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羅建華的獲獎情況
羅建華(排名第一),我國有色金屬礦業產業組織研究,1999年9月獲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四等獎;
羅建華(排名第一),公開發表的8篇學術論文組成的系列論文《我國礦業產業組織及礦業企業發展戰略研究》,2005年6月獲湖南省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羅建華(排名第一),構建湖南先進製造業基地的研究,2005年10月在「管理創新、產業集群與湖南崛起」學術研討會論文評選中獲優秀論文一等獎;
羅建華(排名第一),企業專利戰略形成核心競爭力的機理,2007年12月,獲湖南省技術經濟與管理現代化研究會優秀論文二等獎。
㈡ 鄭鵬程的獲獎記錄
《行政壟斷的法律控制研究》(專著),湖南省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04)
㈢ 肖北庚的獲獎情況
1.2012年所著《WTO政府采購協定及我國應因研究》獲湖南省第十一屆哲學社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2010年獲湖南省高等學校高等教育省級教學獎二等獎;
3.2009年主編的《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獲第三屆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三等獎;
4.2008年所著《走向法治政府》獲湖南省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三等獎;
5.2006年所著《政府采購之國際規制》獲湖南省第八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6.2013年獲湖南省「五個一批人才」稱號。
㈣ 楊洪明的獲獎情況
[32] 賴明勇楊洪明張新華龔秀松聶普焱,電力價格決策模型群及其應用研究,2008年度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33] 姚建剛羅滇生楊洪明劉光曄余虎葛亮,電力市場與電力系統安全運營理論及關鍵技術的研究和應用,2006年度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34] 姚建剛羅滇生楊洪明江岳春張佳啟余虎,電力商業運營理論、關鍵技術與設備的研究及應用,2006年度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35] 童小嬌劉仲雲楊洪明羅可黃創霞王晚生,非線性方程和優化的理論、高效演算法及其應用研究,2009年度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已公示)
[36] 賴明勇楊洪明龔秀松劉建民劉正軍,湖南經濟運行成本優化及其個案(電力價格成本)研究,2005年度湖南省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37] 賴明勇祝樹金許和連包群彭水軍錢曉英楊洪明王建華,系統建模方法研究及其在國際貿易系統中應用,2005年度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38] 楊洪明,2009度第七屆湖南省青年科技獎
[39] 楊洪明,2008年度第二屆湖南省優秀博士後
㈤ 何震的學術成果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地方政府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對策研究」(2008);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 「電子政務信息資源的共建與共享」(2003);
霍英東教育基金項目「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模式」(2006)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2004);
國家檔案局科技攻關項目(2003);
湖南省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等20餘項, 在《中國科技論壇》、《軟科學》、《檔案學研究》、《檔案學通訊》、《圖書情報工作》、《現代圖書情報技術》、《太平洋學報》、《求索》等發表論文《政府信息資源共享的制約因素分析》、《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的市場主導模式》、《網路環境下的政府管理創新》、《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模式構建與優化》等100餘篇,其中CSSCI重要來源期刊40餘篇,並有10餘篇論文在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公共行政》、《管理科學》、《檔案學》等刊物轉載,10餘項成果分別獲湖南省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010年)、中國檔案學會優秀成果學術著作類二等獎(2008年)、湖南省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006年)、湖南省第十一屆自然科學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三等獎(2006年)、湖南省檔案學會優秀論文一等獎(2004、2006、2007)等。1項成果被國家社科規劃辦鑒定為「良好」等級,並入選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網站「成果選介」專欄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成果選編》。
㈥ 歐愛民的獲獎情況
1、《破譯憲法的實踐密碼》,湖南省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二等獎(湖南省人民政府,2010年);
2、《湖南法治的個案推進——以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為樣本》,湖南省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三等獎(湖南省人民政府,2012年);
3、《憲法實踐的技術路徑研究》,湖北省優秀博士論文獎(湖北省人民政府,2008年);
