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巴斯德研究成果

巴斯德研究成果

發布時間:2022-01-05 05:06:02

A. 巴斯德在生物學上的貢獻

路易斯·巴斯德(公元1822-1895年),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他研究了微生物的類型、習性、營養、繁殖、作用等,奠定了工業微生物學和醫學微生物學的基礎,並開創了微生物生理學。循此前進,在戰勝狂犬病、雞霍亂、炭疽病、蠶病等方面都取得了成果。英國醫生李斯特並據此解決了創口感染問題。從此,整個醫學邁進了細菌學時代,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人們的壽命因此而在一個世紀里延長了三十年之久。
……
http://ke..com/view/33424.htm
去網路看看吧

B. 微生物學的奠基人巴斯德的主要貢獻〃

微生物生理學。

巴斯德一生進行了多項探索性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是19世紀最有成就的科學家之一。他用一生的精力證明了三個科學問題:

1、一種發酵作用都是由於一種微菌的發展,這位法國化學家發現用加熱的方法可以殺滅那些讓啤酒變苦的惱人的微生物。很快,「巴氏殺菌法」便應用在各種食物和飲料上。

2、種傳染病都是一種微菌在生物體內的發展:由於發現並根除了一種侵害蠶卵的細菌,巴斯德拯救了法國的絲綢工業。

3、染病的微菌,在特殊的培養之下可以減輕毒力,使他們從病菌變成防病的葯苗。他意識到許多疾病均由微生物引起,於是建立起了細菌理論。

歷史評價:

巴斯德是19世紀法國一位傑出的科學家,微生物學的奠基人,因發明了傳染病預防接種法,為人類和人類飼養的家畜、家禽防治疾病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由於在科學上的卓越成就。使得他在整個歐洲享有很高的聲譽,德國的波恩大學鄭重地把名譽學位證書授予了這位赫赫有名的學者。

但是,普法戰爭爆發後,德國強佔了法國的領土,出於對自己祖國的深厚感情和對侵略者德國的極大憎恨,巴斯德毅然決然把名譽學位證書退還給了波恩大學,他說:「科學雖沒有國界,但科學家卻有自己的祖國。」

自從19世紀中葉以來,世界大多數地區的人口預期壽命大約翻了一翻。人類壽命的顯著延長對每一個人產生的巨大影響,很可能超過了整個人類歷史上任何其他發展對人的影響。這一現代科學和醫學的發展,幾乎為我們每個人提供了第二次生命。

盡管延長生命的功勞並非全部歸功於巴斯德,但巴斯德的貢獻是如此的重要,以致毫無疑問的是,降低人類死亡率的大部分榮譽應歸功於巴斯德。巴斯德不僅是人類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也是最值得所有人尊敬的人。

