發展。
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確立為自己的指導思想,並在長期奮斗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先後產生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