4、第五屆中青年憲法學者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中國法學會,2008年);
5、 湖南省2009年度最有影響力的法治人物(湖南省依法治省辦公室,2010年);
6、CCTV2011法治人物湖南十佳(華聲在線,2011年);
7、2010年度湘潭市十大新聞人物(湘潭晚報,2010年);
8、民進湖南省「雙崗建功」標兵(民進湖南省委,2012年);
9、三等功(常德市人民政府,2001年);
10、《建構「當事人」參與型教學模式,培養高素質應用型法律人才》,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教育部,2012年);
11、《構建參與型教學模式,培養法律應用人才》,湖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省教育廳, 2010年);
12、《構建參與型教學模式,培養法律應用人才》,湘潭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湘潭大學,2010年);
13、《法學實踐性教學「當事人模式的探索與實踐》,湘潭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湘潭大學,2012年)。
㈦ 馮賢亮的成果
工作以來,曾獲教育部新世紀人才(2011)、第二屆中國出版政府獎(2010)、第四屆禹貢基金優秀青年學術論著獎著作二等獎(2011年)、上海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三等獎(2006)、上海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三等獎(2004年)、第三屆禹貢基金優秀青年學術論著獎著作二等獎(2004年)、第三屆上海市歷史學會獎(2002年)、第四屆上海市歷史學會獎(2004年)、華東師大第五屆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評比二等獎(2003年)、「華東師范大學優秀青年教師後備人才計劃」(2004)、「上海市高校優秀青年教師後備人選」(2005)等。
㈧ 胡肖華的科研成就
1.《憲法訴訟原論》(獨著),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2.《行政訴訟基本理論問題研究》(獨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行政法學若干理論問題研究》(合著),湖南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4.《國家賠償案件訴訟策略與實例點評》(主編),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權利與權力的博弈——行政訴訟法修改縱橫談》(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6.《走向責任政府——行政主體行政責任問題研究》(獨著),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憲法學》(主編),湖南人民出版社、湖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2.《憲法自學輔導》(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3.《憲法學》(主編),湖南大學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憲法學》(主編)(網路教材),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中國行政法律制度》(副主編),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憲法》(參編)(全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教學用書),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關於國家行政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的構成與限制問題》,載《湘潭大學學報》1992年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法學》1992年第7期全文轉載);
2.《再論行政處罰「顯失公正」》,載《湘潭大學學報》1993年第3期(人大復印資料《法學》1993年第9期全文轉載);
3.《西方國家表達自由之限制的比較研究》,載《湘潭大學學報》1993年法學專刊;
4.《論我國行政審判中的司法變更權》,載《湘潭大學學報》1995年法學專輯;
5.《論西方憲政中的彈劾制》,載《湘潭大學學報》1995年第6期;
6.《鄉鎮人大監督權若干問題微探》,載《湘潭大學學報》1995年法學專輯;
7.《法治建設論綱》(上),載《湘潭大學學報》1997年第5期(人大復印資料《法理學·法史學》1998年第4期全文轉載);
8.《法治建設論綱》(下),載《湘潭大學學報》1997年第6期(人大復印資料《法理學·法史學》1998年第4期全文轉載);
9.《論預防性行政訴訟》,載《法學評論》1999年第6期(CSSCI,人大復印資料《訴訟法學·司法制度》2000年第2期全文轉載);
10.《試我國行政強制執行模式》,載《中央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999年第2期(CSSCI);
11.《試論執行訴訟》,載《湘潭大學學學報》1999年第5期;
12.《地方自治:中國的實踐與背離》,載《湘江法律評論》第3卷1999年12月;
13.《憲法演進模式論綱》,載《湘潭大學學報》2000年第3期;
14.《行政審判方式的特點研究》,載《法律科學》2000年第5期(CSSCI);
15.《行政訴訟目的論》,載《中國法學》2001年第6期(CSSCI,《中國行政法學精萃》2002年卷全文轉載);
16.《論學校紀律處分的司法審查》,載《法商研究》2001年第6期(CSSCI);
17.《憲法的演進與演進的憲法》,載《依憲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001年3月;
18.《論行政訴訟簡易程序設置》,載《訴訟法理論與實踐》(2000年民事·行政訴訟卷(下))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
19.《民主、憲政民主與憲法訴訟》,載《湘潭大學學報》2001年第5期;
20.《憲法訴訟目的概論》,載《憲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21.《行政確認可訴性的實證檢討》,載《湘江法律評論》第5卷2002年;