C. 路易斯·巴斯德的成果

巴斯德弄清了發酵的奧秘,從此開始,巴斯德終於成為一位偉大的微生物學家,成了微生物學的奠基人。
當時,法國的啤酒業在歐洲是很有名的,但啤酒常常會變酸,整桶的芳香可口啤酒,變成了酸得讓人咧嘴的黏液,只得倒掉,這使酒商叫苦不迭,有的甚至因此而破產。1865年,里爾一家釀酒廠廠主請求巴斯德幫助醫治啤酒的病,看看能否加進一種化學葯品來阻止啤酒變酸。
巴斯德答應研究這個問題,他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未變質的陳年葡萄酒和啤酒,其液體中有一種圓球狀的酵母細胞,當葡萄酒和啤酒變酸後,酒液里有一根根細棍似的乳酸桿菌,就是這種「壞蛋」在營養豐富的啤酒里繁殖,使啤酒「生病」。他把封閉的酒瓶放在鐵絲籃子里,泡在水裡加熱到不同的溫度,試圖即殺死了乳酸桿菌,而又不把啤酒煮壞,經過反復多次的試驗,他終於找到了一個簡便有效的方法:只要把酒放在攝氏五六十度的環境里,保持半小時,就可殺死酒里的乳酸桿菌,這就是著名的「巴氏消毒法」,這個方法至今仍在使用,市場上出售的消毒牛奶就是用這種辦法消毒的。
當時,啤酒廠廠主不相信巴斯德的這種辦法,巴斯德不急不惱,他對一些樣品加熱,另一些不加熱,告訴廠主耐心地待上幾個月,結果呢,經過加熱的樣品打開後酒味依然純正,而沒有加熱的已經酸了。 巴斯德成了法國傳奇般的人物時,法國南部的養蠶業正面臨一場危機,一種病疫造成蠶的大量死亡,使南方的絲調工業遭到嚴重打擊,人們又向巴斯德求援,巴斯德的老師杜馬也鼓勵他挑起這副擔子。
「但是我從來沒有和蠶打過交道啊!」巴斯德沒有把握地說。
「這豈不是更妙嗎?」老師杜馬鼓勵他說。
巴斯德想到法國每年因蠶病要損失1億法郎時,他不再猶豫了,作為一名科學家,有責任拯救瀕於毀滅的法國的蠶業。巴斯德接受了農業部長的委派,於1865年隻身前往法國南部的蠶業災區阿萊。
蠶得的是一種神秘的怪病,讓人看了心裡非常不舒服,一隻只病蠶常常抬著頭,伸出有腳像貓爪似的要抓人;蠶身上長滿棕黑的斑點,就像粘了一身胡椒粉。多數人稱這種病為「胡椒病」,得了病的蠶,有的孵化出來不久就死了,有的掙扎著活到第3齡、4齡後也挺不住了,最終難逃一死。極少數的蠶結成繭子,可鑽出來的蠶蛾卻殘缺不全,它們的後代也是病蠶。當地的養蠶人想盡了一切辦法,仍然治不好蠶病。
巴斯德用顯微鏡觀察,發現一種很小的、橢圓形的棕色微粒,是它感染絲蠶以及飼養絲蠶的桑葉,巴斯德強調所有被感染的蠶及污染了的食物必須毀掉,必須用健康的絲蠶從頭做起。為了證明「胡椒病」的傳染性,他把桑葉刷上這種致病的微粒,健康的蠶吃了,立刻染上病。他還指出,放在蠶架上面格子里的蠶的病原體,可通過落下的蠶糞傳染給下面格子里的蠶。
巴斯德還發現蠶的另一種疾病——腸管病。造成這種蠶病的細菌,寄生在蠶的腸管里,它使整條蠶發黑而死,屍體像氣囊一樣軟,很容易腐爛。
巴斯德告訴人們消滅蠶病的方法很簡單,通過檢查淘汰病蛾,遏止病害的蔓延,不用病蛾的卵來孵蠶。這個辦法挽救了法國的養蠶業。 巴斯德一生發明很多,對生物科學和醫學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一次偶然的機遇,使他找到了克服雞霍亂的靈丹妙葯。
雞霍亂是一種傳播迅速的瘟疫,來勢異常兇猛,家庭飼養的雞一旦染上雞霍亂就會成批死亡。有時,人們看到有的雞剛才還在四處覓食,過一會兒卻忽然兩腿發抖,隨後便倒了下去,掙扎幾下便一命嗚呼了。有的農婦晚上在關雞窩時,還在慶幸地看到雞都活蹦亂跳的,但第二天就都死光了,橫七豎八地躺在窩里。1880年,法國農村流行著可怕的雞霍亂,巴斯德決心片服這種瘟疫。
為了弄清雞霍亂的病因,巴斯德從培養純粹的雞霍亂細菌作為突破口,他試用了好多種培養液,他斷定雞腸是雞霍亂病菌最適合的繁殖環境,傳染的媒介則是雞的糞便。他經過多次實驗,但都失敗了。茫然無序中,他只得放鬆一下,停下研究工作,休息了一段時間。
休息幾天以後,巴斯德又開始了研究實驗,這時,他發現「新大陸」了。他用陳舊培養液給雞接種,雞卻未受感染,好像這種霍亂菌對雞失去了作用。這是怎麼回事呢?巴斯德順藤摸瓜,終於發現,因空氣中氧氣的作用,霍亂菌的毒性便日漸減弱。於是,他把幾天的、1個月的、2個月和3個月的菌液,分別注入健康的雞體,做一組對比實驗,雞的死亡率分別是100%、80%、50%和10%。如果用更久的菌液注射,雞雖然也得病,便卻不會死亡。事情並未到此結束,他另用新鮮菌液給同一批雞再次接種,使他驚奇的是,幾乎所有接種過陳舊菌液的雞都安然無恙,而未接種過陳舊菌液的雞卻死得凈光。實踐證明,凡是注射過低毒性的菌液的雞,再給它注入毒性足以致死的雞霍亂菌,它也具有抵抗力,病勢輕微,甚至毫無影響。
預防雞霍亂的方法找到了!巴斯德從這一偶然的發現中,導致了他對減弱病免疫法原理的確認,使他產生從事製造抗炭疽的疫苗的設想。雖然在他這前英國醫生琴納發明牛痘接種法,但有意識地培養製造成功免疫疫苗,並廣泛應用於預防多種疾病,巴斯德堪稱第一人。
「意志、工作、成功,是人生的三大要素。意志將為你打開事業的大門;工作是入室的路徑;這條路徑的盡頭,有個成功來慶賀你努力的結果……只要有堅強的意志,努力的工作,必定有成功的那一天」,這是巴斯德關於成功的一段至理名言。 新鮮的食品在空氣中放久了,會腐敗變質,並發現其中有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從何而來?當時有一種觀點認為,微生物是來自食品和溶液中的無生命物質,是自然發生的——自然發生說。而巴斯德則是該假說的反對者之一。在對發酵過程研究後,巴斯德猜想,在腐爛物上出現的微生物也存在於空氣中。他進一步推斷,如果食品也被用同種方式去除表面的有生命污染物,也就是說,如果它經無菌處理且保持隔離狀態,它就不應該變質。
巴斯德通過自己精巧的實驗給持有這種觀點的人以有力的反駁。
巴斯德設計了一個鵝頸瓶(曲頸瓶),現稱巴斯德燒瓶。燒瓶有一個彎曲的長管與外界空氣相通。瓶內的溶液加熱至沸點,冷卻後,空氣可以重新進入,但因為有向下彎曲的長管,空氣中的塵埃和微生物不能與溶液接觸,使溶液保持無菌狀態,溶液可以較長時間不腐敗。如果瓶頸破裂,溶液就會很快腐敗變質,並有大量的微生物出現。實驗得到了令人信服的結論:腐敗物質中的微生物是來自空氣中的微生物,鵝頸燒瓶實驗也導致了巴斯德創造了一種有效的滅菌方法——巴氏滅菌法。 巴氏滅菌法又稱低溫滅菌法,先將要求滅菌的物質加熱到65℃30分鍾或72℃15分鍾,隨後迅速冷卻到10℃以下。這樣既不破壞營養成分,又能殺死細菌的營養體,巴斯德發明的這種方法解決了酒質變酸的問題,拯救了法國釀酒業。現代的食品工業多採取間歇低溫滅菌法進行滅菌。可見,巴斯德的功績有多大。 巴斯德從研究蠶病開始,逐步解開了較高等動物疾病之迷,即由病菌引起的疾病,最後征服了長期威脅人類的狂犬病。
1865—1870年,他把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到蠶病的研究上。這個研究牽涉到兩種病原微生物。在搞清蠶病起因後,巴斯德提出了合理可行的防治措施,從而使法國的絲綢工業擺脫了困境。
而後,巴斯德又專心研究動物的炭疽病,他成功地從炭疽病的動物(如牛、羊)的血液中分離出一種病菌並進行純化,證實就是這種病菌使動物感染致病而亡。這就是動物感染疾病的病菌說觀點。但是,當時的內科醫生和獸醫們卻普遍認為疾病是在動物體內產生的,由疾病產生了某種有毒物質,然後,也許是,由這些有毒物變成了微生物的錯誤觀點。後來巴斯德又研究婦科疾病產褥熱。他認為這種病是由於護理和醫務人員把已感染此病的婦女身上的微生物帶到健康婦女身上,而使她們得病。
由此可見,巴斯德雖不是一名醫生,但他對醫學的貢獻也是無法估量的,他為醫學生物學奠定了基礎。 巴斯德除了研究炭疽病外,還研究了雞的霍亂病。這種病使雞群的死亡率高達90%以上。巴斯德經過多次嘗試後發現,這種致病的微生物能在雞軟骨做成的培養基上很好地生長。一小滴新鮮的培養物能迅速殺死一隻雞。 巴斯德在研究此病過程中最值得慶幸的是:當某雞用老的、不新鮮的培養物接種時,它們幾乎都只有些輕微的症狀,並很快恢復健康。再用新鮮的、有毒力的培養物接種時,這些雞對這種病的抵抗力非常強,這樣巴斯德就使自己的實驗用雞產生了對雞霍亂病的獲得性免疫能力了。這可以同琴納(E.Jenner)使用牛痘對人的天花病產生免疫能力相媲美。
巴斯德在成功地研究出防止雞霍亂病的方法後,又著手研究對付炭疽病的方法。他把炭疽病的病菌培養在溫度為42~43℃的雞湯中。這樣,此病菌不形成孢子,從而選擇出沒有毒性的菌株作為疫苗進行接種。
巴斯德是世界上最早地成功研製出炭疽病減毒活性疫苗的人,從而使畜牧業免受滅頂之災。