22.《在我國行政復議程序中確立不利變更禁止原則的構想》,載《法學論壇》2003年第6期(人大復印資料《憲法學·行政法學》2004年第2期全文轉載);
23.《司法理念轉型下再審制度的收縮》,載《訴訟法理論與實踐》(2002年民事·行政訴訟法學卷)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24.《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憲法學體系》,載《湘潭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
25.《論行政權的憲法規制》,載《行政法學研究》2004年第1期(CSSCI,《中國行政法學精萃》2005年卷全文轉載);
26.《違憲審查原則論》,載《湖南科技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
27.《行政再審制度的檢討與改造》,載《湘潭大學學報》2004年第4期;
28.《高校校規的違憲審查問題》,載《法律科學》2005年第2期(CSSCI,人大復印資料《法學文摘卡》2005年第2期摘錄);
29.《以憲法訴訟拷問高教行政法制》,載《中國高等教育》2005年第15/16期(CSSCI);
30.《論公民基本權利限制的正當性與限制原則》,載《法學評論》2005年第6期(CSSCI);
31.《「良法」治校與大學生合法權利保障》,載《法學論壇》2005年第6期;
32.《創新與突破:轉型期中國行政法治原則嬗變》,載《政治與法律》2006年第4期(CSSCI);
33.《論村民選舉權的性質》,載《河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 1.《法治建設論》(合著):1999年獲湖南省委宣傳部「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一等獎;
2.《科技創新與農業發展及其法治化》:1999年獲湖南省教委、科委等八家單位聯合組織的「創新與發展」跨世紀湖南青年論壇三等獎;
3.《行政訴訟基本理論問題研究》:2001年獲中國法學會第四屆中青年訴訟法學優秀科研成果著作類三等獎;
4.《法治建設論》(合著):2001年獲湖南省第六屆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5.《適應專業發展需要,建設多層次高質量教材體系》:2001年獲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級優秀成果二等獎及湖南省高等教育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6.《行政訴訟基本理論問題研究》:2002年獲湖南省第六屆社科優秀成果四等獎;
7.《憲法訴訟原論》:2004年獲中國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第三屆中青年憲法學者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8.《憲政視野下的高教行政法治問題》:2008年獲湖南省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9.《構建參與型教學模式,培養應用型法律人才》:獲2010年湖南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
㈨ 哲學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都有哪些
「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般包括省、市政府、哲學規劃辦、社科聯等部門頒發的關於版你在社會科學研究權方面有突出成果的獎勵。比如你正式出版的哲學社會科學方面的著作(含專著、譯著、教材、古籍整理、通俗讀物、工具書),或公開發表的論文、調研報告,以及被地級以上市黨委、政府或省直廳級以上單位採納的未公開發表的調研咨詢報告等研究成果,都可以申報該獎。一般情況下,優秀成果獎分著作、論文、調研咨詢報告三大類,每類設一、二、三等獎。 回答:2008-12-09 15:06提問者對答案的評價:
㈩ 彭建剛的主要學術獎項
1.2013年獲教育部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第一獲獎人)
2.2012年獲湖南省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第一獲獎人)
3.2011年被評為湖南省「十一五」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和湖南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
4.2010年獲湖南省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第一獲獎人)
5.2010年被湖南大學評為「985工程」二期優秀研究方向首席科學家
6.2007年入選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
7.2006年獲中國金融教育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第一獲獎人)
8.2006年獲湖南大學天語教師獎
9.2005年和2003年分別被湖南大學評為科研標兵
10.2004年獲湖南省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第二獲獎人)
11.2004年獲湖南省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第一獲獎人)
12.2003年被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湖南省第二屆十佳優秀社會科學專家稱號
13.2002年獲湖南省首屆社會科學基金研究課題優秀成果一等獎(第一獲獎人)
14.2002年獲獲湖南省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第一獲獎人)
15.2000年被湖南大學評為教書育人先進個人並獲優秀教學質量獎
16.1999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推薦)
17.1999年和1997年分別被湖南財經學院評為科研標兵
18.1998年獲中國金融學會第四屆全國優秀金融論文二等獎(第二獲獎人)
19.1998年被中共湖南省委組織部、省人事廳確定為湖南省學術帶頭人後備人選
20. 1996年被湖南財經學院確定為金融學科跨世紀學術帶頭人
21.1995年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科技進步四等獎(第一獲獎人)