D. 巴斯德有哪些成就

1、分子對稱性巴斯德發現酒石酸有兩種晶體,分別產生右旋和左旋現象。

早期的巴斯德是一名化學家,還在大學時代,巴斯德便開始了對化學結晶體形態和結構的研究。當時,人們發現從生物合成的酒石酸會令平面偏振光右旋的,但是化學合成得到的酒石酸(異酒石酸)卻沒有旋光性,但是化學分析表明,這兩種途徑得到的酒石酸的化學反應和元素構成都是一模一樣的。

通過顯微鏡的觀察,他發現化學合成的異酒石酸里實際上包含了兩種晶體。一種就是常見的右旋的酒石酸,另一種則是左旋的。兩種晶體的混合後,使得旋光性消失。

巴斯德在1848年發表了他的發現。這一發現證實了旋光異構體的設想,對結構化學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巴斯德以後又提出了分子不對稱性理論,開創了立體化學研究的途徑。他還發現生物體對這兩種不對稱性的晶體具有明顯的選擇性。

2、發酵的細菌理論

1862年,巴斯德經多次實驗,終於以鵝頸瓶進行實驗,證明煮沸的肉湯內,不會增長細菌;因此否定認為「生物隨時可由非生物發生」的自然發生說(無生源論、自生論)。他提出「一切生物來自生物」的結論(即生源論),是第一位了解微生物存在於食物中及其作用的科學家。

3、免疫學和疫苗

他接著將研究范圍拓展到家禽、家畜與人類疾病作用的方式,更透過研究疫苗證實其功效。巴斯德提出了預防接種措施,認為傳染病的微生物在特殊的培養之下可以減輕毒力,變成防病的疫苗。他於1881年著手研究狂犬病,1885年以減毒的方式研製出減毒狂犬病疫苗。

(4)巴斯德研究成果擴展閱讀:

巴斯德以借生源說否定自然發生說(自生說)、倡導疾病細菌學說(胚種學說)以及發明預防接種方法而聞名,為第一個創造狂犬病和炭疽病疫苗的科學家,被世人稱頌為「進入科學王國的最完美無缺的人」。

他和費迪南德·科恩以及羅伯特·科赫一起開創了細菌學,被認為是微生物學的奠基者之一,常被稱為「微生物學之父」。

E. 巴斯德運用實驗法的成就

(1)(2)巴斯德是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巴斯德通過實驗證明微生物只能來自微生物,而不能憑空產生.他做的一個最令人信服、然而卻是十分簡單的實驗就是「鵝頸瓶實驗」.如圖是巴斯德設計的鵝頸瓶實驗的裝置圖,巴斯德將瓶中液體煮沸,使液體。

F. 巴斯德對狂犬病疫苗的研究有那些成果

晚年,巴斯德對狂犬病疫苗的研究成為了他事業的光輝的頂點,當時的狂犬病雖不是很常見,但它的死亡率卻是100%。為了研製出治療的方法,巴斯德經常冒著生命危險從患病動物的體內提取病毒,收集瘋狗的唾液,他的這種為科學而把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使我們對其肅然起敬。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找到了治療狂犬病的方法,製成了原始的巴斯德狂犬病疫苗,並成功地治療一位被瘋狗咬傷14處的法國小男孩,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能挽救狂犬病患者的人。

G. 科學家巴斯德對人類的四個貢獻

1、奠定了微生物學:巴斯德弄清了發酵的奧秘,從此開始,巴斯德終於成為一位偉大的微生物學家,成了微生物學的奠基人。而後創立了巴氏滅菌法。

2、免疫學上的貢獻:巴斯德一生發明很多,對生物科學和醫學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一次偶然的機遇,使他找到了片服雞霍的靈丹妙葯。而後征服狂犬病。巴斯德是世界上最早地成功研製出炭疽病減毒活性疫苗的人,從而使畜牧業免受滅頂之災。

3、否定微生物自然發生說。

4、巴斯德是世界上最早地成功研製出炭疽病減毒活性疫苗的人,從而使畜牧業免受滅頂之災。

科學家巴斯德研究了微生物的類型、習性、營養、繁殖、作用等,把微生物的研究從主要研究微生物的形態轉移到研究微生物的生理途徑上來,從而奠定了工業微生物學和醫學微生物學的基礎,並開創了微生物生理學。

(7)巴斯德研究成果擴展閱讀:

巴斯德一生進行了多項探索性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是19世紀最有成就的科學家之一。

巴斯德並不是病菌的最早發現者。在他之前已有基魯拉、包亨利等人提出過類似的假想。但是,巴斯德不僅熱情勇敢地提出關於病菌的理論,而且通過大量實驗,證明了他的理論的正確性,令科學界信服,這是他的主要的重大貢獻。

巴斯德以他極其細心的觀察力,小心實驗、大膽假設,發現酒石酸鹽、類酒石酸鹽的晶體結構不同後,謹慎的畢歐知道巴斯德的實驗後,決定親自重復這個實驗。

當他最終獲得相同的結論,激動地對巴斯德說:「親愛的孩子,我這一生熱愛科學,這個結果撼動了我的心。」從此,畢歐屢屢給予巴斯德實驗上的建議,也成為他重要的良師摯友。

H. 法國生物學家巴氏德的研究成果

巴斯德一生進行了多項探索性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是19世紀最有成就的科學家之一。
他用一生的精力證明了三個科學問題:(1)每一種發酵作用都是由於一種微菌的發展,這位法國化學家發現用加熱的方法可以殺滅那些讓啤酒變苦的惱人的微生物。很快,「巴氏殺菌法」便應用在各種食物和飲料上。(2)每一種傳染病都是一種微菌在生物體內的發展:由於發現並根除了一種侵害蠶卵的細菌,巴斯德拯救了法國的絲綢工業。(3)傳染病的微菌,在特殊的培養之下可以減輕毒力,使他們從病菌變成防病的疫苗。他意識到許多疾病均由微生物引起,於是建立起了細菌理論。

I. 巴斯德在微生物學領域作出了哪些貢獻

提出了生命只能來自生命的胚種學說,否定了自然發生說;認為只有活的微生物才是傳染病、發酵和腐敗的真正原因;建立了消毒滅菌等方法;自發地運用唯物主義認識論進行科學研究;解決了一系列實際問題,如酒病、蠶病、雞霍亂、牛羊的炭疽病和狂犬病的防治等。

路易·巴斯德,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近代微生物學的奠基人。像牛頓開辟出經典力學一樣,巴斯德開辟了微生物領域,創立了一整套獨特的微生物學基本研究方法,開始用「實踐—理論—實踐」的方法開始研究,他是一位科學巨人,是19世紀最有成就的科學家之一。

(9)巴斯德研究成果擴展閱讀

法國政府於1888年在巴黎建立了巴斯德研究所,起初該研究僅作為一個治療狂犬病和其他傳染病的臨床中心。到了今天,巴斯德研究所已成為著名的生物醫學研究中心,其主要方向為抗血清和疫苗的研究與生產。

根據2004年10月,中法共同建設的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成立,聚焦病原微生物基本生命活動規律、重大傳染性疾病的致病機制等關鍵科學問題,推動病原學、免疫學和疫苗學知識創新與學科發展。

巴斯德一生進行了多項探索性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是19世紀最有成就的科學家之一。他用一生的精力證明了三個科學問題:

1、一種發酵作用都是由於一種微菌的發展,這位法國化學家發現用加熱的方法可以殺滅那些讓啤酒變苦的惱人的微生物。很快,「巴氏殺菌法」便應用在各種食物和飲料上。

2、種傳染病都是一種微菌在生物體內的發展:由於發現並根除了一種侵害蠶卵的細菌,巴斯德拯救了法國的絲綢工業。

3、染病的微菌,在特殊的培養之下可以減輕毒力,使他們從病菌變成防病的葯苗。他意識到許多疾病均由微生物引起,於是建立起了細菌理論。

J. 微生物學家巴斯德的成就有哪些

(1)(2)巴斯德是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巴斯德通過實驗證明微生物只能來自微生物,而不能憑空產生.他做的一個最令人信服、然而卻是十分簡單的實驗就是「鵝頸瓶實驗」.
巴斯德設計的鵝頸瓶實驗的裝置圖,巴斯德將瓶中液體煮沸,使液體中的微生物全被殺死,他將營養液(如肉湯)裝入帶有彎曲細管的瓶中,彎管是開口的,空氣可無阻地進入瓶中,而空氣中的微生物則被彎曲的頸阻擋而沉積於彎管底部,不能進入瓶中,結果瓶中不發生微生物.此時如將曲頸管打斷,使外界空氣不經「沉澱處理」而直接進入營養液中,不久營養液中就出現微生物了,可見微生物不是從營養液中自然發生的,而是來自空氣中原已存在的微生物.此實驗成功的關鍵是鵝頸瓶的設計.
(3)巴斯德還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方法及防止手術感染的方法,被稱為巴氏消毒法,因而被後人稱為「微生物之父」.
故答案為:(1)原來的細菌;
(2)D;
(3)巴氏;微生物之父.

閱讀全文

與巴斯德研究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